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
”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河裡盡是木頭船。
”曰:“出世後如何?” 師曰:“這頭蹋著那頭掀。
”上堂:“與麼來者,現成公案。
不與麼來者,生招箭。
不與麼來者,徐六擔闆,迅速鋒铓,猶是鈍漢。
萬裡無雲,青天猶在。
”上堂:“但參活句,莫參死句。
活句下薦得,永劫無滞。
一塵一佛國,一葉一釋迦,是死句。
揚眉瞬目,舉指豎拂,是死句。
山河大地,更無訛,是死句。
” 時有僧問:“如何是活句?”師曰:“波斯仰面看。
”曰:“恁麼則不謬去也。
”師便打,上堂,舉臨濟示衆曰: “恁麼來者,恰似失卻。
不恁麼來者,無繩自縛。
十二時中,莫亂斟酌。
會與不會。
都盧是錯。
分明與麼道,一任天下人貶剝。
”師曰:“古鏡闊一丈,屋梁長三尺。
是汝缽盂鐼子闊多少?”上堂: “俱胝和尚,凡有扣問,祇豎一指。
寒則普天寒,熱則普天熱。
”僧問: “己事未明,如何辨得?”師曰:“須彌山頂上。
”曰: “便恁麼去時如何?”師曰:“腳下水淺深。
”問:“達磨未來時如何?” 師曰:“千年松倒挂。
”曰: “來後如何?”師曰:“金剛努起拳。
”問:“師未出世時如何?”師曰: “佛殿正南開。
”曰:“出世後如何?”師曰:“白雲山上起。
”曰:“出與未出,還分不分?”師曰:“靜處薩婆诃。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南山起雲,北山下雨。
”問:“如何是應用之機?”師喝,僧曰:“祇這個,為複别有?”師便打。
問: “大用現前,不存軌則時如何?”師曰:“黑地打破甕。
”僧退步,師便打。
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猢狲系露柱。
”曰: “出世後如何?”師曰:“猢狲入布袋。
”問:“文殊與維摩對談何事?” 師曰:“并汝三人,無繩自縛。
”問:“如何是佛?”師曰:“滿目荒榛。
”曰:“學人不會。
”師曰:“勞而無功。
”問:“盡大地緻一問不得時如何?”師曰:“話堕也。
”曰:“大衆見。
”師便打。
問:“無蹤無迹是甚麼人行履?”師曰:“偷牛賊。
”問: “羺羊未挂角時如何?”師曰:“獵屎狗。
”曰:“挂後如何?”師曰:“獵屎狗。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秋來黃葉落。
”曰:“見後如何?”師曰:“春來草自青。
” 巴陵颢鑒禅師嶽州巴陵新開院颢鑒禅師,初到雲門,門曰:“雪峰和尚道,開卻門達磨來也。
我問你作麼生?” 師曰:“築著和尚鼻孔。
”門曰:“地神惡發,把須彌山一掴跳上梵天,拶破帝釋鼻孔,你為甚麼向日本國裡藏身?”師曰:“和尚莫瞞人好。
”門曰:“築著老僧鼻孔,又作麼生?”師無語。
門曰: “将知你祇是學語之流。
”師住後,更不作法嗣書,祇将三轉語上雲門。
僧問:“如何是道?”師曰:“明眼人落井。
”問:“如何是吹毛劍?”師曰:“珊瑚枝枝撐著月。
”問:“如何是提婆宗?” 師曰:“銀碗裡盛雪。
”門曰:“他後老僧忌日,祇消舉此三轉語,足以報恩。
”自後忌辰,果如所囑。
僧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師曰: “雞寒上樹,鴨寒下水。
”問:“三乘十二分教即不疑,如何是宗門中事?”師曰:“不是衲僧分上事。
”曰:“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師曰:“食觀白浪,失卻手桡。
”問僧:“遊山來,為佛法來?”曰:“清平世界,說甚麼佛法?” 師曰:“好個無事禅客。
”曰:“早是多事了也。
”師曰:“上座去年在此過夏了。
”曰:“不曾。
”師曰: “與麼,則先來不相識。
”下去,師将拂子遺僧。
僧曰:“本來清淨,用拂子作甚麼?”師曰:“既知清淨,切勿忘卻。
”﹝梁山觀别雲:“也須拂卻。
”﹞雙泉師寬禅師随州雙泉山師寬明教禅師,上堂,舉拂子曰:“這個接中下之人。
”時有僧問:“上上人來時如何?”師曰:“打鼓為三軍。
”問:“向上宗乘如何舉唱?”師曰:“不敢。
”曰: “恁麼則含生有望?”師曰: “腳下水深淺?”問:“凡有言句,盡落有無,不落有無時如何?”師曰: “東弗于逮。
”曰:“這個猶落有無?”師曰: “支過雪山西。
”僧問洞山初和尚:“如何是佛?”山曰:“麻三斤。
”師聞之,乃曰:“向南有竹,向北有木。
”問: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時如何?”師曰:“不入這個野狐群隊。
”問:“如何是定?”師曰:“蝦跳不出鬥。
” 曰:“如何出得去?”師曰:“南山起雲,北山下雨。
”問:“北鬥裡藏身,意旨如何?”師曰: “雞寒上樹,鴨寒下水。
”問:“豎起杖子,意旨如何?”師曰:“一葉落知天下秋。
”師遊山回,首座同衆出接,座曰: “和尚遊山,巇崄不易!”師提起拄杖曰:“全得這個力。
”座乃奪卻,師放身便倒。
大衆皆進前扶起,師拈拄杖,一時趁散。
回顧侍者曰:“向道全得這個力。
” 師一日訪白兆,兆曰:“老僧有個木魚頌。
”師曰:“請舉看。
” 兆曰:“伏惟爛木一橛,佛與衆生不别。
若以杖子系著,直得聖凡路絕。
” 師曰:“此頌有成褫無成褫?”兆曰:“無成褫。
”師曰:“佛與衆生不别。
!”侍僧救曰:“有成褫。
” 師曰:“直得聖凡路絕。
!” 當時白兆一衆失色。
僧問:“新年頭還有佛法也無?”師曰:“無。
”曰: “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
為甚卻無?” 師曰:“張公吃酒李公醉。
”僧曰:“老老大大,龍頭蛇尾。
”師曰:“明教今日失利。
”香林澄遠禅師益州青城香林院澄遠禅師,漢州綿竹人,姓上官。
在衆日,普請鉏草次,有一僧曰:“看!俗家失火。
” 師曰:“那裡火?”曰:“不見那!”師曰:“不見。
”曰:“這瞎漢。
” 是時一衆皆言遠上座敗阙。
後明教寬聞舉,歎曰:“須是我遠兄始得。
”住後,僧問:“美味醍醐,為甚麼變成毒藥?”師曰:“導江紙貴。
”問: “見色便見心時如何?”師曰:“适來甚麼處去來?”曰:“心境俱忘時如何?”師曰:“開眼坐睡。
”問:“北鬥裡藏身,意旨如何?”師曰:“月似彎弓,少雨多風。
”問:“如何是諸佛心?”師曰:“清則始終清。
”曰:“如何領會?”師曰:“莫受人謾好!”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踏步者誰?”問:“如何是和尚妙藥?”師曰: “不離衆味。
”曰:“吃者如何?”師曰:“唼啖看。
”問:“如何是室内一碗燈?”師曰:“三人證龜成鼈。
