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東晉罽賓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二○四)晡利多品羅摩經第三(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于東園鹿子母堂。
爾時。
世尊則于晡時從燕坐起。
堂上來下。
告尊者阿難。
我今共汝至阿夷羅婆提河浴。
尊者阿難白曰。
唯然。
尊者阿難執持戶鑰。
遍詣諸屋而彷徉。
見諸比丘。
便作是說。
諸賢。
可共詣梵志羅摩家。
諸比丘聞已。
便共往詣梵志羅摩家。
世尊将尊者阿難往至阿夷羅婆提河。
脫衣岸上。
便入水浴。
浴已還出。
拭體著衣。
爾時。
尊者阿難立世尊後。
執扇扇佛。
于是。
尊者阿難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梵志羅摩家極好整頓。
甚可愛樂。
唯願世尊以慈愍故。
往至梵志羅摩家。
世尊為尊者阿難默然而受。
于是世尊将尊者阿難往至梵志羅摩家。
爾時。
梵志羅摩家。
衆多比丘集坐說法。
佛住門外。
待諸比丘說法訖竟。
衆多比丘尋說法訖。
默然而住。
世尊知已。
謦欬敲門。
諸比丘聞。
即往開門。
世尊便入梵志羅摩家。
于比丘衆前敷座而坐。
問曰。
諸比丘向說何等。
以何事故集坐在此。
時。
諸比丘答曰。
世尊。
向者說法。
以此法事集坐在此。
世尊歎曰。
善哉。
善哉。
比丘集坐當行二事。
一曰說法。
二曰默然。
所以者何。
我亦為汝說法。
谛聽。
谛聽。
善思念之。
時。
諸比丘白曰。
唯然。
當受教聽。
佛言。
有二種求。
一曰聖求。
二曰非聖求。
雲何非聖求。
有一實病法.求病法。
實老法.死法.愁憂戚法。
實穢污法.求穢污法。
雲何實病法求病法。
雲何病法耶。
兒子.兄弟是病法也。
象馬.牛羊.奴婢.錢财.珍寶.米谷是病害法。
衆生于中觸染貪著。
憍慠受入。
不見災患。
不見出要。
而取用之。
雲何老法.死法.愁憂戚法。
穢污法耶。
兒子.兄弟是穢污法。
象馬.牛羊.奴婢.錢财.珍寶.米谷是穢法害法。
衆生于中染觸貪著。
憍慠受入。
不見災患。
不見出要。
而取用之。
彼人欲求無病無上安隐涅槃。
得無病無上安隐涅槃者。
終無是處。
求無老.無死.無愁憂戚。
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
得無老.無死.無愁憂戚.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者。
終無是處。
是謂非聖求。
雲何聖求耶。
有一作是念。
我自實病法。
無辜求病法。
我自實老法.死法。
愁憂戚法。
穢污法。
無辜求穢污法。
我今甯可求無病無上安隐涅槃。
求無老.無死。
無愁憂戚。
無穢污法無上安隐涅槃。
彼人便求無病無上安隐涅槃。
得無病無上安隐涅槃者。
必有是處。
求無老.無死。
無愁憂戚。
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
得無老.無死。
無愁憂戚。
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者。
必有是處。
我本未覺無上正盡覺時。
亦如是念。
我自實病法。
無辜求病法。
我自實老法.死法。
愁憂戚法。
穢污法。
無辜求穢污法。
我今甯可求無病無上安隐涅槃。
求無老.無死.無愁憂戚。
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耶。
我時年少童子。
清淨青發。
盛年年二十九。
爾時極多樂戲。
莊飾遊行。
我于爾時。
父母啼哭。
諸親不樂。
我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護身命清淨。
護口.意命清淨。
我成就此戒身已。
欲求無病無上安隐涅槃。
無老.無死.無愁憂戚。
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故。
便往阿羅羅伽羅摩所。
問曰。
阿羅羅。
我欲于汝法行梵行。
為可爾不。
阿羅羅答我曰。
賢者。
我無不可。
汝欲行便行。
我複問曰。
阿羅羅。
雲何汝此法自知自覺自作證耶。
阿羅羅答我曰。
賢者。
我度一切識處。
