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東晉罽賓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三六)未曾有法品地動經第五(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金剛國。
城名曰地。
爾時。
彼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于是。
尊者阿難見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尊者阿難見已恐怖。
舉身毛豎。
往詣佛所。
稽首禮足。
卻住一面。
白曰。
世尊。
今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于是。
世尊語尊者阿難曰。
如是。
阿難。
今地大動。
如是。
阿難。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有幾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世尊答曰。
阿難。
有三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雲何為三。
阿難。
此地止水上。
水止風上。
風依于空。
阿難。
有時空中大風起。
風起則水擾。
水擾則地動。
是謂第一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複次。
阿難。
比丘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心自在如意足。
彼于地作小想。
于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随所欲.随其意。
擾複擾。
震複震。
護比丘天亦複如是。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心自在如意足。
彼于地作小想。
于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随所欲.随其意。
擾複擾。
震複震。
是謂第二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複次。
阿難。
若如來不久過三月已當般涅槃。
由是之故。
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是謂第三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于是。
尊者阿難聞是語已。
悲泣涕零。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甚奇。
甚特。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成就功德。
得未曾有法。
所以者何。
謂如來不久過三月已當般涅槃。
是時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世尊語尊者阿難曰。
如是。
阿難。
如是。
阿難。
甚奇。
甚特。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成就功德。
得未曾有法。
所以者何。
謂如來不久過三月已當般涅槃。
是時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複次。
阿難。
我往詣無量百千刹利衆。
共坐談論。
令可彼意。
共坐定已。
如彼色像。
我色像亦然。
如彼音聲。
我音聲亦然。
如彼威儀禮節。
我威儀禮節亦然。
若彼問義。
我答彼義。
複次。
我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無量方便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已。
即彼處沒。
我既沒已。
彼不知誰。
為人。
為非人。
阿難。
如是甚奇。
甚特。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成就功德。
得未曾有法。
如是梵志衆.居士衆.沙門衆。
阿難。
我往詣無量百千四王天衆。
共坐談論。
令可彼意。
共坐定已。
如彼色像。
我色像亦然。
如彼音聲。
我音聲亦然。
如彼威儀禮節。
我威儀禮節亦然。
若彼問義。
我答彼義。
複次。
我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無量方便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已。
即彼處沒。
我既沒已。
彼不知誰。
為天。
為異天。
阿難。
如是甚奇。
甚特。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成就功德。
得未曾有法。
如是三十三天.[火*僉]摩天.兜率哆天.化樂天.他化樂天.梵身天.梵富樓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晃昱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挂礙天.受福天.果實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
阿難。
我往詣無量百千色究竟天衆。
共坐談論。
令可彼意。
共坐定已。
如彼色像。
我色像亦然。
如彼音聲。
我音聲亦然。
如彼威儀禮節。
我威儀禮節亦然。
若彼問義。
我答彼義。
複次。
我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無量方便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已。
即彼處沒。
我既沒已。
彼不知誰。
為天。
為異天。
阿難。
如是甚奇。
甚特。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成就功德。
得未曾有法。
佛說如是。
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地動經第五竟(一千二百三十三字)。
(三七)中阿含未曾有法品瞻波經第六(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瞻波。
在恒伽池邊。
爾時。
世尊月十五日說從解脫時。
于比丘衆前敷座而坐。
世尊坐已。
即便入定。
以他心智觀察衆心。
觀衆心已。
至初夜竟。
默然而坐。
于是。
有一比丘即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初夜已訖。
