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關燈
臨濟喝,亂世英雄。

     汝等諸人穿僧堂,入佛殿,還知崄過鐵圍關麼?忽然踏著釋迦頂,磕著聖僧額頭,不免一場禍事。

    ”上堂:“我若說有,你為有礙。

     我若說無,你為無礙。

    我若橫說,你又跨不過。

    我若豎說,你又跳不出。

    若欲叢林平怗,大家無事,不如推倒育王。

    且道育王如何推得倒去?”召大衆曰:“著力!著力!”複曰:“苦哉!苦哉!育王被人推倒了也。

    還有路見不平,拔劍相為底麼?若無,山僧不免自倒自起。

    ”擊拂子,下座。

     師性剛毅,衆有古法。

    時以谌鐵面稱之。

     道場慧琳禅師安吉州道場普明慧琳禅師,福州人。

    上堂:“有漏笊籬,無漏木杓。

    庭白牡丹,檻紅芍藥。

     因思九年面壁人,到頭不識這一著。

    且道作麼生是這一著?”以拄杖擊禅床下座。

    上堂:“一即多,多即一。

     毗盧頂上明如日。

    也無一,也無多,現成公案沒訛。

    拈起舊來氈拍闆,明時共唱太平歌。

    ” 道場居慧禅師安吉州道場無傳居慧禅師,本郡吳氏子。

    上堂:“鐘馗醉裡唱涼州,小妹門前祇點頭。

     巡海夜叉相見後,大家拍手上高樓。

    大衆若會得去,鎖卻天下人舌頭?若會不得,将謂老僧别有奇特。

    ”上堂: “百尺竿頭弄影戲,不唯瞞你又瞞天。

    自笑平生岐路上,投老歸來沒一錢。

    ” 上堂,舉臨濟示衆曰: “一人在高高峰頂,無出身之路;一人在十字街頭,亦無向背。

    且道那個在前,那個在後?”師曰: “更有一人不在高高峰頂,亦不在十字街頭,臨濟老漢因甚不知?”便下座。

     顯甯圓智禅師臨安府顯甯松堂圓智禅師,上堂:“蘆華白,蓼華紅。

    溪邊修竹碧煙籠。

    閑雲抱幽石,玉露滴岩叢。

     昨夜烏龜變作鼈,今朝水牯悟圓通。

    咄!” 烏回良範禅師安吉州烏回唯庵良範禅師,上堂:“塵劫已前事,堂堂無背面。

     動靜莫能該,舒卷快如電。

     莫道凡不知,佛也觑不見。

    決定在何處?合取這兩片。

    薦不薦,更為諸人通一線。

    ”良久曰: “天下太平,皇風永扇。

    ”上堂,舉:“僧問趙州:“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是時人窠窟否?”州曰: “曾有人問,老僧直得五年分疏不下。

    ””師召衆曰:“趙州具頂門眼,向擊石火裡分缁素,閃電光中明縱奪。

     為甚麼卻五年分疏不下?還委悉麼?易分雪裡粉,難辨墨中煤。

    ”本寂文觀禅師溫州本寂靈光文觀禅師,本郡葉氏子。

    上堂:“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

    好事不如無。

     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

    好事不如無。

    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住。

    好事不如無。

    還知麼? 除卻華山陳處士,何人不帶是非行?參!” 黃龍震禅師法嗣德山慧初禅師常德府德山無诤慧初禅師,靜江府人也。

    上堂,顧視大衆曰:“見麼?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日月為晦為朔,在四時為寒為暑。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且道在衲僧分上,又作麼生? 一趯趯翻四大海,一拳拳倒須彌山。

    佛祖位中留不住,又吹漁笛汨羅灣。

    ” 上堂:“九月二十五,聚頭相共舉。

     瞎卻正法眼,拈卻雲門普。

    德山不會說禅,赢得村歌社舞。

    阿呵呵,邏啰哩。

    ”遂作舞,下座。

     萬年一禅師法嗣報恩法常首座嘉興府報恩法常首座,開封人也。

    丞相薛居正之裔。

     宣和七年,依長沙益陽華嚴元轼下發,遍依叢林。

    于首楞嚴經,深入義海。

     自湖湘至萬年谒雪巢,機契,命掌箋翰。

    後首衆報恩。

     室中唯一矮榻,餘無長物。

    庚子九月中,語寺僧曰:“一月後不複留此。

    ”十月二十一往方丈,谒飯。

     将曉,書漁父詞于室門,就榻收足而逝。

    詞曰:“此事楞嚴嘗露布,梅華雪月交光處,一笑寥寥空萬古。

    風瓯語,迥然銀漢橫天宇。

    蝶夢南華方栩栩,斑斑誰跨豐幹虎?而今忘卻來時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鴻飛去。

    ” 嶽山祖庵主法嗣延慶叔禅師廬山延慶叔禅師,僧問:“多子塔前,共談何事?”師曰:“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 僧禮拜師曰:“唐興今日失利。

