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也。
如是。
浮彌。
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
彼作願行行邪梵行。
必不得果。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
必不得果。
所以者何。
以邪求果。
謂無道也。
浮彌。
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
彼作願行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所以者何。
以正求果。
謂有道也。
猶如有人欲得油者。
以笮具盛麻子。
以暖湯漬而取壓之。
彼必得油。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油。
以笮具盛麻子。
以暖湯漬而取壓之。
彼必得油。
所以者何。
以正求油。
謂壓麻子也。
如是。
浮彌。
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
彼作願行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所以者何。
以正求果。
謂有道也。
浮彌。
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
彼作願行行邪梵行。
必不得果。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
必不得果。
所以者何。
以邪求果。
謂無道也。
浮彌。
猶如有人欲得火者。
以濕木作火母。
以濕鑽鑽。
必不得火。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火。
以濕木作火母。
以濕鑽鑽。
必不得火。
所以者何。
以邪求火。
謂鑽濕木也。
如是。
浮彌。
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
彼作願行行邪梵行。
必不得果。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
必不得果。
所以者何。
以邪求果。
謂無道也。
浮彌。
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
彼作願行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所以者何。
以正求果。
謂有道也。
浮彌。
猶如有人欲得火者。
以燥木作火母。
以燥鑽鑽。
彼必得火。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火。
以燥木作火母。
以燥鑽鑽。
彼必得火。
所以者何。
以正求火。
謂鑽燥木也。
如是。
浮彌。
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
彼作願行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所以者何。
以正求果。
謂有道也。
浮彌。
若汝為王童子說此四喻者。
王童子聞已必大歡喜。
供養于汝。
盡其形壽。
謂衣被.飲食.卧具.湯藥及餘種種諸生活具。
尊者浮彌白曰。
世尊。
我本未曾聞此四喻。
何由得說。
唯今始從世尊聞之。
佛說如是。
尊者浮彌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浮彌經第二竟(二千八十三字)。
(一七四)中阿含心品受法經第三(第四分别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世間真實有四種受法。
雲何為四。
或有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
或有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
或有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
或有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
雲何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
或有沙門.梵志。
快莊嚴女共相娛樂。
作如是說。
此沙門.梵志于欲見當來有何恐怖。
有何災患。
而斷于欲。
施設斷欲。
此快莊嚴于女身體樂更樂觸。
彼與此女共相娛樂。
于中遊戲。
彼受此法。
成具足已。
身壞命終。
趣至惡處。
生地獄中。
方作是念。
彼沙門.梵志于欲見此當來恐怖。
見此災患故。
斷于欲。
施設斷欲。
我等因欲.诤欲.緣欲故。
受如是極苦.甚重苦也。
猶春後月。
日中極熱。
有葛藤子。
曰炙圯迸。
堕一娑羅樹下。
彼時。
娑羅樹神因此故而生恐怖。
于是。
彼樹神若邊傍種子村.神村.百谷.藥木有親親朋友樹神。
于種子見當來有恐怖.有災患故。
便往至彼樹神所。
而慰勞曰。
樹神勿怖。
樹神勿怖。
今此種子或為鹿食。
或孔雀食。
或風吹去。
或村火燒。
或野火燒。
或敗壞不成種子。
如是。
樹神。
汝得安隐。
若此種子非為鹿食。
非孔雀食。
非風吹去。
非村火燒。
非野火燒。
亦非敗壞不成種子。
此種子不缺不穿。
亦不剖坼。
不為風.雨.日所中傷。
得大雨漬。
便速生也。
彼樹神而作是念。
以何等故。
彼邊傍種子村.神村.百谷.藥木親親朋友樹神。
于種子見當來有何恐怖.有何災患。
而來慰勞我言。
樹神勿怖。
樹神勿怖。
樹神。
此種子或為鹿食。
或孔雀食。
或風吹去。
或村火燒。
或野火燒。
或敗壞不成種子。
如是。
樹神。
汝得安隐。
若此種子非為鹿食。
非孔雀食。
非風吹去。
非村火燒。
非野火燒。
亦非敗壞不成種子。
此種子不缺不穿。
亦不剖坼。
不為風.雨.日所中傷。
得大雨漬。
便速生也。
成莖枝葉柔軟成節。
觸體喜悅。
此莖枝葉
