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小
中
大
”晝乃問:“騎虎頭,打虎尾,中央事,和尚作麼生?”師曰:“我也弄不出。
”言訖奄然,開一目微視而逝。
興教洪壽禅師杭州興教洪壽禅師,同國師普請次,聞堕薪有省,作偈曰: “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 永安道原禅師蘇州承天永安道原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咄! 這旃陀羅。
”曰:“學人初機,乞師方便。
” 師曰:“汝問甚麼?”曰:“問佛。
”師曰:“咄!這旃陀羅。
” 清涼欽禅師法嗣雲居道齊禅師洪州雲居道齊禅師,本州金氏子。
遍曆禅會,學心未息。
後于上藍院主經藏。
法燈一日謂師曰: “有人問我西來意,答它曰:不東不西。
藏主作麼生會?”師對曰:“不東不西。
”燈曰:“與麼會又争得?” 曰:“道齊祇恁麼,未審和尚尊意如何?”燈曰:“他家自有兒孫在。
”師于是頓明厥旨。
有頌曰: “接物利生絕妙,外生終是不肖。
他家自有兒孫,将來用得恰好。
”住後,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汝是阿誰?” 問:“荊棘林中無出路,請師方便為畬開。
”師曰:“汝拟去甚麼處?”曰: “幾不到此。
”師曰:“閑言語。
”問:“不免輪回,不求解脫時如何?”師曰:“還曾問建山麼?”曰:“學人不會,乞師方便。
”師曰: “放你三十棒。
”問:“如何是三寶?”師曰:“汝是甚麼寶?”曰:“如何。
”師曰:“土木瓦礫。
”師著語要搜玄、拈古代别等,盛行叢林。
至道三年丁酉九月,示疾。
聲鐘集衆,乃曰: “老僧三處住持三十餘年,十方兄弟,相聚話道,主事頭首,動心贊助。
老僧今日火風相逼,特與諸人相見。
諸人還見麼?今日若見是末後方便。
諸人向甚麼處見,為向四大五陰處見?六入十二處見?這裡若見,可謂雲居山二十年間後學有賴。
吾去後,山門大衆分付契瑰開堂住持,凡事勤而行之,各自努力。
珍重!” 大衆才散,師歸西挾而逝,塔于本山。
靈隐聳禅師法嗣功臣道慈禅師杭州功臣院道慈禅師,僧問:“師登寶座,大衆鹹臻。
便請舉揚宗教。
”師曰:“大衆證明。
”曰: “恁麼則亘古亘今也。
”師曰:“也須領話。
”羅漢願昭禅師秀州羅漢院願昭禅師,錢塘人也。
上堂:“山河大地是真善知識,時常說法,時時度人。
不妨諸上座參取。
”僧問:“羅漢家風,請師一句。
”師曰:“嘉禾合穗,上國傳芳。
”曰: “此猶是嘉禾家風,如何是羅漢家風?”師曰:“或到諸方,分明舉似。
” 後住杭州香嚴寺,僧問:“不立纖塵,請師直道。
”師曰: “衆人笑汝。
”曰:“如何領會?”師曰:“還我話頭來。
” 報恩師智禅師處州報恩院師智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誰人不見?”問:“如何是一相三昧?”師曰: “青黃赤白。
”曰:“一相何在?”師曰:“汝卻靈利。
”問:“祖祖相傳傳祖印,師今法嗣嗣何人?”師曰:“靈鹫峰前,月輪皎皎。
”瀫甯可先禅師衢州瀫甯可先禅師,僧問:“如何是瀫甯家風?”師曰:“謝指示。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 “怪老僧甚麼處?”曰:“學人不會,乞師方便。
”師曰:“适來豈不是問西來意?” 光孝道端禅師杭州光孝院道端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高聲問著。
”曰:“莫即便是也無?”師曰: “沒交涉。
”後住靈隐,示滅。
保清遇甯禅師杭州西山保清院遇甯禅師,開堂升座,有二僧一時禮拜。
師曰: “二人俱錯。
”僧拟進語,師便下座。
支提辯隆禅師福州支提雍熙辯隆禅師,明州人也。
上堂:“巍巍實相,逼塞虛空。
金剛之體,無有破壞。
大衆還見不見?若言見也,且實相之體本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亦非見聞覺知之法。
且作麼生說個見底道理?若言不見,又道巍巍實相,逼塞虛空,為甚麼不見?”僧問:“如何是向上一路?”師曰:“腳下底。
”曰: “恁麼則尋常履踐。
”師曰:“莫錯認。
”問:“如何是堅密身?”師曰: “裸裸地。
”曰:“恁麼則不密也。
”師曰: “見個甚麼!” 瑞龍希圓禅師杭州瑞龍院希圓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特謝阇黎借問。
”曰:“借問則不無,家風作麼生?”師曰:“瞌睡漢。
” 歸宗柔禅師法嗣羅漢行林禅師南康軍羅漢行林祖印禅師,僧問:“天垂甘露,地湧七珍。
是甚麼人分上事?”師曰:“謝汝相報。
”曰:“恁麼則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去也。
”師曰:“更須子細。
” 上堂才坐,忽有貓兒跳上身,師提起示衆曰:“昔日南泉親斬卻,今朝耶舍示玄徒。
而今賣與諸禅客,文契分明要也無。
” 良久,抛下貓兒,便下座。
天童山新禅師明州天童新禅師,僧問:“如何是密作用?”師曰:“何曾密?”問:“心徑未通時如何?”師曰: “甚麼物礙汝?”問:“求之不得時如何?”師曰:“用求作麼?”曰: “如何即是?”師曰:“何曾失卻。
”問:“如何是天童境?”師曰:“雲無人種生何極,水有誰教去不回。
” 功臣覺轲禅師杭州功臣覺轲心印禅師,僧問:“祖師不在東西山,未審在甚麼處?”師曰:“且讨。
”問:“如何是天真佛?”師曰:“争敢裝點。
”天童清簡禅師明州天童清簡禅師,錢塘張氏子。
師為事孤潔,時謂之簡浙客。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不欲向汝道。
”曰:“請和尚道。
”師曰:“達磨不可再來也。
” 師晚居雪寶而終,塔于寺之東南隅。
百丈恒禅師法嗣栖賢澄湜禅師廬山栖賢澄湜禅師,僧問:“趙州石橋,度驢度馬。
三峽石橋,當度何人?”師曰:“蝦蟆蚯蚓。
”曰: “恁麼則物物盡沾恩。
”師曰:“踏不著。
”問:“仙洞昨朝師罷唱,栖賢今日請師宣。
”師曰:“來日又作麼生?” 曰:“未審如何領會?”師曰:“箭過新羅。
”問:“如何是佛?”師曰: “張三李四。
