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僧問:“一切衆生皮裹骨,這個衆生為甚骨裹皮?”師拈草履龜背上。
僧無語。
問:“如何是諸佛法要?”師舉拂子曰:“會麼?”曰:“不會。
”師曰:“塵尾拂子。
”問: “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是我自己。
”曰:“為甚麼卻是和尚自己?”師曰:“是汝自己?”問:“如何是大随一面事?” 師曰:“東西南北。
”問:“佛法遍在一切處,教學人向甚麼處駐足?”師曰: “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
”問: “父子至親,歧路各别時如何?”師曰:“為有父子。
”問:“如何是無縫塔?” 師曰:“高五尺。
”曰: “學人不會。
”師曰:“鹘侖磚。
”問:“和尚百年後法付何人?”師曰:“露柱火爐。
”曰:“還受也無?”師曰: “火爐露柱。
”行者領衆參,師問:“參得底人喚東作甚麼?”曰:“不可喚作東。
”師咄曰:“臭驢漢!不喚作東喚作甚麼?”者無語。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赤土畫簸箕。
”曰:“未審此理如何?”師曰: “簸箕有唇,米跳不出。
”問:“僧講甚麼教法?”曰:“百法論。
”師拈杖曰: “從何而起?”曰:“從緣而起。
”師曰:“苦哉!苦哉!”問:“僧甚處去?”曰:“峨嵋禮普賢去。
”師舉拂子曰:“文殊、普賢總在這裡。
”僧作圓相抛向後,乃禮拜。
師喚侍者取一貼茶與這僧。
衆僧參次,師以口作患風勢,曰:“還有人醫得吾口麼?” 衆僧競送藥以至,俗士聞之,亦多送藥。
師并不受。
七日後,師自掴口令正。
乃曰: “如許多時鼓這兩片皮,至今無人醫得。
”即端坐而逝。
靈樹如敏禅師韶州靈樹如敏禅師,閩人也。
廣主劉氏奕世欽重,署知聖大師。
僧問:“佛法至理如何?” 師展手而已。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千年田、八百主。
”曰:“如何是千年田、八百主?”師曰:“郎當屋舍沒人修。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童子莫傜兒。
”曰: “乞師指示。
”師曰:“汝從虔州來。
”問:“是甚麼得恁麼難會?”師曰:“火官頭上風車子。
”有尼送瓷缽與師,師拓起問曰:“這個出在甚處?”曰: “出在定州。
”﹝法燈别雲:“不遠此間。
”﹞師乃撲破,尼無對。
﹝保福代雲:“欺敵者亡。
”﹞問:“和尚年多少?”師曰: “今日生,來朝死。
”又問:“和尚生緣甚麼處?”師曰:“日出東,月落西。
” 師四十餘年化被嶺表,頗有異迹。
廣主将興兵,躬入院請師決臧否?師已先知,怡然坐化。
主怒知事曰:“和尚何時得疾?”對曰:“不曾有疾。
适封一函子,令呈大王。
”主開函得一帖子雲:“人天眼目,當中上座。
”主悟師旨,遂寝兵。
乃召第一座開堂說法。
﹝即雲門也。
﹞龛塔葬儀,廣主具辦。
谥靈樹禅師。
真身塔焉。
靈雲志勤禅師福州靈雲志勤禅師,本州長溪人也。
初在沩山,因見桃華悟道。
有偈曰: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華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沩覽偈,诘其所悟,與之符契。
沩曰: “從緣悟達,永無退失。
善自護持。
”﹝有僧舉似玄沙,沙雲:“谛當甚谛當,敢保老兄未徹在。
”衆疑此語。
沙問地藏:“我恁麼道,汝作麼生會?” 藏雲:“不是桂琛,即走殺天下人。
”﹝住後,上堂:“諸仁者所有長短,盡至不常。
且觀四時草木,葉落華開,何況塵劫來,天人七趣,地水火風,成壞輪轉,因果将盡,三惡道苦,毛發不曾添減,唯根蔕神識常存。
上根者遇善友伸明,常處解脫,便是道場。
中下癡愚,不能覺照,沈迷三界,流轉生死。
釋尊為伊天上人間,設教證明,顯發智道,汝等還會麼?”僧問:“如何得出離生老病死?”師曰:“青山元不動,浮雲任去來。
” 問:“君王出陣時如何?”師曰:“春明門外,不問長安。
”曰:“如何得觐天子?”師曰: “盲鶴下清池,魚從腳底過。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驢事未去,馬事到來。
”曰:“學人不會。
”師曰: “彩氣夜常動,精靈日少逢。
”雪峰有偈送雙峰,末句雲:“雷罷不停聲。
”師别雲:“雷震不聞聲。
”峰聞乃曰: “靈雲山頭古月現。
”峰後問曰:“古人道,前三三後三三,意旨如何?”師曰: “水中魚,天上鳥。
”峰曰:“意作麼生?”師曰: “高可射兮深可釣。
”僧問:“諸方悉皆雜食,未審和尚如何?”師曰:“獨有閩中異,雄雄鎮海涯。
”問: “久戰沙場,為甚麼功名不就?”師曰:“君王有道三邊靜,何勞萬裡築長城。
” 曰: “罷卻幹戈,束手歸朝時如何?”師曰:“慈雲普潤無邊刹,枯樹無華争奈何?” 長生問:“混沌未分時含生何來?”師曰:“如露柱懷胎。
”曰:“分後如何?”師曰:“如片雲點太清。
”曰:“未審太清還受點也無?”師不答。
曰:“恁麼則含生不來也。
”師亦不答。
