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峰藕益大師宗論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靈峰藕益大師宗論卷第一之一
【四十八願】
【受菩薩戒誓文】
【刺血書經願文(戊戌)】
【書佛名經回向文】
【為雪航檝公講律刺血書願文】
【持呪先白文】
【禮大報恩塔偈(同然香者一十五衆)】
【為母三周求拔濟啟】
【為母發願回向文】
【持準提呪願文】
【禮大悲銅殿偈】
【起呪文】
【己巳除夕白三寶文】
【閱律禮忏總别二疏(庚午)】
【安居論律告文】
【為母四周願文】
【為父十二周年求薦拔啟】
【結壇水齋持大悲呪願文(十一月初五日)】
【為父回向文(日月同上)】
【棱嚴壇起呪及回向二偈(辛未)】
【續持回向偈】
願文一
【四十八願】(天啟元年。
歲次辛酉。
七月三十日。
時名大朗優婆塞) 稽首三身圓滿尊。
一切真如覺性海。
稱彼法界等虛空。
種種莊嚴大願海。
果因交徹不思議。
菩薩一切修行海。
亦禮阿彌陀如來。
觀音勢至及地藏。
我為慈親罔極恩。
徧憫一切衆生界。
發生如實增上心。
修行念佛勝方便。
深信淨土攝受門。
廣大誓願普皆被。
妙戒為舟智慧舵。
方便為帆佛力風。
盡未來際渡衆生。
終不一念舍五濁。
諸佛願海如帝珠。
攝于我願重重現。
我願亦如摩尼王。
諸佛願海悉皆攝。
願輪橫徧于十方。
亦複豎窮于三際。
一切智智之所乘。
故我至心勤修習。
第一願。
我本發心。
上報慈父鐘之鳳生恩。
願三寶力。
令我無始慈父。
鹹生淨土。
速證菩提。
令聞我名者。
亦報父恩。
第二願。
我本發心。
上報悲母金大蓮養育恩。
願三寶力。
令我無始悲母。
鹹生淨土。
速證菩提。
令聞我名者。
亦報母恩。
第三願。
度法界衆生成佛竟。
方取泥洹。
第四願。
我淫機身心俱斷。
斷性亦無。
令聞我名者。
永斷淫根。
第五願。
我殺害業習。
滅盡無餘。
令聞我名者。
徧生慈力。
第六願。
我癡闇謗三寶業。
滅盡無餘。
令聞我名者。
正信三寶。
第七願。
我諸不善業。
悉得清淨。
令聞我名者。
安住梵行。
第八願。
我決生極樂世界。
速證無上菩提。
分身塵刹。
盡未來際。
度生無厭。
第九願。
我生生不忘本願。
于五濁世。
善化衆生。
第十願。
我處處宏通正法。
無諸魔障。
十一願。
得無量智慧。
達一切佛法。
十二願。
得無量辯才。
開迷降外。
一切無畏。
如師子吼。
十三願。
得無量神通。
徧十方國。
承事如來。
及善知識。
一切海會。
無不得與。
十四願。
我能出種種妙音。
盡未來際。
贊歎三寶。
令衆生知所歸依。
十五願。
随意出生種種妙供。
供養三寶。
為衆生作大福田。
十六願。
随喜一切衆生所有功德。
令成無上菩提。
十七願。
十方如來成正覺時。
我先勸請。
轉大法輪。
開示衆生。
無上覺路。
十八願。
十方如來般涅槃時。
我悉勸請。
莫入涅槃。
常住世閑。
饒益含識。
十九願。
一切海會。
推我為大法王子。
佛贊我功德。
智慧。
慈悲。
願力。
如觀世音。
地藏王。
等無有異。
二十願。
以大悲光。
照諸地獄。
觸我光者。
應時變諸苦事。
悉成妙樂。
二十一願。
以大悲光照諸餓鬼。
觸我光者。
應時舍身。
得淨土生。
二十二願。
以大悲光。
照諸畜生。
蒙我光者。
離諸怖畏。
舍身之後。
得淨土生。
二十三願。
以大悲光。
照諸鬼神。
蒙我光者。
悉舍嗔心。
開悟佛道。
舍諸醜陋。
得清淨身。
二十四願。
以大悲光。
照諸苦惱衆生。
蒙我光者。
疾病消除。
六根具足。
厄難恐怖。
悉皆解脫。
無病延年。
發菩提意。
若臨命終。
卽生淨土。
二十五願。
以大悲光。
照有形無形。
有想無想。
及諸魔外。
令其身心。
舍諸邪見。
通達佛乘。
二十六願。
以大悲光。
照觸人天。
令不迷欲樂。
及欣厭定。
勤求無上菩提。
二十七願。
以大悲光。
照聲聞緣覺。
令舍無為。
速趣佛乘。
二十八願。
以大悲聲。
令一切衆生。
決定明悟。
不戀三界。
不樂餘乘。
唯求無上菩提。
二十九願。
以大悲神力。
随順衆生。
種種所求。
俾于我法。
生深信心。
三十願。
以救度衆生。
故于十方。
現作佛身。
或淨土攝取。
或穢土調伏。
