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可厭。
不見清淨可求。
無遣可遣。
亦不言無遣。
無住可住。
亦不言無住。
心量廣大。
廓若太虛。
無有邊際。
即是最上乘諸佛地位也。
【黃檗禅師雲】如來現世。
欲說一乘真法。
則衆生不信興謗。
沒于苦海。
若都不說。
則堕悭貪。
不為衆生普舍妙道。
遂設方便。
說有三乘。
乘有大小。
得有淺深。
皆非定法。
故雲唯有一乘道。
餘二則非真也。
【川禅師雲】如斬一握絲。
一斬一切斷。
頌曰。
一拳打倒化城關。
一腳□翻玄妙寨。
南北東西信步行。
休覓大悲觀自在。
大乘說。
最上說。
一棒一條痕。
一掌一握血。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
廣為人說。
如來悉知是人。
悉見是人。
皆得成就不可量。
不可稱。
無有邊。
不可思議功德。
如是人等。
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謝靈運曰】千載不墜。
由于人弘。
任持運行。
荷擔義也。
【李文會曰】廣為人說。
知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思議功德者。
此謂上根器人。
深明此經。
了悟佛意。
持此大乘經典為人解說。
令諸學者。
各見自性無相之理。
得見本源自心是佛。
當知此人功德無有邊際。
不可稱量也。
【馬祖曰】汝等諸人。
須信自心是佛。
此心即是佛心。
又曰心外無别佛。
佛外無别心。
【佛國白禅師雲】心心即佛佛心心。
佛佛心心即佛心。
心佛悟來無一物。
将軍止渴望梅林。
【華嚴經雲】若不信自心是佛。
無有是處。
【圜悟禅師雲】即心即佛。
已是八字打開。
非佛非心。
重問當陽點破。
不尋其言。
一直便透。
方見古人亦心片片。
若也躊躇。
則當面蹉過了也。
【心佛頌雲】佛即心兮心即佛。
心佛從來皆妄物。
若知無佛複無心。
始是真如法身佛。
佛佛佛。
沒模樣。
一顆圓光含萬象。
無體之體即真體。
無相之相即實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
不動不靜不來往。
無異無同無有無。
難取難舍難指望。
内外圓明到處通。
一佛國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
一個身心萬個同。
知之須會無心法。
不染不淨為淨業。
善惡千端無有無。
便是南無大迦葉。
【黃檗禅師雲】汝但除卻凡情聖境。
心外更别無佛。
祖師西來。
直指一切人全體是佛。
汝今不識。
執凡執聖。
向外馳騁。
返自迷心。
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
一念情生。
即随異趣。
無始以來。
不異今日。
無有異法。
故名成等正覺。
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聞經解義。
如說修行。
廣為人說無相之法。
令諸學者。
悟明心地。
能行無相無著之行。
開發心中智慧光明。
離諸塵勞妄念。
共成無上菩提。
當知此人負荷自性如來。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于身内也。
【傅大士雲】遍計于先了。
圓成證此時。
宿乘無礙慧。
方便勸人持。
【川禅師雲】擘開太華手。
須是巨靈神。
頌曰。
堆山積嶽來。
一一盡塵埃。
眼裡瞳人碧。
胸中氣若雷。
出邊沙塞靜。
入國貫英才。
一片寸心如海大。
波清幾見去還來。
何以故。
須菩提。
若樂小法者。
著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
即于此經。
不能聽受讀誦。
為人解說。
【王日休曰】樂。
(去聲)好也。
小法。
謂外道法也。
外道之法。
正為著于有我人衆生壽者。
故為種種之說。
如此。
則于此經不相合矣。
故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也。
【陳雄曰】小法者。
小乘法也。
法華經雲。
鈍根樂小法。
言其志意下劣。
不發大乘心者也。
是人堕于邪見。
不知所謂大乘最上乘法。
盡在此經。
且不聽誦。
況能為人解說乎。
著我人見。
堕邪見也。
圓覺經雲。
求大乘者。
不堕邪見是也。
【李文會曰】若樂小法者。
凡夫愚鈍之重。
不能聽信。
廣學無上菩提。
隻修福慧。
六道輪回因果之法。
縱能強學。
執著多聞。
為人解說。
被明眼人觑著。
手忙腳亂。
一場敗阙。
【保甯勇禅師雲】顔色規模恰似真。
人前拈弄越光新。
及乎人火重烹試。
到了終歸是假銀。
【黃檗禅師雲】古人心利。
才聞一言。
便乃絕學。
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閑道人也。
今時人隻欲多知多解。
廣求文義。
喚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
翻成壅塞。
皆為毒藥。
盡向生滅中取。
真如之中。
都無此事。
從前所有一切解處。
盡須并卻令空。
