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眉須堕落。
後谒忠國師,問侍者:“國師在否?”曰:“在即在,不見客。
”師曰:“太深遠生!” 曰:“佛眼亦觀不見。
”師曰:“龍生龍子,鳳生鳳兒。
”國師睡起,侍者以告。
國師乃打侍者三十棒,遣出。
師聞曰:“不謬為南陽國師。
”明日再往禮拜,見國師便展坐具。
國師曰: “不用!不用!” 師退後,國師曰:“如是!如是!”師卻進前。
國師曰:“不是!不是!” 師繞國師一币便出。
國師曰: “去聖時遙,人多懈怠。
三十年後,覓此漢也難得。
” 訪龐居士,見女子靈照洗菜次,師曰:“居士在否?”女子放下菜籃,斂手而立。
師又問: “居士在否?”女子提籃便行。
師遂回。
須臾居士歸,女子乃舉前話。
士曰: “丹霞在麼?”女曰:“去也。
”士曰: “赤土塗牛你。
”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
師乃問:“居士在否?” 士曰:“饑不擇食。
”師曰: “龐老在否?”士曰:“蒼天!蒼天!”便入宅去。
師曰:“蒼天!蒼天!” 便回。
師因去馬祖處,路逢一老人與一童子。
師問:“公住何處?”老人曰:“上是天,下是地。
”師曰:“忽遇天崩地陷,又作麼生?”老人曰:“蒼天! 蒼天!”童子噓一聲。
師曰:“非父不生其子。
”老人便與童子入山去。
師問龐居士: “昨日相見,何似今日?”士曰:“如法舉昨日事來作個宗眼。
”師曰: “祇如宗眼,還著得龐公麼?”士曰:“我在你眼裡。
”師曰: “某甲眼窄,何處安身?”士曰:“是眼何窄?是身何安?”師休去。
士曰: “更道取一句,便得此話圓。
” 師亦不對。
士曰:“就中這一句無人道得。
”師與龐居士行次,見一泓水。
士以手指曰: “便與麼也還辨不出?”師曰:“灼然是辨不出。
”士乃戽水,潑師二掬。
師曰:“莫與麼,莫與麼。
”士曰:“須與麼,須與麼。
” 師卻戽水潑士三掬。
師曰:“正與麼時,堪作甚麼?”士曰:“無外物。
” 師曰:“得便宜者少。
”士曰: “誰是落便宜者?” 元和三年,于天津橋橫卧,會留守擲公出,呵之不起。
吏問其故,師徐曰: “無事僧。
” 留守異之,奉束素及衣兩襲,日給米,洛下翕然歸信。
至十五年春,告門人曰:“吾思林泉終老之所。
” 時門人齊靜蔔南陽丹霞山結庵,三年間玄學者至盈三百衆,建成大院。
上堂: “阿你渾家,切須保護。
一靈之物,不是你造作名邈得,更說甚薦與不薦?吾往日見石頭,亦祇教切須自保護,此事不是你談話得。
阿你渾家,各有一坐具地,更疑甚麼?禅可是你解底物?豈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聞。
阿你自看,善巧方便,慈悲喜舍,不從外得,不著方寸。
善巧是文殊,方便是普賢。
你更拟趁逐甚麼物? 不用經求落空去!今時學者,紛紛擾擾,皆是參禅問道。
吾此間無道可修,無法可證。
一飲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慮。
在在處處有恁麼底。
若識得釋迦即老凡夫是,阿你須自看取,莫一盲引衆盲,相将入火坑。
夜裡暗雙陸,賽彩若為生?無事珍重!” 有僧到參,于山下見師,便問:“丹霞山向甚麼處去?”師指山曰:“青黯黯處。
”曰: “莫祇這個便是麼?”師曰:“真師子兒,一撥便轉。
”問僧:“甚麼處宿?”曰:“山下宿。
”師曰:“甚麼處吃飯?”曰: “山下吃飯。
”師曰:“将飯與阇黎吃底人,還具眼也無?”僧無對。
﹝長慶問保福:“将飯與人吃,感恩有分,為甚麼不具眼?”福雲: “施者受者,二俱瞎漢。
”慶雲:“盡其機來還成瞎不?”福雲:“道某甲瞎得麼。
”玄覺徵雲:“且道長慶明丹霞意,為複自用家财。
” ﹞長慶四年六月,告門人曰:“備湯沐浴,吾欲行矣。
”乃戴笠策杖受屦,垂一足未及地而化。
門人建塔,谥智通禅師,塔曰妙覺。
潭州大川禅師潭州大川禅師,﹝亦曰大湖。
﹞江陵僧參,師問:“幾時發足江陵?”僧提起坐具。
師曰: “謝子遠來,下去!”僧繞禅床一匝,便出。
師曰:“若不恁麼,争知眼目端的!”僧拊掌曰:“苦殺人,洎合錯判諸方。
” 師曰:“甚得禅宗道理。
”﹝僧舉似丹霞,霞曰:“于大川法道即得,我這裡不然。
