大智度論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法能聞聲.何以故.耳根無
覺故不應聞聲.識無色無對無處故亦不應聞聲.聲無覺亦無根故不能知聲.爾時
注:
[一]此下初偈引中論觀行品第八頌.次偈引觀有無品第六頌.什譯彼頌雲.若人見有無見自性他性.如是則不見佛法真實義.今改文.末偈勘中論無文.
********************
耳根不破聲在可聞處欲憶是事.情塵意和合故耳識生.隨耳識卽生意識能分别
種種因緣得聞聲.以是故不應作是難。
雖聞聲佛法中亦無有一法能作能見能知. 如偈說.有業亦有果無作業果者此第一甚深是法佛所説.[一]雖空亦不斷相續亦不
常罪福亦不失如是法佛說。
略說[二]聞竟。
一者今當說.問曰.佛法中數時等法實無.陰 入界所不攝故.何以言一時。
答曰.隨世俗故有一時無有咎.如畫泥木等作天像念 天故禮拜無咎.說一時亦如是.雖實無一時隨俗說一時無咎。
問曰.不應無一時.佛 自說言一人出世閒多人得樂.是者何人佛世尊也。
亦如偈說.我行無師保志一無 等侶.積一行得佛自然通聖道。
如是等佛處處說一.應當有一。
復次一法和合故物 名爲一.若實無一法.何以故一物中一心生非二非三.二物中二心生非一非三.三 物中三心生非二非一。
若實無諸數.一物中應二心生二物中應一心生.如是等三 四五六皆爾.以是故定知一物中有一法是法和合故一物中一心生。
答曰.若一與 物一若一與物異.二俱有過。
問曰.若一有何過。
答曰.若一瓶是一義.如因提棃釋迦 注:[一]此偈勘同中論觀業品第二十頌.依無畏疏此係他宗立說.非正義也.
[二]聞下原有法字.今依麗刻刪.
********************
亦是一義.若爾者在在有一處應皆是瓶.譬如在在有因提棃亦處處有釋迦。
今衣 等諸物皆應是瓶一.瓶一故如是處處一皆是瓶.如瓶衣等悉是一物無有分别。
復 次一是數法瓶亦應是數法.瓶體有五法一亦應有五法.瓶有色有對一亦應有色 有對。
若在在一不名爲瓶.今不應瓶[一]一.若說一不攝瓶說瓶亦應不攝瓶.瓶一不異
故。
又復欲說一[二]應說瓶欲說瓶應說一.如是則錯亂。
問曰.一中過如是.異中有何咎。
答曰.若一與瓶異瓶則非一.若瓶與一異一則非瓶。
若瓶與一合瓶名一者.今一與 瓶合何以不名一爲瓶.是故不得言瓶異一。
問曰.雖瓶與一合故瓶爲一.然一不作 瓶。
答曰.諸數初一一與瓶異.以是故瓶不作一.一無故多亦無.何以故.先一後多故。
如是異中一亦不可得.以是故二門中求一法不可得.不可得故雲何陰界入攝.但 佛弟子隨俗語名爲一.心實不著知數法名字有.以是故佛法中言一時一人一師 不墮邪見咎.略說一竟。
時者今當說.問曰.天竺說時名有二種.一名迦羅二名三摩 耶.佛何以不言迦羅而言三摩耶。
答曰.若言迦羅俱亦有疑。
問曰.輕易說故應言迦 注:[一]一下原有一字.今依北宋刻刪.
[二]應下原有瓶字.今依麗元明刻刪.
********************
羅.迦羅二字.三摩耶三字.重語難故。
答曰.除邪見故說三摩耶不言迦羅。
有人言一 切天地好醜皆以時爲因.如時經中偈說.時來衆生熟時去則催促時能覺悟人是 故時爲因.世界如車輪時變如輪轉人亦如車輪或上而或下。
更有人言.雖天地好 醜一切物非時所作.然時是不變因是實有.時法細故不可見不可知.以華果[一]等故
可知有時.往年今年久近遲疾見此相雖不見時可知有時.何以故.見果知有因故.
以是故有時法.時法不壞故常。
答曰.如泥丸是現在時塵土是過去時瓶是未來時. 時相常故過去時不作未來時。
[二]汝經書法時是一物.以是故過去時不作未來時亦
不作現在時雜過去.過去時中亦無未來時.以是故無未來時.現在時亦如是。
問曰. 汝受過去塵土時.若有過去時必應有未來時.以是故實有時法。
答曰.汝不聞我先 說未來時瓶過去時塵土.未來時不作過去時.未來時相中是未來時雲何名過去 時.以是故過去時亦無。
問曰.何以故無時必應有時.現在有現在相過去有過去相 未來有未來相。
答曰.若爾一切三世時有自相應盡是現在時無過去未來時.若有 注:[一]等下原有果字.今依北宋刻刪.
[二]原作如.今依北宋刻麗刻改.