曰:“直得純清絕點時如何?”師曰:“猶是真常流注。
”曰:“如何是真常流注?”師曰: “似鏡長明。
”曰:“向上更有事也無?”師曰:“有。
”曰:“如何是向上事?”師曰:“打破鏡來,與汝相見。
”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井底種林檎。
”曰:“學人不會。
”師曰: “今年桃李貴,一顆直千金。
”問: “摩尼珠不随衆色,未審作何色?”師曰:“白色。
”曰:“恁麼則随衆色也。
” 師曰:“趙壁本無瑕,相如诳秦主。
” 問:“僧甚處去?”曰:“雪峰去。
”師曰:“我有一信寄雪峰,得麼?”曰: “便請。
” 師脫隻履抛向面前,僧便去。
至雪峰,峰問:“甚處來?”曰:“靈雲來。
”峰曰:“靈雲安否?”曰:“有一信相寄。
”峰曰:“在那裡?” 僧脫隻履,抛向峰面前。
峰休去。
壽山師解禅師福州壽山師解禅師,嘗參洞山。
山問:“阇黎生緣何處?”師曰: “和尚若實問,某甲即是閩中人。
”山曰:“汝父名甚麼?”師曰:“今日蒙和尚緻此一問,直得忘前失後。
”住後,上堂: “諸上座幸有真實言語相勸,諸兄弟合各自體悉,凡聖情盡,體露真常。
但一時卸卻從前虛妄,攀緣塵垢,心如虛空相似。
他時後日,合識得些子好惡。
” 閩帥問:“壽山年多少?”師曰:“與虛空齊年。
”曰:“虛空年多少?” 師曰:“與壽山齊年。
” 饒州峣山和尚饒州峣山和尚,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仲冬嚴寒。
” 問:“如何是和尚深深處?”師曰: “待汝舌頭落地,即向汝道。
”問:“如何是丈六金身?”師曰:“判官斷案相公改。
”長慶問: “從上宗乘,此間如何言論?”師曰:“有願不負先聖。
”慶曰:“不負先聖作麼生?”師曰:“不露。
”慶曰:“恁麼則請師領話。
” 師曰:“甚麼處去來?”慶曰:“秖守甚麼處去來。
”國歡文矩禅師泉州國歡崇福院文矩慧日禅師,福州黃氏子。
生而有異,及長為縣獄卒,每每棄役,往神光觀和尚及西院安禅師所,吏不能禁。
後谒萬歲塔譚空禅師落發,不披袈裟,不受具戒,唯以雜彩為挂子。
複至神光,光曰:“我非汝師,汝禮西院去。
”師攜一小青竹杖,入西院法堂,院遙見笑曰:“入槃堂去。
” 師應諾,輪竹杖而入。
時有五百許僧染時疾,師以杖次第點之,各随點而起。
閩王禮重,創院以居之。
厥後頗多靈迹。
唐乾甯中示滅。
台州浮江和尚台州浮江和尚,雪峰領衆到,問:“即今有二百人寄此過夏,得麼?”師将拄杖畫一畫:“著不得即道。
”峰休去。
潞州渌水和尚潞州渌水和尚,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還見庭前華藥欄麼?”僧無語。
文殊圓明禅師廣州文殊院圓明禅師,福州陳氏子。
參大沩得旨後,造雪峰請益,法無異味。
嘗遊五台山,睹文殊化現,乃随方建院,以文殊為額。
開寶中樞密使李崇矩巡護南方,因入院睹地藏菩薩像,問僧:“地藏何以展手?”僧曰:“手中珠被賊偷卻也。
”李卻問師:“既是地藏,為甚麼遭賊?”師曰:“今日捉下也。
” 李禮謝之。
趙州谂禅師法嗣嚴陽善信尊者洪州新興嚴陽尊者,諱善信。
初參趙州,問:“一物不将來時如何?”州曰:“放下著。
”師曰:“既是一物不将來,放下個甚麼?”州曰:“放不下,擔取去。
”師于言下大悟。
住後,僧問:“如何是佛?”師曰: “土塊。
”曰:“如何是法?”師曰:“地動也。
”曰:“如何是僧?”師曰:“吃粥吃飯。
”問:“如何是新興水?”師曰: “面前江裡。
”問:“如何是應物現形?”師曰:“與我拈床子過來。
”師常有一蛇一虎,随從手中與食。
光孝慧覺禅師揚州光孝院慧覺禅師,僧問:“覺華才綻,遍滿娑婆。
祖印西來,合談何事?”師曰:“情生智隔。
”曰: “此是教意?”師曰:“汝披甚麼衣服?”問:“一棒打破虛空時如何?”師曰: “困即歇去。
” 師問相國宋齊止曰:“還會道麼?”宋曰:“若是道也著不得。
”師曰:“是有著不得,是無著不得?”宋曰:“總不恁麼。
”師曰: “著不得底!”宋無對。
師領衆出,見露柱,乃合掌曰:“不審世尊。
”僧曰: “和尚,是露柱。
”師曰: “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
”問:“遠遠投師,師意如何?”師曰: “官家嚴切,不許安排。
”曰: “豈無方便?”師曰:“且向火倉裡一宿。
”師到崇壽,法眼問:“近離甚處?” 師曰:“趙州。
”眼曰:“承聞趙州有“庭前柏樹子”話,是否?”師曰:“無。
”眼曰:“往來皆謂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曰:“庭前柏樹子。
” 上座何得言無?”師曰:“先師實無此語。
和尚莫謗先師好。
”張居士問:“争柰老何?”師曰:“年多少?” 張曰:“八十也。
”師曰:“可謂老也。
”曰:“究竟如何?”師曰:“直至千歲也未在。
”俗士問:“某甲平生殺牛,還有罪否?”師曰:“無罪。
”曰:“為甚麼無罪?”師曰: “殺一個,還一個。
”國清院奉禅師隴州國清院奉禅師,僧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師曰:“雨滋三草秀,春風不裹頭。
