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南嶽下四世黃檗運禅師法嗣臨濟義玄禅師鎮州臨濟義玄禅師,曹州南華邢氏子。

    幼負出塵之志,及落發進具,便慕禅宗。

     初在黃檗會中,行業純一。

    時睦州為第一座,乃問:“上座在此多少時?” 師曰:“三年。

    ”州曰:“曾參問否?”師曰: “不曾參問,不知問個甚麼?”州曰:“何不問堂頭和尚,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師便去。

    問聲未絕,檗便打。

     師下來,州曰:“問話作麼生?”師曰:“某甲問聲未絕,和尚便打,某甲不會。

    ”州曰:“但更去問。

    ” 師又問,檗又打。

    如何三度問,三度被打。

    師白州曰:“早承激勸問法,累蒙和尚賜棒,自恨障緣,不領深旨。

     今且辭去。

    ”州曰:“汝若去,須辭和尚了去。

    ”師禮拜退。

    州先到黃檗處曰:“問話上座,雖是後生,卻甚奇特。

     若來辭,方便接伊。

    已後為一株大樹,覆蔭天下人去在。

    ”師來日辭黃檗,檗曰: “不須他去,祇往高安灘頭參大愚,必為汝說。

    ”師到大愚,愚曰:“甚處來?”師曰:“黃檗來。

    ”愚曰:“黃檗有何言句?”師曰: “某甲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

    不知某甲有過無過?”愚曰: “黃檗與麼老婆心切,為汝得徹困,更來這裡問有過無過?”師于言下大悟。

     乃曰:“元來黃檗佛法無多子。

    ”愚搊住曰: “這尿床鬼子,适來道有過無過,如今卻道黃檗佛法無多子。

    你見個甚麼道理?速道!速道!”師于大愚肋下築三拳,愚拓開曰: “汝師黃檗,非幹我事。

    ”師辭大愚,卻回黃檗。

    檗見便問:“這漢來來去去,有甚了期?”師曰: “祇為老婆心切。

    ”便人事了,侍立,檗問:“甚麼去來?”師曰:“昨蒙和尚慈旨,令參大愚去來。

    ”檗曰:“大愚有何言句?”師舉前話。

    檗曰:“大愚老漢饒舌,待來痛與一頓。

    ” 師曰:“說甚待來,即今便打。

    ”随後便掌。

    檗曰:“這風颠漢來這裡捋虎須。

    ”師便喝。

    檗喚侍者曰:“引這風颠漢參堂去。

    ” ﹝沩山舉問仰山:“臨濟當時得大愚力?得黃檗力?”仰雲:“非但騎虎頭,亦解把虎尾。

    ” ﹞黃檗一日普請次,師随後行。

    檗回頭見師空手,乃問:“钁在何處?”師曰:“有一人将去了也。

    ”檗曰: “近前來共汝商量個事。

    ”師便近前,檗豎起钁曰:“祇這個天下人拈掇不起。

    ”師就手掣得,豎起曰: “為甚麼卻在某甲手裡?”檗曰:“今日自有人普請。

    ”便回寺。

    ﹝仰山侍沩山次,沩舉此話未了,仰便問: “钁在黃檗手裡,為甚麼卻被偌枚崛矗俊便碓疲骸霸羰切∪耍?槍??印!?﹞師普請鉏地次,見黃檗來,拄钁而立。

    檗曰:“這漢困那!”師曰: “钁也未舉,困個甚麼?”檗便打。

    師接住棒一送送倒,檗呼維那:“扶起我來。

    ”維那扶起曰: “和尚争容得這風颠漢無禮?”檗才起便打維那。

    師钁地曰:“諸方火葬,我這裡活埋。

    ”﹝沩山問仰山:“黃檗打維那意作麼生?”仰雲:“正賊走卻,邏贓人吃棒。

