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衆曰:“古人有甚麼言句,大家商量。
”時有從漪上座山衆拟問次,師曰:“這沒毛驢!”漪渙然省悟。
清涼休複禅師升州清涼院休複悟空禅師,北海王氏子。
幼出家,十九納戒。
嘗自謂曰: “苟尚能诠,則為滞筏;将趣凝寂,複患堕空。
既進退莫決,舍二何之?” 乃參尋宗匠,依地藏,經年不契,直得成病入槃堂。
一夜藏去看,乃問:“複上座安樂麼?”師曰:“某甲為和尚因緣背。
”藏指燈籠曰:“見麼?”師曰:“見。
”藏曰:“秪這個也不背。
”師于言下有省。
後修山主問訊地藏,乃曰: “某甲百劫千生,曾與和尚違背,來此者又值和尚不安。
”藏遂豎起拄杖曰: “祇這個也不背。
”師忽然契悟。
後繼法眼住崇壽,江南國主創清涼道場,延請居之。
上堂:“古聖才生下,便周行七步,目顧四方,雲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他便有這個方便奇特。
祇如諸上座初生下時,有甚麼奇特,試舉看。
若道無,即對面諱卻,若道有,又作麼生通得個消息? 還會麼。
上座幸然有奇特事,因甚麼不知去。
珍重!”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汝是衆生。
”曰: “還肯也無?”師曰:“虛施此問。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汝道此土還有麼?”問:“省要處乞師一言。
” 師曰:“珍重。
”問:“如何是道?”師曰:“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
” 僧禮拜,師曰:“莫錯會。
”問: “如何是一塵入正受?”師曰:“色即空。
”曰:“如何是諸塵三昧起?” 師曰:“空即色。
”問: “諸餘即不問,如何是悟空一句?”師曰:“兩句也。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為甚麼百鳥銜華?”師曰:“未見四祖。
”曰:“見後為甚麼不銜華?”師曰:“見四祖。
”問:“如何是自己事?”師曰: “幾處問人來?”問:“古人得個甚麼即便休歇去?” 師曰:“汝得個甚麼,即不休歇去。
”問:“如何是學人出身處?”師曰: “千般比不得,萬般況不及。
”曰: “請和尚道。
”師曰:“古亦有,今亦有。
”問:“如何是亡僧面前觸目菩提?”師曰:“問取髑髅後人。
”問: “毒龍奮迅、萬象同然時如何?”師曰:“你甚麼處得這個問頭?”問:“忠座主講甚麼經?”曰:“法華經。
”師曰: “若有說法華經處,我現寶塔當為證明。
大德講甚麼人證明?”忠無對。
﹝法燈代雲:“謝和尚謝明。
” ﹞天福八年十月朔日,遣僧命法眼禅師至,囑付訖,又緻書辭國主,取三日夜子時入滅。
國主令本院至時擊鐘,及期大衆普集,師端坐警衆曰:“無棄光影。
”語絕告寂。
時國主聞鐘,登高台遙禮,深加哀慕。
仍緻祭、荼毗,收舍利建塔。
龍濟紹修禅師撫州龍濟紹修禅師,初與法眼同參地藏,所得謂已臻極。
暨同辭至建陽,途中譚次,眼忽問: “古人道萬象之中獨露身,是撥萬象不撥萬象?”師曰:“不撥。
”眼曰: “說甚麼撥不撥?”師懵然不知。
卻回地藏,藏問:“子去未久,何以卻來?”師曰:“有事未決,豈憚跋涉山川。
”藏曰: “汝跋涉許多山川,也還不惡。
”師未喻旨,乃問:“古人道萬象之中獨露身,意旨如何?”藏曰:“汝道古人撥萬象不撥萬象?”師曰: “不撥。
”藏曰:“兩個也。
”師駭然沈思,而卻問:“未審古人撥萬象不撥萬象?”藏曰:“汝喚甚麼作萬象?” 師方省悟。
再辭地藏,觐于法眼。
眼語意與地藏開示前後如一。
師後居龍濟山,不務聚徒,而學者奔至。
上堂:“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
具足聖人法,聖人不會。
聖人若會,即是凡夫。
凡夫若知,即是聖人。
此兩語一理二義,若人辨得,不妨于佛法中有個入處。
若辨不得,莫道不疑好。
珍重!”僧問: “見色便見心。
露柱是色,如何是心?”師曰:“幸然未會,且莫詐明頭。
” 問:“如何得出三界?”師曰: “是三界則一任出。
”曰:“不是三界又如何?”師曰:“甚麼處不是三界?”問:“當陽舉唱,誰是委者?”師曰:“非汝不委。
”問:“如何是萬法主?”師曰:“把将萬法來!”問: “承古有言,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如何是須彌?”師曰:“穿破汝心。
”曰:“如何是芥子?”師曰:“塞卻汝眼。
”曰:“如何納得?”師曰: “把将須彌與芥子來!”曰:“前言何在?”師曰:“前有甚麼言?”問:“僧甚處來?”曰:“翠岩。
”師曰:“翠岩有何言句示徒?” 曰:“尋常道,出門逢彌勒,入門見釋迦。
”師曰:“與麼道又争得。
”曰:“和尚又如何?”師曰: “出門逢阿誰?入門見甚麼?”僧于言下有省。
上堂:“聲色不到處,病在見聞。
言诠不及處,過在唇吻。
”僧問: “離卻聲色,請和尚道。
”師曰:“聲色裡問将來!”問:“如何是學人心?”師曰:“阿誰恁麼問?”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個還壞也無?”師曰:“不壞。
”曰:“為甚麼不壞?”師曰:“為同于大千。
”上堂: “卷簾除卻障,閉戶生窒礙。
祇這障與礙,古今無人會。
會得是障礙,不會不自在。
”問:“巨夜之中,以何為眼?”師曰: “暗。
”問:“绉毫不隔,為甚麼觑之不見?”師曰:“作家弄影漢。
”問: “古鏡未磨時如何?”師曰:“照破天地。
”曰:“磨後如何?”師曰:“黑漆漆地。
”問:“如何是普眼?”師曰:“绉毫觑不見。
”曰:“為甚麼觑不見?” 師曰:“為伊眼太大。
”問:“如何是大敗壞底人?”師曰:“劫壞不曾遷。
”曰:“此人還知有佛法也無?” 師曰:“若知有佛法,渾成颠倒。