”曰: “畢竟是一是二?”師曰:“祥雲競起,岩洞不虧。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台盤倚子,火爐窗牖。
”問: “如何是出家人?”師曰:“銅頭鐵額,鳥觜鹿身。
”曰:“如何是出家人本分事?”師曰:“早起不審,夜間珍重。
”問: “牛頭未見四祖時,為甚麼百鳥銜花?”師曰:“如陝府人送錢财與鐵牛。
”曰: “見後為甚麼不銜花?” 師曰:“木馬投明行八百。
”問:“十二時中如何降伏其心?”師曰:“敲冰求火,論劫不逢。
”問: “十二分教是止啼之義。
離卻止啼,請師一句。
”師曰:“孤峰頂上雙角女。
”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釋迦是牛頭獄卒,祖師是馬面阿旁。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東壁打西壁。
”問:“如何是撲不破底句?”師曰: “不隔毫牦,時人遠向。
” 木陳從朗禅師婺州木陳從朗禅師,僧問:“放鶴出籠和雪去時如何?”師曰: “我道不一色。
”因金剛倒,僧問:“既是金剛不壞身,為甚麼卻倒地?”師敲禅師床曰:“行住坐卧。
”師将歸寂,有偈曰: “三十年來住木陳,時中無一假功成。
有人問我西來意,展似眉毛作麼生。
”婺州新建禅師婺州新建禅師,不度小師,有僧問:“和尚年老,何不畜一童子侍奉?”師曰:“有瞽瞆者為吾讨來。
” 僧辭,師問:“甚處去?”曰:“府下開元寺去。
”師曰:“我有一信附與了寺主,汝将去得吾?”曰:“便請。
” 師曰:“想汝也不柰何。
” 杭州多福和尚杭州多福和尚,僧問:“如何是多福一叢竹?”師曰:“一莖兩莖斜。
”曰:“學人不會。
”師曰: “三莖四莖曲。
”問:“如何是衲衣下事?”師曰:“大有人疑著在。
”曰: “為甚麼如是?”師曰:“月裡藏頭。
” 益州西睦和尚益州西睦和尚,上堂,有俗士舉手曰:“和尚便是一頭驢。
”師曰: “老僧被汝騎。
” 士無語,去後三日再來。
白言:“某甲三日前著賊。
”師拈杖趁出。
師有時蓦喚侍者,者應諾。
師曰:“更深夜靜,共伊商量。
” 長沙岑禅師法嗣雪窦常通禅師明州雪窦常通禅師,刑州李氏子。
參長沙,沙問:“何處人?”師曰:“邢州人。
”沙曰: “我道汝不從彼來?”師曰:“和尚還曾住此否?”沙然之,乃容入室。
住後,僧問:“如何是密室?”師曰:“不通風信。
”曰: “如何是密室中人?”師曰:“諸聖求睹不見。
”僧作禮。
師曰:“千聖不能思,萬聖不能議。
乾坤壞不壞,虛空包不包?一切無比倫,三世唱不起。
”問:“如何是三世諸佛出身處?”師曰:“伊不肯知有汝三世。
” 僧良久,師曰:“薦否?不然者且向著佛不得處體取。
時中常在,識盡功亡,瞥然而起,即是傷他,而況言句乎?”天佑二年七月示寂,塔于寺西南隅。
茱萸和尚法嗣石梯和尚石梯和尚,因侍者請浴,師曰:“既不洗塵,亦不洗體。
汝作麼生?”者曰: “和尚先去,某甲将皂角來。
”師呵呵大笑。
有新到于師前立,少頃便出去。
師曰:“有甚麼辨白處?”僧再回。
師曰:“辨得也。
” 曰:“辨後作麼生?”師曰:“埋卻得也。
”曰:“蒼天!蒼天!”師曰:“适來卻恁麼,如今還不當。
”僧乃出去。
一日見侍者拓缽赴堂,乃喚侍者,者應諾。
師曰:“甚處去?”者曰:“上堂齋去。
”師曰: “我豈不知汝上堂齋去?”者曰:“除此外别道個甚麼?”師曰:“我秖問汝本分事。
”者曰:“和尚若問本分事,某甲實是上堂齋去。
”師曰:“汝不謬為吾侍者。
” 子湖蹤禅師法嗣台州勝光和尚台州勝光和尚,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福州荔枝,泉州剌桐。
”問:“如何是佛法兩字?” 師曰:“要道即道。
”曰:“請師道。
”師曰:“穿耳胡僧笑點頭。
”龍華照和尚來,師把住曰:“作麼生?”照曰: “莫錯。
”師乃放手。
照曰:“久向勝光。
”師默然。
照乃辭,師門送曰:“自此一别,甚麼處相見?”照呵呵而去。
漳州浮石和尚漳州浮石和尚,上堂:“山僧開個蔔鋪,能斷人貧富,定人生死。
” 僧問: “離卻生死貧富,不落五行,請師直道。
”師曰:“金木水火土。
” 紫桐和尚紫桐和尚,僧問:“如何是紫桐境?”師曰:“汝眼裡著沙得麼?”曰: “大好紫桐境也不識。
”師曰: “老僧不諱此事。
”其僧拟出去,師下禅床擒住曰:“今日好個公案,老僧未得分文入手。
”曰:“賴遇某甲是僧。
”師拓開曰:“禍不單行。
” 日容遠和尚日容遠和尚,因上座參,師拊掌三下,曰:“猛虎當軒,誰是敵者?” 曰:“俊鹞沖天,阿誰捉得?”師曰:“彼此難當。
”曰:“且休,未要斷這公案。
”師将拄杖舞歸方丈。
無語,師曰:“死卻這漢也!” 關南常禅師法嗣關南道吾和尚襄州關南道吾和尚,始經村墅,聞巫者樂神雲“識神無”,忽然省悟。
後參常禅師,印其所解,複遊德山之門,法味彌著。
住後,凡上堂,戴蓮華笠,披襕執簡,擊鼓吹笛,口稱魯三郎神: “識神不識神,神從空裡來,卻往空裡去。
”便下座。
有時曰:“打動關南鼓,唱起德山歌。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以簡揖曰:“喏!”有時執木劍,橫肩上作舞。
僧問:“手中劍甚處得來?”師擲于地。
僧卻置師手中。
師曰:“甚處得來?”僧無對。