    ”﹞師一日在僧堂裡睡,檗入堂見,以拄杖打闆頭一下。

    師舉首見是檗,卻又睡。

     檗又打闆頭一下,卻往上間。

    見首座坐禅,乃曰:“下間後生卻坐禅,汝在這裡妄想作麼?”座曰:“這老漢作甚麼?”檗又打闆頭一下,便出去。

    ﹝沩山舉問仰山:“祇如黃檗,意作麼生?”仰雲:“兩彩一賽。

    ”﹞師栽松次,檗曰:“深山裡栽許多松作甚麼?”師曰:“一與山門作境緻,二與後人作标牓。

    ” 道了,将钁頭地三下。

    檗曰: “雖然如何,子已吃吾三十棒了也。

    ”師又地三下,噓一噓。

    檗曰:“吾宗到汝,大興于世。

    ”﹝沩山舉問仰山: “黃檗當時祇囑臨濟一人,更有人在?”仰雲:“有。

    祇是年代深遠,不欲舉似和尚。

    ”沩雲:“雖然如是,吾亦要知,汝但舉看。

    ”仰雲: “一人指南,吳越令行,遇大風即止。

    ”﹞黃檗因入廚下,問飯頭:“作甚麼?”頭曰:“揀衆僧飯米。

    ”檗曰: “一頓吃多少?”頭曰:“二石五。

    ” 檗曰:“莫太多麼?”頭曰:“猶恐少在。

    ”檗便打。

    頭舉似師,師曰: “我與汝勘這老漢。

    ”才到侍立。

     檗舉前話,師曰:“飯頭不會,請和尚代一轉語。

    ”檗曰:“汝但舉。

    ”師曰:“莫太多麼?”檗曰:“來日更吃一頓。

    ”師曰:“說甚麼來日,即今便吃。

    ”随後打一掌。

    檗曰:“這風颠漢又來這裡捋虎須。

    ”師喝一喝,便出去。

     ﹝沩山舉問仰山:“此二尊宿意作麼生?”仰山雲:“和尚作麼生?”沩山雲:“養子方知父慈。

    ”仰山雲:“不然。

    ”沩山雲:“子又作麼生?”仰山雲: “大似勾賊破家。

    ” ﹞師半夏上黃檗山,見檗看經。

    師曰:“我将謂是個人,元來是唵﹝或作﹞黑豆老和尚。

    ”住數日,乃辭,檗曰:“汝破夏來,何不終夏去?”師曰:“某甲暫來禮拜和尚。

    ”檗便打趁令去。

     師行數裡疑此事,卻回終夏。

    後又辭檗曰:“甚處去?”師曰:“不是河南,便歸河北。

    ”檗便打。

    師約住與一掌,檗大笑。

     乃喚侍者:“将百丈先師禅闆幾案來。

    ”師曰:“侍者将火來。

    ”檗曰: “不然。

     子但将去,已後坐斷天下人舌頭去在。

    ”師到達磨塔頭,塔主問:“先禮佛,先禮祖?”師曰:“祖佛俱不禮。

    ”主曰: “祖佛與長老有甚冤家?”師拂袖便出。

    師為黃檗馳書至沩山,與仰山語次,仰曰:“老兄向後北去,有個住處。

    ”師曰: “豈有與麼事。

    ”仰曰:“但去,已後有一人佐輔汝。

    此人祇是有頭無尾,有始無終。

    ”﹝懸記普化。

    ﹞師後住鎮州臨濟,學侶雲集。

    一日,謂普化克符二上座曰: “我欲于此建立黃檗宗旨,汝且成禠我。

    ”二人珍重下去。

    三日後,普化卻上來問:“和尚三日前說甚麼?”師便打。

    三日後克符上來問: “和尚前日打普化作甚麼?”師亦打。

    至晚小參,曰:“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兩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

