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二十

關燈
東晉罽賓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八一)中阿含長壽王品念身經第十(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鴦隻國中。

    與大比丘衆俱。

    往詣阿和那揵尼住處。

     爾時。

    世尊過夜平旦。

    著衣持缽。

    入阿和那而行乞食。

    食訖。

    中後收舉衣缽。

    澡洗手足。

    以尼師檀著于肩上。

    往詣一林。

    入彼林中。

    至一樹下。

    敷尼師檀。

    結跏趺坐。

     爾時。

    衆多比丘于中食後。

    集坐講堂。

    共論此事。

    諸賢。

    世尊甚奇。

    甚特。

    修習念身。

    分别廣布。

    極知極觀。

    極修習。

    極護治。

    善具善行。

    在一心中。

    佛說念身有大果報。

    得眼.有目見第一義。

     爾時。

    世尊在于宴坐。

    以淨天耳出過于人。

    聞諸比丘于中食後。

    集坐講堂。

    共論此事。

    諸賢。

    世尊甚奇。

    甚特。

    修習念身。

    分别廣布。

    極知極觀。

    極修習。

    極護治。

    善具善行。

    在一心中。

    佛說念身有大果報。

    得眼.有目見第一義。

    世尊聞已。

    則于晡時從宴坐起。

    往詣講堂比丘衆前。

    敷座而坐。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向共論何事耶。

    以何事故集坐講堂。

     時。

    諸比丘白曰。

    世尊。

    我等諸比丘于中食後。

    集坐講堂。

    共論此事。

    諸賢。

    世尊甚奇。

    甚特。

    修習念身。

    分别廣布。

    極知極觀。

    極修習。

    極護治。

    善具善行。

    在一心中。

    佛說念身有大果報。

    得眼.有目見第一義。

    世尊。

    我等向共論如此事。

    以此事故。

    集坐講堂。

     世尊複告諸比丘曰。

    雲何我說修習念身。

    分别廣布。

    得大果報。

     時。

    諸比丘白世尊曰。

    世尊為法本。

    世尊為法主。

    法由世尊。

    惟願說之。

    我等聞已。

    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

    汝等谛聽。

    善思念之。

    我當為汝分别其義。

    時。

    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

    雲何比丘修習念身。

    比丘者。

    行則知行。

    住則知住。

    坐則知坐。

    卧則知卧。

    眠則知眠。

    寤則知寤。

    眠寤則知眠寤。

    如是比丘随其身行。

    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斷心諸患而得定心。

    得定心已。

    則知上如真。

    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複次。

    比丘修習念身。

    比丘者。

    正知出入。

    善觀分别。

    屈伸低仰。

    儀容庠序。

    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

    行住坐卧.眠寤語默皆正知之。

    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斷心諸患而得定心。

    得定心已。

    則知上如真。

    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複次。

    比丘修習念身。

    比丘者。

    生惡不善念。

    以善法念治斷滅止。

    猶木工師.木工弟子。

    彼持墨繩。

    用拼于木。

    則以利斧斫治令直。

    如是比丘生惡不善念。

    以善法念治斷滅止。

    如是比丘随其身行。

    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斷心諸患而得定心。

    得定心已。

    則知上如真。

    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複次。

    比丘修習念身。

    比丘者。

    齒齒相著。

    舌逼上腭。

    以心治心。

    治斷滅止。

    猶二力士捉一羸人。

    處處旋捉。

    自在打鍛。

    如是比丘齒齒相著。

    舌逼上腭。

    以心治心。

    治斷滅止。

    如是比丘随其身行。

    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斷心諸患而得定心。

    得定心已。

    則知上如真。

    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複次。

    比丘修習念身。

    比丘者。

    念入息即知念入息。

    念出息即知念出息。

    入息長即知入息長。

    出息長即知出息長。

    入息短即知入息短。

    出息短即知出息短。

    學一切身息入。

    學一切身息出。

    學止身行息入。

    學止口行息出。

    如是比丘随其身行。

    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斷心諸患而得定心。

    得定心已。

    則知上如真。

    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複次。

    比丘修習念身。

    比丘者。

    離生喜樂。

    漬身潤澤。

    普遍充滿于此身中。

    離生喜樂無處不遍。

    猶工浴人器盛澡豆。

    水和成抟。

    水漬潤澤。

    普遍充滿無處不周。

    如是比丘離生喜樂。

    漬身潤澤。

    普遍充滿于此身中。

    離生喜樂無處不遍。

    如是比丘随其身行。

    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斷心諸患而得定心。

    得定心已。

    則知上如真。

    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複次。

    比丘修習念身。

    比丘者。

    定生喜樂。

    漬身潤澤。

    普遍充滿于此身中。

    定生喜樂無處不遍。

    猶如山泉。

    極淨澄清。

    充滿盈流。

    四方水來。

    無緣得入。

    即彼泉底。

    水自湧出。

    盈流于外。

    漬山潤澤。

    普遍充滿無處不周。

    如是比丘定生喜樂。

    漬身潤澤。

    普遍充滿于此身中。

    定生喜樂無處不遍。

    如是比丘随其身行。

    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斷心諸患而得定心。

    得定心已。

    則知上如真。

    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複次。

    比丘修習念身。

    比丘者。

    無喜生樂。

    漬身潤澤。

    普遍充滿于此身中。

    無喜生樂無處不遍。

    猶青蓮華。

    紅.赤.白蓮。

    水生水長。

    在于水底。

    根莖華葉。

    悉漬潤澤。

    普遍充滿無處不周。

    如是比丘無喜生樂。

    漬身潤澤。

    普遍充滿于此身中。

    無喜生樂無處不遍。

    如是比丘随其身行。

    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斷心諸患而得定心。

    得定心已。

    則知上如真。

    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複次。

    比丘修習念身。

    比丘者。

    于此身中。

    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

    于此身中。

    以清淨心無處不遍。

    猶有一人。

    被七肘衣或八肘衣。

    從頭至足。

    于此身體無處不覆。

    如是比丘于此身中。

    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

    于此身中。

    以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