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相扶持。
彼在前者。
不見于後。
亦不見中。
彼在中者。
不見于前。
亦不見後。
彼在後者。
不見于中。
亦不見前。
摩納。
所說諸梵志輩亦複如是。
摩納。
前說信而後複說聞。
鹦鹉摩納嗔恚世尊。
憎嫉不悅。
诽謗世尊。
指擿世尊。
罵詈世尊。
應诽謗瞿昙。
應指瞿昙。
應堕瞿昙。
語世尊曰。
有一梵志。
名弗袈裟裟羅。
姓直清淨化。
彼作是說。
若有沙門.梵志。
于人上法有知有見。
現我得者。
我聞是已。
便大笑之。
意不相可。
虛妄不真。
亦不如法。
雲何人生人中。
自說得人上法。
若于人上法言我知我見者。
此事不然。
于是。
世尊便作是念。
鹦鹉摩納都題子嗔恚于我。
憎嫉不悅。
诽謗于我。
指擿于我。
罵詈于我。
應诽謗瞿昙。
應指瞿昙。
應堕瞿昙。
而語我曰。
瞿昙。
有梵志名弗袈裟裟羅。
姓直清淨化。
彼作是說。
若有沙門.梵志。
于人上法有知有見。
現我得者。
我聞是已。
便大笑之。
意不相可。
虛妄不真。
亦不如法。
雲何人生人中。
自說得人上法。
若于人上法言我知我見者。
此事不然。
世尊知已。
告曰。
摩納。
梵志弗袈裟裟羅姓直清淨化。
彼知一切沙門.梵志心之所念。
然後作是說。
若有沙門.梵志。
于人上法有知有見。
現我得者。
我聞是已。
便大笑之。
意不相可。
虛妄不真。
亦不如法。
雲何人生人中。
自說得人上法。
若于人上法言我知我見者。
此事不然耶。
鹦鹉摩納答曰。
瞿昙。
梵志弗袈裟裟羅姓直清淨化。
自有一婢。
名曰不尼。
尚不能知心之所念。
況複欲知一切沙門.梵志心之所念耶。
若使知者。
終無是處。
世尊告曰。
猶人生盲。
彼作是說。
無黑白色。
亦無見黑白色者。
無好惡色。
亦無見好惡色。
無長短色。
亦無見長短色。
無近遠色。
亦無見近遠色。
無粗細色。
亦無見粗細色。
我初不見不知。
是故無色。
彼生盲人作如是說。
為真實耶。
鹦鹉摩納答世尊曰。
不也。
瞿昙。
所以者何。
有黑白色。
亦有見黑白色者。
有好惡色。
亦有見好惡色。
有長短色。
亦有見長短色。
有近遠色。
亦有見近遠色。
有粗細色。
亦有見粗細色。
若言我初不見不知。
是故無色。
彼生盲人作是說者。
為不真實。
摩納。
梵志弗袈裟裟羅姓直清淨化。
彼所說者。
非如生盲無目人耶。
鹦鹉摩納答世尊曰。
如盲。
瞿昙。
世尊告曰。
摩納。
于意雲何。
若昔有梵志壽終命過。
誦持經書。
流布經書。
誦習典經。
謂商伽梵志.生聞梵志.弗袈裟裟羅梵志及汝父都題。
若彼所說。
可不可.有真無真.有高有下耶。
鹦鹉摩納答世尊曰。
若昔有梵志壽終命過。
誦持經書。
流布經書。
誦習典經。
謂商伽梵志.生聞梵志.弗袈裟裟羅梵志及我父都題。
彼所說者。
于我意者。
欲令可。
莫令不可。
欲令真。
莫令不真。
欲令高。
莫令下。
彼時。
世尊問曰。
摩納。
梵志弗袈裟裟羅姓直清淨化。
彼所說者。
非為不可.無有可耶。