”曰:“如何得不颠倒去?”師曰:“直須知有佛法。
”曰:“如何是佛法?”師曰: “大敗壞。
”問:“如何是學人常在底心?”師曰:“還曾問荷玉麼?”曰:“學人不會。
”師曰: “若不會,夏末了,問取曹山去。
”師有頌曰:“風動心搖樹,雲生性起塵。
若明今日事,昧卻本來人。
”又: “欲識解脫道,諸法不相到。
眼耳絕見聞,聲色鬧浩浩。
”又:“初心未入道,不得鬧浩浩。
鐘聲裡薦取,鼓聲裡颠倒。
” 又:“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說。
祖師不西來,少林有妙訣。
”又:“萬法是心光,諸緣唯性曉。
本無迷悟人,祇要今日了。
”延慶傳殷禅師潞府延慶院傳殷禅師,僧問:“見色便見心,燈籠是色,那個是心?”師曰:“汝不會古人意。
”曰: “如何是古人意?”師曰:“燈籠是心。
”問:“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未審轉甚麼物?”師曰:“道甚麼!” 僧拟進語,師曰:“這漆桶!” 南台守安禅師衡嶽南台守安禅師,僧問:“人人盡有長安路,如何得到?” 師曰:“即今在甚麼處?”問:“寂寂無依時如何?”師曰:“寂寂底!”因示頌曰:“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
” 天龍院秀禅師杭州天龍寺清慧秀禅師,上堂:“諸上座,多少無事,十二時中在何世界安身立命?且子細點檢看。
何不覓個歇處?因甚麼卻與别人點檢。
若恁麼去,早落第二頭也。
”時有僧問: “承師有言,恁麼去早落第二頭,學人總不恁麼上來,如何辨白?”師曰: “汝卻作家。
”曰:“恁麼則今日得遇于師也。
”師曰: “且莫詐明頭。
” 天龍機禅師法嗣雪嶽令光禅師高麗雪嶽令光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分明記取。
”問:“如何是諸法之根源?”師曰: “謝指示。
” 仙宗符禅師法嗣仙宗洞明禅師福州仙宗洞明真覺禅師,僧問:“拏雲不假風雷便,浚浪如何透得身?”師曰:“何得棄本逐末。
” 福清行欽禅師泉州福清行欽廣法禅師,上堂:“還有人鑒得麼?若有人鑒得,是甚麼湖裡破草? 若也鑒不出,落地作金聲。
無事久立。
”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諸上座大家道取。
”問:“如何是談真逆俗?”師曰:“客作漢問甚麼?”曰:“如何是順俗違真?”師曰:“吃茶去。
” 問:“如何是然燈前?”師曰:“然燈後。
” 曰:“如何是然燈後?”師曰:“然燈前。
”曰:“如何是正然燈?”師曰: “吃茶去。
”問:“如何是第二月?” 師曰:“汝問我答。
” 國泰禅師法嗣齊雲寶勝禅師婺州齊雲寶勝禅師,僧問:“如何是齊雲水?” 師曰:“龍潭常徹底,拟問即波瀾。
”曰: “莫祇這個便是麼?”師曰:“古殿無香煙,誰人辨清濁。
”曰:“未審深深處如何?”師曰: “阇黎欲識深深處,直須腳下絕雲生。
” 白龍希禅師法嗣廣平玄旨禅師福州廣平玄旨禅師,上堂:“還有人證明麼? 若有人證明,亦免孤負上祖,埋沒後來。
若是尋言數句,大藏分明,若是祖宗門中,怪及甚麼處,恁麼道亦是傍瞥之辭。
”僧問:“如何是廣平境?”師曰: “地負名山秀,溪連海水清。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汝問我答。
”問:“如何是法身體?”師曰: “廓落虛空絕玷瑕。
”曰:“如何是體中物?”師曰:“一輪明月散秋江。
” 曰:“未審體與物分不分?”師曰: “适來道甚麼?”曰:“恁麼則不分也。
”師曰:“穿耳胡僧笑點頭。
” 白龍清慕禅師福州升山白龍清慕禅師,僧問:“如何是白龍密用一機?”師曰:“汝每日用甚麼?”曰: “恁麼則徒勞側聆。
”師喝曰:“出去!”問:“一切衆生日用而不知,如何是日用底?”師曰:“别祗對你争得。
”問: “不責上來,聲前一句請師道?”師曰:“莫是不辨麼?” 靈峰志恩禅師福州靈峰志恩禅師,僧問:“如何是吹毛劍?”師曰:“我進前,汝退後。
”曰: “恁麼則學人喪身命去也。
”師曰:“不打水,魚自驚。
”問:“如何是佛?”師曰:“更是阿誰?”曰:“既然如此,為甚麼迷妄有差殊?” 師曰:“但自不亡羊,何須泣歧路。
”問:“如何是靈峰境?”師曰:“萬疊青山如饤出,兩條綠水若圖成。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明明密密,密密明明。
” 東禅玄覺禅師福州東禅玄亮禅師,僧問:“本無迷悟,為甚麼卻有佛有衆生?”師曰:“話堕也。
”問: “祖祖相傳傳法印,師今繼嗣嗣何人?”師曰:“特謝證明。
”曰:“恁麼則白龍當時親授記,今日應聖度迷津。
”師曰: “汝莫錯認定盤星。
”報劬玄應禅師漳州報劬院玄應定慧禅師,泉州晉江吳氏子。
漳州刺史陳文颢創院,請師開法。
僧問: “如何是第一義?”師曰:“如何是第一義?”曰:“學人請益,師何以倒問學人?”師曰:“汝适來請益甚麼?”曰: “第一義。
”師曰:“汝謂之倒問邪?”問:“如何是古佛道場?”師曰: “今夏堂中,千五百僧。
” 開寶八年将順世,先七日書辭陳公,仍示偈曰:“今年六十六,世壽有延促。
無生火熾然,有為薪不續。
出谷與歸源,一時俱備足。
”及期誡門人曰:“吾滅後不得以喪服哭泣。
” 言訖而寂。
招慶匡禅師法嗣報恩宗顯禅師泉州報恩院宗顯明慧禅師,僧問:“昔日靈山一會,迦葉親聞;未審今日誰是聞者?”師曰:“卻憶七葉岩中尊。
”問:“昔日覺城東際,象王回旋,五衆鹹臻。
今日太守臨筵,如何提接?”師曰: “眨上眉毛著。
”曰:“恁麼則一機顯處,萬緣喪盡。
”師曰:“何必繁辭?”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日裡看鸱毛。
” 問:“學人都緻一問,請師道。
”師曰:“不是創住這個師僧也難容。
