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登寶座,合談何事?”師曰:“剔開耳孔著。
”曰: “古人為甚麼卻道非耳目之所到?”師曰:“金櫻樹上不生梨。
”曰:“古今不到處,請師道。
”師曰: “汝作麼生問?”問:“衆手淘金,誰是得者?”師曰:“舉手隔千裡,休功任意看。
”問: “飛岫岩邊華子秀,仙境台前事若何?”師曰:“無價大寶光中現,暗客惛惛争柰何。
”曰:“優昙華拆人皆睹,向上宗乘意若何?”師曰: “阇黎若問宗乘意,不如靜處薩婆诃。
”問:“如何是閩中諸佛境界?”師曰:“造化終難測,春風徒自輕。
” 問“如何是道中寶?”師曰:“雲孫淚亦垂。
”問:“諸聖收光歸源後如何?”師曰:“三聲猿屢斷,萬裡客愁聽。
” 曰:“未審今時人,如何湊得古人機?”師曰:“好心向子道,切忌未生時。
” 國泰院禅師婺州國泰院禅師,上堂:“不離當處,鹹是妙明真心。
所以玄沙和尚道: 會我最後句,出世少人知。
争似國泰有末頭一句?”僧問:“如何是國泰末頭一句?”師曰:“阇黎問太遲生!”便歸方丈。
問: “如何是毗盧?”師曰:“某甲與老兄是弟子。
”問:“達磨來時即不問,如何是未來時事?”師曰:“親遇梁王。
” 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曰:“古鏡。
”曰:“磨後如何?”師曰: “古鏡。
” 白龍道希禅師福州升山白龍院道希禅師,本郡人也。
上堂:“不要舉足,是誰威光?還會麼? 若道自家去處,本自如是,且喜沒交涉。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 “汝從甚處來?”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汝早禮三拜。
”問:“不責上來,請師直道。
”師曰:“得。
”問:“如何是正真道?”師曰:“騎驢覓驢。
”問: “請師答無賓主話。
”師曰:“昔年曾記得。
”曰:“即今如何?”師曰: “非但耳聾,亦兼眼暗。
”問: “情忘體合時如何?”師曰:“别更夢見個甚麼?”問:“學人拟伸一問,請師裁。
”師曰:“不裁。
”曰:“為甚麼不裁?”師曰: “須知好手。
”問:“大衆雲集,請師舉揚宗教。
”師曰:“少遇聽者。
” 問:“不涉唇鋒,乞師指示。
”師曰: “不涉唇鋒問将來!”曰:“恁麼即群生有賴。
”師曰:“莫閑言語。
”問: “請和尚生機答話。
”師曰: “把紙筆來錄将去。
”問:“如何是思大口?”師曰:“出來向你道。
”曰: “學人即今見出。
”師曰:“曾賺幾人來?” 安國慧球禅師福州安國院慧球寂照禅師,﹝亦曰:中塔。
﹞泉州莆田人也。
玄沙室中,參訊居首。
因問: “如何是第一月?”沙曰:“用汝個月作麼?”師從此悟入。
梁開平二年,玄沙将示滅,閩帥王氏遣子至,問疾,仍請密示繼踵說法者誰。
沙曰:“球子得。
”王默記遺旨。
乃問鼓山:“卧龍法席,孰當其任?” 鼓山舉城下宿德具道眼者十有二人,皆堪出世。
王亦默之。
至開堂日,官寮與僧侶俱會法筵。
王忽問衆曰: “誰是球上座!”于是衆人指出師,王氏便請升座。
師良久曰:“莫嫌寂寞,莫道不堪,未詳涯際,作麼生論量? 所以尋常用其音響,聊撥一兩下,助他發機。
若論來十方世界,覓一人為伴侶,不可得。
”僧問: “佛法大意,從何方便頓入?”師曰:“入是方便。
”問:“雲自何山起? 風從何澗生?”師曰:“盡力施為,不離中塔。
” 上堂:“我此間粥飯因緣,為兄弟舉唱,終是不常。
欲得省要,卻是山河大地與汝發明。
其道既常,亦能究竟。
若從文殊門入者,一切無為。
土木瓦礫,助汝發機。
若從觀音門入者,一切音響,蝦蟆蚯蚓,助汝發機。
若從普賢門入者,不動步而到。
以此三門方便示汝。
如将一隻折箸攪大海水,令彼魚龍知水為命。
會麼?若無智眼而審谛之,任汝百般巧妙,不為究竟。
”問: “學人近入叢林,不明己事,乞師指示。
”師以杖指之曰:“會麼?”曰: “不會。
”師曰:“我恁麼為汝,卻成抑屈人,還知麼? 若約當人分上,從來底事,不論初入叢林,及過去諸佛,不曾乏少。
如大地水,一切魚龍初生及至老死,所受用水,悉皆平等。
”問:“不謬正宗,請師真實。
”師曰:“汝替我道。
”曰:“或有不辨者作麼生?”師曰: “待不辨者來。
”問: “諸佛還有師否?”師曰:“有。
”曰:“如何是諸佛師?”師曰:“一切人識不得。
”上堂良久,有僧出禮拜。
師曰:“莫教髑髅拶損。
”僧參問,曰:“去卻仆從,便請相見。
”師曰: “眨上眉毛看。
”曰:“不與麼時如何?” 師曰:“山北去也。
”問:“從上宗乘事如何?”師良久,僧拜問,師便喝出。
問:“如何是大庾嶺頭事?”師曰: “料汝承當不得。
”曰:“重多少?”師曰:“這般底論劫不柰何。
”師問了院主: “祇如先師道,盡十方世界是真實人體,你還見僧堂麼?”了曰:“和尚莫眼花?”師曰:“先師遷化,肉猶暖在。
” 南台誠禅師衡嶽南台誠禅師,僧問:“玄沙宗旨,請師舉揚。
”師曰:“甚麼處得此消息?”曰:“垂接者何?”師曰: “得人不迷己。
”問:“潭清月現,是何境界?”師曰:“不幹你事。
”曰: “借問又何妨。
”師曰: “覓潭月不可得。
”問:“離地四指,為甚麼卻有魚紋?”師曰:“有聖量在。
”曰:“此量為甚麼人施?”師曰:“不為聖人。
” 螺峰沖奧禅師福州螺蜂沖奧明法禅師,上堂:“人人具足,人人成現,争怪得山僧?珍重。
”僧問: “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如何是寂滅相?”師曰:“問答俱備。
”曰: “恁麼則真如法界,無自無他。
