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學要略
關燈
小
中
大
凡盡法界虛空界之戒緣境酒,皆不可飲。
殺,盜,淫,妄,亦複如是。
所以受戒功德普遍法界,實非人力所能思議。
寶華山見月律師所編三皈五戒正範,所有開示多用骈體文,聞者萬不能了解,等于虛文而已;最好請師譯成白話。
此外我更附帶言之:近有為人授五戒者于不飲酒後加不吸煙一句,但這不吸煙可不必加入;應另外勸告,不應加入五戒文中。
以上說五戒畢,以下講八戒。
八戒:具雲八關齋戒。
“關”者禁閉非逸,關閉所有一切非善事。
“齋”是清的意思,絕諸一切雜想事。
八關齋戒本有九條,因其中第七條包含兩條,故合計為八條。
前五與五戒同,後三條是另加的。
後加三者,即:第六,華香璎珞香油塗身,這是印度美麗裝飾之風俗,我國隻有花香,并無璎珞等;但所謂香如吾國香粉、香水、香牙粉、香牙膏及香皂等,皆不可用。
第七,高勝床上坐,作倡伎樂故往觀聽。
這就是兩條合為一條的;現略為分析:“高”是依佛制度,坐卧之床腳,最高不能超過一尺六寸;“勝”是指金銀牙角等之裝飾,此皆不可。
但在他處不得已的時候,暫坐可開:佛制是專為自制的須結正罪,如别人已作成功的不是自制的,罪稍輕。
作倡伎樂故往觀聽,音樂影戲等皆屬此條;所謂故往觀聽之“故”字要注意,于無意中偶然聽到或看見的不犯。
以上高勝床上坐,作倡伎樂故往觀聽,共合為一條。
受八關齋戒的人,皆不可為。
第八,非時食。
佛制受八關齋戒後,自黎明至正午可食,倘越時而食,即叫做非時食。
即平常所說的“過午不食。
”但正午後,不單是飯等不可食,如牛奶水果等均不可用。
如病重者,于不得已中,可在大家看不到地方開食粥等。
受八關齋戒,普通于六齋日受;六齋日者,即:初八,十四,十五,甘三,及月底最後二日;倘能發心日日受,那是最好不過了。
受時要在每天晨起時,期限以一日一夜——天亮時至夜,夜至明早。
——受八關齋戒後,過午不食一條,應從今天正午後至明日黎明時皆不可食。
又八戒與菩薩戒比較别的戒有區别;因為八戒與菩薩戒,是頓立之戒。
(但上說的菩薩戒,是局就梵網璎珞等而說的;若依瑜伽戒本,則屬于漸次之戒。
)這是什麼緣故呢?未受五戒、沙彌戒、比丘戒,皆可即受菩薩戒或八戒,故曰頓立;若漸次之戒,必依次第,如先五戒,次沙彌戒,次比丘戒,層層上去的。
以上所說八關齋戒,外一江一居士受的非常之多;我想閩南一帶,将來亦應當提倡提倡!若嫌每月六日太多,可減至一日或兩日亦無不可;因僅受一日,即有極大功德,何況六日全受呢! 沙彌戒:沙彌戒諸位已知道了吧?此乃正戒,共十條。
其中九條同八戒,另加手不捉錢寶一條,合而為十。
但手不捉錢寶一條,平常人不明白,聽了皆怕;不知此不捉錢寶是易持之戒,律中有方便辦法,叫做“說淨”,經過說淨的儀式後,亦可照常自己捉持:最為繁難者,是正戒十條外于比丘戒亦應學習,犯者結罪。
我初出家時不曉得,後來學律才知道。
這樣看起來,持沙彌戒亦是不容易的一回事。
沙彌尼戒:即女衆,法戒與沙彌同。
式叉摩那戒:梵語式叉摩那,此雲學法女;外一江一各叢林,皆謂在家貞女為式叉摩那,這是錯誤的。
閩南這邊,那年開元寺傳戒時,對于貞女不稱式叉摩那,隻用貞女之名,這是很通;平常人多不解何者為式叉摩那,我現在略為解釋一下: 哪一種人可以受式叉摩那戒呢?要已受沙彌尼戒的人于十八歲時,受式叉摩那法,學習二年,然後再受比丘尼戒;因為佛制二十歲乃可受戒,于十八歲時,再學二年正當二十歲。
于二年學習時,僧作羯磨,與學戒法;二年學畢乃可受比丘尼戒;但式叉摩那要學三法:一學根本法,——即四重戒。
二學六法,——染心相觸,盜減五錢,斷畜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
三學行法,——大尼諸戒,及威儀。
此僅是受學戒法,非另外得戒,故與他戒不同。
以下講比丘戒。
比丘戒:因時間很短,現在不能詳細說明,惟有幾句要緊話先略說之: 我們生此末法時代,沙彌戒與比丘戒皆是不能得的,原因甚多甚多!今且舉出一種來說,就是沒有能授沙彌戒比丘戒的人;若受沙彌戒,須二比丘授,比丘戒至少要五比丘授;倘若找不到比丘的話,不單比丘戒受不成,沙彌戒亦受不成。
