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本卷第一

關燈
執我慢。

    又一切時我執現行現可得故謂善不善無記心中.若不爾者唯不善 心彼相應故有我我所煩惱現行.非善無記.是故若立俱有現行[六]非相應現行無此過 失。

    此中頌曰. 若不共無明. 及與五同法. [七]訓詞.二定別. 無皆成過失. 注: [一]藏本此二句雲.由作無間緣而爲依止故.識滅無間名意.爲識生起之所依.與下文相順.陳隋本均同.今譯以意識連綴爲文.則似專爲第六意識而發.有誤. [二]此段依藏本句讀.蓋依上所引經釋成識之名義也.意雲.識者復由彼第一依生.由第二依而成雜染.以了別境義故爲識.此與無性合. [三]藏本無復次二字.直接上文爲問也.魏本此一大段全缺.但有頌文. [四]藏本此句雲.則成無不共無明之過失故.餘句例知. [五]藏本此句在一期生中句上.文義更順. [六]藏本無此非字.亦通. [七]藏本依結頌法此二語互倒.陳本同. ******************** 無想生應無 我執轉成過. 我執恆隨逐 一切種無有. [一]離染意.無有 二.三成相違. 無此.一切處 我執不應有。

     真義心當生 常能爲障礙. 俱行一切分. 謂不共無明。

     [二]此意染汙故有覆無記性.與四[三]煩惱常共相應.如色無色二[四]纏煩惱是其有覆無記性 攝.色無色纏爲奢摩他所攝藏故.此意一切時[五]微細隨逐故。

    [六]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 無別可得.是故成就阿賴耶識以爲心體.由此爲種子意及識轉。

    何因緣故亦說名心。

     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

    復次何故聲聞乘中不說此心名阿賴耶識名阿陀那 識。

    由此深細境所攝故.所以者何.由諸聲聞不於一切境智處轉.是故於彼雖離此說 [七]然智得成解脫成就故不爲說.若諸菩薩定於一切境智處轉.是故為說.若離此智不 易證得一切智智。

    復次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八]密意已說阿賴耶識。

    如彼增壹阿笈[九]摩說. 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憙阿賴耶.爲斷如是阿賴耶故說正法時恭 敬攝耳住求解心法隨法行.(一O)如來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現世間.於聲聞乘如來 注: [一]藏本此二句雲.若無染汚意.應無二違三.今譯文晦. [二]魏本缺此一段. [三]藏本此二字作有覆煩惱. [四]原刻作廛.今依麗刻改.次並同. [五]藏本無此微細二字.陳隋本同.今譯似用成唯識論意. [六]藏本此四字作第三者心之自體.蓋前文已釋意識二名各有其體.今次第三說心之自體也. [七]藏本此語雲.由智得成故解脫成就.陳隋本同. [八]藏本無此密意二字.次下俱同.三本亦但雲異名. [九]藏本下雲如來出現四功德經中. (一O)藏本此句雲.如來出世則此希有正法亦出世間. ******************** 出現四德經中由此異門密意已顯阿賴耶識。

    於大眾部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說 此名根本識.如樹依根。

    化地部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窮生死藴.有處有時見色心 斷.非阿賴耶識中彼種有[一]斷。

    如是所知依說[二]阿賴耶識爲性.阿陀那識爲性.心爲性.阿 賴耶爲性.根本識爲性.窮生死藴爲[三]性等.由此異門阿賴耶識成大王路。

    復有一類謂 心意識義一文異.是義不成.意識兩義差別可得.當知心義亦應有異。

    復有一類謂薄 伽梵所說眾生愛阿賴耶乃至廣說此中五取藴說名阿賴耶.有餘復謂貪俱樂受名 阿賴耶.有餘復[四]謂薩迦耶見名阿賴耶.此等諸師由教及證愚於藏識故作此執。

    如是 安立阿賴耶名隨聲聞乘安立道理[五]亦不相應.若不愚者取此藏識安立彼說阿賴耶 名.如是安立則爲最勝。

    雲何最勝。

    若五取藴名阿賴耶.生惡趣中一向苦處最可厭逆. 衆生一向不起愛樂.於中執藏不應道理.以彼常求速捨離故。

    若貪俱樂受名阿賴耶. 第四靜慮以上無有.具彼有情常有厭逆.於中執藏亦不應理。

    若薩迦耶見名阿賴耶. 於此正法中信解無我者恆有厭逆.於中執藏亦不應理。

    阿賴耶識[六]內我性攝.雖生惡 注: [一]藏本次有一段雲.於聖上座部阿笈摩亦說頌雲.有分及見.貫徹安立.動及尋求.第七能引.與無性合. [二]藏本無此句.三本並同.意義更順.今譯衍文. [三]藏本次雲.有分爲性等.彼卽阿賴耶識. [四]原刻作有.今依藏本及麗刻改. [五]藏本此語雲雖亦相應.意異. [六]藏本此語雲執爲自內我故.陳本同. ******************** 趣一向苦處求離苦藴.然於藏識我愛隨縛未嘗求離.雖生第四靜慮以上於貪俱樂 恆有厭逆.然於藏識我愛隨縛.雖於此正法信解無我者厭逆我見.然於藏識我愛隨 縛.是故安立阿賴耶識名阿賴耶成就最勝。

    如是已說阿賴耶識安立異門.[一]安立此相 雲何可見。

    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

    此中安 立阿賴耶識自相者.謂依一切雜染品法所有熏習[二]爲彼生因.由能攝持種子相應。

    此 中安立阿賴耶識因相者.謂卽如是一切[三]種子阿賴耶識.於一切時與彼雜染品類諸 法現前爲因。

    此中安立阿賴耶識果相者.謂卽依彼雜染品法無始時來所有熏習.阿 賴耶識[四]相續而生。

    [五]復次何等名爲熏習.[六]熏習能詮何為所詮。

    謂依彼法俱生俱滅.此中 有能生彼因性.是謂所詮。

    如苣勝中有華[七]熏習.苣勝與華俱生俱滅.是諸苣勝帶能生 彼香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