”問: “如何是衲下事?”師曰:“臘月火燒山。
”問:“大衆雲集,請師施設。
” 師曰:“三不待兩。
”問:“如何是學人時中事?” 師曰:“恰恰。
”問:“如何是玄?”師曰:“今日來,明日去。
”曰: “如何是玄中玄?”師曰:“長連床上。
”問: “如何是香林一脈泉?”師曰:“念無間斷。
”曰:“飲者如何?”師曰: “随方鬥秤。
”問:“如何是衲僧正眼?” 師曰:“不分别。
”曰:“照用事如何?”師曰:“行路人失腳。
”問:“萬機俱泯迹,方識本來人時如何?”師曰: “清機自顯。
”曰:“恁麼則不别人?”師曰:“方見本來人。
”問:“魚遊陸地時如何?”師曰: “發言必有後救。
”曰:“卻下碧潭時如何?”師曰:“頭重尾輕。
”問: “但有言句盡是賓,如何是主?”師曰:“長安城裡。
” 曰:“如何領會?”師曰:“千家萬戶。
”問:“如何是西來的的意?”師曰:“坐久成勞。
”曰:“便回轉時如何?” 師曰:“堕落深坑。
”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合掌當胸。
”曰: “如何是塔中人?”師曰:“露也。
”問: “教法未來時如何?”師曰:“閻羅天子。
”曰:“來後如何?”師曰: “大宋國裡。
”問:“一子出家,九族解脫。
目連為甚麼母入地獄?”師曰:“确。
”問:“如何是平常心?”師曰:“早朝不審。
晚後珍重!” 上堂:“是汝諸人,盡是擔缽囊,向外行腳。
還識得性也未?若識得,試出來道看。
若識不得,祇是被人熱謾将去。
且問汝諸人,是汝參學日久,用心掃地煎茶,遊山玩水,汝且釘釘,喚甚麼作自性? 諸人且道,始終不變不異,無高無下,無好無醜,不生不滅,究竟歸于何處? 諸人還知得下落所在也未? 若于這裡知得所在,是諸佛解脫法門,悟道見性,始終不疑不慮,一任橫行,一切人不奈汝何。
出言吐氣,實有來處。
如人買田,須是收得元本契書,若不得他元本契書,終是不穩。
遮莫經官判狀,亦是不得。
其奈不收得元本契書,終是被人奪卻。
汝等諸人,參禅學道,亦複如是。
還有人收得元本契書麼?試拈出看。
汝且喚甚麼作元本契書?諸人試道看。
若是靈利底,才聞與麼說著,便知去處。
若不知去處,向外邊學得千般巧妙,記持解會,口似傾河,終不究竟,與汝自己天地差殊。
且去衣缽下體當尋覓看。
若有個見處,上來這裡道看,老僧與汝證明。
若覓不得,且依行隊去。
”将示寂,辭知府宋公珰曰:“老僧行腳去。
”通判曰:“這僧風狂,八十歲行腳去那裡?”宋曰:“大善知識,去住自由。
”師謂衆曰: “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言訖而逝,塔于本山。
洞山守初禅師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師,初參雲門。
門問:“近離甚處?”師曰:“查渡。
”門曰:“夏在甚處?”師曰: “湖南報慈。
”曰:“幾時離彼?”師曰:“八月二十五。
”門曰:“放汝三頓棒。
”師至明日,卻上問訊: “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不知過在甚麼處?”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師于言下大悟。
遂曰: “他後向無人煙處,不蓄一粒米,不種一莖菜,接待十方往來,盡與伊抽釘拔楔,拈卻灸脂帽子,脫卻鹘臭布衫,教伊灑灑地,作個無事衲僧,豈不快哉!” 門曰:“你身如椰子大,開得如許大口。
”師便禮拜。
住後上堂:“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滞句者迷。
還得麼? 你衲僧分上,到這裡須具擇法眼始得。
祇如洞山恁麼道,也有一場過。
且道過在甚麼處?”僧問:“迢迢一路時如何?”師曰: “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頭。
”曰:“諸聖作麼生?”師曰:“入泥入水。
” 問:“心未生時,法在甚麼處?”師曰: “風吹荷葉動,決定有魚行。
”問:“師登師子座,請師唱道情。
”師曰: “晴乾開水道,無事設曹司。
”曰: “恁麼則謝師指示。
”師曰:“賣鞋老婆腳﹝郎擊切﹞﹝七亦切﹞。
”問: “如何是三寶?”師曰:“商量不下。
”問: “如何是無縫塔?”師曰:“十字街頭石師子。
”問僧:“甚處來?”曰: “汝州。
”師曰:“此去多少?”曰:“七百裡。
”師曰: “踏破幾緉草鞋?”曰:“三緉。
”師曰:“甚處得錢買?”曰:“打笠子。
”師曰:“參堂去。
”僧應喏。
問:“如何是免得生死底法?”師曰:“見之不取,思之三年。
”僧問:“離卻心機意識,請師一句。
”師曰: “道士著黃甕裡坐。
”問:“非時親觐,請師一句。
”師曰:“對衆怎生舉?”曰:“據現定舉。
”師曰:“放汝三十棒。
”曰: “過在甚麼處?”師曰:“罪不重科。
”問:“如何是佛?”師曰:“麻三斤。
”問:“蓮華未出水時如何?”師曰: “楚山頭倒卓。
”曰:“山水後如何?”師曰:“漢水正東流。
”問:“如何是吹毛劍?”師曰:“金州客。
”曰:“用者如何?” 師曰:“伏惟尚飨。
” 問:“車住牛不住時如何?”師曰:“用駕車漢作麼?”問:“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師曰: “雲裡楚山頭,決定多風雨。
”問:“海竭人亡時如何?”師曰:“難得。
”曰:“便恁麼去時如何?”師曰:“雲在青天水在瓶。
” 問:“文殊普賢來參時如何?”師曰:“趁向水牯牛欄裡著。
”曰:“和尚入地獄如箭射。
”師曰:“全憑子力。
” 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紙撚無油。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楖栗木拄杖。
”曰: “見後如何?”師曰:“窦入布衫。
”問:“如何是佛?”師曰:“灼然谛當。
”問:“萬緣俱息,意旨如何?”師曰: “甕裡石人賣棗圈。
”問:“如何是洞山劍?”師曰:“作麼?”曰:“學人要知。
”師曰:“罪過。
”問: “乾坤休著意,宇宙不留心。
學人祇恁麼,師又作麼生?”師曰:“岘山亭起霧,灘峻不留船。
”問: “大衆雲臻,請師撮其樞要,略舉大綱。
”師曰:“水上浮漚呈五色,海底蝦蟆叫月明。
”問:“正當恁麼時?文殊普賢在甚麼處?”師曰: “長者八十一,其樹不生耳。
”曰:“意旨如何?”師曰:“一則不成,二則不是。
” 泐潭道謙禅師洪州泐潭道謙禅師,僧問:“如何是泐潭家風?”師曰:“阇黎到來幾日也?”問: “但有纖毫即是塵,不有時作麼生?”師以手掩兩目。
問:“當陽舉唱,誰是聞者?”師曰:“老僧不患耳聾。
