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飯後三碗茶。
” 師一日拈起蒲團,示衆曰:“諸佛菩薩,入理聖人,皆從這裡出。
”便擲下,擘開胸曰:“作麼生?”衆無對。
問:“學人創入叢林,一夏将末,未蒙和尚指教,願垂提拯。
”師拓開曰: “老僧住持已來,未曾瞎卻一人眼。
”師有時坐良久,周視左右曰:“會麼?”衆曰:“不會。
”師曰:“不會即謾汝去也。
” 師一日将蒲團于頭上,曰:“汝諸人恁麼時難共語。
”衆無對。
師将坐,卻曰:“猶較些子。
” 南塔湧禅師法嗣芭蕉慧清禅師郢州芭蕉山慧清禅師,新羅國人也。
上堂,拈拄杖示衆曰:“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
你無拄杖子,我奪卻你拄杖子。
”靠拄杖下座。
僧問:“如何是芭蕉水?” 師曰:“冬溫夏涼。
”問: “如何是吹毛劍?”師曰:“進前三步。
”曰:“用者如何?”師曰:“退後三步。
”問:“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師曰: “祇恐阇黎不問。
”上堂:“會麼?相悉者少,珍重!”問:“不語有問時如何?”師曰:“未出三門千裡程。
”問: “如何是自己?”師曰:“望南看北鬥。
”問:“光境俱亡,複是何物?” 師曰:“知。
”曰:“知個甚麼?”師曰: “建州九郎。
”上堂:“如人行次,忽遇前面萬丈深坑,背後野火來逼,兩畔是荊棘叢林,若也向前,則堕在坑塹。
若也退後,則野火燒身。
若也轉側,則被荊棘林礙。
當與麼時,作麼生免得? 若也免得,合有出身之路。
若免不得,堕身死漢。
”問:“如何是提婆宗?” 師曰:“赤幡在左。
”問僧:“近離甚麼?”僧曰: “請師試道看。
”師曰:“将謂是舶上商人,元來是當州小客。
”問:“不問二頭三首,請師直指本來面目。
” 師默然正坐。
問:“賊來須打,客來須看,忽遇客賊俱來時如何?”師曰: “屋裡有一緉破草鞋。
”曰: “祇如破草鞋,還堪受用也無?”師曰:“汝若将去,前兇後不吉。
”問: “北鬥藏身,意旨如何?”師曰:“九九八十一。
” 乃曰:“會麼?”曰:“不會。
”師曰:“一二三四五。
”師謂衆曰:“我年二十八,到仰山參見南塔,見上堂曰: “汝等諸人,若是個漢,從娘肚裡出來便作師子吼,好麼?”我于言下歇得身心,便住五載。
”僧問: “古佛未出興時如何?”師曰:“千年茄子根。
”曰:“出興後如何?”師曰:“金剛努出眼。
”上堂,良久曰:“也大相辱。
珍重!”問:“如何是祖師意?”師曰:“汝問那個祖師意?”曰:“達磨西來意。
”師曰:“獨自栖栖暗渡江。
”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知。
”曰:“見後如何?”師曰: “知。
”問: “甚麼物無兩頭,甚麼物無背面?”師曰:“我身無兩頭,我語無背面。
” 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一不得問,二不得休。
”曰: “學人不會。
”師曰:“第三度來,與汝相見。
” 清化全怤禅師越州清化全怤禅師,吳郡昆山人也。
初參南塔,塔問:“從何而來?”師曰:“鄂州。
”塔曰: “鄂州使君名甚麼?”師曰:“化下不敢相觸忤。
”曰:“此地道不畏。
” 師曰:“大丈夫何必相試。
” 塔冁﹝醜忍切﹞然而笑,遂乃印可。
時廬陵安福縣宰建應國禅苑,迎師聚徒,本道上聞,賜名清化。
僧問: “如何是和尚急切為人處?”師曰:“朝看東南,暮看西北。
”曰:“不會。
”師曰:“徒誇東陽客,不識西陽珍。
”問:“如何是正法眼?” 師曰:“我卻不知。
”曰:“和尚為甚麼不知?”師曰:“不可青天白日尿床也。
” 師後還故國,錢氏文穆王特加禮重。
晉天福二年丁酉歲,錢氏戍将辟雲峰山建院,亦以清化為名,延師開堂。
