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麼?”岩曰:“将敗壞補敗壞。
”師曰:“何不道即敗壞非敗壞?” 師聞僧念維摩經雲:“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皆欲随從文殊師利。
”師問曰: “甚麼處去?”其僧無對。
師便打。
﹝後僧問禾山,山曰:“給侍者方諧。
”﹞師到五峰,峰問:“還識藥山老宿否?”師曰:“不識。
”峰曰:“為甚麼不識?”師曰: “不識,不識。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東土不曾逢。
”因設先師齋,僧問:“未審先師還來也無?” 師曰:“汝諸人用設齋作甚麼?”石霜問:“和尚一片骨,敲著似銅鳴,向甚麼處去也?”師喚侍者,者應諾。
師曰:“驢年去!”唐太和九年九月示疾,有苦。
僧衆慰問體候,師曰: “有受非償,子知之乎?”衆皆愀然。
越十日将行,謂衆曰:“吾當西邁,理無東移。
”言訖告寂。
阇維得靈骨數片,建塔道吾。
後雷,遷于石霜山之陽。
雲岩昙晟禅師潭州雲岩昙晟禅師,鐘陵建昌王氏子,少出家于石門,參百丈海禅師二十年,因緣不契。
後造藥山,山問:“甚處來?”曰:“百丈來。
”山曰:“百丈有何言句示徒?”師曰:“尋常道:我有一句子,百味具足。
” 山曰:“鹹則鹹味,淡則淡味,不鹹不淡是常味。
作麼生是百味具足底句?” 師無對。
山曰: “争奈目前生死何!”師曰:“目前無生死。
”山曰:“在百丈多少時?” 師曰:“二十年。
”山曰: “二十年在百丈,俗氣也不除。
”他日侍立次,山又問:“百丈更說甚麼法?”師曰:“有時道:三句外省去,六句内會取。
”山曰: “三千裡外,且喜沒交涉。
”山又問:“更說甚麼法?”師曰:“有時上堂,大衆立定,以拄杖一時趁散。
複召大衆,衆回首。
丈曰:“是甚麼””山曰:“何不早恁麼道,今日因子得見海兄。
”師于言下頓省,便禮拜。
一日山問:“汝除在百丈,更到甚麼處來?”師曰:“曾到廣南來。
”曰: “見說廣州城東門外有一片石,被州主移去。
是否?”師曰:“非但州主,阖國人移亦不動。
”山又問:“聞汝解弄師子,是否?”師曰:“是。
”曰: “弄得幾出?”師曰:“弄得六出。
”曰:“我亦弄得。
”師曰:“和尚弄得幾出?”曰:“我弄得一出。
”師曰: “一即六,六即一。
”後到沩山,沩問:“承聞長老在藥山弄師子,是否?” 師曰:“是。
”曰:“長弄?有置時?”師曰: “要弄即弄,要置即置。
”曰:“置時師子在甚麼處?”師曰:“置也,置也!” 僧問:“從上諸聖甚麼處去?”師良久,曰:“作麼,作麼!”問:“暫時不在,如同死人時如何?”師曰: “好埋卻。
”問:“大保任底人,與那個是一是二?”師曰:“一機之絹,是一段是兩段?”﹝洞山代雲:“如人接樹。
” ﹞師煎茶次,道吾問:“煎與阿誰?”師曰:“有一人要。
”曰:“何不教伊自煎?”師曰:“幸有某甲在。
” 師問石霜:“甚麼處來?”曰:“沩山來。
”師曰:“在彼中得多少時?” 曰:“粗經冬夏。
”師曰:“恁麼即成山長也。
” 曰:“雖在彼中卻不知。
”師曰:“他家亦非知非識。
”石霜無對。
﹝道吾聞雲:“得恁麼無佛法身心。
” ﹞住後,上堂示衆曰:“有個人家兒子,問著無有道不得底。
”洞山出問曰: “他屋裡有多少典籍?” 師曰:“一字也無。
”曰:“争得恁麼多知?”師曰:“日夜不曾眠。
”山曰:“問一段事還得否?”師曰: “道得卻不道。
”問僧:“甚處來?”曰:“添香來。
”師曰:“還見佛否?”曰:“見。
”師曰:“甚麼處見?”曰:“下界見。
” 師曰:“古佛,古佛!”道吾問:“大悲千手眼,那個是正眼?”師曰: “如人夜間背手摸枕子。
”吾曰:“我會也。
” 師曰:“作麼生會?”吾曰:“遍身是手眼。
”師曰:“道也太煞道,祇道得八成。
”吾曰:“師兄作麼生?”師曰: “通身是手眼。
”掃地次,道吾曰:“太區區生!”師曰:“須知有不區區者。
”吾曰:“恁麼則有第二月也。
” 師豎起掃帚曰:“是第幾月?”吾便行。
﹝玄沙聞雲:“正是第二月。
”﹞問僧:“甚處來?”曰:“石上語話來。
”師曰: “石還點頭也無?”僧無對。
師自代曰:“未語話時卻點頭。
”師作草鞋次,洞山近前曰:“乞師眼睛得麼?” 師曰:“汝底與阿誰去也?”曰:“良價無。