”問:“悟本無門,如何得入?”師曰:“阿誰教汝恁麼問?” 奉先深禅師金陵奉先深禅師,江南主請開堂,才升座,維那白槌曰:“法筵龍象衆,當觀第一義。
”師便曰: “果然不識,鈍置殺人。
”時有僧出,問:“如何是第一義?”師曰:“賴遇适來道了也。
”曰:“如何領會?”師曰: “速禮三拜。
”複曰:“大衆且道,鈍置落在阿誰分上?”師同明和尚在衆時,聞僧問法眼:“如何是色?” 眼豎起拂子。
或曰:“雞冠花”,或曰:“貼肉汗衫”,二人特往請益。
問曰:“承聞和尚有三種色語,是否?”眼曰: “是。
”師曰:“鹞子過新羅。
”便歸衆。
時李王在座下,不肯,乃白法眼曰:“寡人來日緻茶筵,請二人重新問話。
”明日茶罷,備彩一箱,劍一口,謂二師曰:“上座若問話得是,奉賞雜彩一箱。
若問不是,祇賜一劍。
”法眼升座,師複出問:“今日奉敕問話,師還許也無。
”眼曰:“許。
”曰:“鹞子過新羅。
” 捧彩便行,大衆一時散去。
時法燈作維那,乃鳴鐘集衆,僧堂前勘師。
衆集,燈問:“承聞二上座久在雲門,有甚奇特因緣?舉一兩則來商量看。
”師曰:“古人道白鹭下田千點雪,黃莺上樹一枝花”維那作麼生商量?” 燈拟議,師打一座具便歸衆。
師同明和尚到淮河,見人牽網,有魚從網透出。
師曰:“明兄俊哉!一似個衲僧相似。
”明曰:“雖然如此,争如當初不撞入網羅好!”師曰: “明兄你欠悟在。
”明至中夜,方省。
雙泉郁禅師随州雙泉郁禅師,僧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回頭終不顧。
”曰:“如何是第二句?”師曰: “未語先分付。
”曰:“如何是第三句?”師曰:“連根猶帶苦。
”上堂: “初祖不虛傳,二祖不虛受。
彼彼大丈夫,因甚麼到恁麼地?”便下座。
後住舒州海會,僧問:“如何是舒州境?”師曰:“浣水逆流山露骨。
”曰: “如何是境中人?”師曰:“地有毒蛇沙有虱。
” 披雲智寂禅師韶州披雲智寂禅師,僧問:“如何是披雲境?”師曰:“白日沒閑人。
”問:“如何是不遷義?”師曰: “山高不礙白雲飛。
”問:“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未審是甚麼字?”師曰: “聽老僧一偈:以字不是八不成。
森羅萬象此中明。
直饒巧說千般妙,不是讴阿不是經。
”問:“如何是色空?”師曰:“拾取落花生舊枝。
”問: “如何是一塵?”師曰:“滿目是青山。
”問:“如何是毗盧藏中有大經卷?”師曰:“拈不得。
”曰:“為甚拈不得?”師曰:“特地卻成愁。
” 舜峰義韶禅師韶州舜峰義韶禅師,僧問:“正法無言時如何?”師曰:“言。
”曰:“學人不會,乞師端的。
”師曰: “兩重公案。
”曰:“豈無方便?”師曰:“無禮難容。
”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師曰:“日出東方月落西。
”僧正到方丈,曰:“方丈得恁麼黑!”師曰:“老鼠窟。
”正曰:“放貓兒入好。
”師曰:“試放看。
”正無對。
師拊掌笑。
師與老宿渡江次,師取錢與渡子,宿曰:“囊中若有青銅片。
” 師揖曰:“長老莫笑。
” 般若啟柔禅師南嶽般若寺啟柔禅師,僧問:“西天以蠟人為驗,此土如何?” 師曰:“新羅人草鞋。
”問: “如何是千聖同歸底道理?”師曰:“未達苦空境,無人不歎嗟。
”上堂,衆聞闆聲集。
師因示偈曰: “妙哉三下闆,知識盡來參。
既善分時節,吾今不再三。
”便下座。
妙勝臻禅師潞府妙勝臻禅師,僧問:“金栗如來為甚麼卻降釋迦會裡?”師曰:“香山南,雪山北。
”曰:“南贍部洲事又作麼生?”師曰:“黃河水急浪花粗。
”問:“如何是向上一路?”師曰:“一條濟水貫新羅。
” 薦福承古禅師饒州薦福承古禅師,操行高潔,禀性虛明。
參大光敬玄禅師,乃曰:“祇是個草裡漢。
” 遂參福嚴雅和尚,又曰:“祇是個脫灑衲僧。
”由是終日默然,深究先德洪規。
一日覽雲門語,忽然發悟。
自此韬藏,不求名聞。
栖止雲居弘覺禅師塔所,四方學者奔湊,因稱古塔主也。
景佑四年,範公仲淹出守鄱陽,聞師道德,請居薦福,開闡宗風。
僧問: “大善知識,将何為人?”師曰:“莫。
”曰:“恁麼則有問有答去也。
” 師曰:“莫。
”問:“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郁郁黃花,無非般若。
如何是般若?”師曰:“黃泉無老少。
”曰: “春來草自青。
”師曰:“聲名不朽。
”曰:“若然者,碧眼胡僧也皺眉。
” 師曰:“退後三步。
”僧曰:“苦。
”師乃“吽吽”!問:“臨濟舉拂,學人舉拳,是同是别?”師曰:“訛言亂衆。
”曰:“恁麼則依令而行也。
”師曰:“天涯海角。
”問:“一喝分賓主,照用一時行,此意如何?”師曰:“乾柴濕茭。
”僧便喝。
師曰:“紅焰炎天。
”上堂: “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益,無功德。
近來出家人,貪著福慧,與道全乖。
若為福慧,須至明心;若要達道,無汝用心處。
所以常勸諸人,莫學佛法,但自休心。
利根者畫時解脫,鈍根者或三五年,遠不過十年。
若不悟去,老僧與你入拔舌地獄。
參!”清涼智明禅師金陵清涼智明禅師,江南主請師上堂,小長老問:“凡有言句,盡落方便。
不落方便,請師速道。
” 師曰:“國主在此,不敢無禮。
” 南台道遵禅師潭州南台道遵法雲禅師,上堂:“從上宗乘,合作麼生提綱? 合作麼生言論?佛法兩字當得麼? 真如解脫當得麼?雖然如是,細不通風,大通車馬。
若約理化門中,一言才啟,震動乾坤。
山河大地,海晏河清。
三世諸佛,說法現前。
于此明得,古佛殿前,同登彼岸。
無事,珍重!”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下坡不走。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著衣吃飯。
”曰:“見後如何?”師曰: “缽盂挂壁上。
”問:“如何是真如含一切?”師曰:“分明。
”曰:“為甚麼有利鈍?”師曰:“四天打鼓,樓上擊鐘。
”問: “如何是南台境?”師曰:“金剛手指天。
”問:“如何是色空?”師曰: “道士著真紅。
”問: “十二時中,時時不離時如何?”師曰:“谛。
” 雙峰竟欽禅師韶州雙峰竟欽禅師,益州人也。
開堂日,雲門和尚躬臨證明。
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日出方知天下朗,無油那點佛前燈。
”問:“如何是雙峰境?”師曰:“夜聽水流庵後竹,晝看雲起面前山。
” 問:“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師曰:“因風吹火。
”上堂: “進一步則迷理,退一步則失事,饒你一向兀然去,又同無情。