師曰:“容汝三日内,下取一轉語。
”其僧亦無對。
師自代拈劍橫肩上,作舞曰:“須恁麼始得?” 趙州訪師,師乃著豹皮裈,執吉獠棒,在三門下翹一足等候,才見州便高聲唱喏而立。
州曰:“小心袛候著!”師又唱喏一聲而去。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師下禅床作女人拜曰: “謝子遠來,無可袛待。
”問灌溪:“作麼生?”溪曰:“無位。
”師曰:“莫同虛空麼?”溪曰:“這屠兒!”師曰: “有生可殺即不倦。
” 漳州羅漢和尚漳州羅漢和尚,初參關南,問:“如何是大道之源?”南打師一拳,師遂有省,乃為歌曰: “鹹通七載初參道,到處逢言不識言。
心裡疑團若栲栳,三春不樂止林泉。
忽遇法王氈上坐,便陳疑懇向師前。
師從氈上那伽起,袒膊當胸打一拳。
駭散疑團獦狟落,舉頭看見日初圓。
從茲蹬蹬以碣碣,直至如今常快活。
隻聞肚裡飽膨脝,更不東西去持缽。
”又述偈曰:“字内為閑客,人中作野僧。
任從他笑我,随處自騰騰。
”高安大愚禅師法嗣末山尼了然禅師瑞州未山尼了然禅師,因灌溪閑和尚到,曰:“若相當即住,不然即推倒禅床。
”便入堂内。
師遣侍者問:“上座遊山來?為佛法來?”溪曰:“為佛法來。
”師乃升座。
溪上參。
師問:“上座今日離何處?”曰: “路口。
”師曰:“何不蓋卻。
”溪無對。
﹝禾山代雲:“争得到這裡。
”﹞始禮拜,問:“如何是末山?”師曰:“不露頂。
” 曰:“如何是末山主?”師曰:“非男女相。
”溪乃喝曰:“何不變去!”師曰:“不是神,不是鬼,變個甚麼?” 溪于是伏膺,作園頭三載。
僧到參,師曰:“太縷生!”曰:“雖然如此,且是師子兒。
”師曰: “既是師子兒,為甚麼被文殊騎?”僧無對。
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世界傾壞。
”曰:“世界為甚麼傾壞?”師曰: “甯無我身。
”杭州天龍和尚法嗣金華俱胝和尚婺州金華山俱胝和尚,初住庵時,有尼名實際來,戴笠子執錫繞師三匝,曰:“道得即下笠子。
” 如是三問,師皆無對,尼便去。
師曰:“日勢稍晚,何不且住。
”尼曰:“道得即住。
”師又無對。
尼去後,師歎曰:“我雖處丈夫之形,而無丈夫之氣。
不如棄庵,往諸方參尋知識去。
”其夜山神告曰:“不須離此。
将有肉身菩薩來為和尚說法也。
”逾旬,果天龍和尚到庵,師乃迎禮,具陳前事。
龍豎一指示之,師當下大悟。
自此凡有學者參問,師唯舉一指,無别提唱。
有一供過童子,每見人問事,亦豎指祇對。
人謂師曰:“和尚,童子亦會佛法,凡有問皆如和尚豎指。
”師一日潛袖刀子,問童曰:“聞你會佛法,是否?” 童曰:“是。
”師曰:“如何是佛?”童豎起指頭,師以刀斷其指,童叫喚走出。
師召童子,童回首。
師曰: “如何是佛?”童舉手不見指頭,豁然大悟。
師将順世,謂衆曰:“吾得天龍一指頭禅,一生用不盡。
”言訖,示滅。
﹝長慶代衆雲:“美食不中飽人吃。
”玄沙雲:“我當時若見拗折指頭。
”玄覺雲:“且道玄沙恁麼道,意作麼生?雲居錫雲: “秪如玄沙恁麼道,肯伊不肯伊。
若肯,何言拗折指頭;若不肯,俱胝過在甚麼處?”先曹山雲: “俱胝承當處鹵莽,秖認得一機一境,一等是拍手拊掌,是他西園奇怪”。
玄覺又雲:“且道俱胝還悟也無?若悟,為甚麼道承當處鹵莽;若不悟,又道用一指頭禅不盡。
且道曹山意在甚麼處?”﹞南嶽下五世睦州陳尊宿法嗣刺史陳操尚書睦州刺史陳操尚書,齋次,拈起餬餅,問僧:“江西、湖南還有這個麼?”曰:“尚書适來吃個甚麼?” 公曰:“敲鐘謝響。
”又齋僧次,躬自行餅,一僧展手拟接,公卻縮手,僧無語。
公曰:“果然!果然!”問僧: “有個事與上座商量,得麼?”曰:“合取狗口。
”公自掴口曰:“某甲罪過。
” 曰:“知過必改。
”公曰: “恁麼則乞上座口吃飯,得麼?”又齋僧自行食次,乃曰:“上座施食。
”僧曰: “三德六味。
”公曰:“錯。
”僧無對。
又與僚屬登樓次,見數僧行來,有一官人曰:“來者總是行腳僧。
”公曰:“不是。
”曰:“焉知不是?”公曰: “待來勘過。
”須臾僧至樓前,公蓦喚“上座!”僧皆舉首。
公謂諸官曰:“不信道。
”又與禅者頌曰: “禅者有玄機,機玄是複非。
欲了機前旨,鹹于句下違。
”光孝覺禅師法嗣長慶道巘禅師升州長慶道巘禅師,廬州人也。
初侍光孝便領悟微言,即于湖南大光山剃度,暨化緣彌盛,出住長慶。
上堂: “彌勒朝入伽藍,暮成正覺。
”說偈曰:“三界上下法,我說皆是心。
離于諸心法,更無有可得。
看他恁麼道,也太殺惺惺。
”“若比吾徒,猶是鈍漢。
所以一念見道,三世情盡。
如印印泥,更無前後。
諸子生死事大,快須薦取,莫為等閑。
業識茫茫,蓋為迷己逐物。
世尊臨入槃,文殊請再轉法輪。
世尊咄曰:“吾四十九年住世,不曾說一字。
汝請吾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邪?”然今時衆中,建立個賓主問答,事不獲已,蓋為初心耳。
”僧問:“如何是長慶境?”師曰:“阇黎履踐看。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今日三月三。
”曰:“學人不會。
”師曰:“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
