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葉。
亦無節戾。
清淨真實。
得正住立。
爾時。
尊者傍耆舍亦在衆中。
于是。
尊者傍耆舍即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唯然。
世尊加我威力。
唯願善逝加我威力。
令我在佛及比丘衆前。
以如義相應而作贊頌。
世尊告曰。
傍耆舍。
随汝所欲。
于是。
尊者傍耆舍在佛及比丘衆前。
以如義相應而贊頌曰。
今十五請日集坐五百衆 斷除諸結縛無礙有盡仙 清淨光明照解脫一切有 生老病死盡漏滅所作辦 調悔及疑結慢有漏已盡 拔斷愛結刺上醫無複有 勇猛如師子一切恐畏除 已度于生死諸漏已滅訖 猶如轉輪王群臣所圍繞 悉領一切地乃至于大海 如是勇猛伏無上商人主 弟子樂恭敬三達離死怖 一切是佛子永除枝葉節 轉無上法輪稽首第一尊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請請經第五竟(千一十三字)。
(一二二)中阿含大品瞻波經第六(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瞻波。
在恒伽池邊。
爾時。
世尊月十五日說從解脫時。
于比丘衆前敷座而坐。
世尊坐已。
即便入定。
以他心智觀察衆心。
觀衆心已。
至初夜竟。
默然而坐。
于是。
有一比丘即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初夜已訖。
佛及比丘衆集坐來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爾時。
世尊默然不答。
于是。
世尊複至中夜默然而坐。
彼一比丘再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初夜已過。
中夜将訖。
佛及比丘衆集坐來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世尊亦再默然不答。
于是。
世尊複至後夜默然而坐。
彼一比丘三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初夜既過。
中夜複訖。
後夜垂盡。
将向欲明。
明出不久。
佛及比丘衆集坐極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爾時。
世尊告彼比丘。
于此衆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彼時。
尊者大目揵連亦在衆中。
于是。
尊者大目揵連便作是念。
世尊為何比丘而說此衆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我甯可入如其像定。
以如其像定他心之智觀察衆心。
尊者大目揵連即入如其像定。
以如其像定他心之智觀察衆心。
尊者大目揵連便知世尊所為比丘說此衆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于是。
尊者大目揵連即從定起。
至彼比丘前。
牽臂将出。
開門置外。
癡人遠去。
莫于此住。
不複得與比丘衆會。
從今已去。
非是比丘。
閉門下鑰。
還詣佛所。
稽首佛足。
卻坐一面。
白曰。
世尊所為比丘說此衆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者。
我已逐出。
世尊。
初夜既過。
中夜複訖。
後夜垂盡。
将向欲明。
明出不久。
佛及比丘衆集坐極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世尊告曰。
大目揵連。
彼愚癡人當得大罪。
觸娆世尊及比丘衆。
大目揵連。
若使如來在不淨衆說從解脫者。
彼人則便頭破七分。
是故。
大目揵連。
汝等從今已後說從解脫。
如來不複說從解脫。
所以者何。
如是。
大目揵連。
或有癡人正知出入。
善觀分别。
屈申低仰。
儀容庠序。
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
行住坐卧.眠寤語默。
皆正知之。
似如真梵行。
至諸真梵行所。
彼或不知。
大目揵連。
若諸梵行知者。
便作是念。
是沙門污。
是沙門辱。
是沙門憎。
是沙門刺。
知已。
便當共擯棄之。
所以者何。
莫令污染諸梵行者。
大目揵連。
猶如居士有良稻田。
或有麥田。
生草名穢麥。
其根相似。
莖.節.葉.花皆亦似麥。
後生實已。
居士見之。
便作是念。
是麥污辱。
是麥憎刺。
知已便拔。
擲棄于外。
所以者何。
莫令污穢餘真好麥。
如是。
大目揵連。
或有癡人正知出入。
善觀分别。
屈伸低仰。
儀容庠序。
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
行住坐卧.眠寤語默。
皆正知之。
似如真梵行。
至諸真梵行所。
彼或不知。
大目揵連。
若諸梵行知者。
便作是念。
是沙門污。
是沙門辱。