********************
未來不名未來應名已來.以是故是語不然。
問曰.過去時未來時非現在相行過去 時過去相行未來時未來相行.以是故各各法相有時。
答曰.若過去過去則破過去 相.若過去不過去則無過去相.未來時亦如是.以是故時法不實雲何能生天地好 醜及華果等諸物。
如是等種種除邪見故.不說迦羅時說三摩耶。
見陰界入生滅假 名爲時無别時.所謂方時離合一異長短等名字出凡人心著謂是實有法.以是[一]故
除捨世界名字語言法。
問曰.若無時.雲何聽時食遮非時食是戒。
答曰.我先已說世 界名字法有時非實法.汝不應難。
亦是毗尼中結戒法.是世界中實非第一實法相. 吾我法相實不可得故.亦爲衆人瞋呵故.亦欲護佛法使久存定弟子禮法故.諸三 界世尊結諸戒。
是中不應求有何實有何名字等何者相應何者不相應何者是法 如是相何者是法不如是相.以是故是事不應難。
問曰.非時食時藥時衣何以不言 三摩耶而説迦羅。
答曰.此毗尼中說白衣不得聞.外道何由得聞而生邪見.餘經通 皆得聞故說三摩耶.三摩耶者假名令其不生邪見.又佛法中多說三摩耶少說迦 注:[一]故下原有故字.今依麗刻刪.
********************
羅少故不應難。
略説如是我聞一時五字别義竟。
大智度論卷第一 ********************
雖聞聲佛法中亦無有一法能作能見能知. 如偈說.有業亦有果無作業果者此第一甚深是法佛所説.
略說
一者今當說.問曰.佛法中數時等法實無.陰 入界所不攝故.何以言一時。
答曰.隨世俗故有一時無有咎.如畫泥木等作天像念 天故禮拜無咎.說一時亦如是.雖實無一時隨俗說一時無咎。
問曰.不應無一時.佛 自說言一人出世閒多人得樂.是者何人佛世尊也。
亦如偈說.我行無師保志一無 等侶.積一行得佛自然通聖道。
如是等佛處處說一.應當有一。
復次一法和合故物 名爲一.若實無一法.何以故一物中一心生非二非三.二物中二心生非一非三.三 物中三心生非二非一。
若實無諸數.一物中應二心生二物中應一心生.如是等三 四五六皆爾.以是故定知一物中有一法是法和合故一物中一心生。
答曰.若一與 物一若一與物異.二俱有過。
問曰.若一有何過。
答曰.若一瓶是一義.如因提棃釋迦 注:
今衣 等諸物皆應是瓶一.瓶一故如是處處一皆是瓶.如瓶衣等悉是一物無有分别。
復 次一是數法瓶亦應是數法.瓶體有五法一亦應有五法.瓶有色有對一亦應有色 有對。
若在在一不名爲瓶.今不應瓶
又復欲說一
問曰.一中過如是.異中有何咎。
答曰.若一與瓶異瓶則非一.若瓶與一異一則非瓶。
若瓶與一合瓶名一者.今一與 瓶合何以不名一爲瓶.是故不得言瓶異一。
問曰.雖瓶與一合故瓶爲一.然一不作 瓶。
答曰.諸數初一一與瓶異.以是故瓶不作一.一無故多亦無.何以故.先一後多故。
如是異中一亦不可得.以是故二門中求一法不可得.不可得故雲何陰界入攝.但 佛弟子隨俗語名爲一.心實不著知數法名字有.以是故佛法中言一時一人一師 不墮邪見咎.略說一竟。
時者今當說.問曰.天竺說時名有二種.一名迦羅二名三摩 耶.佛何以不言迦羅而言三摩耶。
答曰.若言迦羅俱亦有疑。
問曰.輕易說故應言迦 注:
答曰.除邪見故說三摩耶不言迦羅。
有人言一 切天地好醜皆以時爲因.如時經中偈說.時來衆生熟時去則催促時能覺悟人是 故時爲因.世界如車輪時變如輪轉人亦如車輪或上而或下。
更有人言.雖天地好 醜一切物非時所作.然時是不變因是實有.時法細故不可見不可知.以華果
答曰.如泥丸是現在時塵土是過去時瓶是未來時. 時相常故過去時不作未來時。
問曰. 汝受過去塵土時.若有過去時必應有未來時.以是故實有時法。
答曰.汝不聞我先 說未來時瓶過去時塵土.未來時不作過去時.未來時相中是未來時雲何名過去 時.以是故過去時亦無。
問曰.何以故無時必應有時.現在有現在相過去有過去相 未來有未來相。
答曰.若爾一切三世時有自相應盡是現在時無過去未來時.若有 注:
問曰.過去時未來時非現在相行過去 時過去相行未來時未來相行.以是故各各法相有時。
答曰.若過去過去則破過去 相.若過去不過去則無過去相.未來時亦如是.以是故時法不實雲何能生天地好 醜及華果等諸物。
如是等種種除邪見故.不說迦羅時說三摩耶。
見陰界入生滅假 名爲時無别時.所謂方時離合一異長短等名字出凡人心著謂是實有法.以是
問曰.若無時.雲何聽時食遮非時食是戒。
答曰.我先已說世 界名字法有時非實法.汝不應難。
亦是毗尼中結戒法.是世界中實非第一實法相. 吾我法相實不可得故.亦爲衆人瞋呵故.亦欲護佛法使久存定弟子禮法故.諸三 界世尊結諸戒。
是中不應求有何實有何名字等何者相應何者不相應何者是法 如是相何者是法不如是相.以是故是事不應難。
問曰.非時食時藥時衣何以不言 三摩耶而説迦羅。
答曰.此毗尼中說白衣不得聞.外道何由得聞而生邪見.餘經通 皆得聞故說三摩耶.三摩耶者假名令其不生邪見.又佛法中多說三摩耶少說迦 注:
略説如是我聞一時五字别義竟。
大智度論卷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