    ” ﹝問答語具克符章。

    ﹞僧問:“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乞師開示。

    ”師曰: “佛者心清淨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處處無礙淨光是。

    三即一,皆是空名而無實有。

    如真正作道人,念念心不間斷。

     自達磨大師從西土來,祇是覓個不受人惑底人。

    後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從前虛用工夫。

     山僧今日見處,與祖佛不别。

    若第一句中薦得,堪與祖佛為師。

    若第二句中薦得,堪與人天為師。

     若第三句中薦得,自救不了。

    ”僧便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三要印開朱點窄,未容拟議主賓分。

    ”曰: “如何是第二句?”師曰:“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争負截流機。

    ”曰:“如何是第三句?”師曰: “但看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裡頭人。

    ”乃曰:“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須具三玄門,一玄門須具三要。

    有權有實,有照有用。

     汝等諸人作麼生會?”師謂僧曰: “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師子,有時一喝如探罕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

    汝作麼生會?”僧拟議,師便喝。

     示衆:“參學之人,大須子細。

    如賓主相見,便有言論往來。

     或應物現形,或全體作用,或把機權喜怒,或現半身,或乘師子,或乘象王,如有真正學人便喝,先拈出一個膠盆子,善知識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樣,便被學人又喝,前人不肯放下,此是膏盲之病,不堪醫治,喚作賓看主。