”問: “離四句,絕百非,請師道。
”師曰: “青紅花滿庭。
”問:“不涉思量處,從上宗乘,請師直道。
”師良久。
僧曰:“恁麼則聽響之流,徒勞側耳。
” 師曰:“早是粘泥。
”問:“如何是人王?”師曰:“奉對不敢造次。
”曰: “如何是法王?”師曰:“莫孤負好!” 曰:“未審人王與法王,對談何事?”師曰:“非汝所聆。
”龍光澄禅師金陵龍光院澄禅師,廣州人也。
新到參,師問:“甚處來?”曰: “江南來。
”師曰: “汝還禮拜渡江船子麼?”曰:“和尚為甚麼教某禮拜渡江船子?”師曰: “是汝善知識。
” 永興可休禅師永興北院可休禅師,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遍滿天下。
”曰:“莫便是也無?”師曰:“是即牢收取。
”問:“大作業底人來,師還接否?”師曰:“不接。
”曰: “為甚麼不接?”師曰:“幸是好人家男女。
” 太平清海禅師郴州太平院清海禅師,僧問:“古人道不從請益得。
祖師為甚麼道誰得作佛?”師曰:“悟了方知。
” 問:“從上宗乘次第指授,未審今日如何舉唱?”師曰:“透出白雲深洞裡,名華異草嶺頭生。
”慈雲慧深禅師連州慈雲慧深普廣禅師,僧問:“匿王請佛,既奉法于當時。
我後延師,蓋興宗于此日。
幸施方便,無吝舉揚。
”師曰:“不煩再問。
”問:“如何是大圓鏡?”師曰:“著。
”問:“如何是向上事?”師曰: “分明聽取。
” 興陽道欽禅師郢州興陽山道欽禅師,僧問:“如何是興陽境?”師曰:“松竹乍栽山影綠,水流穿過院庭中。
”問:“如何是佛?”師曰:“更是甚麼!” 報恩資禅師法嗣福林院澄禅師處州福林澄禅師,僧問:“如何是伽藍?”師曰:“沒幡幀。
”曰:“如何是伽藍中人?”師曰: “瞻禮有分。
”問:“下堂一句,請師不吝。
”師曰:“閑吟唯憶龐居士,天上人間不可陪。
” 翠峰欣禅師法嗣報恩守真禅師處州報恩守真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閃爍烏飛急,奔騰兔走頻。
” 鹫嶺遠禅師法嗣鹫嶺通禅師襄州鹫嶺通禅師,僧問:“世尊得道,地神報虛空神。
和尚得道,未審甚麼人報?”師曰:“謝汝報來。
” 龍華球禅師法嗣仁王院俊禅師杭州仁王院俊禅師,僧問:“古人道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如何是不傳底事?”師曰:“向上問将來!” 曰:“恁麼則上來不當去也。
”師曰:“既知如是,踏步上來作甚麼?” 酒仙遇賢禅師酒仙遇賢禅師,姑蘇長洲林氏子。
母夢吞大球而孕,生多異祥。
貌偉怪,口容雙拳。
七歲嘗沈大淵,而衣不潤。
遂去家,師嘉禾永安可依,三十剃染圓具,往參龍華,發明心印。
回居明覺院,唯事飲酒,醉則成歌頌、警道俗,因号酒仙。
偈曰:“綠水紅桃華,前街後巷走百餘遭,張三也識我,李四也識我。
識我不識我,兩個拳頭那個大。
兩個之中一個大,曾把虛空一戳破。
摩挲令教卻恁麼,拈取須彌枕頭卧。
揚子江頭浪最深,行人到此盡沈吟。
他時若到無波處,還似有波時用心。
金斝又聞泛,玉山還報頹,莫教更漏促,趁取月明回。
貴買朱砂畫月,筭來枉用工夫。
醉卧綠楊陰下,起來強說真如。
泥人再三叮囑,莫教失卻衣珠。
一六二六,其事已足。
一九二九,我要吃酒。
長伸兩腳眠一寣,﹝音忽。
﹞起來天地還依舊。
門前綠樹無啼鳥,庭下蒼苔有落花。
聊與東風論個事,十分春色屬誰家。
秋至山寒水冷,春來柳綠花紅。
一點動随萬變,江村煙雨蒙蒙。
有不有,空不空,笊籬撈取西北風。
生在閻浮世界,人情幾多愛惡。
祇要吃些酒子,所以到街卧路。
死後卻産娑婆,不願超生淨土。
何以故,西方淨土且無酒酟?”師于祥符二年上元淩晨,浴罷就室,合拳右舉,左張其口而化。
延壽輪禅師法嗣歸宗道诠禅師廬山歸宗道诠禅師,吉州劉氏子。
僧問:“承聞和尚親見延壽來,是否?”師曰:“山前麥熟也未?”問:“九峰山中還有佛法也無?”師曰:“有。
”曰:“如何是九峰山中佛法?”師曰:“石頭大底大,小底小。
”尋屬江南國絕,僧徒例試經業,師之衆并習禅觀。
乃述一偈,聞于州牧曰: “比拟忘言合太虛,免教和氣有親疏。
誰知道德全無用,今日為僧貴識書。
” 州牧閱之,與僚佐議曰:“旃檀林中,必無雜樹。
唯師一院,特奏免試。
”南康知軍張南金具疏,集道俗迎請,坐歸宗道場。
僧問:“如何是歸宗境?”師曰: “千邪不如一直。
”問:“如何是佛?”師曰:“待得雪消後,自然春到來。
”問:“深山岩谷中,還有佛法也無?” 師曰:“無。
”曰:“佛法遍在一切處,為甚麼卻無?”師曰:“無人到。
” 問: “古人道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時如何?”師曰:“來日路口有市。
”問: “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床窄先卧,粥稀後坐。
” 雍熙二年順寂,塔于牛首庵。
龍興院裕禅師潭州龍興裕禅師,僧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張三李四。
”曰: “比來問自己,為甚麼卻道張三李四?”師曰:“汝且莫草草。
”問:“諸餘即不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家風即且置,阿那個是汝不問底諸餘?” 保福俦禅師法嗣隆壽無逸禅師漳州隆壽無逸禅師,開堂升座,良久曰:“諸上座,若是上根之士,早已掩耳,中下之流,競頭側聽。
雖然如此,猶是不得已而言。
諸上座,他時後日到處,有人問著今日事,且作麼生舉似他。
若也舉得,舌頭鼓論,若也舉不得,如無三寸,且作麼生舉?” 大龍洪禅師法嗣大龍景如禅師鼎州大龍山景如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便喝。
僧問:“尊意如何?”師曰:“會麼?”曰: “不會。
”師又喝。
問:“太陽一顯人皆羨,鼓聲才罷意如何?”師曰:“季秋凝後好晴天。