    ” 勝因靜禅師法嗣萬壽普信禅師漣水軍萬壽夢庵普信禅師,上堂:“殘雪既消盡,春風日漸多。

    若将時節會,佛法又如何? 且道時節因緣與佛法道理,是同是别?”良久曰:“無影樹栽人不見,開華結果自馨香。

    ” 慧日興道禅師平江府慧日默庵興道禅師,上堂:“同雲欲雪未雪,愛日似晖不晖。

     寒雀啾啾鬧籬落,朔風冽冽舞簾帷。

    要會韶陽親切句,今朝觌面為提撕。

    ” 卓拄杖,下座。

     光孝果敏禅師廣德軍光孝果敏禅師,常德桃源人也。

    上堂,舉南泉斬貓兒話,乃曰: “南泉提起下刀誅,六臂修羅救得無?設使兩堂俱道得,也應流血滿街衢。

    ” 雪峰需禅師法嗣雪峰慧忠禅師福州雪峰毬堂慧忠禅師,上堂:“終日忙忙,那事無妨。

    作麼生是那事?”良久曰: “心不負人,面無慚色。

    ” 天童交禅師法嗣蓬萊圓禅師慶雲府蓬萊圓禅師,住山三十年,足不越阃,道俗尊仰之。

    師有偈曰: “新縫紙被烘來暖,一覺安眠到五更。

    聞得上方鐘鼓動,又添一日在浮生。

    ” 圓通旻禅師法嗣圓通守慧禅師江州廬山圓通守慧沖真密印通慧禅師,上堂: “但知今日複明日,不覺前秋與後秋。

    平步坦然歸故裡,卻乘好月過滄洲。

    咦!不是苦心人不知。

    ” 黃龍觀禅師隆興府黃龍道觀禅師,上堂曰:“古人道,眼色耳聲,萬法成辦。

     你諸人為甚麼從朝至暮,諸法不相到?”遂喝一喝,曰:“牽牛入你鼻孔,禍不入慎家之門。

    ” 左丞範沖居士左丞範沖居士,字緻虛。

    由翰宛守豫章,過圓通谒旻禅師,茶罷曰:“某行将老矣。

     堕在金紫行中,去此事稍遠。

    ”通呼内翰,公應喏。

    通曰:“何遠之有?” 公躍然曰:“乞師再垂指誨。

    ”通曰:“此去洪都有四程。

    ”公伫思,通曰:“見即便見,拟思即差。

    ”公乃豁然有省。

     樞密吳居厚居士樞密吳居厚居士,擁節歸鐘陵,谒圓通旻禅師,曰:“某頃赴省試,過此,過趙州關,因問前住讷老: “透關底事如何?”讷曰:“且去做官。

    ”今不覺五十餘年。

    ”旻曰:“曾明得透關底事麼?”公曰:“八次經過,常存此念,然未甚脫灑在。

    ”旻度扇與之,曰:“請使扇。

    ” 公即揮扇。

    旻曰:“有甚不脫灑處?” 公忽有省曰:“便請末後句?”旻乃揮扇兩下。

    公曰:“親切,親切。

    ”旻曰:“吉獠舌頭三千裡。

    ” 谏議彭汝霖居士谏議彭汝霖居士,手寫觀音經施圓通。

    通拈起曰:“這個是觀音經,那個是谏議經?”公曰: “此是某親寫。

    ”通曰:“寫底是字,那個是經?”公笑曰:“卻了不得也。

    ”通曰:“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公曰: “人人有分。

    ”通曰:“莫謗經好!”公曰:“如何即是?”通舉經示之。

    公拊掌大笑曰:“嗄。

    ”通曰: “又道了不得!”公禮拜。

     中丞盧航居士中丞盧航居士,與圓通擁爐次,公問:“諸家因緣,不勞拈出。

    直截一句,請師指示。

    ”通厲聲揖曰: “看火!”公急撥衣,忽大悟。

    謝曰:“灼然!佛法無多子。

    ”通喝曰:“放下著。

    ”公應喏喏。

     左司都贶居士左司都贶居士,問圓通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當如何湊泊?”通曰:“全身入火聚。