”曰:“未審此間作麼生?”霞曰:“猶較大川三步在。
” 僧禮拜,霞曰:“錯判諸方者多。
”洞山雲:“不是丹霞,難分玉石。
” ﹞大颠寶通禅師潮州靈山大颠寶通禅師,初參石頭。
頭問:“那個是汝心?” 師曰:“見言語者是。
”頭便喝出。
經旬日,師卻問:“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頭曰:“除卻揚眉瞬目,将心來。
”師曰:“無心可将來。
” 頭曰:“元來有心,何言無心?無心盡同謗。
”師于言下大悟。
異日侍立次,頭問:“汝是參禅僧? 是州縣白蹋僧?”師曰:“是參禅僧。
”頭曰:“何者是禅?”師曰:“揚眉瞬目。
”頭曰: “除卻揚眉瞬目外,将你本來面目呈看。
”師曰:“請和尚除卻揚眉瞬目外鑒。
”頭曰:“我除竟。
”師曰:“将呈了也。
”頭曰: “汝既将呈我心如何?”師曰:“不異和尚。
”頭曰:“不關汝事。
”師曰: “本無物。
”頭曰:“汝亦無物。
”師曰: “既無物,即真物。
”頭曰:“真物不可得,汝心見量,意旨如此,也大須護持。
”師住後,學者四集。
上堂:“夫學道人須識自家本心,将心相示,方可見道。
多見時輩祇認揚眉瞬目,一語一默,蓦頭印可,以為心要,此實未了。
吾今為你諸人分明說出,各須聽受。
但除卻一切妄運想念,見量即汝真心。
此心與塵境,及守認靜默時全無交涉。
即心是佛,不待修治。
何以故?應機随照,泠泠自用。
窮其用處,了不可得。
喚作妙用,乃是本心。
大須護持,不可容易。
”僧問: “其中人相見時如何?”師曰: “早不其中也。
”曰:“其中者如何?”師曰:“不作個問。
”韓文公一日相訪,問師:“春秋多少?”師提起數珠,曰: “會麼?”公曰:“不會。
”師曰:“晝夜一百八。
”公不曉,遂回。
次日再來,至門前見首座,舉前話問意旨如何。
座扣齒三下。
及見師,理前問,師亦扣齒三下。
公曰:“元來佛法無兩般。
”師曰:“是何道理?” 公曰:“适來問首座亦如是。
”師乃召首座:“是汝如此對否?”座曰: “是。
”師便打趁出院。
文公又一日白師曰:“弟子軍州事繁,佛法省要處,乞師一語。
”師良久,公罔措。
時三平為侍者,乃敲禅床三下。
師曰: “作麼?”平曰:“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公乃曰:“和尚門風高峻,弟子于侍者邊得個入處。
”僧問: “苦海波深,以何為船筏?”師曰:“以木為船筏。
”曰:“恁麼即得度也。
”師曰:“盲者依前盲,啞者依前啞。
” 一日,将癢和子廊下行,逢一僧問訊次,師以癢和子蓦口打曰:“會麼?” 曰:“不會。
”師曰: “大颠老野狐,不曾孤負人。
” 長髭曠禅師潭州長髭曠禅師,曹溪禮祖塔回,參石頭。
頭問:“甚麼處來?” 曰:“嶺南來。
”頭曰: “大庾嶺頭一鋪功德成就也未?”師曰:“成就久矣,祇欠點眼在。
”頭曰: “莫要點眼麼?”師曰:“便請。
”頭乃垂下一足。
師禮拜,頭曰:“汝見個甚麼道理便禮拜?”師曰:“據某甲所見,如紅爐上一點雪。
”﹝玄覺雲: “且道長髭具眼祇對,不具眼祇對?若具眼,為甚麼請他點眼?若不具眼,又道成就久矣,具作麼生商量?”法燈代雲:“和尚可謂眼昏。
” ﹞僧參,繞禅床一匝,卓然而立。
師曰:“若是石頭法席,一點也用不著。
” 僧又繞禅床一匝。
師曰: “卻是恁麼時,不易道個來處。
”僧便出去。
師乃喚,僧不顧。
師曰:“這漢猶少教诏在。
”僧卻回曰: “有一人不從人得,不受教诏,不落階級,師還許麼?”師曰:“逢之不逢,逢必有事。
”僧乃退身三步,師卻繞禅床一匝。
僧曰: “不唯宗眼分明,亦乃師承有據。
”師乃打三棒。
問僧:“甚處來?”曰: “九華山控石庵。
”師曰: “庵主是甚麼人?”曰:“馬祖下尊宿。
”師曰:“名甚麼?”曰:“不委他法号。
”師曰:“他不委,你不委。
”曰: “尊宿眼在甚處?”師曰:“若是庵主親來,今日也須吃棒。
”曰:“賴遇和尚,放過某甲。
”師曰: “百年後讨個師僧也難得。
”龐居士到,師升座,衆集定。
士出曰:“各請自撿好。
”卻于禅床右立。
時有僧問: “不觸主人翁,請師答話。
”師曰:“識龐公麼?”曰:“不識。
”士便搊住曰:“苦哉!苦哉!”僧無對。
士便拓開。
