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自一谛。
橫見起動複是一谛。
準應有兩不得言一。
又咨。
為有橫見為無橫見。
令旨又答。
依人為語有此橫見。
又咨。
若依人語故有橫見。
依法為談不應見動。
令旨又答。
法乃無動。
不妨橫者自見其動。
丹陽尹晉安王蕭綱咨曰。
解旨依人為辨有生不生。
未審浮虛之與不生。
隻是一體為當有異。
令旨答曰。
凡情所見見其起動。
聖人所見見其不生。
依仁為論乃是異體。
若語相即則不成異。
具如向釋不複多論。
又咨。
若真不異俗。
俗不異真。
豈得俗人所見生法為體。
聖人所見不生為體。
令旨答。
即俗知真。
即真見俗。
就此為談自成無異。
約人辨見自有生不生殊。
又咨。
未審俗谛之體既雲浮幻。
何得于真實之中見此浮幻。
令旨答。
真實之體自無浮幻。
惑者橫構。
謂之為有。
無傷真實體自虛玄。
又咨。
聖人所見見不流動。
凡夫所見自見流動。
既流不流異。
愚謂不得為一。
令旨答。
不謂流不流各是一體。
正言凡夫于不流之中橫見此流。
以是為論可得成一。
又咨。
真寂之體本自不流。
凡夫見流不離真體。
然則但有一真不成二谛。
令旨答。
體恒相即理不得異。
但凡見浮虛聖睹真寂。
約彼凡聖可得立二谛名。
招提寺慧琰咨曰。
凡夫見俗以生法為體。
聖人見真以不生為體。
未審生與不生。
但見其異複依何義而得辨一。
令旨答曰。
凡夫人于無構有。
聖人即有辨無。
有無相即此談一體。
又咨。
未審此得談一。
一何所名。
令旨答。
正以有不異無無不異有。
故名為一更無異名。
又咨。
若無不異有。
有不異無。
但見其一。
雲何為二。
令旨答。
凡夫見有聖人見無。
兩見既分以茲成二。
又咨。
聖人見無無可稱谛。
凡夫見有何得稱谛。
令旨答。
聖人見無在聖為谛。
凡夫審謂為有。
故于凡為谛。
栖玄寺昙宗咨曰。
聖人為見世谛為不見世谛。
令旨答曰。
聖人知凡人見有世谛。
若論聖人不複見此。
又咨。
聖人既不見世谛。
雲何以世谛教化衆生。
令旨答。
聖人無惑自不見世谛。
無妨聖人知凡夫所見。
故曲随物情說有二谛。
又咨。
聖人知凡見世谛。
即此凡夫不。
令旨答。
此凡即是世谛。
聖人亦不見此凡。
又咨。
聖既不見凡。
焉知凡見世谛。
令旨答。
聖雖自無凡。
亦能知有凡。
自謂為有。
故曲赴共情為說世谛。
司徒從事中郎王規咨曰。
未審真俗既不同。
豈得相即之義。
令旨答。
聖人所得自見其無。
凡人所得自見其有。
見自不同。
無妨俗不出真外。
又咨。
未審既無異。
質而有二義。
為當義離于體。
為當即義即體。
令旨答。
更不相出名為一體。
愚聖見殊自成異義。
又咨。
凡夫為但見俗亦得見真。
令旨答。
止得見俗不得見真。
又咨。
體既相即甯不睹真。
令旨答。
凡若見真不應睹俗。
睹俗既妄焉得見真。
靈根寺僧遷咨曰。
若第一以無過為義。
此是贊歎之名。
真離于俗亦應是贊歎之名。
令旨答曰。
即此體真。
不得言歎。
第一義谛既更立美名。
所以是歎。
又咨。
無勝我者既得稱贊歎。
我體即真。
何故非歎。
令旨答。
無勝我者所以得稱贊。
我體即真亦是我真。
故非贊歎。
又咨。
我無過者。
所以得稱贊歎。
我是不僞何得非贊。
令旨答。
不僞真是當體之名。
如人體義謂之解義。
正足稱其實體。
豈成贊歎。
又咨。
此法無能出者。
焉得即是贊歎。
令旨答。
既雲無出。
非贊如何。
羅平侯蕭正立咨曰。