    或是善知識,不拈出物,祇随學人問處即奪,學人被奪,抵死不肯放,此是主看賓。

     或有學人應一個清淨境,出善知識前,知識辨得是境,把得抛向坑裡。

    學人言:大好善知識。

    知識即雲:咄哉!不識好惡。

     學人便禮拜。

    此喚作主看主。

    或有學人,披枷帶鎖,出善知識前,知識更與安一重枷鎖。

     學人歡喜,彼此不辨,喚作賓看賓。

    大德,山僧所舉,皆是辨魔揀異,知其邪正。

    ”師問洛浦:“從上來,一人行棒,一人行喝,阿那個親?”曰:“不親。

    ” 師曰:“親處作麼生?”浦便喝。

     師乃打。

    上堂:“有一人論劫在途中,不離家舍。

    有一人離家舍,不在途中。

     那個合受人天供養?” 師問院主:“甚麼去來?”曰:“州中粜黃米米。

    ”師曰:“粜得盡麼?” 主曰:“粜得盡。

    ”師以拄杖畫一畫曰: “還粜得這個麼?”主便喝,師便打。

    典座至,師舉前話。

    座曰:“院主不會和尚意?”師曰:“你又作麼生?” 座禮拜,師亦打。

     上堂:“一人在孤峰頂上,無出身路。

    一人在十字街頭,亦無向背。

    且道那個在前,那個在後? 不作維摩诘,不作傅大士。

    珍重!”有一老宿參,便問:“禮拜即是,不禮拜即是?”師便喝,宿便拜。

    師曰: “好個草賊。

    ”宿曰:“賊!賊!”便出去。

    師曰:“莫道無事好!”時首座侍立,師曰:“還有過也無?”座曰: “好。

    ”師曰:“賓家有過,主家有過?”曰:“二俱有過。

    ”師曰:“過在甚麼處?”座便出去。

    師曰: “莫道無事有!”﹝南泉聞雲:“官馬相踏。

    ”﹞師到京行化,至一家門首,曰:“家常添缽。

    ”有婆曰:“太無厭生!” 師曰: “飯也未曾得,何言太無厭生?”婆便閉卻門。

    師升堂,有僧出,師便喝,僧亦喝,便禮拜,師便打。

     趙州遊方到院,在後架洗腳次,師便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曰:“恰遇山僧洗腳。

    ”師近前作聽勢,州曰:“會即便會,啖啄作什麼?” 師便歸方丈。

    州曰:“三十年行腳,今日錯為人下注腳。

    ”問:“僧甚處來?”曰:“定州來。

    ” 師拈棒,僧拟議,師便打,僧不肯。

    師曰:“已後遇明眼人去在。

    ”僧後參三聖,才舉前話,三聖便打。

    僧拟議,聖又打。

     師應機多用喝,會下參徒亦學師喝。

    師曰:“汝等學我喝,我今問汝: “有一人從東堂出,一人從西堂出,兩人齊喝一聲,這裡分得賓主麼?汝且作麼生分?”若分不得,已後不得學老僧喝。

    ”示衆:“我有時先照後用,有時先用後照,有時照用同時,有時照用不同時。

    先照後用有人在,先用後照有法在,照用同時,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針錐。

     照用不同時,有問有答,立賓立主,合水和泥,應機接物。

    若是過量人,向未舉已前,撩起便行,猶較些子。

    ” 師行腳時到龍光,值上堂,師出問:“不展鋒铓,如何得勝?”光據坐。

    師曰:“大善知識,豈無方便?” 光瞪目曰:“嗄。

    ”師以手指曰:“這老漢今日敗缺也。

    ”次到三峰平和尚處,平問:“甚麼來?”師曰: “黃檗來。

    ”平曰:“黃檗有何言句?”師曰:“金牛昨夜遭塗炭,直至如今不見蹤。

    ”平曰:“金風吹玉管,那個是知音?”師曰:“直透萬重關,不住青霄内。

    ”平曰: “子這一問太高生!”師曰:“龍生金鳳子,沖破碧琉璃。

    ” 平曰:“且坐吃茶。

    ”又問:“近離甚處?”師曰:“龍光。

    ”平曰:“龍光近日如何?”師便出去。

     又往鳳林,路逢一婆子。

    婆問:“甚處去?”師曰:“鳳林去。

    ”婆曰:“恰值鳳林不在。

    ”師曰:“甚處去?”婆便行。

     師召婆,婆回首。

    師便行。

    ﹝一作師曰:“誰道不在。

    ”﹞到鳳林。

    林曰: “有事相借問,得麼?”師曰:“何得剜肉作瘡。

    ” 林曰:“海月澄無影,遊魚獨自迷。

    ”師曰:“海月既無影,遊魚何得迷?” 林曰: “觀風知浪起,玩水黟帆飄。

    ”師曰:“孤蟾獨耀江山靜,長嘯一聲天志秋。

    ”林曰:“任張三寸揮天地,一句臨機試道看。

    ”師曰: “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不獻詩。

    ”林便休。

    師乃有頌曰:“大道絕同,任向西東。

    石火莫及,電光罔通。

    ” ﹝沩山問仰山:“石火莫及,電光罔通,從上諸聖,以何為人?”仰雲:“和尚意作麼生?”沩雲:“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仰雲:“不然。

    ”沩雲:“子又作麼生?”仰雲:“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麻谷問:“十二面觀音,那個是正面?”師下禅床擒住曰:“十二面觀音,甚處去也?速道!速道!”谷轉身拟坐,師便打。