”師曰: “特地令人愁。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德重鬼神欽。
” 曰:“見後如何?”師曰:“通身聖莫測。
”問: “如何是螺峰一句?”師曰:“苦。
”問:“如何是本來人?”師曰:“惆怅松蘿境界危。
” 睡龍山和尚泉州睡龍山和尚,僧問:“如何是觸目菩提?”師以杖趁之,僧乃走。
師曰:“住!住! 向後遇作家舉看。
”上堂,舉拄杖曰:“三十年住山,得他氣力。
”時有僧問:“和尚得他甚麼氣力?”師曰: “過溪過嶺,東拄西拄。
”﹝招慶雲:“我不恁麼道。
”僧問:“和尚作麼生道?”慶以杖下地拄行。
﹞雲峰光緒禅師天台山雲峰光緒至德禅師,上堂: “但以衆生日用而不知,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日月星辰,江河淮濟,一切含靈,從一毛孔入一毛孔,毛孔不小,世界不大。
其中衆生,不覺不知。
若要易會,上座日用亦複不知。
”時有僧問:“日裡僧馱像,夜裡像馱僧。
未審此意如何?”師曰:“阇黎豈不是從茶堂裡來!” 大章契如庵主福州大章山契如庵主,本郡人也。
素蘊孤操,志探祖道。
預玄沙之室,穎悟幽旨。
玄沙記曰: “子禅已逸格,則他後要一人侍立也無。
” 師自此不務聚徒,不畜童侍,隐于小界山,刳大朽杉若小庵,但容身而已。
凡經遊僧至,随叩而應,無定開示。
僧問:“生死到來,如何回避?”師曰: “符到奉行。
”曰: “恁麼則被生死拘将去也!”師曰:“阿!”問:“西天持錫意作麼生?” 師拈錫杖,卓地振之。
僧曰: “未審此是甚麼義?”師曰:“這個是張家打。
”僧拟進語,師以錫撺之。
僧問雲台欽和尚:“如何是真言欽?” 曰:“南無佛陀耶。
”師别雲:“作麼,作麼?”清豁、沖煦二長老向師名,未嘗會遇,一旦同訪之。
值師采粟,豁問:“道者!如庵主在何所?”師曰:“從甚麼處來?”曰: “山下來。
”師曰:“因甚麼得到這裡?” 曰:“這裡是甚麼處所?”師揖曰:“那不吃茶去”二公方省是師,遂詣庵所,頗味高論。
晤坐于左右,不覺及夜。
睹豺虎奔至庵前,自然馴繞。
豁因有詩曰:“行不等閑行,誰知去住情。
一餐猶未飽,萬戶勿聊生。
非道應難伏,空拳莫與争。
龍吟雲起處,閑嘯兩三聲。
”二公尋于大章山創庵,請師居之。
兩處孤坐,垂五十二載而卒。
蓮華神祿禅師福州蓮華山永興神祿禅師,閩王請開堂日,未升座,先于座前立曰: “大王大衆聽,已有真正舉揚也。
此一會總是得聞,豈有不聞者?若有不聞,彼此相謾去也。
”方乃登座。
僧問: “大王請師出世,未委今日一會何似靈山?”師曰:“徹古傳今。
”問: “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毛頭顯沙界,日月現其中。
” 國清師靜上座天台國清寺師靜上座,始遇玄沙示衆曰:“汝諸人但能一生如喪考妣,吾保汝究得徹去。
” 師蹑前語,問曰:“秪如教中道,不得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知見,又作麼生?”沙曰: “汝道究得徹底所知心,還測度得及否?”師從此信入。
後居天台三十餘載不下山。
博綜三學,操行孤立。
禅寂之餘,常閱龍藏。
遐迩欽重,時謂大靜上座。
嘗有人問:“弟子每當夜坐,心念紛飛,未明攝伏之方,願垂示誨。
”師曰: “如或夜閑安坐,心念紛飛,卻将紛飛之心,以究紛飛之處。
究之無處,則紛飛之念何存? 反究究心,則能究之心安在?又能照之智本空,所緣之境亦寂。
寂而非寂者,蓋無能寂之人也。
照而非照者,蓋無所照之境也。
境智俱寂,心慮安然。
外不尋枝,内不住定。
二途俱泯,一性怡然,此乃還源之要道也。
” 師因睹教中幻義,乃述一偈,問諸學流曰:“若道法皆如幻有,造諸過惡應無咎。
雲何所作業不忘,而藉佛慈興接誘。
”時有小靜上座答曰:“幻人興幻幻輪圍,幻業能招幻所治。
不了幻生諸幻苦,覺知如幻幻無為。
”二靜上座并終于本山。
長慶棱禅師法嗣招慶道匡禅師泉州招慶院道匡禅師,潮州人也。
棱和尚始居招慶,師乃入室參侍,遂作桶頭,常與衆僧語話。
一日,慶見,乃曰:“爾每日口唠唠地作麼?”師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慶曰:“與麼則磨弓錯箭去也。
” 師曰:“專待尉遲來。
”慶曰:“尉遲來後如何?”師曰:“教伊筋骨遍地,眼睛突出。
”慶便出去。
洎慶被召,師繼踵住持。
上堂:“聲前薦得,孤負平生。
句後投機,殊乖道體。
為甚麼如此? 大衆且道從來合作麼生?”又曰:“招慶與諸人一時道卻,還委落處麼?” 時有僧出曰:“大衆一時散去,還稱師意也無?”師曰: “好與二十拄杖。
”僧禮拜,師曰:“雖有盲龜之意,且無曉月之程。
”曰: “如何是曉月之程?”師曰: “此是盲龜之意。
”問:“如何是沙門行?”師曰:“非行不行。
”問: “如何是西來意?”師曰:“蚊子上鐵牛。
”問: “如何是在匣劍?”師良久,僧罔措。
師曰:“也須感荷招慶始得。
”問: “如何是提宗一句?”師曰: “不得昧著招慶。
”其僧禮拜起,師又曰:“不得昧著招慶,囑汝作麼生是提宗一句。
”僧無對。
問: “文殊劍下不承當時如何?”師曰:“未是好手人。
”曰:“如何是好手人?”師曰:“是汝話堕也。
”問:“如何是招慶家風?” 師曰:“甯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
”問:“如何是南泉一線道?”師曰:“不亂向汝道,恐較中更較去。
”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七颠八倒。