    ”公曰: “畢竟如何曉會?”通曰:“蓦直去。

    ”公沈吟。

    通曰:“可更吃茶麼?”公曰:“不必。

    ”通曰:“何不恁麼會?” 公契旨。

    曰:“元來太近。

    ”通曰:“十萬八千。

    ”公占偈曰:“不可思議,是大火聚。

    便恁麼去,不離當處。

    ” 通曰:“咦!猶有這個在。

    ”公曰:“乞師再垂指示。

    ”通曰:“便恁麼去,铛是鐵鑄。

    ”公頓首謝之。

     明招慧禅師法嗣宣秘禮禅師楊州石塔宣秘禮禅師,僧問:“山河大地,與自己是同是别?”師曰:“長亭涼夜月,多為客鋪舒。

    ”曰:“謝師答話。

    ”師曰:“網大難為鳥,綸稠始得魚。

    ”僧作舞歸衆。

    師曰:“長江為硯墨,頻寫斷交書。

    ” 上堂,舉百丈野狐話,乃曰:“不是翻濤手,徒誇跨海鲸。

    由基方撚镞,枝上衆猿驚。

    ”上堂,至座前,師搊一僧上法座,僧慞惶欲走。

    師遂指座曰:“這棚子,若牽一頭驢上去,他亦須就上屙在。

     汝諸人因甚麼卻不肯?”以拄杖一時趕散。

    顧侍者曰:“崄。

    ” 浮山真禅師法嗣靈岩徽禅師峨嵋靈岩徽禅師,僧問:“文殊是七佛之師,未審誰是文殊之師?”師曰:“金沙灘頭馬郎婦。

    ” 祥符立禅師法嗣報慈淳禅師湖南報慈淳禅師,上堂曰:“青眸一瞬,金色知歸。

    授手而來,如王寶劍。

     而今開張門戶,各說異端,可謂古路坦而荊棘生,法眼正而還自翳,孤負先聖,埋沒己靈。

     且道不埋沒不孤負正法眼藏如何吐露?還有吐露得底麼?出來吐露看。

    如無,擔取詩書歸舊隐,野花啼鳥一般春。

    ”﹝聯燈作烏回範語。

     ﹞雲岩遊禅師法嗣徑山智策禅師臨安府徑山塗毒智策禅師,天台陳氏子。

    幼依護國僧楚光落發。

     十九造國清,谒寂室光,灑然有省。

    次谒大圓于明之萬壽。

    圓問曰:“甚處來?”師曰:“天台來。

    ”曰:“見智者大師麼?”師曰: “即今亦不少。

    ”曰:“因甚在汝腳跟下?”師曰:“當面蹉過。

    ”圓曰: “上人不耘而秀,不扶而直。

    ”一日辭去,圓送之門,拊師背曰:“寶所在近,此城非實。

    ”師颔之,往豫章谒典牛,道由雲居,風雪塞路,坐閱四十二日。

     午初,版聲铿然,豁爾大悟。

    及造門,典牛獨指師曰:“甚處見神見鬼來?” 師曰:“雲居聞版聲來。

    ”牛曰: “是甚麼?”師曰:“打破虛空,全無柄靶。

    ”牛曰:“向上事未在。

    ”師曰:“東家暗坐,西家厮罵。

    ”牛曰:“嶄然超出佛祖。

    他日起家,一麟足矣。

    ”住後,上堂,舉:“教中道: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雖然恁麼,正是捕得老鼠,打破油甕。