僧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華表柱頭木鶴飛。
”問:“路逢達道人,不将語默對,未審将甚麼對?”師曰: “眼裡瞳人吹叫子。
”問:“和尚年多少?”師曰:“始見去年九月九,如今又見秋葉黃。
”曰:“恁麼則無數也。
”師曰: “問取黃葉。
”曰:“畢竟事如何?”師曰:“六隻骰子滿盆紅。
”問: “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師曰: “長江無間斷,聚沫任風飄。
”曰:“還受祭祀也無?”師曰:“祭祀即不無。
”曰:“如何祭祀?”師曰: “漁歌舉棹,谷裡聞聲。
”忠獻王賜紫方袍,師不受。
王改以衲衣,仍号純一禅師。
師曰: “吾非飾讓也,慮後人仿吾而逞欲耳。
”開運四年秋,示寂。
時大風摧震竹木。
黃連義初禅師韶州黃連山義初明微禅師,僧問:“三乘十二分教即不問,請師開口不答話。
”師曰: “寶華台上定古今。
”曰:“如何是寶華台上定古今。
”師曰:“一點墨子,輪流不移。
”曰:“學人全體不會,請師指示。
” 師曰:“靈覺雖轉,空華不墜。
”問:“古路無蹤,如何進步?”師曰: “金烏繞須彌,元與劫同時。
”曰: “恁麼則得達于彼岸也。
”師曰:“黃河三千年一度清。
”廣主劉氏向師道化,請入府内說法。
僧問: “人王與法王相見時如何?”師曰:“兩鏡相照,萬象曆然。
”曰:“法王心要,達磨西來,五祖付與曹溪,自此不傳衣缽。
未審碧玉階前,将何付囑?”師曰:“石羊水上行,木馬夜翻駒。
”曰: “恁麼則我王有感,萬國歸朝。
”師曰: “時人盡唱太平歌。
”問:“如何是佛?”師曰:“胸題卍字,背負圓光。
” 問:“如何是道?”師展兩手示之。
僧曰:“佛之與道,相去幾何!”師曰:“如水如波。
” 慧林鴻究禅師韶州慧林鴻究妙濟禅師,僧問:“千聖常行此路,如何是此路?”師曰:“果然不見。
”問: “魯祖面壁,意旨如何?”師曰:“有甚麼雪處?”問:“如何是急切事?” 師曰:“鈍漢。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諸方大例。
”問:“定慧等學,明見佛性。
此理如何?”師曰:“新修梵宇。
” 南嶽下七世資福寶禅師法嗣資福貞邃禅師吉州資福貞邃禅師,僧問:“和尚見古人,得何意旨便歇去?”師作此相示之。
問: “如何是古人歌?”師作此相示之。
問:“如何是最初一句?”師曰:“未具世界時,阇黎亦在此。
”問: “百丈卷席,意旨如何?”師良久。
問:“古人道,前三三,後三三,意旨如何?”師曰:“汝名甚麼。
”曰:“某甲。
”師曰: “吃茶去。
”上堂:“隔江見資福刹竿便回去,腳跟下好與三十棒。
況過江來?”時有僧才出,師曰: “不堪共語。
”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山河大地。
” 吉州福壽和尚吉州福壽和尚,僧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師展手。
問: “文殊騎師子,普賢騎象王,未審釋迦騎甚麼?”師舉手雲:“!!” 潭州鹿苑和尚潭州鹿苑和尚,僧問:“餘國作佛,還有異名也無?”師作此相示之。
問:“如何是鹿苑一路?” 師曰:“吉獠舌頭問将來。
”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南嶽石橋。
”曰:“如何是出門合轍?”師曰: “拄杖頭鞋。
”上堂,展手曰:“天下老和尚、諸上座命根,在這裡。
”有僧出曰:“還收得也無?”師曰: “天台石橋側。
”曰:“某甲不恁麼。
”師曰:“伏惟尚飨。
”問:“如何是世尊不說說?”師曰:“須彌山倒。
”曰: “如何是迦葉不聞聞?”師曰:“大海枯竭。
” 芭蕉清禅師法嗣芭蕉繼徹禅師郢州芭蕉山繼徹禅師,初參風穴。
