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如是行.如是學。
如是修習而廣布。
便于處得心淨。
于處得心淨已。
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動。
或以慧為解。
彼于後時。
身壞命終。
因本意故。
必至不動。
是謂第二說淨不動道。
複次。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
若現世欲及後世欲。
若現世色及後世色。
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
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
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彼于爾時必得不動想。
彼如是行.如是學。
如是修習而廣布。
便于處得心淨。
于處得心淨已。
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動。
或以慧為解。
彼于後時。
身壞命終。
因本意故。
必至不動。
是謂第三說淨不動道。
複次。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
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
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
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彼于爾時得無所有處想。
彼如是行.如是學。
如是修習而廣布。
便于處得心淨。
于處得心淨已。
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動。
或以慧為解。
彼于後時。
身壞命終。
因本意故。
必至不動。
是謂第一說淨無所有處道。
複次。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
此世空空于神.神所有。
空有常。
空有恒。
空長存。
空不變易。
彼如是行.如是學。
如是修習而廣布。
便于處得心淨。
于處得心淨已。
比丘者或于此得入無所有處。
或以慧為解。
彼于後時。
身壞命終。
因本意故。
必至無所有處。
是謂第二說淨無所有處道。
複次。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
我非為他而有所為。
亦非自為而有所為。
彼如是行.如是學。
如是修習而廣布。
便于處得心淨。
于處得心淨已。
比丘者或于此得入無所有處。
或以慧為解。
彼于後時。
身壞命終。
因本意故。
必至無所有處。
是謂第三說淨無所有處道。
複次。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
若現世欲及後世欲。
若現世色及後世色。
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
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無所有處想。
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彼于爾時而得無想。
彼如是行.如是學。
如是修習而廣布。
便于處得心淨。
于處得心淨已。
比丘者或于此得入無想。
或以慧為解。
彼于後時。
身壞命終。
因本意故。
必至無想處。
是謂說淨無想道。
是時。
尊者阿難執拂侍佛。
于是。
尊者阿難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若有比丘如是行。
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
若本有者。
便盡得舍。
世尊。
比丘行如是。
彼為盡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
阿難。
此事不定。
或有得者。
或有不得。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比丘雲何行不得般涅槃。
世尊告曰。
阿難。
若比丘如是行。
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
若本有者。
便盡得舍。
阿難。
若比丘樂彼舍.著彼舍.住彼舍者。
阿難。
比丘行如是。
必不得般涅槃。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比丘若有所受。
不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
阿難。
若比丘有所受者。
彼必不得般涅槃也。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彼比丘為何所受。
世尊告曰。
阿難。
行中有餘。
謂有想無想處。
于有中第一。
彼比丘受。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彼比丘受餘行耶。
世尊告曰。
阿難。
如是比丘受餘行也。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比丘雲何行必得般涅槃。
世尊告曰。
阿難。
若比丘如是行。
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
若本有者。
便盡得舍。
阿難。
若比丘不樂彼舍.不著彼舍.不住彼舍者。
阿難。
比丘行如是。
必得般涅槃。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比丘若無所受。
必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
阿難。
若比丘無所受。
必得般涅槃。
爾時。
尊者阿難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已說淨不動道。
已說淨無所有處道。
已說淨無想道。
已說無餘涅槃。
世尊。
雲何聖解脫耶。
世尊告曰。
阿難。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
若現世欲及後世欲。
若現世色及後世色。
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
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無所有處想.無想想。
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是謂自己有。
若自己有者。
是生.是老.是病.是死。
阿難。
若有此法。
一切盡滅無餘不複有者。
彼則無生。
無老.病.死。
聖如是觀。
若有者必是解脫法。
若有無餘涅槃者是名甘露。
彼如是觀.如是見。
必得欲漏心解脫。
有漏.無明漏心解脫。