如是。
浮彌。
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
彼作願行行邪梵行。
必不得果。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
必不得果。
所以者何。
以邪求果。
謂無道也。
浮彌。
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
彼作願行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所以者何。
以正求果。
謂有道也。
猶如有人欲得油者。
以笮具盛麻子。
以暖湯漬而取壓之。
彼必得油。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油。
以笮具盛麻子。
以暖湯漬而取壓之。
彼必得油。
所以者何。
以正求油。
謂壓麻子也。
如是。
浮彌。
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
彼作願行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所以者何。
以正求果。
謂有道也。
浮彌。
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
彼作願行行邪梵行。
必不得果。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
必不得果。
所以者何。
以邪求果。
謂無道也。
浮彌。
猶如有人欲得火者。
以濕木作火母。
以濕鑽鑽。
必不得火。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火。
以濕木作火母。
以濕鑽鑽。
必不得火。
所以者何。
以邪求火。
謂鑽濕木也。
如是。
浮彌。
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
彼作願行行邪梵行。
必不得果。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
必不得果。
所以者何。
以邪求果。
謂無道也。
浮彌。
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
彼作願行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所以者何。
以正求果。
謂有道也。
浮彌。
猶如有人欲得火者。
以燥木作火母。
以燥鑽鑽。
彼必得火。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火。
以燥木作火母。
以燥鑽鑽。
彼必得火。
所以者何。
以正求火。
謂鑽燥木也。
如是。
浮彌。
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
彼作願行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
彼必得果。
所以者何。
以正求果。
謂有道也。
浮彌。
若汝為王童子說此四喻者。
王童子聞已必大歡喜。
供養于汝。
盡其形壽。
謂衣被.飲食.卧具.湯藥及餘種種諸生活具。
尊者浮彌白曰。
世尊。
我本未曾聞此四喻。
何由得說。
唯今始從世尊聞之。
佛說如是。
尊者浮彌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浮彌經第二竟(二千八十三字)。
(一七四)中阿含心品受法經第三(第四分别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世間真實有四種受法。
雲何為四。
或有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
或有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
或有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
或有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
雲何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
或有沙門.梵志。
快莊嚴女共相娛樂。
作如是說。
此沙門.梵志于欲見當來有何恐怖。
有何災患。
而斷于欲。
施設斷欲。
此快莊嚴于女身體樂更樂觸。
彼與此女共相娛樂。
于中遊戲。
彼受此法。
成具足已。
身壞命終。
趣至惡處。
生地獄中。
方作是念。
彼沙門.梵志于欲見此當來恐怖。
見此災患故。
斷于欲。
施設斷欲。
我等因欲.诤欲.緣欲故。
受如是極苦.甚重苦也。
猶春後月。
日中極熱。
有葛藤子。
曰炙圯迸。
堕一娑羅樹下。
彼時。
娑羅樹神因此故而生恐怖。
于是。
彼樹神若邊傍種子村.神村.百谷.藥木有親親朋友樹神。
于種子見當來有恐怖.有災患故。
便往至彼樹神所。
而慰勞曰。
樹神勿怖。
樹神勿怖。
今此種子或為鹿食。
或孔雀食。
或風吹去。
或村火燒。
或野火燒。
或敗壞不成種子。
如是。
樹神。
汝得安隐。
若此種子非為鹿食。
非孔雀食。
非風吹去。
非村火燒。
非野火燒。
亦非敗壞不成種子。
此種子不缺不穿。
亦不剖坼。
不為風.雨.日所中傷。
得大雨漬。
便速生也。
彼樹神而作是念。
以何等故。
彼邊傍種子村.神村.百谷.藥木親親朋友樹神。
于種子見當來有何恐怖.有何災患。
而來慰勞我言。
樹神勿怖。
樹神勿怖。
樹神。
此種子或為鹿食。
或孔雀食。
或風吹去。
或村火燒。
或野火燒。
或敗壞不成種子。
如是。
樹神。
汝得安隐。
若此種子非為鹿食。
非孔雀食。
非風吹去。
非村火燒。
非野火燒。
亦非敗壞不成種子。
此種子不缺不穿。
亦不剖坼。
不為風.雨.日所中傷。
得大雨漬。
便速生也。
成莖枝葉柔軟成節。
觸體喜悅。
此莖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