”大龍楚勳禅師鼎州大龍山楚勳禅師,上堂,良久曰:“大衆祇恁麼各自散去,已是重宣此義了也。
久立又奚為? 然久立有久立底道理,知了,經一小劫如一食頃。
不知便見茫然。
還知麼? 有知者出來,大家相共商量。
”僧出提坐具,曰:“展即遍周沙界,縮即絲發不存。
展即是,不展即是?”師曰:“你從甚麼處得來?” 曰:“恁麼則展去也。
”師曰:“沒交涉。
”問:“如何是大龍境?”師曰: “諸方舉似人。
”曰:“如何是境中人?” 師曰:“你為甚麼謾我?”問:“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師曰:“阿彌陀佛!”問: “善法堂中師子吼,未審法嗣嗣何人?”師曰:“猶自恁麼問。
” 普通從善禅師興元府普通院從善禅師,僧問:“法輪再轉時如何?”師曰:“助上座喜。
”曰:“合譚何事?”師曰: “異人掩耳。
”曰:“便恁麼領會時如何?”師曰:“錯。
”問:“佩劍叩松關時如何?”師曰:“莫亂作。
”曰: “誰不知有。
”師曰:“出。
” 白馬霭禅師法嗣白馬智倫禅師襄州白馬智倫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真金也須失色。
”問:“如何是和尚出身處?”師曰: “牛抵牆。
”曰:“學人不會意旨如何?”師曰:“已成八字。
” 白兆楚禅師法嗣保壽匡佑禅師唐州保壽匡佑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近前來。
”僧近前,師曰:“會麼?”曰:“不會。
” 師曰:“石火電光,已經塵劫。
”問:“如何是為人底一句?”師曰:“開口入耳。
”曰:“如何理會?”師曰: “逢人告人。
” 青原下九世黃龍達禅師法嗣眉州黃龍禅師眉州黃龍禅師,僧問:“如何是密室?”師曰:“斫不開。
”曰:“如何是密室中人?”師曰:“非男女相。
” 問:“國内按劍者是誰?”師曰:“昌福。
”曰:“忽遇尊貴時如何?”師曰:“不遺。
” 清溪進禅師法嗣天平從漪禅師相州天平山從漪禅師,僧問:“如何得出三界?”師曰:“将三界來與汝出。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師曰:“顯露地。
”問:“如何是佛?”師曰:“不指天地。
”曰:“為甚麼不指天地?”師曰:“唯我獨尊。
”問: “如何是天平?”師曰:“八凹九凸。
”問:“洞深杳杳清溪水,飲者如何不升墬?”師曰:“更夢見甚麼?”問: “大衆雲集,合譚何事?”師曰:“香煙起處森羅見。
”圓通緣德禅師廬山圓通緣德禅師,臨安黃氏子。
事本邑東山勤老宿剃染,遍遊諸方。
江南國主于廬山建院,請師開法。
上堂:“諸上座,明取道眼,好是行腳本分事。
道眼若未明,有甚麼用處?祇是移盤吃飯漢。
道眼若明,有何障礙?若未明得,強說多端也無用處。
無事切須尋究。
”僧問:“如何是四不遷?”師曰: “地水火風。
”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水鳥樹林。
”曰:“學人不會。
”師曰:“會取學人。
”問: “久負沒弦琴,請師彈一曲。
”師曰:“負來多少時也?”曰:“未審作何音調?”師曰:“話堕也。
珍重!”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過去燈明佛,本光瑞如是。
” 本朝遣帥問罪江南,後主納土矣,而胡則者據守九江不降,大将軍曹翰部曲渡江入寺,禅者驚走,師淡坐如平日。
翰至,不起不揖,翰怒诃曰:“長老不聞殺人不眨眼将軍乎?”師熟視曰: “汝安知有不懼生死和尚邪?”翰大奇,增敬而已。
曰:“禅者何為而散?” 師曰:“擊鼓自集。
”翰遣裨校擊之,禅無至者。
翰曰:“不至,何也?”師曰:“公有殺心故爾。
”師自起擊之,禅者乃集 翰再拜,問決勝之策。
師曰:“非禅者所知也。
”太平興國二年十月七日,升堂曰:“脫離世緣,乃在今日。
”囑令門人累青石為塔,乃曰:“他日塔作紅色,吾再至也。
”言訖而逝,谥道濟禅師。
清涼複禅師法嗣奉先慧同禅師升州奉先寺慧同淨照禅師,魏府張氏子。
僧問: “教中道,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見。
又道,佛身充滿于法界,普見一切群生前。
于此二途,請師說。
”師曰:“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見。
”問: “如何是古佛心?”師曰:“汝疑阿那個不是?”問:“如何是常在底人?” 師曰:“更問阿誰?” 龍濟修禅師法嗣河東廣原禅師河東廣原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聽取一偈:刹刹現形儀,塵塵具覺知。
性源常鼓浪,不悟未曾移。
” 南台安禅師法嗣鹫嶺善美禅師襄州鹫嶺善美禅師,僧問:“如何是鹫嶺境?” 師曰:“岘山對碧玉,江水往南流。
”曰: “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有甚麼事?”問:“百川異流,還歸大海,未審大海有幾滴?”師曰:“汝還到海也未?”曰: “到海後如何?”師曰:“明日來,向汝道。
” 歸宗诠禅師法嗣九峰義诠禅師瑞州九峰義诠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有力者負之而趨。
” 隆壽逸禅師法嗣隆壽法骞禅師隆壽法骞禅師,泉州施氏子。
漳州刺史陳洪铦請開法,上堂: “今日隆壽出世,三世諸佛森羅萬象,同時出世,同時轉法輪,諸人還見麼?”僧問:“如何是隆壽境?”師曰:“無汝插足處。
”曰: “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未識境在。
”有僧來參,次日請問心要。
師曰: “昨日相逢序起居,今朝相見事還如。