解脫已。
便知解脫。
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阿難。
我今為汝已說淨不動道。
已說淨無所有處道。
已說淨無想道。
已說無餘涅槃。
已說聖解脫。
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
憐念愍傷。
求義及饒益。
求安隐快樂者。
我今已作。
汝等當複自作。
至無事處。
至林樹下。
空安靜處燕坐思惟。
勿得放逸。
勤加精進。
莫令後悔。
此是我之教敕。
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
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淨不動道經第四竟(千七百八十七字)。
(七六)中阿含長壽王品郁伽支羅經第五(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郁伽支羅。
在恒水池岸。
爾時。
一比丘則于晡時從燕坐起。
往詣佛所。
稽首佛足。
卻坐一面。
白曰。
世尊。
唯願為我善略說法。
從法世尊聞已。
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因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故。
族姓子所為。
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者。
唯無上梵行訖。
于現法中自知自覺。
自作證成就遊。
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世尊告曰。
比丘當如是學。
令心得住。
在内不動無量善修。
複觀内身如身。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貪。
意無憂戚。
複觀外身如身。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貪。
意無憂戚。
複觀内外身如身。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貪。
意無憂戚。
比丘。
如此之定。
去時.來時當善修習。
住時.坐時.卧時.眠時.寤時.眠寤時亦當修習。
複次。
亦當修習有覺有觀定.無覺少觀定。
修習無覺無觀定。
亦當修習喜共俱定.樂共俱定.定共俱定。
修習舍共俱定。
比丘。
若修此定極善修者。
比丘。
當複更修觀内覺如覺。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貪。
意無憂戚。
複觀外覺如覺。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貪。
意無憂戚。
複觀内外覺如覺。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貪。
意無憂戚。
比丘。
如此之定。
去時.來時當善修習。
住時.坐時.卧時.眠時.寤時.眠寤時亦當修習。
複次。
亦當修習有覺有觀定.無覺少觀定。
修習無覺無觀定。
亦當修習喜共俱定.樂共俱定.定共俱定。
修習舍共俱定。
比丘。
若修此定極善修者。
比丘。
當複更修觀内心如心。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貪。
意無憂戚。
複觀外心如心。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
如是修習而廣布。
便于處得心淨。
于處得心淨已。
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動。
或以慧為解。
彼于後時。
身壞命終。
因本意故。
必至不動。
是謂第二說淨不動道。
複次。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
若現世欲及後世欲。
若現世色及後世色。
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
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
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彼于爾時必得不動想。
彼如是行.如是學。
如是修習而廣布。
便于處得心淨。
于處得心淨已。
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動。
或以慧為解。
彼于後時。
身壞命終。
因本意故。
必至不動。
是謂第三說淨不動道。
複次。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
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
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
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彼于爾時得無所有處想。
彼如是行.如是學。
如是修習而廣布。
便于處得心淨。
于處得心淨已。
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動。
或以慧為解。
彼于後時。
身壞命終。
因本意故。
必至不動。
是謂第一說淨無所有處道。
複次。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
此世空空于神.神所有。
空有常。
空有恒。
空長存。
空不變易。
彼如是行.如是學。
如是修習而廣布。
便于處得心淨。
于處得心淨已。
比丘者或于此得入無所有處。
或以慧為解。
彼于後時。
身壞命終。
因本意故。
必至無所有處。
是謂第二說淨無所有處道。
複次。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
我非為他而有所為。
亦非自為而有所為。
彼如是行.如是學。
如是修習而廣布。
便于處得心淨。
于處得心淨已。
比丘者或于此得入無所有處。
或以慧為解。
彼于後時。
身壞命終。
因本意故。
必至無所有處。
是謂第三說淨無所有處道。
複次。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
若現世欲及後世欲。
若現世色及後世色。
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
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無所有處想。
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彼于爾時而得無想。
彼如是行.如是學。
如是修習而廣布。
便于處得心淨。
于處得心淨已。
比丘者或于此得入無想。
或以慧為解。
彼于後時。
身壞命終。
因本意故。
必至無想處。
是謂說淨無想道。
是時。
尊者阿難執拂侍佛。
