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觀望處好。
當數念彼。
彼如是知。
空于人想。
空無事想。
然有不空。
唯一地想。
若有疲勞。
因人想故。
我無是也。
若有疲勞。
因無事想故。
我亦無是。
唯有疲勞。
因一地想故。
若彼中無者。
以此故。
彼見是空。
若彼有餘者。
彼見真實有。
阿難。
是謂行真實.空.不颠倒也。
複次。
阿難。
比丘若欲多行空者。
彼比丘莫念無事想。
莫念地想。
當數念一無量空處想。
彼如是知。
空無事想。
空于地想。
然有不空。
唯一無量空處想。
若有疲勞。
因無事想故。
我無是也。
若有疲勞。
因地想故。
我亦無是。
唯有疲勞。
因一無量空處想故。
若彼中無者。
以此故。
彼見是空。
若彼有餘者。
彼見真實有。
阿難。
是謂行真實.空.不颠倒也。
複次。
阿難。
比丘若欲多行空者。
彼比丘莫念地想。
莫念無量空處想。
當數念一無量識處想。
彼如是知。
空于地想。
空無量空處想。
然有不空。
唯一無量識處想。
若有疲勞。
因地想故。
我無是也。
若有疲勞。
因無量空處想故。
我亦無是。
唯有疲勞。
因一無量識處想故。
若彼中無者。
以此故。
彼見是空。
若彼有餘者。
彼見真實有。
阿難。
是謂行真實.空.不颠倒也。
複次。
阿難。
比丘若欲多行空者。
彼比丘莫念無量空處想。
莫念無量識處想。
當數念一無所有處想。
彼如是知。
空無量空處想。
空無量識處想。
然有不空。
唯一無所有處想。
若有疲勞。
因無量空處想故。
我無是也。
若有疲勞。
因無量識處想故。
我亦無是。
唯有疲勞。
因一無所有處想故。
若彼中無者。
以此故。
彼見是空。
若彼有餘者。
彼見真實有。
阿難。
是謂行真實.空.不颠倒也。
複次。
阿難。
比丘若欲多行空者。
彼比丘莫念無量識處想。
莫念無所有處想。
當數念一無想心定。
彼如是知。
空無量識處想。
空無所有處想。
然有不空。
唯一無想心定。
若有疲勞。
因無量識處想故。
我無是也。
若有疲勞。
因無所有處想故。
我亦無是。
唯有疲勞。
因一無想心定故。
若彼中無者。
以此故。
彼見是空。
若彼有餘者。
彼見真實有。
阿難。
是謂行真實.空.不颠倒也。
彼作是念。
我本無想心定。
本所行.本所思。
若本所行.本所思者。
我不樂彼。
不求彼。
不應住彼。
如是知.如是見。
欲漏心解脫。
有漏.無明漏心解脫。
解脫已。
便知解脫。
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彼如是知。
空欲漏。
空有漏.空無明漏。
然有不空。
唯此我身六處命存。
若有疲勞。
因欲漏故。
我無是也。
若有疲勞。
因有漏.無明漏故。
我亦無是。
唯有疲勞。
因此我身六處命存故。
若彼中無者。
以此故。
彼見是空。
若彼有餘者。
彼見真實有。
阿難。
是謂行真實.空.不颠倒也。
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
阿難。
若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彼一切行此真實.空.不颠倒。
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
阿難。
若當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彼一切行此真實.空.不颠倒。
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
阿難。
若今現在我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我亦行此真實.空.不颠倒。
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
阿難。
汝當如是學。
我亦行此真實.空.不颠倒。
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
是故。
阿難。
當學如是。
佛說如是。
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小空經第四竟(千四百二十三字)。
(一九一)中阿含雙品大空經第五(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釋中迦維羅衛。
在尼拘類園。
爾時。
世尊過夜平旦。
著衣持缽。
入迦維羅衛而行乞食。
食訖中後。
往詣加羅差摩釋精舍。
爾時。
加羅差摩釋精舍敷衆多床座。
衆多比丘于中住止。
彼時。
世尊從加羅差摩釋精舍出。
往詣加羅釋精舍。
爾時。
尊者阿難與衆多比丘在加羅釋精舍中集作衣業。
尊者阿難遙見佛來。
見已出迎。
取佛衣缽。
還敷床座。
汲水洗足。
佛洗足已。
于加羅釋精舍坐尊者阿難所敷之座。
告曰。
阿難。
加羅差摩釋精舍敷衆多床座。
衆多比丘于中住止。