”僧問: “如何得不同無情去?”師曰:“動轉施為。
”曰:“如何得不迷理失事去?” 師曰:“進一步,退一步。
”僧作禮。
師曰:“向來有人恁麼會?老僧不肯伊。
” 曰:“請師直指。
”師便打出。
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山河大地。
”問:“如何是法王劍?”師曰: “鈆刀徒逞,不若龍泉。
”曰:“用者如何?” 師曰:“藏鋒猶不許,露刃更何堪!”問:“賓頭盧應供四天下,還得遍也無?”師曰:“如月入水。
”問: “如何是用而不雜?”師曰:“明月堂前垂玉露,水晶殿裡璨真珠。
”有行者問: “某甲遇賊來時,若殺即違佛教,不殺又違王敕。
未審師意如何?”師曰:“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廣主嘗親問法要,錫慧真廣悟号。
将示寂,告門人曰:“吾不久去世,汝可就山頂預修墳塔。
”洎工畢,以聞。
師曰:“後日子時行矣。
”及期,會雲門爽和尚等七人夜話。
侍者報三更也。
師索香焚之,合掌而逝。
資福诠禅師韶州資福诠禅師,僧問:“不問宗乘,請師心印。
”師曰:“不答這話。
”曰:“為甚麼不答?”師曰: “不副前言。
”問:“觌面難逢處,如何顧鑒咦。
乞師垂半偈,免使後人疑。
”師曰: “鋒前一句超調禦,拟問如何曆劫違。
”曰:“恁麼則東山西嶺時人知有,未審資福庭前誰家風月?”師曰:“且領前話。
” 黃雲元禅師廣州黃雲元禅師,初開堂日,以手拊繩床曰:“諸人還識廣大須彌之座也無?若不識,老僧升座去也。
”師便坐。
僧問:“如何是大漢國境?”師曰:“歌謠滿路。
”:上堂:“古人道,觸目未曾無,臨機何不道? 山僧即不然,觸目未曾無,臨機道甚麼?珍重!” 龍境倫禅師廣州龍境倫禅師,開堂升座,提起拂子曰:“還會麼?若會,頭上更增頭,若不會,斷頭取活。
”僧問: “如何是龍境家風?”師曰:“豺狼虎豹。
”問:“如何是佛?”師曰: “勤耕田。
”曰:“學人不會。
”師曰: “早收禾。
”問僧:“甚麼處來?”曰:“黃雲來。
”師曰:“作麼生是黃雲郎當媚癡抹跶為人一句?”僧無對。
示衆曰:“作麼生是長連床上取性一句?道将來!” 雲門爽禅師韶州雲門山爽禅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師曰:“聖躬萬歲。
”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 “銀香台上生蘿蔔。
” 白雲聞禅師韶州白雲聞禅師,上堂良久,僧出問:“白雲一路,全因今日。
” 師曰:“不是!不是!”曰: “和尚又如何?”師曰:“白雲一路,草深一丈。
”便下座。
問:“拟伸一問,師還答否?”師曰:“皂莢樹頭懸,風吹曲不成。
”問:“受施主供養,将何報答?”師曰:“作牛作馬。
” 淨法章禅師韶州淨法禅想章禅師,廣主問:“如何是禅?”師乃良久。
主罔測,因署其号。
僧問: “日月重明時如何?”師曰:“日月雖明,不鑒覆盆之下。
”問:“既是金山,為甚麼鑿石?”師曰:“金山鑿石。
”問: “如何是道?”師曰:“迢迢十萬餘。
” 溫門滿禅師韶州溫門山滿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胸題卍字。
” 曰:“如何是祖?”師曰:“不遊西土。
” 有人指壁上畫問:“既是千尺松,為甚麼卻在屋下?”師曰:“芥子納須彌作麼生?”問: “隔牆見角,便知是牛時如何?”師便打。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汝曾讀書麼?”問:“太子初生為甚麼不識父母?” 師曰:“迥然尊貴。
” 大容諲禅師黃州大容諲禅師,僧問:“如何是大容水?”師曰:“還我一滴來。
”問:“當來彌勒下生時如何?”師曰: “慈氏宮中三春草。
”問:“如何是真空?”師曰:“拈卻拒陽著。
”曰: “如何是妙用?”師乃握拳。
僧曰: “真空妙用,相去幾何?”師以手撥之。
問:“長蛇偃月即不問,匹馬單槍時如何?”師曰:“麻江橋下,會麼?”曰:“不會。
”師曰:“聖壽寺前。
”問:“既是大容,為甚麼趁出僧?” 師曰:“大海不容塵,小溪多搕。
”問:“如何是古佛一路?”師指地,僧曰:“不問這個。
”師曰:“去。
”師與一老宿相期他往,偶因事不去。
宿曰:“佛無二言。
”師曰:“法無一向。
” 羅山崇禅師廣州羅山崇禅師,僧問:“如何是大漢國境?”師曰:“玉狗吠時天未曉,金雞啼處五更初。
”問:“丹霞訪居士,女子不攜籃時如何?”師曰:“也要到這裡一轉。
”問:“如何是羅山境?”師曰:“布水千尋。
” 雲門常實禅師韶州雲門常實禅師,上堂:“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還有揀擇者麼?”時有僧問: “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
如何是一乘法?”師曰:“日月分明。
”曰: “學人不會。
”師曰:“清風滿路。
” 林溪竟脫禅師郢州林溪竟脫禅師,僧問:“如何是法身?”師曰:“四海五湖賓。
”曰:“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 “明眼人笑汝。
”問:“如何是本來人?”師曰:“風吹滿面塵。
”問: “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 “富貴多賓客。
”曰:“見後如何?”師曰:“貧窮絕往還。
”問:“如何是佛?”師曰:“十字路頭。
”曰:“如何是法?”師曰:“三家村裡。
”曰:“佛之與法,是一是二?”師曰:“露柱渡三江,猶懷感恨長。
”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 “複州城。
”曰:“如何是塔中人?”師曰:“龍興寺。
” 韶州廣悟禅師韶州廣悟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師曰:“因風吹火。
” 華嚴慧禅師廣州華嚴慧禅師,僧問:“承古有言,妄心無處即菩提。
正當妄時,還有菩提也無?”師曰:“來音已照。
”曰:“不會。
”師曰:“妄心無處即菩提。
” 長樂政禅師韶州長樂山政禅師,僧問:“祖師心印,何人提掇?”師曰: “石人妙手在。
”曰:“學人還有分也無?” 師曰:“木人整不齊。
” 英州觀音和尚英州觀音和尚,因穿井次,僧問:“井深多少?”師曰:“沒汝鼻孔。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 師曰:“英州觀音。
”曰:“見後如何?”師曰:“英州觀音。
”問:“如何是觀音妙智力?”師曰:“風射破窗鳴。
” 韶州林泉和尚韶州林泉和尚,僧
