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罰。
王見兵衆、戰有功者,即大歡喜,随功賞賜,或與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嚴身之具,或與種種珍寶,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象、馬、車乘,奴婢、人民,惟髻中明珠、不以與之。
所以者何。
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 ‘文殊師利,如來亦複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于三界,而諸魔王不肯順伏。
如來賢聖諸将、與之共戰,其有功者,心亦歡喜,于四衆中、為說諸經,令其心悅,賜以禅定、解脫、無漏根力、諸法之财,又複賜與涅盤之城,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皆歡喜,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衆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如來亦複如是,于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衆生、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此法華經,能令衆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間、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于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于諸經中、最在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于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贊經。
後末世時、持此經者,于家出家、及非菩薩, 應生慈悲,斯等不聞, 不信是經,則為大失。
我得佛道,以諸方便、為說此法,令住其中。
譬如強力 轉輪之王,兵戰有功,賞賜諸物, 象馬車乘,嚴身之具,及諸田宅,聚落城邑, 或與衣服、種種珍寶,奴婢财物,歡喜賜與。
如有勇健、能為難事,王解髻中, 明珠賜之。
如來亦爾,為諸法王,忍辱大力,智慧寶藏, 以大慈悲、如法化世。
見一切人、受諸苦惱, 欲求解脫,與諸魔戰。
為是衆生, 說種種法, 以大方便、說此諸經。
既知衆生, 得其力已, 末後乃為, 說是法華,如王解髻,明珠與之。
此經為尊,衆經中上,我常守護,不妄開示, 今正是時,為汝等說,我滅度後,求佛道者、 欲得安隐, 演說斯經,應當親近,如是四法。
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顔色鮮白, 不生貧窮、卑賤醜陋。
衆生樂見,如慕賢聖, 天諸童子、以為給使。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 若人惡罵,口則閉塞。
遊行無畏,如師子王,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若于夢中,但見妙事。
見諸如來,坐師子座,諸比丘衆、圍繞說法。
又見龍神、阿修羅等,數如恒沙,恭敬合掌、 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又見諸佛、身相金色, 放無量光、照于一切,以梵音聲、演說諸法。
佛為四衆, 說無上法,見身處中,合掌贊佛, 聞法歡喜、而為供養,得陀羅尼,證不退智。
佛知其心, 深入佛道,即為授記、成最正覺。
汝善男子,當于來世,得無量智、佛之大道, 國土嚴淨,廣大無比,亦有四衆、合掌聽法。
又見自身、在山林中,修習善法,證諸實相, 深入禅定,見十方佛。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
又夢作國王,舍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行詣于道場。
在菩提樹下、而處師子座,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
成無上道已,起而轉法輪,為四衆說法、經千萬億劫, 說無漏妙法,度無量衆生。
後當入涅盤,如煙盡燈滅。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王見兵衆、戰有功者,即大歡喜,随功賞賜,或與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嚴身之具,或與種種珍寶,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象、馬、車乘,奴婢、人民,惟髻中明珠、不以與之。
所以者何。
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 ‘文殊師利,如來亦複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于三界,而諸魔王不肯順伏。
如來賢聖諸将、與之共戰,其有功者,心亦歡喜,于四衆中、為說諸經,令其心悅,賜以禅定、解脫、無漏根力、諸法之财,又複賜與涅盤之城,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皆歡喜,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衆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如來亦複如是,于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衆生、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此法華經,能令衆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間、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于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于諸經中、最在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于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贊經。
後末世時、持此經者,于家出家、及非菩薩, 應生慈悲,斯等不聞, 不信是經,則為大失。
我得佛道,以諸方便、為說此法,令住其中。
譬如強力 轉輪之王,兵戰有功,賞賜諸物, 象馬車乘,嚴身之具,及諸田宅,聚落城邑, 或與衣服、種種珍寶,奴婢财物,歡喜賜與。
如有勇健、能為難事,王解髻中, 明珠賜之。
如來亦爾,為諸法王,忍辱大力,智慧寶藏, 以大慈悲、如法化世。
見一切人、受諸苦惱, 欲求解脫,與諸魔戰。
為是衆生, 說種種法, 以大方便、說此諸經。
既知衆生, 得其力已, 末後乃為, 說是法華,如王解髻,明珠與之。
此經為尊,衆經中上,我常守護,不妄開示, 今正是時,為汝等說,我滅度後,求佛道者、 欲得安隐, 演說斯經,應當親近,如是四法。
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顔色鮮白, 不生貧窮、卑賤醜陋。
衆生樂見,如慕賢聖, 天諸童子、以為給使。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 若人惡罵,口則閉塞。
遊行無畏,如師子王,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若于夢中,但見妙事。
見諸如來,坐師子座,諸比丘衆、圍繞說法。
又見龍神、阿修羅等,數如恒沙,恭敬合掌、 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又見諸佛、身相金色, 放無量光、照于一切,以梵音聲、演說諸法。
佛為四衆, 說無上法,見身處中,合掌贊佛, 聞法歡喜、而為供養,得陀羅尼,證不退智。
佛知其心, 深入佛道,即為授記、成最正覺。
汝善男子,當于來世,得無量智、佛之大道, 國土嚴淨,廣大無比,亦有四衆、合掌聽法。
又見自身、在山林中,修習善法,證諸實相, 深入禅定,見十方佛。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
又夢作國王,舍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行詣于道場。
在菩提樹下、而處師子座,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
成無上道已,起而轉法輪,為四衆說法、經千萬億劫, 說無漏妙法,度無量衆生。
後當入涅盤,如煙盡燈滅。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