穴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泥彈子。
”穴異之。
次谒先芭蕉。
蕉上堂舉仰山道:“兩口一無舌,此是吾宗旨。
”師豁然有省。
住後,僧問: “如何是林溪境?”師曰: “有山有水。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三門前,佛殿後。
”問: “如何是深深處?”師曰: “石人開石戶,石鎖兩頭搖。
”上堂:“昔日如來于波羅柰國,梵王請轉法輪,如來不已而已,有屈宗風。
随機逗教,遂有三乘名字,流傳于天上人間,至今光揚不墜。
若據祖宗門下,天地懸殊,上上根機,頓超不異。
作麼生是混融一句?還有人道得麼?若道得,有參學眼。
若道不得,天寬地窄。
”便下座。
上堂:“眼中無翳,空裡無花。
水長船高,泥多佛大。
莫将問來,我也無答。
會麼? 問在答處,答在問處。
”便下座。
問:“三乘十二分教即不問,如何是宗門一句?”師曰:“七縱八橫。
”曰:“如何領會?” 師曰:“泥裡倒,泥裡起。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著體汗衫。
”問: “有一人不舍生死,不證涅槃,師還提也無?”師曰:“不提。
”曰:“為甚麼不提?”師曰:“林溪粗識好惡。
”問:“如何是吹毛劍?” 師曰:“透。
”曰:“用者如何?”師曰:“鈍。
”問:“寂寂無依時如何?”師曰:“未是衲僧分上事。
”曰: “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師曰:“要行即行,要坐即坐。
”師有偈曰:“芭蕉的旨,不挂唇齒。
木童唱和,石人側耳。
” 興陽清讓禅師郢州興陽山清讓禅師,僧問:“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
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時如何?”師曰: “其問甚谛當。
”曰:“既是坐道場,為甚麼不得成佛道?”師曰:“為伊不成佛。
” 幽谷法滿禅師洪州幽谷山法滿禅師,僧問:“如何是道?”師良久曰:“會麼?”曰:“學人不會。
”師曰:“聽取一偈: 話道語下無聲,舉揚奧旨丁甯。
禅要如今會取,不須退後消停。
” 芭蕉山遇禅師郢州芭蕉山遇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 “是星皆拱北,無水不朝東。
”曰: “争奈學人未會何!”師曰:“逢人但恁麼舉。
” 芭蕉山圓禅師郢州芭蕉山圓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接人一句?”師曰: “要頭截取去。
”曰:“豈無方便?”師曰: “心不負人,面無慚色。
”上堂:“三千大千世界,夜來被老僧都合成一塊,輥向須彌頂上。
帝釋大怒,拈得撲成粉碎。
諸上座還覺頭痛也無?”良久曰:“莫不識痛癢好!珍重!” 承天辭确禅師彭州承天院辭确禅師,僧問:“學人有一隻箭,射即是,不射即是?”師曰:“作麼生是阇黎箭?” 僧便喝。
師曰:“這個是草箭子。
”曰:“如何是和尚箭?”師曰:“禁忌須屈指,禱祈便扣牙。
”問: “心随萬境轉,阿那個是轉萬境底心?”師曰:“嘉州大像古人镌。
”問: “衆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時如何?”師曰: “亭台深夜雨,樓閣靜時鐘。
”曰:“為甚麼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師曰:“管筆能書,片舌解語。
” 開堂日示衆:“正令提綱,猶是捏窠造僞。
佛法祗對,特地謾蓦上流。
問著即參差,答著即交互。
大德拟向甚麼處下口?然則如是,事無一向,權柄在手,縱奪臨機,有疑請問。