”問:“學人根思遲回,乞師曲運慈悲,開一線道。
”師曰: “這個是老婆心。
”曰:“悲華剖坼以領尊慈,從上宗乘事如何?”師曰: “恁麼須得汝親問始得。
”問: “僧甚處去來?”曰:“劈柴來。
”師曰:“還有劈不破底也無?”曰: “有。
”師曰:“作麼生是劈不破底?”僧無語。
師曰: “汝若道不得,問我,我與汝道。
”曰:“作麼生是劈不破底?”師曰: “賺殺人!”師拈缽囊問僧: “你道直幾錢?”僧無對。
﹝歸宗柔代雲:“留與人增價。
”﹞因地動,僧問:“還有不動者也無?”師曰:“有。
”曰: “如何是不動者?”師曰:“動從東來,卻歸西去。
”問:“法雨普沾,還有不潤處否?”師曰:“有。
”曰:“如何是不潤處?” 師曰:“水灑不著。
”問:“如何是招慶深深處?”師曰:“和汝沒卻。
” 問:“如何是九重城裡人?”師曰: “還共汝知聞麼?”上堂次,大衆擁法座而立。
師曰: “這裡無物,諸人苦恁麼相促相拶作麼,拟心早沒交涉,更上門上戶,千裡萬裡,今既上來,各著精彩,招慶一時抛與諸人,好麼?”乃曰:“還接得也無?”衆無對。
師曰:“勞而無功。
”便升座。
複曰: “汝諸人得恁麼鈍,看他古人一兩個得恁麼快,才見便負将去,也較些子,若有此個人,非但四事供養,便以琉璃為地,白銀為壁,亦未為貴。
帝釋引前,梵王随後,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為黃金,亦未為足。
直得如是,猶更有一級在,還委得麼?珍重!” 報恩寶資禅師婺州報恩院寶資曉悟禅師,僧問:“學人初心,請師示個入路。
”師遂側掌示之曰:“還會麼?”曰: “不會。
”師曰:“獨掌不浪鳴。
”問:“如何是報恩家風?”師曰:“也知阇黎入衆日淺。
”問: “古人拈槌豎拂,意旨如何?”師曰:“報恩截舌有分。
”僧曰:“為甚麼如此?”師曰:“屈著作麼?”問:“如何是文殊劍?”師曰: “不知。
”曰:“祇如一劍下活得底人作麼生?”師曰:“山僧祇管二時齋粥。
”問:“如何是觸目菩提?”師曰: “背後是甚麼立地?”曰:“學人不會,乞師再示。
”師提拄杖曰:“汝不會,合吃多少拄杖!”問: “如何是具大慚愧底人?”師曰:“開取口,合不得。
”曰:“此人行履如何?”師曰:“逢茶即茶,逢飯即飯。
”問: “如何是金剛一隻箭?”師曰:“道甚麼?”僧再問,師曰:“過新羅國去也。
”問: “波騰鼎沸,起必全真,未審古人意如何?”師乃叱之曰:“恁麼則非次也。
”師曰:“你話堕也。
”又曰:“我話亦堕,汝作麼生?”僧無對。
問: “去卻賞罰,如何是吹毛劍?”師曰:“延平屬劍州。
”曰:“恁麼則喪身失命去也。
”師曰:“錢塘江裡潮。
” 翠峰從欣禅師處州翠峰從欣禅師,上堂曰:“更不展席也。
珍重!”便歸方丈,卻問侍者:“還會麼?”曰:“不會。
” 師曰:“将謂汝到百丈來。
” 鹫嶺明遠禅師襄州鹫嶺明遠禅師,初參長慶,慶問:“汝名甚麼?”師曰: “明遠。
”慶曰:“那邊事作麼生?” 師曰: “明遠退兩步。
”慶曰:“汝無端退兩步作麼?”師無語。
慶曰:“若不退步,争知明遠?”師乃谕旨。
住後,向火次,僧問:“無一法當前,應用無虧時如何?”師以手卓火,其僧于此有省。
龍華彥球禅師杭州龍華寺彥球實相得一禅師,開堂日,謂衆曰: “今日既升法座,又争解諱得,祇如不諱底事,此衆還有人與作證明麼?若有即出來,相共作個牓樣。
”僧問:“此座為從天降下,為從地湧出?”師曰: “是甚麼?”曰:“此座高廣,如何升得?”師曰:“今日幾被汝安頓著。
” 問:“靈山一會,迦葉親聞。
今日一會,何人得聞?”師曰:“同我者摰其大節。
”曰:“灼然俊哉!” 師曰:“去般水槳茶堂裡用去。
”師複曰: “從前佛法付囑國王大臣及有力檀越,今日郡尊及諸官僚特垂相請,不勝荷愧。
山僧更有未後一句子,賤賣與諸人。
”師乃起身立,曰:“還有人買麼?若有人買,即出來;若無人買,即賤貨自收去也。
久立,珍重!”僧問:“如何是學人自已?”師曰:“雪上更加霜。
” 保安院連禅師杭州保安連禅師,僧問:“如何是保安家風?”師曰:“問有甚麼難?”問:“如何是吹毛劍?”師曰: “豫章鐵柱堅。
”曰:“學人不會。
”師曰:“漳江親到來。
”問:“如何是沙門行?”師曰:“師僧頭上戴冠子。
”問: “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死虎足人看。
”問:“一問一答,複此興來,如何是保安不驚人之句?”師曰: “汝到别處作麼生舉?” 報慈光雲禅師福州報慈院光雲慧覺禅師,上堂:“瘥病之藥,不假驢駝。
若據如今,各自歸堂去。
珍重!”問僧: “近離甚處?”曰:“卧龍。
”師曰:“在彼多少時?”曰:“經冬過夏。
” 師曰:“龍門無宿客,為甚在彼許多時?” 曰:“師子窟中無異獸。
”師曰:“汝試作師子吼看!”曰:“若作師子吼,即無和尚。
”師曰: “念汝新到,放汝三十棒。
”問:“承聞超覺有鎖口訣,如何示人?”師曰: “賴我拄杖不在手。
”曰:“恁麼則深領尊慈也。
” 師曰:“待我肯汝即得。
”閩王問:“報慈與神泉相去近遠?”師曰:“若說近遠,不如親到。
”師卻問: “大王日應千差,是甚麼心?”王曰:“甚麼處得心來?”師曰:“豈有無心者!”王曰:“那邊事作麼生?”師曰: “請向那邊問。
”王曰:“大師謾别人即得。
”問:“大衆臻湊,請師舉揚。
”師曰:“更有幾人未聞?”曰: “恁麼則不假上來也。
”師曰:“不上來且從,汝向甚麼處會?”曰:“若有處所,即孤負和尚去也。
”師曰: “秪恐不辨精。
”問:“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此意如何?”師曰:“有甚麼疑訛?”問:“古人面壁意旨如何?”師便打。