師少間卻問:“适來這僧還吃棒否?”士曰:“待伊甘始得。
”師曰:“居士祇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
”士曰: “恁麼說話,某甲即得;外人聞之,要且不好。
”師曰:“不好個甚麼?” 士曰:“阿師祇見錐頭尖,不見鑿頭利。
” 李行婆來,師乃問:“憶得在绛州時事麼?”婆曰:“非師不委。
”師曰: “多虛少實在。
”婆曰:“有甚諱處?”師曰: “念你是女人,放你拄杖。
”婆曰:“某甲終不見尊宿過。
”師曰:“老僧過在甚麼處?”婆曰: “和尚無過,婆豈有過?”師曰:“無過底人作麼生?”婆乃豎拳曰:“與麼,總成颠倒。
”師曰:“實無諱處。
” 師見僧,乃擒住曰:“師子兒,野幹屬!”僧以手作撥眉勢,師曰:“雖然如此,猶欠哮吼在。
”僧擒住師曰: “偏愛行此一機。
”師與一掴,僧拍手三下。
師曰:“若見同風,汝甘與麼否?”曰:“終不由别人。
”師作撥眉勢。
僧曰: “猶欠哮吼在。
”師曰:“想料不由别人。
”師見僧問訊次,師曰:“步步是汝證明處。
汝還知麼?”曰: “某甲不知。
”師曰:“汝若知,我堪作甚麼?”僧禮拜。
師曰:“我不堪,汝卻好!” 京兆屍利禅師京兆府屍利禅師,問石頭:“如何是學人本分事?”頭曰: “汝何從吾覓?”曰:“不從師覓,如何即得?” 石頭曰:“汝還曾失麼?”師乃契會厥旨。
招提慧朗禅師潭州招提寺慧朗禅師,始興曲江人也。
初參馬祖,祖問:“汝來何求?”曰:“求佛知見。
”祖曰: “佛無知見,知見乃魔耳。
汝自何來?”曰:“南嶽來。
”祖曰:“汝從南嶽來,未識曹溪心要。
汝速歸彼,不宜他往。
”師歸石頭,便問:“如何是佛?”頭曰:“汝無佛性。
”師曰:“蠢動含靈,又作麼生?”頭曰: “蠢動含靈,卻有佛性。
”曰:“慧朗為甚麼卻無?”頭曰:“為汝不肯承當。
”師于言下信入。
住後,凡學者至,皆曰: “去!去!汝無佛性。
”其接機大約如此。
﹝時謂大朗。
﹞興國振朗禅師長沙興國寺振朗禅師,初參石頭,便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頭曰:“問取露柱。
”曰:“振朗不會。
” 頭曰:“我更不會。
”師俄省悟。
住後,有僧來參,師召上座,僧應諾。
師曰:“孤負去也。
”曰: “師何不鑒?”師乃拭目而視之。
僧無語。
﹝時謂小朗。
﹞汾州石樓禅師汾州石樓禅師,上堂,僧問:“未識本來性,乞師方便指。
” 師曰:“石樓無耳朵。
”曰:“某甲自知非。
” 師曰:“老僧還有過。
”曰:“和尚過在甚麼處?”師曰:“過在汝非處。
” 僧禮拜,師便打。
問僧: “近離甚處?”曰:“漢國。
”師曰:“漢國主人還重佛法麼?”曰:“苦哉!賴遇問著某甲;若問别人,即禍生。
”師曰: “作麼生?”曰:“人尚不見,有何佛法可重?”師曰:“汝受戒得多少夏?”曰:“三十夏。
”師曰: “大好不見有人。
”便打。
法門佛陀禅師鳳翔府法門寺佛陀禅師,尋常持一串數珠,念三種名号,曰一釋迦、二元和、三佛陀,自餘是甚麼“碗跶丘”,乃過一珠,終而複始。
事迹異常,時人莫測。
水空和尚水空和尚,一日廊下見一僧,乃問:“時中事作麼生?”僧良久。
師曰:“祇恁便得麼?”曰: “頭上安頭。
”師打曰:“去!去!已後惑亂人家男女在。
” 大同濟禅師澧州大同濟禅師,米胡領衆來,才欲相見,師便拽轉禅床,面壁而坐。
米于背後立,少時卻回客位。
師曰:“是即是,若不驗破,已後遭人貶剝。
”令侍者請米來。
卻拽轉禅床便坐。
師乃繞禅床一匝,便歸方丈。
米卻拽倒禅床,領衆便出。
師訪龐居士,士曰: “憶在母胎時,有一則語,舉似阿師,切不得作道理主持。
”師曰:“猶是隔生也。
”士曰:“向道不得作道理。
”師曰:“驚人之句,争得不怕!”士曰: “如師見解,可謂驚人。
”師曰:“不作道理,卻成作道理。
”士曰:“不但隔一生、兩生。
”師曰: “粥飯底僧,一任檢責。
”士鳴指三下。
師一日見龐居士來,便揜卻門曰: “多知老翁,莫與相見。
”士曰: “獨坐獨語,過在阿誰?”師便開門,才出被士把住曰:“師多知,我多知?”師曰: “多知且置,閉門開門,卷之與舒,相較幾許?”士曰:“秪此一問,氣急殺人!”師默然。
士曰:“弄巧成拙。
”僧問:“此個法門,如何繼紹?”師曰: “冬寒夏熱,人自委知。