方便無量。
三十一願。
救度衆生。
故随類現身。
一一類中。
種族尊勝。
威德自在。
令諸同類。
敬愛受教。
直至菩提。
三十二願。
以大悲方便。
現于一切。
無佛法處。
法滅處。
佛法不能行處。
隐顯大化。
為長夜燈。
救拔沉冥。
出于苦海。
三十三願。
恒于衆生饑渴之時。
現作飲食。
疾疫現作藥草。
寒作衣服。
熱作涼風。
險阻作津梁。
一切所須。
皆現作之。
若服。
若食。
若倚。
若履。
鹹得安樂。
發菩提心。
三十四願。
樂求佛乘衆生。
聞我名已。
不舍肉身。
得佛菩提。
三十五願。
莊嚴佛土菩薩。
聞我名已。
其國逾于極樂。
欲現穢土。
則得無量方便。
善化剛強。
三十六願。
令欲見諸佛土。
聞法衆生。
皆得見聞。
三十七願。
令欲往無數世界。
供養三寶衆生。
一念之閑。
普得周徧。
三十八願。
令欲生佛土衆生。
聞我名号。
卽得随願往生。
三十九願。
令同我誓願衆生。
速得無量。
智慧方便。
威德自在。
四十願。
令樂小乘衆生。
速登聖果。
卽回心入菩薩乘。
四十一願。
十方修行菩薩。
聞我名号。
直至菩提。
永無魔事。
四十二願。
十方魔外。
聞我名号。
卽舍邪見。
同歸正覺。
四十三願。
以大悲心力。
使五逆。
十惡。
四棄。
八棄。
當堕大獄衆生。
知求哀忏悔。
随現勝妙色身。
摩頂安慰。
令罪根永拔。
發菩提心。
四十四願。
以平等大慈悲力。
能滅謗我法。
詈我名者。
極重惡障。
速趣菩提。
四十五願。
我慈眼最極清淨。
普視盡虛空界。
乃至極苦處。
悉令安樂。
極惡衆生。
悉令賢善。
四十六願。
我印手最極莊嚴。
于念念中。
出一切供養雲。
珍寶雲。
衣服雲。
衆具雲。
飲食雲。
醫藥雲。
三昧雲。
總持雲。
辯才雲。
光照雲。
徧虛空界。
盡未來際。
利益衆生。
四十七願。
我名号盡十方界靡不周徧。
彼法滅處。
我名不滅。
恒令聞稱。
悉得解脫。
四十八願。
我色身最極微妙。
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刹。
極微塵數大人相。
而自莊嚴。
一一相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随形好。
一一好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光明。
一一光作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色。
嚴飾國界。
演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聲。
宣揚妙法。
出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香華飲食。
衣服衆具。
普供一切。
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化佛。
教化一切。
一一佛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諸化菩薩。
一一菩薩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殊勝莊嚴。
一一嚴作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廣大佛事。
一一事于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世界利益衆生。
有見一佛事。
則得見我微妙色身。
見我身者。
則能與我平等。
則能速得成佛。
【受菩薩戒誓文】(天啟四年歲次甲子十二月二十二日) 如是戒品。
我今于一切三寶前。
誓願受持修學。
盡未來際不複舍離。
假使持戒因緣。
百千萬劫恒受困苦。
誓不以苦故。
退失今日道心。
假使破戒因緣。
百千萬劫恒受安樂。
誓不以樂故。
退失今日道心。
以此學戒功德。
願我及衆生。
無始衆罪。
盡得消滅。
若一切衆生定業當受報者。
我皆代受。
徧微塵國界。
歴諸惡道。
終無厭悔。
令彼衆生。
先成佛道。
我所發願。
真實不虛。
願十方三寶。