”師曰:“設有,汝向甚麼處著?”山無語。
師曰: “乞眼睛底是眼否?”山曰:“非眼。
”師便喝出。
尼僧禮拜,師問:“汝爺在否?”曰:“在。
”師曰:“年多少?”曰: “年八十。
”師曰: “汝有個爺不年八十,還知否?”曰:“莫是恁麼來者!”師曰:“恁麼來者,猶是兒孫。
”﹝洞山代雲:“直是不恁麼來者,亦是兒孫。
”﹞僧問: “一念瞥起便落魔界時如何?”師曰:“汝因甚麼卻從佛界來?”僧無對。
師曰:“會麼?”曰:“不會。
”師曰: “莫道體不得,設使體得,也祇是左之右之。
” 院主遊石室回,師問:“汝去入到石室裡許,為祇恁麼便回?”主無對。
洞山代曰: “彼中已有人占了也。
”師曰:“汝更去作甚麼?”山曰:“不可人情斷絕去也。
” 會昌元年辛酉十月二十六日示疾,命澡身竟,喚主事令備齋,來日有上座發去。
至二十七夜歸寂,茶毗得舍利一千餘粒。
瘗于石塔,谥無住大師。
船子德誠禅師秀州華亭船子德誠禅師,節操高邈,度量不群。
自印心于藥山,與道吾,雲岩為同道交。
洎離藥山,乃謂二同志曰:“公等應各據一方,建立藥山宗旨。
予率性疏野,唯好山水,樂情自遣,無所能也。
他後知我所止之處,若遇靈利座主,指一人來,或堪雕琢,将授生平所得,以報先師之恩。
”遂分攜。
至秀州華亭,泛一小舟,随緣度日,以接四方往來之者。
時人莫知其高蹈,因号船子和尚。
一日,泊船岸邊閑坐,有官人問:“如何是和尚日用事?”師豎桡子曰: “會麼?”官人曰:“不會。
”師曰:“棹撥清波,金鱗罕遇。
” 師有偈曰:“三十年來坐釣台,鈎頭往往得黃能。
金鱗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随。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三十年來海上遊,水清魚現不吞鈎。
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得便休。
有一魚兮偉莫裁,混融包納信奇哉。
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釣得來。
别人祇看采芙蓉,香氣長粘繞指風。
兩岸映,一船紅,何曾解染得虛空,問我生涯祇是船,子孫各自賭機緣。
不由地,不由天,除卻蓑衣無可傳。
”道吾後到京口,遇夾山上堂。
僧問:“如何是法身?” 山曰:“法身無相。
”曰:“如何是法眼?”山曰:“法眼無瑕。
”道吾不覺失笑。
山便下座,請問道吾: “某甲适來祇對這僧話必有不是,緻令上座失笑。
望上座不吝慈悲!”吾曰: “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師在?”山曰: “某甲甚處不是,望為說破。
”吾曰:“某甲終不說,請和尚卻往華亭船子處去。
”山曰:“此人如何?”吾曰: “此人上無片瓦,下無卓錐。
和尚若去,須易服而往。
”山乃散衆束裝,直造華亭。
船子才見,便問: “大德住甚麼寺?”山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
”師曰:“不似,似個甚麼?”山曰:“不是目前法。
”師曰: “甚處學得來?”山曰:“非耳目之所到。
”師曰:“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
”師又問:“垂絲千尺,意在深潭。
離鈎三寸,子何不道?”山拟開口,被師一桡打落水中。
山才上船,師又曰: “道!道!”山拟開口,師又打。
山豁然大悟,乃點頭三下。
師曰:“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 山遂問: “抛綸擲釣,師意如何?”師曰:“絲懸渌水,浮定有無之意。
”山曰: “語帶玄而無路,舌頭談而不談。
”師曰: “釣盡江波,金鱗始遇。
”山乃掩耳。
師曰:“如是!如是!”遂囑曰: “汝向去直須藏身處沒蹤迹,沒蹤迹處莫藏身。
吾三十年在藥山,祇明斯事。
汝今既得,他後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裡,钁頭邊,覓取一個半個接續,無令斷絕。
”山乃辭行,頻頻回顧,師遂喚“阇黎”!山乃回首,師豎起桡子曰: “汝将謂别有。