”僧問:“如何是第一義?”師曰: “群峰穿海去,滴水下岩來。
”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 “道頭會尾,舉意知心。
” 牛頭山精禅師興元府牛頭山精禅師,僧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東海浮漚。
”曰:“如何領會?”師曰: “秤錘落井。
”問:“不居凡聖是甚麼人?”師曰:“梁朝傅大士。
”曰: “此理如何?”師曰:“楚國孟嘗君。
” 覺城院信禅師益州覺城院信禅師,僧問:“如何是出身一路?”師曰:“三門前。
”曰:“如何領會?”師曰: “緊峭草鞋。
” 芭蕉山閑禅師郢州芭蕉山閑禅師,僧問:“十語九不中時如何?”師曰: “閉門屋裡坐,抱首哭蒼天。
” 芭蕉令遵禅師郢州芭蕉山令遵禅師,僧問:“直得無下口處時如何?”師曰: “便須進一步。
”曰:“向甚麼處下腳?” 師曰:“東山西嶺上。
” 慧林究禅師法嗣韶州靈瑞和尚韶州靈瑞和尚,俗士問:“如何是佛?”師喝曰:“汝是村裡人。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 “十萬八千裡。
”問:“如何是本來心?”師曰:“坐卻毗盧頂,出沒太虛中。
”問:“如何是教外别傳底事?”師曰: “兩個靈龜泥裡鬥,直至如今困未休。
”曰:“不會。
”師曰:“木雞銜卵走,燕雀乘虎飛。
潭中魚不現,石安卻生兒。
” 南嶽下八世報慈韶禅師法嗣三角志謙禅師蕲州三角山志謙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速禮三拜。
”僧禮拜,師曰:“一撥便轉。
” 興陽詞铎禅師郢州興陽詞铎禅師,僧問:“佛界與衆生界相去多少?”師曰: “道不得。
”曰:“真個那!”師曰: “有些子。
”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飯後三碗茶。
” 師一日拈起蒲團,示衆曰:“諸佛菩薩,入理聖人,皆從這裡出。
”便擲下,擘開胸曰:“作麼生?”衆無對。
問:“學人創入叢林,一夏将末,未蒙和尚指教,願垂提拯。
”師拓開曰: “老僧住持已來,未曾瞎卻一人眼。
”師有時坐良久,周視左右曰:“會麼?”衆曰:“不會。
”師曰:“不會即謾汝去也。
” 師一日将蒲團于頭上,曰:“汝諸人恁麼時難共語。
”衆無對。
師将坐,卻曰:“猶較些子。
” 南塔湧禅師法嗣芭蕉慧清禅師郢州芭蕉山慧清禅師,新羅國人也。
上堂,拈拄杖示衆曰:“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
你無拄杖子,我奪卻你拄杖子。
”靠拄杖下座。
僧問:“如何是芭蕉水?” 師曰:“冬溫夏涼。
”問: “如何是吹毛劍?”師曰:“進前三步。
”曰:“用者如何?”師曰:“退後三步。
”問:“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師曰: “祇恐阇黎不問。
”上堂:“會麼?相悉者少,珍重!”問:“不語有問時如何?”師曰:“未出三門千裡程。
”問: “如何是自己?”師曰:“望南看北鬥。
”問:“光境俱亡,複是何物?” 師曰:“知。
”曰:“知個甚麼?”師曰: “建州九郎。
”上堂:“如人行次,忽遇前面萬丈深坑,背後野火來逼,兩畔是荊棘叢林,若也向前,則堕在坑塹。
若也退後,則野火燒身。
若也轉側,則被荊棘林礙。
當與麼時,作麼生免得? 若也免得,合有出身之路。
若免不得,堕身死漢。
”問:“如何是提婆宗?” 師曰:“赤幡在左。
”問僧:“近離甚麼?”僧曰: “請師試道看。
”師曰:“将謂是舶上商人,元來是當州小客。
”問:“不問二頭三首,請師直指本來面目。
” 師默然正坐。
問:“賊來須打,客來須看,忽遇客賊俱來時如何?”師曰: “屋裡有一緉破草鞋。
