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
利刀斷了手摩挲。
雖然出入無蹤迹。
文彩全彰見也麼。
須菩提。
于意雲何。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
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
甚多。
世尊。
須菩提。
諸微塵。
如來說非微塵。
是名微塵。
如來說世界。
非世界。
是名世界。
【陳雄曰】華嚴經雲。
三千大千世界。
以無量因緣乃成一切衆生。
豈外此而别有世界耶。
悟者處此。
迷者亦處此。
悟者之心。
清淨心也。
以此心處此世界。
即清淨世界。
迷者之心。
塵垢心也。
以此心處此世界。
即微塵世界。
然世界許多。
而微塵不勝其多。
宜須菩提有甚多之對。
又曰。
諸微塵者。
一切衆生心上微塵也。
佛分身于微塵世界中。
示現無邊大神力。
開闡清淨無垢法。
使一切衆生。
皆生清淨心。
非微塵所可污。
故雲非微塵。
得出世間法。
非世界所能囿。
故雲非世界。
世尊答文殊曰。
在世離世。
在塵離塵。
是為究竟法。
此言非微塵。
非世界。
即離塵離世也。
【顔丙曰】世界微塵。
二者皆非真實。
經雲。
一切山崖。
會有崩裂。
一切江河。
會有枯竭。
唯有法身。
常住不滅。
【李文會曰】微塵者。
衆生妄念煩惱客塵。
遮蔽淨性。
譬如微塵。
如是煩惱妄想。
如病眼人見空中花。
如愚癡人捉水中月。
求鏡中像。
枉用其心。
【傅大士頌曰】積塵成世界。
析界作微塵。
界喻人天果。
塵為有漏因。
塵因因不實。
界果果非真。
果因知是幻。
逍遙自在人。
又曰。
妄計因成執。
迷繩謂是蛇。
心疑生暗鬼。
眼病見空花。
一境雖無異。
三人乃見差。
了茲名不實。
長馭白牛車。
【晁太傅雲】念念起止。
皆由自心。
念起即一切煩惱起。
無念即一切煩惱止。
既由自心。
何如無念。
又古德雲。
一念不生全體現。
六根才動被雲遮。
【察禅師雲】真淨界中才一念。
閻浮早已八千年。
【逍遙翁雲】不怕念起。
唯恐覺遲。
覺速止速。
二妙相宜。
知非改過。
蘧顔可師。
【圜悟禅師上堂雲】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大丈夫具決烈志氣。
慷慨英靈。
踏破化城。
歸家穩坐。
外不見一切境界。
内不見有自己。
上不見有諸聖。
下不見有凡愚。
淨裸裸。
赤灑灑。
一念不生。
桶底子脫。
豈不是心空也。
到這裡還容棒喝麼。
還容玄妙理性麼。
還容彼我是非麼。
直不如紅爐上一點雪相似。
豈不是選佛場也。
然雖如是。
猶涉階梯在。
且下涉階梯一句作麼生道。
千聖會中無影迹。
萬人叢裡奪高标。
【逍遙翁雲】五鼓夢回。
緣念未起。
靈響清徹。
聞和達聰。
為三妙音。
一曰幽泉漱玉。
二曰清磬搖空。
三曰秋蟬曳緒。
凝聽靜專。
頗資禅悅。
安住妙境。
何勝如之。
要會麼。
病覺四肢如鶴瘦。
虛聞兩耳似蟬鳴。
非微塵是名微塵者。
一念悟來。
轉為妙用。
前念無諸妄想。
湛然清淨。
即非微塵。
後念不住清淨。
是名微塵。
非世界是名世界者。
若無妄念。
即佛世界。
有妄念。
即衆生世界。
前念清淨。
即非世界。
後念不住清淨。
是名世界。
【謝靈運曰】散則為微塵。
合則成世界。
無性則非微塵世界。
假名則是名微塵世界。
【川禅師雲】南贍部洲。
北郁單越。
頌曰。
頭指天。
腳踏地。
饑則餐。
困則睡。
此土西天。
西天此土。
到處元正是大年。
南北東西祗者是。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
世尊。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
如來說三十二相。
即是非相。
是名三十二相。
【王日休曰】三千大千世界微塵。
可謂極多矣。
然見雨則為泥。
遇火則為磚瓦。
是無微塵之定體。
所以為虛妄也。
是故說為非微塵。
謂非有真實微塵也。
但虛名為微塵而已。
此謂極細而極多者也。
若極大者則世界。
世界亦無真實。
蓋劫數盡時則壞。
是亦虛妄。
非為真實。
但名為世界而已。
佛雖現色身而為三十二相。
至涅槃時。
則皆無矣。
不可以此得見真佛。
故雲。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此如來謂真性佛也。
下文言如來說三十二相。
彼如來則謂色身佛耳。
乃佛謂我說三十二相者。
即是非相。
謂非真實相也。
但名為三十二相而已。
此分大意。
謂細而微塵。
大而世界。
妙而佛之色身。
皆為虛妄。
但有名而已。
唯真性謂真實。
是以自古及今。
無變無壞。
彼三者則有變壞故也。
【陳雄曰】三十二相者。
勝妙殊絕。
形體映徹。
猶如琉璃。
此相非是欲愛所生。
楞嚴經有是言矣。
謂其非是欲愛所生。
則是從三十二行上得之。
世人徒著三十二相。
而不修三十二行。
将焉自而得見法身如來。
又曰。
如來有是行。
必有是相法也。
說相者其意在于三十二行。
即非相也。
曰非相者。
其法身之謂欤。
華嚴經曰。
諸佛法身不思