”曰:“恁麼則蒙分付去也!”師曰:“頑嚚少智,多癡。
”問:“十二時中如何合道?” 師曰:“汝還識十二時麼?”曰:“如何是十二時?”師曰:“子醜寅卯。
” 僧禮拜。
師示頌曰: “十二時中那事别,子醜寅卯吾今說。
若會唯心萬法空,釋迦、彌勒從茲決。
” 青原下三世藥山俨禅師法嗣道吾宗智禅師潭州道吾山宗智禅師,豫章海昏張氏子。
幼依槃和尚受教登戒,預藥山法會,密契心印。
一日,山問:“子去何處來?”師曰:“遊山來。
”山曰:“不離此室,速道将來。
”師曰: “山上烏兒頭似雪,澗底遊魚忙不徹。
”師離藥山見南泉,泉問:“阇黎名甚麼?”師曰:“宗智。
”泉曰:“智不到處,作麼生宗?”師曰: “切忌道著。
”泉曰:“灼然,道著即頭角生。
”三日後,師與雲岩在後架把針。
泉見乃問: “智頭陀前日道,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即頭角生。
合作麼生行履?”師便抽身入僧堂,泉便歸方丈。
師又來把針。
岩曰:“師弟适來為甚不祇對和尚?”師曰:“你不妨靈利!”岩不薦,卻問南泉: “适來智頭陀為甚不祇對和尚,某甲不會,乞師垂示。
”泉曰:“他卻是異類中行。
”岩曰:“如何是異類中行?”泉曰:“不見道: 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即頭角生。
直須向異類中行。
”岩亦不會。
師知雲岩不薦,乃曰:“此人因緣不在此。
” 卻同回藥山。
山問:“汝回何速?”岩曰:“祇為因緣不契。
”山曰:“有何因緣?”岩舉前話。
山曰: “子作麼生會他,這個時節便回?”岩無對。
山乃大笑。
岩便問:“如何是異類中行?”山曰: “吾今日困倦,且待别時來。
”岩曰:“某甲特為此事歸來。
”山曰:“且去!”岩便出。
師在方丈外,聞岩不薦,不覺咬得指頭血出。
師卻下來問岩:“師兄去問和尚那因緣作麼生?”岩曰:“和尚不與某甲說。
”師便低頭。
﹝僧問雲居: “切忌道著,意作麼生?”居雲:“此語最毒。
”雲:“如何是最毒底語?” 居雲:“一棒打殺龍蛇。
”﹞雲岩臨遷化,遣書辭師。
師覽書了,謂洞山、密師伯曰:“雲岩不知有,我悔當時不向伊道。
雖然如是,要且不違藥山之子。
”﹝玄覺雲: “古人恁麼道,還知有也未?”又雲:“雲岩當時不會,且道甚麼處是伊不會處?” ﹞藥山上堂曰:“我有一句子,未曾說向人。
”師出曰:“相随來也。
”僧問:“藥山一句子如何說?”山曰: “非言說。
”師曰:“早言說了也。
”師一日提笠出,雲岩指笠曰:“用這個作甚麼?”師曰:“有用處。
”岩曰: “忽遇黑風猛雨來時如何?”師曰:“蓋覆著。
”岩曰:“他還受蓋覆麼?” 師曰:“雖然如是,且無滲漏。
” 沩山問雲岩:“菩提以何為座?”岩曰:“以無為為座。
”岩卻問沩山。
山曰:“以諸法空為座。
”又問: “師作麼生?”師曰:“坐也聽伊坐,卧也聽伊卧,有一人不坐不卧。
速道! 速道!”山休去。
沩山問師: “甚麼處去來?”師曰:“看病來。
”山曰:“有幾人病?”師曰:“有病底,有不病底。
”山曰:“不病底莫是智頭陀麼?” 師曰:“病與不病,總不幹他事。
速道!速道!”山曰:“道得也與他沒交涉。
”僧問: “萬裡無雲未是本來天,如何是本來天?”師曰:“今日好曬麥。
”雲岩問: “師弟家風近日如何?”師曰:“教師兄指點,堪作甚麼?” 岩曰:“無這個來多少時也?”師曰:“牙根猶帶生澀在。
”僧問:“如何是今時著力處?”師曰: “千人萬人喚不回頭,方有少分相應。
”曰:“忽然火起時如何?”師曰: “能燒大地。
”師卻問僧: “除卻星與焰,那個是火?”曰:“不是火。
”别一僧卻問:“師還見火麼?”師曰:“見。
”曰:“見從何起?”師曰: “除卻行住坐卧,别請一問。
”有施主施裈,藥山提起示衆曰:“法身還具四大也無?有人道得,與他一腰裈。
”師曰: “性地非空,空非性地。
此是地大,三大亦然。
”山曰:“與汝一腰裈。
” 師指佛桑花問僧曰:“這個何似那個?” 曰:“直得寒毛卓豎。
”師曰:“畢竟如何?”曰:“道吾門下底。
”師曰: “十裡大王。
”雲岩不安,師乃謂曰: “離此殼漏子,向甚麼處相見?”岩曰:“不生不滅處相見。
”師曰:“何不道非不生不滅處,亦不求相見?” 雲岩補鞋次,師問:“作甚
