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複次。
須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
是人先世罪業。
應堕惡道。
以今世人輕賤故。
先世罪業。
即為消滅。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僧若讷曰】上明生善。
今明滅惡。
造作定業。
不可逃避。
行般若故。
易重為輕。
大論雲。
先世重罪。
應入地獄。
以行般若故。
現世輕受。
譬如重囚應死。
有勢力護。
則受鞭杖而已。
【陳雄曰】持此真經。
有彌天功德。
為天人所恭敬供養宜矣。
今且為人所輕賤何也。
蓋是人前生罪業深重。
當堕地獄。
餓鬼。
畜生。
阿修羅道。
永無出期。
以今生持經之功。
止為人輕賤罵辱而已。
則前生罪業為之銷除。
當來世佛果菩提。
可得成就矣。
世人喜于為惡。
嫉于為善者多矣。
一見是人為人輕賤。
便為讀經為無益。
福報為虛語。
甚者有雲門之罵。
藥山之戒。
使人人起退轉心。
佛之言此。
所以長善而救失矣。
【顔丙曰】若人前世曾作罪業。
故今世被人輕賤。
應堕落惡道。
若能受持讀誦此經。
直下見性。
如太虛空。
方知罪性本空。
故雲先世罪業即為消滅。
又得無上正等正覺。
昔有二比丘。
一犯淫罪。
一犯殺罪。
中心不安。
求波羅尊者忏悔。
波羅即以小乘法為彼雪忏。
二比丘愈生疑懼。
後遇維摩大士。
卻為解說雲。
罪性本空。
不在中間内外。
二比丘聞之頓悟。
直下寂然空闊。
無罪可得。
所以永嘉雲。
維摩大士頓除疑。
猶如赫日消霜雪。
【傅大士頌曰】先身有報障。
今日受持經。
暫被人輕賤。
轉重複還輕。
若了依他起。
能除遍計情。
常依般若觀。
(去聲)何慮不圓成。
【李文會曰】此謂若人受持讀誦此經。
應合得人恭敬。
今複有疾患貧窮諸衰。
反為人所憎惡。
世人不達先業。
将謂誦經為善即無應驗。
遂生疑惑。
殊不知若非經力。
應堕惡道。
以今世人輕賤。
故折三塗之報。
速得無上菩提。
【張無盡雲】四序炎涼去複還。
聖凡隻在刹那間。
前人罪業今人賤。
倒卻前人罪業山。
【川禅師雲】不因一事。
不長一智。
頌曰。
贊不及。
毀不及。
若了一。
萬事畢。
無欠無餘若太虛。
為君題作波羅蜜。
須菩提。
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
于然燈佛前。
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
悉皆供養。
承事無空過者。
若複有人。
于後末世。
能受持讀誦此經。
所得功德。
于我所供養諸佛功德。
百分不及一。
千萬億分。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疏鈔雲】佛言我之供佛功德。
千萬億倍。
不及持經功德一分。
故雲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王日休曰】梵語阿僧祗。
此雲無央數。
梵語那由他。
此雲一萬萬。
于無量無央數劫。
在然燈佛先。
則釋迦佛說此經時。
去然燈佛已無量無數矣。
又于其先。
遇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出世。
則其劫數固不勝其多。
佛眼皆能見之。
以慧性為無窮。
故無始以來事皆知之。
此所以為佛也。
人皆有此慧性。
但蔽之耳。
供養如是諸佛。
其功德終不可及此經功德。
以彼則為财施。
受财施之報者日漸少。
而終至于有盡。
此則為善根。
善根則日滋長。
而終至于成佛。
故無窮也。
以有盡比無窮。
所以不可及也。
【陳雄曰】阿僧祗。
那由他。
梵語
須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
是人先世罪業。
應堕惡道。
以今世人輕賤故。
先世罪業。
即為消滅。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僧若讷曰】上明生善。
今明滅惡。
造作定業。
不可逃避。
行般若故。
易重為輕。
大論雲。
先世重罪。
應入地獄。
以行般若故。
現世輕受。
譬如重囚應死。
有勢力護。
則受鞭杖而已。
【陳雄曰】持此真經。
有彌天功德。
為天人所恭敬供養宜矣。
今且為人所輕賤何也。
蓋是人前生罪業深重。
當堕地獄。
餓鬼。
畜生。
阿修羅道。
永無出期。
以今生持經之功。
止為人輕賤罵辱而已。
則前生罪業為之銷除。
當來世佛果菩提。
可得成就矣。
世人喜于為惡。
嫉于為善者多矣。
一見是人為人輕賤。
便為讀經為無益。
福報為虛語。
甚者有雲門之罵。
藥山之戒。
使人人起退轉心。
佛之言此。
所以長善而救失矣。
【顔丙曰】若人前世曾作罪業。
故今世被人輕賤。
應堕落惡道。
若能受持讀誦此經。
直下見性。
如太虛空。
方知罪性本空。
故雲先世罪業即為消滅。
又得無上正等正覺。
昔有二比丘。
一犯淫罪。
一犯殺罪。
中心不安。
求波羅尊者忏悔。
波羅即以小乘法為彼雪忏。
二比丘愈生疑懼。
後遇維摩大士。
卻為解說雲。
罪性本空。
不在中間内外。
二比丘聞之頓悟。
直下寂然空闊。
無罪可得。
所以永嘉雲。
維摩大士頓除疑。
猶如赫日消霜雪。
【傅大士頌曰】先身有報障。
今日受持經。
暫被人輕賤。
轉重複還輕。
若了依他起。
能除遍計情。
常依般若觀。
(去聲)何慮不圓成。
【李文會曰】此謂若人受持讀誦此經。
應合得人恭敬。
今複有疾患貧窮諸衰。
反為人所憎惡。
世人不達先業。
将謂誦經為善即無應驗。
遂生疑惑。
殊不知若非經力。
應堕惡道。
以今世人輕賤。
故折三塗之報。
速得無上菩提。
【張無盡雲】四序炎涼去複還。
聖凡隻在刹那間。
前人罪業今人賤。
倒卻前人罪業山。
【川禅師雲】不因一事。
不長一智。
頌曰。
贊不及。
毀不及。
若了一。
萬事畢。
無欠無餘若太虛。
為君題作波羅蜜。
須菩提。
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
于然燈佛前。
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
悉皆供養。
承事無空過者。
若複有人。
于後末世。
能受持讀誦此經。
所得功德。
于我所供養諸佛功德。
百分不及一。
千萬億分。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疏鈔雲】佛言我之供佛功德。
千萬億倍。
不及持經功德一分。
故雲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王日休曰】梵語阿僧祗。
此雲無央數。
梵語那由他。
此雲一萬萬。
于無量無央數劫。
在然燈佛先。
則釋迦佛說此經時。
去然燈佛已無量無數矣。
又于其先。
遇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出世。
則其劫數固不勝其多。
佛眼皆能見之。
以慧性為無窮。
故無始以來事皆知之。
此所以為佛也。
人皆有此慧性。
但蔽之耳。
供養如是諸佛。
其功德終不可及此經功德。
以彼則為财施。
受财施之報者日漸少。
而終至于有盡。
此則為善根。
善根則日滋長。
而終至于成佛。
故無窮也。
以有盡比無窮。
所以不可及也。
【陳雄曰】阿僧祗。
那由他。
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