尊者阿難白曰。
唯然。
世尊。
加羅差摩釋精舍敷衆多床座。
衆多比丘于中住止。
所以者何。
我今作衣業。
時。
世尊複告阿難曰。
比丘不可欲嘩說.樂于嘩說.合會嘩說.欲衆.樂衆.合會于衆.不欲離衆.不樂獨住遠離之處。
若有比丘欲嘩說.樂于嘩說.合會嘩說.欲衆.樂衆.合會于衆.不欲離衆.不樂獨住遠離處者。
謂有樂.聖樂.無欲之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之樂.非生死樂。
若得如是樂。
易不難得者。
終無是處。
阿難。
若有比丘不欲嘩說。
不樂嘩說。
不合會嘩說。
不欲于衆。
不樂于衆。
不合會衆。
欲離于衆。
常樂獨住遠離處者。
謂有樂.聖樂.無欲之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之樂.非生死樂。
若得如是樂。
易不難得者。
必有是處。
阿難。
比丘不可欲嘩說.樂于嘩說.合會嘩說.欲衆.樂衆.合會于衆.不欲離衆.不樂獨住遠離之處。
若有比丘欲嘩說.樂于嘩說.合會嘩說.欲衆.樂衆.合會于衆.不欲離衆.不樂獨住遠離處者。
得時愛樂心解脫。
及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
終無是處。
阿難。
若有比丘不欲嘩說。
不樂嘩說。
不合會嘩說。
不欲于衆。
不樂于衆。
不合會衆。
欲離于衆。
常樂獨住遠離處者。
得時愛樂心解脫。
及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
必有是處。
所以者何。
我不見有一色令我欲樂。
彼色敗壞變易。
異時生愁戚啼哭.憂苦.懊惱。
以是故我此異住處正覺盡覺。
謂度一切色想行于外空。
阿難。
我行此住處已。
生歡悅。
我此歡悅。
一切身覺正念正智。
生喜.生止.生樂.生定。
如我此定。
一切身覺正念正智。
阿難。
或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共來詣我。
我便為彼行如是如是心。
遠離。
樂無欲。
我亦複為彼說法。
勸助于彼。
阿難。
若比丘欲多行空者。
彼比丘當持内心住止令一定。
彼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已。
當念内空。
阿難。
若比丘作如是說我不持内心住止。
不令一定。
念内空者。
當知彼比丘大自疲勞。
阿難。
雲何比丘持内心住止令一定耶。
比丘者。
此身離生喜.樂。
漬.盡潤漬。
普遍充滿。
離生喜.樂。
無處不遍。
阿難。
猶人沐浴。
器盛澡豆。
以水澆和。
和令作丸。
漬.盡潤漬。
普遍充滿。
内外周密。
無處有漏。
如是。
阿難。
比丘此身離生喜.樂。
漬.盡潤漬。
普遍充滿。
離生喜.樂。
無處不遍。
阿難。
如是比丘持内心住止令得一定。
彼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已。
當念内空。
彼念内空已。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内空也。
阿難。
若比丘觀時。
則知念内空。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内空者。
彼比丘當念外空。
彼念外空已。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外空也。
阿難。
若比丘觀時。
則知念外空。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外空者。
彼比丘當念内外空。
彼念内外空已。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内外空也。
阿難。
若比丘觀時。
則知念内外空。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内外空者。
彼比丘當念不移動。
彼念不移動已。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不移動也。
阿難。
若比丘觀時。
則知念不移動。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不移動者。
彼比丘彼彼心于彼彼定。
禦複禦。
習複習。
軟複軟。
善快柔和。
攝樂遠離。
若彼心于彼彼定。
禦複禦。
習複習。
軟複軟。
善快柔和。
攝樂遠離已。
當以内空成就遊。
彼内空成就遊已。
心不移動。
趣向于近。
得清澄住。
解于内空。
阿難。
如是比丘觀時。
則知内空成就遊。
心不移動。
趣向于近。
得清澄住。
解于内空者。
是謂正知。
阿難。
比丘當以外空成就遊。
彼外空成就遊已。
心不移動。
趣向于近。
得清澄住。
解于外空。
阿難。
如是比丘觀時。
則知外空成就遊。
心不移動。
趣向于近。
得