後谒忠國師,問侍者:“國師在否?”曰:“在即在,不見客。
”師曰:“太深遠生!” 曰:“佛眼亦觀不見。
”師曰:“龍生龍子,鳳生鳳兒。
”國師睡起,侍者以告。
國師乃打侍者三十棒,遣出。
師聞曰:“不謬為南陽國師。
”明日再往禮拜,見國師便展坐具。
國師曰: “不用!不用!” 師退後,國師曰:“如是!如是!”師卻進前。
國師曰:“不是!不是!” 師繞國師一币便出。
國師曰: “去聖時遙,人多懈怠。
三十年後,覓此漢也難得。
” 訪龐居士,見女子靈照洗菜次,師曰:“居士在否?”女子放下菜籃,斂手而立。
師又問: “居士在否?”女子提籃便行。
師遂回。
須臾居士歸,女子乃舉前話。
士曰: “丹霞在麼?”女曰:“去也。
”士曰: “赤土塗牛你。
”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
師乃問:“居士在否?” 士曰:“饑不擇食。
”師曰: “龐老在否?”士曰:“蒼天!蒼天!”便入宅去。
師曰:“蒼天!蒼天!” 便回。
師因去馬祖處,路逢一老人與一童子。
師問:“公住何處?”老人曰:“上是天,下是地。
”師曰:“忽遇天崩地陷,又作麼生?”老人曰:“蒼天! 蒼天!”童子噓一聲。
師曰:“非父不生其子。
”老人便與童子入山去。
師問龐居士: “昨日相見,何似今日?”士曰:“如法舉昨日事來作個宗眼。
”師曰: “祇如宗眼,還著得龐公麼?”士曰:“我在你眼裡。
”師曰: “某甲眼窄,何處安身?”士曰:“是眼何窄?是身何安?”師休去。
士曰: “更道取一句,便得此話圓。
” 師亦不對。
士曰:“就中這一句無人道得。
”師與龐居士行次,見一泓水。
士以手指曰: “便與麼也還辨不出?”師曰:“灼然是辨不出。
”士乃戽水,潑師二掬。
師曰:“莫與麼,莫與麼。
”士曰:“須與麼,須與麼。
” 師卻戽水潑士三掬。
師曰:“正與麼時,堪作甚麼?”士曰:“無外物。
” 師曰:“得便宜者少。
”士曰: “誰是落便宜者?” 元和三年,于天津橋橫卧,會留守擲公出,呵之不起。
吏問其故,師徐曰: “無事僧。
” 留守異之,奉束素及衣兩襲,日給米,洛下翕然歸信。
至十五年春,告門人曰:“吾思林泉終老之所。
” 時門人齊靜蔔南陽丹霞山結庵,三年間玄學者至盈三百衆,建成大院。
上堂: “阿你渾家,切須保護。
一靈之物,不是你造作名邈得,更說甚薦與不薦?吾往日見石頭,亦祇教切須自保護,此事不是你談話得。
阿你渾家,各有一坐具地,更疑甚麼?禅可是你解底物?豈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聞。
阿你自看,善巧方便,慈悲喜舍,不從外得,不著方寸。
善巧是文殊,方便是普賢。
你更拟趁逐甚麼物? 不用經求落空去!今時學者,紛紛擾擾,皆是參禅問道。
吾此間無道可修,無法可證。
一飲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慮。
在在處處有恁麼底。
若識得釋迦即老凡夫是,阿你須自看取,莫一盲引衆盲,相将入火坑。
夜裡暗雙陸,賽彩若為生?無事珍重!” 有僧到參,于山下見師,便問:“丹霞山向甚麼處去?”師指山曰:“青黯黯處。
”曰: “莫祇這個便是麼?”師曰:“真師子兒,一撥便轉。
”問僧:“甚麼處宿?”曰:“山下宿。
”師曰:“甚麼處吃飯?”曰: “山下吃飯。
”師曰:“将飯與阇黎吃底人,還具眼也無?”僧無對。
﹝長慶問保福:“将飯與人吃,感恩有分,為甚麼不具眼?”福雲: “施者受者,二俱瞎漢。
”慶雲:“盡其機來還成瞎不?”福雲:“道某甲瞎得麼。
”玄覺徵雲:“且道長慶明丹霞意,為複自用家财。
” ﹞長慶四年六月,告門人曰:“備湯沐浴,吾欲行矣。
”乃戴笠策杖受屦,垂一足未及地而化。
門人建塔,谥智通禅師,塔曰妙覺。
潭州大川禅師潭州大川禅師,﹝亦曰大湖。
﹞江陵僧參,師問:“幾時發足江陵?”僧提起坐具。
師曰: “謝子遠來,下去!”僧繞禅床一匝,便出。
師曰:“若不恁麼,争知眼目端的!”僧拊掌曰:“苦殺人,洎合錯判諸方。
” 師曰:“甚得禅宗道理。
”﹝僧舉似丹霞,霞曰:“于大川法道即得,我這裡不然。
”曰:“未審此間作麼生?”霞曰:“猶較大川三步在。
” 僧禮拜,霞曰:“錯判諸方者多。
