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習梵志正以此為梵志
明達于過去見樂及惡道
得無明盡說知是立牟尼
善知清淨心盡脫淫怒癡
成就于三明以此為三達
遠離不善法正住第一義
第一世所敬以此為無著
饒益天及人與眼滅壞诤
普知現視盡以此正盡覺
于是。
梵摩即從座起。
欲稽首佛足。
彼時大衆同時俱發高大音聲。
沙門瞿昙甚奇。
甚特。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所以者何。
此彌薩羅國所有梵志.居士者。
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
謂出生故。
梵志梵摩為父母所舉。
受生清淨。
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
生生無惡。
彼為沙門瞿昙極下意尊敬作禮。
供養奉事。
沙門瞿昙甚奇。
甚特。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所以者何。
此彌薩羅國所有梵志.居士者。
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
謂學書故。
梵志梵摩博聞總持。
誦過四典經。
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
彼為沙門瞿昙極下意尊敬作禮。
供養奉事。
沙門瞿昙甚奇。
甚特。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所以者何。
此彌薩羅國所有梵志.居士者。
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
謂财物故。
梵志梵摩極大富樂。
資财無量。
畜牧産業不可稱計。
封戶食邑種種具足食豐。
彌薩羅乃至水草木。
謂王摩竭陀未生怨鞞陀提子特與梵封。
彼為沙門瞿昙極下意尊敬作禮。
供養奉事。
沙門瞿昙甚奇。
甚特。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所以者何。
此彌薩羅國所有梵志.居士者。
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
謂壽命故。
梵志梵摩極大長老。
壽命具足。
年百二十六。
彼為沙門瞿昙極下意尊敬作禮。
供養奉事。
是時。
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大衆心之所念。
世尊知已。
告梵志梵摩。
止。
止。
梵志。
但心喜足。
可還複坐。
為汝說法。
梵志梵摩稽首佛足。
卻坐一面。
世尊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無量方便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已。
如諸佛法。
先說端政法。
聞者歡悅。
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
毀呰欲為災患。
生死為穢。
稱歎無欲為妙。
道品白淨。
為說是已。
佛知彼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升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蓋心。
有能有力受佛正法。
謂如諸佛所說正要。
世尊具為彼說苦.習.滅.道。
梵志梵摩即于座上見四聖谛。
苦.習.滅.道。
猶如白素。
易染為色。
如是梵摩即于座上見四聖谛。
苦.習.滅.道。
于是。
梵摩見法得法。
覺白淨法。
斷疑度惑。
更無餘尊。
不複由他。
無有猶豫。
已住果證。
于世尊法得無所畏。
即從座起。
稽首佛足。
世尊。
我今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
乃至命盡。
時。
梵志梵摩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唯願明日垂顧受請。
及比丘衆。
世尊為梵志梵摩故。
默然而受。
梵志梵摩知世尊默然受已。
稽首佛足。
繞三匝而去。
還歸其家。
即于其夜施設肴馔極妙上味.種種豐饒食啖含消。
施設已訖。
平旦敷床。
至時唱曰。
世尊。
飯食已辦。
唯聖知時。
于是。
世尊過夜平旦。
著衣持缽。
比丘翼從。
世尊在前。
往詣梵志梵摩家。
于比丘衆前敷座而坐。
梵志梵摩知世尊及比丘衆衆坐已定。
自行澡水。
以上味肴馔.種種豐饒食啖含消。
自手酙酌。
令極飽滿。
食訖收器。
行澡水竟。
取一小床。
坐受咒願。
梵志梵摩坐已。
世尊為彼說咒願曰。
咒火第一齋通音諸音本 王為人中尊海為江河長 月為星中明明照無過日 上下維諸方及一切世間 從人乃至天唯佛最第一 于是。
世尊為梵志梵摩說咒願已。
從座起去。
彌薩羅國住經數日。
攝衣持缽。
則便遊行至舍衛國。
展轉前進。
到舍衛國。
住勝林給孤獨園。
于是。
衆多比丘舍衛乞食時。
聞彼彌薩羅梵志梵摩以偈問佛事。
彼便命終。
諸比丘聞已。
食訖。
中後收舉衣缽。
澡洗手足。
以尼師檀著于肩上。
往詣佛所。
稽首作禮。
卻住一面。
白曰。
世尊。
我等衆多比丘平旦著衣。
持缽入舍衛乞食時。
聞彼彌薩羅梵志梵摩以偈問佛事。
彼便命終。
世尊。
彼至何處。
為生何許。
後世雲何。
世尊答曰。
比丘。
梵志梵摩極有大利。
最後知法。
為法故不煩勞我。
比丘。
梵志梵摩五下分結盡。
生彼得般涅槃。
得不退法。
不還此世。
爾時。
世尊記說梵摩得阿那含。
佛說如是。
梵志梵摩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梵摩經第十竟(六千七百七十六字)。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一(六千七百七十六字)
