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出家學道。
非在家也。
所以者何。
在家者多事。
多有所作。
多有結恨。
多有憎诤。
彼不能得守護誠谛。
瞿昙。
出家學道者少事。
少有所作。
少有結恨。
少有憎诤。
彼必能得守護誠谛。
瞿昙。
彼誠谛者。
我見多在出家學道。
非在家也。
所以者何。
在家者多事。
多有所作。
多有結恨。
多有憎诤。
彼不得行施。
不得誦習。
不得行苦行。
不得行梵行。
瞿昙。
出家學道者少事。
少有所作。
少有結恨。
少有憎诤。
彼得行施。
彼得誦習。
得行苦行。
得行梵行。
瞿昙。
行梵行者。
我見此法多在出家學道。
非在家也。
世尊告曰。
摩納。
若有梵志施設五法。
有大果報。
有大功德。
作福得善者。
我說是從心起。
雲何為心。
若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為修彼故。
摩納。
于意雲何。
若有比丘守護誠谛者。
彼因守護誠谛故。
得喜得悅。
摩納。
若有喜及悅。
善善相應。
我說是從心起。
雲何為心。
若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為修彼故。
如是彼得行施。
彼得誦習。
得行苦行。
得行梵行。
彼因行梵行故。
得喜得悅。
摩納。
若有喜及悅。
善善相應。
我說是從心起。
雲何為心。
若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彼心與慈俱。
遍滿一方成就遊。
如是二三四方。
四維上下。
普周一切。
心與慈俱。
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
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如是悲.喜心與舍俱。
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
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摩納。
猶如有人善吹于螺。
彼若有方未曾聞者。
彼于夜半而登高山。
極力吹螺。
出微妙聲。
遍滿四方。
如是比丘心與慈俱。
遍滿一方成就遊。
如是二三四方。
四維上下。
普周一切。
心與慈俱。
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
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如是悲.喜心與舍俱。
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
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摩納。
于意雲何。
若有求天。
要求天上故。
便行貪伺相應心。
令我作天及餘天。
若有求天。
要求天上故。
便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無量極廣善修。
心定意解。
遍滿成就遊。
令我作天及餘天。
汝觀于彼。
誰得作天及餘天耶。
鹦鹉摩納答曰。
瞿昙。
若此求天。
要求天上故。
便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無量極廣善修。
心定意解。
遍滿成就遊者。
我觀于彼必得作天或餘天也。
世尊問曰。
摩納。
于意雲何。
若有求梵天。
要求梵天上故。
便行貪伺相應心。
令我作梵天及餘梵天。
若有求梵天。
要求梵天上故。
便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無量極廣善修。
心定意解。
遍滿成就遊。
令我作梵天及餘梵天。
汝觀于彼。
誰得作梵天及餘梵天耶。
鹦鹉摩納答曰。
瞿昙。
若此求梵天。
要求梵天上故。
便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無量極廣善修。
心定意解。
遍滿成就遊者。
我觀于彼得作梵天或餘梵天。
鹦鹉摩納問曰。
瞿昙。
知梵道迹耶。
世尊告曰。
摩納。
我今問汝。
随所解答。
摩納。
于意雲何。
那羅歌邏村去此衆不遠耶。
鹦鹉摩納答曰。
不遠。
世尊告曰。
摩納。
于意雲何。
汝于此衆告一人曰。
汝往至彼那羅歌邏村。
到便即還。
彼受汝教。
速疾往至那羅歌邏村。
到便即還。
彼往返已。
汝問道路。
謂于那羅歌邏村往返出入事。
彼人甯住不能答耶。
鹦鹉摩納答世尊曰。
不也。
瞿昙。
世尊告曰。
摩納。
彼人往返于那羅歌邏村。
問道路事。
乃可得住而不能答。
若問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梵道迹者。
終不暫住而不能答。
鹦鹉摩納白世尊曰。
沙門瞿昙。
無著天祠。
此事具足。
謂問梵道迹能速答故。
世尊。
我已知。
善逝。
我已解。
世尊。
