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
卻隻禮三拜依位而立。
遂有得髓之言。
至令守株待兔之流。
競以無言禮拜依位。
為得髓深緻。
殊不知。
劍去久矣爾方刻舟。
豈曾夢見祖師。
若是本色真正道流。
要須超情離見别有生涯。
終不向死水裡作活計。
方承紹得他家基業。
到此須知有向上事。
所謂善學柳下惠。
終不師其迹。
是故古人道。
一句合頭語。
萬劫系驢橛。
誠哉。
破有法王出現世間。
随衆生欲種種說法。
将知所說皆為方便。
隻為破執破疑破解路破我見。
若無許多惡覺惡見。
佛亦不必出現。
而況說種種法耶。
古人得旨之後。
向深山茆茨石室。
折腳铛子煮飯吃十年二十年。
大忘人世永謝塵寰。
今時不敢望如此。
但隻韬名晦迹守本分。
作個骨律錐老衲。
以自契所證。
随己力量受用。
消遣舊業融通宿習。
或有餘力推以及人。
結般若緣煉磨自己。
腳根純熟。
正如荒草裡撥剔一個半個。
同知有共脫生死轉益未求。
以報佛祖深恩。
抑不得已。
霜露果熟推将出世。
應緣順适開拓人天。
終不操心于有求。
何況依倚貴勢。
作流俗阿師舉止。
欺凡罔聖苟利圖名。
作無間業縱無機緣。
隻恁度世亦無業果。
真出塵羅漢耶。
此門瞥脫契證。
即是素來不曾經人。
壞持拍盲百不知一。
但以利根種性孟八郎。
便透直下承當。
要用便用要行即行。
無如許般心行純熟。
頓放著所在便得休歇安樂。
終日飽齁齁地。
不妨真正。
最難整理。
是半前落後。
認得瞻視光影。
聽聞不随聲。
守寂湛之性。
便為至寶懷在胸中。
終日昭昭靈靈。
雜知雜解自擔負。
我亦有見處。
曾得宗師印證。
惟隻增長我見。
便雌黃古今印證佛祖。
輕毀一切。
問著即作伎倆。
粘作一堆。
殊不知。
末上便錯認定盤星了也。
及至與渠作方便解粘去縛。
便謂移換人捩轉人。
作恁麼心行。
似此有甚救處。
除是蓦地自解知。
非卻将來須放得下。
作善知識。
遇著此等。
須是大腳手與烹煉。
救得一個半個。
得徹不妨翻邪成正。
将來卻是個沒量大人。
何故隻為病多谙藥性。
得底人。
心機泯絕。
照用已忘。
渾無領覽。
隻守閑閑地。
而諸天捧華無路。
魔外潛觑不見。
深深海底行。
漏盡意解所作平常。
似三家村裡無異。
直下放懷。
養到恁麼處。
亦未肯住在。
才有纖毫便覺如泰山。
似礙塞人便即擺撥。
雖純是理地亦無可取。
若取即是見刺。
所以雲。
道無心合人。
人無心合道。
豈肯自炫。
我是得底人。
原他深不欲人知。
喚作絕學無為。
與古人為俦。
真道人也。
他參活句不參死句。
活句下薦得。
永劫不忘。
死句下薦得。
自救不了。
若要與佛祖為師。
須明取活句。
韶陽出一句。
如利刀剪卻。
臨濟亦雲。
吹毛用了急須磨。
此豈陰界中事。
亦非世智辯聰所及。
直是深徹本源。
打落從前。
依他作解。
明昧順逆。
以金剛正印印定。
揮金剛王寶劍。
用本分手段。
所以道。
殺人須是殺人刀。
活人須是活人劍。
既殺得人須活得。
既活得須殺得。
若隻孤單則偏堕也。
垂手之際卻看方便。
勿使傷鋒犯手。
著著有出身之路。
八面玲珑照破他方。
與下刃亦須緊密始得。
稍寬緩即落七落八也。
隻自己等閑尚不留毫發許。
設有亦斬作三段。
何況此宗門中從上牙爪遇其中人才拈出。
若投機則共用。
不投機則刬卻。
以是為要。
無不了底事。
切在力行之。
示光禅人 欲得親切。
第一不用求。
求而得之。
已落解會。
況此大寶藏。
亘古亘今曆曆虛明。
從無始劫來。
為自己根本舉動施為。
全承他力。
唯是休歇到一念不生處。
即是透脫不堕情塵不居意想。
迥然超絕。
則遍界不藏。
物物頭頭渾成大用。
一一皆從自己胸襟流出。
古人謂之運出家财。
一得永得受用。
豈有窮極耶。
但患體究處根腳不牢。
不能徹證。
直須猛截諸緣令無纖毫。
依倚放身舍命。
直下承當。
無第二個。
縱使千聖出來。
亦不移易。
随時任運。
吃飯著衣。
長養聖胎。
不存知解。
可不是省要徑截殊勝法門耶。
示民禅人 先聖一麻一麥。
古德攻苦食淡。
潔志于此。
廢寝忘餐。
體究專确。
要求實證。
豈計所謂四事豐饒者哉。
及至道不及古。
便有法輪未轉。
食輪先轉之義。
由是叢林呼長老為粥飯頭。
得非與古人一倍相反耶。
然入随緣變異門。
且行第二段。
北山延接方來道人。
唯仰南畝。
今秋适會大稔。
覺民禅客觑收刈。
臨行乞言。
因示以前段因緣。
貴宗本構末。
乃為兼利并照。
圓悟通達之人本分事也。
勉行之。
百草頭上有祖師。
夾山指出令人薦。
寬平田中有大義。
百丈展手要人知。
若能顆