”洞山雲:“不是丹霞,難分玉石。
” ﹞大颠寶通禅師潮州靈山大颠寶通禅師,初參石頭。
頭問:“那個是汝心?” 師曰:“見言語者是。
”頭便喝出。
經旬日,師卻問:“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頭曰:“除卻揚眉瞬目,将心來。
”師曰:“無心可将來。
” 頭曰:“元來有心,何言無心?無心盡同謗。
”師于言下大悟。
異日侍立次,頭問:“汝是參禅僧? 是州縣白蹋僧?”師曰:“是參禅僧。
”頭曰:“何者是禅?”師曰:“揚眉瞬目。
”頭曰: “除卻揚眉瞬目外,将你本來面目呈看。
”師曰:“請和尚除卻揚眉瞬目外鑒。
”頭曰:“我除竟。
”師曰:“将呈了也。
”頭曰: “汝既将呈我心如何?”師曰:“不異和尚。
”頭曰:“不關汝事。
”師曰: “本無物。
”頭曰:“汝亦無物。
”師曰: “既無物,即真物。
”頭曰:“真物不可得,汝心見量,意旨如此,也大須護持。
”師住後,學者四集。
上堂:“夫學道人須識自家本心,将心相示,方可見道。
多見時輩祇認揚眉瞬目,一語一默,蓦頭印可,以為心要,此實未了。
吾今為你諸人分明說出,各須聽受。
但除卻一切妄運想念,見量即汝真心。
此心與塵境,及守認靜默時全無交涉。
即心是佛,不待修治。
何以故?應機随照,泠泠自用。
窮其用處,了不可得。
喚作妙用,乃是本心。
大須護持,不可容易。
”僧問: “其中人相見時如何?”師曰: “早不其中也。
”曰:“其中者如何?”師曰:“不作個問。
”韓文公一日相訪,問師:“春秋多少?”師提起數珠,曰: “會麼?”公曰:“不會。
”師曰:“晝夜一百八。
”公不曉,遂回。
次日再來,至門前見首座,舉前話問意旨如何。
座扣齒三下。
及見師,理前問,師亦扣齒三下。
公曰:“元來佛法無兩般。
”師曰:“是何道理?” 公曰:“适來問首座亦如是。
”師乃召首座:“是汝如此對否?”座曰: “是。
”師便打趁出院。
文公又一日白師曰:“弟子軍州事繁,佛法省要處,乞師一語。
”師良久,公罔措。
時三平為侍者,乃敲禅床三下。
師曰: “作麼?”平曰:“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公乃曰:“和尚門風高峻,弟子于侍者邊得個入處。
”僧問: “苦海波深,以何為船筏?”師曰:“以木為船筏。
”曰:“恁麼即得度也。
”師曰:“盲者依前盲,啞者依前啞。
” 一日,将癢和子廊下行,逢一僧問訊次,師以癢和子蓦口打曰:“會麼?” 曰:“不會。
”師曰: “大颠老野狐,不曾孤負人。
” 長髭曠禅師潭州長髭曠禅師,曹溪禮祖塔回,參石頭。
頭問:“甚麼處來?” 曰:“嶺南來。
”頭曰: “大庾嶺頭一鋪功德成就也未?”師曰:“成就久矣,祇欠點眼在。
”頭曰: “莫要點眼麼?”師曰:“便請。
”頭乃垂下一足。
師禮拜,頭曰:“汝見個甚麼道理便禮拜?”師曰:“據某甲所見,如紅爐上一點雪。
”﹝玄覺雲: “且道長髭具眼祇對,不具眼祇對?若具眼,為甚麼請他點眼?若不具眼,又道成就久矣,具作麼生商量?”法燈代雲:“和尚可謂眼昏。
” ﹞僧參,繞禅床一匝,卓然而立。
師曰:“若是石頭法席,一點也用不著。
” 僧又繞禅床一匝。
師曰: “卻是恁麼時,不易道個來處。
”僧便出去。
師乃喚,僧不顧。
師曰:“這漢猶少教诏在。
”僧卻回曰: “有一人不從人得,不受教诏,不落階級,師還許麼?”師曰:“逢之不逢,逢必有事。
”僧乃退身三步,師卻繞禅床一匝。
僧曰: “不唯宗眼分明,亦乃師承有據。
”師乃打三棒。
問僧:“甚處來?”曰: “九華山控石庵。
”師曰: “庵主是甚麼人?”曰:“馬祖下尊宿。
”師曰:“名甚麼?”曰:“不委他法号。
”師曰:“他不委,你不委。
”曰: “尊宿眼在甚處?”師曰:“若是庵主親來,今日也須吃棒。
”曰:“賴遇和尚,放過某甲。
”師曰: “百年後讨個師僧也難得。
”龐居士到,師升座,衆集定。
士出曰:“各請自撿好。
”卻于禅床右立。
時有僧問: “不觸主人翁,請師答話。
”師曰:“識龐公麼?”曰:“不識。
”士便搊住曰:“苦哉!苦哉!”僧無對。
士便拓開。
師少間卻問:“适來這僧還吃棒否?”士曰:“待伊甘始得。
”師曰:“居士祇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