” 乃覆船入水而逝。
椑樹慧省禅師宣州椑樹慧省禅師,洞山參,師問:“來作甚麼?”山曰: “來親近和尚。
”師曰: “若是親近,用動這兩片皮作麼?”山無對。
﹝曹山雲:“一子親得。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貓兒上露柱。
”曰:“學人不會。
”師曰: “問取露柱去!” 百岩明哲禅師鄂州百岩明哲禅師,藥山看經次,師曰:“和尚休猱人好!” 山置經曰:“日頭早晚也。
”師曰: “正當午。
”山曰:“猶有文彩在。
”師曰:“某甲無亦無。
”山曰:“汝太煞聰明。
”師曰: “某甲祇恁麼,和尚作麼生?”山曰:“跛跛挈挈,百醜千拙。
且恁麼過。
” 洞山與密師伯到參,師問:“二上座甚處來?”山曰: “湖南。
”師曰:“觀察使姓甚麼?”曰:“不得姓。
”師曰:“名甚麼?” 曰:“不得名。
”師曰:“還治事也無?”曰: “自有郎幕在。
”師曰:“還出入也無?”曰:“不出入。
”師曰:“豈不出入?”山拂袖便出。
師次早入堂,召二上座曰:“昨日老僧對阇黎一轉語不相契,一夜不安。
今請阇黎别下一轉語。
若惬老僧意,便開粥相伴過夏。
”山曰:“請和尚問。
”師曰:“豈不出入?”山曰:“太尊貴生!”師乃開粥,同共過夏。
澧州高沙彌澧州高沙彌初參藥山,山問:“甚處來?”師曰:“南嶽來。
” 山曰:“何處去?”師曰:“江陵受戒去。
” 山曰:“受戒圖甚麼?”師曰:“圖免生死。
”山曰:“有一人不受戒,亦無生死可免。
汝還知否?”師曰: “恁麼則佛戒何用?”山曰:“這沙彌猶挂唇齒在。
”師禮拜而退。
道吾來侍立,山曰: “适來有個跛腳沙彌,卻有些子氣息。
”吾曰:“未可全信,更須勘過始得。
”至晚,山上堂,召曰:“早來沙彌在甚麼處?”師出衆立。
山問:“我聞長安甚鬧,你還知否?”師曰:“我國晏然。
”﹝法眼别雲: “見誰說?”﹞山曰:“汝從看經得,請益得?” 師曰:“不從看經得,亦不從請益得。
”山曰:“大有人不看經、不請益,為甚麼不得?”師曰: “不道他不得,祇是不肯承當。
”山顧道吾、雲岩曰:“不信道。
”師一日辭藥山,山問:“甚麼處去?”師曰: “某甲在,衆有妨,且往路邊卓個草庵,接待往來茶湯去。
”山曰:“生死事大,何不受戒去?”師曰: “知是般事便休,更喚甚麼作戒?”山曰:“汝既如是,不得離吾左右,時複要與子相見。
”師住庵後,一日歸來,值雨。
山曰: “你來也。
”師曰:“是。
”山曰:“可煞濕。
”師曰:“不打這個鼓笛。
” 雲岩曰:“皮也無,打甚麼鼓?”道吾曰: “鼓也無,打甚麼皮?”山曰:“今日大好一場曲調。
”僧問:“一句子還有該不得處否?”師曰:“不順世。
” 藥山齋時,自打鼓,師捧缽作舞入堂。
山便擲下鼓槌曰:“是第幾和?”師曰:“是第二和。
”山曰: “如何是第一和?”師就桶舀一杓飯便出。
刺史李翺居士鼎州李翺刺史,向藥山玄化,屢請不赴,乃躬谒之。
山執經卷不顧。
侍者曰:“太守在此。
” 守性褊急,乃曰:“見面不如聞名。
”拂袖便出。
山曰:“太守何得貴耳賤目?”守回拱謝,問曰:“如何是道?” 山以手指上下,曰:“會麼?”守曰:“不會。
”山曰:“雲在青天水在瓶。
”守忻惬作禮,而述偈曰: “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 ﹝玄覺雲:“且道李太守是贊他語,明他語? 須是行腳眼始得。
”﹞守又問:“如何是戒定慧?”山曰:“貧道這裡無此閑家具。
”守莫測玄旨。
山曰: “太守欲得保任此事,直須向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閨閤中物,拾不得便為滲漏。
”守見老宿獨坐,問曰: “端居丈室,當何所務?”宿曰:“法身凝寂,無去無來。
”﹝法眼别雲: “汝作甚麼來?”法燈别雲:“非公境界。
” ﹞丹霞然禅師法嗣翠微無學禅師京兆府翠微無學禅師,初問丹霞:“如何是諸佛師?”霞咄曰:“幸自可憐生,須要執巾帚作麼?” 師退身三步,霞曰:“錯!”師進前,霞曰:“錯!錯!”師翹一足,旋身一轉而出。
霞曰:“得即得,孤他諸佛。
” 師由是領旨。
住後,投子問:“未審二祖初見達磨,有何所得?”師曰: “汝今見吾,複何所得?” 投子頓悟玄旨。
一日,師在法堂内行,投子進前接禮。
問曰:“西來密旨,和尚如何示人?”師駐步少時。