未審俗谛是生法以不。
令旨答曰。
俗谛之體正是生法。
又咨。
俗既橫見。
何得有生。
令旨答。
橫見為有。
所以有生。
又咨。
橫見為有。
實自無法。
實既無法說何為生。
令旨答。
即此生法名為橫見。
亦即此橫見名為生法。
又咨。
若是橫見不應有生。
若必有生名何橫見。
令旨答。
既雲橫見。
實自無生。
但橫見為有。
有此橫生。
衡山侯蕭恭咨曰。
未審第一義谛既有義目。
何故世谛獨無義名。
令旨答曰。
世既浮俗無義可辨。
又咨。
若無義可辨。
何以稱谛。
令旨答。
凡俗審見。
故立谛名。
又咨。
若凡俗見有得受谛名。
亦應凡俗見有得安義字。
令旨答。
凡俗審見。
故谛名可立。
浮俗無義。
何得強字為義。
又咨。
浮俗雖無實義。
不無浮俗之義。
既有此浮俗。
何得不受義名。
令旨答。
正以浮俗故無義可辨。
若有義可辨何名浮俗。
中興寺僧懷咨曰。
令旨解言。
真不離俗。
俗不離真。
未審真是無相。
俗是有相。
相無相殊。
何得同體。
令旨答曰。
相與無相此處不同。
但凡所見有。
即是聖所見無。
以此為論。
可得無别。
又咨。
既是一法。
雲何得見為兩。
見既有兩豈是一法。
令旨答。
理乃不兩。
随物所見。
故得有兩。
又咨。
見既有兩。
豈不相違。
令旨答。
法若實兩。
可得相違。
法常不兩。
人見自兩。
就此作論。
焉得相乖。
又咨。
人見有兩。
可說兩人。
理既是一。
豈得有兩。
令旨答。
理雖不兩而約人成兩。
始興王第四男蕭映咨曰。
第一義谛其義第一。
德亦第一不。
令旨答曰。
義既第一。
德亦第一。
又咨。
直言第一。
已苞德義。
何得複加義字以緻繁複。
令旨答。
直言第一在義猶昧。
第一見義可得盡美。
又咨。
橫見起動複是一谛。
準應有兩不得言一。
又咨。
為有橫見為無橫見。
令旨又答。
依人為語有此橫見。
又咨。
若依人語故有橫見。
依法為談不應見動。
令旨又答。
法乃無動。
不妨橫者自見其動。
丹陽尹晉安王蕭綱咨曰。
解旨依人為辨有生不生。
未審浮虛之與不生。
隻是一體為當有異。
令旨答曰。
凡情所見見其起動。
聖人所見見其不生。
依仁為論乃是異體。
若語相即則不成異。
具如向釋不複多論。
又咨。
若真不異俗。
俗不異真。
豈得俗人所見生法為體。
聖人所見不生為體。
令旨答。
即俗知真。
即真見俗。
就此為談自成無異。
約人辨見自有生不生殊。
又咨。
未審俗谛之體既雲浮幻。
何得于真實之中見此浮幻。
令旨答。
真實之體自無浮幻。
惑者橫構。
謂之為有。
無傷真實體自虛玄。
又咨。
聖人所見見不流動。
凡夫所見自見流動。
既流不流異。
愚謂不得為一。
令旨答。
不謂流不流各是一體。
正言凡夫于不流之中橫見此流。
以是為論可得成一。
又咨。
真寂之體本自不流。
凡夫見流不離真體。
然則但有一真不成二谛。
令旨答。
體恒相即理不得異。
但凡見浮虛聖睹真寂。
約彼凡聖可得立二谛名。
招提寺慧琰咨曰。
凡夫見俗以生法為體。
聖人見真以不生為體。
未審生與不生。
但見其異複依何義而得辨一。
令旨答曰。
凡夫人于無構有。
聖人即有辨無。
有無相即此談一體。
又咨。
未審此得談一。
一何所名。
令旨答。
正以有不異無無不異有。
故名為一更無異名。
又咨。
若無不異有。
有不異無。
但見其一。
雲何為二。
令旨答。
凡夫見有聖人見無。
兩見既分以茲成二。
又咨。
聖人見無無可稱谛。
凡夫見有何得稱谛。
令旨答。
聖人見無在聖為谛。
