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後世耶。
和破答曰。
瞿昙。
若有比丘如是身.口.意護。
我不見是處。
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世尊歎曰。
善哉。
和破。
雲何。
和破。
若有比丘無明已盡。
明已生。
彼無明已盡。
明已生。
生後身覺便知生後身覺。
生後命覺便知生後命覺。
身壞命終。
壽已畢訖。
即于現世一切所覺便盡止息。
當知至竟冷。
猶如和破。
因樹有影。
若使有人持利斧來斫彼樹根。
段段斬截。
破為十分。
或為百分。
火燒成灰。
或大風吹。
或著水中。
于和破意雲何。
影因樹有。
彼影從是已絕其因。
滅不生耶。
和破答曰。
如是。
瞿昙。
和破。
當知比丘亦複如是。
無明已盡。
明已生。
彼無明已盡。
明已生。
生後身覺便知生後身覺。
生後命覺便知生後命覺。
身壞命終。
壽已畢訖。
即于現世一切所覺便盡止息。
當知至竟冷。
和破。
比丘如是正心解脫。
便得六善住處。
雲何為六。
和破。
比丘眼見色。
不喜不憂。
舍求無為。
正念正智。
和破。
比丘如是正心解脫。
是謂得第一善住處。
如是。
耳.鼻.舌.身.意知法。
不喜不憂。
舍求無為。
正念正智。
和破。
比丘如是正心解脫。
是謂得第六善住處。
和破。
比丘如是正心解脫。
得此六善住處。
和破白曰。
如是。
瞿昙。
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
得六善住處。
雲何為六。
瞿昙。
多聞聖弟子眼見色。
不喜不憂。
舍求無為。
正念正智。
瞿昙。
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
是謂得第一善住處。
如是。
耳.鼻.舌.身.意知法。
不喜不憂。
舍求無為。
正念正智。
如是。
瞿昙。
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
是謂得第六善住處。
如是。
瞿昙。
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
得此六善住處。
于是。
和破白世尊曰。
瞿昙。
我已知。
善逝。
我已解。
瞿昙猶明目人。
覆者仰之。
覆者發之。
迷者示道。
暗中施明。
若有眼者便見于色。
沙門瞿昙亦複如是。
為我無量方便說法現義。
随其諸道。
世尊。
我今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
乃至命盡。
世尊。
猶如有人養不良馬。
望得其利。
徒自疲勞而不獲利。
世尊。
我亦如是。
彼愚癡尼幹不善曉了。
不能解知。
不識良田而不自審。
長夜奉敬供養禮事。
望得其利。
唐苦無益。
世尊。
我今再自歸佛.法及比丘衆。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
乃至命盡。
世尊。
我本無知。
于愚癡尼幹有信有敬。
從今日斷。
所以者何。
欺诳我故。
世尊。
我今三自歸佛.法及比丘衆。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
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
釋和破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和破經第二竟(一千五百二字)。
(一三)中阿含業相應品度經第三(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有三度處異姓.異名.異宗.異說。
謂有慧者善受.極持而為他說。
然不獲利。
雲何為三。
或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
複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
複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
于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者。
我便往彼。
到已。
即問。
諸賢。
實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耶。
彼答言。
爾。
我複語彼。
若如是者。
諸賢等皆是殺生。
所以者何。
以其一切皆因宿命造故。
如是。
諸賢皆是不與取.邪淫.妄言。
乃至邪見。
所以者何。
以其一切皆因宿命造故。
諸賢。
若一切皆因宿命造。
見如真者。
于内因内。
作以不作。
都無欲.無方便。
諸賢。
若于作以不作。
不知如真者。
便失正念.無正智。
則無可以教。
如沙門法如是說者。
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于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者。
我便往彼。
到已。
即問。
諸賢。
實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耶。
彼答言。
爾。
我複語彼。
若如是者。
諸賢等皆是殺生。
所以者何。
以其一切皆因尊祐造故。
如是。
諸賢皆是不與取.邪淫.妄言。
乃至邪見。
所以者何。
以其一切皆因尊祐造故。
諸賢。
若一切皆因尊祐造。
見如真者。
于内因内。
作以不作。
都無欲.無方便。
諸賢。
若于作以不作。
不知如真者。
便失正念.無正智。
則無可以教。
如沙門法如是說者。
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于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者。
我便往彼。
到已。
即問。
諸賢。
實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耶。
彼答言。
爾。
我複語彼。
若如是者。
諸賢等皆是殺生。
所以者何。
以其一切皆無因無緣故。
如是。
諸賢皆是不與取.邪淫.妄言。
乃至邪見。
所以者何。
以其一切皆無因無緣故。
諸賢。
若一切皆無因無緣。
見如真者。
于内因内。
作以不作。
都無欲.無方便。
諸賢。
若于作以不作。
不知如真者。
便失正念.無正智。
則無可以教。
如沙門法如是說者。
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我所自知.自覺法。