問: “不假言诠,請師徑直。
”師曰:“何必更待商量。
” 開先紹宗禅師廬山開先寺紹宗圓智禅師,姑蘇人也。
江南李主巡幸洪井,入山瞻谒,請上堂。
令僧問: “如何是開先境?”師曰:“最好是一條界破青山色。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拾枯柴,煮布水。
” 國主益加欽重。
後終于本山,靈塔存焉。
傾心法禅師杭州傾心寺法宗一禅師,上堂,良久曰:“大衆不待一句語,便歸堂去,還有紹繼宗風分也無? 還有人酬得此問麼?若有人酬得,這裡與諸人為怪笑;若酬不得,諸人與這裡為怪笑。
珍重!”僧問: “如何樸實,免見虛頭?”師曰:“汝問若當,衆人盡鑒。
”曰: “有恁麼來皆不丈夫,祇如不恁麼來,還有紹繼宗風分也無?”師曰:“出兩頭緻一問來!”曰:“甚麼人辨得?”師曰:“波斯養兒。
”問: “佛法去處,乞師全示。
”師曰:“汝但全緻一問來。
”曰:“為甚麼卻拈此問去?”師曰:“汝适來問甚麼?”曰: “若不遇于師,幾成走作。
”師曰:“賊去後關門。
”問:“别傳一句,如何分付?”師曰:“可惜許!”曰: “恁麼,則别酬亦不當去也。
”師曰:“也是閑辭。
”問:“如何是不朝天子、不羨王侯底人?”師曰:“每日三條線,長年一衲衣。
”曰: “未審此人還紹宗風也無?”師曰:“鵲來頭上語,雲向眼前飛。
”問: “承古有言,不斷煩惱。
此意如何?” 師曰:“又是發人業。
”曰:“如何得不發業?”師曰:“你話堕也。
”問: “請去賞罰,如何是吹毛劍?”師曰: “如法禮三拜。
”師後住龍冊寺歸寂。
水陸洪俨禅師福州水陸院洪俨禅師,上堂,大衆集定,師下座,捧香爐巡行大衆前,曰:“供養十方諸佛。
” 便歸方丈。
僧問:“離卻百非兼四句,請師盡力與提綱。
”師曰:“落在甚麼處?”曰:“恁麼則人天有賴去也。
” 師曰:“莫将惡水潑人好!” 廣嚴鹹澤禅師杭州靈隐山廣嚴院鹹澤禅師,初參保福,福問:“汝名甚麼?” 師曰:“鹹澤。
”福曰: “忽遇枯涸者如何?”師曰:“誰是枯涸者?”福曰:“我是。
”師曰: “和尚莫謾人好!”福曰:“卻是汝謾我。
” 師後承長慶印記,住廣嚴道場。
﹝今法安院。
﹞僧問:“如何是觌面相呈事?”師下禅床曰:“伏惟尊體,起居萬福。
”問: “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師曰:“城中青史樓,雲外高峰塔。
”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幽澗泉清,高峰月白。
”問:“如何是廣嚴家風?”師曰:“一塢白雲,三問茆屋。
”曰:“畢竟如何?”師曰: “既無維那,兼少典座。
”問:“如何是廣嚴家風?”師曰:“師子石前靈水響,雞籠山上白猿啼。
” 報慈慧朗禅師福州報慈院慧朗禅師,上堂:“從上諸聖,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遞相告報。
是汝諸人還會麼?若不會,大不容易。
”僧問:“如何是一大事?”師曰: “莫錯相告報麼!”曰:“恁麼則學人不疑也。
” 師曰:“争柰一翳在目。
”問:“三世諸佛盡是傳語人,未審傳甚麼人語?” 師曰:“聽。
”曰:“未審是甚麼語?” 師曰:“你不是鐘期。
”問:“如何是學人眼?”師曰:“不可更撒沙。
” 長慶常慧禅師福州長慶常慧禅師,僧問:“王侯請命,法嗣怡山,鎖口之言,請師不謬。
”師曰:“得。
”曰: “恁麼則深領尊慈。
”師曰:“莫鈍置人好!”問:“不犯宗風,不傷物義,請師滿口道。
”師曰:“今日豈不是開堂?” 問:“焰續雪峰,印傳超覺,不違于物,不負于人。
不在當頭,即今何道?” 師曰:“違負即道。
”曰: “恁麼則善副來言,淺深已辨。
”師曰:“也須識好惡。
” 石佛院靜禅師福州石佛院靜禅師,上堂:“若道素面相呈,猶添脂粉,縱離添過,猶有負。
諸人且作麼生體悉?” 僧問:“學人欲見和尚本來面目。
”師曰:“洞上有言親體取。
”曰:“恁麼則不得見去也。
”師曰:“灼然。
客路如天遠,侯門似海深。
” 觀音清換禅師福州枕峰觀音院清換禅師,上堂:“諸禅德! 若要論禅說道,舉唱宗風,祇如當人分上,以一毛端上有無量諸佛轉大法論,于一塵中現寶王刹,佛說,衆生說,山河大地,一時說未嘗間斷,如毗沙門王,始終不求外寶。
既各有如是家風,阿誰欠少?不可更就别人處分也。
”僧問: “如何是法界性?”師曰: “汝身中有萬象。
”曰:“如何體得?”師曰:“虛谷尋聲,更求本末。
” 東禅契讷禅師福州東禅契讷禅師,上堂:“未曾暫失,全體現前,恁麼道亦是分外。
既恁麼道不得,向兄弟前合作麼生道?莫是無道處不受道麼?莫錯會好!” 僧問:“如何是現前三昧?”師曰:“何必更待道。
”問: “己事未明,乞師指示。
”師曰:“何不禮謝!”問:“如何是東禅家風?” 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 長慶弘辯禅師福州長慶院弘辯妙果禅師,上堂,于座前側立曰:“大衆各歸堂得也未,還會得麼? 若也未會,山僧謾諸人去也。
”遂升座。
僧問:“海衆雲臻,請師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師曰:“這個是方便門。
”曰: “恁麼則大衆側聆去也。
”師曰:“空側聆作麼?” 東禅可隆禅師福州東禅院可隆了空禅師,僧問:“如何是道?”師曰:“正是道。
”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 “分明向汝道。
”上堂:“大好省要,自不仙陀。
若是聽響之流,不如歸堂向火。
珍重!”