非為不真.無有真耶。
非為至下.無有高耶。
鹦鹉摩納答世尊曰。
實爾。
瞿昙。
複次。
摩納。
有五法作障礙。
作覆蓋。
作盲無目。
能滅智慧。
唐自疲勞。
不得涅槃。
雲何為五。
摩納。
欲第一法作障礙。
作覆蓋。
作盲無目。
能滅智慧。
唐自疲勞。
不得涅槃。
摩納。
恚.身見.戒取。
疑第五法作障礙。
作覆蓋。
作盲無目。
能滅智慧。
唐自疲勞。
不得涅槃。
摩納。
于意雲何。
為此五法之所障礙。
覆蓋.陰纏。
彼若欲觀自義。
觀他義。
觀俱義。
及知一切沙門.梵志心之所念者。
終無是處。
摩納。
梵志弗袈裟裟羅姓直清淨化。
為欲所染。
欲所穢染。
欲觸欲猗。
著于欲。
入于欲中。
不見災患。
不知出要而行于欲。
彼為此五法之所障礙。
覆蓋.陰纏。
彼若欲觀自義。
觀他義。
觀俱義。
及知一切沙門.梵志心之所念者。
終無是處。
複次。
摩納。
有五欲功德。
愛念意樂。
彼有愛色欲相應。
甚可于樂。
雲何為五。
目知色。
耳知聲。
鼻知香。
舌知味。
身知觸。
摩納。
于意雲何。
衆生因此五欲功德故。
生樂生喜。
不複是過耶。
鹦鹉摩納白世尊曰。
如是。
瞿昙。
世尊問曰。
摩納。
于意雲何。
若因草木而然火。
及離草木而然火。
何者光[火*僉]最上.最妙.最勝耶。
鹦鹉摩納白曰。
瞿昙。
若離草木而然火者。
終無是處。
唯有如意足力。
瞿昙。
若離草木而然火者。
彼光[火*僉]最上.最妙.最勝。
世尊告曰。
如是。
如是。
摩納。
若離草木而然火者。
終無是處。
唯有如意足力。
若離草木而然火者。
彼光[火*僉]最上.最妙.最勝。
我今假說。
摩納。
如因草木而然火者。
如是衆生所生喜樂。
謂因欲.惡不善之法。
不得舍樂及于止息。
摩納。
如離草木而然火者。
如是衆生所生舍樂。
謂因離欲。
從諸善法而得舍樂及于止息。
世尊告曰。
摩納。
于意雲何。
有一梵志作齋行施。
或從東方有刹利童子來。
彼作是說。
我于其中得第一座.第一澡水.第一飲食。
彼于其中不得第一座.第一澡水.第一飲食。
便生怨恨而懷憎嫉。
或從南方有梵志童子來。
彼作是說。
我于其中得淨妙食。
彼于其中不得淨妙食。
便生怨恨而懷憎嫉。
或從西方有居士童子來。
彼作是說。
我于其中得豐饒食。
彼于其中不得豐饒食。
便生怨恨而懷憎嫉。
或從北方有工師童子來。
彼作是說。
我于其中得豐足食。
彼于其中不得豐足食。
便生怨恨而懷憎嫉。
摩納。
彼諸梵志行如是施。
施設何等報耶。
鹦鹉摩納白曰。
瞿昙。
梵志不如是心行于布施。
使他生怨恨而懷憎嫉。
瞿昙。
當知梵志以愍傷心而行于施。
以愍傷心而行施已。
便得大福。
世尊告曰。
摩納。
梵志非為施設第六法。
有大果報。
有大功德。
作福得善耶。
鹦鹉摩納答世尊曰。
如是。
瞿昙。
世尊問曰。
摩納。
若有梵志施設五法。
有大果報。
有大功德。
作福得善。
汝見此法多在何處。
為在家耶。
為出家學道耶。
鹦鹉摩納答曰。
瞿昙。
若有梵志施設五法。
有大果報。
有大功德。
作福得善。