    懷禅師道:你眼在甚麼處? 雖則識破釋迦老子,争奈拈舐指。

    若是塗毒即不然,色見聲求也不妨,百華影裡繡鴛鴦。

     自從識得金針後,一任風吹滿袖香。

    ”師将示寂,升座别衆,囑門人以文祭之,師危坐傾聽。

    至尚飨,為之一笑。

     越兩日,沐浴更衣,集衆說偈曰:“四大既分飛,煙雲任意歸。

    秋天霜夜月,萬裡轉光輝。

    ”俄頃,泊然而逝。

     塔全身于東崗之麓。

    信相顯禅師法嗣金繩文禅師成都府金繩文禅師,僧問“如何是大道之源?”師曰“黃河九曲。

    ”曰:“如何是不犯之令?”師曰鐵“蛇鑽不入。

    ”僧拟議,師便打。

    南嶽下十六世育王谌禅師法嗣萬年昙貫禅師台州萬年心聞昙貫禅師,永嘉人。

     住江心,病起上堂:“維摩病說盡道理,龍翔病咳嗽不已。

     咳嗽不已,說盡道理。

    說盡道理,咳嗽不已。

    汝等諸人還識得其中意旨也未? 本是長江湊風冷,卻教露柱患頭風。

    ”上堂:“一見便見,八角磨盤空裡轉。

     一得永得,辰錦朱砂如墨黑。

    秋風吹渭水,已落雲門三句裡。

    落葉滿長安,幾個而今被眼瞞。

    ”豎拂子曰: “瞞得瞞不得,總在萬年手裡。

    還見麼?華頂月籠招手石,斷橋水落舍身岩。

    ”僧問:“百丈卷席,意旨如何?”師曰:“賊過後張弓。

    ”四明太守以雪窦命師主之,師辭以偈曰:“鬧籃方喜得抽頭,退鼓而今打未休。

    莫把乳峰千丈雪,重來換我一雙眸。

    ”天童了樸禅師慶元府天童慈航了樸禅師,福州人。

    上堂:“酷暑如焚不易禁,炎炎赫赫欲流金。

    夜明簾外無人到,靈木迢然轉綠陰。

    ”上堂:“久雨不晴,半睡半醒。

     可謂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兇。

    ”遂喝曰:“住!住!内卦已成,更求外象。

    ”卓拄杖曰: “适來擲得雷天大壯,如今變作地火明夷。

    ”上堂:“牛皮鞔露柱,露柱啾啾叫。

    燈籠佯不知,虛明還自照。

    殿脊老蚩吻,聞得呵呵笑。

     三門側耳聽,就上打之繞。

    譬如十日菊,開徹阿誰要?阿呵呵!未必秋香一夜衰,熨鬥煎茶不同铫。

    ” 室中問僧:“賊來須打,客來須看。

    祇如三更夜半,人面似賊,賊面似人,作麼生辨?”上堂:“觀音岩玲玲珑珑,太白石丁丁東東。

    西園菜蟥,似不堪食。

    東谷花發,卻無賴紅。

     且道是祖意教意,途中受用,世谛流布?若辨不出,雪峰覆卻飯桶。

    若辨得出,甘贽禮拜蒸籠。

    參!”上堂:“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

     臨濟喝處,德山棒頭耳聾,德山棒時,臨濟喝下眼瞎。

    雖然一搦一擡,就中全生全殺。

    ”遂喝一喝,卓拄杖一下雲:“敢問諸人是生是殺?”良久雲:“君子可八。

    ” ﹝八,據義應作“入”。

     ﹞西岩宗回禅師南劍州西岩宗回禅師,婺州人也。

    久依無示,深得法忍。

    因寺僧以茶禁聞有司,吏捕知事,師謂衆曰:“此事不直之,則罪坐于我。

    若自直,彼複得罪,不忍為也。

    ”令擊鼓升座,說偈曰: “縣吏追呼不暫停,争如長往事分明。

    從前有個無生曲,且喜今朝調已成。

    ” 言訖而逝。

     圓顱。

    作書以語要及四威儀偈,令景仁呈無示。

    示答曰: “佛祖出興于世,無一法與人,實使其自信、自悟、自證、自到,具大知見。

     如所見而說,如所說而行,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相與證明,其來久矣。

    ”後複通嗣法,其書略曰:“生死海廣,劫殚罔通。

