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觀瀾卷第三

關燈


    亦莫依住知解。

    便是自由人。

    如今是因。

    臨終是果。

    果業已現。

    如何怕得。

     隻如今但有一切求心。

    盡名破戒比丘。

    名字羅漢。

    盡名野犴。

    灼然銷他供養不得。

    秪如今聞聲如響等。

    嗅香如風等。

    離一切有無等法。

    亦不住于離。

    亦無不住知解。

    此人一切罪垢不能相累。

    為求無上菩提涅槃。

    故名出家。

    猶是邪願。

    況乎世間诤論覓勝負。

    說我能我解。

    貪一門徒。

    愛一弟子。

    戀一住處。

    結一檀越。

    一衣一食。

    一名一利。

    又言我得一切無礙。

    秖是自诳。

     若執本清淨本解脫。

    自是佛自是禅道解者。

    即屬自然外道。

    若執因緣修成證得者。

    即屬因緣外道。

    執有。

    即屬常見外道。

    執無。

    即屬斷見外道。

    執亦有亦無。

    即屬邊見外道。

    執非有非無。

    即屬空見外道。

    亦雲愚癡外道。

    沙門持齋。

    持戒。

    忍辱。

    柔和。

    慈悲。

    喜舍。

    尋常是僧家法則。

    會與麼會。

    宛然依佛教。

    隻是不許貪著依執。

     若守住自己知覺。

    又成自然外道。

    若更别求。

    又屬因緣外道。

    此土初祖雲。

    心有所是。

    必有所非。

    若貴一物。

    則被一物惑。

    若重一物。

    則被一物惑。

    信被信惑。

    不信又成謗。

    莫貴莫不貴。

    莫信莫不信。

    佛亦不是無為。

    雖不是無為。

    又不是冥寞猶如虛空。

    佛是大心衆生。

    鑒覺多。

    鑒覺雖多。

    他鑒覺清淨。

    貪嗔鬼捉他不著。

    佛是纏外入。

    無纖毫愛取。

    亦無無愛取知解。

    是名具足六度萬行。

    若要莊嚴具。

    種種皆有。

    如不要他。

    不用亦不失。

    他使得因果。

    福智自由。

    是修行。

    非是執勞負重。

    喚作修行。

     固守動靜。

    三世佛怨。

    此外别求。

    即同魔說。

     師問西堂智藏曰。

    子何不看經。

    堂曰。

    經豈異耶。

    師曰。

    然雖如此。

    汝向後為人也須得。

     鵝湖大義禅師。

    問諸碩德。

    行住坐卧畢竟以何為道。

    有對知者是道。

    師曰。

    不可以智知。

    不可以識識。

    安得知者是乎。

    有對無分别者是道。

    師曰。

    善能分别諸法相。

    于第一義而不動。

    安得無分别是乎。

    有對四禅八定是道。

    師曰。

    佛身無為。

    不堕諸數。

    安在四禅八定耶。

    衆皆杜口。

     黃檗禅師。

    或問從上皆雲即心即佛。

    未審即那個心是佛。

    師曰。

    你有幾個心。

    問。

    為複即凡心是佛。

    即聖心是佛。

    師曰。

    何處有凡聖心耶。

    問。

    即今三乘中說有凡聖。

    和尚何得言無。

    師曰。

    三乘中分明向你道。

    凡聖心是妄。

    你今不解。

    返執為有。

    将空作實。

    豈不是妄。

    妄故迷心。

    汝但除卻凡情聖境。

    心外更無别佛。

    祖師西來。

    直指一切人。

    全體是佛。

    汝今不識。

    執凡執聖。

    向外馳騁。

    還自迷心。

     當人事宜。

    不能體會得。

    但知學言語。

    念向皮袋裡安著。

    到處稱我會禅。

    還替得汝生死麼。

    輕忽老宿。

    入地獄如箭。

     一切諸法。

    皆由心造。

    如今但學無心。

    頓息諸緣。

    莫生妄想分别。

    無人無我。

    無貪嗔。

    無憎愛。

    無勝負。

    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

    性自本來清淨。