我見此法多在
彼在前者。
不見于後。
亦不見中。
彼在中者。
不見于前。
亦不見後。
彼在後者。
不見于中。
亦不見前。
摩納。
所說諸梵志輩亦複如是。
摩納。
前說信而後複說聞。
鹦鹉摩納嗔恚世尊。
憎嫉不悅。
诽謗世尊。
指擿世尊。
罵詈世尊。
應诽謗瞿昙。
應指瞿昙。
應堕瞿昙。
語世尊曰。
有一梵志。
名弗袈裟裟羅。
姓直清淨化。
彼作是說。
若有沙門.梵志。
于人上法有知有見。
現我得者。
我聞是已。
便大笑之。
意不相可。
虛妄不真。
亦不如法。
雲何人生人中。
自說得人上法。
若于人上法言我知我見者。
此事不然。
于是。
世尊便作是念。
鹦鹉摩納都題子嗔恚于我。
憎嫉不悅。
诽謗于我。
指擿于我。
罵詈于我。
應诽謗瞿昙。
應指瞿昙。
應堕瞿昙。
而語我曰。
瞿昙。
有梵志名弗袈裟裟羅。
姓直清淨化。
彼作是說。
若有沙門.梵志。
于人上法有知有見。
現我得者。
我聞是已。
便大笑之。
意不相可。
虛妄不真。
亦不如法。
雲何人生人中。
自說得人上法。
若于人上法言我知我見者。
此事不然。
世尊知已。
告曰。
摩納。
梵志弗袈裟裟羅姓直清淨化。
彼知一切沙門.梵志心之所念。
然後作是說。
若有沙門.梵志。
于人上法有知有見。
現我得者。
我聞是已。
便大笑之。
意不相可。
虛妄不真。
亦不如法。
雲何人生人中。
自說得人上法。
若于人上法言我知我見者。
此事不然耶。
鹦鹉摩納答曰。
瞿昙。
梵志弗袈裟裟羅姓直清淨化。
自有一婢。
名曰不尼。
尚不能知心之所念。
況複欲知一切沙門.梵志心之所念耶。
若使知者。
終無是處。
世尊告曰。
猶人生盲。
彼作是說。
無黑白色。
亦無見黑白色者。
無好惡色。
亦無見好惡色。
無長短色。
亦無見長短色。
無近遠色。
亦無見近遠色。
無粗細色。
亦無見粗細色。
我初不見不知。
是故無色。
彼生盲人作如是說。
為真實耶。
鹦鹉摩納答世尊曰。
不也。
瞿昙。
所以者何。
有黑白色。
亦有見黑白色者。
有好惡色。
亦有見好惡色。
有長短色。
亦有見長短色。
有近遠色。
亦有見近遠色。
有粗細色。
亦有見粗細色。
若言我初不見不知。
是故無色。
彼生盲人作是說者。
為不真實。
摩納。
梵志弗袈裟裟羅姓直清淨化。
彼所說者。
非如生盲無目人耶。
鹦鹉摩納答世尊曰。
如盲。
瞿昙。
世尊告曰。
摩納。
于意雲何。
若昔有梵志壽終命過。
誦持經書。
流布經書。
誦習典經。
謂商伽梵志.生聞梵志.弗袈裟裟羅梵志及汝父都題。
若彼所說。
可不可.有真無真.有高有下耶。
鹦鹉摩納答世尊曰。
若昔有梵志壽終命過。
誦持經書。
流布經書。
誦習典經。
謂商伽梵志.生聞梵志.弗袈裟裟羅梵志及我父都題。
彼所說者。
于我意者。
欲令可。
莫令不可。
欲令真。
莫令不真。
欲令高。
莫令下。
彼時。
世尊問曰。
摩納。
梵志弗袈裟裟羅姓直清淨化。
彼所說者。
非為不可.無有可耶。
非為不真.無有真耶。
非為至下.無有高耶。
鹦鹉摩納答世尊曰。
實爾。
瞿昙。
複次。
摩納。
有五法作障礙。