梵摩即從座起。
欲稽首佛足。
彼時大衆同時俱發高大音聲。
沙門瞿昙甚奇。
甚特。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所以者何。
此彌薩羅國所有梵志.居士者。
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
謂出生故。
梵志梵摩為父母所舉。
受生清淨。
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
生生無惡。
彼為沙門瞿昙極下意尊敬作禮。
供養奉事。
沙門瞿昙甚奇。
甚特。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所以者何。
此彌薩羅國所有梵志.居士者。
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
謂學書故。
梵志梵摩博聞總持。
誦過四典經。
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
彼為沙門瞿昙極下意尊敬作禮。
供養奉事。
沙門瞿昙甚奇。
甚特。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所以者何。
此彌薩羅國所有梵志.居士者。
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
謂财物故。
梵志梵摩極大富樂。
資财無量。
畜牧産業不可稱計。
封戶食邑種種具足食豐。
彌薩羅乃至水草木。
謂王摩竭陀未生怨鞞陀提子特與梵封。
彼為沙門瞿昙極下意尊敬作禮。
供養奉事。
沙門瞿昙甚奇。
甚特。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所以者何。
此彌薩羅國所有梵志.居士者。
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
謂壽命故。
梵志梵摩極大長老。
壽命具足。
年百二十六。
彼為沙門瞿昙極下意尊敬作禮。
供養奉事。
是時。
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大衆心之所念。
世尊知已。
告梵志梵摩。
止。
止。
梵志。
但心喜足。
可還複坐。
為汝說法。
梵志梵摩稽首佛足。
卻坐一面。
世尊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無量方便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已。
如諸佛法。
先說端政法。
聞者歡悅。
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
毀呰欲為災患。
生死為穢。
稱歎無欲為妙。
道品白淨。
為說是已。
佛知彼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升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蓋心。
有能有力受佛正法。
謂如諸佛所說正要。
世尊具為彼說苦.習.滅.道。
梵志梵摩即于座上見四聖谛。
苦.習.滅.道。
猶如白素。
易染為色。
如是梵摩即于座上見四聖谛。
苦.習.滅.道。
于是。
梵摩見法得法。
覺白淨法。
斷疑度惑。
更無餘尊。
不複由他。
無有猶豫。
已住果證。
于世尊法得無所畏。
即從座起。
稽首佛足。
世尊。
我今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
乃至命盡。
時。
梵志梵摩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唯願明日垂顧受請。
及比丘衆。
世尊為梵志梵摩故。
默然而受。
梵志梵摩知世尊默然受已。
稽首佛足。
繞三匝而去。
還歸其家。
即于其夜施設肴馔極妙上味.種種豐饒食啖含消。
施設已訖。
平旦敷床。
至時唱曰。
世尊。
飯食已辦。
唯聖知時。
于是。
世尊過夜平旦。
著衣持缽。
比丘翼從。
世尊在前。
往詣梵志梵摩家。
于比丘衆前敷座而坐。
梵志梵摩知世尊及比丘衆衆坐已定。
自行澡水。
以上味肴馔.種種豐饒食啖含消。
自手酙酌。
令極飽滿。
食訖收器。
行澡水竟。
取一小床。
坐受咒願。
梵志梵摩坐已。
世尊為彼說咒願曰。
咒火第一齋通音諸音本 王為人中尊海為江河長 月為星中明明照無過日 上下維諸方及一切世間 從人乃至天唯佛最第一 于是。
世尊為梵志梵摩說咒願已。
從座起去。
彌薩羅國住經數日。
攝衣持缽。
則便遊行至舍衛國。
展轉前進。
到舍衛國。
住勝林給孤獨園。
于是。
衆多比丘舍衛乞食時。
聞彼彌薩羅梵志梵摩以偈問佛事。
彼便命終。
諸比丘聞已。
食訖。
中後收舉衣缽。
澡洗手足。
以尼師檀著于肩上。
往詣佛所。
稽首作禮。
卻住一面。
白曰。
世尊。
我等衆多比丘平旦著衣。
持缽入舍衛乞食時。
聞彼彌薩羅梵志梵摩以偈問佛事。
彼便命終。
世尊。
彼至何處。
為生何許。
後世雲何。
世尊答曰。
比丘。
梵志梵摩極有大利。
最後知法。
為法故不煩勞我。
比丘。
梵志梵摩五下分結盡。
生彼得般涅槃。
得不退法。
不還此世。
爾時。
世尊記說梵摩得阿那含。
佛說如是。
梵志梵摩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梵摩經第十竟(六千七百七十六字)。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一(六千七百七十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