”問:“古人斬蛇意旨如何?”師曰:“猶未知痛癢。
”問:“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學人如何得及第歸?”師曰:“不才謹退。
” 晚參衆集,師曰:“早晨不與諸人相見,今晚不可無言。
”便下座。
問: “毗目仙人執善财手,見微塵諸佛。
祇如未執手時。
見個甚麼?”師曰:“如今又見個甚麼?”上堂,良久曰: “幸好一盤飯,不可糁椒姜。
雖然如此,試唼啖看。
”便下座。
萬壽德興禅師蘇州萬壽德興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大衆一時瞻仰。
”問:“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師曰:“汝且自為。
”乃曰:“問答俱備,其誰得意。
若向他求,還成特地。
老僧久處深山,比為藏拙,何期今日入到萬壽門下,可謂藏之不得。
既藏不得,分明露現。
未審諸人,阿誰先見? 如有見處,出來對衆吐露個消息。
”良久曰:“久立,珍重。
”雲門永禅師越州雲門雍熙永禅師,僧問:“師子未出窟時如何?”師曰: “且莫哮吼。
”曰:“出窟後如何?”師曰: “退後著。
”問:“如何是古佛徑路?”師曰:“誰不履踐?”問:“如何是學人休心息意處?”師曰:“拗折拄杖得也未?”問:“心王出時如何?”師曰:“更宣一遍看。
”問: “如何是決定義?”師曰:“不可執著。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此意不小。
” 永明潛禅師法嗣千光瑰省禅師杭州千光王寺瑰省禅師,溫州鄭氏子。
幼歲出家,精究律部。
聽天台文句,栖心于圓頓止觀。
後閱楞嚴,文理宏浚,未能洞曉。
一夕誦經既久,就案徦寐,夢中見日輪自空而降,開口吞之。
自是倏然發悟,差别義門,渙然無滞。
後參永明,永明唯印前解,無别指喻。
以忠懿王所遺衲衣授之表信。
住後,上堂:“諸上座,佛法無事,昔之日月,今之日月。
昔日風兩,今日風兩。
昔日上座,今日上座,舉亦了,說亦了,一切成現好!珍重。
”開寶五年七月,寶樹浴池,忽現其前。
師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越三日示疾,集衆言别,安坐而逝。
阇維收舍利建塔。
鎮境志澄禅師衢州鎮境志澄禅師,僧問:“如何是定乾坤底劍?”師曰: “不漏絲發。
”曰:“用者如何?”師曰:“不知。
”因普請次,僧問:“鉏頭損傷蝦蟆蚯蚓,還有罪也無?”師曰: “阿誰下手?”曰:“恁麼則無罪過。
” 師曰:“因果曆然。
” 崇福慶祥禅師明州崇福院慶祥禅師,上堂:“諸禅德!見性周遍,聞性亦然。
洞徹十方,無内無外。
所以古人道,随緣無作,動寂常真。
如此施為,全真知用。
”僧問:“如何是本來人?”師曰:“堂堂六尺甚分明。
”曰: “祇如本來人,還作如此相貌也無?”師曰:“汝喚甚麼作本來人?”曰: “乞師方便。
”師曰:“教誰方便?” 報恩明禅師法嗣保明道誠禅師福州保明院道誠通法禅師,上堂:“如為一人,衆多亦然。
珍重!”僧問:“圓音普震,三等齊聞。
竺土仙心,請師密付。
”師良久。
僧曰:“恁麼則意馬已成于寶馬,心牛頓作于白牛去也。
”師曰: “七颠八倒。
”曰:“若然者幾招哂笑。
”師曰:“禮拜了退。
”問:“如何是和尚西來意?”師曰:“我不曾到西天。
”曰: “如何是學人西來意?”師曰:“汝在東土多少時?”報慈言導師法嗣雲居義能禅師南康軍雲居義能禅師,上堂:“不用上來,堂中憍陳如上座為諸上座轉第一義法輪,還得麼? 若信得及,各自歸堂參取。
”下座後卻問一僧:“祇如山僧适來教上座參取聖僧,聖僧還道個甚麼?”僧曰: “特謝和尚再舉。
”問:“如何是佛?”師曰:“即心即佛。
”曰:“學人不會,乞師方便。
”師曰:“方便呼為佛,回光返照看,身心是何物。
” 崇壽稠禅師法嗣雲台令岑禅師泉州雲台山令岑禅師,僧問:“如何是雲台境?”師曰:“前山後山。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 “瞌睡漢。
”資國圓進山主杭州資國圓進山主,僧問:“丹霞燒木佛,意旨如何?”師曰: “招因帶果。
”問: “庭前柏樹子,意旨如何?”師曰:“碧眼胡僧笑點頭。
”問:“古人道: 東家作驢,西家作馬,意旨如何?”師曰:“相識滿天下。
” 報恩安禅師法嗣栖賢道堅禅師廬山栖賢道堅禅師,有官人問:“某甲收金陵,布陣殺人無數,還有罪也無?”師曰:“老僧祇管看。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洋瀾左蠡,無風浪起。
” 歸宗慧誠禅師廬山歸宗慧誠禅師,揚州人也。
開堂日,于法堂前謂衆曰: “天人得道,以此為證。
恁麼便散去,已是周遮。
其如未曉,即為重說。
”遂升座。
僧問:“知郡臨筵,請師演法。
”師曰:“我不及汝。
”問: “如何是佛?”師曰:“如何不是?”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 “不知。
”乃曰: “問話且住,直饒問到窮劫,問也不著。
答到窮劫,答也不及。
何以故? 祇為諸人各有本分事,圓滿十方,亘古亘今,乃至諸佛也不敢錯誤諸人,便謂之頂族,祇是助發上座。
所以道:十方法界諸有情,念念以證逝果。
彼既丈夫我亦爾,何得自輕而退屈。
諸上座,不要退屈,信取便休。
祖師西來,祇道見性成佛,其餘所說,不及此說。
更有個奇特方便,舉似諸人。
”良久曰:“分明記取,若到諸方,不得錯舉。
久立,珍重。
”僧問: “不通風處如何過得?”師曰:“汝從甚麼處來?”僧舉“南泉問鄧隐峰曰: “銅瓶是境,瓶中有水。
不得動著境,與老僧将水來”。
峰便拈瓶瀉水,未審此意如何?”師曰:“鄧隐峰甚奇怪,要且亂瀉。
” 長安規禅師法嗣長安辯實禅師廬州長安院辯實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少室靈峰住九霄。
” 雲蓋用清禅師潭州雲蓋用清禅師,河州趙氏子。
僧問:“有一人在萬丈井底,如何出得?”師曰:“且喜得相見。
” 曰:“恁麼則穿雲透月去也。
”師曰:“三十三天事,作麼生?”僧無對。
師曰:“謾語作麼?”問: “如何是雲蓋境?”師曰:“門外三泉井。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童行仔子。