作覆蓋。
作盲無目。
能滅智慧。
唐自疲勞。
不得涅槃。
雲何為五。
摩納。
欲第一法作障礙。
作覆蓋。
作盲無目。
能滅智慧。
唐自疲勞。
不得涅槃。
摩納。
恚.身見.戒取。
疑第五法作障礙。
作覆蓋。
作盲無目。
能滅智慧。
唐自疲勞。
不得涅槃。
摩納。
于意雲何。
為此五法之所障礙。
覆蓋.陰纏。
彼若欲觀自義。
觀他義。
觀俱義。
及知一切沙門.梵志心之所念者。
終無是處。
摩納。
梵志弗袈裟裟羅姓直清淨化。
為欲所染。
欲所穢染。
欲觸欲猗。
著于欲。
入于欲中。
不見災患。
不知出要而行于欲。
彼為此五法之所障礙。
覆蓋.陰纏。
彼若欲觀自義。
觀他義。
觀俱義。
及知一切沙門.梵志心之所念者。
終無是處。
複次。
摩納。
有五欲功德。
愛念意樂。
彼有愛色欲相應。
甚可于樂。
雲何為五。
目知色。
耳知聲。
鼻知香。
舌知味。
身知觸。
摩納。
于意雲何。
衆生因此五欲功德故。
生樂生喜。
不複是過耶。
鹦鹉摩納白世尊曰。
如是。
瞿昙。
世尊問曰。
摩納。
于意雲何。
若因草木而然火。
及離草木而然火。
何者光[火*僉]最上.最妙.最勝耶。
鹦鹉摩納白曰。
瞿昙。
若離草木而然火者。
終無是處。
唯有如意足力。
瞿昙。
若離草木而然火者。
彼光[火*僉]最上.最妙.最勝。
世尊告曰。
如是。
如是。
摩納。
若離草木而然火者。
終無是處。
唯有如意足力。
若離草木而然火者。
彼光[火*僉]最上.最妙.最勝。
我今假說。
摩納。
如因草木而然火者。
如是衆生所生喜樂。
謂因欲.惡不善之法。
不得舍樂及于止息。
摩納。
如離草木而然火者。
如是衆生所生舍樂。
謂因離欲。
從諸善法而得舍樂及于止息。
世尊告曰。
摩納。
于意雲何。
有一梵志作齋行施。
或從東方有刹利童子來。
彼作是說。
我于其中得第一座.第一澡水.第一飲食。
彼于其中不得第一座.第一澡水.第一飲食。
便生怨恨而懷憎嫉。
或從南方有梵志童子來。
彼作是說。
我于其中得淨妙食。
彼于其中不得淨妙食。
便生怨恨而懷憎嫉。
或從西方有居士童子來。
彼作是說。
我于其中得豐饒食。
彼于其中不得豐饒食。
便生怨恨而懷憎嫉。
或從北方有工師童子來。
彼作是說。
我于其中得豐足食。
彼于其中不得豐足食。
便生怨恨而懷憎嫉。
摩納。
彼諸梵志行如是施。
施設何等報耶。
鹦鹉摩納白曰。
瞿昙。
梵志不如是心行于布施。
使他生怨恨而懷憎嫉。
瞿昙。
當知梵志以愍傷心而行于施。
以愍傷心而行施已。
便得大福。
世尊告曰。
摩納。
梵志非為施設第六法。
有大果報。
有大功德。
作福得善耶。
鹦鹉摩納答世尊曰。
如是。
瞿昙。
世尊問曰。
摩納。
若有梵志施設五法。
有大果報。
有大功德。
作福得善。
汝見此法多在何處。
為在家耶。
為出家學道耶。
鹦鹉摩納答曰。
瞿昙。
若有梵志施設五法。
有大果報。
有大功德。
作福得善。
我見此法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