”曰: “祇如破草鞋,還堪受用也無?”師曰:“汝若将去,前兇後不吉。
”問: “北鬥藏身,意旨如何?”師曰:“九九八十一。
” 乃曰:“會麼?”曰:“不會。
”師曰:“一二三四五。
”師謂衆曰:“我年二十八,到仰山參見南塔,見上堂曰: “汝等諸人,若是個漢,從娘肚裡出來便作師子吼,好麼?”我于言下歇得身心,便住五載。
”僧問: “古佛未出興時如何?”師曰:“千年茄子根。
”曰:“出興後如何?”師曰:“金剛努出眼。
”上堂,良久曰:“也大相辱。
珍重!”問:“如何是祖師意?”師曰:“汝問那個祖師意?”曰:“達磨西來意。
”師曰:“獨自栖栖暗渡江。
”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知。
”曰:“見後如何?”師曰: “知。
”問: “甚麼物無兩頭,甚麼物無背面?”師曰:“我身無兩頭,我語無背面。
” 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一不得問,二不得休。
”曰: “學人不會。
”師曰:“第三度來,與汝相見。
” 清化全怤禅師越州清化全怤禅師,吳郡昆山人也。
初參南塔,塔問:“從何而來?”師曰:“鄂州。
”塔曰: “鄂州使君名甚麼?”師曰:“化下不敢相觸忤。
”曰:“此地道不畏。
” 師曰:“大丈夫何必相試。
” 塔冁﹝醜忍切﹞然而笑,遂乃印可。
時廬陵安福縣宰建應國禅苑,迎師聚徒,本道上聞,賜名清化。
僧問: “如何是和尚急切為人處?”師曰:“朝看東南,暮看西北。
”曰:“不會。
”師曰:“徒誇東陽客,不識西陽珍。
”問:“如何是正法眼?” 師曰:“我卻不知。
”曰:“和尚為甚麼不知?”師曰:“不可青天白日尿床也。
” 師後還故國,錢氏文穆王特加禮重。
晉天福二年丁酉歲,錢氏戍将辟雲峰山建院,亦以清化為名,延師開堂。
僧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華表柱頭木鶴飛。
”問:“路逢達道人,不将語默對,未審将甚麼對?”師曰: “眼裡瞳人吹叫子。
”問:“和尚年多少?”師曰:“始見去年九月九,如今又見秋葉黃。
”曰:“恁麼則無數也。
”師曰: “問取黃葉。
”曰:“畢竟事如何?”師曰:“六隻骰子滿盆紅。
”問: “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師曰: “長江無間斷,聚沫任風飄。
”曰:“還受祭祀也無?”師曰:“祭祀即不無。
”曰:“如何祭祀?”師曰: “漁歌舉棹,谷裡聞聲。
”忠獻王賜紫方袍,師不受。
王改以衲衣,仍号純一禅師。
師曰: “吾非飾讓也,慮後人仿吾而逞欲耳。
”開運四年秋,示寂。
時大風摧震竹木。
黃連義初禅師韶州黃連山義初明微禅師,僧問:“三乘十二分教即不問,請師開口不答話。
”師曰: “寶華台上定古今。
”曰:“如何是寶華台上定古今。
”師曰:“一點墨子,輪流不移。
”曰:“學人全體不會,請師指示。
” 師曰:“靈覺雖轉,空華不墜。
”問:“古路無蹤,如何進步?”師曰: “金烏繞須彌,元與劫同時。
”曰: “恁麼則得達于彼岸也。
”師曰:“黃河三千年一度清。
”廣主劉氏向師道化,請入府内說法。
僧問: “人王與法王相見時如何?”師曰:“兩鏡相照,萬象曆然。
”曰:“法王心要,達磨西來,五祖付與曹溪,自此不傳衣缽。
未審碧玉階前,将何付囑?”師曰:“石羊水上行,木馬夜翻駒。
”曰: “恁麼則我王有感,萬國歸朝。
”師曰: “時人盡唱太平歌。
”問:“如何是佛?”師曰:“胸題卍字,背負圓光。
” 問:“如何是道?”師展兩手示之。
僧曰:“佛之與道,相去幾何!”師曰:“如水如波。
” 慧林鴻究禅師韶州慧林鴻究妙濟禅師,僧問:“千聖常行此路,如何是此路?”師曰:“果然不見。