現為我證。
令我道心。
日夜增長。
文殊智海。
念念清淨。
普賢行海。
念念圓成。
命終之後。
生諸佛前。
證度迷流。
同登覺岸。
虛空有盡。
我願無窮。
【刺血書經願文(戊戌)】 菩薩戒弟子智旭。
刺舌血書大乘經律。
先于三寶前。
然臂香十二炷。
發十二願。
願亡父。
及無始慈父。
斷無始我執。
生樂土。
受佛記。
願亡母。
及無始悲母。
斷根本煩惱。
蓮華生。
佛授記。
願現在同行。
及過去一切真善知識。
皆先圓滿菩提。
願普與法界衆生。
破二執。
斷衆苦。
得金剛身。
淨三聚戒。
圓正定。
證實慧。
發菩提心。
得不退轉。
歸無上覺。
以上發心發願善力因緣。
普施法界。
同了無二無生。
無得無作。
永離虛妄。
會證常樂。
【書佛名經回向文】 比丘智旭。
書佛名畢。
然香發願。
三炷供如是三寶。
願與法界衆生。
紹隆佛種。
入智慧藏。
登解脫門。
六炷忏六根罪。
願與法界衆生。
常覩佛色。
聞法音。
齅法香。
宣法味。
服慚愧衣。
悟如來藏。
二炷祈父母親緣。
國土人民。
入九蓮胞胎。
獲三寶福祐。
四炷保常住僧伽。
和合說戒。
淨業善友。
嚴淨毗尼。
禅堂清衆。
熏修大乘。
職事諸師。
名标蓮蘂。
三炷保比丘某某及一切善友。
身康祿熾。
正向菩提。
如是功德。
普施含靈。
同生安養。
【為雪航檝公講律刺血書願文】 崇祯己巳春。
正月十有五日。
菩薩戒比丘智旭。
為同學比丘智檝。
講四分戒本。
然香十炷。
發十大宏願。
一者願法界一切地獄衆生。
同得解脫。
永不受果。
永不造因。
二者願一切餓鬼道。
同得解脫。
三者願一切畜生道。
同得解脫。
四者願一切阿修羅。
舍憍慢習。
五者願一切人道。
發菩提心。
六者願一切天道。
永斷諸漏。
七者願一切聲聞。
回小向大。
八者願一切辟支。
發起大悲。
九者願一切菩薩。
盡無明源。
十者仰願一切如來。
更增法樂。
又願以此功德。
令道友智檝。
蕩滌流俗知見。
拔除儱侗邪思。
赤歴歴荷擔正法。
不惜身命。
真懇懇哀憫衆生。
善能度脫。
若其從無始來。
至于昨日。
所有一切惡業。
應受報者。
智旭悉皆代受。
令得解脫。
所有一切善業。
應受報者。
普施法界衆生。
同成正覺。
從今已去。
執持禁戒。
塵業不侵。
嚴護威儀。
蜎飛無損。
樹正法之妙幢。
作人天之模範。
更願智旭。
恒于盡虛空徧法界三惡道中。
普代衆生。
受無量苦。
經于不可說不可說微塵劫海。
僃嘗楚毒。
終無厭悔。
使法界衆生。
無一不成佛竟。
我方解脫。
以此發心發願功德。
仰願諸佛大慈加被。
大悲拔濟。
令一一字放無量光。
一一光照無量國。
一念之頃。
悉周法界。
普施衆生。
究竟法樂。
情與無情。
同圓種智。
【持呪先白文】 智旭供臂香五炷。
願持滅定業真言百萬。
觀音靈感。
七佛滅罪。
藥師灌頂。
往生淨土真言。
各十萬。
次當結壇。
持大悲呪十萬。
又三炷供證明比丘廣鎬等。
鎬各然三炷。
随喜助發。
所願如來正法複興。
末世弊端盡革。
光明壽命。
稱性量而無量。
福德智慧。
等虛空而不空。
普與含生。
同生安養。
【禮大報恩塔偈(同然香者一十五衆)】 稽首大悲堅固藏。
普現色身妙寶塔。
随求感應不思議。
哀愍我等及群生。
願舒無畏大光明。
令我等除惡道怖。
出入遊戲六道中。
度脫一切如幻衆。
願舒清淨大光明。
令我等除破戒垢。
毗尼嚴淨最清涼。
息諸六道煩惱熱。
願舒三昧大光明。
令我等除襍亂想。
照了法界無分别。
起諸無作大神通。
願舒智慧大光明。
令我等盡無明漏。
願舒如意大光明。
令我等滿随心願。
以茲啟迪諸群蒙。
令皆歡喜發深信。
護持正法永不滅。
實義熾然昭千古。
寕使身碎如微塵。
終不退舍菩提願。
寕使永劫受衆苦。
終不忘失大悲心。
唯願三寶及天龍。
證知宏誓攝受我。
【為母三周求拔濟啟】 敬禮十方三寶。
阿彌陀佛。
及二大士。
清淨海衆。
複禮現前真實善友。
悉同啟請。
伏願以慈善力。
悲救心。
為我亡母優婆夷金大蓮。
随意課持經呪。
哀令我母。
未生淨土。
決定得生。
已生淨土。
決定見佛。
若已見佛。
增長品位。
母棄不肖。
已經三載。
及省己躬。
無德可報。
實深慚愧。
痛自悔責。
負世閑孝道。
乖出世本期。
自非衆友提攜。
恐贻未來深累。
唯願廣菩提心。
廣菩提願。
廣菩提行。