”士曰: “恁麼說話,某甲即得;外人聞之,要且不好。
”師曰:“不好個甚麼?” 士曰:“阿師祇見錐頭尖,不見鑿頭利。
” 李行婆來,師乃問:“憶得在绛州時事麼?”婆曰:“非師不委。
”師曰: “多虛少實在。
”婆曰:“有甚諱處?”師曰: “念你是女人,放你拄杖。
”婆曰:“某甲終不見尊宿過。
”師曰:“老僧過在甚麼處?”婆曰: “和尚無過,婆豈有過?”師曰:“無過底人作麼生?”婆乃豎拳曰:“與麼,總成颠倒。
”師曰:“實無諱處。
” 師見僧,乃擒住曰:“師子兒,野幹屬!”僧以手作撥眉勢,師曰:“雖然如此,猶欠哮吼在。
”僧擒住師曰: “偏愛行此一機。
”師與一掴,僧拍手三下。
師曰:“若見同風,汝甘與麼否?”曰:“終不由别人。
”師作撥眉勢。
僧曰: “猶欠哮吼在。
”師曰:“想料不由别人。
”師見僧問訊次,師曰:“步步是汝證明處。
汝還知麼?”曰: “某甲不知。
”師曰:“汝若知,我堪作甚麼?”僧禮拜。
師曰:“我不堪,汝卻好!” 京兆屍利禅師京兆府屍利禅師,問石頭:“如何是學人本分事?”頭曰: “汝何從吾覓?”曰:“不從師覓,如何即得?” 石頭曰:“汝還曾失麼?”師乃契會厥旨。
招提慧朗禅師潭州招提寺慧朗禅師,始興曲江人也。
初參馬祖,祖問:“汝來何求?”曰:“求佛知見。
”祖曰: “佛無知見,知見乃魔耳。
汝自何來?”曰:“南嶽來。
”祖曰:“汝從南嶽來,未識曹溪心要。
汝速歸彼,不宜他往。
”師歸石頭,便問:“如何是佛?”頭曰:“汝無佛性。
”師曰:“蠢動含靈,又作麼生?”頭曰: “蠢動含靈,卻有佛性。
”曰:“慧朗為甚麼卻無?”頭曰:“為汝不肯承當。
”師于言下信入。
住後,凡學者至,皆曰: “去!去!汝無佛性。
”其接機大約如此。
﹝時謂大朗。
﹞興國振朗禅師長沙興國寺振朗禅師,初參石頭,便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頭曰:“問取露柱。
”曰:“振朗不會。
” 頭曰:“我更不會。
”師俄省悟。
住後,有僧來參,師召上座,僧應諾。
師曰:“孤負去也。
”曰: “師何不鑒?”師乃拭目而視之。
僧無語。
﹝時謂小朗。
﹞汾州石樓禅師汾州石樓禅師,上堂,僧問:“未識本來性,乞師方便指。
” 師曰:“石樓無耳朵。
”曰:“某甲自知非。
” 師曰:“老僧還有過。
”曰:“和尚過在甚麼處?”師曰:“過在汝非處。
” 僧禮拜,師便打。
問僧: “近離甚處?”曰:“漢國。
”師曰:“漢國主人還重佛法麼?”曰:“苦哉!賴遇問著某甲;若問别人,即禍生。
”師曰: “作麼生?”曰:“人尚不見,有何佛法可重?”師曰:“汝受戒得多少夏?”曰:“三十夏。
”師曰: “大好不見有人。
”便打。
法門佛陀禅師鳳翔府法門寺佛陀禅師,尋常持一串數珠,念三種名号,曰一釋迦、二元和、三佛陀,自餘是甚麼“碗跶丘”,乃過一珠,終而複始。
事迹異常,時人莫測。
水空和尚水空和尚,一日廊下見一僧,乃問:“時中事作麼生?”僧良久。
師曰:“祇恁便得麼?”曰: “頭上安頭。
”師打曰:“去!去!已後惑亂人家男女在。
” 大同濟禅師澧州大同濟禅師,米胡領衆來,才欲相見,師便拽轉禅床,面壁而坐。
米于背後立,少時卻回客位。
師曰:“是即是,若不驗破,已後遭人貶剝。
”令侍者請米來。
卻拽轉禅床便坐。
師乃繞禅床一匝,便歸方丈。
米卻拽倒禅床,領衆便出。
師訪龐居士,士曰: “憶在母胎時,有一則語,舉似阿師,切不得作道理主持。
”師曰:“猶是隔生也。
”士曰:“向道不得作道理。
”師曰:“驚人之句,争得不怕!”士曰: “如師見解,可謂驚人。
”師曰:“不作道理,卻成作道理。
”士曰:“不但隔一生、兩生。
”師曰: “粥飯底僧,一任檢責。
”士鳴指三下。
師一日見龐居士來,便揜卻門曰: “多知老翁,莫與相見。
”士曰: “獨坐獨語,過在阿誰?”師便開門,才出被士把住曰:“師多知,我多知?”師曰: “多知且置,閉門開門,卷之與舒,相較幾許?”士曰:“秪此一問,氣急殺人!”師默然。
士曰:“弄巧成拙。
”僧問:“此個法門,如何繼紹?”師曰: “冬寒夏熱,人自委知。
”曰:“恁麼則蒙分付去也!”師曰:“頑嚚少智,多癡。
”問:“十二時中如何合道?” 師曰:“汝還識十二時麼?”曰:“如何是十二時?”師曰:“子醜寅卯。