如何卻覓呈心要,心要如何特地疏。
”
”時有從漪上座山衆拟問次,師曰:“這沒毛驢!”漪渙然省悟。
清涼休複禅師升州清涼院休複悟空禅師,北海王氏子。
幼出家,十九納戒。
嘗自謂曰: “苟尚能诠,則為滞筏;将趣凝寂,複患堕空。
既進退莫決,舍二何之?” 乃參尋宗匠,依地藏,經年不契,直得成病入槃堂。
一夜藏去看,乃問:“複上座安樂麼?”師曰:“某甲為和尚因緣背。
”藏指燈籠曰:“見麼?”師曰:“見。
”藏曰:“秪這個也不背。
”師于言下有省。
後修山主問訊地藏,乃曰: “某甲百劫千生,曾與和尚違背,來此者又值和尚不安。
”藏遂豎起拄杖曰: “祇這個也不背。
”師忽然契悟。
後繼法眼住崇壽,江南國主創清涼道場,延請居之。
上堂:“古聖才生下,便周行七步,目顧四方,雲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他便有這個方便奇特。
祇如諸上座初生下時,有甚麼奇特,試舉看。
若道無,即對面諱卻,若道有,又作麼生通得個消息? 還會麼。
上座幸然有奇特事,因甚麼不知去。
珍重!”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汝是衆生。
”曰: “還肯也無?”師曰:“虛施此問。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汝道此土還有麼?”問:“省要處乞師一言。
” 師曰:“珍重。
”問:“如何是道?”師曰:“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
” 僧禮拜,師曰:“莫錯會。
”問: “如何是一塵入正受?”師曰:“色即空。
”曰:“如何是諸塵三昧起?” 師曰:“空即色。
”問: “諸餘即不問,如何是悟空一句?”師曰:“兩句也。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為甚麼百鳥銜華?”師曰:“未見四祖。
”曰:“見後為甚麼不銜華?”師曰:“見四祖。
”問:“如何是自己事?”師曰: “幾處問人來?”問:“古人得個甚麼即便休歇去?” 師曰:“汝得個甚麼,即不休歇去。
”問:“如何是學人出身處?”師曰: “千般比不得,萬般況不及。
”曰: “請和尚道。
”師曰:“古亦有,今亦有。
”問:“如何是亡僧面前觸目菩提?”師曰:“問取髑髅後人。
”問: “毒龍奮迅、萬象同然時如何?”師曰:“你甚麼處得這個問頭?”問:“忠座主講甚麼經?”曰:“法華經。
”師曰: “若有說法華經處,我現寶塔當為證明。
大德講甚麼人證明?”忠無對。
﹝法燈代雲:“謝和尚謝明。
” ﹞天福八年十月朔日,遣僧命法眼禅師至,囑付訖,又緻書辭國主,取三日夜子時入滅。
國主令本院至時擊鐘,及期大衆普集,師端坐警衆曰:“無棄光影。
”語絕告寂。
時國主聞鐘,登高台遙禮,深加哀慕。
仍緻祭、荼毗,收舍利建塔。
龍濟紹修禅師撫州龍濟紹修禅師,初與法眼同參地藏,所得謂已臻極。
暨同辭至建陽,途中譚次,眼忽問: “古人道萬象之中獨露身,是撥萬象不撥萬象?”師曰:“不撥。
”眼曰: “說甚麼撥不撥?”師懵然不知。
卻回地藏,藏問:“子去未久,何以卻來?”師曰:“有事未決,豈憚跋涉山川。
”藏曰: “汝跋涉許多山川,也還不惡。
”師未喻旨,乃問:“古人道萬象之中獨露身,意旨如何?”藏曰:“汝道古人撥萬象不撥萬象?”師曰: “不撥。
”藏曰:“兩個也。
”師駭然沈思,而卻問:“未審古人撥萬象不撥萬象?”藏曰:“汝喚甚麼作萬象?” 師方省悟。
再辭地藏,觐于法眼。
眼語意與地藏開示前後如一。
師後居龍濟山,不務聚徒,而學者奔至。
上堂:“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
具足聖人法,聖人不會。
聖人若會,即是凡夫。
凡夫若知,即是聖人。
此兩語一理二義,若人辨得,不妨于佛法中有個入處。
若辨不得,莫道不疑好。
珍重!”僧問: “見色便見心。
露柱是色,如何是心?”師曰:“幸然未會,且莫詐明頭。
” 問:“如何得出三界?”師曰: “是三界則一任出。
”曰:“不是三界又如何?”師曰:“甚麼處不是三界?”問:“當陽舉唱,誰是委者?”師曰:“非汝不委。
”問:“如何是萬法主?”師曰:“把将萬法來!”問: “承古有言,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如何是須彌?”師曰:“穿破汝心。
”曰:“如何是芥子?”師曰:“塞卻汝眼。
”曰:“如何納得?”師曰: “把将須彌與芥子來!”曰:“前言何在?”師曰:“前有甚麼言?”問:“僧甚處來?”曰:“翠岩。
”師曰:“翠岩有何言句示徒?” 曰:“尋常道,出門逢彌勒,入門見釋迦。
”師曰:“與麼道又争得。
”曰:“和尚又如何?”師曰: “出門逢阿誰?入門見甚麼?”僧于言下有省。
上堂:“聲色不到處,病在見聞。
言诠不及處,過在唇吻。
”僧問: “離卻聲色,請和尚道。
”師曰:“聲色裡問将來!”問:“如何是學人心?”師曰:“阿誰恁麼問?”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個還壞也無?”師曰:“不壞。
”曰:“為甚麼不壞?”師曰:“為同于大千。
”上堂: “卷簾除卻障,閉戶生窒礙。
祇這障與礙,古今無人會。
會得是障礙,不會不自在。
”問:“巨夜之中,以何為眼?”師曰: “暗。
”問:“绉毫不隔,為甚麼觑之不見?”師曰:“作家弄影漢。
”問: “古鏡未磨時如何?”師曰:“照破天地。
”曰:“磨後如何?”師曰:“黑漆漆地。
”問:“如何是普眼?”師曰:“绉毫觑不見。
”曰:“為甚麼觑不見?” 師曰:“為伊眼太大。
”問:“如何是大敗壞底人?”師曰:“劫壞不曾遷。
”曰:“此人還知有佛法也無?” 師曰:“若知有佛法,渾成颠倒。
”曰:“如何得不颠倒去?”師曰:“直須知有佛法。
”曰:“如何是佛法?”師曰: “大敗壞。