子曰: “乞師垂示。
”師曰:“更要第二杓惡水那?”子便禮謝。
師曰:“莫垛根。
”子曰:“時至根苗自生。
” 師因供養羅漢,僧問:“丹霞燒木佛,和尚為甚麼供養羅漢?”師曰:“燒也不燒著,供養亦一任供養。
”曰: “供養羅漢,羅漢還來也無?”師曰:“汝每日還吃飯麼?”僧無語。
師曰: “少有靈利底!” 孝義性空禅師吉州孝義寺性空禅師,僧參,師乃展手示之。
僧近前,卻退後。
師曰:“父母俱喪,略不慘顔。
” 僧呵呵大笑。
師曰:“少間與阇黎舉哀。
”僧打筋鬥而出。
師曰:“蒼天! 蒼天!”僧參人事畢,師曰: “與麼下去,還有佛法道理也無?”曰:“某甲結舌有分。
”師曰:“老僧又作麼生?”曰:“素非好手。
” 師便仰身合掌,僧亦合掌。
師乃拊掌三下,僧拂袖便出。
師曰:“烏不前,兔不後,幾人于此茫然走。
秪有阇黎達本源,結舌何曾著空有?” 米倉和尚米倉和尚,新到參,繞師三匝,敲禅床曰:“不見主人公,終不下參衆。
”師曰:“甚麼處情識去來?” 曰:“果然不在。
”師便打一拄杖。
僧曰:“幾落情識。
”師曰:“村草步頭逢著一個,有甚麼話處?”曰: “且參衆去!” 丹霞義安禅師丹霞山義安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如何是上座?”曰:“恁麼即無異去也。
”師曰: “誰向汝道?” 本童禅師本童禅師,因僧寫師真呈,師曰:“此若是我,更呈阿誰?”曰: “豈可分外也。
”師曰: “若不分外,汝卻收取。
”僧拟收,師打曰:“正是分外強為。
”曰:“若恁麼即須呈于師也。
”師曰:“收取!收取!” 大川禅師法嗣仙天禅師仙天禅師,新羅僧參,方展坐具,拟禮拜,師捉住雲: “未發本國時道取一句?”僧無語。
師便推出曰:“問伊一句,便道兩句。
”僧參,展坐具,師曰:“這裡會得孤負平生去也。
”曰: “不向這裡會得,又作麼生?”師曰:“不向這裡會,更向那裡會?”便打出。
僧參,才展坐具,師曰: “不用通時暄,還我文彩未生時道理來!”曰:“某甲有口,啞卻即閑,若死覓個臘月扇子作麼?”師拈棒作打勢。
僧把住曰: “還我未拈棒時道理。
”師曰:“随我者随之南北,不随我者死住東西。
” 曰:“随與不随且置,請師指出東西南北。
” 師便打。
披雲和尚來,才入方丈,師便問:“未見東越老人時,作麼生為物?”雲曰: “秖見雲生碧嶂,焉知月落寒潭。
”師曰:“秖與麼也難得。
”曰:“莫是未見時麼?”師便喝。
雲展兩手,師曰:“錯怪人者有甚麼限?” 雲掩耳而出。
師曰:“死卻這漢平生也!”洛瓶和尚參,師問:“甚處來?” 瓶曰:“南溪。
”師曰: “還将南溪消息來麼?”曰:“消即消已,息即未息。
”師曰:“最苦是未息。
”瓶曰:“且道未息個甚麼?”師曰: “一回見面,千載忘名。
”瓶拂袖便出。
師曰:“弄死蛇手有甚麼限?”僧參,拟禮拜,師曰: “野狐兒見甚麼了便禮拜?”曰:“老秃奴見甚麼了便恁麼問?”師曰: “苦哉!若哉!仙天今日忘前失後。
”曰: “要且得時,終不補失。
”師曰:“争不如此?”曰:“誰甘!”師呵呵大笑曰:“遠之遠矣。
”僧四顧便出。
福州普光禅師福州普光禅師,僧侍立次,師以手開胸曰:“還委老僧事麼?” 曰:“猶有這個在。
”師卻掩胸曰: “不妨太顯。
”曰:“有甚麼避處?”師曰:“的是無避處。
”曰:“即今作麼生?”師便打。
大颠通禅師法嗣三平義忠禅師漳州三平義忠禅師,福州楊氏子。
初參石鞏,鞏常張弓架箭接機。
師詣法席,鞏曰:“看箭!” 師乃撥開胸曰:“此是殺人箭。
活人箭又作麼生?”鞏彈弓弦三下,師乃禮拜。
鞏曰: “三十年張弓架箭,祇射得半個聖人。
”遂拗折弓箭。
後參大颠,舉前話。
颠曰:“既是活人箭,為甚麼向弓弦上辨?”平無對。
颠曰:“三十年後,要人舉此話也難得。
”師問大颠:“不用指東劃西,便請直指。
”颠曰: “幽州江口石人蹲。
”師曰:“猶是指東劃西。
”颠曰:“若是鳳凰兒,不向那邊讨。
”師作禮。
颠曰: “若不得後句,前話也難圓。
”師住三平,上堂曰:“今時人出來盡學馳求走作,将當自己眼目。
有甚麼相當!阿汝欲學麼? 不要諸餘,汝等各有本分事,何不體取?作麼心憤憤、口悱悱,有甚麼利益,分明向汝說。
若要修行路及諸聖建立化門,自有大藏教文在。
若是宗門中事宜,汝切不得錯用心。
”僧問:“宗門中還有學路也無?”師曰: “有一路滑如苔。
”曰:“學人還蹑得否?”師曰:“不拟心,汝自