” 僧禮拜。
師示頌曰: “十二時中那事别,子醜寅卯吾今說。
若會唯心萬法空,釋迦、彌勒從茲決。
” 青原下三世藥山俨禅師法嗣道吾宗智禅師潭州道吾山宗智禅師,豫章海昏張氏子。
幼依槃和尚受教登戒,預藥山法會,密契心印。
一日,山問:“子去何處來?”師曰:“遊山來。
”山曰:“不離此室,速道将來。
”師曰: “山上烏兒頭似雪,澗底遊魚忙不徹。
”師離藥山見南泉,泉問:“阇黎名甚麼?”師曰:“宗智。
”泉曰:“智不到處,作麼生宗?”師曰: “切忌道著。
”泉曰:“灼然,道著即頭角生。
”三日後,師與雲岩在後架把針。
泉見乃問: “智頭陀前日道,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即頭角生。
合作麼生行履?”師便抽身入僧堂,泉便歸方丈。
師又來把針。
岩曰:“師弟适來為甚不祇對和尚?”師曰:“你不妨靈利!”岩不薦,卻問南泉: “适來智頭陀為甚不祇對和尚,某甲不會,乞師垂示。
”泉曰:“他卻是異類中行。
”岩曰:“如何是異類中行?”泉曰:“不見道: 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即頭角生。
直須向異類中行。
”岩亦不會。
師知雲岩不薦,乃曰:“此人因緣不在此。
” 卻同回藥山。
山問:“汝回何速?”岩曰:“祇為因緣不契。
”山曰:“有何因緣?”岩舉前話。
山曰: “子作麼生會他,這個時節便回?”岩無對。
山乃大笑。
岩便問:“如何是異類中行?”山曰: “吾今日困倦,且待别時來。
”岩曰:“某甲特為此事歸來。
”山曰:“且去!”岩便出。
師在方丈外,聞岩不薦,不覺咬得指頭血出。
師卻下來問岩:“師兄去問和尚那因緣作麼生?”岩曰:“和尚不與某甲說。
”師便低頭。
﹝僧問雲居: “切忌道著,意作麼生?”居雲:“此語最毒。
”雲:“如何是最毒底語?” 居雲:“一棒打殺龍蛇。
”﹞雲岩臨遷化,遣書辭師。
師覽書了,謂洞山、密師伯曰:“雲岩不知有,我悔當時不向伊道。
雖然如是,要且不違藥山之子。
”﹝玄覺雲: “古人恁麼道,還知有也未?”又雲:“雲岩當時不會,且道甚麼處是伊不會處?” ﹞藥山上堂曰:“我有一句子,未曾說向人。
”師出曰:“相随來也。
”僧問:“藥山一句子如何說?”山曰: “非言說。
”師曰:“早言說了也。
”師一日提笠出,雲岩指笠曰:“用這個作甚麼?”師曰:“有用處。
”岩曰: “忽遇黑風猛雨來時如何?”師曰:“蓋覆著。
”岩曰:“他還受蓋覆麼?” 師曰:“雖然如是,且無滲漏。
” 沩山問雲岩:“菩提以何為座?”岩曰:“以無為為座。
”岩卻問沩山。
山曰:“以諸法空為座。
”又問: “師作麼生?”師曰:“坐也聽伊坐,卧也聽伊卧,有一人不坐不卧。
速道! 速道!”山休去。
沩山問師: “甚麼處去來?”師曰:“看病來。
”山曰:“有幾人病?”師曰:“有病底,有不病底。
”山曰:“不病底莫是智頭陀麼?” 師曰:“病與不病,總不幹他事。
速道!速道!”山曰:“道得也與他沒交涉。
”僧問: “萬裡無雲未是本來天,如何是本來天?”師曰:“今日好曬麥。
”雲岩問: “師弟家風近日如何?”師曰:“教師兄指點,堪作甚麼?” 岩曰:“無這個來多少時也?”師曰:“牙根猶帶生澀在。
”僧問:“如何是今時著力處?”師曰: “千人萬人喚不回頭,方有少分相應。
”曰:“忽然火起時如何?”師曰: “能燒大地。
”師卻問僧: “除卻星與焰,那個是火?”曰:“不是火。
”别一僧卻問:“師還見火麼?”師曰:“見。
”曰:“見從何起?”師曰: “除卻行住坐卧,别請一問。
”有施主施裈,藥山提起示衆曰:“法身還具四大也無?有人道得,與他一腰裈。
”師曰: “性地非空,空非性地。
此是地大,三大亦然。
”山曰:“與汝一腰裈。
” 師指佛桑花問僧曰:“這個何似那個?” 曰:“直得寒毛卓豎。
”師曰:“畢竟如何?”曰:“道吾門下底。
”師曰: “十裡大王。
”雲岩不安,師乃謂曰: “離此殼漏子,向甚麼處相見?”岩曰:“不生不滅處相見。
”師曰:“何不道非不生不滅處,亦不求相見?” 雲岩補鞋次,師問:“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