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林間後錄 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悲願力示生震旦。
傳佛心宗為法檀越。
其家名辯才學者依以揚聲議論言句浩如山海。
予漁獵于其間餘二十年。
至其妙處輙能識之。
如鵝王擇乳無有遺餘。
蓋嘗自忘鄙陋。
欲追禅師逸駕為之伴侶。
以遊十方國土作大佛事。
尚未晚也。
稽首為之贊曰。
三界種性。
有萬妍醜。
生順死逆。
夢夜想晝。
往複無間。
聲度垣牖。
皆依末那。
戲論成就。
而末那體。
無作無受。
譬如空花。
實無而有。
一念了知。
光明通透。
我如是見。
無有錯謬。
是為心宗。
祖佛授手。
孰振頹綱。
秀傑奇茂。
稽首永明。
月臨星鬥。
永嘉和尚畫像贊并序 永嘉尊者。
初閱維摩經發明心要。
欲定宗旨。
遂造曹溪印可。
於祖師一宿而去。
世鹹以一宿覺名之。
予讀其歌詞。
究其履踐。
如尺圍鑰合。
未嘗不置卷長歎。
想公之為人碩大光明壁立萬仞。
而視今之學者寒酸鎖細紛紛蠢蠢。
宗教興衰於茲可知矣。
為之贊曰。
情根無功。
意識無作。
現量圓成。
見聞知覺。
如鏡受燈。
光無壞雜。
烈火焚燒。
河流湍逝。
谷風怒号。
大地依止。
俱無知思。
亦複如是。
此涅盤門。
如鼓塗毒。
曹溪撾之。
聞者僵仆。
以槌授公。
萬象驚縮。
光明之語。
粲如日星。
精嚴之行。
清如玉冰。
唯不傳者。
與空相應。
我初學道。
如握如拳。
晚乃覺之。
如手安然。
有時而用。
搏取大千。
清涼大法眼禅師畫像贊并序 予元符初至臨川承天寺。
寺基宏壯可集萬指。
而食堂翛然。
殘僧三四輩而已。
讀舊碑。
知為大法眼禅師開法之故基也。
影堂壁間畫像存焉。
神宇靖深眉目淵然。
而英特之氣不沒。
豈荷負大法提挈四生者其表故如是耶。
稽首為之贊曰。
非風幡動。
非風鈴語。
見聞起滅。
了無處所。
何以明之。
俱寂靜故。
此光明藏。
平等顯露。
由本無明。
愛欲怪妬。
如隔日瘧。
痛自遮護。
有能了者。
即同本悟。
索爾随緣。
閑居靜住。
一切仍舊。
身無染污。
為物作則。
險崖之句。
不可犯幹。
如大火聚。
雲門禅師畫像贊并序 富鄭公家所蓄雲門禅師之像。
僧原靜移寫。
其本藏於蔣山。
大觀三年六月予獲拜觀焉。
稽首為之贊曰。
見流滔天。
公峙如山。
壁立萬仞。
捍其狂瀾。
可望而卻。
不可攬攀。
犀顱虎眸。
美髯繞頰。
雲詞電機。
霹靂為舌。
邪宗堕傾。
魔膽破裂。
須臾清明。
光風霁月。
叢林驢騾。
蹴踏龍象。
不可系羁。
逸氣邁往。
我不得濟。
大地是浪。
忽然現前。
清機曆掌。
玄沙備禅師畫像贊 根門有功則是心外見法。
用處換機則是問時有答。
問答交馳。
摸索大道。
心法對峙。
破碎真如。
異哉此老。
超出兩途。
亡僧面前波全露水。
猛虎須畔光自照珠。
衲僧不解。
如井觑驢。
旃檀大悲贊 予畜四十二臂觀世音菩薩之像。
如護目睛。
每戴以行道。
今以授其友李天輔。
為之贊曰。
汝意有言。
枯杌作鬼。
我心不生。
髑髅即水。
乃知妄覺。
一法成二。
湛然圓明。
百千一耳。
稽首大士。
應物而形。
随其大小。
如谷答聲。
千臂執持。
千目觀照。
以無心故。
受用俱妙。
譬如青春。
藏於花身。
因其枝葉。
疎密精神。
唯此瑞相。
四十二臂。
不越徑寸。
莊嚴畢備。
清淨寶目或慈或威。
如欲舉足。
華輪承之。
碧螺之間。
有佛俨容。
如焦螟蟲。
巢蚊睫中。
隐于石間。
顯出蚌蛤。
以無礙慈。