我有一句很傷心的話要對
殺,盜,淫,妄,亦複如是。
所以受戒功德普遍法界,實非人力所能思議。
寶華山見月律師所編三皈五戒正範,所有開示多用骈體文,聞者萬不能了解,等于虛文而已;最好請師譯成白話。
此外我更附帶言之:近有為人授五戒者于不飲酒後加不吸煙一句,但這不吸煙可不必加入;應另外勸告,不應加入五戒文中。
以上說五戒畢,以下講八戒。
八戒:具雲八關齋戒。
“關”者禁閉非逸,關閉所有一切非善事。
“齋”是清的意思,絕諸一切雜想事。
八關齋戒本有九條,因其中第七條包含兩條,故合計為八條。
前五與五戒同,後三條是另加的。
後加三者,即:第六,華香璎珞香油塗身,這是印度美麗裝飾之風俗,我國隻有花香,并無璎珞等;但所謂香如吾國香粉、香水、香牙粉、香牙膏及香皂等,皆不可用。
第七,高勝床上坐,作倡伎樂故往觀聽。
這就是兩條合為一條的;現略為分析:“高”是依佛制度,坐卧之床腳,最高不能超過一尺六寸;“勝”是指金銀牙角等之裝飾,此皆不可。
但在他處不得已的時候,暫坐可開:佛制是專為自制的須結正罪,如别人已作成功的不是自制的,罪稍輕。
作倡伎樂故往觀聽,音樂影戲等皆屬此條;所謂故往觀聽之“故”字要注意,于無意中偶然聽到或看見的不犯。
以上高勝床上坐,作倡伎樂故往觀聽,共合為一條。
受八關齋戒的人,皆不可為。
第八,非時食。
佛制受八關齋戒後,自黎明至正午可食,倘越時而食,即叫做非時食。
即平常所說的“過午不食。
”但正午後,不單是飯等不可食,如牛奶水果等均不可用。
如病重者,于不得已中,可在大家看不到地方開食粥等。
受八關齋戒,普通于六齋日受;六齋日者,即:初八,十四,十五,甘三,及月底最後二日;倘能發心日日受,那是最好不過了。
受時要在每天晨起時,期限以一日一夜——天亮時至夜,夜至明早。
——受八關齋戒後,過午不食一條,應從今天正午後至明日黎明時皆不可食。
又八戒與菩薩戒比較别的戒有區别;因為八戒與菩薩戒,是頓立之戒。
(但上說的菩薩戒,是局就梵網璎珞等而說的;若依瑜伽戒本,則屬于漸次之戒。
)這是什麼緣故呢?未受五戒、沙彌戒、比丘戒,皆可即受菩薩戒或八戒,故曰頓立;若漸次之戒,必依次第,如先五戒,次沙彌戒,次比丘戒,層層上去的。
以上所說八關齋戒,外一江一居士受的非常之多;我想閩南一帶,将來亦應當提倡提倡!若嫌每月六日太多,可減至一日或兩日亦無不可;因僅受一日,即有極大功德,何況六日全受呢! 沙彌戒:沙彌戒諸位已知道了吧?此乃正戒,共十條。
其中九條同八戒,另加手不捉錢寶一條,合而為十。
但手不捉錢寶一條,平常人不明白,聽了皆怕;不知此不捉錢寶是易持之戒,律中有方便辦法,叫做“說淨”,經過說淨的儀式後,亦可照常自己捉持:最為繁難者,是正戒十條外于比丘戒亦應學習,犯者結罪。
我初出家時不曉得,後來學律才知道。
這樣看起來,持沙彌戒亦是不容易的一回事。
沙彌尼戒:即女衆,法戒與沙彌同。
式叉摩那戒:梵語式叉摩那,此雲學法女;外一江一各叢林,皆謂在家貞女為式叉摩那,這是錯誤的。
閩南這邊,那年開元寺傳戒時,對于貞女不稱式叉摩那,隻用貞女之名,這是很通;平常人多不解何者為式叉摩那,我現在略為解釋一下: 哪一種人可以受式叉摩那戒呢?要已受沙彌尼戒的人于十八歲時,受式叉摩那法,學習二年,然後再受比丘尼戒;因為佛制二十歲乃可受戒,于十八歲時,再學二年正當二十歲。
于二年學習時,僧作羯磨,與學戒法;二年學畢乃可受比丘尼戒;但式叉摩那要學三法:一學根本法,——即四重戒。
二學六法,——染心相觸,盜減五錢,斷畜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
三學行法,——大尼諸戒,及威儀。
此僅是受學戒法,非另外得戒,故與他戒不同。
以下講比丘戒。
比丘戒:因時間很短,現在不能詳細說明,惟有幾句要緊話先略說之: 我們生此末法時代,沙彌戒與比丘戒皆是不能得的,原因甚多甚多!今且舉出一種來說,就是沒有能授沙彌戒比丘戒的人;若受沙彌戒,須二比丘授,比丘戒至少要五比丘授;倘若找不到比丘的話,不單比丘戒受不成,沙彌戒亦受不成。
我有一句很傷心的話要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