”問: “魯祖面壁,意旨如何?”師曰:“有甚麼雪處?”問:“如何是急切事?” 師曰:“鈍漢。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諸方大例。
”問:“定慧等學,明見佛性。
此理如何?”師曰:“新修梵宇。
” 南嶽下七世資福寶禅師法嗣資福貞邃禅師吉州資福貞邃禅師,僧問:“和尚見古人,得何意旨便歇去?”師作此相示之。
問: “如何是古人歌?”師作此相示之。
問:“如何是最初一句?”師曰:“未具世界時,阇黎亦在此。
”問: “百丈卷席,意旨如何?”師良久。
問:“古人道,前三三,後三三,意旨如何?”師曰:“汝名甚麼。
”曰:“某甲。
”師曰: “吃茶去。
”上堂:“隔江見資福刹竿便回去,腳跟下好與三十棒。
況過江來?”時有僧才出,師曰: “不堪共語。
”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山河大地。
” 吉州福壽和尚吉州福壽和尚,僧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師展手。
問: “文殊騎師子,普賢騎象王,未審釋迦騎甚麼?”師舉手雲:“!!” 潭州鹿苑和尚潭州鹿苑和尚,僧問:“餘國作佛,還有異名也無?”師作此相示之。
問:“如何是鹿苑一路?” 師曰:“吉獠舌頭問将來。
”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南嶽石橋。
”曰:“如何是出門合轍?”師曰: “拄杖頭鞋。
”上堂,展手曰:“天下老和尚、諸上座命根,在這裡。
”有僧出曰:“還收得也無?”師曰: “天台石橋側。
”曰:“某甲不恁麼。
”師曰:“伏惟尚飨。
”問:“如何是世尊不說說?”師曰:“須彌山倒。
”曰: “如何是迦葉不聞聞?”師曰:“大海枯竭。
” 芭蕉清禅師法嗣芭蕉繼徹禅師郢州芭蕉山繼徹禅師,初參風穴。
穴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泥彈子。
”穴異之。
次谒先芭蕉。
蕉上堂舉仰山道:“兩口一無舌,此是吾宗旨。
”師豁然有省。
住後,僧問: “如何是林溪境?”師曰: “有山有水。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三門前,佛殿後。
”問: “如何是深深處?”師曰: “石人開石戶,石鎖兩頭搖。
”上堂:“昔日如來于波羅柰國,梵王請轉法輪,如來不已而已,有屈宗風。
随機逗教,遂有三乘名字,流傳于天上人間,至今光揚不墜。
若據祖宗門下,天地懸殊,上上根機,頓超不異。
作麼生是混融一句?還有人道得麼?若道得,有參學眼。
若道不得,天寬地窄。
”便下座。
上堂:“眼中無翳,空裡無花。
水長船高,泥多佛大。
莫将問來,我也無答。
會麼? 問在答處,答在問處。
”便下座。
問:“三乘十二分教即不問,如何是宗門一句?”師曰:“七縱八橫。
”曰:“如何領會?” 師曰:“泥裡倒,泥裡起。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著體汗衫。
”問: “有一人不舍生死,不證涅槃,師還提也無?”師曰:“不提。
”曰:“為甚麼不提?”師曰:“林溪粗識好惡。
”問:“如何是吹毛劍?” 師曰:“透。
”曰:“用者如何?”師曰:“鈍。
”問:“寂寂無依時如何?”師曰:“未是衲僧分上事。
”曰: “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師曰:“要行即行,要坐即坐。
”師有偈曰:“芭蕉的旨,不挂唇齒。
木童唱和,石人側耳。
” 興陽清讓禅師郢州興陽山清讓禅師,僧問:“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
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時如何?”師曰: “其問甚谛當。