”便下座。
鹹平二年示寂。
僧無語。
問:“如何是諸佛法要?”師舉拂子曰:“會麼?”曰:“不會。
”師曰:“塵尾拂子。
”問: “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是我自己。
”曰:“為甚麼卻是和尚自己?”師曰:“是汝自己?”問:“如何是大随一面事?” 師曰:“東西南北。
”問:“佛法遍在一切處,教學人向甚麼處駐足?”師曰: “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
”問: “父子至親,歧路各别時如何?”師曰:“為有父子。
”問:“如何是無縫塔?” 師曰:“高五尺。
”曰: “學人不會。
”師曰:“鹘侖磚。
”問:“和尚百年後法付何人?”師曰:“露柱火爐。
”曰:“還受也無?”師曰: “火爐露柱。
”行者領衆參,師問:“參得底人喚東作甚麼?”曰:“不可喚作東。
”師咄曰:“臭驢漢!不喚作東喚作甚麼?”者無語。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赤土畫簸箕。
”曰:“未審此理如何?”師曰: “簸箕有唇,米跳不出。
”問:“僧講甚麼教法?”曰:“百法論。
”師拈杖曰: “從何而起?”曰:“從緣而起。
”師曰:“苦哉!苦哉!”問:“僧甚處去?”曰:“峨嵋禮普賢去。
”師舉拂子曰:“文殊、普賢總在這裡。
”僧作圓相抛向後,乃禮拜。
師喚侍者取一貼茶與這僧。
衆僧參次,師以口作患風勢,曰:“還有人醫得吾口麼?” 衆僧競送藥以至,俗士聞之,亦多送藥。
師并不受。
七日後,師自掴口令正。
乃曰: “如許多時鼓這兩片皮,至今無人醫得。
”即端坐而逝。
靈樹如敏禅師韶州靈樹如敏禅師,閩人也。
廣主劉氏奕世欽重,署知聖大師。
僧問:“佛法至理如何?” 師展手而已。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千年田、八百主。
”曰:“如何是千年田、八百主?”師曰:“郎當屋舍沒人修。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童子莫傜兒。
”曰: “乞師指示。
”師曰:“汝從虔州來。
”問:“是甚麼得恁麼難會?”師曰:“火官頭上風車子。
”有尼送瓷缽與師,師拓起問曰:“這個出在甚處?”曰: “出在定州。
”﹝法燈别雲:“不遠此間。
”﹞師乃撲破,尼無對。
﹝保福代雲:“欺敵者亡。
”﹞問:“和尚年多少?”師曰: “今日生,來朝死。
”又問:“和尚生緣甚麼處?”師曰:“日出東,月落西。
” 師四十餘年化被嶺表,頗有異迹。
廣主将興兵,躬入院請師決臧否?師已先知,怡然坐化。
主怒知事曰:“和尚何時得疾?”對曰:“不曾有疾。
适封一函子,令呈大王。
”主開函得一帖子雲:“人天眼目,當中上座。
”主悟師旨,遂寝兵。
乃召第一座開堂說法。
﹝即雲門也。
﹞龛塔葬儀,廣主具辦。
谥靈樹禅師。
真身塔焉。
靈雲志勤禅師福州靈雲志勤禅師,本州長溪人也。
初在沩山,因見桃華悟道。
有偈曰: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華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沩覽偈,诘其所悟,與之符契。
沩曰: “從緣悟達,永無退失。
善自護持。
”﹝有僧舉似玄沙,沙雲:“谛當甚谛當,敢保老兄未徹在。
”衆疑此語。
沙問地藏:“我恁麼道,汝作麼生會?” 藏雲:“不是桂琛,即走殺天下人。
”﹝住後,上堂:“諸仁者所有長短,盡至不常。
且觀四時草木,葉落華開,何況塵劫來,天人七趣,地水火風,成壞輪轉,因果将盡,三惡道苦,毛發不曾添減,唯根蔕神識常存。
上根者遇善友伸明,常處解脫,便是道場。
中下癡愚,不能覺照,沈迷三界,流轉生死。
釋尊為伊天上人間,設教證明,顯發智道,汝等還會麼?”僧問:“如何得出離生老病死?”師曰:“青山元不動,浮雲任去來。
” 問:“君王出陣時如何?”師曰:“春明門外,不問長安。
”曰:“如何得觐天子?”師曰: “盲鶴下清池,魚從腳底過。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驢事未去,馬事到來。
”曰:“學人不會。
”師曰: “彩氣夜常動,精靈日少逢。
”雪峰有偈送雙峰,末句雲:“雷罷不停聲。
”師别雲:“雷震不聞聲。
”峰聞乃曰: “靈雲山頭古月現。
”峰後問曰:“古人道,前三三後三三,意旨如何?”師曰: “水中魚,天上鳥。
”峰曰:“意作麼生?”師曰: “高可射兮深可釣。
”僧問:“諸方悉皆雜食,未審和尚如何?”師曰:“獨有閩中異,雄雄鎮海涯。
”問: “久戰沙場,為甚麼功名不就?”師曰:“君王有道三邊靜,何勞萬裡築長城。
” 曰: “罷卻幹戈,束手歸朝時如何?”師曰:“慈雲普潤無邊刹,枯樹無華争奈何?” 長生問:“混沌未分時含生何來?”師曰:“如露柱懷胎。
”曰:“分後如何?”師曰:“如片雲點太清。
”曰:“未審太清還受點也無?”師不答。
曰:“恁麼則含生不來也。
”師亦不答。
曰:“直得純清絕點時如何?”師曰:“猶是真常流注。
”曰:“如何是真常流注?”師曰: “似鏡長明。
”曰:“向上更有事也無?”師曰:“有。