”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河裡盡是木頭船。
”曰:“出世後如何?” 師曰:“這頭蹋著那頭掀。
”上堂:“與麼來者,現成公案。
不與麼來者,生招箭。
不與麼來者,徐六擔闆,迅速鋒铓,猶是鈍漢。
萬裡無雲,青天猶在。
”上堂:“但參活句,莫參死句。
活句下薦得,永劫無滞。
一塵一佛國,一葉一釋迦,是死句。
揚眉瞬目,舉指豎拂,是死句。
山河大地,更無訛,是死句。
” 時有僧問:“如何是活句?”師曰:“波斯仰面看。
”曰:“恁麼則不謬去也。
”師便打,上堂,舉臨濟示衆曰: “恁麼來者,恰似失卻。
不恁麼來者,無繩自縛。
十二時中,莫亂斟酌。
會與不會。
都盧是錯。
分明與麼道,一任天下人貶剝。
”師曰:“古鏡闊一丈,屋梁長三尺。
是汝缽盂鐼子闊多少?”上堂: “俱胝和尚,凡有扣問,祇豎一指。
寒則普天寒,熱則普天熱。
”僧問: “己事未明,如何辨得?”師曰:“須彌山頂上。
”曰: “便恁麼去時如何?”師曰:“腳下水淺深。
”問:“達磨未來時如何?” 師曰:“千年松倒挂。
”曰: “來後如何?”師曰:“金剛努起拳。
”問:“師未出世時如何?”師曰: “佛殿正南開。
”曰:“出世後如何?”師曰:“白雲山上起。
”曰:“出與未出,還分不分?”師曰:“靜處薩婆诃。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南山起雲,北山下雨。
”問:“如何是應用之機?”師喝,僧曰:“祇這個,為複别有?”師便打。
問: “大用現前,不存軌則時如何?”師曰:“黑地打破甕。
”僧退步,師便打。
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猢狲系露柱。
”曰: “出世後如何?”師曰:“猢狲入布袋。
”問:“文殊與維摩對談何事?” 師曰:“并汝三人,無繩自縛。
”問:“如何是佛?”師曰:“滿目荒榛。
”曰:“學人不會。
”師曰:“勞而無功。
”問:“盡大地緻一問不得時如何?”師曰:“話堕也。
”曰:“大衆見。
”師便打。
問:“無蹤無迹是甚麼人行履?”師曰:“偷牛賊。
”問: “羺羊未挂角時如何?”師曰:“獵屎狗。
”曰:“挂後如何?”師曰:“獵屎狗。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秋來黃葉落。
”曰:“見後如何?”師曰:“春來草自青。
” 巴陵颢鑒禅師嶽州巴陵新開院颢鑒禅師,初到雲門,門曰:“雪峰和尚道,開卻門達磨來也。
我問你作麼生?” 師曰:“築著和尚鼻孔。
”門曰:“地神惡發,把須彌山一掴跳上梵天,拶破帝釋鼻孔,你為甚麼向日本國裡藏身?”師曰:“和尚莫瞞人好。
”門曰:“築著老僧鼻孔,又作麼生?”師無語。
門曰: “将知你祇是學語之流。
”師住後,更不作法嗣書,祇将三轉語上雲門。
僧問:“如何是道?”師曰:“明眼人落井。
”問:“如何是吹毛劍?”師曰:“珊瑚枝枝撐著月。
”問:“如何是提婆宗?” 師曰:“銀碗裡盛雪。
”門曰:“他後老僧忌日,祇消舉此三轉語,足以報恩。
”自後忌辰,果如所囑。
僧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師曰: “雞寒上樹,鴨寒下水。
”問:“三乘十二分教即不疑,如何是宗門中事?”師曰:“不是衲僧分上事。
”曰:“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師曰:“食觀白浪,失卻手桡。
”問僧:“遊山來,為佛法來?”曰:“清平世界,說甚麼佛法?” 師曰:“好個無事禅客。
”曰:“早是多事了也。
”師曰:“上座去年在此過夏了。
”曰:“不曾。
”師曰: “與麼,則先來不相識。
”下去,師将拂子遺僧。
僧曰:“本來清淨,用拂子作甚麼?”師曰:“既知清淨,切勿忘卻。
”﹝梁山觀别雲:“也須拂卻。
”﹞雙泉師寬禅師随州雙泉山師寬明教禅師,上堂,舉拂子曰:“這個接中下之人。
”時有僧問:“上上人來時如何?”師曰:“打鼓為三軍。
”問:“向上宗乘如何舉唱?”師曰:“不敢。
”曰: “恁麼則含生有望?”師曰: “腳下水深淺?”問:“凡有言句,盡落有無,不落有無時如何?”師曰: “東弗于逮。
”曰:“這個猶落有無?”師曰: “支過雪山西。
”僧問洞山初和尚:“如何是佛?”山曰:“麻三斤。
”師聞之,乃曰:“向南有竹,向北有木。
”問: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時如何?”師曰:“不入這個野狐群隊。
”問:“如何是定?”師曰:“蝦跳不出鬥。
” 曰:“如何出得去?”師曰:“南山起雲,北山下雨。
”問:“北鬥裡藏身,意旨如何?”師曰: “雞寒上樹,鴨寒下水。
”問:“豎起杖子,意旨如何?”師曰:“一葉落知天下秋。
”師遊山回,首座同衆出接,座曰: “和尚遊山,巇崄不易!”師提起拄杖曰:“全得這個力。
”座乃奪卻,師放身便倒。
大衆皆進前扶起,師拈拄杖,一時趁散。
回顧侍者曰:“向道全得這個力。
” 師一日訪白兆,兆曰:“老僧有個木魚頌。
”師曰:“請舉看。
” 兆曰:“伏惟爛木一橛,佛與衆生不别。
若以杖子系著,直得聖凡路絕。
” 師曰:“此頌有成褫無成褫?”兆曰:“無成褫。
”師曰:“佛與衆生不别。
!”侍僧救曰:“有成褫。
” 師曰:“直得聖凡路絕。
!” 當時白兆一衆失色。
僧問:“新年頭還有佛法也無?”師曰:“無。
”曰: “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
為甚卻無?” 師曰:“張公吃酒李公醉。
”僧曰:“老老大大,龍頭蛇尾。
”師曰:“明教今日失利。
”香林澄遠禅師益州青城香林院澄遠禅師,漢州綿竹人,姓上官。
在衆日,普請鉏草次,有一僧曰:“看!俗家失火。
” 師曰:“那裡火?”曰:“不見那!”師曰:“不見。
”曰:“這瞎漢。
” 是時一衆皆言遠上座敗阙。
後明教寬聞舉,歎曰:“須是我遠兄始得。
”住後,僧問:“美味醍醐,為甚麼變成毒藥?”師曰:“導江紙貴。
”問: “見色便見心時如何?”師曰:“适來甚麼處去來?”曰:“心境俱忘時如何?”師曰:“開眼坐睡。
”問:“北鬥裡藏身,意旨如何?”師曰:“月似彎弓,少雨多風。
”問:“如何是諸佛心?”師曰:“清則始終清。
”曰:“如何領會?”師曰:“莫受人謾好!”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踏步者誰?”問:“如何是和尚妙藥?”師曰: “不離衆味。
”曰:“吃者如何?”師曰:“唼啖看。
”問:“如何是室内一碗燈?”師曰:“三人證龜成鼈。
”問: “如何是衲下事?”師曰:“臘月火燒山。
”問:“大衆雲集,請師施設。
” 師曰:“三不待兩。
