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六

關燈
六波羅蜜多亦勸他行六波 羅蜜多無倒稱揚六波羅蜜多功德歡喜讚歎行六波羅蜜多者.是菩薩摩訶薩由於 六波羅蜜多方便善巧超諸聲聞及獨覺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旣入菩薩正性離生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作此事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轉妙法輪.以三乘法安立度脫諸 有情類令出生死證得涅槃.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由般若故雖能如是作漸次業修漸 ******************** 次學行漸次行而於一切都無所得.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無自性故。

    善現.是爲初發心 菩薩摩訶薩依學六種波羅蜜多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與諸有情作利樂事。

     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時從初發心以一切智智相 應作意信解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爲自性.先應修學佛隨念.次應修學法隨念.次應修 學僧隨念.次應修學戒隨念.次應修學捨隨念.後應修學天隨念。

    善現.雲何菩薩摩訶 薩修學佛隨念.謂菩薩摩訶薩修學佛隨念時不應以色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 受想行識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何以故.色乃至識皆無自性.[一]若法無自性則不可念不 可思惟.所以者何.若無念無思惟是爲佛隨念。

    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學佛隨念 時不應以三十二大士相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真金色身常光一尋八十隨好 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何以故.如是相好金光色身都無自性.若法無自性則不可念不 可思惟.所以者何.若無念無思惟是爲佛隨念。

    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學佛隨念 時不應以戒藴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定藴慧藴解脫藴解脫智見藴思惟如來 注: [一]勘秦本番本皆雲無自性則無體.無體不能念無體.今譯文略. ******************** 應正等覺.何以故.如是諸藴皆無自性.若法無自性則不可念不可思惟.所以者何.若 無念無思惟是爲佛隨念。

    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學佛隨念時不應以五眼六神 通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何以 故.如是諸法皆無自性.若法無自性則不可念不可思惟.所以者何.若無念無思惟是 爲佛隨念。

    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學佛隨念時不應以無忘失法恆住捨性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及餘無量無邊佛法思惟如來應正 等覺.何以故.如是諸法皆無自性.若法無自性則不可念不可思惟.所以者何.若無念 無思惟是爲佛隨念。

    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學佛隨念時不應[一]以緣性法思惟如 來應正等覺.不應以緣起法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何以故.緣性緣起俱無自性.若法無 自性則不可念不可思惟.所以者何.若無念無思惟是爲佛隨念。

    善現.諸菩薩摩訶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修學佛隨念.若如是修學佛隨念是爲作漸次業修漸 次學行漸次行.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時則能圓滿四 注: [一]勘秦本番本皆無以緣性法思惟句.與三分合.今譯文增.次同. ******************** 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亦能圓滿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亦能圓滿八解脫乃至十徧 處.亦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亦能圓滿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 能圓滿真如乃至不思議界.亦能圓滿苦集滅道聖諦.亦能圓滿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亦能圓滿諸菩薩地.亦能圓滿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亦能圓滿五眼六神通.亦能 圓滿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能圓滿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亦能圓滿一切智 道相智一切相智由此證得一切智智。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法無性爲性方便 力故.覺一切法皆無自性其中無有想亦復無無想.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 佛隨念.謂一切法無性性中佛尚不可得況有佛隨念。

    [一]善現.雲何菩薩摩訶薩修學法 隨念.謂菩薩摩訶薩修學法隨念時不應思惟善法非善法.不應思惟有記法無記法. 不應思惟世閒法出世閒法.不應思惟有愛味法無愛味法.不應思惟有諍法無諍法. 不應思惟聖法非聖法.不應思惟有漏法無漏法.不應思惟墮三界法不墮三界法.不 應思惟有爲界法無爲界法.何以故.如是諸法皆無自性.若法無自性則不可念不可 注: [一]以下初分卷三百七十三.三漸次品之二. ******************** 思惟.所以者何.若無念無思惟是爲法隨念。

    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時應如是修學法隨念.若如是修學法隨念是爲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若菩 薩摩訶薩能如是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時則能圓滿四念住廣說乃至一切 相智.由此證得一切智智。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法無性爲性方便力故覺一切 法皆無自性.其中無有想亦復無無想.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法隨念.謂一 切法無性性中法尚不可得況有法隨念。

    善現.雲何菩薩摩訶薩修學僧隨念.謂菩薩 摩訶薩修學僧隨念時應作是念.佛弟子衆具淨戒藴定藴慧藴解脫藴解脫知見藴 四雙八隻補特伽羅一切皆是無爲所顯.皆以無性而爲自性.由此因緣不應思惟.何 以故.如是善士皆無自性.若法無自性則不可念不可思惟.所以者何.若無念無思惟 是爲僧隨念。

    善現.諸菩薩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