我今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
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
鹦鹉摩納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鹦鹉經第一竟(四千五百六十一字)。
(一五三)中阿含梵志品須閑提經第二(閑音呼奸反)(第四分别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拘樓瘦。
在婆羅婆第一靜室。
坐于草座。
爾時。
世尊過夜平旦。
著衣持缽。
入釰摩瑟昙次第乞食。
食訖。
中後還舉衣缽。
澡洗手足。
以尼師檀著于肩上。
往詣一林。
至晝行處。
爾時。
世尊入于彼林。
至一樹下。
敷尼師檀。
結加趺坐。
于是。
須閑提異學中後彷徉。
往詣婆羅婆第一靜室。
須閑提異學遙見婆羅婆第一靜室有布草座一脅卧處。
似師子卧。
似沙門卧。
似梵行卧。
須閑提異學見已。
問曰。
婆羅婆第一靜室。
誰有此草座一脅卧處。
似師子卧。
似沙門卧。
似梵行卧。
婆羅婆梵志答曰。
須閑提。
有沙門瞿昙釋種子。
舍釋宗族。
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
舍家.無家.學道。
覺無上正盡覺。
彼第一靜室有此草座一脅卧處。
似師子卧。
似沙門卧。
似梵行卧。
須閑提異學語曰。
婆羅婆。
我今不可見見。
不可聞聞。
謂我見沙門瞿昙卧處。
所以者何。
彼沙門瞿昙壞敗地。
壞敗地者。
無可用也。
婆羅婆語曰。
須閑提。
汝不應以此事罵彼沙門瞿昙。
所以者何。
彼沙門瞿昙多有慧。
刹利慧.梵志慧.居士慧.沙門慧。
若說慧者皆得聖智。
須閑提。
我欲以此義向彼沙門瞿昙說。
為可爾不。
須閑提語曰。
婆羅婆。
若欲說者。
則随汝意。
我無所違。
婆羅婆。
若見沙門瞿昙者。
我亦說此義。
所以者何。
彼沙門瞿昙敗壞地。
敗壞地者。
無可用也。
爾時。
世尊在晝行處。
以淨天耳出過于人。
聞婆羅婆梵志與須閑提異學共論此事。
世尊聞已。
則于晡時從燕坐起。
往詣婆羅婆梵志第一靜室。
于草座上敷尼師檀。
結加趺坐。
婆羅婆梵志遙見世尊在樹林間。
端政姝好。
猶星中月。
光耀炜晔。
晃若金山。
相好具足。
威神巍巍。
諸根寂定。
無有蔽礙。
成就調禦。
息心靜默。
見已。
進前往詣佛所。
共相問訊。
卻坐一面。
世尊問曰。
婆羅婆。
與須閑提異學共論此草坐處耶。
婆羅婆梵志答世尊曰。
如是。
瞿昙。
我亦欲以此事向沙門瞿
非在家也。
所以者何。
在家者多事。
多有所作。
多有結恨。
多有憎诤。
彼不能得守護誠谛。
瞿昙。
出家學道者少事。
少有所作。
少有結恨。
少有憎诤。
彼必能得守護誠谛。
瞿昙。
彼誠谛者。
我見多在出家學道。
非在家也。
所以者何。
在家者多事。
多有所作。
多有結恨。
多有憎诤。
彼不得行施。
不得誦習。
不得行苦行。
不得行梵行。
瞿昙。
出家學道者少事。
少有所作。
少有結恨。
少有憎诤。
彼得行施。
彼得誦習。
得行苦行。
得行梵行。
瞿昙。
行梵行者。
我見此法多在出家學道。
非在家也。
世尊告曰。
摩納。
若有梵志施設五法。
有大果報。
有大功德。
作福得善者。
我說是從心起。
雲何為心。
若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為修彼故。
摩納。
于意雲何。
若有比丘守護誠谛者。
彼因守護誠谛故。
得喜得悅。
摩納。
若有喜及悅。
善善相應。
我說是從心起。
雲何為心。
若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為修彼故。
如是彼得行施。
彼得誦習。
得行苦行。
得行梵行。
彼因行梵行故。
得喜得悅。
摩納。
若有喜及悅。
善善相應。
我說是從心起。
雲何為心。
若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彼心與慈俱。
遍滿一方成就遊。
如是二三四方。
四維上下。
普周一切。
心與慈俱。
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
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如是悲.喜心與舍俱。
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
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摩納。
猶如有人善吹于螺。
彼若有方未曾聞者。
彼于夜半而登高山。
極力吹螺。
出微妙聲。
遍滿四方。
如是比丘心與慈俱。
遍滿一方成就遊。
如是二三四方。
四維上下。
普周一切。
心與慈俱。
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
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如是悲.喜心與舍俱。