    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若不會此意。

    縱你廣學勤苦修行。

    木食草衣。

    不識自心。

    皆名邪行。

    盡作天魔外道。

    水陸諸神。

     或作一機一境。

    揚眉動目。

    抵對相當。

    便道契會也。

    得證悟禅理也。

    忽逢一人不解。

    便道都無所知。

    對他若得道理。

    心中便歡喜。

    若被他折伏。

    不如他。

    便即心懷惆怅。

    如此心意學禅。

    有何交涉。

    任汝會得少許道理。

    秪得個心所法。

    禅道總沒交涉。

     師在鹽官會裡。

    唐宣宗時為沙彌。

    師于殿上禮佛。

    沙彌雲。

    不著佛求。

    不著法求。

    不著僧求。

    長老禮拜。

    當何所求。

    師曰。

    不著佛求。

    不著法求。

    不著僧求。

    常禮如是事。

    沙彌雲。

    用禮何為。

    師便掌。

    沙彌雲。

    太粗生。

    師曰。

    者裡是什麼所在。

    說粗說細。

    随後又掌。

    沙彌便走。

     分明向你道爾焰識。

    你作麼生拟斷他。

    喻如陽焰。

    你道近。

    十方世界求不可得。

    你道遠。

    看時秪在目前。

    你拟趁他。

    他又轉遠去。

    你始避他。

    他又來逐你。

    取又取不得。

    舍又舍不得。

    既若如此。

    故知一切法性自爾。

    即不用愁他慮他。

    如言前念是凡。

    後念是聖。

    如手翻覆一般。

    此是三乘教之極也。

    據我禅宗中。

    前念且不是凡。

    後念且不是聖。

    前念不是佛。

    後念不是衆生。

    所以一切色是佛色。

    一切聲是佛聲。

    舉著一理。

    一切理皆然。

    見一事。

    見一切事。

    見一心。

    見一切心。

    見一道。

    見一切道。

    一切處無不是道。

    乃至十方世界。

    不出我之一心。

    一切微塵國土。

    不出我之一念。

    說什麼内之與外。

    若作自然見。

    即落自然外道。

    若作無我無我所見。

    堕在三賢十聖位中。

    你雲何将一尺一寸。

    便拟量度虛空。

     夫參禅學道。

    須得一切處不生心。

    秪論忘機。

    即佛道隆。

    分别。

    即魔軍盛。

    畢竟無毛頭許少法可得。

     臨濟禅師曰。

    莫取次。

    被諸方老師印破面門。

    道我解禅解道。

    辨似懸河。

    皆是造地獄業。

    若是真正學道人。

    不求世間過。

    切急要求真正見解。

     你欲識文殊麼。

    秪你目前用處。

    始終不異。

    處處不疑。

    此個是活文殊。

    你一念心無差别光。

    處處總是真普賢。

    你一念心自能解縛。

    随處解脫。

    此是觀音三昧法。

    互為主伴。

    出則一時出。

    一即三。

    三即一。

    如是解得。

    始好看教。

     你取山僧口裡語。

    不如休歇無事去。

    已起者莫續。

    未起者不要放起。

    便勝你十年行腳。

     問。

    如何是西來意。

    師曰。

    若有意。

    自救不了。

    問。

    既無意。

    雲何二祖得法。

    師曰。

    得者是不得。

    問。

    既若不得。

    雲何是不得底意。

    師曰。

    為你向一切處馳求心不能歇。

    所以祖師雲。

    咄哉丈夫。

    将頭覓頭。

    你言下便自回光返照更不别求。

    知身心與祖佛不别。

    當下無事。

    方名得法。

     你諸處指胸點頭道我解禅解道。

    三個兩個到者裡不奈何。

    咄哉。

    你将者個身心。

    到處簸兩片皮。

    诳諕闾閻。

    吃鐵棒有日在。

    非出家兒。

    盡向阿修羅界攝。

     師應機多用喝。

    會下參徒亦學師喝。

    師曰。

    汝等總學我喝。

    我今問汝。

    有一人從東堂出。

    一人從西堂出。

    兩人齊喝一聲。

    者裡分得賓主麼。

    汝且作麼生分。

    若分不得。

    已後不得學老僧喝。