”曰:“如何是向上事?”師曰:“打破鏡來,與汝相見。
”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井底種林檎。
”曰:“學人不會。
”師曰: “今年桃李貴,一顆直千金。
”問: “摩尼珠不随衆色,未審作何色?”師曰:“白色。
”曰:“恁麼則随衆色也。
” 師曰:“趙壁本無瑕,相如诳秦主。
” 問:“僧甚處去?”曰:“雪峰去。
”師曰:“我有一信寄雪峰,得麼?”曰: “便請。
” 師脫隻履抛向面前,僧便去。
至雪峰,峰問:“甚處來?”曰:“靈雲來。
”峰曰:“靈雲安否?”曰:“有一信相寄。
”峰曰:“在那裡?” 僧脫隻履,抛向峰面前。
峰休去。
壽山師解禅師福州壽山師解禅師,嘗參洞山。
山問:“阇黎生緣何處?”師曰: “和尚若實問,某甲即是閩中人。
”山曰:“汝父名甚麼?”師曰:“今日蒙和尚緻此一問,直得忘前失後。
”住後,上堂: “諸上座幸有真實言語相勸,諸兄弟合各自體悉,凡聖情盡,體露真常。
但一時卸卻從前虛妄,攀緣塵垢,心如虛空相似。
他時後日,合識得些子好惡。
” 閩帥問:“壽山年多少?”師曰:“與虛空齊年。
”曰:“虛空年多少?” 師曰:“與壽山齊年。
” 饒州峣山和尚饒州峣山和尚,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仲冬嚴寒。
” 問:“如何是和尚深深處?”師曰: “待汝舌頭落地,即向汝道。
”問:“如何是丈六金身?”師曰:“判官斷案相公改。
”長慶問: “從上宗乘,此間如何言論?”師曰:“有願不負先聖。
”慶曰:“不負先聖作麼生?”師曰:“不露。
”慶曰:“恁麼則請師領話。
” 師曰:“甚麼處去來?”慶曰:“秖守甚麼處去來。
”國歡文矩禅師泉州國歡崇福院文矩慧日禅師,福州黃氏子。
生而有異,及長為縣獄卒,每每棄役,往神光觀和尚及西院安禅師所,吏不能禁。
後谒萬歲塔譚空禅師落發,不披袈裟,不受具戒,唯以雜彩為挂子。
複至神光,光曰:“我非汝師,汝禮西院去。
”師攜一小青竹杖,入西院法堂,院遙見笑曰:“入槃堂去。
” 師應諾,輪竹杖而入。
時有五百許僧染時疾,師以杖次第點之,各随點而起。
閩王禮重,創院以居之。
厥後頗多靈迹。
唐乾甯中示滅。
台州浮江和尚台州浮江和尚,雪峰領衆到,問:“即今有二百人寄此過夏,得麼?”師将拄杖畫一畫:“著不得即道。
”峰休去。
潞州渌水和尚潞州渌水和尚,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還見庭前華藥欄麼?”僧無語。
文殊圓明禅師廣州文殊院圓明禅師,福州陳氏子。
參大沩得旨後,造雪峰請益,法無異味。
嘗遊五台山,睹文殊化現,乃随方建院,以文殊為額。
開寶中樞密使李崇矩巡護南方,因入院睹地藏菩薩像,問僧:“地藏何以展手?”僧曰:“手中珠被賊偷卻也。
”李卻問師:“既是地藏,為甚麼遭賊?”師曰:“今日捉下也。
” 李禮謝之。
趙州谂禅師法嗣嚴陽善信尊者洪州新興嚴陽尊者,諱善信。
初參趙州,問:“一物不将來時如何?”州曰:“放下著。
”師曰:“既是一物不将來,放下個甚麼?”州曰:“放不下,擔取去。
”師于言下大悟。
住後,僧問:“如何是佛?”師曰: “土塊。
”曰:“如何是法?”師曰:“地動也。
”曰:“如何是僧?”師曰:“吃粥吃飯。
”問:“如何是新興水?”師曰: “面前江裡。
”問:“如何是應物現形?”師曰:“與我拈床子過來。
”師常有一蛇一虎,随從手中與食。
光孝慧覺禅師揚州光孝院慧覺禅師,僧問:“覺華才綻,遍滿娑婆。
祖印西來,合談何事?”師曰:“情生智隔。
”曰: “此是教意?”師曰:“汝披甚麼衣服?”問:“一棒打破虛空時如何?”師曰: “困即歇去。
” 師問相國宋齊止曰:“還會道麼?”宋曰:“若是道也著不得。
”師曰:“是有著不得,是無著不得?”宋曰:“總不恁麼。
”師曰: “著不得底!”宋無對。
師領衆出,見露柱,乃合掌曰:“不審世尊。
”僧曰: “和尚,是露柱。
”師曰: “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
”問:“遠遠投師,師意如何?”師曰: “官家嚴切,不許安排。
”曰: “豈無方便?”師曰:“且向火倉裡一宿。
”師到崇壽,法眼問:“近離甚處?” 師曰:“趙州。
”眼曰:“承聞趙州有“庭前柏樹子”話,是否?”師曰:“無。
”眼曰:“往來皆謂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曰:“庭前柏樹子。
” 上座何得言無?”師曰:“先師實無此語。
和尚莫謗先師好。
”張居士問:“争柰老何?”師曰:“年多少?” 張曰:“八十也。
”師曰:“可謂老也。
”曰:“究竟如何?”師曰:“直至千歲也未在。
”俗士問:“某甲平生殺牛,還有罪否?”師曰:“無罪。
”曰:“為甚麼無罪?”師曰: “殺一個,還一個。
”國清院奉禅師隴州國清院奉禅師,僧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師曰:“雨滋三草秀,春風不裹頭。
”曰: “畢竟是一是二?”師曰:“祥雲競起,岩洞不虧。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台盤倚子,火爐窗牖。