”有頌示衆曰: “雲蓋鎖口訣,拟議皆腦裂。
拍手趁虛空,雲露西山月。
”僧問:“如何是鎖口訣?”師曰:“遍天遍地。
”曰: “恁麼則石人點頭,露柱拍手去也。
”師曰:“一瓶淨水一爐香。
”曰:“此猶是井底蝦蟆。
”師曰:“勞煩大衆。
” 師常節飲食,随衆二時,但展缽而已。
或逾年月,亦不調練服餌,無妨作務。
有請必開,即便飽食而亡拘執。
至道二年四月二日,示疾而逝。
雲居錫禅師法嗣般若從進禅師台州般若從進禅師,僧問:“古澗寒泉時如何?”師曰:“切忌飲著。
”曰:“飲著又如何?”師曰: “喪卻汝性命。
” 清化志超禅師越州清化志超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汝是甚麼人?”曰:“莫便是也無?”師曰: “是即沒交涉。
” 青原下十一世長壽彥禅師法嗣長壽法齊禅師蘇州長壽法齊禅師,婺州人。
始講明門!因明二論,尋置遊方,受心印于廣法禅師。
節使錢仁奉禮,請繼廣法住持。
開堂日,有百法座主問:“令公請命,四衆雲臻。
向上宗乘,請師舉唱。
”師曰: “百法明門論。
”曰:“畢竟作麼生?”師曰:“一切法無我。
”問:“城東老母與佛同生,為甚麼卻不見佛?”師曰:“不見即道。
”曰:“恁麼則見去也。
”師曰:“城東老母與佛同生。
” 雲居齊禅師法嗣雲居契瑰禅師南康雲居契瑰禅師,僧問:“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将歸。
未審師還受也無?”師曰: “你甚麼處得來?”曰:“恁麼則不虛施也。
”師曰:“卻且提取去。
”問: “如何是佛?”師曰:“贊歎不及。
”曰:“莫祇這個便是麼?”師曰:“不令人贊歎。
”靈隐文勝禅師杭州靈隐文勝慈濟禅師,僧問:“古鑒未磨時如何?”師曰: “古鑒。
”曰:“磨後如何?”師曰:“古鑒。
” 曰:“未審分不分?”師曰:“更照看。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莫訝荒疏。
”曰:“忽遇客來作麼生?” 師曰:“吃茶去。
” 瑞岩義海禅師明州瑞岩義海禅師,霅川人也。
造雲居法席,居問:“甚麼物恁麼來?”師于言下大悟。
遂有頌曰:“雲居甚麼物,問著頭恍惚。
直下便承當,猶是生埋沒。
”出世住報本。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若到諸方,但道報本不解答話。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無忌諱。
”曰: “忽遇觸忤,又且如何?”師曰:“不解作客,勞煩主人。
”問:“釋迦掩室于摩竭,淨名杜口于毗耶,未審如何示衆?”師曰: “汝不欲我開談?”曰:“未曉師機。
”師曰:“且退。
”問:“如何是無位真人?”師曰:“這裡無安排你處。
” 廣慧志全禅師明州廣慧志全禅師,上堂,僧問:“如何是衲僧本分事?”師曰:“你莫鈍置我。
”僧禮拜。
師曰: “卻是大衆鈍置阇黎。
”便下座。
問:“賊不打貧兒家時如何?”師曰: “說向人也不信。
”僧曰: “恁麼則禮拜而退。
”師曰:“得個甚麼!” 大梅居煦禅師明州大梅保福居煦禅師,僧問:“古人面壁,意旨如何?”師曰:“但恁麼會。
”曰:“未審如何領會?” 師曰:“禮拜著。
” 南明惟宿禅師處州南明惟宿禅師,僧問:“法法不隐藏,古今常顯露。
如何是顯露底法?”師曰:“見示大衆。
”曰: “恁麼則學人謹退也。
”師曰:“知過必改。
” 清溪清禅師荊門軍清溪清禅師,僧問:“古路坦然,如何履踐?”曰:“你是行腳僧。
” 支提隆禅師法嗣靈隐玄本禅師杭州靈隐玄本禅師,僧問:“蚌含未剖時如何?”師曰:“光從何來?”問:“臨濟入門便喝,德山入門便棒,此意如何?”師曰:“天晴不肯去。
”師見僧看經,乃問:“看甚麼經?”僧無語。
乃示頌曰: “看經不識經,徒勞損眼睛。
欲得不損眼,分明識取經。
” 羅漢林禅師法嗣慧力紹珍禅師臨江軍慧力院紹珍禅師,僧問:“金雞未鳴時如何?”師曰:“是何時節?”曰:“鳴後如何?”師曰:“卻不知時。
”問:“師子未出窟時如何?”師曰:“在那裡?”曰:“出窟後如何?”師曰:“且走。
” 大甯慶璁禅師洪州大甯院慶璁禅師,僧問:“道泰不傳天子令,時人盡唱太平歌。
未審師今意旨如何?”師曰: “山僧罪過。
”問:“如何是佛?”師曰:“須彌山。
”上堂:“生死槃,猶如昨夢。
且道三世諸佛,釋迦老子有甚麼長處?雖然如是,莫錯會好!”拍手一下,便下座。
問:“承古有言,東山西嶺青,未審意旨如何?” 師曰:“東山西嶺青,兩下卻天晴。
更問個中意,鹁鸠生鹞鷹。
” 功臣轲禅師法嗣堯峰颢暹禅師蘇州堯峰颢暹禅師,僧問:“學人乍入叢林,乞師一接。
”師曰:“去。
”問: “承教有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如何是平等法?”師曰:“堯峰高,寶華低。
”曰:“恁麼則卻成高下去也。
”師曰:“情知你恁麼會。
” 聞雷聲,示衆曰:“還聞雷聲麼?還知起處麼?若知起處,便知身命落處。
若也不知,所以古人道,不知天地者,剛道有乾坤。
不如吃茶去。
”問: “如何是道?”師曰:“夕死可矣。
”問:“如何是金剛力士?”師曰:“這裡用不著。
”問:“亡僧遷化向甚麼去也?”師曰:“蒼天!蒼天!” 乃曰:“祇如末後僧問: “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也?”山僧向他道:“蒼天!蒼天!”且道意落在甚麼處?莫是悲傷遷逝,痛憶道人麼? 若乃恁麼評論,實謂罔知去處。
要知去處麼?更不用久立。
歇去!”上堂: “冬去春來,樓閣門開。
若也人得,不用徘徊。
諸上座,還向這裡入得也未?若也入得,所以古人道,是處是彌勒,無門無善财。
若也人之未得,自是諸上座狂走。
更不忉忉,久立珍重!” 聖壽志升禅師蘇州吳江聖壽志升禅師,上堂:“若論佛法,更有甚麼事? 所以道古今山河,古今日月,古今人倫,古今城郭,喚作平等法門。
絕前後際,諸人還信得及麼?若信得及,依而行之。
久立,珍重。
” 功臣守如禅師杭州功臣開化守如禅師,上堂,召大衆曰:“還知道聖僧同諸人到這裡麼?既勞尊降,焉取稽留。
久立,珍重。
”栖賢湜禅師法嗣興教惟一禅師杭州南山與教院惟一禅師,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白雲數重。