”問:“如何是學人時中事?” 師曰:“恰恰。
”問:“如何是玄?”師曰:“今日來,明日去。
”曰: “如何是玄中玄?”師曰:“長連床上。
”問: “如何是香林一脈泉?”師曰:“念無間斷。
”曰:“飲者如何?”師曰: “随方鬥秤。
”問:“如何是衲僧正眼?” 師曰:“不分别。
”曰:“照用事如何?”師曰:“行路人失腳。
”問:“萬機俱泯迹,方識本來人時如何?”師曰: “清機自顯。
”曰:“恁麼則不别人?”師曰:“方見本來人。
”問:“魚遊陸地時如何?”師曰: “發言必有後救。
”曰:“卻下碧潭時如何?”師曰:“頭重尾輕。
”問: “但有言句盡是賓,如何是主?”師曰:“長安城裡。
” 曰:“如何領會?”師曰:“千家萬戶。
”問:“如何是西來的的意?”師曰:“坐久成勞。
”曰:“便回轉時如何?” 師曰:“堕落深坑。
”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合掌當胸。
”曰: “如何是塔中人?”師曰:“露也。
”問: “教法未來時如何?”師曰:“閻羅天子。
”曰:“來後如何?”師曰: “大宋國裡。
”問:“一子出家,九族解脫。
目連為甚麼母入地獄?”師曰:“确。
”問:“如何是平常心?”師曰:“早朝不審。
晚後珍重!” 上堂:“是汝諸人,盡是擔缽囊,向外行腳。
還識得性也未?若識得,試出來道看。
若識不得,祇是被人熱謾将去。
且問汝諸人,是汝參學日久,用心掃地煎茶,遊山玩水,汝且釘釘,喚甚麼作自性? 諸人且道,始終不變不異,無高無下,無好無醜,不生不滅,究竟歸于何處? 諸人還知得下落所在也未? 若于這裡知得所在,是諸佛解脫法門,悟道見性,始終不疑不慮,一任橫行,一切人不奈汝何。
出言吐氣,實有來處。
如人買田,須是收得元本契書,若不得他元本契書,終是不穩。
遮莫經官判狀,亦是不得。
其奈不收得元本契書,終是被人奪卻。
汝等諸人,參禅學道,亦複如是。
還有人收得元本契書麼?試拈出看。
汝且喚甚麼作元本契書?諸人試道看。
若是靈利底,才聞與麼說著,便知去處。
若不知去處,向外邊學得千般巧妙,記持解會,口似傾河,終不究竟,與汝自己天地差殊。
且去衣缽下體當尋覓看。
若有個見處,上來這裡道看,老僧與汝證明。
若覓不得,且依行隊去。
”将示寂,辭知府宋公珰曰:“老僧行腳去。
”通判曰:“這僧風狂,八十歲行腳去那裡?”宋曰:“大善知識,去住自由。
”師謂衆曰: “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言訖而逝,塔于本山。
洞山守初禅師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師,初參雲門。
門問:“近離甚處?”師曰:“查渡。
”門曰:“夏在甚處?”師曰: “湖南報慈。
”曰:“幾時離彼?”師曰:“八月二十五。
”門曰:“放汝三頓棒。
”師至明日,卻上問訊: “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不知過在甚麼處?”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師于言下大悟。
遂曰: “他後向無人煙處,不蓄一粒米,不種一莖菜,接待十方往來,盡與伊抽釘拔楔,拈卻灸脂帽子,脫卻鹘臭布衫,教伊灑灑地,作個無事衲僧,豈不快哉!” 門曰:“你身如椰子大,開得如許大口。
”師便禮拜。
住後上堂:“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滞句者迷。
還得麼? 你衲僧分上,到這裡須具擇法眼始得。
祇如洞山恁麼道,也有一場過。
且道過在甚麼處?”僧問:“迢迢一路時如何?”師曰: “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頭。
”曰:“諸聖作麼生?”師曰:“入泥入水。
” 問:“心未生時,法在甚麼處?”師曰: “風吹荷葉動,決定有魚行。
”問:“師登師子座,請師唱道情。
”師曰: “晴乾開水道,無事設曹司。
”曰: “恁麼則謝師指示。
”師曰:“賣鞋老婆腳﹝郎擊切﹞﹝七亦切﹞。
”問: “如何是三寶?”師曰:“商量不下。
”問: “如何是無縫塔?”師曰:“十字街頭石師子。
”問僧:“甚處來?”曰: “汝州。
”師曰:“此去多少?”曰:“七百裡。
”師曰: “踏破幾緉草鞋?”曰:“三緉。
”師曰:“甚處得錢買?”曰:“打笠子。
”師曰:“參堂去。
”僧應喏。
問:“如何是免得生死底法?”師曰:“見之不取,思之三年。
”僧問:“離卻心機意識,請師一句。
”師曰: “道士著黃甕裡坐。
”問:“非時親觐,請師一句。
”師曰:“對衆怎生舉?”曰:“據現定舉。
”師曰:“放汝三十棒。
”曰: “過在甚麼處?”師曰:“罪不重科。
”問:“如何是佛?”師曰:“麻三斤。
”問:“蓮華未出水時如何?”師曰: “楚山頭倒卓。
”曰:“山水後如何?”師曰:“漢水正東流。
”問:“如何是吹毛劍?”師曰:“金州客。
”曰:“用者如何?” 師曰:“伏惟尚飨。
” 問:“車住牛不住時如何?”師曰:“用駕車漢作麼?”問:“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師曰: “雲裡楚山頭,決定多風雨。
”問:“海竭人亡時如何?”師曰:“難得。
”曰:“便恁麼去時如何?”師曰:“雲在青天水在瓶。
” 問:“文殊普賢來參時如何?”師曰:“趁向水牯牛欄裡著。
”曰:“和尚入地獄如箭射。
”師曰:“全憑子力。
” 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紙撚無油。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楖栗木拄杖。
”曰: “見後如何?”師曰:“窦入布衫。
”問:“如何是佛?”師曰:“灼然谛當。
”問:“萬緣俱息,意旨如何?”師曰: “甕裡石人賣棗圈。
”問:“如何是洞山劍?”師曰:“作麼?”曰:“學人要知。
”師曰:“罪過。
”問: “乾坤休著意,宇宙不留心。
學人祇恁麼,師又作麼生?”師曰:“岘山亭起霧,灘峻不留船。
”問: “大衆雲臻,請師撮其樞要,略舉大綱。
”師曰:“水上浮漚呈五色,海底蝦蟆叫月明。
”問:“正當恁麼時?文殊普賢在甚麼處?”師曰: “長者八十一,其樹不生耳。
”曰:“意旨如何?”師曰:“一則不成,二則不是。
” 泐潭道謙禅師洪州泐潭道謙禅師,僧問:“如何是泐潭家風?”師曰:“阇黎到來幾日也?”問: “但有纖毫即是塵,不有時作麼生?”師以手掩兩目。
問:“當陽舉唱,誰是聞者?”師曰:“老僧不患耳聾。
”問:“悟本無門,如何得入?”師曰:“阿誰教汝恁麼問?” 奉先深禅師金陵奉先深禅師,江南主請開堂,才升座,維那白槌曰:“法筵龍象衆,當觀第一義。