”問: “如何是出家人?”師曰:“銅頭鐵額,鳥觜鹿身。
”曰:“如何是出家人本分事?”師曰:“早起不審,夜間珍重。
”問: “牛頭未見四祖時,為甚麼百鳥銜花?”師曰:“如陝府人送錢财與鐵牛。
”曰: “見後為甚麼不銜花?” 師曰:“木馬投明行八百。
”問:“十二時中如何降伏其心?”師曰:“敲冰求火,論劫不逢。
”問: “十二分教是止啼之義。
離卻止啼,請師一句。
”師曰:“孤峰頂上雙角女。
”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釋迦是牛頭獄卒,祖師是馬面阿旁。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東壁打西壁。
”問:“如何是撲不破底句?”師曰: “不隔毫牦,時人遠向。
” 木陳從朗禅師婺州木陳從朗禅師,僧問:“放鶴出籠和雪去時如何?”師曰: “我道不一色。
”因金剛倒,僧問:“既是金剛不壞身,為甚麼卻倒地?”師敲禅師床曰:“行住坐卧。
”師将歸寂,有偈曰: “三十年來住木陳,時中無一假功成。
有人問我西來意,展似眉毛作麼生。
”婺州新建禅師婺州新建禅師,不度小師,有僧問:“和尚年老,何不畜一童子侍奉?”師曰:“有瞽瞆者為吾讨來。
” 僧辭,師問:“甚處去?”曰:“府下開元寺去。
”師曰:“我有一信附與了寺主,汝将去得吾?”曰:“便請。
” 師曰:“想汝也不柰何。
” 杭州多福和尚杭州多福和尚,僧問:“如何是多福一叢竹?”師曰:“一莖兩莖斜。
”曰:“學人不會。
”師曰: “三莖四莖曲。
”問:“如何是衲衣下事?”師曰:“大有人疑著在。
”曰: “為甚麼如是?”師曰:“月裡藏頭。
” 益州西睦和尚益州西睦和尚,上堂,有俗士舉手曰:“和尚便是一頭驢。
”師曰: “老僧被汝騎。
” 士無語,去後三日再來。
白言:“某甲三日前著賊。
”師拈杖趁出。
師有時蓦喚侍者,者應諾。
師曰:“更深夜靜,共伊商量。
” 長沙岑禅師法嗣雪窦常通禅師明州雪窦常通禅師,刑州李氏子。
參長沙,沙問:“何處人?”師曰:“邢州人。
”沙曰: “我道汝不從彼來?”師曰:“和尚還曾住此否?”沙然之,乃容入室。
住後,僧問:“如何是密室?”師曰:“不通風信。
”曰: “如何是密室中人?”師曰:“諸聖求睹不見。
”僧作禮。
師曰:“千聖不能思,萬聖不能議。
乾坤壞不壞,虛空包不包?一切無比倫,三世唱不起。
”問:“如何是三世諸佛出身處?”師曰:“伊不肯知有汝三世。
” 僧良久,師曰:“薦否?不然者且向著佛不得處體取。
時中常在,識盡功亡,瞥然而起,即是傷他,而況言句乎?”天佑二年七月示寂,塔于寺西南隅。
茱萸和尚法嗣石梯和尚石梯和尚,因侍者請浴,師曰:“既不洗塵,亦不洗體。
汝作麼生?”者曰: “和尚先去,某甲将皂角來。
”師呵呵大笑。
有新到于師前立,少頃便出去。
師曰:“有甚麼辨白處?”僧再回。
師曰:“辨得也。
” 曰:“辨後作麼生?”師曰:“埋卻得也。
”曰:“蒼天!蒼天!”師曰:“适來卻恁麼,如今還不當。
”僧乃出去。
一日見侍者拓缽赴堂,乃喚侍者,者應諾。
師曰:“甚處去?”者曰:“上堂齋去。
”師曰: “我豈不知汝上堂齋去?”者曰:“除此外别道個甚麼?”師曰:“我秖問汝本分事。
”者曰:“和尚若問本分事,某甲實是上堂齋去。
”師曰:“汝不謬為吾侍者。
” 子湖蹤禅師法嗣台州勝光和尚台州勝光和尚,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福州荔枝,泉州剌桐。
”問:“如何是佛法兩字?” 師曰:“要道即道。
”曰:“請師道。
”師曰:“穿耳胡僧笑點頭。
”龍華照和尚來,師把住曰:“作麼生?”照曰: “莫錯。
”師乃放手。
照曰:“久向勝光。
”師默然。
照乃辭,師門送曰:“自此一别,甚麼處相見?”照呵呵而去。
漳州浮石和尚漳州浮石和尚,上堂:“山僧開個蔔鋪,能斷人貧富,定人生死。
” 僧問: “離卻生死貧富,不落五行,請師直道。
”師曰:“金木水火土。
” 紫桐和尚紫桐和尚,僧問:“如何是紫桐境?”師曰:“汝眼裡著沙得麼?”曰: “大好紫桐境也不識。
”師曰: “老僧不諱此事。
”其僧拟出去,師下禅床擒住曰:“今日好個公案,老僧未得分文入手。
”曰:“賴遇某甲是僧。
”師拓開曰:“禍不單行。
” 日容遠和尚日容遠和尚,因上座參,師拊掌三下,曰:“猛虎當軒,誰是敵者?” 曰:“俊鹞沖天,阿誰捉得?”師曰:“彼此難當。
”曰:“且休,未要斷這公案。
”師将拄杖舞歸方丈。
無語,師曰:“死卻這漢也!” 關南常禅師法嗣關南道吾和尚襄州關南道吾和尚,始經村墅,聞巫者樂神雲“識神無”,忽然省悟。
後參常禅師,印其所解,複遊德山之門,法味彌著。
住後,凡上堂,戴蓮華笠,披襕執簡,擊鼓吹笛,口稱魯三郎神: “識神不識神,神從空裡來,卻往空裡去。
”便下座。
有時曰:“打動關南鼓,唱起德山歌。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以簡揖曰:“喏!”有時執木劍,橫肩上作舞。
僧問:“手中劍甚處得來?”師擲于地。
僧卻置師手中。
師曰:“甚處得來?”僧無對。
師曰:“容汝三日内,下取一轉語。
”其僧亦無對。
師自代拈劍橫肩上,作舞曰:“須恁麼始得?” 趙州訪師,師乃著豹皮裈,執吉獠棒,在三門下翹一足等候,才見州便高聲唱喏而立。
