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關燈
如來五眼者何?答:見色清淨,名為肉眼。

    見體清淨,名為天眼。

    于諸色境、乃至善惡,悉能微細分别,無所染著,于中自在,名為慧眼。

    見無所見,名為法眼。

    無見無無見,名為佛眼。

    又雲:大乘、最上乘,其義雲何?答:大乘者是菩薩乘,最上乘者是佛乘。

    又問:雲何修而得此乘?答:修菩薩乘者,即是大乘。

    證菩薩乘,更不起觀,至無修處,湛然常寂,不增不減,名最上乘,即是佛乘也。

     問:涅槃雲:定多慧少,不離無明;定少慧多,增長邪見;定慧等故,即名解脫。

    其義如何?答:對一切善惡,悉能分别是慧;于所分别之處,不起愛憎,不随所染,是定;即是定慧等用說。

    又問:無言無說,即名為定,正言說之時得名定否?答:今言定者,不論說與不說常定。

    何以故?為用定性言說分别時,即言說分别亦定。

    若以空心觀色時,即觀色時亦空。

    若不觀色,不說不分别時亦空;乃至見聞覺知,亦複如是。

    何以故?為自性空,即于一切處悉空;空即無著,無著即是等用;為菩薩常用如是等空之法,得至究竟,故雲定慧等者,即名解脫也。

    今更為汝譬喻顯示,令汝惺惺得解斷疑,譬如明鑒照像之時,其明動否?不也!不照時亦動否?不也!何以故?為明鑒用無情明照,所以照時不動,不照亦不動。

    何以故?為無情之中,無有動者,亦無不動者。

    又如日光照世之時,其光動否?不也!若不照時動否?不也!何以故?為光無情;故用無情光照,所以不動,不照亦不動。

    照者是慧,不動者是定;菩薩用是定慧等法得三菩提;故雲定慧等用,即是解脫也。

    今言無情者,無凡情,非無聖情也。

     問:雲何是凡情?雲何是聖情?答:若起二性,即是凡情;二性空故,即是聖情。

     問:經雲: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其義如何?答:以言顯義,得義言絕;義即是空,空即是道,道即是絕言,故雲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謂得義實際,更不起觀;不起觀故,即是無生;以無生故,即一切色性空;色性空故,即萬緣俱絕;萬緣俱絕者,即是心行處滅。

     問:如如者雲何?答:如如是不動義,心真如故,名如如也。

    是知過去諸佛行此行,亦得成道;現在佛行此行,亦得成道;未來佛行此行,亦得成道。

    三世所修證道無異,故名如如也。

    維摩經雲:諸佛亦如也,至于彌勒亦如也,乃至一切衆生悉皆如也。

    何以故?為佛性不斷,有性故也。

     問:即色即空,即凡即聖,是頓悟否?答:是。

     問:雲何是即色即空?雲何是即凡即聖?答:心有染即色,心無染即空。

    心有染即凡,心無染即聖。

    又雲真空妙有故即色,色不可得故即空。

    今言空者,是色性自空,非色滅空。

    今言色者,是空性自色,非色能色也。

     問:經雲盡無盡法門如何?答:為二性空故。

    見聞無生是盡。

    盡者,諸漏盡。

    無盡者,于無生體中,具恒沙妙用,随事應現,悉皆具足,于本體中亦無損滅,是名無盡。

    即是盡無盡法門也。

     問:盡與無盡,為一為别?答:體是一,說即有别。

     問:體既是一,雲何說别?答:一者是說之體,說是體之用。

    為随事應用,故雲體同說别;喻如天上一日,一置種種盆器盛水,一一器中皆有于日,諸器中日悉皆圓滿,與天上日亦無差别,故雲體同。

    為随器立名,即有差别,所以有别,故雲體同,說即有别。

    所現諸日悉皆圓滿,于上本日,亦無損減,故雲無盡也。

     問:經雲不生不滅,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不善不生,善法不滅。

     問:何者善?何者不善?答:不善者是染漏心,善法者是無染漏心;但無染無漏,即是不善不生;得無染無漏時,即清淨圓明,湛然常寂,畢竟不遷,是名善法不滅也;此即是不生不滅。

     問:菩薩戒雲:衆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

    其義雲何?答:佛戒者,清淨心是也。

    若有人發心修行清淨行,得無所受心者,名受佛戒也。

    過去諸佛皆修清淨無受行,得成佛道;今時有人發心,修無受清淨行者,即與佛功德等用,無有異也,故雲入諸佛位也。

    如是悟者,與佛悟同,故雲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

    從清淨心生智,智清淨名為諸佛子,亦名真佛子。

     問:隻如佛之與法,為是佛在先?為是法在先?若法在先,法是何佛所說?若佛在先,承何教而成道?答:佛亦在法先,亦在法後。

     問:因何佛法先後?答:若據寂滅法,是法先佛後;若據文字法,是佛先法後。

    何以故?一切諸佛,皆因寂滅法而得成佛,即是法先佛後。

    經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得成道已,然始廣說十二部經,引化衆生,衆生承佛法教修行得成佛,即是佛先法後也。

     問:雲何是說通宗不通?答:言行相違,即是說通宗不通。

     問:雲何是宗通說亦通?答:言行無差,即是說通宗亦通。

     問:經雲:到不到、不到到之法雲何?答:說到行不到,名為到不到;行到說不到,名為不到到;行說俱到,名為到到。

     問:佛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何者是不盡有為?何者是不住無為?答:不盡有為者,從初發心,至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後至雙林入般涅槃,于中一切法,悉皆不舍,即是不盡有為也。

    不住無為者,雖修無念,不以無念為證;雖修空,不以空為證;雖修菩提涅槃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即是不住無為也。

     問:為有地獄,為無地獄?答:亦有亦無。

     問:雲何亦有亦無?答:為随心所造一切惡業,即有地獄;若心無染,自性空故,即無地獄。

     問:受罪衆生有佛性否?答:亦有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