”曰: “古人為甚麼卻道非耳目之所到?”師曰:“金櫻樹上不生梨。
”曰:“古今不到處,請師道。
”師曰: “汝作麼生問?”問:“衆手淘金,誰是得者?”師曰:“舉手隔千裡,休功任意看。
”問: “飛岫岩邊華子秀,仙境台前事若何?”師曰:“無價大寶光中現,暗客惛惛争柰何。
”曰:“優昙華拆人皆睹,向上宗乘意若何?”師曰: “阇黎若問宗乘意,不如靜處薩婆诃。
”問:“如何是閩中諸佛境界?”師曰:“造化終難測,春風徒自輕。
” 問“如何是道中寶?”師曰:“雲孫淚亦垂。
”問:“諸聖收光歸源後如何?”師曰:“三聲猿屢斷,萬裡客愁聽。
” 曰:“未審今時人,如何湊得古人機?”師曰:“好心向子道,切忌未生時。
” 國泰院禅師婺州國泰院禅師,上堂:“不離當處,鹹是妙明真心。
所以玄沙和尚道: 會我最後句,出世少人知。
争似國泰有末頭一句?”僧問:“如何是國泰末頭一句?”師曰:“阇黎問太遲生!”便歸方丈。
問: “如何是毗盧?”師曰:“某甲與老兄是弟子。
”問:“達磨來時即不問,如何是未來時事?”師曰:“親遇梁王。
” 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曰:“古鏡。
”曰:“磨後如何?”師曰: “古鏡。
” 白龍道希禅師福州升山白龍院道希禅師,本郡人也。
上堂:“不要舉足,是誰威光?還會麼? 若道自家去處,本自如是,且喜沒交涉。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 “汝從甚處來?”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汝早禮三拜。
”問:“不責上來,請師直道。
”師曰:“得。
”問:“如何是正真道?”師曰:“騎驢覓驢。
”問: “請師答無賓主話。
”師曰:“昔年曾記得。
”曰:“即今如何?”師曰: “非但耳聾,亦兼眼暗。
”問: “情忘體合時如何?”師曰:“别更夢見個甚麼?”問:“學人拟伸一問,請師裁。
”師曰:“不裁。
”曰:“為甚麼不裁?”師曰: “須知好手。
”問:“大衆雲集,請師舉揚宗教。
”師曰:“少遇聽者。
” 問:“不涉唇鋒,乞師指示。
”師曰: “不涉唇鋒問将來!”曰:“恁麼即群生有賴。
”師曰:“莫閑言語。
”問: “請和尚生機答話。
”師曰: “把紙筆來錄将去。
”問:“如何是思大口?”師曰:“出來向你道。
”曰: “學人即今見出。
”師曰:“曾賺幾人來?” 安國慧球禅師福州安國院慧球寂照禅師,﹝亦曰:中塔。
﹞泉州莆田人也。
玄沙室中,參訊居首。
因問: “如何是第一月?”沙曰:“用汝個月作麼?”師從此悟入。
梁開平二年,玄沙将示滅,閩帥王氏遣子至,問疾,仍請密示繼踵說法者誰。
沙曰:“球子得。
”王默記遺旨。
乃問鼓山:“卧龍法席,孰當其任?” 鼓山舉城下宿德具道眼者十有二人,皆堪出世。
王亦默之。
至開堂日,官寮與僧侶俱會法筵。
王忽問衆曰: “誰是球上座!”于是衆人指出師,王氏便請升座。
師良久曰:“莫嫌寂寞,莫道不堪,未詳涯際,作麼生論量? 所以尋常用其音響,聊撥一兩下,助他發機。
若論來十方世界,覓一人為伴侶,不可得。
”僧問: “佛法大意,從何方便頓入?”師曰:“入是方便。
”問:“雲自何山起? 風從何澗生?”師曰:“盡力施為,不離中塔。
” 上堂:“我此間粥飯因緣,為兄弟舉唱,終是不常。
欲得省要,卻是山河大地與汝發明。
其道既常,亦能究竟。
若從文殊門入者,一切無為。
土木瓦礫,助汝發機。
若從觀音門入者,一切音響,蝦蟆蚯蚓,助汝發機。
若從普賢門入者,不動步而到。
以此三門方便示汝。
如将一隻折箸攪大海水,令彼魚龍知水為命。
會麼?若無智眼而審谛之,任汝百般巧妙,不為究竟。
”問: “學人近入叢林,不明己事,乞師指示。
”師以杖指之曰:“會麼?”曰: “不會。
”師曰:“我恁麼為汝,卻成抑屈人,還知麼? 若約當人分上,從來底事,不論初入叢林,及過去諸佛,不曾乏少。
如大地水,一切魚龍初生及至老死,所受用水,悉皆平等。
”問:“不謬正宗,請師真實。
”師曰:“汝替我道。
”曰:“或有不辨者作麼生?”師曰: “待不辨者來。
”問: “諸佛還有師否?”師曰:“有。
”曰:“如何是諸佛師?”師曰:“一切人識不得。
”上堂良久,有僧出禮拜。
師曰:“莫教髑髅拶損。
”僧參問,曰:“去卻仆從,便請相見。
”師曰: “眨上眉毛看。
”曰:“不與麼時如何?” 師曰:“山北去也。
”問:“從上宗乘事如何?”師良久,僧拜問,師便喝出。
問:“如何是大庾嶺頭事?”師曰: “料汝承當不得。
”曰:“重多少?”師曰:“這般底論劫不柰何。
”師問了院主: “祇如先師道,盡十方世界是真實人體,你還見僧堂麼?”了曰:“和尚莫眼花?”師曰:“先師遷化,肉猶暖在。
” 南台誠禅師衡嶽南台誠禅師,僧問:“玄沙宗旨,請師舉揚。
”師曰:“甚麼處得此消息?”曰:“垂接者何?”師曰: “得人不迷己。
”問:“潭清月現,是何境界?”師曰:“不幹你事。
”曰: “借問又何妨。
”師曰: “覓潭月不可得。
”問:“離地四指,為甚麼卻有魚紋?”師曰:“有聖量在。
”曰:“此量為甚麼人施?”師曰:“不為聖人。
” 螺峰沖奧禅師福州螺蜂沖奧明法禅師,上堂:“人人具足,人人成現,争怪得山僧?珍重。
”僧問: “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如何是寂滅相?”師曰:“問答俱備。
”曰: “恁麼則真如法界,無自無他。
”師曰: “特地令人愁。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德重鬼神欽。