得無所有處成就遊。
是故我法自知自覺自作證。
我複作是念。
不但阿羅羅獨有此信。
我亦有此信。
不但阿羅羅獨有此精進。
我亦有此精進。
不但阿羅羅獨有此慧。
我亦有此慧。
阿羅羅于此法自知自覺自作證。
我欲證此法故。
便獨住遠離.空安靖處。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我獨住遠離.空安靖處。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已。
不久得證彼法。
證彼法已。
複往詣阿羅羅加羅摩所。
問曰。
阿羅羅。
此法自知自覺自作證。
謂度一切無量識處。
得無所有處成就遊耶。
阿羅羅伽羅摩答我曰。
賢者。
我是法自知自覺自作證。
謂度無量識處。
得無所有處成就遊。
阿羅羅伽羅摩複語我曰。
賢者。
是為如我此法作證。
汝亦然。
如汝此法作證。
我亦然。
賢者。
汝來共領此衆。
是為阿羅羅伽羅摩師處。
我與同等。
最上恭敬.最上供養.最上歡喜。
我複作是念。
此法不趣智。
不趣覺。
不趣涅槃。
我今甯可舍此法。
更求無病無上安隐涅槃。
求無老.無死.無愁憂戚.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
我即舍此法。
便求無病無上安隐涅槃。
求無老.無死.無愁憂戚.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已。
往詣郁陀羅羅摩子所。
問曰。
郁陀羅。
我欲于汝法中學。
為可爾不。
郁陀羅羅摩子答我曰。
賢者。
我無不可。
汝欲學便學。
我複問曰。
郁陀羅。
汝羅摩子。
自知自覺自作證何等法耶。
郁陀羅羅摩子答我曰。
賢者。
度一切無所有處。
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
賢者。
我父羅摩自知自覺自作證。
謂此法也。
我複作是念。
不但羅摩獨有此信。
我亦有此信。
不但羅摩獨有此精進。
我亦有此精進。
不但羅摩獨有此慧。
我亦有此慧。
羅摩自知自覺自作證此法。
我何故不得自知自覺自作證此法耶。
我欲證此法故。
便獨住遠離.空安靖處。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我獨住遠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于東園鹿子母堂。
爾時。
世尊則于晡時從燕坐起。
堂上來下。
告尊者阿難。
我今共汝至阿夷羅婆提河浴。
尊者阿難白曰。
唯然。
尊者阿難執持戶鑰。
遍詣諸屋而彷徉。
見諸比丘。
便作是說。
諸賢。
可共詣梵志羅摩家。
諸比丘聞已。
便共往詣梵志羅摩家。
世尊将尊者阿難往至阿夷羅婆提河。
脫衣岸上。
便入水浴。
浴已還出。
拭體著衣。
爾時。
尊者阿難立世尊後。
執扇扇佛。
于是。
尊者阿難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梵志羅摩家極好整頓。
甚可愛樂。
唯願世尊以慈愍故。
往至梵志羅摩家。
世尊為尊者阿難默然而受。
于是世尊将尊者阿難往至梵志羅摩家。
爾時。
梵志羅摩家。
衆多比丘集坐說法。
佛住門外。
待諸比丘說法訖竟。
衆多比丘尋說法訖。
默然而住。
世尊知已。
謦欬敲門。
諸比丘聞。
即往開門。
世尊便入梵志羅摩家。
于比丘衆前敷座而坐。
問曰。
諸比丘向說何等。
以何事故集坐在此。
時。
諸比丘答曰。
世尊。
向者說法。
以此法事集坐在此。
世尊歎曰。
善哉。
善哉。
比丘集坐當行二事。
一曰說法。
二曰默然。
所以者何。
我亦為汝說法。
谛聽。
谛聽。
善思念之。
時。
諸比丘白曰。
唯然。
當受教聽。
佛言。
有二種求。
一曰聖求。
二曰非聖求。
雲何非聖求。
有一實病法.求病法。
實老法.死法.愁憂戚法。
實穢污法.求穢污法。
雲何實病法求病法。
雲何病法耶。
兒子.兄弟是病法也。
象馬.牛羊.奴婢.錢财.珍寶.米谷是病害法。
衆生于中觸染貪著。
憍慠受入。
不見災患。
不見出要。
而取用之。
雲何老法.死法.愁憂戚法。
穢污法耶。
兒子.兄弟是穢污法。
象馬.牛羊.奴婢.錢财.珍寶.米谷是穢法害法。
衆生于中染觸貪著。
憍慠受入。
不見災患。
不見出要。
而取用之。
彼人欲求無病無上安隐涅槃。
得無病無上安隐涅槃者。
終無是處。
求無老.無死.無愁憂戚。