不擇清濁。
我觀震旦。
種性猛利。
由聞慧入。
甘露滅地。
願加被我。
障盡心開。
如觀世音。
無礙辯才。
我說此偈。
萬像合掌。
何以無礙。
敲空作響。
源禅師贊 十年積翠侍立。
學得眼橫鼻直。
平生氣壓叢林。
問着左科背聽。
一庵深藏霹靂舌。
從教萬像自分說。
百非四句無處蹲。
孤風照人衆星月。
明白庵銘并序 予世緣深重夙習羁縻。
好論古今治亂是非成敗。
交遊多譏呵之。
獨陳瑩中曰。
於道初不相妨。
譬之山川之有煙雲。
草木之有華滋。
所謂秀媚精進。
予心知其戲。
然為之不已。
大觀元年春結庵於臨川。
名曰明白。
欲痛自治也。
瑩中聞之以偈見寄曰。
庵中不着毗耶座。
亦許靈山問法人。
便謂世間憎愛盡。
攢眉出社有誰瞋。
於是堤岸辄決。
又複衮衮多言。
然竟坐此得罪。
出九死而僅生。
恨識不知微。
道不勝習。
乃收招魂魄料理初心。
為之銘曰。
雷霆發聲。
萬國春曉。
聞者不言。
心得意了。
木落霜清。
水歸沙在。
忽然震驚。
聞者駭怪。
合妙日用。
如春雷霆。
背覺塵勞。
如冬震驚。
萬機俱罷。
随緣放曠。
尚無了知。
安有倒想。
永惟此恩。
妍味其旨。
一庵收身。
以時卧起。
語默不昧。
絲毫弗差。
蒙雜而着。
随孚于嘉。
延福鐘銘并序 梁武帝假寶公神力見地獄相。
問何以救之。
寶公曰。
衆生定業不可即滅。
唯聞鐘聲其苦暫息耳。
武帝於是诏天下佛廟擊鐘當舒徐其聲。
欲以伫苦也。
宜豐李某與弟某施延福院大鐘。
願資延母夫人某氏壽祺且雪夙障。
予以謂知所施矣。
晉許遜白日仙去。
天诏書曰赦汝不事先祖之罪。
佳施藥咒水之功。
夫施藥咒水脫人於苦者也。
唐崔佑甫本貴且壽。
以任情煞戮囚系不釋。
遂不壽。
囚系煞戮置人於苦者也。
嗚呼。
壽固無象。
脫人之苦則增。
置人於苦則損。
夫鐘之功利博大昭着者也。
以之為施。
某人罪滅壽
傳佛心宗為法檀越。
其家名辯才學者依以揚聲議論言句浩如山海。
予漁獵于其間餘二十年。
至其妙處輙能識之。
如鵝王擇乳無有遺餘。
蓋嘗自忘鄙陋。
欲追禅師逸駕為之伴侶。
以遊十方國土作大佛事。
尚未晚也。
稽首為之贊曰。
三界種性。
有萬妍醜。
生順死逆。
夢夜想晝。
往複無間。
聲度垣牖。
皆依末那。
戲論成就。
而末那體。
無作無受。
譬如空花。
實無而有。
一念了知。
光明通透。
我如是見。
無有錯謬。
是為心宗。
祖佛授手。
孰振頹綱。
秀傑奇茂。
稽首永明。
月臨星鬥。
永嘉和尚畫像贊并序 永嘉尊者。
初閱維摩經發明心要。
欲定宗旨。
遂造曹溪印可。
於祖師一宿而去。
世鹹以一宿覺名之。
予讀其歌詞。
究其履踐。
如尺圍鑰合。
未嘗不置卷長歎。
想公之為人碩大光明壁立萬仞。
而視今之學者寒酸鎖細紛紛蠢蠢。
宗教興衰於茲可知矣。
為之贊曰。
情根無功。
意識無作。
現量圓成。
見聞知覺。
如鏡受燈。
光無壞雜。
烈火焚燒。
河流湍逝。
谷風怒号。
大地依止。
俱無知思。
亦複如是。
此涅盤門。
如鼓塗毒。
曹溪撾之。
聞者僵仆。
以槌授公。
萬象驚縮。
光明之語。
粲如日星。
精嚴之行。
清如玉冰。
唯不傳者。
與空相應。
我初學道。
如握如拳。
晚乃覺之。
如手安然。
有時而用。
搏取大千。
清涼大法眼禅師畫像贊并序 予元符初至臨川承天寺。
寺基宏壯可集萬指。
而食堂翛然。
殘僧三四輩而已。
讀舊碑。
知為大法眼禅師開法之故基也。
影堂壁間畫像存焉。
神宇靖深眉目淵然。
而英特之氣不沒。
豈荷負大法提挈四生者其表故如是耶。
稽首為之贊曰。
非風幡動。
非風鈴語。
見聞起滅。
了無處所。