” 曰:“見後如何?”師曰:“通身聖莫測。
”問: “如何是螺峰一句?”師曰:“苦。
”問:“如何是本來人?”師曰:“惆怅松蘿境界危。
” 睡龍山和尚泉州睡龍山和尚,僧問:“如何是觸目菩提?”師以杖趁之,僧乃走。
師曰:“住!住! 向後遇作家舉看。
”上堂,舉拄杖曰:“三十年住山,得他氣力。
”時有僧問:“和尚得他甚麼氣力?”師曰: “過溪過嶺,東拄西拄。
”﹝招慶雲:“我不恁麼道。
”僧問:“和尚作麼生道?”慶以杖下地拄行。
﹞雲峰光緒禅師天台山雲峰光緒至德禅師,上堂: “但以衆生日用而不知,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日月星辰,江河淮濟,一切含靈,從一毛孔入一毛孔,毛孔不小,世界不大。
其中衆生,不覺不知。
若要易會,上座日用亦複不知。
”時有僧問:“日裡僧馱像,夜裡像馱僧。
未審此意如何?”師曰:“阇黎豈不是從茶堂裡來!” 大章契如庵主福州大章山契如庵主,本郡人也。
素蘊孤操,志探祖道。
預玄沙之室,穎悟幽旨。
玄沙記曰: “子禅已逸格,則他後要一人侍立也無。
” 師自此不務聚徒,不畜童侍,隐于小界山,刳大朽杉若小庵,但容身而已。
凡經遊僧至,随叩而應,無定開示。
僧問:“生死到來,如何回避?”師曰: “符到奉行。
”曰: “恁麼則被生死拘将去也!”師曰:“阿!”問:“西天持錫意作麼生?” 師拈錫杖,卓地振之。
僧曰: “未審此是甚麼義?”師曰:“這個是張家打。
”僧拟進語,師以錫撺之。
僧問雲台欽和尚:“如何是真言欽?” 曰:“南無佛陀耶。
”師别雲:“作麼,作麼?”清豁、沖煦二長老向師名,未嘗會遇,一旦同訪之。
值師采粟,豁問:“道者!如庵主在何所?”師曰:“從甚麼處來?”曰: “山下來。
”師曰:“因甚麼得到這裡?” 曰:“這裡是甚麼處所?”師揖曰:“那不吃茶去”二公方省是師,遂詣庵所,頗味高論。
晤坐于左右,不覺及夜。
睹豺虎奔至庵前,自然馴繞。
豁因有詩曰:“行不等閑行,誰知去住情。
一餐猶未飽,萬戶勿聊生。
非道應難伏,空拳莫與争。
龍吟雲起處,閑嘯兩三聲。
”二公尋于大章山創庵,請師居之。
兩處孤坐,垂五十二載而卒。
蓮華神祿禅師福州蓮華山永興神祿禅師,閩王請開堂日,未升座,先于座前立曰: “大王大衆聽,已有真正舉揚也。
此一會總是得聞,豈有不聞者?若有不聞,彼此相謾去也。
”方乃登座。
僧問: “大王請師出世,未委今日一會何似靈山?”師曰:“徹古傳今。
”問: “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毛頭顯沙界,日月現其中。
” 國清師靜上座天台國清寺師靜上座,始遇玄沙示衆曰:“汝諸人但能一生如喪考妣,吾保汝究得徹去。
” 師蹑前語,問曰:“秪如教中道,不得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知見,又作麼生?”沙曰: “汝道究得徹底所知心,還測度得及否?”師從此信入。
後居天台三十餘載不下山。
博綜三學,操行孤立。
禅寂之餘,常閱龍藏。
遐迩欽重,時謂大靜上座。
嘗有人問:“弟子每當夜坐,心念紛飛,未明攝伏之方,願垂示誨。
”師曰: “如或夜閑安坐,心念紛飛,卻将紛飛之心,以究紛飛之處。
究之無處,則紛飛之念何存? 反究究心,則能究之心安在?又能照之智本空,所緣之境亦寂。
寂而非寂者,蓋無能寂之人也。
照而非照者,蓋無所照之境也。
境智俱寂,心慮安然。
外不尋枝,内不住定。
二途俱泯,一性怡然,此乃還源之要道也。
” 師因睹教中幻義,乃述一偈,問諸學流曰:“若道法皆如幻有,造諸過惡應無咎。
雲何所作業不忘,而藉佛慈興接誘。
”時有小靜上座答曰:“幻人興幻幻輪圍,幻業能招幻所治。
不了幻生諸幻苦,覺知如幻幻無為。
”二靜上座并終于本山。
長慶棱禅師法嗣招慶道匡禅師泉州招慶院道匡禅師,潮州人也。
棱和尚始居招慶,師乃入室參侍,遂作桶頭,常與衆僧語話。
一日,慶見,乃曰:“爾每日口唠唠地作麼?”師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慶曰:“與麼則磨弓錯箭去也。
” 師曰:“專待尉遲來。
”慶曰:“尉遲來後如何?”師曰:“教伊筋骨遍地,眼睛突出。
”慶便出去。
洎慶被召,師繼踵住持。
上堂:“聲前薦得,孤負平生。
句後投機,殊乖道體。
為甚麼如此? 大衆且道從來合作麼生?”又曰:“招慶與諸人一時道卻,還委落處麼?” 時有僧出曰:“大衆一時散去,還稱師意也無?”師曰: “好與二十拄杖。
”僧禮拜,師曰:“雖有盲龜之意,且無曉月之程。
”曰: “如何是曉月之程?”師曰: “此是盲龜之意。
”問:“如何是沙門行?”師曰:“非行不行。
”問: “如何是西來意?”師曰:“蚊子上鐵牛。
”問: “如何是在匣劍?”師良久,僧罔措。
師曰:“也須感荷招慶始得。
”問: “如何是提宗一句?”師曰: “不得昧著招慶。
”其僧禮拜起,師又曰:“不得昧著招慶,囑汝作麼生是提宗一句。
”僧無對。
問: “文殊劍下不承當時如何?”師曰:“未是好手人。
”曰:“如何是好手人?”師曰:“是汝話堕也。
”問:“如何是招慶家風?” 師曰:“甯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
”問:“如何是南泉一線道?”師曰:“不亂向汝道,恐較中更較去。
”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七颠八倒。
”問:“學人根思遲回,乞師曲運慈悲,開一線道。
”師曰: “這個是老婆心。
”曰:“悲華剖坼以領尊慈,從上宗乘事如何?”師曰: “恁麼須得汝親問始得。