”曰:“出世後如何?”師曰:“青山一朵。
”問:“如何是道?”師曰:“剌頭入荒草。
”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乾屎橛。
”曰: “大耳三藏第三度為甚麼不見國師?”師曰:“腳跟下看。
”曰:“如何得見?”師曰:“草鞋跟斷。
”西餘體柔禅師安吉州西餘體柔禅師,上堂:“一人把火,自燼其身。
一人抱冰,橫屍于路。
進前即觸途成滞,退後即噎氣填胸。
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如今已不柰何也!”良久曰:“待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
” 定山惟素山主真州定山惟素山主,僧問:“如何是不遷義?”師曰:“暑往寒來。
”曰:“恁麼則遷去也。
”師曰:“啼得血流無用處。
”問:“達磨心印師已曉,試舉家風對衆看。
”師曰: “門前有個長松樹,夜半子規來上啼。
” 問:“知師洞達諸方旨,臨機不答舊時禅。
如何是新奇?”師曰:“若到諸方,不得錯舉。
”曰:“學人殷勤于座右,莫不祇此是新奇。
”師曰:“折草量天。
”問:“如何是定山境?”師曰:“清風滿院。
”曰: “忽遇客來,如何祇待?”師曰:“莫嫌冷淡。
”乃曰:“若論家風與境,不易酬對。
多見指定處所,教他不得自在。
曾有僧問大随:“如何是和尚家風?”随曰:“赤土畫簸箕。
”又曰:“肚上不貼榜。
”且問諸人作麼生會? 更有夾山、雲門、臨濟、風穴皆有此話,播于諸方。
各各施設不同,又作麼生會?法無異轍,殊途同歸。
若要省力易會,但識取自家桑梓,便能紹得家業,随處解脫,應用現前,天地同根,萬物一體,喚作衲僧眼睛,綿綿不漏絲發。
苟或于此不明,徒自竮辛苦。
”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含齒戴發。
”曰:“恁麼則人人具足。
”師曰:“遠之又遠。
”問: “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成家立業。
”曰:“見後如何?”師曰: “立業成家。
”問:“如何是定山路?”師曰:“峭。
” 曰:“履踐者如何?”師曰:“崄。
”問: “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槃,未審圓覺從甚麼處流出?”師曰:“山僧頂戴有分。
”曰:“恁麼則信受奉行。
”師曰: “依俙似曲才堪聽。
”問: “十二時中如何得與道相應?”師曰:“皇天無親,唯德是輔。
”曰:“恁麼則不假修證也。
”師曰: “三生六十劫。
” 淨土素禅師法嗣淨土惟正禅師杭州淨土院惟正禅師,秀州華亭黃氏子。
幼從錢塘資聖院本如隸業,且将較藝于有司。
如使禱觀音像,以求陰相。
師謝曰:“豈忍獨私于已哉!”郡人朱紹安聞而加歎,欲啟帑度之。
師慨然曰: “古之度人,以清機密旨,今反是,去古遠矣。
吾堕三寶數,當有其時。
”已而遇祥符覃恩,得諧素志。
獨擁毳袍且弊,同列慢之。
師曰:“佛乎佛乎,儀相雲乎哉?僧乎僧乎,盛服雲乎哉?” 厥後有願輪奉歲時用度,俾繼如之院務,亦複謝曰:“聞拓缽乞食,未聞安坐以享。
聞曆谒諸祖,未聞廢學自任。
況我齒茂氣完,正在筋力為禮,非從事屋廬之秋也。
”于是提策東引,學三觀于天台,複旋徑山,咨單傳之旨于老宿惟素。
素董臨安功臣山淨土院,師輔相之,久而繼席焉。
然為人高簡,律身精嚴。
名卿巨公,多所推尊。
葉内翰清臣牧金陵,迎師語道。
一日,葉曰:“明日府有燕飲,師固奉律,能為我少留一日,款清話否?” 師諾之。
翌日,遣使邀師,留一偈而返。
曰:“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門倚杖又思惟。
為僧祇合居岩谷,國士筵中甚不宜。
”坐客皆仰其标緻。
師識慮洗然,不牽世累,雅愛跨黃犢出入,軍持巾缽,悉挂角上,市人争觀之。
師自若也。
杭守蔣侍郎堂與師為方外友,每往谒,至郡庭下犢譚笑,終日而去。
蔣有詩曰: “禅客尋常入舊都,黃牛角上挂瓶盂。
有時帶雪穿雲去,便好和雲畫作圖。
” 師嘗作山中偈曰:“橋上山萬層,橋下水千裡。
唯有白鹭鸶,見我常來此。
”平生制作三十卷,号錦溪集。
又工書,筆法勝絕,秦少遊珍藏之,冬不擁爐,以荻花作毬,納足其中,客至共之。
夏秋好玩月,盤膝大盆中浮池上,自旋其盆,吟笑達旦,率以為常。
九峰韶禅師嘗客于院,一夕将卧,師邀之曰:“月色如此,勞生擾擾,對之者能幾人?” 峰唯唯而已。
久之,呼童子使熟炙。
峰方饑,意作藥石。
頃乃橘皮湯一杯,峰匿笑曰: “無乃太清乎!”有問曰:“師以禅師名,乃不談禅,何也?”師曰:“徒費言語。
吾懶甯假曲折,但日夜煩萬象為敷演耳。
言語有間,而此法無盡,所謂造物無盡藏也。
”皇佑元年孟夏八日,語衆曰: “夫動以對靜,未始有極。
吾一動曆年六十有四,今靜矣。
然動靜本何有哉?”于是泊然而逝。
青原下十二世靈隐勝禅師法嗣靈隐延珊禅師杭州靈隐延珊慧明禅師,僧問: “如何是道?”師曰:“道遠乎哉!”問:“如何是正真一路?”師曰: “絲發不通。
”曰:“恁麼則依而行之。
”師曰:“莫亂走。
”上堂:“與上座一線道,且作麼生持論佛法? 若也水洩不通,便教上座無安身立命處。
當此之時,祖佛出頭來,也有二十棒分。
恁麼道,山僧還有過也無? 不見世尊生下,周行七步,目顧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雲:“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雲門雲: “我當初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吃卻,何以如此?貴圖天下太平”且道雲門恁麼說話,有佛法道理也無? 雖然如此,雲門祇具一隻眼。
久立,珍重!” 薦福歸則禅師常州薦福院歸則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 “耳畔打鐘聲。
” 瑞岩海禅師法嗣翠岩嗣元禅師明州翠岩嗣元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見錢買賣不曾賒。
”曰: “向上更有事也無?”師曰:“好不信人直!”
