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四十

關燈
蘭若梵志即便舍杖。

    稽首佛足。

    白世尊曰。

    世尊為第一。

    世尊為大。

    世尊為最。

    世尊為勝。

    世尊為等。

    世尊為不等。

    世尊無與等等。

    世尊無障。

    世尊無障人。

    世尊。

    我今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

    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

    鞞蘭若梵志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黃蘆園經第六竟(千六百二字)。

     (一五八)中阿含梵志品頭那經第七(第四分别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

    頭那梵志中後彷徉。

    往詣佛所。

    共相問訊。

    卻坐一面。

    世尊問曰。

    頭那。

    若有問汝是梵志耶。

    汝梵志汝自稱說。

     梵志頭那答曰。

    瞿昙。

    若有正稱說梵志者。

    為父母所舉。

    受生清淨。

    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

    生生無惡。

    博聞總持。

    誦過四典經。

    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

    瞿昙。

    正稱說梵志者。

    即是我也。

    所以者何。

    我為父母所舉。

    受生清淨。

    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

    生生無惡。

    博聞總持。

    誦過四典經。

    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

     世尊告曰。

    頭那。

    我今問汝。

    随所解答。

    頭那。

    于意雲何。

    若昔有梵志壽終命過。

    誦持經書。

    流布經書。

    誦習典經。

    所謂夜吒.婆摩.婆摩提婆.毗奢蜜哆邏.夜陀揵尼.應疑羅娑.婆私吒.迦葉.婆羅婆.婆和。

    謂此施設五種梵志。

    有梵志猶如梵。

    有梵志似如天。

    有梵志不越界。

    有梵志越界。

    有梵志旃茶羅第五。

    頭那。

    此五種梵志。

    汝為似誰。

     頭那白曰。

    瞿昙略說此義。

    不廣分别。

    我不能知。

    唯願沙門瞿昙善說。

    令我知義。

     世尊告曰。

    頭那。

    谛聽。

    善思念之。

    我當為汝廣分别說。

     頭那白曰。

    唯然。

    瞿昙。

    頭那梵志受教而聽。

     佛言。

    頭那。

    雲何梵志猶如梵耶。

    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

    受生清淨。

    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

    生生無惡。

    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

    欲得經書。

    誦習典經。

    彼得經書。

    誦習典經已。

    為供養師求乞财物。

    如法。

    非不如法。

    雲何不如法。

    非田作。

    非治生。

    非書。

    非算。

    非數。

    非印。

    非手筆。

    非文章。

    非經。

    非詩。

    非以刀杖。

    非王從事。

    如法求乞。

    求乞财物供養于師。

    布施财物已。

    心與慈俱。

    遍滿一方成就遊。

    如是二三四方。

    四維上下。

    普周一切。

    心與慈俱。

    無結無怨。

    無恚無诤。

    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

    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如是悲.喜心與舍俱。

    無結無怨。

    無恚無诤。

    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

    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頭那。

    如是梵志猶如梵也。

     頭那。

    雲何梵志似如天耶。

    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

    受生清淨。

    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

    生生無惡。

    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

    欲得經書。

    誦習典經。

    彼得經書。

    誦習典經已。

    為供養師求乞财物。

    如法。

    非不如法。

    雲何不如法。

    非田作。

    非治生。

    非書。

    非算。

    非數。

    非印。

    非手筆。

    非文章。

    非經。

    非詩。

    非以刀杖。

    非王從事。

    如法求乞。

    求乞财物供養于師。

    布施财物已。

    行身妙行。

    口.意妙行。

    行身妙行。

    口.意妙行已。

    彼因緣此。

    身壞命終。

    必升善處。

    上生天中。

    頭那。

    如是梵志似如天也。

     頭那。

    雲何梵志不越界耶。

    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

    受生清淨。

    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

    生生無惡。

    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

    欲得經書。

    誦習典經。

    彼得經書。

    誦習典經已。

    為供養師求乞财物。

    如法。

    非不如法。

    雲何不如法。

    非田作。

    非治生。

    非書。

    非算。

    非數。

    非印。

    非手筆。

    非文章。

    非經。

    非詩。

    非以刀杖。

    非王從事。

    如法求乞。

    求乞财物供養于師。

    布施财物已。

    為自求妻。

    如法。

    非不如法。

    雲何不如法。

    梵志不如是。

    意向梵志女。

    令更相愛。

    相攝合會。

    彼趣梵志女。

    非不梵志女。

    亦非刹利女。

    不懷妊。

    不産生。

    頭那。

    以何等故梵志非趣懷妊。

    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淫。

    是故梵志非趣懷妊。

    頭那。

    以何等故梵志非趣産生。

    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恚。

    是故梵志不趣産生。

    頭那。

    彼所趣向。

    不為财物。

    不為憍慠。

    不為莊嚴。

    不為珓飾。

    但為子故。

    彼生子已。

    若有故梵志要誓處所界障。

    住彼.持彼。

    不越于彼。

    頭那。

    如是梵志不越界也。

     頭那。

    雲何梵志為越界耶。

    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

    受生清淨。

    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

    生生無惡。

    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

    欲得經書。

    誦習典經。

    彼得經書。

    誦習典經已。

    為供養師求乞财物。

    如法。

    非不如法。

    雲何不如法。

    非田作。

    非治生。

    非書。

    非算。

    非數。

    非印。

    非手筆。

    非文章。

    非經。

    非詩。

    非以刀杖。

    非王從事。

    如法求乞。

    求乞财物供養于師。

    布施财物已。

    為自求妻。

    如法。

    非不如法。

    雲何不如法。

    梵志不如是。

    意向梵志女。

    令更相愛。

    相攝合會。

    彼趣梵志女。

    非不梵志女。

    亦非刹利女。

    不懷妊。

    不産生。

    頭那。

    以何等故梵志不趣懷妊。

    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淫。

    是故梵志不趣懷妊。

    頭那。

    以何等故梵志不趣産生。

    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恚。

    是故梵志不趣産生。

    頭那。

    彼所趣向。

    不為财物。

    不為憍慠。

    不為莊嚴。

    不為珓飾。

    但為子故。

    彼生子已。

    若有故梵志要誓處所界障。

    不住止彼。

    不受持彼。

    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