普為法界衆生。
經生父母。
歴劫親緣。
運無緣慈。
興同體悲。
令一經一呪。
功沾沙界。
福等虛空。
願智旭為最後得解脫人。
盡見一切衆生。
皆先解脫。
仰憑十方三寶。
淨土聖賢。
現前善友。
攝受救護。
【為母發願回向文】 菩薩戒比丘智旭。
一心歸命。
法界三寶。
伏為亡母優婆夷金大蓮。
今六月初一日。
棄世三周。
敬然臂香七炷。
供十方三寶。
釋迦文佛。
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
阿彌陀佛。
觀音勢至等諸大菩薩。
地藏大士。
及十方諸大菩薩。
現前清淨。
真實善友。
普同供養。
伏蒙善友。
為我母誦種種經呪。
(列比丘沙彌。
及諸佛子。
共十一人。
禮忏二堂。
持諸經十六部。
諸呪品二萬三千一百。
佛菩薩名四十三萬。
自持諸經十二部。
禮三世三千佛。
文不錄)願母罪因苦果。
淨盡無餘。
智種福基。
具足無減。
悟法界藏身。
入普賢行海。
智旭又為父母乃至歴劫親緣。
亦為現前善友。
所有歴劫親緣。
廣及法界衆生。
悉為歸依忏悔。
發宏誓願。
盡法界衆生。
無始至今。
一切殺罪。
願得消除。
自今以去。
更不複造。
若定業應受刀山劔樹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安住大悲。
一切盜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考逼酬償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成就大舍。
一切淫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鐵牀銅柱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圓滿梵行。
一切妄語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拔舌犁耕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證真實法。
一切飲酒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灰河沸屎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得大智慧。
一切貪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積寒堅冰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永獲清淨。
一切嗔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猛火燒然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發起大慈。
一切癡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盲聾頑鈍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滿足菩提。
一切塵沙等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種種塵沙苦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究竟涅槃。
以此功德。
伏願一切地獄等受安樂。
一切餓鬼等獲飽滿。
一切畜生等蒙解脫。
一切修羅等證慈忍。
一切人道等悟無生。
一切天道等盡諸漏。
一切聲聞等發大願。
一切緣覺等起大悲。
一切菩薩等滿菩提。
一切如來等增法樂。
又願現前四比丘。
增長壽命。
增長大悲。
開發深智。
昭明慧眼。
四佛子。
盡一切習。
速圓梵行。
三沙彌。
戒根永淨。
拾諸嗔掉。
又願智旭。
生生處處。
常得承事供養一切善友。
善友成佛。
為影響衆。
盡未來際。
不念疲勞。
仰唯法界三寶。
大慈覆護。
大悲拔濟。
令我所願。
疾得滿足。
普與含生。
