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關燈
小
中
大
且。
既好護已之短,又拒受人之長。
如今日紛紛毀礙于至極健全之藏密者,未事研究,辄妄譏其為鬼神教,或指為帶有藏地舊時之笨教成分。
及印度晚出之丹特羅,不知丹特羅乃冒襲密乘瑜伽而變相,正同我國偷竊禅法初門之道流,如謂吾國佛源于道何其謬乎?! 至謂藏密含有類似笨之事相,則彼極少分事相,早已化體易性;猶之佛初亦化納婆羅門首領事火迦葉師徒輩,豈得因此謂佛教帶有婆羅門色彩乎?況藏密之與笨,佛之與婆羅門,至今仍各别其道。
史實事實,皎然在也。
如曰鬼神,則唐時善無畏及不空等弘來之密法,非早即有鬼神乎?! 今扶桑之東台兩密,尚隻作修等部,至多不過瑜伽,固亦有鬼有神;我國水陸焰口之夾雜密,亦有鬼神。
彼不明乎各各顔色,多手多面,乃至雙身等等事相之表法意義者,徒因未研究密部典籍耳!豈不知吾國密典殘缺,今不及日本,即其當初,亦根本不及藏傳之富乎!? 至或不滿于藏方普通鮮持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而特盛行嗡嘛呢呗咪吽六字大明,則因未讀大乘莊嚴寶王經,而不知此六字陀羅尼之要妙功能,甚不可與彼六字佛号妄為軒轾分别也。
蓮菩提亦渴欲生阿彌陀佛淨土者之一,然于一心不亂及念佛是誰,彼彼境界及面目,自嗟業深障重,實尚未能得、未能見也。
惟堪信正如我之尚未能得、尚未能見者,似亦不無極大多數。
此而既尚未能得、尚未能見,是否可遂高枕而操生西之左券;或大言不慚,學舌于一千七百公案,明達者自思之,況每讀定不定業之經論傳著,乃至眼見耳聞于七衆老小之伸腿閉目,而無人敢為之入往生傳者,比比皆是。
則可與我灑同情之淚者,想亦有大多數其人也。
嗚呼!人死後不能說話,嬰生時隻管嬌啼。
然則一切芸芸衆類,攘攘熙熙,到了将死不死之時,真正死了以後、或其死而又生之間,究竟如何景況?如何經過?瑜伽師地論中,雖有一大篇唯識法相的中有說法,但無有如此書中所述極盡周詳,為之澈底提拔之辦法。
且此種辦法,就其理論,至極成立;就其實踐,則據譯傳此書之達哇喇嘛,口述于其纂集之受法弟子伊博士。
而博士叙入原書緒論中所雲,藏方固有喇嘛成就者,以定力驗得七七中陰境界,而後愈努力于本法之宏揚,則此書即名之中陰曆程指南,亦無不可也。
惟此中結穴處,仍不外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兩句總話頭。
此兩句總話頭,何嘗不舉整個佛法,包攝而無餘,且由作密進至于修密、再進至于瑜伽、乃至于無上瑜伽,愈深造而愈切全此兩句。
即如此書中所引大圓滿與大手印兩大無上瑜伽法者,無非講究生死涅槃不一不異者,然決非空談。
乃亦有特别辦法與把握者,豈同說說罷了,未得為得、未證為證者乎?故若并未純習于此種特别無上之辦法,且确切得有把握者,切忌口開河,說甚有相三密、無相三密,扪住眼睛哄鼻子,自寬自解,且自欺欺人、自害害人,逞利口于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一派的漂亮風頭話,以為本盡的辦法,原來如此,而小之、少之、淺之、易之,乃至或如上述之三大病根,深自固閉而拒之、疑之,甚至毀之、礙之。
此則釋尊複活,龍樹再來,亦無辦法者矣! 蓋本書所言于上述兩法,修習有成者,可無須乎此法雲。
其最著重,乃在有成者之成字,成即成就之省文。
成就者,即已修習功成,确得把握之也。
金纓珞要門,引曆代祖師上師,關于大手印之傳承法語頌中,有一龍樹上師(此諸曆代祖上師之一,非龍樹菩薩,應知)之頌曰: 未達,不可行于達者行,如鄙劣人,觸犯國王位; 達者,不可行未達者行,猶如大象,陷墜淤泥中。
依大手印立場言之,龍樹上師此頌之意,為達者勸勉,著眼處在後兩句;但此頌亦可以之交警達者未達者,則尤當著眼前兩句。
大象陷泥,尚無性命之憂;鄙人犯王,幾何能保其首領?此則敢敬告讀此書者也,嗟乎!彼歐西形下唯物之邦,後吾幾三千年方得聞大乘佛法者,乃竟先有此醍醐妙寶,出現彼中。
而吾震旦,方擁美号,為釋尊教統中,三嫡支之優者,今始從彼,轉輸而得之,亦未免慚且愧矣!惟蓮菩提自顧愚蒙,世出世學,均極下劣,顯密聖教,未窺塵毫。
而不自量力,冒昧從事,重譯于此之似易實難,似淺實深,一部大法。
區區鄙懷,亦不過以其有亟宜提供于吾國佛化界之必要耳。
世之達者,倘能細心取原書,更治譯之,使臻美善,曷欣盛欤! 中華民國第一乙亥丙子重譯草成張蓮提金剛正時客于荊沙