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
得無老.無死.無愁憂戚.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者。
終無是處。
是謂非聖求。
雲何聖求耶。
有一作是念。
我自實病法。
無辜求病法。
我自實老法.死法。
愁憂戚法。
穢污法。
無辜求穢污法。
我今甯可求無病無上安隐涅槃。
求無老.無死。
無愁憂戚。
無穢污法無上安隐涅槃。
彼人便求無病無上安隐涅槃。
得無病無上安隐涅槃者。
必有是處。
求無老.無死。
無愁憂戚。
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
得無老.無死。
無愁憂戚。
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者。
必有是處。
我本未覺無上正盡覺時。
亦如是念。
我自實病法。
無辜求病法。
我自實老法.死法。
愁憂戚法。
穢污法。
無辜求穢污法。
我今甯可求無病無上安隐涅槃。
求無老.無死.無愁憂戚。
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耶。
我時年少童子。
清淨青發。
盛年年二十九。
爾時極多樂戲。
莊飾遊行。
我于爾時。
父母啼哭。
諸親不樂。
我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護身命清淨。
護口.意命清淨。
我成就此戒身已。
欲求無病無上安隐涅槃。
無老.無死.無愁憂戚。
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故。
便往阿羅羅伽羅摩所。
問曰。
阿羅羅。
我欲于汝法行梵行。
為可爾不。
阿羅羅答我曰。
賢者。
我無不可。
汝欲行便行。
我複問曰。
阿羅羅。
雲何汝此法自知自覺自作證耶。
阿羅羅答我曰。
賢者。
我度一切識處。
得無所有處成就遊。
是故我法自知自覺自作證。
我複作是念。
不但阿羅羅獨有此信。
我亦有此信。
不但阿羅羅獨有此精進。
我亦有此精進。
不但阿羅羅獨有此慧。
我亦有此慧。
阿羅羅于此法自知自覺自作證。
我欲證此法故。
便獨住遠離.空安靖處。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我獨住遠離.空安靖處。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已。
不久得證彼法。
證彼法已。
複往詣阿羅羅加羅摩所。
問曰。
阿羅羅。
此法自知自覺自作證。
謂度一切無量識處。
得無所有處成就遊耶。
阿羅羅伽羅摩答我曰。
賢者。
我是法自知自覺自作證。
謂度無量識處。
得無所有處成就遊。
阿羅羅伽羅摩複語我曰。
賢者。
是為如我此法作證。
汝亦然。
如汝此法作證。
我亦然。
賢者。
汝來共領此衆。
是為阿羅羅伽羅摩師處。
我與同等。
最上恭敬.最上供養.最上歡喜。
我複作是念。
此法不趣智。
不趣覺。
不趣涅槃。
我今甯可舍此法。
更求無病無上安隐涅槃。
求無老.無死.無愁憂戚.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
我即舍此法。
便求無病無上安隐涅槃。
求無老.無死.無愁憂戚.無穢污無上安隐涅槃已。
往詣郁陀羅羅摩子所。
問曰。
郁陀羅。
我欲于汝法中學。
為可爾不。
郁陀羅羅摩子答我曰。
賢者。
我無不可。
汝欲學便學。
我複問曰。
郁陀羅。
汝羅摩子。
自知自覺自作證何等法耶。
郁陀羅羅摩子答我曰。
賢者。
度一切無所有處。
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
賢者。
我父羅摩自知自覺自作證。
謂此法也。
我複作是念。
不但羅摩獨有此信。
我亦有此信。
不但羅摩獨有此精進。
我亦有此精進。
不但羅摩獨有此慧。
我亦有此慧。
羅摩自知自覺自作證此法。
我何故不得自知自覺自作證此法耶。
我欲證此法故。
便獨住遠離.空安靖處。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我獨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