”師便曰: “果然不識,鈍置殺人。
”時有僧出,問:“如何是第一義?”師曰:“賴遇适來道了也。
”曰:“如何領會?”師曰: “速禮三拜。
”複曰:“大衆且道,鈍置落在阿誰分上?”師同明和尚在衆時,聞僧問法眼:“如何是色?” 眼豎起拂子。
或曰:“雞冠花”,或曰:“貼肉汗衫”,二人特往請益。
問曰:“承聞和尚有三種色語,是否?”眼曰: “是。
”師曰:“鹞子過新羅。
”便歸衆。
時李王在座下,不肯,乃白法眼曰:“寡人來日緻茶筵,請二人重新問話。
”明日茶罷,備彩一箱,劍一口,謂二師曰:“上座若問話得是,奉賞雜彩一箱。
若問不是,祇賜一劍。
”法眼升座,師複出問:“今日奉敕問話,師還許也無。
”眼曰:“許。
”曰:“鹞子過新羅。
” 捧彩便行,大衆一時散去。
時法燈作維那,乃鳴鐘集衆,僧堂前勘師。
衆集,燈問:“承聞二上座久在雲門,有甚奇特因緣?舉一兩則來商量看。
”師曰:“古人道白鹭下田千點雪,黃莺上樹一枝花”維那作麼生商量?” 燈拟議,師打一座具便歸衆。
師同明和尚到淮河,見人牽網,有魚從網透出。
師曰:“明兄俊哉!一似個衲僧相似。
”明曰:“雖然如此,争如當初不撞入網羅好!”師曰: “明兄你欠悟在。
”明至中夜,方省。
雙泉郁禅師随州雙泉郁禅師,僧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回頭終不顧。
”曰:“如何是第二句?”師曰: “未語先分付。
”曰:“如何是第三句?”師曰:“連根猶帶苦。
”上堂: “初祖不虛傳,二祖不虛受。
彼彼大丈夫,因甚麼到恁麼地?”便下座。
後住舒州海會,僧問:“如何是舒州境?”師曰:“浣水逆流山露骨。
”曰: “如何是境中人?”師曰:“地有毒蛇沙有虱。
” 披雲智寂禅師韶州披雲智寂禅師,僧問:“如何是披雲境?”師曰:“白日沒閑人。
”問:“如何是不遷義?”師曰: “山高不礙白雲飛。
”問:“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未審是甚麼字?”師曰: “聽老僧一偈:以字不是八不成。
森羅萬象此中明。
直饒巧說千般妙,不是讴阿不是經。
”問:“如何是色空?”師曰:“拾取落花生舊枝。
”問: “如何是一塵?”師曰:“滿目是青山。
”問:“如何是毗盧藏中有大經卷?”師曰:“拈不得。
”曰:“為甚拈不得?”師曰:“特地卻成愁。
” 舜峰義韶禅師韶州舜峰義韶禅師,僧問:“正法無言時如何?”師曰:“言。
”曰:“學人不會,乞師端的。
”師曰: “兩重公案。
”曰:“豈無方便?”師曰:“無禮難容。
”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師曰:“日出東方月落西。
”僧正到方丈,曰:“方丈得恁麼黑!”師曰:“老鼠窟。
”正曰:“放貓兒入好。
”師曰:“試放看。
”正無對。
師拊掌笑。
師與老宿渡江次,師取錢與渡子,宿曰:“囊中若有青銅片。
” 師揖曰:“長老莫笑。
” 般若啟柔禅師南嶽般若寺啟柔禅師,僧問:“西天以蠟人為驗,此土如何?” 師曰:“新羅人草鞋。
”問: “如何是千聖同歸底道理?”師曰:“未達苦空境,無人不歎嗟。
”上堂,衆聞闆聲集。
師因示偈曰: “妙哉三下闆,知識盡來參。
既善分時節,吾今不再三。
”便下座。
妙勝臻禅師潞府妙勝臻禅師,僧問:“金栗如來為甚麼卻降釋迦會裡?”師曰:“香山南,雪山北。
”曰:“南贍部洲事又作麼生?”師曰:“黃河水急浪花粗。
”問:“如何是向上一路?”師曰:“一條濟水貫新羅。
” 薦福承古禅師饒州薦福承古禅師,操行高潔,禀性虛明。
參大光敬玄禅師,乃曰:“祇是個草裡漢。
” 遂參福嚴雅和尚,又曰:“祇是個脫灑衲僧。
”由是終日默然,深究先德洪規。
一日覽雲門語,忽然發悟。
自此韬藏,不求名聞。
栖止雲居弘覺禅師塔所,四方學者奔湊,因稱古塔主也。
景佑四年,範公仲淹出守鄱陽,聞師道德,請居薦福,開闡宗風。
僧問: “大善知識,将何為人?”師曰:“莫。
”曰:“恁麼則有問有答去也。
” 師曰:“莫。
”問:“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郁郁黃花,無非般若。
如何是般若?”師曰:“黃泉無老少。
”曰: “春來草自青。
”師曰:“聲名不朽。
”曰:“若然者,碧眼胡僧也皺眉。
” 師曰:“退後三步。
”僧曰:“苦。
”師乃“吽吽”!問:“臨濟舉拂,學人舉拳,是同是别?”師曰:“訛言亂衆。
”曰:“恁麼則依令而行也。
”師曰:“天涯海角。
”問:“一喝分賓主,照用一時行,此意如何?”師曰:“乾柴濕茭。
”僧便喝。
師曰:“紅焰炎天。
”上堂: “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益,無功德。
近來出家人,貪著福慧,與道全乖。
若為福慧,須至明心;若要達道,無汝用心處。
所以常勸諸人,莫學佛法,但自休心。
利根者畫時解脫,鈍根者或三五年,遠不過十年。
若不悟去,老僧與你入拔舌地獄。
參!”清涼智明禅師金陵清涼智明禅師,江南主請師上堂,小長老問:“凡有言句,盡落方便。
不落方便,請師速道。
” 師曰:“國主在此,不敢無禮。
” 南台道遵禅師潭州南台道遵法雲禅師,上堂:“從上宗乘,合作麼生提綱? 合作麼生言論?佛法兩字當得麼? 真如解脫當得麼?雖然如是,細不通風,大通車馬。
若約理化門中,一言才啟,震動乾坤。
山河大地,海晏河清。
三世諸佛,說法現前。
于此明得,古佛殿前,同登彼岸。
無事,珍重!”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下坡不走。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著衣吃飯。
”曰:“見後如何?”師曰: “缽盂挂壁上。
”問:“如何是真如含一切?”師曰:“分明。
”曰:“為甚麼有利鈍?”師曰:“四天打鼓,樓上擊鐘。
”問: “如何是南台境?”師曰:“金剛手指天。
”問:“如何是色空?”師曰: “道士著真紅。
”問: “十二時中,時時不離時如何?”師曰:“谛。
” 雙峰竟欽禅師韶州雙峰竟欽禅師,益州人也。
開堂日,雲門和尚躬臨證明。
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日出方知天下朗,無油那點佛前燈。
”問:“如何是雙峰境?”師曰:“夜聽水流庵後竹,晝看雲起面前山。
” 問:“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師曰:“因風吹火。
”上堂: “進一步則迷理,退一步則失事,饒你一向兀然去,又同無情。
”僧問: “如何得不同無情去?”師曰:“動轉施為。
”曰:“如何得不迷理失事去?” 師曰:“進一步,退一步。
”僧作禮。