為汝說者。
若沙門.梵志。
若天.魔.梵及餘世間皆無能伏。
皆無能穢。
皆無能制。
雲何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
非為沙門.梵志。
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
謂有六處法。
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
非為沙門.梵志。
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
複有六界法。
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
非為沙門.梵志。
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
雲何六處法。
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
謂眼處。
耳.鼻.舌.身.意處。
是謂六處法。
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
雲何六界法。
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
謂地界。
水.火.風.空.識界。
是謂六界法。
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
以六界合故。
便生母胎。
因六界便有六處。
因六處便有更樂。
因更樂便有覺。
比丘。
若有覺者便知苦如真。
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
雲何知苦如真。
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别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
是謂知苦如真。
雲何知苦習如真。
謂此愛受當來有樂欲共俱。
求彼彼有。
是謂知苦習如真。
雲何知苦滅如真。
謂此愛受當來有樂欲。
共俱求彼彼有斷無餘。
舍.吐盡.無欲.滅.止.沒。
是謂知苦滅如真。
雲何知苦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
乃至正定。
是為八。
是謂知苦滅道如真。
比丘。
當知苦如真。
當斷苦習。
當苦滅作證。
當修苦滅道。
若比丘知苦如真。
斷苦習。
苦滅作證。
修苦滅道者。
是謂比丘一切漏盡。
諸結已解。
能以正智而得苦際。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度經第三竟(千一百八十四字)。
(一四)中阿含業相應品羅雲經第四(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王舍城。
在竹林迦蘭哆園。
爾時。
尊者羅雲亦遊王舍城溫泉林中。
于是。
世尊過夜平旦。
著衣持缽入王舍城而行乞食。
乞食已竟。
至溫泉林羅雲住處。
尊者羅雲遙見佛來。
即便往迎。
取佛衣缽。
為
和破答曰。
瞿昙。
若有比丘如是身.口.意護。
我不見是處。
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世尊歎曰。
善哉。
和破。
雲何。
和破。
若有比丘無明已盡。
明已生。
彼無明已盡。
明已生。
生後身覺便知生後身覺。
生後命覺便知生後命覺。
身壞命終。
壽已畢訖。
即于現世一切所覺便盡止息。
當知至竟冷。
猶如和破。
因樹有影。
若使有人持利斧來斫彼樹根。
段段斬截。
破為十分。
或為百分。
火燒成灰。
或大風吹。
或著水中。
于和破意雲何。
影因樹有。
彼影從是已絕其因。
滅不生耶。
和破答曰。
如是。
瞿昙。
和破。
當知比丘亦複如是。
無明已盡。
明已生。
彼無明已盡。
明已生。
生後身覺便知生後身覺。
生後命覺便知生後命覺。
身壞命終。
壽已畢訖。
即于現世一切所覺便盡止息。
當知至竟冷。
和破。
比丘如是正心解脫。
便得六善住處。
雲何為六。
和破。
比丘眼見色。
不喜不憂。
舍求無為。
正念正智。
和破。
比丘如是正心解脫。
是謂得第一善住處。
如是。
耳.鼻.舌.身.意知法。
不喜不憂。
舍求無為。
正念正智。
和破。
比丘如是正心解脫。
是謂得第六善住處。
和破。
比丘如是正心解脫。
得此六善住處。
和破白曰。
如是。
瞿昙。
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
得六善住處。
雲何為六。
瞿昙。
多聞聖弟子眼見色。
不喜不憂。
舍求無為。
正念正智。
瞿昙。
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
是謂得第一善住處。
如是。
耳.鼻.舌.身.意知法。
不喜不憂。
舍求無為。
正念正智。
如是。
瞿昙。
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
是謂得第六善住處。
如是。
瞿昙。
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
得此六善住處。
于是。
和破白世尊曰。
瞿昙。
我已知。
善逝。
我已解。
瞿昙猶明目人。
覆者仰之。
覆者發之。
迷者示道。
暗中施明。
若有眼者便見于色。
沙門瞿昙亦複如是。
為我無量方便說法現義。
随其諸道。
世尊。
我今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
乃至命盡。
世尊。
猶如有人養不良馬。
望得其利。
徒自疲勞而不獲利。
世尊。
我亦如是。
彼愚癡尼幹不善曉了。
不能解知。
不識良田而不自審。
長夜奉敬供養禮事。
望得其利。
唐苦無益。
世尊。
我今再自歸佛.法及比丘衆。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
乃至命盡。
世尊。
我本無知。
于愚癡尼幹有信有敬。
從今日斷。
所以者何。
欺诳我故。
世尊。
我今三自歸佛.法及比丘衆。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
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