當數念彼。
彼如是知。
空于人想。
空無事想。
然有不空。
唯一地想。
若有疲勞。
因人想故。
我無是也。
若有疲勞。
因無事想故。
我亦無是。
唯有疲勞。
因一地想故。
若彼中無者。
以此故。
彼見是空。
若彼有餘者。
彼見真實有。
阿難。
是謂行真實.空.不颠倒也。
複次。
阿難。
比丘若欲多行空者。
彼比丘莫念無事想。
莫念地想。
當數念一無量空處想。
彼如是知。
空無事想。
空于地想。
然有不空。
唯一無量空處想。
若有疲勞。
因無事想故。
我無是也。
若有疲勞。
因地想故。
我亦無是。
唯有疲勞。
因一無量空處想故。
若彼中無者。
以此故。
彼見是空。
若彼有餘者。
彼見真實有。
阿難。
是謂行真實.空.不颠倒也。
複次。
阿難。
比丘若欲多行空者。
彼比丘莫念地想。
莫念無量空處想。
當數念一無量識處想。
彼如是知。
空于地想。
空無量空處想。
然有不空。
唯一無量識處想。
若有疲勞。
因地想故。
我無是也。
若有疲勞。
因無量空處想故。
我亦無是。
唯有疲勞。
因一無量識處想故。
若彼中無者。
以此故。
彼見是空。
若彼有餘者。
彼見真實有。
阿難。
是謂行真實.空.不颠倒也。
複次。
阿難。
比丘若欲多行空者。
彼比丘莫念無量空處想。
莫念無量識處想。
當數念一無所有處想。
彼如是知。
空無量空處想。
空無量識處想。
然有不空。
唯一無所有處想。
若有疲勞。
因無量空處想故。
我無是也。
若有疲勞。
因無量識處想故。
我亦無是。
唯有疲勞。
因一無所有處想故。
若彼中無者。
以此故。
彼見是空。
若彼有餘者。
彼見真實有。
阿難。
是謂行真實.空.不颠倒也。
複次。
阿難。
比丘若欲多行空者。
彼比丘莫念無量識處想。
莫念無所有處想。
當數念一無想心定。
彼如是知。
空無量識處想。
空無所有處想。
然有不空。
唯一無想心定。
若有疲勞。
因無量識處想故。
我無是也。
若有疲勞。
因無所有處想故。
我亦無是。
唯有疲勞。
因一無想心定故。
若彼中無者。
以此故。
彼見是空。
若彼有餘者。
彼見真實有。
阿難。
是謂行真實.空.不颠倒也。
彼作是念。
我本無想心定。
本所行.本所思。
若本所行.本所思者。
我不樂彼。
不求彼。
不應住彼。
如是知.如是見。
欲漏心解脫。
有漏.無明漏心解脫。
解脫已。
便知解脫。
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彼如是知。
空欲漏。
空有漏.空無明漏。
然有不空。
唯此我身六處命存。
若有疲勞。
因欲漏故。
我無是也。
若有疲勞。
因有漏.無明漏故。
我亦無是。
唯有疲勞。
因此我身六處命存故。
若彼中無者。
以此故。
彼見是空。
若彼有餘者。
彼見真實有。
阿難。
是謂行真實.空.不颠倒也。
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
阿難。
若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彼一切行此真實.空.不颠倒。
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
阿難。
若當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彼一切行此真實.空.不颠倒。
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
阿難。
若今現在我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我亦行此真實.空.不颠倒。
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
阿難。
汝當如是學。
我亦行此真實.空.不颠倒。
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
是故。
阿難。
當學如是。
佛說如是。
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小空經第四竟(千四百二十三字)。
(一九一)中阿含雙品大空經第五(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釋中迦維羅衛。
在尼拘類園。
爾時。
世尊過夜平旦。
著衣持缽。
入迦維羅衛而行乞食。
食訖中後。
往詣加羅差摩釋精舍。
爾時。
加羅差摩釋精舍敷衆多床座。
衆多比丘于中住止。
彼時。
世尊從加羅差摩釋精舍出。
往詣加羅釋精舍。
爾時。
尊者阿難與衆多比丘在加羅釋精舍中集作衣業。
尊者阿難遙見佛來。
見已出迎。
取佛衣缽。
還敷床座。
汲水洗足。
佛洗足已。
于加羅釋精舍坐尊者阿難所敷之座。
告曰。
阿難。
加羅差摩釋精舍敷衆多床座。
衆多比丘于中住止。
尊者阿難白曰。
唯然。
世尊。
加羅差摩釋精舍敷衆多床座。
衆多比丘于中住止。
所以者何。
我今作衣業。
時。