州曰:“小心袛候著!”師又唱喏一聲而去。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師下禅床作女人拜曰: “謝子遠來,無可袛待。
”問灌溪:“作麼生?”溪曰:“無位。
”師曰:“莫同虛空麼?”溪曰:“這屠兒!”師曰: “有生可殺即不倦。
” 漳州羅漢和尚漳州羅漢和尚,初參關南,問:“如何是大道之源?”南打師一拳,師遂有省,乃為歌曰: “鹹通七載初參道,到處逢言不識言。
心裡疑團若栲栳,三春不樂止林泉。
忽遇法王氈上坐,便陳疑懇向師前。
師從氈上那伽起,袒膊當胸打一拳。
駭散疑團獦狟落,舉頭看見日初圓。
從茲蹬蹬以碣碣,直至如今常快活。
隻聞肚裡飽膨脝,更不東西去持缽。
”又述偈曰:“字内為閑客,人中作野僧。
任從他笑我,随處自騰騰。
”高安大愚禅師法嗣末山尼了然禅師瑞州未山尼了然禅師,因灌溪閑和尚到,曰:“若相當即住,不然即推倒禅床。
”便入堂内。
師遣侍者問:“上座遊山來?為佛法來?”溪曰:“為佛法來。
”師乃升座。
溪上參。
師問:“上座今日離何處?”曰: “路口。
”師曰:“何不蓋卻。
”溪無對。
﹝禾山代雲:“争得到這裡。
”﹞始禮拜,問:“如何是末山?”師曰:“不露頂。
” 曰:“如何是末山主?”師曰:“非男女相。
”溪乃喝曰:“何不變去!”師曰:“不是神,不是鬼,變個甚麼?” 溪于是伏膺,作園頭三載。
僧到參,師曰:“太縷生!”曰:“雖然如此,且是師子兒。
”師曰: “既是師子兒,為甚麼被文殊騎?”僧無對。
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世界傾壞。
”曰:“世界為甚麼傾壞?”師曰: “甯無我身。
”杭州天龍和尚法嗣金華俱胝和尚婺州金華山俱胝和尚,初住庵時,有尼名實際來,戴笠子執錫繞師三匝,曰:“道得即下笠子。
” 如是三問,師皆無對,尼便去。
師曰:“日勢稍晚,何不且住。
”尼曰:“道得即住。
”師又無對。
尼去後,師歎曰:“我雖處丈夫之形,而無丈夫之氣。
不如棄庵,往諸方參尋知識去。
”其夜山神告曰:“不須離此。
将有肉身菩薩來為和尚說法也。
”逾旬,果天龍和尚到庵,師乃迎禮,具陳前事。
龍豎一指示之,師當下大悟。
自此凡有學者參問,師唯舉一指,無别提唱。
有一供過童子,每見人問事,亦豎指祇對。
人謂師曰:“和尚,童子亦會佛法,凡有問皆如和尚豎指。
”師一日潛袖刀子,問童曰:“聞你會佛法,是否?” 童曰:“是。
”師曰:“如何是佛?”童豎起指頭,師以刀斷其指,童叫喚走出。
師召童子,童回首。
師曰: “如何是佛?”童舉手不見指頭,豁然大悟。
師将順世,謂衆曰:“吾得天龍一指頭禅,一生用不盡。
”言訖,示滅。
﹝長慶代衆雲:“美食不中飽人吃。
”玄沙雲:“我當時若見拗折指頭。
”玄覺雲:“且道玄沙恁麼道,意作麼生?雲居錫雲: “秪如玄沙恁麼道,肯伊不肯伊。
若肯,何言拗折指頭;若不肯,俱胝過在甚麼處?”先曹山雲: “俱胝承當處鹵莽,秖認得一機一境,一等是拍手拊掌,是他西園奇怪”。
玄覺又雲:“且道俱胝還悟也無?若悟,為甚麼道承當處鹵莽;若不悟,又道用一指頭禅不盡。
且道曹山意在甚麼處?”﹞南嶽下五世睦州陳尊宿法嗣刺史陳操尚書睦州刺史陳操尚書,齋次,拈起餬餅,問僧:“江西、湖南還有這個麼?”曰:“尚書适來吃個甚麼?” 公曰:“敲鐘謝響。
”又齋僧次,躬自行餅,一僧展手拟接,公卻縮手,僧無語。
公曰:“果然!果然!”問僧: “有個事與上座商量,得麼?”曰:“合取狗口。
”公自掴口曰:“某甲罪過。
” 曰:“知過必改。
”公曰: “恁麼則乞上座口吃飯,得麼?”又齋僧自行食次,乃曰:“上座施食。
”僧曰: “三德六味。
”公曰:“錯。
”僧無對。
又與僚屬登樓次,見數僧行來,有一官人曰:“來者總是行腳僧。
”公曰:“不是。
”曰:“焉知不是?”公曰: “待來勘過。
”須臾僧至樓前,公蓦喚“上座!”僧皆舉首。
公謂諸官曰:“不信道。
”又與禅者頌曰: “禅者有玄機,機玄是複非。
欲了機前旨,鹹于句下違。
”光孝覺禅師法嗣長慶道巘禅師升州長慶道巘禅師,廬州人也。
初侍光孝便領悟微言,即于湖南大光山剃度,暨化緣彌盛,出住長慶。
上堂: “彌勒朝入伽藍,暮成正覺。
”說偈曰:“三界上下法,我說皆是心。
離于諸心法,更無有可得。
看他恁麼道,也太殺惺惺。
”“若比吾徒,猶是鈍漢。
所以一念見道,三世情盡。
如印印泥,更無前後。
諸子生死事大,快須薦取,莫為等閑。
業識茫茫,蓋為迷己逐物。
世尊臨入槃,文殊請再轉法輪。
世尊咄曰:“吾四十九年住世,不曾說一字。
汝請吾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邪?”然今時衆中,建立個賓主問答,事不獲已,蓋為初心耳。
”僧問:“如何是長慶境?”師曰:“阇黎履踐看。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今日三月三。
”曰:“學人不會。
”師曰:“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
”便下座。
鹹平二年示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