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中邊論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世親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制譯
辯真實品第三
已辯其障.當說真實。
頌曰.[一]真實唯有十. 謂根本.與相. 無顛倒.[二]因果. 及麤細真實.
極成.淨所行. [三]攝受.幷差別. 十善巧真實 皆爲除我見。
論曰.應知真實唯有十種.一根本真實.二相真實.三無顛倒真實.四因果真實.五麤 細真實.六極成真實.七淨所行真實.八攝受真實.九差別真實.十善巧真實.此復十 種.爲欲除遣十我見故。
十善巧者.一藴善巧.二界善巧.三處善巧.四緣起善巧.五處 非處善巧.六根善巧.七世善巧.八諦善巧.九乘善巧.十有爲無爲法善巧。
此中雲何 根本真實。
謂三自性.一徧計所執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依此建立餘 注:[一]藏本缺此總句.陳本同.
[二]藏本作果因.下釋同.陳本亦同.
[三]勘藏本.意謂總攝.與前品頌雲攝受意謂攝取者異.
********************
真實故。
於此所說三自性中許何義爲真實。
頌曰. 許於三自性 唯一常非有. 一有而不真. 一有無真[一]實。
論曰.卽於如是三自性中徧計所執相常非有.唯常非有於此性中許爲真實.無顛 倒故。
依他起相有而不真.唯有非真於依他起許爲真實.有亂性故。
圓成實相亦有 非有.唯有非有於此性中許爲真實.[二]有空性故。
雲何相真實。
頌曰. 於法數取趣 及所取能取 有非有性中 增益損減見. 知此故不轉. 是名真實相。
論曰.於一切法補特伽羅所有增益及損減見.若知此故彼便不轉.是徧計所執自 性真實相。
於諸所取能取法中所有增益及損減見.若知此故彼便不轉.是名依他 起自性真實相。
於有非有所有增益及損減見.若知此故彼便不轉.是名圓成實自 性真實相。
[三]此於根本真實相中無顛倒故名相真實。
無顛倒真實者.謂無常苦空無 我性.由此治彼常等四倒。
雲何應知此無常等依彼根本真實立耶。
頌曰. 注:[一]藏本頌末有結句雲.許自性爲三.陳本同.今譯合初句爲一也.
[二]藏本缺此句.陳本同.
[三]勘藏本.意謂於根本真實中此相真實不顛倒.是名相真實.
********************
[一]無性與生滅 垢淨三無常. 所取及[二]事相 和合苦三種.
空亦有三種 謂無異自性. 無相及異相 自相三無我.
如次四三種 依根本真實。
論曰.[三]無常三者.一無性無常.謂徧計所執.此常無故。
二生滅無常.謂依他起.有起盡 故。
三垢淨無常.謂圓成實.位轉變故。
[四]苦三種者.一所取苦.謂徧計所執.是補特伽羅
法執所取故。
二事相苦.謂依他起.三苦相故。
三和合苦.謂圓成實.苦相合故。
空有三 者.一無性空.謂徧計所執.此無理趣可說爲有.由此非有說爲空故。
二異性空.謂依 他起.如妄所執不如是有.[五]非一切種性全無故。
三自性空.謂圓成實.二空所顯爲自 性故。
無我三者.一無相無我.謂徧計所執.此相本無故名無相.卽此無相說爲無我。
二異相無我.謂依他起.此相雖有而不如彼徧計所執故名異相.卽此異相說爲無 我。
三自相無我.謂圓成實.無我所顯以爲自相.卽此自相說爲無我。
如是所說無常 苦空無我四種如其次第依根本真實各分爲三種.四各三種[六]如前應知。
因果真實 注:[一]藏本此半頌合末半頌爲文雲.無常者無義.生及滅者相.垢及與淨義.如次依本實.陳本同.
[二]藏本無事字.下釋同.陳本亦同.
[三]藏本此段列舉三名雲.如次依本實.不詳釋所以.陳本同.
[四]藏本此段但釋所以.不配三性.陳本同.
[五]藏本譯異性爲非性.故此段釋雲.以非彼體性故爲空.
[六]藏本列舉諸名.陳本同.
********************
謂四聖[一]諦。
雲何此依根本真實。
頌曰.[二]苦三相已說. 集亦有三種. 謂習氣等起 及相未離繫.