    谷接住棒,相捉歸方丈。

    師問一尼:“善來?惡未?” 尼便喝。

    師拈棒曰:“更道! 更道!”尼又喝,師便打。

    師一日拈餬餅示洛浦曰:“萬種千般,不離這個,其理不二。

    ”浦曰: “如何是不二之理?”師再拈起餅示之。

    浦曰:“與麼則萬種千般也。

    ”師曰:“屙屎見解。

    ”浦曰:“羅公照鏡。

    ” 師見僧來,舉起拂子。

    僧禮拜,師便打。

    又有僧來,師亦舉拂子。

    僧不顧,師亦打。

    又有僧來參,師舉拂子。

     僧曰:“謝和尚指示。

    ”師亦打。

    ﹝雲門代雲:“祇宜老漢。

    ”大覺雲: “得即得,猶未見臨濟機在。

    ”﹞麻谷問:“大悲千手眼,那個是正眼?”師搊住曰:“大悲千手眼,作麼生是正眼?速道!速道!”谷拽師下禅床,卻坐。

    師問訊曰:“不審。

    ”谷拟議,師便喝。

    拽谷下禅床,卻坐。

    谷便出。

    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僧便喝,師便打。

    又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亦豎拂子,僧便喝,師亦喝。

    僧拟議,師便打。

    乃曰:“大衆!夫為法者,不避喪身失命。

     我于黃檗先師處,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

    如今更思一頓,誰為下手?”時有僧出曰:“某甲下手。

    ” 師度與拄杖,僧拟接,師便打。

    同普化赴施主齋次,師問:“毛吞巨海,芥納須彌,為複是神通妙用,為複是法爾如然。

    ” 化趯倒飯床。

    師曰:“太生!”曰:“這裡是甚麼所在,說說細?”次日又同赴齋,師複問: “今日供養,何似昨日?”化又趯倒飯床。

    師曰:“得即得,太生!”化喝曰:“瞎漢,佛法說甚麼細?”師乃吐舌。

     師與王常侍到僧堂,王問:“這一堂僧還看經麼?”師曰:“不看經。

    ”曰: “還習禅麼?”師曰:“不習禅。

    ”曰: “既不看經,又不習禅,畢竟作個甚麼?”師曰:“教伊成佛作祖去!”曰: “金屑雖貴,落眼成翳。

    ”師曰:“我将謂你是個俗漢。

    ”師上堂次,兩堂首座相見,同時下喝。

    僧問師: “還有賓主也無?”師曰: “賓主曆然。

    ”師召衆曰:“要會臨濟賓主句,問取堂中二首座。

    ”師後居大名府興化寺東堂。

     鹹通八年丁亥四月十日,将示滅,說傳法偈曰:“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

    離相離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須磨。

    ”複謂衆曰:“吾滅後,不得滅卻吾正法眼藏。

    ”三聖出曰:“争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師曰: “已後有人問,你向他道甚麼?”聖便喝。