    饒你分得。

    亦不得學老僧喝。

     南泉師雲。

    若論看教。

    自有經論座主。

    他教家實大可畏。

    你且不如聽法好。

    問。

    伏承華嚴經是法身佛說。

    如何。

    師顧視歎曰。

    若是法身說。

    你向什麼處聽。

     微妙淨法身。

    具相三十二。

    隻是不可分劑心量。

    若無如是心。

    一切行處。

    乃至彈指合掌皆是正因。

    萬善皆同。

    無終始。

    得自在。

     長沙岑禅師。

    皓月問。

    天下善知識。

    證三德涅槃也未。

    師曰。

    大德問果上涅槃。

    因中涅槃。

    曰。

    問果上涅槃。

    師曰。

    天下善知識未證。

    曰。

    為甚麼未證。

    師曰。

    功未齊于諸聖。

    曰。

    功未齊于諸聖。

    何為善知識。

    師曰。

    明見佛性亦得名為善知識。

     子湖山神力利蹤禅師雲。

    心源朗朗。

    無物莫疑。

    直下承當。

    不勞功用。

    隻少個信之一字。

    然實不易信。

    莫非夙習之徒。

    聞著便能承受。

    若是螢學之輩。

    将三寸唇舌惑亂于人。

    後進初機。

    把他古聖之談。

    向意根下測度。

    直至頭白齒黃。

    并無纖毫得力處。

    乃至得少為足。

    鼓弄片皮。

    于佛法卻為毒害。

    譏禮塔廟。

    毀彼持經。

    獅子身中蟲。

    自食獅子身中肉。

     說得千般美食。

    不如一頓粗餐。

     趙州禅師。

    或問。

    諸佛還有師也無。

    師曰。

    有。

    問。

    如何是諸佛師。

    師曰。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問。

    和尚受大王如是供養。

    将什麼報答。

    師曰。

    念佛。

     示衆雲。

    佛之一字。

    吾不喜聞。

    問。

    和尚還為人也。

     師雲。

    佛佛。

     但究理而坐。

    二三十年。

    若不會。

    截取老僧頭去。

     老僧九十年前。

    見馬祖大師下八十餘員善知識。

    個個俱是作家。

    不似如今知識。

    枝蔓上生枝蔓。

    大都是去聖遙遠。

    一代不如一代。

     兄弟莫久立。

    有事商量。

    無事向衣鉢下坐。

    窮理好。

    老僧行腳時。

    除二時齋飯是雜用心力處。

    餘外更無别用心力處也。

    若不如此。

    出家大遠在。

     問。

    萬物中何物最堅。

    師雲。

    相罵饒你接嘴。

    相吐饒你撥水。

     上堂雲。

    兄弟但改往修來。

    若不改。

    大有著你處在。

    老僧在此間三十餘年。

    未曾有一個禅師到此間。

    設有來。

    一宿一食。

    急走過。

    且趁軟暖處去也。

     雲門禅師示衆雲。

    諸方老和尚道。

    須知有聲色外一段事。

    似者個說話。

    诳諕人家男女。

    三間法堂裡。

    獨自妄想。

    未曾夢見我本師宗旨在。

    作麼生消得他信施。

    臘月三十日。

    個個須償他始得。

     遺誡雲。

    佛有明教。

    依而行之。

     東山浣禅師雲。

    學道先須得旨歸。

    聞聲見色不思議。

    若憑言語論高下。

    一似從前未悟時。

     空門有路人皆到。

    到者方知旨趣長。

    心地不生閑草木。

    自然身放白毫光。

     葉縣省禅師。

    有問看經即是。

    不看即是。

    師雲。

    青山無異路。

    東西任意遊。

    進雲。

    太不定生。

    師雲。

    自是盲者過。

    非日月咎。

     神鼎諲禅師雲。

    參須實參。

    悟須實悟。

    閻羅大王。

    不怕多語。

     夫參學須具參學眼始得。

    若隻愛他人語句。

    記在意識下。

    自不能截斷。

    俗士尚雲。

    男兒不用分外财。

    衲僧家合作麼生著精彩。

    始得。

     長慶棱禅師雲。

    寍說阿羅漢有三毒。

    不說如來有二種語。

    不道如來無語。