”師曰:“何不道即敗壞非敗壞?” 師聞僧念維摩經雲:“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皆欲随從文殊師利。
”師問曰: “甚麼處去?”其僧無對。
師便打。
﹝後僧問禾山,山曰:“給侍者方諧。
”﹞師到五峰,峰問:“還識藥山老宿否?”師曰:“不識。
”峰曰:“為甚麼不識?”師曰: “不識,不識。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東土不曾逢。
”因設先師齋,僧問:“未審先師還來也無?” 師曰:“汝諸人用設齋作甚麼?”石霜問:“和尚一片骨,敲著似銅鳴,向甚麼處去也?”師喚侍者,者應諾。
師曰:“驢年去!”唐太和九年九月示疾,有苦。
僧衆慰問體候,師曰: “有受非償,子知之乎?”衆皆愀然。
越十日将行,謂衆曰:“吾當西邁,理無東移。
”言訖告寂。
阇維得靈骨數片,建塔道吾。
後雷,遷于石霜山之陽。
雲岩昙晟禅師潭州雲岩昙晟禅師,鐘陵建昌王氏子,少出家于石門,參百丈海禅師二十年,因緣不契。
後造藥山,山問:“甚處來?”曰:“百丈來。
”山曰:“百丈有何言句示徒?”師曰:“尋常道:我有一句子,百味具足。
” 山曰:“鹹則鹹味,淡則淡味,不鹹不淡是常味。
作麼生是百味具足底句?” 師無對。
山曰: “争奈目前生死何!”師曰:“目前無生死。
”山曰:“在百丈多少時?” 師曰:“二十年。
”山曰: “二十年在百丈,俗氣也不除。
”他日侍立次,山又問:“百丈更說甚麼法?”師曰:“有時道:三句外省去,六句内會取。
”山曰: “三千裡外,且喜沒交涉。
”山又問:“更說甚麼法?”師曰:“有時上堂,大衆立定,以拄杖一時趁散。
複召大衆,衆回首。
丈曰:“是甚麼””山曰:“何不早恁麼道,今日因子得見海兄。
”師于言下頓省,便禮拜。
一日山問:“汝除在百丈,更到甚麼處來?”師曰:“曾到廣南來。
”曰: “見說廣州城東門外有一片石,被州主移去。
是否?”師曰:“非但州主,阖國人移亦不動。
”山又問:“聞汝解弄師子,是否?”師曰:“是。
”曰: “弄得幾出?”師曰:“弄得六出。
”曰:“我亦弄得。
”師曰:“和尚弄得幾出?”曰:“我弄得一出。
”師曰: “一即六,六即一。
”後到沩山,沩問:“承聞長老在藥山弄師子,是否?” 師曰:“是。
”曰:“長弄?有置時?”師曰: “要弄即弄,要置即置。
”曰:“置時師子在甚麼處?”師曰:“置也,置也!” 僧問:“從上諸聖甚麼處去?”師良久,曰:“作麼,作麼!”問:“暫時不在,如同死人時如何?”師曰: “好埋卻。
”問:“大保任底人,與那個是一是二?”師曰:“一機之絹,是一段是兩段?”﹝洞山代雲:“如人接樹。
” ﹞師煎茶次,道吾問:“煎與阿誰?”師曰:“有一人要。
”曰:“何不教伊自煎?”師曰:“幸有某甲在。
” 師問石霜:“甚麼處來?”曰:“沩山來。
”師曰:“在彼中得多少時?” 曰:“粗經冬夏。
”師曰:“恁麼即成山長也。
” 曰:“雖在彼中卻不知。
”師曰:“他家亦非知非識。
”石霜無對。
﹝道吾聞雲:“得恁麼無佛法身心。
” ﹞住後,上堂示衆曰:“有個人家兒子,問著無有道不得底。
”洞山出問曰: “他屋裡有多少典籍?” 師曰:“一字也無。
”曰:“争得恁麼多知?”師曰:“日夜不曾眠。
”山曰:“問一段事還得否?”師曰: “道得卻不道。
”問僧:“甚處來?”曰:“添香來。
”師曰:“還見佛否?”曰:“見。
”師曰:“甚麼處見?”曰:“下界見。
” 師曰:“古佛,古佛!”道吾問:“大悲千手眼,那個是正眼?”師曰: “如人夜間背手摸枕子。
”吾曰:“我會也。
” 師曰:“作麼生會?”吾曰:“遍身是手眼。
”師曰:“道也太煞道,祇道得八成。
”吾曰:“師兄作麼生?”師曰: “通身是手眼。
”掃地次,道吾曰:“太區區生!”師曰:“須知有不區區者。
”吾曰:“恁麼則有第二月也。
” 師豎起掃帚曰:“是第幾月?”吾便行。
﹝玄沙聞雲:“正是第二月。
”﹞問僧:“甚處來?”曰:“石上語話來。
”師曰: “石還點頭也無?”僧無對。
師自代曰:“未語話時卻點頭。
”師作草鞋次,洞山近前曰:“乞師眼睛得麼?” 師曰:“汝底與阿誰去也?”曰:“良價無。
”師曰:“設有,汝向甚麼處著?”山無語。
師曰: “乞眼睛底是眼否?”山曰:“非眼。
”師便喝出。