”曰:“既是坐道場,為甚麼不得成佛道?”師曰:“為伊不成佛。
” 幽谷法滿禅師洪州幽谷山法滿禅師,僧問:“如何是道?”師良久曰:“會麼?”曰:“學人不會。
”師曰:“聽取一偈: 話道語下無聲,舉揚奧旨丁甯。
禅要如今會取,不須退後消停。
” 芭蕉山遇禅師郢州芭蕉山遇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 “是星皆拱北,無水不朝東。
”曰: “争奈學人未會何!”師曰:“逢人但恁麼舉。
” 芭蕉山圓禅師郢州芭蕉山圓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接人一句?”師曰: “要頭截取去。
”曰:“豈無方便?”師曰: “心不負人,面無慚色。
”上堂:“三千大千世界,夜來被老僧都合成一塊,輥向須彌頂上。
帝釋大怒,拈得撲成粉碎。
諸上座還覺頭痛也無?”良久曰:“莫不識痛癢好!珍重!” 承天辭确禅師彭州承天院辭确禅師,僧問:“學人有一隻箭,射即是,不射即是?”師曰:“作麼生是阇黎箭?” 僧便喝。
師曰:“這個是草箭子。
”曰:“如何是和尚箭?”師曰:“禁忌須屈指,禱祈便扣牙。
”問: “心随萬境轉,阿那個是轉萬境底心?”師曰:“嘉州大像古人镌。
”問: “衆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時如何?”師曰: “亭台深夜雨,樓閣靜時鐘。
”曰:“為甚麼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師曰:“管筆能書,片舌解語。
” 開堂日示衆:“正令提綱,猶是捏窠造僞。
佛法祗對,特地謾蓦上流。
問著即參差,答著即交互。
大德拟向甚麼處下口?然則如是,事無一向,權柄在手,縱奪臨機,有疑請問。
”僧問:“如何是第一義?”師曰: “群峰穿海去,滴水下岩來。
”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 “道頭會尾,舉意知心。
” 牛頭山精禅師興元府牛頭山精禅師,僧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東海浮漚。
”曰:“如何領會?”師曰: “秤錘落井。
”問:“不居凡聖是甚麼人?”師曰:“梁朝傅大士。
”曰: “此理如何?”師曰:“楚國孟嘗君。
” 覺城院信禅師益州覺城院信禅師,僧問:“如何是出身一路?”師曰:“三門前。
”曰:“如何領會?”師曰: “緊峭草鞋。
” 芭蕉山閑禅師郢州芭蕉山閑禅師,僧問:“十語九不中時如何?”師曰: “閉門屋裡坐,抱首哭蒼天。
” 芭蕉令遵禅師郢州芭蕉山令遵禅師,僧問:“直得無下口處時如何?”師曰: “便須進一步。
”曰:“向甚麼處下腳?” 師曰:“東山西嶺上。
” 慧林究禅師法嗣韶州靈瑞和尚韶州靈瑞和尚,俗士問:“如何是佛?”師喝曰:“汝是村裡人。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 “十萬八千裡。
”問:“如何是本來心?”師曰:“坐卻毗盧頂,出沒太虛中。
”問:“如何是教外别傳底事?”師曰: “兩個靈龜泥裡鬥,直至如今困未休。
”曰:“不會。
”師曰:“木雞銜卵走,燕雀乘虎飛。
潭中魚不現,石安卻生兒。
” 南嶽下八世報慈韶禅師法嗣三角志謙禅師蕲州三角山志謙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速禮三拜。
”僧禮拜,師曰:“一撥便轉。
” 興陽詞铎禅師郢州興陽詞铎禅師,僧問:“佛界與衆生界相去多少?”師曰: “道不得。
”曰:“真個那!”師曰: “有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