”問: “僧甚處去來?”曰:“劈柴來。
”師曰:“還有劈不破底也無?”曰: “有。
”師曰:“作麼生是劈不破底?”僧無語。
師曰: “汝若道不得,問我,我與汝道。
”曰:“作麼生是劈不破底?”師曰: “賺殺人!”師拈缽囊問僧: “你道直幾錢?”僧無對。
﹝歸宗柔代雲:“留與人增價。
”﹞因地動,僧問:“還有不動者也無?”師曰:“有。
”曰: “如何是不動者?”師曰:“動從東來,卻歸西去。
”問:“法雨普沾,還有不潤處否?”師曰:“有。
”曰:“如何是不潤處?” 師曰:“水灑不著。
”問:“如何是招慶深深處?”師曰:“和汝沒卻。
” 問:“如何是九重城裡人?”師曰: “還共汝知聞麼?”上堂次,大衆擁法座而立。
師曰: “這裡無物,諸人苦恁麼相促相拶作麼,拟心早沒交涉,更上門上戶,千裡萬裡,今既上來,各著精彩,招慶一時抛與諸人,好麼?”乃曰:“還接得也無?”衆無對。
師曰:“勞而無功。
”便升座。
複曰: “汝諸人得恁麼鈍,看他古人一兩個得恁麼快,才見便負将去,也較些子,若有此個人,非但四事供養,便以琉璃為地,白銀為壁,亦未為貴。
帝釋引前,梵王随後,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為黃金,亦未為足。
直得如是,猶更有一級在,還委得麼?珍重!” 報恩寶資禅師婺州報恩院寶資曉悟禅師,僧問:“學人初心,請師示個入路。
”師遂側掌示之曰:“還會麼?”曰: “不會。
”師曰:“獨掌不浪鳴。
”問:“如何是報恩家風?”師曰:“也知阇黎入衆日淺。
”問: “古人拈槌豎拂,意旨如何?”師曰:“報恩截舌有分。
”僧曰:“為甚麼如此?”師曰:“屈著作麼?”問:“如何是文殊劍?”師曰: “不知。
”曰:“祇如一劍下活得底人作麼生?”師曰:“山僧祇管二時齋粥。
”問:“如何是觸目菩提?”師曰: “背後是甚麼立地?”曰:“學人不會,乞師再示。
”師提拄杖曰:“汝不會,合吃多少拄杖!”問: “如何是具大慚愧底人?”師曰:“開取口,合不得。
”曰:“此人行履如何?”師曰:“逢茶即茶,逢飯即飯。
”問: “如何是金剛一隻箭?”師曰:“道甚麼?”僧再問,師曰:“過新羅國去也。
”問: “波騰鼎沸,起必全真,未審古人意如何?”師乃叱之曰:“恁麼則非次也。
”師曰:“你話堕也。
”又曰:“我話亦堕,汝作麼生?”僧無對。
問: “去卻賞罰,如何是吹毛劍?”師曰:“延平屬劍州。
”曰:“恁麼則喪身失命去也。
”師曰:“錢塘江裡潮。
” 翠峰從欣禅師處州翠峰從欣禅師,上堂曰:“更不展席也。
珍重!”便歸方丈,卻問侍者:“還會麼?”曰:“不會。
” 師曰:“将謂汝到百丈來。
” 鹫嶺明遠禅師襄州鹫嶺明遠禅師,初參長慶,慶問:“汝名甚麼?”師曰: “明遠。
”慶曰:“那邊事作麼生?” 師曰: “明遠退兩步。
”慶曰:“汝無端退兩步作麼?”師無語。
慶曰:“若不退步,争知明遠?”師乃谕旨。
住後,向火次,僧問:“無一法當前,應用無虧時如何?”師以手卓火,其僧于此有省。
龍華彥球禅師杭州龍華寺彥球實相得一禅師,開堂日,謂衆曰: “今日既升法座,又争解諱得,祇如不諱底事,此衆還有人與作證明麼?若有即出來,相共作個牓樣。
”僧問:“此座為從天降下,為從地湧出?”師曰: “是甚麼?”曰:“此座高廣,如何升得?”師曰:“今日幾被汝安頓著。
” 問:“靈山一會,迦葉親聞。
今日一會,何人得聞?”師曰:“同我者摰其大節。
”曰:“灼然俊哉!” 師曰:“去般水槳茶堂裡用去。
”師複曰: “從前佛法付囑國王大臣及有力檀越,今日郡尊及諸官僚特垂相請,不勝荷愧。
山僧更有未後一句子,賤賣與諸人。
”師乃起身立,曰:“還有人買麼?若有人買,即出來;若無人買,即賤貨自收去也。
久立,珍重!”僧問:“如何是學人自已?”師曰:“雪上更加霜。
” 保安院連禅師杭州保安連禅師,僧問:“如何是保安家風?”師曰:“問有甚麼難?”問:“如何是吹毛劍?”師曰: “豫章鐵柱堅。
”曰:“學人不會。
”師曰:“漳江親到來。
”問:“如何是沙門行?”師曰:“師僧頭上戴冠子。
”問: “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死虎足人看。
”問:“一問一答,複此興來,如何是保安不驚人之句?”師曰: “汝到别處作麼生舉?” 報慈光雲禅師福州報慈院光雲慧覺禅師,上堂:“瘥病之藥,不假驢駝。
若據如今,各自歸堂去。
珍重!”問僧: “近離甚處?”曰:“卧龍。
”師曰:“在彼多少時?”曰:“經冬過夏。
” 師曰:“龍門無宿客,為甚在彼許多時?” 曰:“師子窟中無異獸。
”師曰:“汝試作師子吼看!”曰:“若作師子吼,即無和尚。
”師曰: “念汝新到,放汝三十棒。
”問:“承聞超覺有鎖口訣,如何示人?”師曰: “賴我拄杖不在手。
”曰:“恁麼則深領尊慈也。
” 師曰:“待我肯汝即得。
”閩王問:“報慈與神泉相去近遠?”師曰:“若說近遠,不如親到。
”師卻問: “大王日應千差,是甚麼心?”王曰:“甚麼處得心來?”師曰:“豈有無心者!”王曰:“那邊事作麼生?”師曰: “請向那邊問。
”王曰:“大師謾别人即得。
”問:“大衆臻湊,請師舉揚。
”師曰:“更有幾人未聞?”曰: “恁麼則不假上來也。
”師曰:“不上來且從,汝向甚麼處會?”曰:“若有處所,即孤負和尚去也。
”師曰: “秪恐不辨精。
”問:“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此意如何?”師曰:“有甚麼疑訛?”問:“古人面壁意旨如何?”師便打。
問: “不假言诠,請師徑直。
”師曰:“何必更待商量。
” 開先紹宗禅師廬山開先寺紹宗圓智禅師,姑蘇人也。
