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林間後錄 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釋迦出山畫像贊
秦越人之於醫。
望見知生死。
老潘之於墨。
摸索知精粗。
蓋其不傳之妙。
無地寄語默也。
歐陽文忠公曰。
小字遺教經雖不着書者之名。
然非羲之莫能作也。
予閱錢樂道家所蓄釋迦文佛出山像。
雖不主名。
然非道子不能作。
以其筆意之着也。
樂道人品甚高。
鐵書血食之後。
其忱信痛敬所緻像之寄寓。
決非苟然。
拜手稽首為之贊曰。
徧大海味具於一滴。
盡法界身足於纖埃。
伫思則燈王之坐不能入毗耶之室。
斂念則彌勒之門彈指即開。
唯我鼻祖釋迦和尚。
初出雪山即示此像。
以千百億微塵數身。
九十七大人之相。
頓入筆端三昧。
而幻此幅紙之上。
垂手跣足頂螺颔絲。
超然靜深出三界癡。
如浩蕩春寄于纖枝。
如清涼月印于盆池。
镂冰琢雪我作贊詞。
關空鎖夢夫子其牢畜之。
小字金剛經贊 僧子瓊束毫為纖筆。
其銳如菱芒。
臨紙運肘快等風雨。
書金剛般若經於兼寸環輪中。
望之團團。
如珠在薄霧間。
即而視之。
其行布如人梳發作煙鬟。
自非思力精微。
何以臻此。
為之贊曰。
昔有佛子根猛利。
能觀空性即是色。
欲顯空色不思議。
仰空書此金剛句。
至今風雨被原野。
諸樵木者集其下。
乃知肉眼不能見。
譬如水中有鹽味。
唯道人瓊思精特。
能觀色性即是空。
視此纖管大如椽。
揮翰如行九軌道。
故於兼寸環輪中。
備足廣大言說身。
世人可見不可讀。
譬如嬰兒視崖蜜。
我於此經能證入。
初中後善三法門。
忽然落筆如建瓴。
不複現行生倒想。
猶色空觀入諸境。
奏刀肯綮無全牛。
盡持此法施群生。
甚微細智願同證。
六世祖師贊并序 予竄海上三年而還舍于筠之石門寺。
悲叢林之荒寒。
念祖宗之标緻。
不自知涕流也。
作六祖師畫像贊以寄昭默禅師。
以見其志雲。
妄想無性。
證不滅受。
前聖所知。
轉相授手。
風煙花開。
器界以形。
霜露果熟。
王子乃生。
護持佛乘。
指示心體。
但遮其非。
不言其是。
嬰兒索物。
意正語偏。
哆啝之中。
語意俱捐。
頂峰朝露。
神光夜升。
堪任單傳。
擔荷上乘。
自尋其心。
不見歸宿。
如視環輪。
求其斷續。
用獄除間。
履瘦知肥。
淫坊酒肆。
盡其塵機。
雪中斫臂。
願續佛壽。
兒孫今聞。
豎毛呵手。
六道暗昏。
不礙明潔。
毫厘弗差。
證甘露滅。
但赤頭顱。
特諱姓氏。
離見超情。
欲盡世累。
潛溪海山。
麻衣風帽。
翩然往來。
被褐懷寶。
精一其誠。
身名俱舍。
後世丘墳。
猶無知者。
破頭峰下。
龍象雜沓。
衣付小兒。
道傳懶衲。
乃爾相違。
求人為法。
天書至門。
堅卧不答。
念諸衆生。
捕風捉影。
十地治之。
由未蘇醒。
師微笑曰。
何必眩瞑。
但勿強名。
自然無病。
觀前後身。
兩鏡一面。
左右對之。
三者頓現。
今非昔是。
增金以黃。
昔非今是。
謗沈無香。
已絕死生。
豈纏老少。
全機現前。
當明而妙。
夜江佐舟。
吾今汝渡。
句中之眼。
如水有乳。
是風幡動。
眼自遮護。
非風幡動。
心則現露。
是為曹溪。
顯決要旨。
欲證之者。
勿流汝意。
暫時斂念。
妙寂了然。
汝自受用。
密非我邊。
負石舂糧。
趂獐逐兔。
鏡中之空。
欲尋無路。
棗栢大士畫像贊并序 易之深渺不可以義得。
故立彖象以盡其旨。
心之精微不可以言傳。
故指事法以示其妙。
唯棗栢大士深入此三昧門。