”言訖奄然,開一目微視而逝。
興教洪壽禅師杭州興教洪壽禅師,同國師普請次,聞堕薪有省,作偈曰: “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 永安道原禅師蘇州承天永安道原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咄! 這旃陀羅。
”曰:“學人初機,乞師方便。
” 師曰:“汝問甚麼?”曰:“問佛。
”師曰:“咄!這旃陀羅。
” 清涼欽禅師法嗣雲居道齊禅師洪州雲居道齊禅師,本州金氏子。
遍曆禅會,學心未息。
後于上藍院主經藏。
法燈一日謂師曰: “有人問我西來意,答它曰:不東不西。
藏主作麼生會?”師對曰:“不東不西。
”燈曰:“與麼會又争得?” 曰:“道齊祇恁麼,未審和尚尊意如何?”燈曰:“他家自有兒孫在。
”師于是頓明厥旨。
有頌曰: “接物利生絕妙,外生終是不肖。
他家自有兒孫,将來用得恰好。
”住後,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汝是阿誰?” 問:“荊棘林中無出路,請師方便為畬開。
”師曰:“汝拟去甚麼處?”曰: “幾不到此。
”師曰:“閑言語。
”問:“不免輪回,不求解脫時如何?”師曰:“還曾問建山麼?”曰:“學人不會,乞師方便。
”師曰: “放你三十棒。
”問:“如何是三寶?”師曰:“汝是甚麼寶?”曰:“如何。
”師曰:“土木瓦礫。
”師著語要搜玄、拈古代别等,盛行叢林。
至道三年丁酉九月,示疾。
聲鐘集衆,乃曰: “老僧三處住持三十餘年,十方兄弟,相聚話道,主事頭首,動心贊助。
老僧今日火風相逼,特與諸人相見。
諸人還見麼?今日若見是末後方便。
諸人向甚麼處見,為向四大五陰處見?六入十二處見?這裡若見,可謂雲居山二十年間後學有賴。
吾去後,山門大衆分付契瑰開堂住持,凡事勤而行之,各自努力。
珍重!” 大衆才散,師歸西挾而逝,塔于本山。
靈隐聳禅師法嗣功臣道慈禅師杭州功臣院道慈禅師,僧問:“師登寶座,大衆鹹臻。
便請舉揚宗教。
”師曰:“大衆證明。
”曰: “恁麼則亘古亘今也。
”師曰:“也須領話。
”羅漢願昭禅師秀州羅漢院願昭禅師,錢塘人也。
上堂:“山河大地是真善知識,時常說法,時時度人。
不妨諸上座參取。
”僧問:“羅漢家風,請師一句。
”師曰:“嘉禾合穗,上國傳芳。
”曰: “此猶是嘉禾家風,如何是羅漢家風?”師曰:“或到諸方,分明舉似。
” 後住杭州香嚴寺,僧問:“不立纖塵,請師直道。
”師曰: “衆人笑汝。
”曰:“如何領會?”師曰:“還我話頭來。
” 報恩師智禅師處州報恩院師智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誰人不見?”問:“如何是一相三昧?”師曰: “青黃赤白。
”曰:“一相何在?”師曰:“汝卻靈利。
”問:“祖祖相傳傳祖印,師今法嗣嗣何人?”師曰:“靈鹫峰前,月輪皎皎。
”瀫甯可先禅師衢州瀫甯可先禅師,僧問:“如何是瀫甯家風?”師曰:“謝指示。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 “怪老僧甚麼處?”曰:“學人不會,乞師方便。
”師曰:“适來豈不是問西來意?” 光孝道端禅師杭州光孝院道端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高聲問著。
”曰:“莫即便是也無?”師曰: “沒交涉。
”後住靈隐,示滅。
保清遇甯禅師杭州西山保清院遇甯禅師,開堂升座,有二僧一時禮拜。
師曰: “二人俱錯。
”僧拟進語,師便下座。
支提辯隆禅師福州支提雍熙辯隆禅師,明州人也。
上堂:“巍巍實相,逼塞虛空。
金剛之體,無有破壞。
大衆還見不見?若言見也,且實相之體本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亦非見聞覺知之法。
且作麼生說個見底道理?若言不見,又道巍巍實相,逼塞虛空,為甚麼不見?”僧問:“如何是向上一路?”師曰:“腳下底。
”曰: “恁麼則尋常履踐。
”師曰:“莫錯認。
”問:“如何是堅密身?”師曰: “裸裸地。
”曰:“恁麼則不密也。
”師曰: “見個甚麼!” 瑞龍希圓禅師杭州瑞龍院希圓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特謝阇黎借問。
”曰:“借問則不無,家風作麼生?”師曰:“瞌睡漢。
” 歸宗柔禅師法嗣羅漢行林禅師南康軍羅漢行林祖印禅師,僧問:“天垂甘露,地湧七珍。
是甚麼人分上事?”師曰:“謝汝相報。
”曰:“恁麼則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去也。
”師曰:“更須子細。
” 上堂才坐,忽有貓兒跳上身,師提起示衆曰:“昔日南泉親斬卻,今朝耶舍示玄徒。
而今賣與諸禅客,文契分明要也無。
” 良久,抛下貓兒,便下座。
天童山新禅師明州天童新禅師,僧問:“如何是密作用?”師曰:“何曾密?”問:“心徑未通時如何?”師曰: “甚麼物礙汝?”問:“求之不得時如何?”師曰:“用求作麼?”曰: “如何即是?”師曰:“何曾失卻。
”問:“如何是天童境?”師曰:“雲無人種生何極,水有誰教去不回。
” 功臣覺轲禅師杭州功臣覺轲心印禅師,僧問:“祖師不在東西山,未審在甚麼處?”師曰:“且讨。
”問:“如何是天真佛?”師曰:“争敢裝點。
”天童清簡禅師明州天童清簡禅師,錢塘張氏子。
師為事孤潔,時謂之簡浙客。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不欲向汝道。
”曰:“請和尚道。
”師曰:“達磨不可再來也。
” 師晚居雪寶而終,塔于寺之東南隅。
百丈恒禅師法嗣栖賢澄湜禅師廬山栖賢澄湜禅師,僧問:“趙州石橋,度驢度馬。
三峽石橋,當度何人?”師曰:“蝦蟆蚯蚓。
”曰: “恁麼則物物盡沾恩。
”師曰:“踏不著。
”問:“仙洞昨朝師罷唱,栖賢今日請師宣。
”師曰:“來日又作麼生?” 曰:“未審如何領會?”師曰:“箭過新羅。
”問:“如何是佛?”師曰: “張三李四。
”問:“古人斬蛇意旨如何?”師曰:“猶未知痛癢。
”問:“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學人如何得及第歸?”師曰:“不才謹退。