    師曰:“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

    ”言訖,諯坐而逝。

     塔全身于府西北隅,谥慧照禅師,塔曰澄靈。

    南嶽下五世臨濟玄禅師法嗣興化存獎禅師魏府興化存獎禅師,在三聖會裡為首座。

    常曰: “我向南方行腳一遭,拄杖頭不曾撥著一個會佛法底人。

    ”三聖聞得,問曰: “你具個甚麼眼,便恁麼道?”師便喝。

    聖曰:“須是你始得。

    ”後大覺聞舉,遂曰:“作麼生得風吹到大覺門裡來?”師後到大覺為院主。

     一日覺喚院主:“我聞你道,向南方行腳,一遭拄杖頭,不曾撥著一個佛法底。

    你憑個甚麼道理,與麼道?”師便喝,覺便打。

    師又喝,覺又打。

     師來日從法堂過,覺召院主:“我直下疑你昨日這兩喝。

    ”師又喝,覺又打。

     師再喝,覺又打。

    師曰: “某甲于三聖師兄處,學得個賓主句,總被師兄折倒了也。

    願與某甲個安樂法門。

    ”覺曰: “這瞎漢來言裡納敗缺,脫下衲衣,痛打一頓。

    ”師于言下薦得臨濟先師于黃檗處吃棒底道理。

    師後開堂日,拈香曰:“此一炷香本為三聖師兄,三聖于我太孤;本為大覺師兄,大覺于我太賒。

     不如供養臨濟先腳。

    ” 僧問:“多子塔前,共談何事?”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師有時喚僧,僧應諾。

    師曰:“點即不到。

    ”又喚一僧,僧應諾。

    師曰:“到即不點。

    ”僧問:“四方八面來時如何?”師曰:“打中間底。

    ”僧便禮拜。

     師曰:“昨日赴個村齋,中途遇一陣卒風暴雨,卻向古廟裡躲避得過。

    ”問僧:“甚處來?”曰:“崔禅處來。

    ”師曰:“将得崔禅喝來否?”曰:“不将得來。

    ”師曰:“恁麼則不從崔禅處來。

    ”僧便喝,師便打。

    示衆: “我聞前廊下也喝,後架裡也喝。

    諸子。

     汝莫盲喝亂喝,直饒喝得興化向虛空裡,卻撲下來一點氣也無,待我蘇息起來,向汝道“未在”。

    何故?我未曾向紫羅帳裡撒真珠與汝諸人去在,胡喝亂喝作麼?” 雲居住三峰庵時,師問:“權借一問,以為影草時如何?”居無對。

    師雲: “想和尚答這話不得,不如禮拜了退。

    ” 二十年後。

    居雲:“如今思量,當時不消道個何必。

    ”後遣化主到師處,師問: “和尚住三峰庵時,老僧問伊話,對不得,如今道得也未?”主舉前話,師雲:“雲居二十年祇道得個何必,興化即不然,争如道個不必。

    ” 師謂克賓維那曰:“汝不久為唱導之師。

    ”賓曰:“不入這保社。

    ”師曰: “會了不入,不會了不入?”曰: “總不與麼。

    ”師便打。

    曰:“克賓維那法戰不勝,罰錢伍貫,設饡飯一堂。

    ”次日,師自白椎曰:“克賓維那法戰不勝,不得吃飯。

    ”即便出院。

    僧問:“國師喚侍者,意作麼生?”師曰:“一盲引衆盲。

    ” 師在臨濟為侍者,洛浦來參,濟問:“甚處來?”浦曰:“銮城來。

    ”濟曰: “有事相借問,得麼?”浦曰:“新戒不會。

    ”濟曰: “打破大唐國,覓個不會底人也無?參堂去!”師随後,請問曰:“适來新到,是成禠他,不成禠他?”濟曰:“我誰管你成禠不成禠?”師曰:“和尚祇解将死雀就地彈,不解将一轉語蓋覆卻。

    ”濟曰:“你又作麼生?” 師曰:“請和尚作新到。

    ”濟遂曰:“新戒不會。

    ”師曰:“卻是老僧罪過。

    ”濟曰:“你語藏鋒。

    ” 師拟議,濟便打。

    至晚濟又曰:“我今日問新到,是将死雀就地彈,就窠子裡打? 及至你出得語,又喝起了向青雲裡打。

    ”師曰:“草賊大敗!”濟便打。

    師見同參來,才上法堂,師便喝,僧亦喝。

    師又喝,僧亦喝。

     師近前拈棒,僧又喝。

    師曰:“你看這瞎漢猶作主在!”僧拟議,師直打下法堂。

    侍者請問: “适來那僧有甚觸忤和尚?”師曰:“他适來也有權,也有實,也有照,也有用。

    及乎我将手向伊面前橫兩橫,到這裡卻去不得。

    似這般瞎漢,不打更待何時?”僧禮拜,問:“寶劍知師藏已久,今日當場略借看。

    ”師曰:“不借。

    ”曰:“為甚麼不借?”師曰:“不是張華眼,徒窺射鬥光。

    ”曰:“用者如何?”師曰:“橫身當宇宙,誰是出頭人?” 僧便作引頸勢,師曰:“嗄。

    ”僧曰:“喏。

    ”便歸衆。

    後唐莊宗車駕幸河北,回至魏府行宮,诏師問曰:“朕收中原,獲得一寶,未曾有人酬價。

    ”師曰:“請陛下寶看!”帝以兩手舒襆頭腳。

    師曰:“君王之寶,誰敢酬價?”﹝玄覺徵雲:“且道興化肯莊宗,不肯莊宗,若肯莊宗,興化眼在甚麼處?若不肯莊宗,過在甚麼處?”﹞龍顔大悅。

     賜紫衣、師号,師皆不受。

    乃賜馬與師乘騎,馬忽驚,師墜傷足。

    帝複賜藥救療。

    師喚院主:“與我做個木拐子。

    ”主做了将來。

    師接得,繞院行,問僧曰:“汝等還識老僧麼?”曰:“争得不識和尚?”師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