謹拜手稽首為之贊曰。
須眉如畫颀而美。
風神如秋氣奇偉。
平生歸宿東北方。
塵勞動中寂而止。
翛然跣足散衣行。
智智用中不乖體。
帝王家生得自在。
壽量不書絕終始。
虎受使令心境空。
女為伴助憎愛棄。
冠巾傳心即俗真。
方隅示法即事理。
隻将棗栢薦齋缽。
我來閻浮非着味。
自然光明生齒牙。
我談詞章皆實義。
佛子授汝以顯決。
一言便足超十地。
随順無明起諸有。
若不随順諸有離。
聖賢酪生凡乳中。
隻由觀照戒定慧。
是謂大士同體悲。
令我頓入一切智。
作大佛事徧塵剎。
華藏界中容頓辔。
以空為座禮十身。
以願為舌說此偈。
如以花說無邊春。
如以滴說大海味。
稽首世間妙蓮華。
常願清淨出泥滓。
百丈大智禅師真贊并序 馬祖大寂禅師已化。
塔于海昏之石門。
師廬其傍既久。
衲子相尋日增。
於是厭山之淺。
乃沿馮水而上。
至車輪峰之下。
與希運惟政火種刀耕而食。
遂成法席。
予崇甯四年春至山中瞻遺像。
雖冰枯雪老若不勝衣。
而神峻氣逸如未度世。
謹拜手稽首為之贊曰。
以實問答。
空可青黃。
以意求道。
神落陰陽。
陰陽莫測。
脫略陰界。
虛空莫盡。
因果不昧。
我有大機。
佛無密語。
如獅子王。
露地方踞。
稱性文字。
随身叢林。
如以妙指。
發和雅音。
同世之波。
壽九十二。
護持心宗。
谥曰大智。
雲庵真贊 雲庵出黃龍之門。
為臨濟九世之孫。
種性殊勝。
契悟廣大。
指示心要。
辯如曹溪。
決擇教乘。
論如棗栢。
作為偈句。
詞如志公。
層踐明驗。
精如永嘉。
退居雲庵。
時已七十餘。
幻滅都盡。
慧光渾圓。
可以想見其遺風餘烈。
門人德洪謹拜手稽首為之贊曰。
於自住境。
見與見緣。
如夢能所。
如蜜中邊。
唯具正眼。
入此三昧。
如妙蓮華。
出緣生海。
祖師活意。
如來密機。
成就衆生。
如鹍鵬飛。
使其自化。
不由他悟。
秀
望見知生死。
老潘之於墨。
摸索知精粗。
蓋其不傳之妙。
無地寄語默也。
歐陽文忠公曰。
小字遺教經雖不着書者之名。
然非羲之莫能作也。
予閱錢樂道家所蓄釋迦文佛出山像。
雖不主名。
然非道子不能作。
以其筆意之着也。
樂道人品甚高。
鐵書血食之後。
其忱信痛敬所緻像之寄寓。
決非苟然。
拜手稽首為之贊曰。
徧大海味具於一滴。
盡法界身足於纖埃。
伫思則燈王之坐不能入毗耶之室。
斂念則彌勒之門彈指即開。
唯我鼻祖釋迦和尚。
初出雪山即示此像。
以千百億微塵數身。
九十七大人之相。
頓入筆端三昧。
而幻此幅紙之上。
垂手跣足頂螺颔絲。
超然靜深出三界癡。
如浩蕩春寄于纖枝。
如清涼月印于盆池。
镂冰琢雪我作贊詞。
關空鎖夢夫子其牢畜之。
小字金剛經贊 僧子瓊束毫為纖筆。
其銳如菱芒。
臨紙運肘快等風雨。
書金剛般若經於兼寸環輪中。
望之團團。
如珠在薄霧間。
即而視之。
其行布如人梳發作煙鬟。
自非思力精微。
何以臻此。
為之贊曰。
昔有佛子根猛利。
能觀空性即是色。
欲顯空色不思議。
仰空書此金剛句。
至今風雨被原野。
諸樵木者集其下。
乃知肉眼不能見。
譬如水中有鹽味。
唯道人瓊思精特。
能觀色性即是空。
視此纖管大如椽。
揮翰如行九軌道。
故於兼寸環輪中。
備足廣大言說身。
世人可見不可讀。
譬如嬰兒視崖蜜。
我於此經能證入。
初中後善三法門。
忽然落筆如建瓴。
不複現行生倒想。
猶色空觀入諸境。
奏刀肯綮無全牛。
盡持此法施群生。
甚微細智願同證。
六世祖師贊并序 予竄海上三年而還舍于筠之石門寺。
悲叢林之荒寒。
念祖宗之标緻。
不自知涕流也。
作六祖師畫像贊以寄昭默禅師。