既好護已之短,又拒受人之長。
如今日紛紛毀礙于至極健全之藏密者,未事研究,辄妄譏其為鬼神教,或指為帶有藏地舊時之笨教成分。
及印度晚出之丹特羅,不知丹特羅乃冒襲密乘瑜伽而變相,正同我國偷竊禅法初門之道流,如謂吾國佛源于道何其謬乎?! 至謂藏密含有類似笨之事相,則彼極少分事相,早已化體易性;猶之佛初亦化納婆羅門首領事火迦葉師徒輩,豈得因此謂佛教帶有婆羅門色彩乎?況藏密之與笨,佛之與婆羅門,至今仍各别其道。
史實事實,皎然在也。
如曰鬼神,則唐時善無畏及不空等弘來之密法,非早即有鬼神乎?! 今扶桑之東台兩密,尚隻作修等部,至多不過瑜伽,固亦有鬼有神;我國水陸焰口之夾雜密,亦有鬼神。
彼不明乎各各顔色,多手多面,乃至雙身等等事相之表法意義者,徒因未研究密部典籍耳!豈不知吾國密典殘缺,今不及日本,即其當初,亦根本不及藏傳之富乎!? 至或不滿于藏方普通鮮持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而特盛行嗡嘛呢呗咪吽六字大明,則因未讀大乘莊嚴寶王經,而不知此六字陀羅尼之要妙功能,甚不可與彼六字佛号妄為軒轾分别也。
蓮菩提亦渴欲生阿彌陀佛淨土者之一,然于一心不亂及念佛是誰,彼彼境界及面目,自嗟業深障重,實尚未能得、未能見也。
惟堪信正如我之尚未能得、尚未能見者,似亦不無極大多數。
此而既尚未能得、尚未能見,是否可遂高枕而操生西之左券;或大言不慚,學舌于一千七百公案,明達者自思之,況每讀定不定業之經論傳著,乃至眼見耳聞于七衆老小之伸腿閉目,而無人敢為之入往生傳者,比比皆是。
則可與我灑同情之淚者,想亦有大多數其人也。
嗚呼!人死後不能說話,嬰生時隻管嬌啼。
然則一切芸芸衆類,攘攘熙熙,到了将死不死之時,真正死了以後、或其死而又生之間,究竟如何景況?如何經過?瑜伽師地論中,雖有一大篇唯識法相的中有說法,但無有如此書中所述極盡周詳,為之澈底提拔之辦法。
且此種辦法,就其理論,至極成立;就其實踐,則據譯傳此書之達哇喇嘛,口述于其纂集之受法弟子伊博士。
而博士叙入原書緒論中所雲,藏方固有喇嘛成就者,以定力驗得七七中陰境界,而後愈努力于本法之宏揚,則此書即名之中陰曆程指南,亦無不可也。
惟此中結穴處,仍不外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兩句總話頭。
此兩句總話頭,何嘗不舉整個佛法,包攝而無餘,且由作密進至于修密、再進至于瑜伽、乃至于無上瑜伽,愈深造而愈切全此兩句。
即如此書中所引大圓滿與大手印兩大無上瑜伽法者,無非講究生死涅槃不一不異者,然決非空談。
乃亦有特别辦法與把握者,豈同說說罷了,未得為得、未證為證者乎?故若并未純習于此種特别無上之辦法,且确切得有把握者,切忌口開河,說甚有相三密、無相三密,扪住眼睛哄鼻子,自寬自解,且自欺欺人、自害害人,逞利口于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一派的漂亮風頭話,以為本盡的辦法,原來如此,而小之、少之、淺之、易之,乃至或如上述之三大病根,深自固閉而拒之、疑之,甚至毀之、礙之。
此則釋尊複活,龍樹再來,亦無辦法者矣! 蓋本書所言于上述兩法,修習有成者,可無須乎此法雲。
其最著重,乃在有成者之成字,成即成就之省文。
成就者,即已修習功成,确得把握之也。
金纓珞要門,引曆代祖師上師,關于大手印之傳承法語頌中,有一龍樹上師(此諸曆代祖上師之一,非龍樹菩薩,應知)之頌曰: 未達,不可行于達者行,如鄙劣人,觸犯國王位; 達者,不可行未達者行,猶如大象,陷墜淤泥中。
依大手印立場言之,龍樹上師此頌之意,為達者勸勉,著眼處在後兩句;但此頌亦可以之交警達者未達者,則尤當著眼前兩句。
大象陷泥,尚無性命之憂;鄙人犯王,幾何能保其首領?此則敢敬告讀此書者也,嗟乎!彼歐西形下唯物之邦,後吾幾三千年方得聞大乘佛法者,乃竟先有此醍醐妙寶,出現彼中。
而吾震旦,方擁美号,為釋尊教統中,三嫡支之優者,今始從彼,轉輸而得之,亦未免慚且愧矣!惟蓮菩提自顧愚蒙,世出世學,均極下劣,顯密聖教,未窺塵毫。
而不自量力,冒昧從事,重譯于此之似易實難,似淺實深,一部大法。
區區鄙懷,亦不過以其有亟宜提供于吾國佛化界之必要耳。
世之達者,倘能細心取原書,更治譯之,使臻美善,曷欣盛欤! 中華民國第一乙亥丙子重譯草成張蓮提金剛正時客于荊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