即
不見清淨可求。
無遣可遣。
亦不言無遣。
無住可住。
亦不言無住。
心量廣大。
廓若太虛。
無有邊際。
即是最上乘諸佛地位也。
【黃檗禅師雲】如來現世。
欲說一乘真法。
則衆生不信興謗。
沒于苦海。
若都不說。
則堕悭貪。
不為衆生普舍妙道。
遂設方便。
說有三乘。
乘有大小。
得有淺深。
皆非定法。
故雲唯有一乘道。
餘二則非真也。
【川禅師雲】如斬一握絲。
一斬一切斷。
頌曰。
一拳打倒化城關。
一腳□翻玄妙寨。
南北東西信步行。
休覓大悲觀自在。
大乘說。
最上說。
一棒一條痕。
一掌一握血。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
廣為人說。
如來悉知是人。
悉見是人。
皆得成就不可量。
不可稱。
無有邊。
不可思議功德。
如是人等。
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謝靈運曰】千載不墜。
由于人弘。
任持運行。
荷擔義也。
【李文會曰】廣為人說。
知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思議功德者。
此謂上根器人。
深明此經。
了悟佛意。
持此大乘經典為人解說。
令諸學者。
各見自性無相之理。
得見本源自心是佛。
當知此人功德無有邊際。
不可稱量也。
【馬祖曰】汝等諸人。
須信自心是佛。
此心即是佛心。
又曰心外無别佛。
佛外無别心。
【佛國白禅師雲】心心即佛佛心心。
佛佛心心即佛心。
心佛悟來無一物。
将軍止渴望梅林。
【華嚴經雲】若不信自心是佛。
無有是處。
【圜悟禅師雲】即心即佛。
已是八字打開。
非佛非心。
重問當陽點破。
不尋其言。
一直便透。
方見古人亦心片片。
若也躊躇。
則當面蹉過了也。
【心佛頌雲】佛即心兮心即佛。
心佛從來皆妄物。
若知無佛複無心。
始是真如法身佛。
佛佛佛。
沒模樣。
一顆圓光含萬象。
無體之體即真體。
無相之相即實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
不動不靜不來往。
無異無同無有無。
難取難舍難指望。
内外圓明到處通。
一佛國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
一個身心萬個同。
知之須會無心法。
不染不淨為淨業。
善惡千端無有無。
便是南無大迦葉。
【黃檗禅師雲】汝但除卻凡情聖境。
心外更别無佛。
祖師西來。
直指一切人全體是佛。
汝今不識。
執凡執聖。
向外馳騁。
返自迷心。
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
一念情生。
即随異趣。
無始以來。
不異今日。
無有異法。
故名成等正覺。
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聞經解義。
如說修行。
廣為人說無相之法。
令諸學者。
悟明心地。
能行無相無著之行。
開發心中智慧光明。
離諸塵勞妄念。
共成無上菩提。
當知此人負荷自性如來。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于身内也。
【傅大士雲】遍計于先了。
圓成證此時。
宿乘無礙慧。
方便勸人持。
【川禅師雲】擘開太華手。
須是巨靈神。
頌曰。
堆山積嶽來。
一一盡塵埃。
眼裡瞳人碧。
胸中氣若雷。
出邊沙塞靜。
入國貫英才。
一片寸心如海大。
波清幾見去還來。
何以故。
須菩提。
若樂小法者。
著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
即于此經。
不能聽受讀誦。
為人解說。
【王日休曰】樂。
(去聲)好也。
小法。
謂外道法也。
外道之法。
正為著于有我人衆生壽者。
故為種種之說。
如此。
則于此經不相合矣。
故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也。
【陳雄曰】小法者。
小乘法也。
法華經雲。
鈍根樂小法。
言其志意下劣。
不發大乘心者也。
是人堕于邪見。
不知所謂大乘最上乘法。
盡在此經。
且不聽誦。
況能為人解說乎。
著我人見。
堕邪見也。
圓覺經雲。
求大乘者。
不堕邪見是也。
【李文會曰】若樂小法者。
凡夫愚鈍之重。
不能聽信。
廣學無上菩提。
隻修福慧。
六道輪回因果之法。
縱能強學。
執著多聞。
為人解說。
被明眼人觑著。
手忙腳亂。
一場敗阙。
【保甯勇禅師雲】顔色規模恰似真。
人前拈弄越光新。
及乎人火重烹試。
到了終歸是假銀。
【黃檗禅師雲】古人心利。
才聞一言。
便乃絕學。
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閑道人也。
今時人隻欲多知多解。
廣求文義。
喚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
翻成壅塞。
皆為毒藥。
盡向生滅中取。
真如之中。
都無此事。
從前所有一切解處。
盡須并卻令空。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