凡夫審謂為有。
故于凡為谛。
栖玄寺昙宗咨曰。
聖人為見世谛為不見世谛。
令旨答曰。
聖人知凡人見有世谛。
若論聖人不複見此。
又咨。
聖人既不見世谛。
雲何以世谛教化衆生。
令旨答。
聖人無惑自不見世谛。
無妨聖人知凡夫所見。
故曲随物情說有二谛。
又咨。
聖人知凡見世谛。
即此凡夫不。
令旨答。
此凡即是世谛。
聖人亦不見此凡。
又咨。
聖既不見凡。
焉知凡見世谛。
令旨答。
聖雖自無凡。
亦能知有凡。
自謂為有。
故曲赴共情為說世谛。
司徒從事中郎王規咨曰。
未審真俗既不同。
豈得相即之義。
令旨答。
聖人所得自見其無。
凡人所得自見其有。
見自不同。
無妨俗不出真外。
又咨。
未審既無異。
質而有二義。
為當義離于體。
為當即義即體。
令旨答。
更不相出名為一體。
愚聖見殊自成異義。
又咨。
凡夫為但見俗亦得見真。
令旨答。
止得見俗不得見真。
又咨。
體既相即甯不睹真。
令旨答。
凡若見真不應睹俗。
睹俗既妄焉得見真。
靈根寺僧遷咨曰。
若第一以無過為義。
此是贊歎之名。
真離于俗亦應是贊歎之名。
令旨答曰。
即此體真。
不得言歎。
第一義谛既更立美名。
所以是歎。
又咨。
無勝我者既得稱贊歎。
我體即真。
何故非歎。
令旨答。
無勝我者所以得稱贊。
我體即真亦是我真。
故非贊歎。
又咨。
我無過者。
所以得稱贊歎。
我是不僞何得非贊。
令旨答。
不僞真是當體之名。
如人體義謂之解義。
正足稱其實體。
豈成贊歎。
又咨。
此法無能出者。
焉得即是贊歎。
令旨答。
既雲無出。
非贊如何。
羅平侯蕭正立咨曰。
未審俗谛是生法以不。
令旨答曰。
俗谛之體正是生法。
又咨。
俗既橫見。
何得有生。
令旨答。
橫見為有。
所以有生。
又咨。
橫見為有。
實自無法。
實既無法說何為生。
令旨答。
即此生法名為橫見。
亦即此橫見名為生法。
又咨。
若是橫見不應有生。
若必有生名何橫見。
令旨答。
既雲橫見。
實自無生。
但橫見為有。
有此橫生。
衡山侯蕭恭咨曰。
未審第一義谛既有義目。
何故世谛獨無義名。
令旨答曰。
世既浮俗無義可辨。
又咨。
若無義可辨。
何以稱谛。
令旨答。
凡俗審見。
故立谛名。
又咨。
若凡俗見有得受谛名。
亦應凡俗見有得安義字。
令旨答。
凡俗審見。
故谛名可立。
浮俗無義。
何得強字為義。
又咨。
浮俗雖無實義。
不無浮俗之義。
既有此浮俗。
何得不受義名。
令旨答。
正以浮俗故無義可辨。
若有義可辨何名浮俗。
中興寺僧懷咨曰。
令旨解言。
真不離俗。
俗不離真。
未審真是無相。
俗是有相。
相無相殊。
何得同體。
令旨答曰。
相與無相此處不同。
但凡所見有。
即是聖所見無。
以此為論。
可得無别。
又咨。
既是一法。
雲何得見為兩。
見既有兩豈是一法。
令旨答。
理乃不兩。
随物所見。
故得有兩。
又咨。
見既有兩。
豈不相違。
令旨答。
法若實兩。
可得相違。
法常不兩。
人見自兩。
就此作論。
焉得相乖。
又咨。
人見有兩。
可說兩人。
理既是一。
豈得有兩。
令旨答。
理雖不兩而約人成兩。
始興王第四男蕭映咨曰。
第一義谛其義第一。
德亦第一不。
令旨答曰。
義既第一。
德亦第一。
又咨。
直言第一。
已苞德義。
何得複加義字以緻繁複。
令旨答。
直言第一在義猶昧。
第一見義可得盡美。
又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