卻隻禮三拜依位而立。
遂有得髓之言。
至令守株待兔之流。
競以無言禮拜依位。
為得髓深緻。
殊不知。
劍去久矣爾方刻舟。
豈曾夢見祖師。
若是本色真正道流。
要須超情離見别有生涯。
終不向死水裡作活計。
方承紹得他家基業。
到此須知有向上事。
所謂善學柳下惠。
終不師其迹。
是故古人道。
一句合頭語。
萬劫系驢橛。
誠哉。
破有法王出現世間。
随衆生欲種種說法。
将知所說皆為方便。
隻為破執破疑破解路破我見。
若無許多惡覺惡見。
佛亦不必出現。
而況說種種法耶。
古人得旨之後。
向深山茆茨石室。
折腳铛子煮飯吃十年二十年。
大忘人世永謝塵寰。
今時不敢望如此。
但隻韬名晦迹守本分。
作個骨律錐老衲。
以自契所證。
随己力量受用。
消遣舊業融通宿習。
或有餘力推以及人。
結般若緣煉磨自己。
腳根純熟。
正如荒草裡撥剔一個半個。
同知有共脫生死轉益未求。
以報佛祖深恩。
抑不得已。
霜露果熟推将出世。
應緣順适開拓人天。
終不操心于有求。
何況依倚貴勢。
作流俗阿師舉止。
欺凡罔聖苟利圖名。
作無間業縱無機緣。
隻恁度世亦無業果。
真出塵羅漢耶。
此門瞥脫契證。
即是素來不曾經人。
壞持拍盲百不知一。
但以利根種性孟八郎。
便透直下承當。
要用便用要行即行。
無如許般心行純熟。
頓放著所在便得休歇安樂。
終日飽齁齁地。
不妨真正。
最難整理。
是半前落後。
認得瞻視光影。
聽聞不随聲。
守寂湛之性。
便為至寶懷在胸中。
終日昭昭靈靈。
雜知雜解自擔負。
我亦有見處。
曾得宗師印證。
惟隻增長我見。
便雌黃古今印證佛祖。
輕毀一切。
問著即作伎倆。
粘作一堆。
殊不知。
末上便錯認定盤星了也。
及至與渠作方便解粘去縛。
便謂移換人捩轉人。
作恁麼心行。
似此有甚救處。
除是蓦地自解知。
非卻将來須放得下。
作善知識。
遇著此等。
須是大腳手與烹煉。
救得一個半個。
得徹不妨翻邪成正。
将來卻是個沒量大人。
何故隻為病多谙藥性。
得底人。
心機泯絕。
照用已忘。
渾無領覽。
隻守閑閑地。
而諸天捧華無路。
魔外潛觑不見。
深深海底行。
漏盡意解所作平常。
似三家村裡無異。
直下放懷。
養到恁麼處。
亦未肯住在。
才有纖毫便覺如泰山。
似礙塞人便即擺撥。
雖純是理地亦無可取。
若取即是見刺。
所以雲。
道無心合人。
人無心合道。
豈肯自炫。
我是得底人。
原他深不欲人知。
喚作絕學無為。
與古人為俦。
真道人也。
他參活句不參死句。
活句下薦得。
永劫不忘。
死句下薦得。
自救不了。
若要與佛祖為師。
須明取活句。
韶陽出一句。
如利刀剪卻。
臨濟亦雲。
吹毛用了急須磨。
此豈陰界中事。
亦非世智辯聰所及。
直是深徹本源。
打落從前。
依他作解。
明昧順逆。
以金剛正印印定。
揮金剛王寶劍。
用本分手段。
所以道。
殺人須是殺人刀。
活人須是活人劍。
既殺得人須活得。
既活得須殺得。
若隻孤單則偏堕也。
垂手之際卻看方便。
勿使傷鋒犯手。
著著有出身之路。
八面玲珑照破他方。
與下刃亦須緊密始得。
稍寬緩即落七落八也。
隻自己等閑尚不留毫發許。
設有亦斬作三段。
何況此宗門中從上牙爪遇其中人才拈出。
若投機則共用。
不投機則刬卻。
以是為要。
無不了底事。
切在力行之。
示光禅人 欲得親切。
第一不用求。
求而得之。
已落解會。
況此大寶藏。
亘古亘今曆曆虛明。
從無始劫來。
為自己根本舉動施為。
全承他力。
唯是休歇到一念不生處。
即是透脫不堕情塵不居意想。
迥然超絕。
則遍界不藏。
物物頭頭渾成大用。
一一皆從自己胸襟流出。
古人謂之運出家财。
一得永得受用。
豈有窮極耶。
但患體究處根腳不牢。
不能徹證。
直須猛截諸緣令無纖毫。
依倚放身舍命。
直下承當。
無第二個。
縱使千聖出來。
亦不移易。
随時任運。
吃飯著衣。
長養聖胎。
不存知解。
可不是省要徑截殊勝法門耶。
示民禅人 先聖一麻一麥。
古德攻苦食淡。
潔志于此。
廢寝忘餐。
體究專确。
要求實證。
豈計所謂四事豐饒者哉。
及至道不及古。
便有法輪未轉。
食輪先轉之義。
由是叢林呼長老為粥飯頭。
得非與古人一倍相反耶。
然入随緣變異門。
且行第二段。
北山延接方來道人。
唯仰南畝。
今秋适會大稔。
覺民禅客觑收刈。
臨行乞言。
因示以前段因緣。
貴宗本構末。
乃為兼利并照。
圓悟通達之人本分事也。
勉行之。
百草頭上有祖師。
夾山指出令人薦。
寬平田中有大義。
百丈展手要人知。
若能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