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所撓。
成就一切總隻由他。
破壞一切亦隻由他。
奇特殊勝緣。
恒沙功德藏。
無量妙莊嚴。
超世希有事。
皆所成就。
悭貪憎妒情識執著。
有為有漏垢染雜亂。
解路名相知見妄想。
皆所破壞也。
唯他能轉一切物。
一切物不能轉他。
雖無形段面目。
而包括十虛含凡育聖。
若有取之即堕見刺。
卒摸索不著。
諸佛開示祖師直指唯心妙性。
徑截承當不起一念。
透頂透底無不現成。
于現成際不勞心力。
任運逍遙了無取舍。
乃真密印也。
示杲書記 臨濟正宗。
自馬師黃檗闡大機大用。
脫羅籠出窠臼。
虎驟龍馳星飛電激。
卷舒擒縱皆據本分。
綿綿的的到興化風穴唱愈高機愈峻。
西河弄師子。
霜華奮金剛王。
非深入阃奧親受印記。
皆莫知端倪。
徒自名邈隻益戲論。
大抵負沖天氣宇。
格外提持。
不戰屈人兵。
殺人不貶眼。
尚未仿佛其趣向。
況移星換鬥。
轉天輪回地軸耶。
是故示三玄三要。
四料簡四主賓。
金剛王寶劍。
踞地師子。
一喝不作一喝用。
探竿影草。
一喝分賓主。
照用一時行。
許多落索多少學家抟量注解。
殊不知。
我王庫内無如是刀。
弄将出來看底。
隻貶得眼。
須是他上流契證驗認。
正按旁提。
須還本分種草。
豈假梯媒。
隻如寶壽開堂。
三聖推出一僧。
壽便打。
聖雲。
爾恁麼為人。
非獨瞎卻這僧眼。
瞎卻鎮州一城人眼去在。
壽擲下拄杖便歸方丈。
興化見同參來便喝。
僧亦喝。
化又喝。
僧複喝。
化雲。
爾看這瞎漢。
僧拟議。
直打出法堂。
侍者問。
有何相觸誤。
化雲。
是他也有權也有實。
我将手向伊面前橫兩遭。
卻不會。
似此瞎漢不打。
更待何時。
看他本色宗風迥然殊絕。
不貴作略隻欽他眼正。
要扶荷正宗提持宗眼。
須是透頂透底徹骨徹髓。
不涉廉纖迥然獨脫。
然後的的相承。
可以起此大法幢。
然此大法炬。
繼他馬祖百丈首山楊岐。
不為忝竊爾。
示韓朝議 乃佛乃祖直指此大法。
于人人腳跟下洞照。
如千日并出。
但趣外奔逸久。
不能自信有如是大威德光明。
唯務作聰明立知見。
向業惑中以謂出乎等夷。
炫耀自得向人間世。
所習古今博究廣覽。
謂窮極底蘊。
殊不知。
螢火之光豈比太陽。
所以古之奇傑之士穎脫之性。
就近而論。
如裴相國楊大年之俦。
投誠放下。
就宗師決擇。
刬去浮塵知見。
大徹大悟。
始能超轶。
與老禅碩德抗行履踐。
到臨合殺結角頭。
自解撒手克證大解脫。
豈小事哉。
今既明敏不減前輩。
平時學業才力邁往于世路久之。
雖知宗門有此段因緣。
謂不出我所宗尚。
殊不著意。
以夙昔大緣相值。
歐峰經年會聚。
一聞舉揚即起深信回光返照。
顧人間如夢如幻。
随大化變滅。
乃虛妄爾。
唯此千劫不壞不移易。
一切聖賢根本。
乃造物之淵源。
印定自己。
若一發明七通八達。
何往不自得哉。
是知宿世赤曾熏炙遇緣。
而彰見于行事。
豈非自性耶。
然能自檢點。
二六時中學佛法。
已是雜用心。
則去卻佛法。
乃真淨界中行履矣。
但請依此一切不雜。
即純一洞然。
無愛憎離取舍。
不分彼我不作得失。
一切法坦然。
皆我家不思議處。
淨妙圓明受用之物爾。
須令此心長時現前。