江南李主巡幸洪井,入山瞻谒,請上堂。
令僧問: “如何是開先境?”師曰:“最好是一條界破青山色。
”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拾枯柴,煮布水。
” 國主益加欽重。
後終于本山,靈塔存焉。
傾心法禅師杭州傾心寺法宗一禅師,上堂,良久曰:“大衆不待一句語,便歸堂去,還有紹繼宗風分也無? 還有人酬得此問麼?若有人酬得,這裡與諸人為怪笑;若酬不得,諸人與這裡為怪笑。
珍重!”僧問: “如何樸實,免見虛頭?”師曰:“汝問若當,衆人盡鑒。
”曰: “有恁麼來皆不丈夫,祇如不恁麼來,還有紹繼宗風分也無?”師曰:“出兩頭緻一問來!”曰:“甚麼人辨得?”師曰:“波斯養兒。
”問: “佛法去處,乞師全示。
”師曰:“汝但全緻一問來。
”曰:“為甚麼卻拈此問去?”師曰:“汝适來問甚麼?”曰: “若不遇于師,幾成走作。
”師曰:“賊去後關門。
”問:“别傳一句,如何分付?”師曰:“可惜許!”曰: “恁麼,則别酬亦不當去也。
”師曰:“也是閑辭。
”問:“如何是不朝天子、不羨王侯底人?”師曰:“每日三條線,長年一衲衣。
”曰: “未審此人還紹宗風也無?”師曰:“鵲來頭上語,雲向眼前飛。
”問: “承古有言,不斷煩惱。
此意如何?” 師曰:“又是發人業。
”曰:“如何得不發業?”師曰:“你話堕也。
”問: “請去賞罰,如何是吹毛劍?”師曰: “如法禮三拜。
”師後住龍冊寺歸寂。
水陸洪俨禅師福州水陸院洪俨禅師,上堂,大衆集定,師下座,捧香爐巡行大衆前,曰:“供養十方諸佛。
” 便歸方丈。
僧問:“離卻百非兼四句,請師盡力與提綱。
”師曰:“落在甚麼處?”曰:“恁麼則人天有賴去也。
” 師曰:“莫将惡水潑人好!” 廣嚴鹹澤禅師杭州靈隐山廣嚴院鹹澤禅師,初參保福,福問:“汝名甚麼?” 師曰:“鹹澤。
”福曰: “忽遇枯涸者如何?”師曰:“誰是枯涸者?”福曰:“我是。
”師曰: “和尚莫謾人好!”福曰:“卻是汝謾我。
” 師後承長慶印記,住廣嚴道場。
﹝今法安院。
﹞僧問:“如何是觌面相呈事?”師下禅床曰:“伏惟尊體,起居萬福。
”問: “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師曰:“城中青史樓,雲外高峰塔。
”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幽澗泉清,高峰月白。
”問:“如何是廣嚴家風?”師曰:“一塢白雲,三問茆屋。
”曰:“畢竟如何?”師曰: “既無維那,兼少典座。
”問:“如何是廣嚴家風?”師曰:“師子石前靈水響,雞籠山上白猿啼。
” 報慈慧朗禅師福州報慈院慧朗禅師,上堂:“從上諸聖,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遞相告報。
是汝諸人還會麼?若不會,大不容易。
”僧問:“如何是一大事?”師曰: “莫錯相告報麼!”曰:“恁麼則學人不疑也。
” 師曰:“争柰一翳在目。
”問:“三世諸佛盡是傳語人,未審傳甚麼人語?” 師曰:“聽。
”曰:“未審是甚麼語?” 師曰:“你不是鐘期。
”問:“如何是學人眼?”師曰:“不可更撒沙。
” 長慶常慧禅師福州長慶常慧禅師,僧問:“王侯請命,法嗣怡山,鎖口之言,請師不謬。
”師曰:“得。
”曰: “恁麼則深領尊慈。
”師曰:“莫鈍置人好!”問:“不犯宗風,不傷物義,請師滿口道。
”師曰:“今日豈不是開堂?” 問:“焰續雪峰,印傳超覺,不違于物,不負于人。
不在當頭,即今何道?” 師曰:“違負即道。
”曰: “恁麼則善副來言,淺深已辨。
”師曰:“也須識好惡。
” 石佛院靜禅師福州石佛院靜禅師,上堂:“若道素面相呈,猶添脂粉,縱離添過,猶有負。
諸人且作麼生體悉?” 僧問:“學人欲見和尚本來面目。
”師曰:“洞上有言親體取。
”曰:“恁麼則不得見去也。
”師曰:“灼然。
客路如天遠,侯門似海深。
” 觀音清換禅師福州枕峰觀音院清換禅師,上堂:“諸禅德! 若要論禅說道,舉唱宗風,祇如當人分上,以一毛端上有無量諸佛轉大法論,于一塵中現寶王刹,佛說,衆生說,山河大地,一時說未嘗間斷,如毗沙門王,始終不求外寶。
既各有如是家風,阿誰欠少?不可更就别人處分也。
”僧問: “如何是法界性?”師曰: “汝身中有萬象。
”曰:“如何體得?”師曰:“虛谷尋聲,更求本末。
” 東禅契讷禅師福州東禅契讷禅師,上堂:“未曾暫失,全體現前,恁麼道亦是分外。
既恁麼道不得,向兄弟前合作麼生道?莫是無道處不受道麼?莫錯會好!” 僧問:“如何是現前三昧?”師曰:“何必更待道。
”問: “己事未明,乞師指示。
”師曰:“何不禮謝!”問:“如何是東禅家風?” 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 長慶弘辯禅師福州長慶院弘辯妙果禅師,上堂,于座前側立曰:“大衆各歸堂得也未,還會得麼? 若也未會,山僧謾諸人去也。
”遂升座。
僧問:“海衆雲臻,請師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師曰:“這個是方便門。
”曰: “恁麼則大衆側聆去也。
”師曰:“空側聆作麼?” 東禅可隆禅師福州東禅院可隆了空禅師,僧問:“如何是道?”師曰:“正是道。
”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 “分明向汝道。
”上堂:“大好省要,自不仙陀。
若是聽響之流,不如歸堂向火。
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