自性二不生 垢寂二三滅. 徧知及永斷 證得三道諦。
論曰.苦諦有三.謂無常等四各三相.如前已說。
集諦三者.一習氣集謂徧計所執自 性[三]執習氣.二等起集謂業煩惱.三未離繫集謂未離障真如。
滅諦三者.一自性滅謂 自性不生故.二二取滅謂所取能取二不生故.三本性滅謂垢寂二卽擇滅及真如。
道諦三者.一徧知道二永斷道三證得道.應知此中於徧計所執唯有徧知.於依他 起有徧知及永斷.於圓成實有徧知及證得.故依此三建立道諦。
麤細真實謂世俗 勝義諦。
雲何此依根本真實。
頌曰.[四]應知世俗諦 差別有三種. 謂假行顯了 如次依本三。
[五]勝義諦亦三.謂義得正行. 依本一.無變 無倒二圓實。
論曰.世俗諦有三種.一假世俗二行世俗三顯了世俗.此三世俗如其次第依三根 注:[一]藏本列舉四諦.陳本同.
[二]藏本先出長行雲.謂由彼無常等相.次頌雲.故許爲苦諦.
[三]勘藏本.意謂愛著.與上所執之
頌曰.
論曰.應知真實唯有十種.一根本真實.二相真實.三無顛倒真實.四因果真實.五麤 細真實.六極成真實.七淨所行真實.八攝受真實.九差別真實.十善巧真實.此復十 種.爲欲除遣十我見故。
十善巧者.一藴善巧.二界善巧.三處善巧.四緣起善巧.五處 非處善巧.六根善巧.七世善巧.八諦善巧.九乘善巧.十有爲無爲法善巧。
此中雲何 根本真實。
謂三自性.一徧計所執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依此建立餘 注:
於此所說三自性中許何義爲真實。
頌曰. 許於三自性 唯一常非有. 一有而不真. 一有無真
論曰.卽於如是三自性中徧計所執相常非有.唯常非有於此性中許爲真實.無顛 倒故。
依他起相有而不真.唯有非真於依他起許爲真實.有亂性故。
圓成實相亦有 非有.唯有非有於此性中許爲真實.
雲何相真實。
頌曰. 於法數取趣 及所取能取 有非有性中 增益損減見. 知此故不轉. 是名真實相。
論曰.於一切法補特伽羅所有增益及損減見.若知此故彼便不轉.是徧計所執自 性真實相。
於諸所取能取法中所有增益及損減見.若知此故彼便不轉.是名依他 起自性真實相。
於有非有所有增益及損減見.若知此故彼便不轉.是名圓成實自 性真實相。
無顛倒真實者.謂無常苦空無 我性.由此治彼常等四倒。
雲何應知此無常等依彼根本真實立耶。
頌曰. 注:
論曰.
二生滅無常.謂依他起.有起盡 故。
三垢淨無常.謂圓成實.位轉變故。
二事相苦.謂依他起.三苦相故。
三和合苦.謂圓成實.苦相合故。
空有三 者.一無性空.謂徧計所執.此無理趣可說爲有.由此非有說爲空故。
二異性空.謂依 他起.如妄所執不如是有.
三自性空.謂圓成實.二空所顯爲自 性故。
無我三者.一無相無我.謂徧計所執.此相本無故名無相.卽此無相說爲無我。
二異相無我.謂依他起.此相雖有而不如彼徧計所執故名異相.卽此異相說爲無 我。
三自相無我.謂圓成實.無我所顯以爲自相.卽此自相說爲無我。
如是所說無常 苦空無我四種如其次第依根本真實各分爲三種.四各三種
因果真實 注:
雲何此依根本真實。
頌曰.
論曰.苦諦有三.謂無常等四各三相.如前已說。
集諦三者.一習氣集謂徧計所執自 性
滅諦三者.一自性滅謂 自性不生故.二二取滅謂所取能取二不生故.三本性滅謂垢寂二卽擇滅及真如。
道諦三者.一徧知道二永斷道三證得道.應知此中於徧計所執唯有徧知.於依他 起有徧知及永斷.於圓成實有徧知及證得.故依此三建立道諦。
麤細真實謂世俗 勝義諦。
雲何此依根本真實。
頌曰.
論曰.世俗諦有三種.一假世俗二行世俗三顯了世俗.此三世俗如其次第依三根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