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極廣甚大。
無量善修。
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摩納。
于意雲何。
若有求天。
要求天上故。
便行貪伺相應心。
令我作天及餘天。
若有求天。
要求天上故。
便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無量極廣善修。
心定意解。
遍滿成就遊。
令我作天及餘天。
汝觀于彼。
誰得作天及餘天耶。
鹦鹉摩納答曰。
瞿昙。
若此求天。
要求天上故。
便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無量極廣善修。
心定意解。
遍滿成就遊者。
我觀于彼必得作天或餘天也。
世尊問曰。
摩納。
于意雲何。
若有求梵天。
要求梵天上故。
便行貪伺相應心。
令我作梵天及餘梵天。
若有求梵天。
要求梵天上故。
便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無量極廣善修。
心定意解。
遍滿成就遊。
令我作梵天及餘梵天。
汝觀于彼。
誰得作梵天及餘梵天耶。
鹦鹉摩納答曰。
瞿昙。
若此求梵天。
要求梵天上故。
便無結.無怨.無恚.無诤。
無量極廣善修。
心定意解。
遍滿成就遊者。
我觀于彼得作梵天或餘梵天。
鹦鹉摩納問曰。
瞿昙。
知梵道迹耶。
世尊告曰。
摩納。
我今問汝。
随所解答。
摩納。
于意雲何。
那羅歌邏村去此衆不遠耶。
鹦鹉摩納答曰。
不遠。
世尊告曰。
摩納。
于意雲何。
汝于此衆告一人曰。
汝往至彼那羅歌邏村。
到便即還。
彼受汝教。
速疾往至那羅歌邏村。
到便即還。
彼往返已。
汝問道路。
謂于那羅歌邏村往返出入事。
彼人甯住不能答耶。
鹦鹉摩納答世尊曰。
不也。
瞿昙。
世尊告曰。
摩納。
彼人往返于那羅歌邏村。
問道路事。
乃可得住而不能答。
若問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梵道迹者。
終不暫住而不能答。
鹦鹉摩納白世尊曰。
沙門瞿昙。
無著天祠。
此事具足。
謂問梵道迹能速答故。
世尊。
我已知。
善逝。
我已解。
世尊。
我今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
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
鹦鹉摩納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鹦鹉經第一竟(四千五百六十一字)。
(一五三)中阿含梵志品須閑提經第二(閑音呼奸反)(第四分别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拘樓瘦。
在婆羅婆第一靜室。
坐于草座。
爾時。
世尊過夜平旦。
著衣持缽。
入釰摩瑟昙次第乞食。
食訖。
中後還舉衣缽。
澡洗手足。
以尼師檀著于肩上。
往詣一林。
至晝行處。
爾時。
世尊入于彼林。
至一樹下。
敷尼師檀。
結加趺坐。
于是。
須閑提異學中後彷徉。
往詣婆羅婆第一靜室。
須閑提異學遙見婆羅婆第一靜室有布草座一脅卧處。
似師子卧。
似沙門卧。
似梵行卧。
須閑提異學見已。
問曰。
婆羅婆第一靜室。
誰有此草座一脅卧處。
似師子卧。
似沙門卧。
似梵行卧。
婆羅婆梵志答曰。
須閑提。
有沙門瞿昙釋種子。
舍釋宗族。
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
舍家.無家.學道。
覺無上正盡覺。
彼第一靜室有此草座一脅卧處。
似師子卧。
似沙門卧。
似梵行卧。
須閑提異學語曰。
婆羅婆。
我今不可見見。
不可聞聞。
謂我見沙門瞿昙卧處。
所以者何。
彼沙門瞿昙壞敗地。
壞敗地者。
無可用也。
婆羅婆語曰。
須閑提。
汝不應以此事罵彼沙門瞿昙。
所以者何。
彼沙門瞿昙多有慧。
刹利慧.梵志慧.居士慧.沙門慧。
若說慧者皆得聖智。
須閑提。
我欲以此義向彼沙門瞿昙說。
為可爾不。
須閑提語曰。
婆羅婆。
若欲說者。
則随汝意。
我無所違。
婆羅婆。
若見沙門瞿昙者。
我亦說此義。
所以者何。
彼沙門瞿昙敗壞地。
敗壞地者。
無可用也。
爾時。
世尊在晝行處。
以淨天耳出過于人。
聞婆羅婆梵志與須閑提異學共論此事。
世尊聞已。
則于晡時從燕坐起。
往詣婆羅婆梵志第一靜室。
于草座上敷尼師檀。
結加趺坐。
婆羅婆梵志遙見世尊在樹林間。
端政姝好。
猶星中月。
光耀炜晔。
晃若金山。
相好具足。
威神巍巍。
諸根寂定。
無有蔽礙。
成就調禦。
息心靜默。
見已。
進前往詣佛所。
共相問訊。
卻坐一面。
世尊問曰。
婆羅婆。
與須閑提異學共論此草坐處耶。
婆羅婆梵志答世尊曰。
如是。
瞿昙。
我亦欲以此事向沙門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