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中邊論卷第二

關燈
是故爲入四聖諦理.最初說修四念住觀。

    [四]已說修念住.當說修正斷。

    頌曰. 注: [一]勘藏本雲密意. [二]以下藏本第二卷.陳本對治修住品第四. [三]勘藏本意雲依處.陳本同.今譯依緣二字實一義也. [四]藏本無此標句.下各段皆同. ******************** 已徧知障治 一切種差別. 爲遠離修集 勤修四正斷。

     論曰.前修念住已能徧知一切障治品類差別.今爲遠離所治障法及爲修集能對 治道.於四正斷精勤修習.如說已生惡不善法爲令斷故乃至廣說。

    已說修正斷.當 說修神足。

    頌曰. 依住堪能性 爲一切事成. 滅除五過失 勤修八斷行。

     論曰.依前所修[一]離集精進心便安住有所堪能.[二]爲勝事成修四神足.是諸所欲勝事 因故。

    住謂心住.此卽等持.故次正斷說四神足。

    此堪能性謂能滅除五種過失修八 斷行。

    何者名爲五種過失。

    頌曰. 懈怠.忘聖言. 及惛沈掉舉. 不作行.作行. 是五失應知。

     論曰.[三]應知此中惛沈掉舉合爲一失.若爲除滅惛沈掉舉不作加行.或已滅除惛沈 掉舉復作加行.俱爲過失.爲除此五修八斷行。

    雲何安立彼行相耶。

    頌曰. [四]爲斷除懈怠 修欲.勤.信.安. 卽所依.能依. 及所因.能果。

     注: [一]勘藏本意謂由彼斷故成精進. [二]藏本無此語. [三]陳本此上雜入釋文雲.懈怠者沒嬾惡處等雲雲. [四]藏本此半頌文作長行.陳本同. ******************** [一]爲除餘四失 修念.智.思.捨。

    [二]記言.覺沈掉. 伏行.滅等流。

     論曰.爲滅懈怠修四斷行.一欲二正勤三信四輕安.如次應知卽所依等。

    所依謂欲. 勤所依故。

    能依謂勤.依欲起故。

    所因謂信.是所依欲生起近因.若信受彼便希望故。

     能果謂安.是能依勤近所生果.勤精進者得勝定故。

    爲欲對治後四過失如數修餘 四種斷行.一念二正知三思四捨.如次應知卽記言等。

    記言謂念.能不忘境[三]記聖言 故。

    覺沈掉者謂卽正知.由念記言便能隨覺惛沈掉舉二過失故。

    伏行謂思.由能隨 覺沈掉失已爲欲伏除發起加行。

    滅等流者謂彼沈掉旣斷滅已心便住捨平等而 流。

    已說修神足.當說修五根.所修五根雲何安立。

    頌曰. 已種順解脫 復修五增上. 謂欲.行.不忘. 不散亂.思擇。

     論曰.由四神足心有堪能.順解脫分善根滿已復應修習五種增上.一欲增上.二加 行增上.三不忘境增上.四不散亂增上.五思擇增上.此五如次第卽信等五根。

    已說 修五根.當說修五力。

    何者五力.次第雲何。

    頌曰. 注: [一]藏本此半頌仍作長行.陳本同. [二]藏本此文廣爲一頌雲.不成忘所緣.分別沈與掉.卽伏斷彼行.寂時入休息.陳本亦作一頌.意同. [三]藏本缺此語. ******************** 卽損障名力. [一]因果立次第。

     論曰.卽前所說信等五根有勝勢用復說爲力.謂[二]能伏滅不信障等.亦不爲彼所淩 雜故。

    此五次第依因果立.以依前因引後果故。

    謂[三]若決定信有因果.爲得此果發勤 精進.勤精進已便住正念.住正念已心則得定.心得定已能如實知.[四]旣如實知無事 不辦.故此次第依因果立。

    如前所說順解脫分旣圓滿已復修五根.何位修習順決 擇分.爲五根位五力位耶。

    頌曰. 順決擇二二 在五根五力。

     論曰.順決擇分中煗頂二種在五根位.忍世第一法在五力位。

    已說修五力.當說修 覺支。

    所修覺支雲何安立。

    頌曰. [五]覺支略有五. 謂所依.自性. 出離.幷利益. 及三無染支。

     論曰.[六]此支助覺故名覺支.由此覺支位在見道。

    廣有七種.略爲五支.一覺所依支謂 念.二覺自性支謂擇法.三覺出離支謂精進.四覺利益支謂喜.五覺無染支此復三 注: [一]原作四.今依頌本及麗刻改. [二]藏本缺此一義. [三]勘藏本.意雲以成信之因得果爲勤. [四]藏本缺此二句.陳本同. [五]藏本缺此總句義.陳本同. [六]藏本雲.在見道中此成覺分故爲覺支.陳本大同.次幷廣釋覺支名義. ******************** 種謂安定捨。

    何故復說無染爲三。

    頌曰. [一]由因緣所依 自性義差別. 故輕安定捨 說爲無染支。

     論曰.輕安卽是無染因緣.麤重爲因生諸雜染.輕安是彼近對治故.所依謂定.自性 卽捨.故此無染義別有三。

    說修覺支已.當說修道支。

    所修道支雲何安立。

    頌曰. 分別及誨示 令他信有三. 對治障亦三. 故道支成八。

     論曰.[二]於修道位建立道支.故此道支廣八略四。

    一分別支.謂正見.[三]此雖是世間而出 世後得.由能分別見道位中自所證故。

    二誨示他支.謂正思惟正語一分.等起發言 誨示他故。

    三令他信支.此有三種.謂正語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