    隻是無二種語。

     法華舉禅師雲。

    夫行腳者。

    不在觀州玩府。

    看山門景緻。

    蓋為生死事大。

    從上古人。

    凡到所在。

    見一個村院主。

    也須問過。

    如今晚學。

    往往蹉過。

    不肯遞相博問。

     洛浦安禅師或問。

    祖意教意。

    是同是别。

    答曰。

    日月并輪輝。

    誰家别有路。

    曰。

    恁麼則顯晦殊途。

    事非一概。

    師曰。

    但自不亡羊。

    何須泣岐路。

     佛眼遠禅師雲。

    諸人每日行千行萬。

    不是行不到。

    何故卻不分曉。

    隻為信之不及。

    若信得及。

    則不行而到也。

    十方世界事。

    不待思量。

    一時曉了得。

    諸人每日說千說萬。

    不是說不到。

    何故卻不分曉。

    亦是信之不及。

    若信得及。

    則實無所說也。

    三世如來所說之法。

    不待思量。

    一時曉了得。

    大衆還到恁麼田地也未。

    若是為生死底人。

    須求親證。

    若是人我參學之人。

    恥為不會。

    須求覓解會。

    到處覓相似語句。

    遞相印證滅胡種族。

    教壞人家男女。

    我此門中。

    都無是事。

    還知麼聾人也唱胡笳曲。

    好惡高低自不聞。

     先聖道。

    得旨忘言。

    遺事觀理。

    後人不達。

    便乃事外尋理。

    言外求旨。

    譬如以手撮摩虛空。

    徒自疲勞。

    終無所益。

    要知得力用意處麼。

    須即事無事。

    即言無言。

    悟入方親。

    解會不得。

     五色燈光眚所成。

    但除其眚莫除塵。

    若言本眼何曾眚。

    乃是臨河渴死人。

     今時學者。

    不究佛語。

    秖究祖師語。

    殊不知祖師語。

    即是佛語。

    莫如此揀擇。

    卻成謗法去。

    秖如雲門大師示衆曰。

    人人盡有光明在。

    看時不見暗昏昏。

    作麼生是光明。

    自代雲。

    三門佛殿。

    廚庫僧堂。

    又雲。

    好事不如無。

    者個是祖師語。

    是他道三門佛殿。

    廚庫僧堂。

    諸人尋常看時。

    是看是不看。

    若看。

    他道看時不見暗昏昏。

    如何得成光明。

    既是光明了。

    又雲。

    好事不如無。

    作麼生。

    又不要去。

    且如楞嚴會上。

    說個晦昧為空。

    空晦暗中。

    結暗為色。

    色雜妄想。

    想相為身。

    聚緣内搖。

    趣外奔逸。

    昏擾擾相。

    以為心性。

    一迷為心。

    決定惑為色身之内。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

    鹹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者個說話。

    甚是子細。

    且道與雲門道底事。

    相去多少。

    莫秖明祖師語。

    不看佛語。

    有人曰。

    我亦不用佛語。

    亦不用祖師語。

    秖用自語。

    祖師語佛語尚不要。

    更用自語。

    又道我宗無語。

    不用言語。

    有語尚不是。

    況無語耶。

    莫作夢從朝至夜。

    佛法作一邊。

    祖師語作一邊。

    有語作一邊。

    無語作一邊。

    妄想作一邊。

    無妄想作一邊。

    若恁麼。

    真可謂看時不見暗昏昏也。

     近來參學之人盡皆奔馳語句。

    舉古論今。

    于本分事。

    全不明了。

    所以正宗淡泊。

    道法淋漓。

     十可行。

    宴坐。

    入室。

    普請。

    粥飯。

    掃地。

    洗衣。

    經行。

    誦經。

    禮拜。

    道話。

     真實到家之士。

    何暇論家。

    決定證得之人。

    寍标所證。

    論家論證。

    乃闾閻負販之徒。

    無證無家。

    誠飄露伶俜之子。

    何不興決烈之志。

    啟特達之懷。

    舉措看他上流。

    勿漫随于庸鄙。

    一一從自己胸中流出。

    與我蓋天蓋地去始得。

