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林間後錄 全文

關燈
出叢林。

    光于佛祖。

    趨滅陝右。

    誕生江南。

    暗中五色。

    天下雲庵。

     明極齋銘 太原王徤伯強。

    名臣惠公之子。

     皇叔嘉王之婿。

    方壯年則能棄官學道。

    閱首楞嚴經至餘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

    歎曰此如來之訓而予之志也。

    願以明極名其齋而乞銘於予。

    銘曰。

     有而尋求。

    癡暗所囿。

    得而驚異。

    智濁之咎。

    濁澄暗澈。

    自覺成就。

    如人目精。

    一塵不受。

    開睫譬生。

    明發寄根。

    斂睫譬死。

    暗不能昏。

    聖師真慈。

    開此妙門。

    睥睨不入。

    夫豈知恩。

    枵然丈室。

    中置匡床。

    經行宴坐。

    晨燈夕香。

    勿使邪念。

    蔽常寂光。

     小字華嚴經偈并序 蜂房於梁間。

    以漆液固其蒂。

    鵲巢於木杪。

    累百日而後成。

    彼會何知。

    而經營之妙積累之功。

    若習藝之神耶。

    蓋其靈明廓徹不思議之力雖昧略飛搖之中。

    而具足成就弗差毫末。

    況首出萬物應物而能言者乎。

    昔有梵僧來自五天。

    見晉宮阙崇麗。

    歎曰。

    是與兜率内院何異。

    但彼道力所成。

    而此直業力耳。

    予嘗笑之。

    是安知我此妙力出生太虛容受寰宇。

    曾何天上人間樓觀之足雲哉。

    道人栖公愍世迫隘。

    就其所欲。

    書大方廣佛華嚴經於方冊中。

    其輕妙可以一掌置。

    開編蠕蠕如行蟻。

    熟視之其衡斜曲直重交反側曲盡其妙。

    不翅如擘窠大書。

    觀者阗門歎未曾有。

    子欲稱贊是無作之功。

    普告大衆而說偈言。

     我聞尊者龍勝師。

    應供曾入娑竭海。

    龍宮微塵妙章句。

    目所一瞥輙能誦。

    流於五天及震旦。

    為熱惱中甘露門。

    維道人栖出其後。

    願力猛利思精特。

    能於方冊紙墨間。

    書此大經十萬偈。

    誦於蝸舍巢庵中。

    了然如在龍宮見。

    觀者種性有差别。

    愛慕皆生殊異想。

    要當谛觀一塵中。

    亦有無邊妙經卷。

    昔有智人破此塵。

    十方世界一切說。

    以名塵故非斷空。

    而可破故非實有。

    了此兩字妙法門。

    亦攝一切契經海。

    譬如困卧俄頃際。

    夢中所曆更千載。

    乃知一念圓古今。

    真實際中法如是。

    一塵微妙不可測。

    當知一一塵亦然。

    譬如天帝網明珠。

    珠體瑩然俱照徹。

    一珠具足諸網珠。

    一一珠中同徧入。

    我今以此金剛句。

    壞滅彼衆下劣想。

    使悟塵中含此經。

    奚方冊中乃驚異。

    咨爾山君河樹神。

    各各當憶本願力。

    要當勇猛勤守護。

    勿令邪念輙蠧侵。

    毗藍風吹須彌盧。

    劫火焚燒大千界。

    為攤此經一切處。

    使其涼曝各得所。

    我此現前佛子等。

    作此觀者名正觀。

    稽首十方調禦師。

    剎剎塵塵為作證。

     慈氏菩薩旃檀像贊并序 金陵華藏禅寺慈氏菩薩旃檀像。

    相好之工妙天下。

    而神異靈感未易以一二數。

    居景德寺之後殿。

    王文公嘗夢像求易居甚切。

    既覺而忘之。

    已而複夢理前事。

    公夢中固留之。

    像則泣下。

    起而視之真有淚處。

    因大驚異。

    即迎置華藏之大殿。

    俄景德寺一夕而燼。

    嗚呼。

    三災彌綸大千減壞。

    像豈得久留人間世而痛自亸免為此兒戲狹劣相耶。

    是蓋護法諸天以像之靈瑞佑之則然。

    非菩薩意也。

    不可以不辨。

    稽首為之贊曰。

     何人寄逸想。

    遊戲浮漚間。

    以如幻之力。

    刻此旃檀像。

    坐令衆妙相。

    秀發千光中。

    天冠束绀發。

    铢衣絡華鬘。

    種種妙莊嚴。

    成此功德聚。

    當時億萬衆。

    感極則悲号。

    樓觀出談笑。

    秘護百寶攢。

    如登睹史天。

    如集龍華會。

    嗟乎像教末。

    羽嘉成百烏。

    棘生薝蔔林。

    龍神為悲動。

    王臣寔外護。

    異夢非意思。

    願推明月輪。

    出此蓬勃煙。

    願回紫金山。

    安置清涼處。

    至今百福相。

    俨然臨天人。

    神力籲莫測。

    拜瞻涕汍瀾。

    我谛觀十方。

    寔無心外境。

    自然離依他。

    及與徧計執。

    即今目所見。

    非有亦非無。

    如像現鏡中。

    非鏡亦非面。

    願入此三昧。

    識心自然明。

    於十方國土。

    而作大佛事。

    稽首大悲尊。

    證我如是說。

     第十五祖真贊并序 迦那提婆尊者為十五祖。

    傳佛心印。

    猶以衆生不能信受其言為憂。

    乃訴於大自在天之像曰。

    願神賜我使言不虛設。

    嗟乎。

    道之難行非獨今也。

    稽首贊曰。

     石彪肉醉。

    木駒夜嘶。

    我此三昧。

    非識情知。

    應緣而現。

    不落思惟。

    是答缽水。

    以針投之。

    如仲尼韶。

    如子期琴。

    又如蕭何。

    而識淮陰。

    無言可寄。

    無迹可尋。

    粲然現前。

    傳之以心。

    穴像之目。

    我不慢神。

    指樹之耳。

    我知其因。

    物我如故。

    所立皆真。

    随其妙用。

    見我全身。

    稽首真慈。

    為僧中王。

    如萬星月。

    見者清涼。

    尚以衆生。

    不信為傷。

    蓋盲者咎。

    非光掩藏哉。

     翠岩真和尚真贊 我方泾渭同流。

    笑中軟頑滑頭。

    為君人境俱奪。

    鬧裡白拈巧偷。

    如水洗水。

    相樓打樓。

    從來脫略無窠臼。

    接得南泉嗣趙州。

     昭默和尚真贊 辯如玄沙有邊幅。

    韻如睦州出風骨。

    默然而說珠自照。

    八荒光明寄毛粟。

    獨立南榮山嶽峻。

    臨濟欲傾不敢覆。

    笑橫玉塵氣如春。

    一堂嚴冷天魔哭。

     空生贊并序 漳南僧慎修遊吳中。

    得此畫於敗垣破壁間。

    拂除埃翳。

    神觀靖深。

    如從維摩大士得心解脫。

    時出以示予為之贊曰。

     以空寂身。

    無所依住。

    而捉杖棃。

    以靈知心。

    不在散攝。

    而玩貝葉。

    不舍聲色。

    而證真空。

    與我日用。

    能所心同。

    於一切處。

    寂入法海。

    如風行空。

    無有妨[得-彳]。

    但脫二執。

    圓成普會。

    當慎以修。

    入此三昧。

     永明和尚畫像贊并序 永明智覺禅師。

    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