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二

關燈
善眼大師有無量百千弟子。

    善眼大師為諸弟子說梵世法。

    若善眼大師為說梵世法時。

    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

    彼命終已。

    或生四王天。

    或生三十三天。

    或生[火*僉]摩天。

    或生兜率哆天。

    或生化樂天。

    或生他化樂天。

    若善眼大師為說梵世法時。

    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

    彼修四梵室。

    舍離于欲。

    彼命終已。

    得生梵天。

    彼時善眼大師而作是念。

    我不應與弟子等同俱至後世共生一處。

    我今甯可更修增上慈。

    修增上慈已。

    命終得生晃昱天中。

    彼時善眼大師則于後時更修增上慈。

    修增上慈已。

    命終得生晃昱天中。

    善眼大師及諸弟子學道不虛。

    得大果報。

     諸比丘。

    于意雲何。

    昔善眼大師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

    舍離欲愛。

    得如意足者。

    汝謂異人耶。

    莫作斯念。

    當知即是我也。

    我于爾時名善眼大師。

    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

    舍離欲愛。

    得如意足。

    我于爾時有無量百千弟子。

    我于爾時為諸弟子說梵世法。

    我說梵世法時。

    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

    彼命終已。

    或生四王天。

    或生三十三天。

    或生[火*僉]摩天。

    或生兜率哆天。

    或生化樂天。

    或生他化樂天。

    我說梵世法時。

    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

    修四梵室。

    舍離于欲。

    彼命終已。

    得生梵天。

    我于爾時而作是念。

    我不應與弟子等同俱至後世共生一處。

    我今甯可更修增上慈。

    修增上慈已。

    命終得生晃昱天中。

    我于後時更修增上慈。

    修增上慈已。

    命終得生晃昱天中。

    我于爾時及諸弟子學道不虛。

    得大果報。

     我于爾時親行斯道。

    為自饒益。

    亦饒益他。

    饒益多人。

    愍傷世間。

    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

    求安隐快樂。

    爾時說法不至究竟。

    不究竟白淨。

    不究竟梵行。

    不究竟梵行訖。

    爾時不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戚。

    亦未能得脫一切苦。

     比丘。

    我今出世。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

    号佛.衆祐。

    我今自饒益。

    亦饒益他。

    饒益多人。

    愍傷世間。

    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

    求安隐快樂。

    我今說法得至究竟。

    究竟白淨。

    究竟梵行。

    究竟梵行訖。

    我今已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戚。

    我今已得脫一切苦。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七日經第八竟(千七百一字)。

     (九)中阿含七法品七車經第九(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王舍城。

    在竹林精舍。

    與大比丘衆共受夏坐。

    尊者滿慈子亦于生地受夏坐。

    是時。

    生地諸比丘受夏坐訖。

    過三月已。

    補治衣竟。

    攝衣持缽。

    從生地出。

    向王舍城。

    展轉進前。

    至王舍城。

    住王舍城竹林精舍。

     是時。

    生地諸比丘詣世尊所。

    稽首作禮。

    卻坐一面。

     世尊問曰。

    諸比丘。

    從何所來。

    何處夏坐。

     生地諸比丘白曰。

    世尊。

    從生地來。

    于生地夏坐。

     世尊問曰。

    于彼生地諸比丘中。

    何等比丘為諸比丘所共稱譽。

    自少欲.知足。

    稱說少欲.知足。

    自閑居。

    稱說閑居。

    自精進。

    稱說精進。

    自正念。

    稱說正念。

    自一心。

    稱說一心。

    自智慧。

    稱說智慧。

    自漏盡。

    稱說漏盡。

    自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稱說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生地諸比丘白曰。

    世尊。

    尊者滿慈子于彼生地。

    為諸比丘所共稱譽。

    自少欲.知足。

    稱說少欲.知足。

    自閑居。

    稱說閑居。

    自精進。

    稱說精進。

    自正念。

    稱說正念。

    自一心。

    稱說一心。

    自智慧。

    稱說智慧。

    自漏盡。

    稱說漏盡。

    自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稱說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是時。

    尊者舍梨子在衆中坐。

    尊者舍梨子作如是念。

    世尊如事問彼生地諸比丘輩。

    生地諸比丘極大稱譽賢者滿慈子。

    自少欲.知足。

    稱說少欲.知足。

    自閑居。

    稱說閑居。

    自精進。

    稱說精進。

    自正念。

    稱說正念。

    自一心。

    稱說一心。

    自智慧。

    稱說智慧。

    自漏盡。

    稱說漏盡。

    自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稱說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

     尊者舍梨子複作是念。

    何時當得與賢者滿慈子共聚集會。

    問其少義。

    彼或能聽我之所問。

     爾時。

    世尊于王舍城受夏坐訖。

    過三月已。

    補治衣竟。

    攝衣持缽。

    從王舍城出。

    向舍衛國。

    展轉進前。

    至舍衛國。

    即住勝林給孤獨園。

    尊者舍梨子與生地諸比丘于王舍城共住少日。

    攝衣持缽。

    向舍衛國。

    展轉進前。

    至舍衛國。

    共住勝林給孤獨園。

     是時。

    尊者滿慈子于生地受夏坐訖。

    過三月已。

    補治衣竟。

    攝衣持缽。

    從生地出。

    向舍衛國。

    展轉進前。

    至舍衛國。

    亦住勝林給孤獨園。

    尊者滿慈子詣世尊所。

    稽首作禮。

    于如來前敷尼師檀。

    結加趺坐。

     時。

    尊者舍梨子問餘比丘。

    諸賢。

    何者是賢者滿慈子耶。

     諸比丘白尊者舍梨子。

    唯然。

    尊者在如來前坐。

    白皙隆鼻。

    如鹦鹉觜。

    即其人也。

     時。

    尊者舍梨子知滿慈子色貌已。

    則善記念。

     尊者滿慈子過夜平旦。

    著衣持缽。

    入舍衛國而行乞食。

    食訖中後。

    還舉衣缽。

    澡洗手足。

    以尼師檀著于肩上。

    至安陀林經行之處。

    尊者舍梨子亦過夜平旦。

    著衣持缽。

    入舍衛國而行乞食。

    食訖中後。

    還舉衣缽。

    澡洗手足。

    以尼師檀著于肩上。

    至安陀林經行之處。

     時。

    尊者滿慈子到安陀林。

    于一樹下敷尼師檀。

    結加趺坐。

    尊者舍梨子亦至安陀林。

    離滿慈子不遠。

    于一樹下敷尼師檀。

    結加趺坐。

     尊者舍梨子則于晡時從燕坐起。

    往詣尊者滿慈子所。

    共相問訊。

    卻坐一面。

    則問尊者滿慈子曰。

    賢者。

    從沙門瞿昙修梵行耶。

     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