以見其志雲。
妄想無性。
證不滅受。
前聖所知。
轉相授手。
風煙花開。
器界以形。
霜露果熟。
王子乃生。
護持佛乘。
指示心體。
但遮其非。
不言其是。
嬰兒索物。
意正語偏。
哆啝之中。
語意俱捐。
頂峰朝露。
神光夜升。
堪任單傳。
擔荷上乘。
自尋其心。
不見歸宿。
如視環輪。
求其斷續。
用獄除間。
履瘦知肥。
淫坊酒肆。
盡其塵機。
雪中斫臂。
願續佛壽。
兒孫今聞。
豎毛呵手。
六道暗昏。
不礙明潔。
毫厘弗差。
證甘露滅。
但赤頭顱。
特諱姓氏。
離見超情。
欲盡世累。
潛溪海山。
麻衣風帽。
翩然往來。
被褐懷寶。
精一其誠。
身名俱舍。
後世丘墳。
猶無知者。
破頭峰下。
龍象雜沓。
衣付小兒。
道傳懶衲。
乃爾相違。
求人為法。
天書至門。
堅卧不答。
念諸衆生。
捕風捉影。
十地治之。
由未蘇醒。
師微笑曰。
何必眩瞑。
但勿強名。
自然無病。
觀前後身。
兩鏡一面。
左右對之。
三者頓現。
今非昔是。
增金以黃。
昔非今是。
謗沈無香。
已絕死生。
豈纏老少。
全機現前。
當明而妙。
夜江佐舟。
吾今汝渡。
句中之眼。
如水有乳。
是風幡動。
眼自遮護。
非風幡動。
心則現露。
是為曹溪。
顯決要旨。
欲證之者。
勿流汝意。
暫時斂念。
妙寂了然。
汝自受用。
密非我邊。
負石舂糧。
趂獐逐兔。
鏡中之空。
欲尋無路。
棗栢大士畫像贊并序 易之深渺不可以義得。
故立彖象以盡其旨。
心之精微不可以言傳。
故指事法以示其妙。
唯棗栢大士深入此三昧門。
謹拜手稽首為之贊曰。
須眉如畫颀而美。
風神如秋氣奇偉。
平生歸宿東北方。
塵勞動中寂而止。
翛然跣足散衣行。
智智用中不乖體。
帝王家生得自在。
壽量不書絕終始。
虎受使令心境空。
女為伴助憎愛棄。
冠巾傳心即俗真。
方隅示法即事理。
隻将棗栢薦齋缽。
我來閻浮非着味。
自然光明生齒牙。
我談詞章皆實義。
佛子授汝以顯決。
一言便足超十地。
随順無明起諸有。
若不随順諸有離。
聖賢酪生凡乳中。
隻由觀照戒定慧。
是謂大士同體悲。
令我頓入一切智。
作大佛事徧塵剎。
華藏界中容頓辔。
以空為座禮十身。
以願為舌說此偈。
如以花說無邊春。
如以滴說大海味。
稽首世間妙蓮華。
常願清淨出泥滓。
百丈大智禅師真贊并序 馬祖大寂禅師已化。
塔于海昏之石門。
師廬其傍既久。
衲子相尋日增。
於是厭山之淺。
乃沿馮水而上。
至車輪峰之下。
與希運惟政火種刀耕而食。
遂成法席。
予崇甯四年春至山中瞻遺像。
雖冰枯雪老若不勝衣。
而神峻氣逸如未度世。
謹拜手稽首為之贊曰。
以實問答。
空可青黃。
以意求道。
神落陰陽。
陰陽莫測。
脫略陰界。
虛空莫盡。
因果不昧。
我有大機。
佛無密語。
如獅子王。
露地方踞。
稱性文字。
随身叢林。
如以妙指。
發和雅音。
同世之波。
壽九十二。
護持心宗。
谥曰大智。
雲庵真贊 雲庵出黃龍之門。
為臨濟九世之孫。
種性殊勝。
契悟廣大。
指示心要。
辯如曹溪。
決擇教乘。
論如棗栢。
作為偈句。
詞如志公。
層踐明驗。
精如永嘉。
退居雲庵。
時已七十餘。
幻滅都盡。
慧光渾圓。
可以想見其遺風餘烈。
門人德洪謹拜手稽首為之贊曰。
於自住境。
見與見緣。
如夢能所。
如蜜中邊。
唯具正眼。
入此三昧。
如妙蓮華。
出緣生海。
祖師活意。
如來密機。
成就衆生。
如鹍鵬飛。
使其自化。
不由他悟。
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