于是。
尊者阿難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若有比丘如是行。
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
若本有者。
便盡得舍。
世尊。
比丘行如是。
彼為盡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
阿難。
此事不定。
或有得者。
或有不得。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比丘雲何行不得般涅槃。
世尊告曰。
阿難。
若比丘如是行。
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
若本有者。
便盡得舍。
阿難。
若比丘樂彼舍.著彼舍.住彼舍者。
阿難。
比丘行如是。
必不得般涅槃。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比丘若有所受。
不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
阿難。
若比丘有所受者。
彼必不得般涅槃也。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彼比丘為何所受。
世尊告曰。
阿難。
行中有餘。
謂有想無想處。
于有中第一。
彼比丘受。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彼比丘受餘行耶。
世尊告曰。
阿難。
如是比丘受餘行也。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比丘雲何行必得般涅槃。
世尊告曰。
阿難。
若比丘如是行。
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
若本有者。
便盡得舍。
阿難。
若比丘不樂彼舍.不著彼舍.不住彼舍者。
阿難。
比丘行如是。
必得般涅槃。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比丘若無所受。
必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
阿難。
若比丘無所受。
必得般涅槃。
爾時。
尊者阿難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已說淨不動道。
已說淨無所有處道。
已說淨無想道。
已說無餘涅槃。
世尊。
雲何聖解脫耶。
世尊告曰。
阿難。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
若現世欲及後世欲。
若現世色及後世色。
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
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無所有處想.無想想。
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
是謂自己有。
若自己有者。
是生.是老.是病.是死。
阿難。
若有此法。
一切盡滅無餘不複有者。
彼則無生。
無老.病.死。
聖如是觀。
若有者必是解脫法。
若有無餘涅槃者是名甘露。
彼如是觀.如是見。
必得欲漏心解脫。
有漏.無明漏心解脫。
解脫已。
便知解脫。
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阿難。
我今為汝已說淨不動道。
已說淨無所有處道。
已說淨無想道。
已說無餘涅槃。
已說聖解脫。
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
憐念愍傷。
求義及饒益。
求安隐快樂者。
我今已作。
汝等當複自作。
至無事處。
至林樹下。
空安靜處燕坐思惟。
勿得放逸。
勤加精進。
莫令後悔。
此是我之教敕。
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
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淨不動道經第四竟(千七百八十七字)。
(七六)中阿含長壽王品郁伽支羅經第五(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郁伽支羅。
在恒水池岸。
爾時。
一比丘則于晡時從燕坐起。
往詣佛所。
稽首佛足。
卻坐一面。
白曰。
世尊。
唯願為我善略說法。
從法世尊聞已。
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
因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
修行精勤故。
族姓子所為。
剃除須發。
著袈裟衣。
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者。
唯無上梵行訖。
于現法中自知自覺。
自作證成就遊。
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
知如真。
世尊告曰。
比丘當如是學。
令心得住。
在内不動無量善修。
複觀内身如身。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貪。
意無憂戚。
複觀外身如身。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貪。
意無憂戚。
複觀内外身如身。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貪。
意無憂戚。
比丘。
如此之定。
去時.來時當善修習。
住時.坐時.卧時.眠時.寤時.眠寤時亦當修習。
複次。
亦當修習有覺有觀定.無覺少觀定。
修習無覺無觀定。
亦當修習喜共俱定.樂共俱定.定共俱定。
修習舍共俱定。
比丘。
若修此定極善修者。
比丘。
當複更修觀内覺如覺。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貪。
意無憂戚。
複觀外覺如覺。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貪。
意無憂戚。
複觀内外覺如覺。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貪。
意無憂戚。
比丘。
如此之定。
去時.來時當善修習。
住時.坐時.卧時.眠時.寤時.眠寤時亦當修習。
複次。
亦當修習有覺有觀定.無覺少觀定。
修習無覺無觀定。
亦當修習喜共俱定.樂共俱定.定共俱定。
修習舍共俱定。
比丘。
若修此定極善修者。
比丘。
當複更修觀内心如心。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貪。
意無憂戚。
複觀外心如心。
行極精勤。
立正念.正智。
善自禦心。
令離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