” 晚參衆集,師曰:“早晨不與諸人相見,今晚不可無言。
”便下座。
問: “毗目仙人執善财手,見微塵諸佛。
祇如未執手時。
見個甚麼?”師曰:“如今又見個甚麼?”上堂,良久曰: “幸好一盤飯,不可糁椒姜。
雖然如此,試唼啖看。
”便下座。
萬壽德興禅師蘇州萬壽德興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大衆一時瞻仰。
”問:“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師曰:“汝且自為。
”乃曰:“問答俱備,其誰得意。
若向他求,還成特地。
老僧久處深山,比為藏拙,何期今日入到萬壽門下,可謂藏之不得。
既藏不得,分明露現。
未審諸人,阿誰先見? 如有見處,出來對衆吐露個消息。
”良久曰:“久立,珍重。
”雲門永禅師越州雲門雍熙永禅師,僧問:“師子未出窟時如何?”師曰: “且莫哮吼。
”曰:“出窟後如何?”師曰: “退後著。
”問:“如何是古佛徑路?”師曰:“誰不履踐?”問:“如何是學人休心息意處?”師曰:“拗折拄杖得也未?”問:“心王出時如何?”師曰:“更宣一遍看。
”問: “如何是決定義?”師曰:“不可執著。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此意不小。
” 永明潛禅師法嗣千光瑰省禅師杭州千光王寺瑰省禅師,溫州鄭氏子。
幼歲出家,精究律部。
聽天台文句,栖心于圓頓止觀。
後閱楞嚴,文理宏浚,未能洞曉。
一夕誦經既久,就案徦寐,夢中見日輪自空而降,開口吞之。
自是倏然發悟,差别義門,渙然無滞。
後參永明,永明唯印前解,無别指喻。
以忠懿王所遺衲衣授之表信。
住後,上堂:“諸上座,佛法無事,昔之日月,今之日月。
昔日風兩,今日風兩。
昔日上座,今日上座,舉亦了,說亦了,一切成現好!珍重。
”開寶五年七月,寶樹浴池,忽現其前。
師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越三日示疾,集衆言别,安坐而逝。
阇維收舍利建塔。
鎮境志澄禅師衢州鎮境志澄禅師,僧問:“如何是定乾坤底劍?”師曰: “不漏絲發。
”曰:“用者如何?”師曰:“不知。
”因普請次,僧問:“鉏頭損傷蝦蟆蚯蚓,還有罪也無?”師曰: “阿誰下手?”曰:“恁麼則無罪過。
” 師曰:“因果曆然。
” 崇福慶祥禅師明州崇福院慶祥禅師,上堂:“諸禅德!見性周遍,聞性亦然。
洞徹十方,無内無外。
所以古人道,随緣無作,動寂常真。
如此施為,全真知用。
”僧問:“如何是本來人?”師曰:“堂堂六尺甚分明。
”曰: “祇如本來人,還作如此相貌也無?”師曰:“汝喚甚麼作本來人?”曰: “乞師方便。
”師曰:“教誰方便?” 報恩明禅師法嗣保明道誠禅師福州保明院道誠通法禅師,上堂:“如為一人,衆多亦然。
珍重!”僧問:“圓音普震,三等齊聞。
竺土仙心,請師密付。
”師良久。
僧曰:“恁麼則意馬已成于寶馬,心牛頓作于白牛去也。
”師曰: “七颠八倒。
”曰:“若然者幾招哂笑。
”師曰:“禮拜了退。
”問:“如何是和尚西來意?”師曰:“我不曾到西天。
”曰: “如何是學人西來意?”師曰:“汝在東土多少時?”報慈言導師法嗣雲居義能禅師南康軍雲居義能禅師,上堂:“不用上來,堂中憍陳如上座為諸上座轉第一義法輪,還得麼? 若信得及,各自歸堂參取。
”下座後卻問一僧:“祇如山僧适來教上座參取聖僧,聖僧還道個甚麼?”僧曰: “特謝和尚再舉。
”問:“如何是佛?”師曰:“即心即佛。
”曰:“學人不會,乞師方便。
”師曰:“方便呼為佛,回光返照看,身心是何物。
” 崇壽稠禅師法嗣雲台令岑禅師泉州雲台山令岑禅師,僧問:“如何是雲台境?”師曰:“前山後山。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 “瞌睡漢。
”資國圓進山主杭州資國圓進山主,僧問:“丹霞燒木佛,意旨如何?”師曰: “招因帶果。
”問: “庭前柏樹子,意旨如何?”師曰:“碧眼胡僧笑點頭。
”問:“古人道: 東家作驢,西家作馬,意旨如何?”師曰:“相識滿天下。
” 報恩安禅師法嗣栖賢道堅禅師廬山栖賢道堅禅師,有官人問:“某甲收金陵,布陣殺人無數,還有罪也無?”師曰:“老僧祇管看。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洋瀾左蠡,無風浪起。
” 歸宗慧誠禅師廬山歸宗慧誠禅師,揚州人也。
開堂日,于法堂前謂衆曰: “天人得道,以此為證。
恁麼便散去,已是周遮。
其如未曉,即為重說。
”遂升座。
僧問:“知郡臨筵,請師演法。
”師曰:“我不及汝。
”問: “如何是佛?”師曰:“如何不是?”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 “不知。
”乃曰: “問話且住,直饒問到窮劫,問也不著。
答到窮劫,答也不及。
何以故? 祇為諸人各有本分事,圓滿十方,亘古亘今,乃至諸佛也不敢錯誤諸人,便謂之頂族,祇是助發上座。
所以道:十方法界諸有情,念念以證逝果。
彼既丈夫我亦爾,何得自輕而退屈。
諸上座,不要退屈,信取便休。
祖師西來,祇道見性成佛,其餘所說,不及此說。
更有個奇特方便,舉似諸人。
”良久曰:“分明記取,若到諸方,不得錯舉。
久立,珍重。
”僧問: “不通風處如何過得?”師曰:“汝從甚麼處來?”僧舉“南泉問鄧隐峰曰: “銅瓶是境,瓶中有水。
不得動著境,與老僧将水來”。
峰便拈瓶瀉水,未審此意如何?”師曰:“鄧隐峰甚奇怪,要且亂瀉。
” 長安規禅師法嗣長安辯實禅師廬州長安院辯實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少室靈峰住九霄。
” 雲蓋用清禅師潭州雲蓋用清禅師,河州趙氏子。
僧問:“有一人在萬丈井底,如何出得?”師曰:“且喜得相見。
” 曰:“恁麼則穿雲透月去也。
”師曰:“三十三天事,作麼生?”僧無對。
師曰:“謾語作麼?”問: “如何是雲蓋境?”師曰:“門外三泉井。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童行仔子。
”有頌示衆曰: “雲蓋鎖口訣,拟議皆腦裂。
拍手趁虛空,雲露西山月。
”僧問:“如何是鎖口訣?”師曰:“遍天遍地。