世尊複告阿難曰。
比丘不可欲嘩說.樂于嘩說.合會嘩說.欲衆.樂衆.合會于衆.不欲離衆.不樂獨住遠離之處。
若有比丘欲嘩說.樂于嘩說.合會嘩說.欲衆.樂衆.合會于衆.不欲離衆.不樂獨住遠離處者。
謂有樂.聖樂.無欲之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之樂.非生死樂。
若得如是樂。
易不難得者。
終無是處。
阿難。
若有比丘不欲嘩說。
不樂嘩說。
不合會嘩說。
不欲于衆。
不樂于衆。
不合會衆。
欲離于衆。
常樂獨住遠離處者。
謂有樂.聖樂.無欲之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之樂.非生死樂。
若得如是樂。
易不難得者。
必有是處。
阿難。
比丘不可欲嘩說.樂于嘩說.合會嘩說.欲衆.樂衆.合會于衆.不欲離衆.不樂獨住遠離之處。
若有比丘欲嘩說.樂于嘩說.合會嘩說.欲衆.樂衆.合會于衆.不欲離衆.不樂獨住遠離處者。
得時愛樂心解脫。
及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
終無是處。
阿難。
若有比丘不欲嘩說。
不樂嘩說。
不合會嘩說。
不欲于衆。
不樂于衆。
不合會衆。
欲離于衆。
常樂獨住遠離處者。
得時愛樂心解脫。
及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
必有是處。
所以者何。
我不見有一色令我欲樂。
彼色敗壞變易。
異時生愁戚啼哭.憂苦.懊惱。
以是故我此異住處正覺盡覺。
謂度一切色想行于外空。
阿難。
我行此住處已。
生歡悅。
我此歡悅。
一切身覺正念正智。
生喜.生止.生樂.生定。
如我此定。
一切身覺正念正智。
阿難。
或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共來詣我。
我便為彼行如是如是心。
遠離。
樂無欲。
我亦複為彼說法。
勸助于彼。
阿難。
若比丘欲多行空者。
彼比丘當持内心住止令一定。
彼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已。
當念内空。
阿難。
若比丘作如是說我不持内心住止。
不令一定。
念内空者。
當知彼比丘大自疲勞。
阿難。
雲何比丘持内心住止令一定耶。
比丘者。
此身離生喜.樂。
漬.盡潤漬。
普遍充滿。
離生喜.樂。
無處不遍。
阿難。
猶人沐浴。
器盛澡豆。
以水澆和。
和令作丸。
漬.盡潤漬。
普遍充滿。
内外周密。
無處有漏。
如是。
阿難。
比丘此身離生喜.樂。
漬.盡潤漬。
普遍充滿。
離生喜.樂。
無處不遍。
阿難。
如是比丘持内心住止令得一定。
彼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已。
當念内空。
彼念内空已。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内空也。
阿難。
若比丘觀時。
則知念内空。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内空者。
彼比丘當念外空。
彼念外空已。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外空也。
阿難。
若比丘觀時。
則知念外空。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外空者。
彼比丘當念内外空。
彼念内外空已。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内外空也。
阿難。
若比丘觀時。
則知念内外空。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内外空者。
彼比丘當念不移動。
彼念不移動已。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不移動也。
阿難。
若比丘觀時。
則知念不移動。
其心移動。
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
不住不解于不移動者。
彼比丘彼彼心于彼彼定。
禦複禦。
習複習。
軟複軟。
善快柔和。
攝樂遠離。
若彼心于彼彼定。
禦複禦。
習複習。
軟複軟。
善快柔和。
攝樂遠離已。
當以内空成就遊。
彼内空成就遊已。
心不移動。
趣向于近。
得清澄住。
解于内空。
阿難。
如是比丘觀時。
則知内空成就遊。
心不移動。
趣向于近。
得清澄住。
解于内空者。
是謂正知。
阿難。
比丘當以外空成就遊。
彼外空成就遊已。
心不移動。
趣向于近。
得清澄住。
解于外空。
阿難。
如是比丘觀時。
則知外空成就遊。
心不移動。
趣向于近。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