”問:“如何是學人常在底心?”師曰:“還曾問荷玉麼?”曰:“學人不會。
”師曰: “若不會,夏末了,問取曹山去。
”師有頌曰:“風動心搖樹,雲生性起塵。
若明今日事,昧卻本來人。
”又: “欲識解脫道,諸法不相到。
眼耳絕見聞,聲色鬧浩浩。
”又:“初心未入道,不得鬧浩浩。
鐘聲裡薦取,鼓聲裡颠倒。
” 又:“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說。
祖師不西來,少林有妙訣。
”又:“萬法是心光,諸緣唯性曉。
本無迷悟人,祇要今日了。
”延慶傳殷禅師潞府延慶院傳殷禅師,僧問:“見色便見心,燈籠是色,那個是心?”師曰:“汝不會古人意。
”曰: “如何是古人意?”師曰:“燈籠是心。
”問:“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未審轉甚麼物?”師曰:“道甚麼!” 僧拟進語,師曰:“這漆桶!” 南台守安禅師衡嶽南台守安禅師,僧問:“人人盡有長安路,如何得到?” 師曰:“即今在甚麼處?”問:“寂寂無依時如何?”師曰:“寂寂底!”因示頌曰:“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
” 天龍院秀禅師杭州天龍寺清慧秀禅師,上堂:“諸上座,多少無事,十二時中在何世界安身立命?且子細點檢看。
何不覓個歇處?因甚麼卻與别人點檢。
若恁麼去,早落第二頭也。
”時有僧問: “承師有言,恁麼去早落第二頭,學人總不恁麼上來,如何辨白?”師曰: “汝卻作家。
”曰:“恁麼則今日得遇于師也。
”師曰: “且莫詐明頭。
” 天龍機禅師法嗣雪嶽令光禅師高麗雪嶽令光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分明記取。
”問:“如何是諸法之根源?”師曰: “謝指示。
” 仙宗符禅師法嗣仙宗洞明禅師福州仙宗洞明真覺禅師,僧問:“拏雲不假風雷便,浚浪如何透得身?”師曰:“何得棄本逐末。
” 福清行欽禅師泉州福清行欽廣法禅師,上堂:“還有人鑒得麼?若有人鑒得,是甚麼湖裡破草? 若也鑒不出,落地作金聲。
無事久立。
”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諸上座大家道取。
”問:“如何是談真逆俗?”師曰:“客作漢問甚麼?”曰:“如何是順俗違真?”師曰:“吃茶去。
” 問:“如何是然燈前?”師曰:“然燈後。
” 曰:“如何是然燈後?”師曰:“然燈前。
”曰:“如何是正然燈?”師曰: “吃茶去。
”問:“如何是第二月?” 師曰:“汝問我答。
” 國泰禅師法嗣齊雲寶勝禅師婺州齊雲寶勝禅師,僧問:“如何是齊雲水?” 師曰:“龍潭常徹底,拟問即波瀾。
”曰: “莫祇這個便是麼?”師曰:“古殿無香煙,誰人辨清濁。
”曰:“未審深深處如何?”師曰: “阇黎欲識深深處,直須腳下絕雲生。
” 白龍希禅師法嗣廣平玄旨禅師福州廣平玄旨禅師,上堂:“還有人證明麼? 若有人證明,亦免孤負上祖,埋沒後來。
若是尋言數句,大藏分明,若是祖宗門中,怪及甚麼處,恁麼道亦是傍瞥之辭。
”僧問:“如何是廣平境?”師曰: “地負名山秀,溪連海水清。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汝問我答。
”問:“如何是法身體?”師曰: “廓落虛空絕玷瑕。
”曰:“如何是體中物?”師曰:“一輪明月散秋江。
” 曰:“未審體與物分不分?”師曰: “适來道甚麼?”曰:“恁麼則不分也。
”師曰:“穿耳胡僧笑點頭。
” 白龍清慕禅師福州升山白龍清慕禅師,僧問:“如何是白龍密用一機?”師曰:“汝每日用甚麼?”曰: “恁麼則徒勞側聆。
”師喝曰:“出去!”問:“一切衆生日用而不知,如何是日用底?”師曰:“别祗對你争得。
”問: “不責上來,聲前一句請師道?”師曰:“莫是不辨麼?” 靈峰志恩禅師福州靈峰志恩禅師,僧問:“如何是吹毛劍?”師曰:“我進前,汝退後。
”曰: “恁麼則學人喪身命去也。
”師曰:“不打水,魚自驚。
”問:“如何是佛?”師曰:“更是阿誰?”曰:“既然如此,為甚麼迷妄有差殊?” 師曰:“但自不亡羊,何須泣歧路。
”問:“如何是靈峰境?”師曰:“萬疊青山如饤出,兩條綠水若圖成。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明明密密,密密明明。
” 東禅玄覺禅師福州東禅玄亮禅師,僧問:“本無迷悟,為甚麼卻有佛有衆生?”師曰:“話堕也。
”問: “祖祖相傳傳法印,師今繼嗣嗣何人?”師曰:“特謝證明。
”曰:“恁麼則白龍當時親授記,今日應聖度迷津。
”師曰: “汝莫錯認定盤星。
”報劬玄應禅師漳州報劬院玄應定慧禅師,泉州晉江吳氏子。
漳州刺史陳文颢創院,請師開法。
僧問: “如何是第一義?”師曰:“如何是第一義?”曰:“學人請益,師何以倒問學人?”師曰:“汝适來請益甚麼?”曰: “第一義。
”師曰:“汝謂之倒問邪?”問:“如何是古佛道場?”師曰: “今夏堂中,千五百僧。
” 開寶八年将順世,先七日書辭陳公,仍示偈曰:“今年六十六,世壽有延促。
無生火熾然,有為薪不續。
出谷與歸源,一時俱備足。
”及期誡門人曰:“吾滅後不得以喪服哭泣。
” 言訖而寂。
招慶匡禅師法嗣報恩宗顯禅師泉州報恩院宗顯明慧禅師,僧問:“昔日靈山一會,迦葉親聞;未審今日誰是聞者?”師曰:“卻憶七葉岩中尊。
”問:“昔日覺城東際,象王回旋,五衆鹹臻。
今日太守臨筵,如何提接?”師曰: “眨上眉毛著。
”曰:“恁麼則一機顯處,萬緣喪盡。
”師曰:“何必繁辭?”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日裡看鸱毛。
” 問:“學人都緻一問,請師道。
”師曰:“不是創住這個師僧也難容。
”問: “離四句,絕百非,請師道。
”師曰: “青紅花滿庭。
”問:“不涉思量處,從上宗乘,請師直道。
”師良久。