佛及比丘衆集坐來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爾時。
世尊默然不答。
于是。
世尊複至中夜默然而坐。
彼一比丘再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初夜已過。
中夜将訖。
佛及比丘衆集坐來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世尊亦再默然不答。
于是。
世尊複至後夜默然而坐。
彼一比丘三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初夜既過。
中夜複訖。
後夜垂盡。
将向欲明。
明出不久。
佛及比丘衆集坐極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爾時。
世尊告彼比丘。
于此衆中。
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彼時尊者大目乾連亦在衆中。
于是。
尊者大目乾連便作是念。
世尊為何比丘而說此衆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我甯可入如其像定。
以如其像定他心之智。
觀察衆心。
尊者大目乾連即入如其像定。
以如其像定他心之智。
觀察衆心。
尊者大目乾連便知世尊所為比丘說此衆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于是。
尊者大目乾連即從定起。
至彼比丘前。
牽臂将出。
開門置外。
癡人遠去。
莫于此住。
不複得與比丘衆會。
從今已去。
非是比丘。
閉門下鑰。
還詣佛所。
稽首佛足。
卻坐一面。
白曰。
世尊所為比丘說此衆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我已逐出。
世尊。
初夜既過。
中夜複訖。
後夜垂盡。
将向欲明。
明出不久。
佛及比丘衆集坐極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世尊告曰。
大目乾連。
彼愚癡人當得大罪。
觸娆世尊及比丘衆。
大目乾連。
若使如來在不淨衆說從解脫者。
彼人則便頭破七分。
是故大目乾連。
汝等從今已後說從解脫。
如來不複說從解脫。
所以者何。
大目乾連。
如彼大海。
從下至上。
周回漸廣。
均調轉上。
以成于岸。
其水常滿。
未曾流出。
大目乾連。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漸作漸學。
漸盡漸教。
大目乾連。
若我正法.律漸作漸學。
漸盡漸教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未曾有法。
複次。
大目乾連。
如大海潮。
未曾失時。
大目乾連。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施設禁戒。
諸族姓子乃至命盡。
終不犯戒。
大目乾連。
若我正法.律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施設禁戒。
諸族姓子乃至命盡。
終不犯戒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未曾有法。
複次。
大目乾連。
如大海水。
甚深無底。
極廣無邊。
大目乾連。
我正法.律
一時。
佛遊金剛國。
城名曰地。
爾時。
彼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于是。
尊者阿難見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尊者阿難見已恐怖。
舉身毛豎。
往詣佛所。
稽首禮足。
卻住一面。
白曰。
世尊。
今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于是。
世尊語尊者阿難曰。
如是。
阿難。
今地大動。
如是。
阿難。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
有幾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世尊答曰。
阿難。
有三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雲何為三。
阿難。
此地止水上。
水止風上。
風依于空。
阿難。
有時空中大風起。
風起則水擾。
水擾則地動。
是謂第一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複次。
阿難。
比丘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心自在如意足。
彼于地作小想。
于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随所欲.随其意。
擾複擾。
震複震。
護比丘天亦複如是。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心自在如意足。
彼于地作小想。
于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随所欲.随其意。
擾複擾。
震複震。
是謂第二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複次。
阿難。
若如來不久過三月已當般涅槃。
由是之故。
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是謂第三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于是。
尊者阿難聞是語已。
悲泣涕零。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甚奇。
甚特。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成就功德。
得未曾有法。
所以者何。
謂如來不久過三月已當般涅槃。
是時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世尊語尊者阿難曰。
如是。
阿難。
如是。
阿難。
甚奇。
甚特。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成就功德。
得未曾有法。
所以者何。
謂如來不久過三月已當般涅槃。
是時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四面大風起。
四方彗星出。
屋舍牆壁皆崩壞盡。
複次。
阿難。
我往詣無量百千刹利衆。