尼僧禮拜,師問:“汝爺在否?”曰:“在。
”師曰:“年多少?”曰: “年八十。
”師曰: “汝有個爺不年八十,還知否?”曰:“莫是恁麼來者!”師曰:“恁麼來者,猶是兒孫。
”﹝洞山代雲:“直是不恁麼來者,亦是兒孫。
”﹞僧問: “一念瞥起便落魔界時如何?”師曰:“汝因甚麼卻從佛界來?”僧無對。
師曰:“會麼?”曰:“不會。
”師曰: “莫道體不得,設使體得,也祇是左之右之。
” 院主遊石室回,師問:“汝去入到石室裡許,為祇恁麼便回?”主無對。
洞山代曰: “彼中已有人占了也。
”師曰:“汝更去作甚麼?”山曰:“不可人情斷絕去也。
” 會昌元年辛酉十月二十六日示疾,命澡身竟,喚主事令備齋,來日有上座發去。
至二十七夜歸寂,茶毗得舍利一千餘粒。
瘗于石塔,谥無住大師。
船子德誠禅師秀州華亭船子德誠禅師,節操高邈,度量不群。
自印心于藥山,與道吾,雲岩為同道交。
洎離藥山,乃謂二同志曰:“公等應各據一方,建立藥山宗旨。
予率性疏野,唯好山水,樂情自遣,無所能也。
他後知我所止之處,若遇靈利座主,指一人來,或堪雕琢,将授生平所得,以報先師之恩。
”遂分攜。
至秀州華亭,泛一小舟,随緣度日,以接四方往來之者。
時人莫知其高蹈,因号船子和尚。
一日,泊船岸邊閑坐,有官人問:“如何是和尚日用事?”師豎桡子曰: “會麼?”官人曰:“不會。
”師曰:“棹撥清波,金鱗罕遇。
” 師有偈曰:“三十年來坐釣台,鈎頭往往得黃能。
金鱗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随。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三十年來海上遊,水清魚現不吞鈎。
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得便休。
有一魚兮偉莫裁,混融包納信奇哉。
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釣得來。
别人祇看采芙蓉,香氣長粘繞指風。
兩岸映,一船紅,何曾解染得虛空,問我生涯祇是船,子孫各自賭機緣。
不由地,不由天,除卻蓑衣無可傳。
”道吾後到京口,遇夾山上堂。
僧問:“如何是法身?” 山曰:“法身無相。
”曰:“如何是法眼?”山曰:“法眼無瑕。
”道吾不覺失笑。
山便下座,請問道吾: “某甲适來祇對這僧話必有不是,緻令上座失笑。
望上座不吝慈悲!”吾曰: “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師在?”山曰: “某甲甚處不是,望為說破。
”吾曰:“某甲終不說,請和尚卻往華亭船子處去。
”山曰:“此人如何?”吾曰: “此人上無片瓦,下無卓錐。
和尚若去,須易服而往。
”山乃散衆束裝,直造華亭。
船子才見,便問: “大德住甚麼寺?”山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
”師曰:“不似,似個甚麼?”山曰:“不是目前法。
”師曰: “甚處學得來?”山曰:“非耳目之所到。
”師曰:“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
”師又問:“垂絲千尺,意在深潭。
離鈎三寸,子何不道?”山拟開口,被師一桡打落水中。
山才上船,師又曰: “道!道!”山拟開口,師又打。
山豁然大悟,乃點頭三下。
師曰:“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 山遂問: “抛綸擲釣,師意如何?”師曰:“絲懸渌水,浮定有無之意。
”山曰: “語帶玄而無路,舌頭談而不談。
”師曰: “釣盡江波,金鱗始遇。
”山乃掩耳。
師曰:“如是!如是!”遂囑曰: “汝向去直須藏身處沒蹤迹,沒蹤迹處莫藏身。
吾三十年在藥山,祇明斯事。
汝今既得,他後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裡,钁頭邊,覓取一個半個接續,無令斷絕。
”山乃辭行,頻頻回顧,師遂喚“阇黎”!山乃回首,師豎起桡子曰: “汝将謂别有。
” 乃覆船入水而逝。
椑樹慧省禅師宣州椑樹慧省禅師,洞山參,師問:“來作甚麼?”山曰: “來親近和尚。