僧曰:“恁麼則聽響之流,徒勞側耳。
” 師曰:“早是粘泥。
”問:“如何是人王?”師曰:“奉對不敢造次。
”曰: “如何是法王?”師曰:“莫孤負好!” 曰:“未審人王與法王,對談何事?”師曰:“非汝所聆。
”龍光澄禅師金陵龍光院澄禅師,廣州人也。
新到參,師問:“甚處來?”曰: “江南來。
”師曰: “汝還禮拜渡江船子麼?”曰:“和尚為甚麼教某禮拜渡江船子?”師曰: “是汝善知識。
” 永興可休禅師永興北院可休禅師,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遍滿天下。
”曰:“莫便是也無?”師曰:“是即牢收取。
”問:“大作業底人來,師還接否?”師曰:“不接。
”曰: “為甚麼不接?”師曰:“幸是好人家男女。
” 太平清海禅師郴州太平院清海禅師,僧問:“古人道不從請益得。
祖師為甚麼道誰得作佛?”師曰:“悟了方知。
” 問:“從上宗乘次第指授,未審今日如何舉唱?”師曰:“透出白雲深洞裡,名華異草嶺頭生。
”慈雲慧深禅師連州慈雲慧深普廣禅師,僧問:“匿王請佛,既奉法于當時。
我後延師,蓋興宗于此日。
幸施方便,無吝舉揚。
”師曰:“不煩再問。
”問:“如何是大圓鏡?”師曰:“著。
”問:“如何是向上事?”師曰: “分明聽取。
” 興陽道欽禅師郢州興陽山道欽禅師,僧問:“如何是興陽境?”師曰:“松竹乍栽山影綠,水流穿過院庭中。
”問:“如何是佛?”師曰:“更是甚麼!” 報恩資禅師法嗣福林院澄禅師處州福林澄禅師,僧問:“如何是伽藍?”師曰:“沒幡幀。
”曰:“如何是伽藍中人?”師曰: “瞻禮有分。
”問:“下堂一句,請師不吝。
”師曰:“閑吟唯憶龐居士,天上人間不可陪。
” 翠峰欣禅師法嗣報恩守真禅師處州報恩守真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閃爍烏飛急,奔騰兔走頻。
” 鹫嶺遠禅師法嗣鹫嶺通禅師襄州鹫嶺通禅師,僧問:“世尊得道,地神報虛空神。
和尚得道,未審甚麼人報?”師曰:“謝汝報來。
” 龍華球禅師法嗣仁王院俊禅師杭州仁王院俊禅師,僧問:“古人道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如何是不傳底事?”師曰:“向上問将來!” 曰:“恁麼則上來不當去也。
”師曰:“既知如是,踏步上來作甚麼?” 酒仙遇賢禅師酒仙遇賢禅師,姑蘇長洲林氏子。
母夢吞大球而孕,生多異祥。
貌偉怪,口容雙拳。
七歲嘗沈大淵,而衣不潤。
遂去家,師嘉禾永安可依,三十剃染圓具,往參龍華,發明心印。
回居明覺院,唯事飲酒,醉則成歌頌、警道俗,因号酒仙。
偈曰:“綠水紅桃華,前街後巷走百餘遭,張三也識我,李四也識我。
識我不識我,兩個拳頭那個大。
兩個之中一個大,曾把虛空一戳破。
摩挲令教卻恁麼,拈取須彌枕頭卧。
揚子江頭浪最深,行人到此盡沈吟。
他時若到無波處,還似有波時用心。
金斝又聞泛,玉山還報頹,莫教更漏促,趁取月明回。
貴買朱砂畫月,筭來枉用工夫。
醉卧綠楊陰下,起來強說真如。
泥人再三叮囑,莫教失卻衣珠。
一六二六,其事已足。
一九二九,我要吃酒。
長伸兩腳眠一寣,﹝音忽。
﹞起來天地還依舊。
門前綠樹無啼鳥,庭下蒼苔有落花。
聊與東風論個事,十分春色屬誰家。
秋至山寒水冷,春來柳綠花紅。
一點動随萬變,江村煙雨蒙蒙。
有不有,空不空,笊籬撈取西北風。
生在閻浮世界,人情幾多愛惡。
祇要吃些酒子,所以到街卧路。
死後卻産娑婆,不願超生淨土。
何以故,西方淨土且無酒酟?”師于祥符二年上元淩晨,浴罷就室,合拳右舉,左張其口而化。
延壽輪禅師法嗣歸宗道诠禅師廬山歸宗道诠禅師,吉州劉氏子。
僧問:“承聞和尚親見延壽來,是否?”師曰:“山前麥熟也未?”問:“九峰山中還有佛法也無?”師曰:“有。
”曰:“如何是九峰山中佛法?”師曰:“石頭大底大,小底小。
”尋屬江南國絕,僧徒例試經業,師之衆并習禅觀。
乃述一偈,聞于州牧曰: “比拟忘言合太虛,免教和氣有親疏。
誰知道德全無用,今日為僧貴識書。
” 州牧閱之,與僚佐議曰:“旃檀林中,必無雜樹。
唯師一院,特奏免試。
”南康知軍張南金具疏,集道俗迎請,坐歸宗道場。
僧問:“如何是歸宗境?”師曰: “千邪不如一直。
”問:“如何是佛?”師曰:“待得雪消後,自然春到來。
”問:“深山岩谷中,還有佛法也無?” 師曰:“無。
”曰:“佛法遍在一切處,為甚麼卻無?”師曰:“無人到。
” 問: “古人道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時如何?”師曰:“來日路口有市。
”問: “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床窄先卧,粥稀後坐。
” 雍熙二年順寂,塔于牛首庵。
龍興院裕禅師潭州龍興裕禅師,僧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張三李四。
”曰: “比來問自己,為甚麼卻道張三李四?”師曰:“汝且莫草草。
”問:“諸餘即不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家風即且置,阿那個是汝不問底諸餘?” 保福俦禅師法嗣隆壽無逸禅師漳州隆壽無逸禅師,開堂升座,良久曰:“諸上座,若是上根之士,早已掩耳,中下之流,競頭側聽。
雖然如此,猶是不得已而言。
諸上座,他時後日到處,有人問著今日事,且作麼生舉似他。
若也舉得,舌頭鼓論,若也舉不得,如無三寸,且作麼生舉?” 大龍洪禅師法嗣大龍景如禅師鼎州大龍山景如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便喝。
僧問:“尊意如何?”師曰:“會麼?”曰: “不會。
”師又喝。
問:“太陽一顯人皆羨,鼓聲才罷意如何?”師曰:“季秋凝後好晴天。
”大龍楚勳禅師鼎州大龍山楚勳禅師,上堂,良久曰:“大衆祇恁麼各自散去,已是重宣此義了也。