     得遇本分宗師,以三要印子,驗定其法,實謂盲龜值浮木孔耳。

    ”龍華本禅師臨安府龍華無住本禅師,廣德人也。

    上堂,舉:“雲門大師拈起胡餅曰: “我祇供養兩浙人,不供養向北人。

    ”衆無語,門自代曰:“天寒日短,兩人共一碗。

    ””師曰:“韶陽老漢,言中有響,痛處著錐。

     檢點将來,翻成毒藥。

    諸人要會麼,半在河南半河北,一片虛凝似墨黑。

     冷地思量愁殺人,叵耐雲門這老賊。

    賊!賊!”下座,更不巡堂。

     道場琳禅師法嗣東山吉禅師臨江軍東山吉禅師,因李朝請與甥芗林居士向公子諲谒之,遂問:“家賊惱人時如何?”師曰: “誰是家賊?”李豎起拳,師曰:“賊身已露。

    ”李曰:“莫茶糊人好!” 師曰:“贓證見在。

    ”李無語。

    師示以偈曰: “家賊惱人孰奈何,千聖回機祇為他。

    遍界遍空無影迹,無依無住絕籠羅。

     賊!賊! 猛将雄兵收不得,疑殺天下老禅和,笑倒鬧市古彌勒。

    休!休!不用将心向外求,回頭瞥爾賊身露,和贓捉獲世無俦。

     世無俦,真可仰,從茲不複誇伎倆。

    怗怗安家樂業時,萬象森羅齊拊掌。

    ” 道場慧禅師法嗣靈隐道樞禅師臨安府靈隐懶庵道樞禅師,吳興四安徐氏子。

     初住何山,次移華藏。

    隆興初,诏居靈隐。

     孝宗皇帝召至内殿,問禅道之要。

    師答以“此事在升下堂堂日用應機處,本無知見起滅之棼、聖凡迷悟之别。

    第護正念,則與道相應。

    情卻物,則業不能系。

    盡去沉掉之病,自忘問答之意。

    矧今補處,見在佛般若光明中,何事不成見邪?”上為之首肯數四。

    師示衆曰:“仙人張果老,騎驢穿市過。

     但聞蹄撥剌,誰知是紙做?”後退居明教永安蘭若,逍遙自适。

    有偈題于壁曰:“雪裡梅花春信息,池中月色夜精神。

     年來可是無佳趣,莫把家風舉似人。

    ”淳熙丙申八月,示微疾,書偈而逝。

     塔于永安。

    光孝敏禅師法嗣光孝初首座廣德軍光孝悟初首座,分座日示衆,舉風幡話,至仁者心動處,乃曰:“祖師恁麼道,賺殺一船人。

     今時衲僧,也不可恁麼會。

    既不恁麼會,畢竟作麼生?”良久曰:“六月好合醬,切忌著鹽多。

    ”南嶽下十七世萬年贲禅師法嗣龍鳴賢禅師溫州龍鳴在庵賢禅師,上堂,舉: “崇壽示衆曰:“識得凳子,周匝有餘。

    ”雲門道:“識得凳子,天地懸殊。

    ””師曰:“崇壽老漢,坐殺天下人。

    雲門大師,走殺天下人。

     龍鳴則不然,識得凳子,四腳著地,要坐便坐,要起便起。

    ”上堂,舉趙州勘婆話頌曰:“冰雪佳人貌最奇,常将玉笛向人吹。

     曲中無限花心動,獨許東君第一枝。

    ”大沩鑒禅師潭州大沩咦庵鑒禅師,會稽人也。

    上堂:“木落霜空,天寒水冷。

    釋迦老子,無處藏身。

     拆東籬,補西壁,撞著不空見菩薩。

    請示念佛三昧,也甚奇怪,卻向道:金色光明雲,參退吃茶去。

    ”上堂: “老胡開一條路,甚生徑直。

    祇雲:歇即菩提,性淨明心,不從人得。

     後人不得其門,一向奔馳南北,往複東西,極歲窮年,無個歇處。

    諸人還歇得麼?休!休!”上堂,舉:“晦堂和尚一日問僧:“甚處來?”曰: “南雄州。

    ”堂曰:“出來作甚麼?”曰:“尋訪尊宿。

    ”堂曰:“不如歸鄉好。

    ”曰: “未審和尚令某歸鄉,意旨如何?”堂曰:“鄉裡三錢買一片魚鲊,如手掌大。

    ””師曰:“甯可碎身如微塵,終不瞎個師僧眼。

     晦堂較些子,有般漢便道,熟處難忘。

    有甚共語處?”上堂,舉罽賓國王問師子尊者蘊空公案。

    師頌曰: “尊者何曾得蘊空?罽賓徒自斬春風。

    桃花雨後已零落,染得一溪流水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