”師曰: “若是親近,用動這兩片皮作麼?”山無對。
﹝曹山雲:“一子親得。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貓兒上露柱。
”曰:“學人不會。
”師曰: “問取露柱去!” 百岩明哲禅師鄂州百岩明哲禅師,藥山看經次,師曰:“和尚休猱人好!” 山置經曰:“日頭早晚也。
”師曰: “正當午。
”山曰:“猶有文彩在。
”師曰:“某甲無亦無。
”山曰:“汝太煞聰明。
”師曰: “某甲祇恁麼,和尚作麼生?”山曰:“跛跛挈挈,百醜千拙。
且恁麼過。
” 洞山與密師伯到參,師問:“二上座甚處來?”山曰: “湖南。
”師曰:“觀察使姓甚麼?”曰:“不得姓。
”師曰:“名甚麼?” 曰:“不得名。
”師曰:“還治事也無?”曰: “自有郎幕在。
”師曰:“還出入也無?”曰:“不出入。
”師曰:“豈不出入?”山拂袖便出。
師次早入堂,召二上座曰:“昨日老僧對阇黎一轉語不相契,一夜不安。
今請阇黎别下一轉語。
若惬老僧意,便開粥相伴過夏。
”山曰:“請和尚問。
”師曰:“豈不出入?”山曰:“太尊貴生!”師乃開粥,同共過夏。
澧州高沙彌澧州高沙彌初參藥山,山問:“甚處來?”師曰:“南嶽來。
” 山曰:“何處去?”師曰:“江陵受戒去。
” 山曰:“受戒圖甚麼?”師曰:“圖免生死。
”山曰:“有一人不受戒,亦無生死可免。
汝還知否?”師曰: “恁麼則佛戒何用?”山曰:“這沙彌猶挂唇齒在。
”師禮拜而退。
道吾來侍立,山曰: “适來有個跛腳沙彌,卻有些子氣息。
”吾曰:“未可全信,更須勘過始得。
”至晚,山上堂,召曰:“早來沙彌在甚麼處?”師出衆立。
山問:“我聞長安甚鬧,你還知否?”師曰:“我國晏然。
”﹝法眼别雲: “見誰說?”﹞山曰:“汝從看經得,請益得?” 師曰:“不從看經得,亦不從請益得。
”山曰:“大有人不看經、不請益,為甚麼不得?”師曰: “不道他不得,祇是不肯承當。
”山顧道吾、雲岩曰:“不信道。
”師一日辭藥山,山問:“甚麼處去?”師曰: “某甲在,衆有妨,且往路邊卓個草庵,接待往來茶湯去。
”山曰:“生死事大,何不受戒去?”師曰: “知是般事便休,更喚甚麼作戒?”山曰:“汝既如是,不得離吾左右,時複要與子相見。
”師住庵後,一日歸來,值雨。
山曰: “你來也。
”師曰:“是。
”山曰:“可煞濕。
”師曰:“不打這個鼓笛。
” 雲岩曰:“皮也無,打甚麼鼓?”道吾曰: “鼓也無,打甚麼皮?”山曰:“今日大好一場曲調。
”僧問:“一句子還有該不得處否?”師曰:“不順世。
” 藥山齋時,自打鼓,師捧缽作舞入堂。
山便擲下鼓槌曰:“是第幾和?”師曰:“是第二和。
”山曰: “如何是第一和?”師就桶舀一杓飯便出。
刺史李翺居士鼎州李翺刺史,向藥山玄化,屢請不赴,乃躬谒之。
山執經卷不顧。
侍者曰:“太守在此。
” 守性褊急,乃曰:“見面不如聞名。
”拂袖便出。
山曰:“太守何得貴耳賤目?”守回拱謝,問曰:“如何是道?” 山以手指上下,曰:“會麼?”守曰:“不會。
”山曰:“雲在青天水在瓶。
”守忻惬作禮,而述偈曰: “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 ﹝玄覺雲:“且道李太守是贊他語,明他語? 須是行腳眼始得。
”﹞守又問:“如何是戒定慧?”山曰:“貧道這裡無此閑家具。
”守莫測玄旨。
山曰: “太守欲得保任此事,直須向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閨閤中物,拾不得便為滲漏。
”守見老宿獨坐,問曰: “端居丈室,當何所務?”宿曰:“法身凝寂,無去無來。
”﹝法眼别雲: “汝作甚麼來?”法燈别雲:“非公境界。
” ﹞丹霞然禅師法嗣翠微無學禅師京兆府翠微無學禅師,初問丹霞:“如何是諸佛師?”霞咄曰:“幸自可憐生,須要執巾帚作麼?” 師退身三步,霞曰:“錯!”師進前,霞曰:“錯!錯!”師翹一足,旋身一轉而出。
霞曰:“得即得,孤他諸佛。
” 師由是領旨。
住後,投子問:“未審二祖初見達磨,有何所得?”師曰: “汝今見吾,複何所得?” 投子頓悟玄旨。
一日,師在法堂内行,投子進前接禮。
問曰:“西來密旨,和尚如何示人?”師駐步少時。
子曰: “乞師垂示。
”師曰:“更要第二杓惡水那?”子便禮謝。
師曰:“莫垛根。
”子曰:“時至根苗自生。