共坐談論。
令可彼意。
共坐定已。
如彼色像。
我色像亦然。
如彼音聲。
我音聲亦然。
如彼威儀禮節。
我威儀禮節亦然。
若彼問義。
我答彼義。
複次。
我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無量方便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已。
即彼處沒。
我既沒已。
彼不知誰。
為人。
為非人。
阿難。
如是甚奇。
甚特。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成就功德。
得未曾有法。
如是梵志衆.居士衆.沙門衆。
阿難。
我往詣無量百千四王天衆。
共坐談論。
令可彼意。
共坐定已。
如彼色像。
我色像亦然。
如彼音聲。
我音聲亦然。
如彼威儀禮節。
我威儀禮節亦然。
若彼問義。
我答彼義。
複次。
我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無量方便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已。
即彼處沒。
我既沒已。
彼不知誰。
為天。
為異天。
阿難。
如是甚奇。
甚特。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成就功德。
得未曾有法。
如是三十三天.[火*僉]摩天.兜率哆天.化樂天.他化樂天.梵身天.梵富樓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晃昱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挂礙天.受福天.果實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
阿難。
我往詣無量百千色究竟天衆。
共坐談論。
令可彼意。
共坐定已。
如彼色像。
我色像亦然。
如彼音聲。
我音聲亦然。
如彼威儀禮節。
我威儀禮節亦然。
若彼問義。
我答彼義。
複次。
我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無量方便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已。
即彼處沒。
我既沒已。
彼不知誰。
為天。
為異天。
阿難。
如是甚奇。
甚特。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成就功德。
得未曾有法。
佛說如是。
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地動經第五竟(一千二百三十三字)。
(三七)中阿含未曾有法品瞻波經第六(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瞻波。
在恒伽池邊。
爾時。
世尊月十五日說從解脫時。
于比丘衆前敷座而坐。
世尊坐已。
即便入定。
以他心智觀察衆心。
觀衆心已。
至初夜竟。
默然而坐。
于是。
有一比丘即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初夜已訖。
佛及比丘衆集坐來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爾時。
世尊默然不答。
于是。
世尊複至中夜默然而坐。
彼一比丘再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初夜已過。
中夜将訖。
佛及比丘衆集坐來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世尊亦再默然不答。
于是。
世尊複至後夜默然而坐。
彼一比丘三從坐起。
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
白曰。
世尊。
初夜既過。
中夜複訖。
後夜垂盡。
将向欲明。
明出不久。
佛及比丘衆集坐極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爾時。
世尊告彼比丘。
于此衆中。
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彼時尊者大目乾連亦在衆中。
于是。
尊者大目乾連便作是念。
世尊為何比丘而說此衆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我甯可入如其像定。
以如其像定他心之智。
觀察衆心。
尊者大目乾連即入如其像定。
以如其像定他心之智。
觀察衆心。
尊者大目乾連便知世尊所為比丘說此衆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于是。
尊者大目乾連即從定起。
至彼比丘前。
牽臂将出。
開門置外。
癡人遠去。
莫于此住。
不複得與比丘衆會。
從今已去。
非是比丘。
閉門下鑰。
還詣佛所。
稽首佛足。
卻坐一面。
白曰。
世尊所為比丘說此衆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我已逐出。
世尊。
初夜既過。
中夜複訖。
後夜垂盡。
将向欲明。
明出不久。
佛及比丘衆集坐極久。
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世尊告曰。
大目乾連。
彼愚癡人當得大罪。
觸娆世尊及比丘衆。
大目乾連。
若使如來在不淨衆說從解脫者。
彼人則便頭破七分。
是故大目乾連。
汝等從今已後說從解脫。
如來不複說從解脫。
所以者何。
大目乾連。
如彼大海。
從下至上。
周回漸廣。
均調轉上。
以成于岸。
其水常滿。
未曾流出。
大目乾連。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漸作漸學。
漸盡漸教。
大目乾連。
若我正法.律漸作漸學。
漸盡漸教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未曾有法。
複次。
大目乾連。
如大海潮。
未曾失時。
大目乾連。
我正法.律亦複如是。
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施設禁戒。
諸族姓子乃至命盡。
終不犯戒。
大目乾連。
若我正法.律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施設禁戒。
諸族姓子乃至命盡。
終不犯戒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未曾有法。
複次。
大目乾連。
如大海水。
甚深無底。
極廣無邊。
大目乾連。
我正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