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二

關燈
如是。

     雲何。

    賢者。

    以戒淨故。

    從沙門瞿昙修梵行耶。

     答曰。

    不也。

     以心淨故.以見淨故.以疑蓋淨故.以道非道知見淨故.以道迹知見淨故.以道迹斷智淨故。

    從沙門瞿昙修梵行耶。

     答曰。

    不也。

     又複問曰。

    我向問賢者從沙門瞿昙修梵行耶。

    則言如是。

    今問賢者以戒淨故從沙門瞿昙修梵行耶。

    便言不也。

    以心淨故.以見淨故.以疑蓋淨故.以道非道知見淨故.以道迹知見淨故.以道迹斷智淨故。

    從沙門瞿昙修梵行耶。

    便言不也。

    然以何義。

    從沙門瞿昙修梵行耶。

     答曰。

    賢者。

    以無餘涅槃故。

     又複問曰。

    雲何。

    賢者。

    以戒淨故。

    沙門瞿昙施設無餘涅槃耶。

     答曰。

    不也。

     以心淨故.以見淨故.以疑蓋淨故.以道非道知見淨故.以道迹知見淨故.以道迹斷智淨故。

    沙門瞿昙施設無餘涅槃耶。

     答曰。

    不也。

     又複問曰我向問仁。

    雲何賢者以戒淨故。

    沙門瞿昙施設無餘涅槃耶。

    賢者言不。

    以心淨故.以見淨故.以疑蓋淨故.以道非道知見淨故.以道迹知見淨故.以道迹斷智淨故。

    沙門瞿昙施設無餘涅槃耶。

    賢者言不。

    賢者所說為是何義。

    雲何得知。

     答曰。

    賢者。

    若以戒淨故。

    世尊沙門瞿昙施設無餘涅槃者。

    則以有餘稱說無餘。

    以心淨故.以見淨故.以疑蓋淨故.以道非道知見淨故.以道迹知見淨故.以道迹斷智淨故。

    世尊沙門瞿昙施設無餘涅槃者。

    則以有餘稱說無餘。

    賢者。

    若離此法。

    世尊施設無餘涅槃者。

    則凡夫亦當般涅槃。

    以凡夫亦離此法故。

    賢者。

    但以戒淨故。

    得心淨。

    以心淨故。

    得見淨。

    以見淨故。

    得疑蓋淨。

    以疑蓋淨故。

    得道非道知見淨。

    以道非道知見淨故。

    得道迹知見淨。

    以道迹知見淨故。

    得道迹斷智淨。

    以道迹斷智淨故。

    世尊沙門瞿昙施設無餘涅槃也。

     賢者。

    複聽。

    昔拘薩羅王波斯匿在舍衛國。

    于婆雞帝有事。

    彼作是念。

    以何方便。

    令一日行。

    從舍衛國至婆雞帝耶。

    複作是念。

    我今甯可從舍衛國至婆雞帝。

    于其中間布置七車。

    爾時。

    即從舍衛國至婆雞帝。

    于其中間布置七車。

    布七車已。

    從舍衛國出。

    至初車。

    乘初車。

    至第二車。

    舍初車。

    乘第一車。

    至第三車。

    舍第二車。

    乘第三車。

    至第四車。

    舍第三車。

    乘第四車。

    至第五車。

    舍第四車。

    乘第五車。

    至第六車。

    舍第五車。

    乘第六車。

    至第七車。

    乘第七車。

    于一日中至婆雞帝。

     彼于婆雞帝辦其事已。

    大臣圍繞。

    坐王正殿。

    群臣白曰。

    雲何。

    天王。

    以一日行從舍衛國至婆雞帝耶。

    王曰。

    如是。

    雲何天王。

    乘第一車一日從舍衛國至婆雞帝耶。

    王曰。

    不也。

    乘第二車乘第三車至第七車。

    從舍衛國至婆雞帝耶。

    王曰。

    不也。

    雲何賢者。

    拘薩羅王波斯匿群臣複問。

    當雲何說。

     王答群臣。

    我在舍衛國。

    于婆雞帝有事。

    我作是念。

    以何方便。

    令一日行。

    從舍衛國至婆雞帝耶。

    我複作是念。

    我今甯可從舍衛國至婆雞帝。

    于其中間布置七車。

    我時即從舍衛國至婆雞帝。

    于其中間布置七車。

    布七車已。

    從舍衛國出。

    至初車。

    乘初車。

    至第二車。

    舍初車。

    乘第二車。

    至第三車。

    舍第二車。

    乘第三車。

    至第四車。

    舍第三車。

    乘第四車。

    至第五車。

    舍第四車。

    乘第五車。

    至第六車。

    舍第五車。

    乘第六車。

    至第七車。

    乘第七車。

    于一日中至婆雞帝。

     如是。

    賢者。

    拘薩羅王波斯匿答對群臣所問如是。

    如是。

    賢者。

    以戒淨故。

    得心淨。

    以心淨故。

    得見淨。

    以見淨故。

    得疑蓋淨。

    以疑蓋淨故。

    得道非道知見淨。

    以道非道知見淨故。

    得道迹知見淨。

    以道迹知見淨故。

    得道迹斷智淨。

    以道迹斷智淨故。

    世尊施設無餘涅槃。

     于是。

    尊者舍梨子問尊者滿慈子。

    賢者名何等。

    諸梵行人雲何稱賢者耶。

     尊者滿慈子答曰。

    賢者。

    我号滿也。

    我母名慈。

    故諸梵行人稱我為滿慈子。

     尊者舍梨子歎曰。

    善哉。

    善哉。

    賢者滿慈子。

    為如來弟子。

    所作智辯聰明決定。

    安隐無畏。

    成就調禦。

    逮大辯才。

    得甘露幢。

    于甘露界自作證成就遊。

    以問賢者甚深義盡能報故。

    賢者滿慈子。

    諸梵行人為得大利。

    得值賢者滿慈子。

    随時往見。

    随時禮拜。

    我今亦得大利。

    随時往見。

    随時禮拜。

    諸梵行人應當萦衣頂上戴賢者滿慈子。

    為得大利。

    我今亦得大利。

    随時往見。

    随時禮拜。

     尊者滿慈子問尊者舍梨子。

    賢者名何等。

    諸梵行人雲何稱賢者耶。

     尊者舍梨子答曰。

    賢者。

    我字優波鞮舍。

    我母名舍梨。

    故諸梵行人稱我為舍梨子。

     尊者滿慈子歎曰。

    我今與世尊弟子共論而不知。

    第二尊共論而不知。

    法将共論而不知。

    轉法輪複轉弟子共論而不知。

    若我知尊者舍梨子者。

    不能答一句。

    況複爾所深論。

    善哉。

    善哉。

    尊者舍梨子。

    為如來弟子。

    所作智辯聰明決定。

    安隐無畏。

    成就調禦。

    逮大辯才。

    得甘露幢。

    于甘露界自作證成就遊。

    以尊者甚深甚深問故。

    尊者舍梨子。

    諸梵行人為得大利。

    得值尊者舍梨子。

    随時往見。

    随時禮拜。

    我今亦得大利。

    随時往見。

    随時禮拜。

    諸梵行人應當萦衣頂上戴尊者舍梨子。

    為得大利。

    我今亦得大利。

    随時往見。

    随時禮拜。

     如是二賢更相稱說。

    更相贊善已。

    歡喜奉行。

    即從坐起。

    各還所止。

     七車經第九竟(二千五百八字)。

     (一○)中阿含七法品漏盡經第十(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拘樓瘦。

    在劍磨瑟昙拘樓都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