” 師因供養羅漢,僧問:“丹霞燒木佛,和尚為甚麼供養羅漢?”師曰:“燒也不燒著,供養亦一任供養。
”曰: “供養羅漢,羅漢還來也無?”師曰:“汝每日還吃飯麼?”僧無語。
師曰: “少有靈利底!” 孝義性空禅師吉州孝義寺性空禅師,僧參,師乃展手示之。
僧近前,卻退後。
師曰:“父母俱喪,略不慘顔。
” 僧呵呵大笑。
師曰:“少間與阇黎舉哀。
”僧打筋鬥而出。
師曰:“蒼天! 蒼天!”僧參人事畢,師曰: “與麼下去,還有佛法道理也無?”曰:“某甲結舌有分。
”師曰:“老僧又作麼生?”曰:“素非好手。
” 師便仰身合掌,僧亦合掌。
師乃拊掌三下,僧拂袖便出。
師曰:“烏不前,兔不後,幾人于此茫然走。
秪有阇黎達本源,結舌何曾著空有?” 米倉和尚米倉和尚,新到參,繞師三匝,敲禅床曰:“不見主人公,終不下參衆。
”師曰:“甚麼處情識去來?” 曰:“果然不在。
”師便打一拄杖。
僧曰:“幾落情識。
”師曰:“村草步頭逢著一個,有甚麼話處?”曰: “且參衆去!” 丹霞義安禅師丹霞山義安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如何是上座?”曰:“恁麼即無異去也。
”師曰: “誰向汝道?” 本童禅師本童禅師,因僧寫師真呈,師曰:“此若是我,更呈阿誰?”曰: “豈可分外也。
”師曰: “若不分外,汝卻收取。
”僧拟收,師打曰:“正是分外強為。
”曰:“若恁麼即須呈于師也。
”師曰:“收取!收取!” 大川禅師法嗣仙天禅師仙天禅師,新羅僧參,方展坐具,拟禮拜,師捉住雲: “未發本國時道取一句?”僧無語。
師便推出曰:“問伊一句,便道兩句。
”僧參,展坐具,師曰:“這裡會得孤負平生去也。
”曰: “不向這裡會得,又作麼生?”師曰:“不向這裡會,更向那裡會?”便打出。
僧參,才展坐具,師曰: “不用通時暄,還我文彩未生時道理來!”曰:“某甲有口,啞卻即閑,若死覓個臘月扇子作麼?”師拈棒作打勢。
僧把住曰: “還我未拈棒時道理。
”師曰:“随我者随之南北,不随我者死住東西。
” 曰:“随與不随且置,請師指出東西南北。
” 師便打。
披雲和尚來,才入方丈,師便問:“未見東越老人時,作麼生為物?”雲曰: “秖見雲生碧嶂,焉知月落寒潭。
”師曰:“秖與麼也難得。
”曰:“莫是未見時麼?”師便喝。
雲展兩手,師曰:“錯怪人者有甚麼限?” 雲掩耳而出。
師曰:“死卻這漢平生也!”洛瓶和尚參,師問:“甚處來?” 瓶曰:“南溪。
”師曰: “還将南溪消息來麼?”曰:“消即消已,息即未息。
”師曰:“最苦是未息。
”瓶曰:“且道未息個甚麼?”師曰: “一回見面,千載忘名。
”瓶拂袖便出。
師曰:“弄死蛇手有甚麼限?”僧參,拟禮拜,師曰: “野狐兒見甚麼了便禮拜?”曰:“老秃奴見甚麼了便恁麼問?”師曰: “苦哉!若哉!仙天今日忘前失後。
”曰: “要且得時,終不補失。
”師曰:“争不如此?”曰:“誰甘!”師呵呵大笑曰:“遠之遠矣。
”僧四顧便出。
福州普光禅師福州普光禅師,僧侍立次,師以手開胸曰:“還委老僧事麼?” 曰:“猶有這個在。
”師卻掩胸曰: “不妨太顯。
”曰:“有甚麼避處?”師曰:“的是無避處。
”曰:“即今作麼生?”師便打。
大颠通禅師法嗣三平義忠禅師漳州三平義忠禅師,福州楊氏子。
初參石鞏,鞏常張弓架箭接機。
師詣法席,鞏曰:“看箭!” 師乃撥開胸曰:“此是殺人箭。
活人箭又作麼生?”鞏彈弓弦三下,師乃禮拜。
鞏曰: “三十年張弓架箭,祇射得半個聖人。
”遂拗折弓箭。
後參大颠,舉前話。
颠曰:“既是活人箭,為甚麼向弓弦上辨?”平無對。
颠曰:“三十年後,要人舉此話也難得。
”師問大颠:“不用指東劃西,便請直指。
”颠曰: “幽州江口石人蹲。
”師曰:“猶是指東劃西。
”颠曰:“若是鳳凰兒,不向那邊讨。
”師作禮。
颠曰: “若不得後句,前話也難圓。
”師住三平,上堂曰:“今時人出來盡學馳求走作,将當自己眼目。
有甚麼相當!阿汝欲學麼? 不要諸餘,汝等各有本分事,何不體取?作麼心憤憤、口悱悱,有甚麼利益,分明向汝說。
若要修行路及諸聖建立化門,自有大藏教文在。
若是宗門中事宜,汝切不得錯用心。
”僧問:“宗門中還有學路也無?”師曰: “有一路滑如苔。
”曰:“學人還蹑得否?”師曰:“不拟心,汝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