是沙門憎。
是沙門刺。
知已。
便當共擯棄之。
所以者何。
莫令污染諸梵行者。
大目揵連。
猶如居士秋時揚谷。
谷聚之中若有成實者。
揚便止住。
若不成實及秕糠者。
便随風去。
居士見已。
即持掃帚。
掃治令淨。
所以者何。
莫令污雜餘淨好稻。
如是。
大目揵連。
或有癡人正知出入。
善觀分别。
屈伸低仰。
儀容庠序。
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
行住坐卧.眠寤語默。
皆正知之。
似如真梵行。
至諸真梵行所。
彼或不知。
大目揵連。
若諸梵行知者。
便作是念。
是沙門污。
是沙門辱。
是沙門憎。
是沙門刺。
知已。
便當共擯棄之。
所以者何。
莫令污染諸梵行者。
大目揵連。
猶如居士為過泉水故。
作通水槽。
持斧入林。
扣打諸樹。
若堅實者。
其聲便小。
若空中者。
其聲便大。
居士知已。
便斫治節。
拟作通水槽。
如是。
大目揵連。
或有癡人正知出入。
善觀分别。
屈伸低仰。
儀容庠序。
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
行住坐卧.眠寤語默。
皆正知之。
似如真梵行。
至諸真梵行所。
彼或不知。
大目揵連。
若諸梵行知者。
便作是念。
是沙門污。
是沙門辱。
是沙門憎。
是沙門刺。
知已。
便當共擯棄之。
所以者何。
莫令污染諸梵行者。
于是。
世尊說此頌曰。
共會集當知惡欲憎嫉恚 不語結恨悭嫉妒谄欺诳 在衆詐言息屏處稱沙門 陰作諸惡行惡見不守護 欺诳妄語言如是當知彼 往集不與會擯棄不共止 欺詐诳說多非息稱說息 知時具淨行擯棄遠離彼 清淨共清淨常當共和合 和合得安隐如是得苦邊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瞻波經第六竟(一千三百五十一字)。
(一二三)中阿含大品沙門二十億經第七(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
尊者沙門二十億亦遊舍衛國。
在闇林中。
前夜.後夜學習不眠。
精勤正住。
修習道品。
于是。
尊者沙門二十億安靜獨住。
宴坐思惟。
心作是念。
若有世尊弟子精勤學習正法.律者。
我為第一。
然諸漏心不得解脫。
我父母家極大富樂。
多有錢财。
我今甯可舍戒罷道行。
欲布施修諸福業耶。
爾時。
世尊以他心智知尊者沙門二十億心之所念。
便告一比丘。
汝往至彼。
呼沙門二十億來。
于是。
一比丘白曰。
唯然。
即從坐起。
稽首禮足。
繞三匝而去。
往至尊者沙
亦無節戾。
清淨真實。
得正住立。
爾時。
尊者傍耆舍亦在衆中。
于是。
尊者傍耆舍即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唯然。
世尊加我威力。
唯願善逝加我威力。
令我在佛及比丘衆前。
以如義相應而作贊頌。
世尊告曰。
傍耆舍。
随汝所欲。
于是。
尊者傍耆舍在佛及比丘衆前。
以如義相應而贊頌曰。
今十五請日集坐五百衆 斷除諸結縛無礙有盡仙 清淨光明照解脫一切有 生老病死盡漏滅所作辦 調悔及疑結慢有漏已盡 拔斷愛結刺上醫無複有 勇猛如師子一切恐畏除 已度于生死諸漏已滅訖 猶如轉輪王群臣所圍繞 悉領一切地乃至于大海 如是勇猛伏無上商人主 弟子樂恭敬三達離死怖 一切是佛子永除枝葉節 轉無上法輪稽首第一尊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請請經第五竟(千一十三字)。
(一二二)中阿含大品瞻波經第六(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瞻波。
在恒伽池邊。
爾時。
世尊月十五日說從解脫時。
于比丘衆前敷座而坐。
世尊坐已。
即便入定。
以他心智觀察衆心。
觀衆心已。
至初夜竟。
默然而坐。
于是。
有一比丘即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初夜已訖。
佛及比丘衆集坐來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爾時。
世尊默然不答。
于是。
世尊複至中夜默然而坐。
彼一比丘再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初夜已過。
中夜将訖。
佛及比丘衆集坐來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世尊亦再默然不答。
于是。
世尊複至後夜默然而坐。
彼一比丘三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初夜既過。
中夜複訖。
後夜垂盡。
将向欲明。
明出不久。
佛及比丘衆集坐極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爾時。
世尊告彼比丘。
于此衆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彼時。