     奉勸諸人。

    快好究取。

    二六時中。

    去離麈垢。

    莫起異念。

    豈不聞昔有一人在高樓上。

    見二比丘從樓前過。

    有二鬼使掃并道路。

    複有二鬼散華随後。

    及二比丘廻次。

    二鬼複在前叱喝啞唾。

    二鬼随後掃除腳迹。

    其人遂下樓。

    問二比丘所以。

    二比丘方悔感悟。

    乃雲。

    我等去時共談佛理。

    及至廻時。

    卻言雜語。

    諸禅德。

    此雖粗境界。

    子細推求。

    乃是學道之人。

    大事秖為情念瞥起。

    外境現前。

    念若不生。

    無境可得。

     謗般若罪。

    大不可當。

    乍可不會。

    卻永劫無事。

    切莫未得謂得。

    起大我慢。

    輕忽先達。

    若也實得個安樂處。

    便須識得些子好惡。

    辨取些子邪正。

    不可瞞瞞盰盰。

    儱儱侗侗。

    隻成自欺自诳。

    山僧直是不昧諸聖。

    如今在者裡不惜口業。

    與諸人如此論量。

    喚作論實不論虛。

    我秖要一個見解明白。

    徹底悟得底人。

    不要你許多作用奇特。

    機鋒玄絕。

    棒喝齊施。

    如此者。

    總不消得拈出也。

     今時人。

    須是自尊。

    自貴。

    自成。

    自立始得。

    若能如此。

    方有個休歇處。

    雖有個休歇。

    亦無休歇之量。

    若不如此。

    捏目生華。

    見事便差。

     而今道眼不明。

    出世者多。

    罪過罪過。

    隻趁目前。

    不憂後世。

    打鬼骨臀。

    苦苦。

    你諸人有福德因緣。

    未悟心。

    切不可作出世人。

    禍事禍事。

    若有真實事。

    自然馨香。

    你看多少虛頭禅師。

    久久一日不如一日。

    如刻人糞。

    作旃檀形。

    到了秖是屎臭氣。

     古人道不知者。

    無所不知。

    無所不到。

    喚作不知。

    要你到那不知底田地。

    此是諸聖境界。

    豈比如今拍盲不會。

    喚作不知。

     分明不會。

    秪管尋讨。

    學些子知解。

    記些子言語。

    此喚作運糞入。

     如今四生六道浩浩地。

    秪為此事不明。

    奉勸諸兄弟。

    且先去卻粗緣。

    你十二時中。

    思衣念食。

    種種雜慮。

    如燈焰相似。

    未有一時停歇。

    但除粗緣。

    所有微細。

    自然淨盡。

    日久歲深。

    自然會去。

     祖師未來。

    此時還有佛法麼。

    作麼道。

     得。

    若道無。

    秖成自瞞在。

    少林面壁時。

    還有許多言教公案麼。

    恁麼觑得破。

    多少省徑。

     今時人不了當者。

    隻是不解決擇。

    将古人言句作解會。

    将自己來錐鑽。

    如此到彌勒下生也不會。

     如今但莫取我口。

    各自由你做工夫。

    看古人因緣亦得。

    靜坐亦得。

    一切處觀察亦得。

    皆是你做工夫處。

    一切處是你證入處。

    但一處精專。

    日來月往。

    須被你打發去。

     如要學道。

    十二時中。

    須是先去卻無明人我。

    人我乃庸人之事。

    勸諸人不要粗心。

    日夜行持。

    做個向上人。

    縱然不悟。

    亦是高尚之士。

     既來參禅。

    莫将妄想蔔度。

    但退步看。

    須會去有般兄弟。

    不受整理。

    硬将生死業識來用。

    将粥飯習氣來用。

    問著則瞠眼進前退後。

    舉坐具。

    在髑髅皮袋裡。

    昏昏地認個識情。

    此不可救。

    你但放下了。

    退步來看。

    方會。

    又有般上座道。

    我都不作道理。

    都無計較。

    不著聲色。

    不依染淨。

    聖凡迷悟。

    一道清虛。

    大光明中。

    都無是事。

    此又被智光蓋卻。

    著在智邊。

    亦不可救。

    有此兩般病。

    前病猶淺。

    後病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