不堕沉昏不生聰慧。
入平等安閑寂靜境界。
那有惡作業緣識情幹撓得此本妙光明也。
隻恐臨境界面前都盧忘失。
依前紛亂則不堪也。
古之修行亦隻以自所證入。
時中照了截斷塵勞。
教活卓卓地。
悠久三二十年純熟。
超出生死不為難。
著力在行處。
不隻空高談說之而已。
古雲。
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蓋定慧之力。
回轉業緣。
正要惺惺地勇猛果決。
千百生中當受用。
其餘古人機緣語句。
不必盡要會之。
但一著分明。
則著著如此。
千變萬化豈移變得渠力用哉。
内心既虛外緣亦寂。
著衣吃飯本自天真。
不勞雕琢。
若或立勝見負我能。
即禍事也。
切須照管。
勿作此态。
由是可入。
無我真實平等如如。
不動不變淨妙清涼。
穩密田地矣。
志公雲。
不起纖毫修學心。
無相光中常自在。
示曾待制 禅非意想。
道絕功勳。
若以意想參禅。
如鑽冰求火掘地覓天。
隻益勞神。
若以功勳學道。
如土上加泥眼裡撒沙。
轉見困頓。
傥歇卻意識息卻妄想。
則禅河浪止定水波澄。
去卻功用休卻營為。
則大道坦然七通八達。
是故僧問石頭。
如何是禅。
頭雲碌磚。
僧雲。
如何是道。
頭雲。
木頭。
此豈意想功勳所能辯哉。
除非直下頓領截流便透。
則禅道曆然。
才拟作解則千裡萬裡。
要是向來世智辯聰。
頓然放卻消遣令盡。
自然于此至實之地。
自證自悟。
而不留證悟之迹。
翛然玄虛通達乃善。
馬大師嘗舉楞伽經。
以佛語心為宗。
無門為法門。
乃雲。
諸人要識佛語心麼。
隻爾如今語便是心
成就一切總隻由他。
破壞一切亦隻由他。
奇特殊勝緣。
恒沙功德藏。
無量妙莊嚴。
超世希有事。
皆所成就。
悭貪憎妒情識執著。
有為有漏垢染雜亂。
解路名相知見妄想。
皆所破壞也。
唯他能轉一切物。
一切物不能轉他。
雖無形段面目。
而包括十虛含凡育聖。
若有取之即堕見刺。
卒摸索不著。
諸佛開示祖師直指唯心妙性。
徑截承當不起一念。
透頂透底無不現成。
于現成際不勞心力。
任運逍遙了無取舍。
乃真密印也。
示杲書記 臨濟正宗。
自馬師黃檗闡大機大用。
脫羅籠出窠臼。
虎驟龍馳星飛電激。
卷舒擒縱皆據本分。
綿綿的的到興化風穴唱愈高機愈峻。
西河弄師子。
霜華奮金剛王。
非深入阃奧親受印記。
皆莫知端倪。
徒自名邈隻益戲論。
大抵負沖天氣宇。
格外提持。
不戰屈人兵。
殺人不貶眼。
尚未仿佛其趣向。
況移星換鬥。
轉天輪回地軸耶。
是故示三玄三要。
四料簡四主賓。
金剛王寶劍。
踞地師子。
一喝不作一喝用。
探竿影草。
一喝分賓主。
照用一時行。
許多落索多少學家抟量注解。
殊不知。
我王庫内無如是刀。
弄将出來看底。
隻貶得眼。
須是他上流契證驗認。
正按旁提。
須還本分種草。
豈假梯媒。
隻如寶壽開堂。
三聖推出一僧。
壽便打。
聖雲。
爾恁麼為人。
非獨瞎卻這僧眼。
瞎卻鎮州一城人眼去在。
壽擲下拄杖便歸方丈。
興化見同參來便喝。
僧亦喝。
化又喝。
僧複喝。
化雲。
爾看這瞎漢。
僧拟議。
直打出法堂。
侍者問。
有何相觸誤。
化雲。
是他也有權也有實。
我将手向伊面前橫兩遭。
卻不會。
似此瞎漢不打。
