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關燈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

    世尊。

    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

    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

    世尊。

    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

    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

    世尊。

    如來有佛眼。

     【日月殊光如來解曰】言肉眼者。

    照見胎卵濕化。

    色身起滅因緣也。

    言天眼者。

    照見諸天宮殿。

    雲雨明暗。

    五星二曜。

    旋伏因緣也。

    言慧眼者。

    照見衆生慧性深淺。

    上品下生。

    輪回托陰因緣也。

    言法眼者。

    照見法身遍充三界。

    無形無相。

    盡虛空。

    遍法界因緣也。

    言佛眼者。

    照見佛身世界無比。

    放光普照。

    破諸黑暗。

    無障無礙。

    圓滿十方。

    尋光見體。

    如有涅槃國土也。

    此五眼如來其中若有上根上智之人。

    能識此五種因緣。

    即名為大乘菩薩也。

     【陳雄曰】華嚴經雲。

    肉眼見一切色故。

    天眼見一切衆生心故。

    慧眼見一切衆生諸根境界故。

    法眼見一切法如實相故。

    佛眼見如來十力故。

    (一是處非處如實力。

    二知三世報業力。

    三知諸禅解脫三昧力。

    四知衆生諸根上下力。

    五知衆生種種欲力。

    六知世間種種性力。

    七知一切道至力。

    八得夙命智力。

    九得天眼能觀一切力。

    十得漏盡智力。

    )大般若經。

    所謂清淨五眼是也。

    世尊設五眼之問。

    須菩提皆答以有如是之理。

    可謂善問答矣。

     【顔丙曰】化身觀身為肉眼。

    普照大千為天眼。

    智燭常明為慧眼。

    了諸法空為法眼。

    自性常覺為佛眼。

    有僧問尊宿雲。

    觀音菩薩用許多手眼作麼。

    尊宿雲。

    通身是手眼。

    若人于這裡薦得。

    一眼也無。

    豈更落三落四。

    然雖如是。

    須是個漢始得。

    能具足此五眼者。

    唯自性如來也。

    五眼度世品經雲。

    佛言随世開化。

    入于五道而淨五眼。

    一肉眼。

    處于世間。

    現四大身。

    因此開化。

    度脫衆生。

    二天眼。

    諸天在上。

    及在世間。

    未識至道。

    示以三乘。

    三慧眼。

    其不能解智度無極。

    皆開化之。

    使入大慧。

    四法眼。

    其在褊局。

    不能恢泰。

    悉開化之。

    解法身一無去來。

    令平等三世。

    五佛眼。

    其迷惑者。

    不識正真。

    陰蓋(蓋者。

    遮也。

    )所覆。

    譬如睡眠。

    示以四等四恩之行。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一心智慧。

    善權方便。

    進退随宜。

    不失一切。

    令發正真道意。

     【李文會曰】一切凡夫皆具五眼。

    而被迷心蓋覆。

    不能自見。

    若無迷心妄念。

    如得翳障退滅。

    五眼開明。

    見一切色也。

    内外空寂。

    名為肉眼。

    見自真性。

    是法平等。

    名為天眼。

    見自性中。

    般若之智。

    名為慧眼。

    見諸色相。

    心不動搖。

    見一切法。

    無一切法。

    見一切相。

    無一切相。

    是名法眼。

    見前際無煩惱可斷。

    中際無自性可守。

    後際無佛可求。

    三際清淨。

    是名佛眼。

    又雲若以無相為法身者。

    名為慧眼。

    而見如來指空論有。

    假立名相。

    名為法眼。

    而見如來若了有無。

    即非有無。

    二邊寂滅。

    全體法身周遍法界者。

    具足佛眼。

    而見如來。

     【傅大士頌曰】天眼通非閡。

    肉眼閡非通。

    法眼唯觀俗。

    慧眼直緣空。

    佛眼如千日。

    照異體還同。

    圓明法界内。

    無處不含容。

     【川禅師雲】盡在眉毛下。

    頌曰。

    如來有五眼。

    張三祗一雙。

    一般分皂白。

    的的别青黃。

    其間些子爻訛處。

    六月炎天下雪霜。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恒河中所有沙。

    佛說是沙不。

    如是。

    世尊。

    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一恒河中所有沙。

    有如是沙等恒河。

    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

    如是甯為多不。

    甚多。

    世尊。

     【六祖曰】恒河者。

    西國祗恒精舍側近之河。

    如來說法。

    常指此河為喻。

    佛說此河中沙。

    一沙況一佛世界以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

    世尊。

     【王日休曰】恒河中所有沙。

    有如是沙等恒河者。

    謂一粒沙為一恒河也。

    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者。

    是諸恒河。

    為一粒沙。

    為一恒河。

    如此恒河中所有之沙。

    則不勝其多矣。

    佛世界如是者。

    謂世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