”曰: “恁麼則石人點頭,露柱拍手去也。
”師曰:“一瓶淨水一爐香。
”曰:“此猶是井底蝦蟆。
”師曰:“勞煩大衆。
” 師常節飲食,随衆二時,但展缽而已。
或逾年月,亦不調練服餌,無妨作務。
有請必開,即便飽食而亡拘執。
至道二年四月二日,示疾而逝。
雲居錫禅師法嗣般若從進禅師台州般若從進禅師,僧問:“古澗寒泉時如何?”師曰:“切忌飲著。
”曰:“飲著又如何?”師曰: “喪卻汝性命。
” 清化志超禅師越州清化志超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汝是甚麼人?”曰:“莫便是也無?”師曰: “是即沒交涉。
” 青原下十一世長壽彥禅師法嗣長壽法齊禅師蘇州長壽法齊禅師,婺州人。
始講明門!因明二論,尋置遊方,受心印于廣法禅師。
節使錢仁奉禮,請繼廣法住持。
開堂日,有百法座主問:“令公請命,四衆雲臻。
向上宗乘,請師舉唱。
”師曰: “百法明門論。
”曰:“畢竟作麼生?”師曰:“一切法無我。
”問:“城東老母與佛同生,為甚麼卻不見佛?”師曰:“不見即道。
”曰:“恁麼則見去也。
”師曰:“城東老母與佛同生。
” 雲居齊禅師法嗣雲居契瑰禅師南康雲居契瑰禅師,僧問:“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将歸。
未審師還受也無?”師曰: “你甚麼處得來?”曰:“恁麼則不虛施也。
”師曰:“卻且提取去。
”問: “如何是佛?”師曰:“贊歎不及。
”曰:“莫祇這個便是麼?”師曰:“不令人贊歎。
”靈隐文勝禅師杭州靈隐文勝慈濟禅師,僧問:“古鑒未磨時如何?”師曰: “古鑒。
”曰:“磨後如何?”師曰:“古鑒。
” 曰:“未審分不分?”師曰:“更照看。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莫訝荒疏。
”曰:“忽遇客來作麼生?” 師曰:“吃茶去。
” 瑞岩義海禅師明州瑞岩義海禅師,霅川人也。
造雲居法席,居問:“甚麼物恁麼來?”師于言下大悟。
遂有頌曰:“雲居甚麼物,問著頭恍惚。
直下便承當,猶是生埋沒。
”出世住報本。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若到諸方,但道報本不解答話。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無忌諱。
”曰: “忽遇觸忤,又且如何?”師曰:“不解作客,勞煩主人。
”問:“釋迦掩室于摩竭,淨名杜口于毗耶,未審如何示衆?”師曰: “汝不欲我開談?”曰:“未曉師機。
”師曰:“且退。
”問:“如何是無位真人?”師曰:“這裡無安排你處。
” 廣慧志全禅師明州廣慧志全禅師,上堂,僧問:“如何是衲僧本分事?”師曰:“你莫鈍置我。
”僧禮拜。
師曰: “卻是大衆鈍置阇黎。
”便下座。
問:“賊不打貧兒家時如何?”師曰: “說向人也不信。
”僧曰: “恁麼則禮拜而退。
”師曰:“得個甚麼!” 大梅居煦禅師明州大梅保福居煦禅師,僧問:“古人面壁,意旨如何?”師曰:“但恁麼會。
”曰:“未審如何領會?” 師曰:“禮拜著。
” 南明惟宿禅師處州南明惟宿禅師,僧問:“法法不隐藏,古今常顯露。
如何是顯露底法?”師曰:“見示大衆。
”曰: “恁麼則學人謹退也。
”師曰:“知過必改。
” 清溪清禅師荊門軍清溪清禅師,僧問:“古路坦然,如何履踐?”曰:“你是行腳僧。
” 支提隆禅師法嗣靈隐玄本禅師杭州靈隐玄本禅師,僧問:“蚌含未剖時如何?”師曰:“光從何來?”問:“臨濟入門便喝,德山入門便棒,此意如何?”師曰:“天晴不肯去。
”師見僧看經,乃問:“看甚麼經?”僧無語。
乃示頌曰: “看經不識經,徒勞損眼睛。
欲得不損眼,分明識取經。
” 羅漢林禅師法嗣慧力紹珍禅師臨江軍慧力院紹珍禅師,僧問:“金雞未鳴時如何?”師曰:“是何時節?”曰:“鳴後如何?”師曰:“卻不知時。
”問:“師子未出窟時如何?”師曰:“在那裡?”曰:“出窟後如何?”師曰:“且走。
” 大甯慶璁禅師洪州大甯院慶璁禅師,僧問:“道泰不傳天子令,時人盡唱太平歌。
未審師今意旨如何?”師曰: “山僧罪過。
”問:“如何是佛?”師曰:“須彌山。
”上堂:“生死槃,猶如昨夢。
且道三世諸佛,釋迦老子有甚麼長處?雖然如是,莫錯會好!”拍手一下,便下座。
問:“承古有言,東山西嶺青,未審意旨如何?” 師曰:“東山西嶺青,兩下卻天晴。
更問個中意,鹁鸠生鹞鷹。
” 功臣轲禅師法嗣堯峰颢暹禅師蘇州堯峰颢暹禅師,僧問:“學人乍入叢林,乞師一接。
”師曰:“去。
”問: “承教有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如何是平等法?”師曰:“堯峰高,寶華低。
”曰:“恁麼則卻成高下去也。
”師曰:“情知你恁麼會。
” 聞雷聲,示衆曰:“還聞雷聲麼?還知起處麼?若知起處,便知身命落處。
若也不知,所以古人道,不知天地者,剛道有乾坤。
不如吃茶去。
”問: “如何是道?”師曰:“夕死可矣。
”問:“如何是金剛力士?”師曰:“這裡用不著。
”問:“亡僧遷化向甚麼去也?”師曰:“蒼天!蒼天!” 乃曰:“祇如末後僧問: “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也?”山僧向他道:“蒼天!蒼天!”且道意落在甚麼處?莫是悲傷遷逝,痛憶道人麼? 若乃恁麼評論,實謂罔知去處。
要知去處麼?更不用久立。
歇去!”上堂: “冬去春來,樓閣門開。
若也人得,不用徘徊。
諸上座,還向這裡入得也未?若也入得,所以古人道,是處是彌勒,無門無善财。
若也人之未得,自是諸上座狂走。
更不忉忉,久立珍重!” 聖壽志升禅師蘇州吳江聖壽志升禅師,上堂:“若論佛法,更有甚麼事? 所以道古今山河,古今日月,古今人倫,古今城郭,喚作平等法門。
絕前後際,諸人還信得及麼?若信得及,依而行之。
久立,珍重。
” 功臣守如禅師杭州功臣開化守如禅師,上堂,召大衆曰:“還知道聖僧同諸人到這裡麼?既勞尊降,焉取稽留。
久立,珍重。
”栖賢湜禅師法嗣興教惟一禅師杭州南山與教院惟一禅師,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白雲數重。
”曰:“出世後如何?”師曰:“青山一朵。
”問:“如何是道?”師曰:“剌頭入荒草。