更待何時。
看他本色宗風迥然殊絕。
不貴作略隻欽他眼正。
要扶荷正宗提持宗眼。
須是透頂透底徹骨徹髓。
不涉廉纖迥然獨脫。
然後的的相承。
可以起此大法幢。
然此大法炬。
繼他馬祖百丈首山楊岐。
不為忝竊爾。
示韓朝議 乃佛乃祖直指此大法。
于人人腳跟下洞照。
如千日并出。
但趣外奔逸久。
不能自信有如是大威德光明。
唯務作聰明立知見。
向業惑中以謂出乎等夷。
炫耀自得向人間世。
所習古今博究廣覽。
謂窮極底蘊。
殊不知。
螢火之光豈比太陽。
所以古之奇傑之士穎脫之性。
就近而論。
如裴相國楊大年之俦。
投誠放下。
就宗師決擇。
刬去浮塵知見。
大徹大悟。
始能超轶。
與老禅碩德抗行履踐。
到臨合殺結角頭。
自解撒手克證大解脫。
豈小事哉。
今既明敏不減前輩。
平時學業才力邁往于世路久之。
雖知宗門有此段因緣。
謂不出我所宗尚。
殊不著意。
以夙昔大緣相值。
歐峰經年會聚。
一聞舉揚即起深信回光返照。
顧人間如夢如幻。
随大化變滅。
乃虛妄爾。
唯此千劫不壞不移易。
一切聖賢根本。
乃造物之淵源。
印定自己。
若一發明七通八達。
何往不自得哉。
是知宿世赤曾熏炙遇緣。
而彰見于行事。
豈非自性耶。
然能自檢點。
二六時中學佛法。
已是雜用心。
則去卻佛法。
乃真淨界中行履矣。
但請依此一切不雜。
即純一洞然。
無愛憎離取舍。
不分彼我不作得失。
一切法坦然。
皆我家不思議處。
淨妙圓明受用之物爾。
須令此心長時現前。
不堕沉昏不生聰慧。
入平等安閑寂靜境界。
那有惡作業緣識情幹撓得此本妙光明也。
隻恐臨境界面前都盧忘失。
依前紛亂則不堪也。
古之修行亦隻以自所證入。
時中照了截斷塵勞。
教活卓卓地。
悠久三二十年純熟。
超出生死不為難。
著力在行處。
不隻空高談說之而已。
古雲。
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蓋定慧之力。
回轉業緣。
正要惺惺地勇猛果決。
千百生中當受用。
其餘古人機緣語句。
不必盡要會之。
但一著分明。
則著著如此。
千變萬化豈移變得渠力用哉。
内心既虛外緣亦寂。
著衣吃飯本自天真。
不勞雕琢。
若或立勝見負我能。
即禍事也。
切須照管。
勿作此态。
由是可入。
無我真實平等如如。
不動不變淨妙清涼。
穩密田地矣。
志公雲。
不起纖毫修學心。
無相光中常自在。
示曾待制 禅非意想。
道絕功勳。
若以意想參禅。
如鑽冰求火掘地覓天。
隻益勞神。
若以功勳學道。
如土上加泥眼裡撒沙。
轉見困頓。
傥歇卻意識息卻妄想。
則禅河浪止定水波澄。
去卻功用休卻營為。
則大道坦然七通八達。
是故僧問石頭。
如何是禅。
頭雲碌磚。
僧雲。
如何是道。
頭雲。
木頭。
此豈意想功勳所能辯哉。
除非直下頓領截流便透。
則禅道曆然。
才拟作解則千裡萬裡。
要是向來世智辯聰。
頓然放卻消遣令盡。
自然于此至實之地。
自證自悟。
而不留證悟之迹。
翛然玄虛通達乃善。
馬大師嘗舉楞伽經。
以佛語心為宗。
無門為法門。
乃雲。
諸人要識佛語心麼。
隻爾如今語便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