利刀斷了手摩挲。
雖然出入無蹤迹。
文彩全彰見也麼。
須菩提。
于意雲何。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
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
甚多。
世尊。
須菩提。
諸微塵。
如來說非微塵。
是名微塵。
如來說世界。
非世界。
是名世界。
【陳雄曰】華嚴經雲。
三千大千世界。
以無量因緣乃成一切衆生。
豈外此而别有世界耶。
悟者處此。
迷者亦處此。
悟者之心。
清淨心也。
以此心處此世界。
即清淨世界。
迷者之心。
塵垢心也。
以此心處此世界。
即微塵世界。
然世界許多。
而微塵不勝其多。
宜須菩提有甚多之對。
又曰。
諸微塵者。
一切衆生心上微塵也。
佛分身于微塵世界中。
示現無邊大神力。
開闡清淨無垢法。
使一切衆生。
皆生清淨心。
非微塵所可污。
故雲非微塵。
得出世間法。
非世界所能囿。
故雲非世界。
世尊答文殊曰。
在世離世。
在塵離塵。
是為究竟法。
此言非微塵。
非世界。
即離塵離世也。
【顔丙曰】世界微塵。
二者皆非真實。
經雲。
一切山崖。
會有崩裂。
一切江河。
會有枯竭。
唯有法身。
常住不滅。
【李文會曰】微塵者。
衆生妄念煩惱客塵。
遮蔽淨性。
譬如微塵。
如是煩惱妄想。
如病眼人見空中花。
如愚癡人捉水中月。
求鏡中像。
枉用其心。
【傅大士頌曰】積塵成世界。
析界作微塵。
界喻人天果。
塵為有漏因。
塵因因不實。
界果果非真。
果因知是幻。
逍遙自在人。
又曰。
妄計因成執。
迷繩謂是蛇。
心疑生暗鬼。
眼病見空花。
一境雖無異。
三人乃見差。
了茲名不實。
長馭白牛車。
【晁太傅雲】念念起止。
皆由自心。
念起即一切煩惱起。
無念即一切煩惱止。
既由自心。
何如無念。
又古德雲。
一念不生全體現。
六根才動被雲遮。
【察禅師雲】真淨界中才一念。
閻浮早已八千年。
【逍遙翁雲】不怕念起。
唯恐覺遲。
覺速止速。
二妙相宜。
知非改過。
蘧顔可師。
【圜悟禅師上堂雲】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大丈夫具決烈志氣。
慷慨英靈。
踏破化城。
歸家穩坐。
外不見一切境界。
内不見有自己。
上不見有諸聖。
下不見有凡愚。
淨裸裸。
赤灑灑。
一念不生。
桶底子脫。
豈不是心空也。
到這裡還容棒喝麼。
還容玄妙理性麼。
還容彼我是非麼。
直不如紅爐上一點雪相似。
豈不是選佛場也。
然雖如是。
猶涉階梯在。
且下涉階梯一句作麼生道。
千聖會中無影迹。
萬人叢裡奪高标。
【逍遙翁雲】五鼓夢回。
緣念未起。
靈響清徹。
聞和達聰。
為三妙音。
一曰幽泉漱玉。
二曰清磬搖空。
三曰秋蟬曳緒。
凝聽靜專。
頗資禅悅。
安住妙境。
何勝如之。
要會麼。
病覺四肢如鶴瘦。
虛聞兩耳似蟬鳴。
非微塵是名微塵者。
一念悟來。
轉為妙用。
前念無諸妄想。
湛然清淨。
即非微塵。
後念不住清淨。
是名微塵。
非世界是名世界者。
若無妄念。
即佛世界。
有妄念。
即衆生世界。
前念清淨。
即非世界。
後念不住清淨。
是名世界。
【謝靈運曰】散則為微塵。
合則成世界。
無性則非微塵世界。
假名則是名微塵世界。
【川禅師雲】南贍部洲。
北郁單越。
頌曰。
頭指天。
腳踏地。
饑則餐。
困則睡。
此土西天。
西天此土。
到處元正是大年。
南北東西祗者是。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
世尊。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
如來說三十二相。
即是非相。
是名三十二相。
【王日休曰】三千大千世界微塵。
可謂極多矣。
然見雨則為泥。
遇火則為磚瓦。
是無微塵之定體。
所以為虛妄也。
是故說為非微塵。
謂非有真實微塵也。
但虛名為微塵而已。
此謂極細而極多者也。
若極大者則世界。
世界亦無真實。
蓋劫數盡時則壞。
是亦虛妄。
非為真實。
但名為世界而已。
佛雖現色身而為三十二相。
至涅槃時。
則皆無矣。
不可以此得見真佛。
故雲。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此如來謂真性佛也。
下文言如來說三十二相。
彼如來則謂色身佛耳。
乃佛謂我說三十二相者。
即是非相。
謂非真實相也。
但名為三十二相而已。
此分大意。
謂細而微塵。
大而世界。
妙而佛之色身。
皆為虛妄。
但有名而已。
唯真性謂真實。
是以自古及今。
無變無壞。
彼三者則有變壞故也。
【陳雄曰】三十二相者。
勝妙殊絕。
形體映徹。
猶如琉璃。
此相非是欲愛所生。
楞嚴經有是言矣。
謂其非是欲愛所生。
則是從三十二行上得之。
世人徒著三十二相。
而不修三十二行。
将焉自而得見法身如來。
又曰。
如來有是行。
必有是相法也。
說相者其意在于三十二行。
即非相也。
曰非相者。
其法身之謂欤。
華嚴經曰。
諸佛法身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