釋和破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和破經第二竟(一千五百二字)。
(一三)中阿含業相應品度經第三(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有三度處異姓.異名.異宗.異說。
謂有慧者善受.極持而為他說。
然不獲利。
雲何為三。
或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
複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
複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
于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者。
我便往彼。
到已。
即問。
諸賢。
實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耶。
彼答言。
爾。
我複語彼。
若如是者。
諸賢等皆是殺生。
所以者何。
以其一切皆因宿命造故。
如是。
諸賢皆是不與取.邪淫.妄言。
乃至邪見。
所以者何。
以其一切皆因宿命造故。
諸賢。
若一切皆因宿命造。
見如真者。
于内因内。
作以不作。
都無欲.無方便。
諸賢。
若于作以不作。
不知如真者。
便失正念.無正智。
則無可以教。
如沙門法如是說者。
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于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者。
我便往彼。
到已。
即問。
諸賢。
實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耶。
彼答言。
爾。
我複語彼。
若如是者。
諸賢等皆是殺生。
所以者何。
以其一切皆因尊祐造故。
如是。
諸賢皆是不與取.邪淫.妄言。
乃至邪見。
所以者何。
以其一切皆因尊祐造故。
諸賢。
若一切皆因尊祐造。
見如真者。
于内因内。
作以不作。
都無欲.無方便。
諸賢。
若于作以不作。
不知如真者。
便失正念.無正智。
則無可以教。
如沙門法如是說者。
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于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者。
我便往彼。
到已。
即問。
諸賢。
實如是見.如是說。
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耶。
彼答言。
爾。
我複語彼。
若如是者。
諸賢等皆是殺生。
所以者何。
以其一切皆無因無緣故。
如是。
諸賢皆是不與取.邪淫.妄言。
乃至邪見。
所以者何。
以其一切皆無因無緣故。
諸賢。
若一切皆無因無緣。
見如真者。
于内因内。
作以不作。
都無欲.無方便。
諸賢。
若于作以不作。
不知如真者。
便失正念.無正智。
則無可以教。
如沙門法如是說者。
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我所自知.自覺法。
為汝說者。
若沙門.梵志。
若天.魔.梵及餘世間皆無能伏。
皆無能穢。
皆無能制。
雲何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
非為沙門.梵志。
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
謂有六處法。
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
非為沙門.梵志。
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
複有六界法。
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
非為沙門.梵志。
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
雲何六處法。
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
謂眼處。
耳.鼻.舌.身.意處。
是謂六處法。
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
雲何六界法。
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
謂地界。
水.火.風.空.識界。
是謂六界法。
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
以六界合故。
便生母胎。
因六界便有六處。
因六處便有更樂。
因更樂便有覺。
比丘。
若有覺者便知苦如真。
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
雲何知苦如真。
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别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
是謂知苦如真。
雲何知苦習如真。
謂此愛受當來有樂欲共俱。
求彼彼有。
是謂知苦習如真。
雲何知苦滅如真。
謂此愛受當來有樂欲。
共俱求彼彼有斷無餘。
舍.吐盡.無欲.滅.止.沒。
是謂知苦滅如真。
雲何知苦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
乃至正定。
是為八。
是謂知苦滅道如真。
比丘。
當知苦如真。
當斷苦習。
當苦滅作證。
當修苦滅道。
若比丘知苦如真。
斷苦習。
苦滅作證。
修苦滅道者。
是謂比丘一切漏盡。
諸結已解。
能以正智而得苦際。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度經第三竟(千一百八十四字)。
(一四)中阿含業相應品羅雲經第四(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王舍城。
在竹林迦蘭哆園。
爾時。
尊者羅雲亦遊王舍城溫泉林中。
于是。
世尊過夜平旦。
著衣持缽入王舍城而行乞食。
乞食已竟。
至溫泉林羅雲住處。
尊者羅雲遙見佛來。
即便往迎。
取佛衣缽。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