”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乾屎橛。
”曰: “大耳三藏第三度為甚麼不見國師?”師曰:“腳跟下看。
”曰:“如何得見?”師曰:“草鞋跟斷。
”西餘體柔禅師安吉州西餘體柔禅師,上堂:“一人把火,自燼其身。
一人抱冰,橫屍于路。
進前即觸途成滞,退後即噎氣填胸。
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如今已不柰何也!”良久曰:“待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
” 定山惟素山主真州定山惟素山主,僧問:“如何是不遷義?”師曰:“暑往寒來。
”曰:“恁麼則遷去也。
”師曰:“啼得血流無用處。
”問:“達磨心印師已曉,試舉家風對衆看。
”師曰: “門前有個長松樹,夜半子規來上啼。
” 問:“知師洞達諸方旨,臨機不答舊時禅。
如何是新奇?”師曰:“若到諸方,不得錯舉。
”曰:“學人殷勤于座右,莫不祇此是新奇。
”師曰:“折草量天。
”問:“如何是定山境?”師曰:“清風滿院。
”曰: “忽遇客來,如何祇待?”師曰:“莫嫌冷淡。
”乃曰:“若論家風與境,不易酬對。
多見指定處所,教他不得自在。
曾有僧問大随:“如何是和尚家風?”随曰:“赤土畫簸箕。
”又曰:“肚上不貼榜。
”且問諸人作麼生會? 更有夾山、雲門、臨濟、風穴皆有此話,播于諸方。
各各施設不同,又作麼生會?法無異轍,殊途同歸。
若要省力易會,但識取自家桑梓,便能紹得家業,随處解脫,應用現前,天地同根,萬物一體,喚作衲僧眼睛,綿綿不漏絲發。
苟或于此不明,徒自竮辛苦。
”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含齒戴發。
”曰:“恁麼則人人具足。
”師曰:“遠之又遠。
”問: “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成家立業。
”曰:“見後如何?”師曰: “立業成家。
”問:“如何是定山路?”師曰:“峭。
” 曰:“履踐者如何?”師曰:“崄。
”問: “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槃,未審圓覺從甚麼處流出?”師曰:“山僧頂戴有分。
”曰:“恁麼則信受奉行。
”師曰: “依俙似曲才堪聽。
”問: “十二時中如何得與道相應?”師曰:“皇天無親,唯德是輔。
”曰:“恁麼則不假修證也。
”師曰: “三生六十劫。
” 淨土素禅師法嗣淨土惟正禅師杭州淨土院惟正禅師,秀州華亭黃氏子。
幼從錢塘資聖院本如隸業,且将較藝于有司。
如使禱觀音像,以求陰相。
師謝曰:“豈忍獨私于已哉!”郡人朱紹安聞而加歎,欲啟帑度之。
師慨然曰: “古之度人,以清機密旨,今反是,去古遠矣。
吾堕三寶數,當有其時。
”已而遇祥符覃恩,得諧素志。
獨擁毳袍且弊,同列慢之。
師曰:“佛乎佛乎,儀相雲乎哉?僧乎僧乎,盛服雲乎哉?” 厥後有願輪奉歲時用度,俾繼如之院務,亦複謝曰:“聞拓缽乞食,未聞安坐以享。
聞曆谒諸祖,未聞廢學自任。
況我齒茂氣完,正在筋力為禮,非從事屋廬之秋也。
”于是提策東引,學三觀于天台,複旋徑山,咨單傳之旨于老宿惟素。
素董臨安功臣山淨土院,師輔相之,久而繼席焉。
然為人高簡,律身精嚴。
名卿巨公,多所推尊。
葉内翰清臣牧金陵,迎師語道。
一日,葉曰:“明日府有燕飲,師固奉律,能為我少留一日,款清話否?” 師諾之。
翌日,遣使邀師,留一偈而返。
曰:“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門倚杖又思惟。
為僧祇合居岩谷,國士筵中甚不宜。
”坐客皆仰其标緻。
師識慮洗然,不牽世累,雅愛跨黃犢出入,軍持巾缽,悉挂角上,市人争觀之。
師自若也。
杭守蔣侍郎堂與師為方外友,每往谒,至郡庭下犢譚笑,終日而去。
蔣有詩曰: “禅客尋常入舊都,黃牛角上挂瓶盂。
有時帶雪穿雲去,便好和雲畫作圖。
” 師嘗作山中偈曰:“橋上山萬層,橋下水千裡。
唯有白鹭鸶,見我常來此。
”平生制作三十卷,号錦溪集。
又工書,筆法勝絕,秦少遊珍藏之,冬不擁爐,以荻花作毬,納足其中,客至共之。
夏秋好玩月,盤膝大盆中浮池上,自旋其盆,吟笑達旦,率以為常。
九峰韶禅師嘗客于院,一夕将卧,師邀之曰:“月色如此,勞生擾擾,對之者能幾人?” 峰唯唯而已。
久之,呼童子使熟炙。
峰方饑,意作藥石。
頃乃橘皮湯一杯,峰匿笑曰: “無乃太清乎!”有問曰:“師以禅師名,乃不談禅,何也?”師曰:“徒費言語。
吾懶甯假曲折,但日夜煩萬象為敷演耳。
言語有間,而此法無盡,所謂造物無盡藏也。
”皇佑元年孟夏八日,語衆曰: “夫動以對靜,未始有極。
吾一動曆年六十有四,今靜矣。
然動靜本何有哉?”于是泊然而逝。
青原下十二世靈隐勝禅師法嗣靈隐延珊禅師杭州靈隐延珊慧明禅師,僧問: “如何是道?”師曰:“道遠乎哉!”問:“如何是正真一路?”師曰: “絲發不通。
”曰:“恁麼則依而行之。
”師曰:“莫亂走。
”上堂:“與上座一線道,且作麼生持論佛法? 若也水洩不通,便教上座無安身立命處。
當此之時,祖佛出頭來,也有二十棒分。
恁麼道,山僧還有過也無? 不見世尊生下,周行七步,目顧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雲:“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雲門雲: “我當初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吃卻,何以如此?貴圖天下太平”且道雲門恁麼說話,有佛法道理也無? 雖然如此,雲門祇具一隻眼。
久立,珍重!” 薦福歸則禅師常州薦福院歸則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 “耳畔打鐘聲。
” 瑞岩海禅師法嗣翠岩嗣元禅師明州翠岩嗣元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見錢買賣不曾賒。
”曰: “向上更有事也無?”師曰:“好不信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