師曰:“向來有人恁麼會?老僧不肯伊。
” 曰:“請師直指。
”師便打出。
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山河大地。
”問:“如何是法王劍?”師曰: “鈆刀徒逞,不若龍泉。
”曰:“用者如何?” 師曰:“藏鋒猶不許,露刃更何堪!”問:“賓頭盧應供四天下,還得遍也無?”師曰:“如月入水。
”問: “如何是用而不雜?”師曰:“明月堂前垂玉露,水晶殿裡璨真珠。
”有行者問: “某甲遇賊來時,若殺即違佛教,不殺又違王敕。
未審師意如何?”師曰:“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廣主嘗親問法要,錫慧真廣悟号。
将示寂,告門人曰:“吾不久去世,汝可就山頂預修墳塔。
”洎工畢,以聞。
師曰:“後日子時行矣。
”及期,會雲門爽和尚等七人夜話。
侍者報三更也。
師索香焚之,合掌而逝。
資福诠禅師韶州資福诠禅師,僧問:“不問宗乘,請師心印。
”師曰:“不答這話。
”曰:“為甚麼不答?”師曰: “不副前言。
”問:“觌面難逢處,如何顧鑒咦。
乞師垂半偈,免使後人疑。
”師曰: “鋒前一句超調禦,拟問如何曆劫違。
”曰:“恁麼則東山西嶺時人知有,未審資福庭前誰家風月?”師曰:“且領前話。
” 黃雲元禅師廣州黃雲元禅師,初開堂日,以手拊繩床曰:“諸人還識廣大須彌之座也無?若不識,老僧升座去也。
”師便坐。
僧問:“如何是大漢國境?”師曰:“歌謠滿路。
”:上堂:“古人道,觸目未曾無,臨機何不道? 山僧即不然,觸目未曾無,臨機道甚麼?珍重!” 龍境倫禅師廣州龍境倫禅師,開堂升座,提起拂子曰:“還會麼?若會,頭上更增頭,若不會,斷頭取活。
”僧問: “如何是龍境家風?”師曰:“豺狼虎豹。
”問:“如何是佛?”師曰: “勤耕田。
”曰:“學人不會。
”師曰: “早收禾。
”問僧:“甚麼處來?”曰:“黃雲來。
”師曰:“作麼生是黃雲郎當媚癡抹跶為人一句?”僧無對。
示衆曰:“作麼生是長連床上取性一句?道将來!” 雲門爽禅師韶州雲門山爽禅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師曰:“聖躬萬歲。
”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 “銀香台上生蘿蔔。
” 白雲聞禅師韶州白雲聞禅師,上堂良久,僧出問:“白雲一路,全因今日。
” 師曰:“不是!不是!”曰: “和尚又如何?”師曰:“白雲一路,草深一丈。
”便下座。
問:“拟伸一問,師還答否?”師曰:“皂莢樹頭懸,風吹曲不成。
”問:“受施主供養,将何報答?”師曰:“作牛作馬。
” 淨法章禅師韶州淨法禅想章禅師,廣主問:“如何是禅?”師乃良久。
主罔測,因署其号。
僧問: “日月重明時如何?”師曰:“日月雖明,不鑒覆盆之下。
”問:“既是金山,為甚麼鑿石?”師曰:“金山鑿石。
”問: “如何是道?”師曰:“迢迢十萬餘。
” 溫門滿禅師韶州溫門山滿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胸題卍字。
” 曰:“如何是祖?”師曰:“不遊西土。
” 有人指壁上畫問:“既是千尺松,為甚麼卻在屋下?”師曰:“芥子納須彌作麼生?”問: “隔牆見角,便知是牛時如何?”師便打。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汝曾讀書麼?”問:“太子初生為甚麼不識父母?” 師曰:“迥然尊貴。
” 大容諲禅師黃州大容諲禅師,僧問:“如何是大容水?”師曰:“還我一滴來。
”問:“當來彌勒下生時如何?”師曰: “慈氏宮中三春草。
”問:“如何是真空?”師曰:“拈卻拒陽著。
”曰: “如何是妙用?”師乃握拳。
僧曰: “真空妙用,相去幾何?”師以手撥之。
問:“長蛇偃月即不問,匹馬單槍時如何?”師曰:“麻江橋下,會麼?”曰:“不會。
”師曰:“聖壽寺前。
”問:“既是大容,為甚麼趁出僧?” 師曰:“大海不容塵,小溪多搕。
”問:“如何是古佛一路?”師指地,僧曰:“不問這個。
”師曰:“去。
”師與一老宿相期他往,偶因事不去。
宿曰:“佛無二言。
”師曰:“法無一向。
” 羅山崇禅師廣州羅山崇禅師,僧問:“如何是大漢國境?”師曰:“玉狗吠時天未曉,金雞啼處五更初。
”問:“丹霞訪居士,女子不攜籃時如何?”師曰:“也要到這裡一轉。
”問:“如何是羅山境?”師曰:“布水千尋。
” 雲門常實禅師韶州雲門常實禅師,上堂:“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還有揀擇者麼?”時有僧問: “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
如何是一乘法?”師曰:“日月分明。
”曰: “學人不會。
”師曰:“清風滿路。
” 林溪竟脫禅師郢州林溪竟脫禅師,僧問:“如何是法身?”師曰:“四海五湖賓。
”曰:“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 “明眼人笑汝。
”問:“如何是本來人?”師曰:“風吹滿面塵。
”問: “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 “富貴多賓客。
”曰:“見後如何?”師曰:“貧窮絕往還。
”問:“如何是佛?”師曰:“十字路頭。
”曰:“如何是法?”師曰:“三家村裡。
”曰:“佛之與法,是一是二?”師曰:“露柱渡三江,猶懷感恨長。
”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 “複州城。
”曰:“如何是塔中人?”師曰:“龍興寺。
” 韶州廣悟禅師韶州廣悟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師曰:“因風吹火。
” 華嚴慧禅師廣州華嚴慧禅師,僧問:“承古有言,妄心無處即菩提。
正當妄時,還有菩提也無?”師曰:“來音已照。
”曰:“不會。
”師曰:“妄心無處即菩提。
” 長樂政禅師韶州長樂山政禅師,僧問:“祖師心印,何人提掇?”師曰: “石人妙手在。
”曰:“學人還有分也無?” 師曰:“木人整不齊。
” 英州觀音和尚英州觀音和尚,因穿井次,僧問:“井深多少?”師曰:“沒汝鼻孔。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 師曰:“英州觀音。
”曰:“見後如何?”師曰:“英州觀音。
”問:“如何是觀音妙智力?”師曰:“風射破窗鳴。
” 韶州林泉和尚韶州林泉和尚,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