何以明之。
俱寂靜故。
此光明藏。
平等顯露。
由本無明。
愛欲怪妬。
如隔日瘧。
痛自遮護。
有能了者。
即同本悟。
索爾随緣。
閑居靜住。
一切仍舊。
身無染污。
為物作則。
險崖之句。
不可犯幹。
如大火聚。
雲門禅師畫像贊并序 富鄭公家所蓄雲門禅師之像。
僧原靜移寫。
其本藏於蔣山。
大觀三年六月予獲拜觀焉。
稽首為之贊曰。
見流滔天。
公峙如山。
壁立萬仞。
捍其狂瀾。
可望而卻。
不可攬攀。
犀顱虎眸。
美髯繞頰。
雲詞電機。
霹靂為舌。
邪宗堕傾。
魔膽破裂。
須臾清明。
光風霁月。
叢林驢騾。
蹴踏龍象。
不可系羁。
逸氣邁往。
我不得濟。
大地是浪。
忽然現前。
清機曆掌。
玄沙備禅師畫像贊 根門有功則是心外見法。
用處換機則是問時有答。
問答交馳。
摸索大道。
心法對峙。
破碎真如。
異哉此老。
超出兩途。
亡僧面前波全露水。
猛虎須畔光自照珠。
衲僧不解。
如井觑驢。
旃檀大悲贊 予畜四十二臂觀世音菩薩之像。
如護目睛。
每戴以行道。
今以授其友李天輔。
為之贊曰。
汝意有言。
枯杌作鬼。
我心不生。
髑髅即水。
乃知妄覺。
一法成二。
湛然圓明。
百千一耳。
稽首大士。
應物而形。
随其大小。
如谷答聲。
千臂執持。
千目觀照。
以無心故。
受用俱妙。
譬如青春。
藏於花身。
因其枝葉。
疎密精神。
唯此瑞相。
四十二臂。
不越徑寸。
莊嚴畢備。
清淨寶目或慈或威。
如欲舉足。
華輪承之。
碧螺之間。
有佛俨容。
如焦螟蟲。
巢蚊睫中。
隐于石間。
顯出蚌蛤。
以無礙慈。
不擇清濁。
我觀震旦。
種性猛利。
由聞慧入。
甘露滅地。
願加被我。
障盡心開。
如觀世音。
無礙辯才。
我說此偈。
萬像合掌。
何以無礙。
敲空作響。
源禅師贊 十年積翠侍立。
學得眼橫鼻直。
平生氣壓叢林。
問着左科背聽。
一庵深藏霹靂舌。
從教萬像自分說。
百非四句無處蹲。
孤風照人衆星月。
明白庵銘并序 予世緣深重夙習羁縻。
好論古今治亂是非成敗。
交遊多譏呵之。
獨陳瑩中曰。
於道初不相妨。
譬之山川之有煙雲。
草木之有華滋。
所謂秀媚精進。
予心知其戲。
然為之不已。
大觀元年春結庵於臨川。
名曰明白。
欲痛自治也。
瑩中聞之以偈見寄曰。
庵中不着毗耶座。
亦許靈山問法人。
便謂世間憎愛盡。
攢眉出社有誰瞋。
於是堤岸辄決。
又複衮衮多言。
然竟坐此得罪。
出九死而僅生。
恨識不知微。
道不勝習。
乃收招魂魄料理初心。
為之銘曰。
雷霆發聲。
萬國春曉。
聞者不言。
心得意了。
木落霜清。
水歸沙在。
忽然震驚。
聞者駭怪。
合妙日用。
如春雷霆。
背覺塵勞。
如冬震驚。
萬機俱罷。
随緣放曠。
尚無了知。
安有倒想。
永惟此恩。
妍味其旨。
一庵收身。
以時卧起。
語默不昧。
絲毫弗差。
蒙雜而着。
随孚于嘉。
延福鐘銘并序 梁武帝假寶公神力見地獄相。
問何以救之。
寶公曰。
衆生定業不可即滅。
唯聞鐘聲其苦暫息耳。
武帝於是诏天下佛廟擊鐘當舒徐其聲。
欲以伫苦也。
宜豐李某與弟某施延福院大鐘。
願資延母夫人某氏壽祺且雪夙障。
予以謂知所施矣。
晉許遜白日仙去。
天诏書曰赦汝不事先祖之罪。
佳施藥咒水之功。
夫施藥咒水脫人於苦者也。
唐崔佑甫本貴且壽。
以任情煞戮囚系不釋。
遂不壽。
囚系煞戮置人於苦者也。
嗚呼。
壽固無象。
脫人之苦則增。
置人於苦則損。
夫鐘之功利博大昭着者也。
以之為施。
某人罪滅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