久立又奚為? 然久立有久立底道理,知了,經一小劫如一食頃。
不知便見茫然。
還知麼? 有知者出來,大家相共商量。
”僧出提坐具,曰:“展即遍周沙界,縮即絲發不存。
展即是,不展即是?”師曰:“你從甚麼處得來?” 曰:“恁麼則展去也。
”師曰:“沒交涉。
”問:“如何是大龍境?”師曰: “諸方舉似人。
”曰:“如何是境中人?” 師曰:“你為甚麼謾我?”問:“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師曰:“阿彌陀佛!”問: “善法堂中師子吼,未審法嗣嗣何人?”師曰:“猶自恁麼問。
” 普通從善禅師興元府普通院從善禅師,僧問:“法輪再轉時如何?”師曰:“助上座喜。
”曰:“合譚何事?”師曰: “異人掩耳。
”曰:“便恁麼領會時如何?”師曰:“錯。
”問:“佩劍叩松關時如何?”師曰:“莫亂作。
”曰: “誰不知有。
”師曰:“出。
” 白馬霭禅師法嗣白馬智倫禅師襄州白馬智倫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真金也須失色。
”問:“如何是和尚出身處?”師曰: “牛抵牆。
”曰:“學人不會意旨如何?”師曰:“已成八字。
” 白兆楚禅師法嗣保壽匡佑禅師唐州保壽匡佑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近前來。
”僧近前,師曰:“會麼?”曰:“不會。
” 師曰:“石火電光,已經塵劫。
”問:“如何是為人底一句?”師曰:“開口入耳。
”曰:“如何理會?”師曰: “逢人告人。
” 青原下九世黃龍達禅師法嗣眉州黃龍禅師眉州黃龍禅師,僧問:“如何是密室?”師曰:“斫不開。
”曰:“如何是密室中人?”師曰:“非男女相。
” 問:“國内按劍者是誰?”師曰:“昌福。
”曰:“忽遇尊貴時如何?”師曰:“不遺。
” 清溪進禅師法嗣天平從漪禅師相州天平山從漪禅師,僧問:“如何得出三界?”師曰:“将三界來與汝出。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師曰:“顯露地。
”問:“如何是佛?”師曰:“不指天地。
”曰:“為甚麼不指天地?”師曰:“唯我獨尊。
”問: “如何是天平?”師曰:“八凹九凸。
”問:“洞深杳杳清溪水,飲者如何不升墬?”師曰:“更夢見甚麼?”問: “大衆雲集,合譚何事?”師曰:“香煙起處森羅見。
”圓通緣德禅師廬山圓通緣德禅師,臨安黃氏子。
事本邑東山勤老宿剃染,遍遊諸方。
江南國主于廬山建院,請師開法。
上堂:“諸上座,明取道眼,好是行腳本分事。
道眼若未明,有甚麼用處?祇是移盤吃飯漢。
道眼若明,有何障礙?若未明得,強說多端也無用處。
無事切須尋究。
”僧問:“如何是四不遷?”師曰: “地水火風。
”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水鳥樹林。
”曰:“學人不會。
”師曰:“會取學人。
”問: “久負沒弦琴,請師彈一曲。
”師曰:“負來多少時也?”曰:“未審作何音調?”師曰:“話堕也。
珍重!”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過去燈明佛,本光瑞如是。
” 本朝遣帥問罪江南,後主納土矣,而胡則者據守九江不降,大将軍曹翰部曲渡江入寺,禅者驚走,師淡坐如平日。
翰至,不起不揖,翰怒诃曰:“長老不聞殺人不眨眼将軍乎?”師熟視曰: “汝安知有不懼生死和尚邪?”翰大奇,增敬而已。
曰:“禅者何為而散?” 師曰:“擊鼓自集。
”翰遣裨校擊之,禅無至者。
翰曰:“不至,何也?”師曰:“公有殺心故爾。
”師自起擊之,禅者乃集 翰再拜,問決勝之策。
師曰:“非禅者所知也。
”太平興國二年十月七日,升堂曰:“脫離世緣,乃在今日。
”囑令門人累青石為塔,乃曰:“他日塔作紅色,吾再至也。
”言訖而逝,谥道濟禅師。
清涼複禅師法嗣奉先慧同禅師升州奉先寺慧同淨照禅師,魏府張氏子。
僧問: “教中道,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見。
又道,佛身充滿于法界,普見一切群生前。
于此二途,請師說。
”師曰:“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見。
”問: “如何是古佛心?”師曰:“汝疑阿那個不是?”問:“如何是常在底人?” 師曰:“更問阿誰?” 龍濟修禅師法嗣河東廣原禅師河東廣原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聽取一偈:刹刹現形儀,塵塵具覺知。
性源常鼓浪,不悟未曾移。
” 南台安禅師法嗣鹫嶺善美禅師襄州鹫嶺善美禅師,僧問:“如何是鹫嶺境?” 師曰:“岘山對碧玉,江水往南流。
”曰: “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有甚麼事?”問:“百川異流,還歸大海,未審大海有幾滴?”師曰:“汝還到海也未?”曰: “到海後如何?”師曰:“明日來,向汝道。
” 歸宗诠禅師法嗣九峰義诠禅師瑞州九峰義诠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有力者負之而趨。
” 隆壽逸禅師法嗣隆壽法骞禅師隆壽法骞禅師,泉州施氏子。
漳州刺史陳洪铦請開法,上堂: “今日隆壽出世,三世諸佛森羅萬象,同時出世,同時轉法輪,諸人還見麼?”僧問:“如何是隆壽境?”師曰:“無汝插足處。
”曰: “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未識境在。
”有僧來參,次日請問心要。
師曰: “昨日相逢序起居,今朝相見事還如。
如何卻覓呈心要,心要如何特地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