尊者大目揵連亦在衆中。
于是。
尊者大目揵連便作是念。
世尊為何比丘而說此衆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我甯可入如其像定。
以如其像定他心之智觀察衆心。
尊者大目揵連即入如其像定。
以如其像定他心之智觀察衆心。
尊者大目揵連便知世尊所為比丘說此衆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于是。
尊者大目揵連即從定起。
至彼比丘前。
牽臂将出。
開門置外。
癡人遠去。
莫于此住。
不複得與比丘衆會。
從今已去。
非是比丘。
閉門下鑰。
還詣佛所。
稽首佛足。
卻坐一面。
白曰。
世尊所為比丘說此衆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者。
我已逐出。
世尊。
初夜既過。
中夜複訖。
後夜垂盡。
将向欲明。
明出不久。
佛及比丘衆集坐極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世尊告曰。
大目揵連。
彼愚癡人當得大罪。
觸娆世尊及比丘衆。
大目揵連。
若使如來在不淨衆說從解脫者。
彼人則便頭破七分。
是故。
大目揵連。
汝等從今已後說從解脫。
如來不複說從解脫。
所以者何。
如是。
大目揵連。
或有癡人正知出入。
善觀分别。
屈申低仰。
儀容庠序。
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
行住坐卧.眠寤語默。
皆正知之。
似如真梵行。
至諸真梵行所。
彼或不知。
大目揵連。
若諸梵行知者。
便作是念。
是沙門污。
是沙門辱。
是沙門憎。
是沙門刺。
知已。
便當共擯棄之。
所以者何。
莫令污染諸梵行者。
大目揵連。
猶如居士有良稻田。
或有麥田。
生草名穢麥。
其根相似。
莖.節.葉.花皆亦似麥。
後生實已。
居士見之。
便作是念。
是麥污辱。
是麥憎刺。
知已便拔。
擲棄于外。
所以者何。
莫令污穢餘真好麥。
如是。
大目揵連。
或有癡人正知出入。
善觀分别。
屈伸低仰。
儀容庠序。
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
行住坐卧.眠寤語默。
皆正知之。
似如真梵行。
至諸真梵行所。
彼或不知。
大目揵連。
若諸梵行知者。
便作是念。
是沙門污。
是沙門辱。
是沙門憎。
是沙門刺。
知已。
便當共擯棄之。
所以者何。
莫令污染諸梵行者。
大目揵連。
猶如居士秋時揚谷。
谷聚之中若有成實者。
揚便止住。
若不成實及秕糠者。
便随風去。
居士見已。
即持掃帚。
掃治令淨。
所以者何。
莫令污雜餘淨好稻。
如是。
大目揵連。
或有癡人正知出入。
善觀分别。
屈伸低仰。
儀容庠序。
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
行住坐卧.眠寤語默。
皆正知之。
似如真梵行。
至諸真梵行所。
彼或不知。
大目揵連。
若諸梵行知者。
便作是念。
是沙門污。
是沙門辱。
是沙門憎。
是沙門刺。
知已。
便當共擯棄之。
所以者何。
莫令污染諸梵行者。
大目揵連。
猶如居士為過泉水故。
作通水槽。
持斧入林。
扣打諸樹。
若堅實者。
其聲便小。
若空中者。
其聲便大。
居士知已。
便斫治節。
拟作通水槽。
如是。
大目揵連。
或有癡人正知出入。
善觀分别。
屈伸低仰。
儀容庠序。
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
行住坐卧.眠寤語默。
皆正知之。
似如真梵行。
至諸真梵行所。
彼或不知。
大目揵連。
若諸梵行知者。
便作是念。
是沙門污。
是沙門辱。
是沙門憎。
是沙門刺。
知已。
便當共擯棄之。
所以者何。
莫令污染諸梵行者。
于是。
世尊說此頌曰。
共會集當知惡欲憎嫉恚 不語結恨悭嫉妒谄欺诳 在衆詐言息屏處稱沙門 陰作諸惡行惡見不守護 欺诳妄語言如是當知彼 往集不與會擯棄不共止 欺詐诳說多非息稱說息 知時具淨行擯棄遠離彼 清淨共清淨常當共和合 和合得安隐如是得苦邊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瞻波經第六竟(一千三百五十一字)。
(一二三)中阿含大品沙門二十億經第七(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
尊者沙門二十億亦遊舍衛國。
在闇林中。
前夜.後夜學習不眠。
精勤正住。
修習道品。
于是。
尊者沙門二十億安靜獨住。
宴坐思惟。
心作是念。
若有世尊弟子精勤學習正法.律者。
我為第一。
然諸漏心不得解脫。
我父母家極大富樂。
多有錢财。
我今甯可舍戒罷道行。
欲布施修諸福業耶。
爾時。
世尊以他心智知尊者沙門二十億心之所念。
便告一比丘。
汝往至彼。
呼沙門二十億來。
于是。
一比丘白曰。
唯然。
即從坐起。
稽首禮足。
繞三匝而去。
往至尊者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