同圓種智。
【持準提呪願文】 智旭向以十二願。
然香十二炷。
散持準提呪一百二十萬。
今束為三願。
然香三炷。
結壇持三十萬。
一願毗尼實義。
昭揭中天。
教觀禅那。
盡除流弊。
靈山共睹俨然。
淨土同期托質。
二願修治大藏。
昭佛祖之慧命。
救贖衆生。
普法界之慈緣。
三願學無邊法門。
窮正覺心源。
竟法海涯底。
折舉一廢餘之魔見。
導萬有不齊之群機。
贊戒贊聞。
無人不秉真說。
巨集禅巨集淨。
無處不轉正輪。
如此三願。
不為自圖名利安樂。
出生死。
證菩提。
普為法界衆生。
同具如來十号。
證涅槃四德。
至究竟安隐處。
超二種生死苦。
圓四智菩提果。
居上上寂光土。
仰唯法界三寶。
大準提王。
速如所願。
盡未來際。
行普賢妙行。
披地藏誓铠。
衆生不度盡。
不取般涅槃。
【禮大悲銅殿偈】 稽首圓滿大悲尊。
慈心普覆虛空界。
陀羅尼力妙威神。
誦者随求皆獲願。
我本仰承呪力生。
我父夢中曾覺悟。
我幼持齋甚嚴肅。
夢感大士曾相召。
我以無始惡業緣。
盲無慧眼從邪教。
破齋毀佛诟大士。
大士于我恒憐憫。
無非妙德冥加被。
令我終獲堅固信。
我今已發菩提心。
誓忘身命持正法。
憾我障重惑業深。
恒與大士悲相隔。
三漏三垢常熾然。
三德三身恒覆蔽。
我今哀懇發深誠。
願求大士恒悲救。
我雖具有無邊罪。
大士能令悉消滅。
我雖無有勝善根。
大士能令悉具足。
我然臂香滿十炷。
供養大士十界身。
誦持神呪滿十萬。
忏除無始十惡業。
願我永斷十惡業。
願我究竟十善業。
大士地藏之宏誓。
十方菩薩微塵願。
我皆随順普修習。
大聖威神攝受我。
【起呪文】 歸命法界三寶。
護呪神王。
願展慈威。
俯垂折攝。
智旭。
向持種種神呪。
柰障緣深厚。
煩惱重濁。
仍纡襍想。
每犯威儀。
克己省躬。
實增慚懼。
由是重生悲切。
再展真誠。
易慮洗心。
懲前創後。
然香七炷。
供七伽陀。
十一月初一日始。
日誓持大佛頂首棱嚴呪七徧。
複以次持滿諸呪。
次香三炷。
先供地藏真言諸呪。
俟時次第供養。
将此哀忱。
必求加被。
伏願戒根永淨。
定慧圓明。
廣化衆生。
鹹歸淨土。
【己巳除夕白三寶文】 菩薩戒比丘智旭。
第三閱律藏畢。
敬然臂香三炷。
供本師釋迦牟尼三劫三千諸佛。
一切批柰邪為首。
及一切尊法。
彌勒菩薩。
優波離尊者。
及西天東土宏律大師。
又三炷。
代同學某等。
供養三寶。
伏念諸佛滅後。
以戒為師。
唯有如說修行。
名為正法住世。
丁茲末運。
競骛虛名。
别解脫經。
罕知端緒。
秉羯磨法。
罔識範模。
文字法師。
狂妄禅客。
同為師子身蟲。
形服沙門。
羺羊持律。
并緻魔軍侵侮。
爰發勝心。
誓勤守護。
仰願諸佛菩薩。
應世聖賢。
以本願大悲。
救拔折攝。
令我等永杜因循苟且之心。
速奏挾持匡濟之力。
再補第一義天。
重浴屍羅法日。
曜三塗而息苦。
覆六道以常安。
淨治三業。
契會寂光。
圓證五身。
徧遊塵刹。
【閱律禮忏總别二疏(庚午)】 某等歸命三寶。
及現前同行。
伏念以戒為師。
最後明誨。
因戒生定。
無漏初基。
憫世競裂其綱維。
慶我猶逢于正教。
爰發勝懷。
同心披覽。
檢閱将終。
忏摩發願。
比丘受籌。
然頂香三炷。
臂香十四炷。
智旭然臂香二十八炷。
性泓然臂香十炷。
道援然臂香四炷。
及某等各為四恩三有。
法界衆生。
興無緣慈。
運同體悲。
等諸佛心。
發無作誓。
殷勤修慈悲道場忏法。
仰願大哀曠濟。
拯劫濁沉淪。
神力冥資。
錫初心福慧。
闡毗尼之秘旨。
禅那與教觀齊彰。
補佛處之宏猷。
暗證與依文俱竄。
見聞得真随喜。
習學可實修持。
合彌陀攝受之符。
操
歲次辛酉。
七月三十日。
時名大朗優婆塞) 稽首三身圓滿尊。
一切真如覺性海。
稱彼法界等虛空。
種種莊嚴大願海。
果因交徹不思議。
菩薩一切修行海。
亦禮阿彌陀如來。
觀音勢至及地藏。
我為慈親罔極恩。
徧憫一切衆生界。
發生如實增上心。
修行念佛勝方便。
深信淨土攝受門。
廣大誓願普皆被。
妙戒為舟智慧舵。
方便為帆佛力風。
盡未來際渡衆生。
終不一念舍五濁。
諸佛願海如帝珠。
攝于我願重重現。
我願亦如摩尼王。
諸佛願海悉皆攝。
願輪橫徧于十方。
亦複豎窮于三際。
一切智智之所乘。
故我至心勤修習。
第一願。
我本發心。
上報慈父鐘之鳳生恩。
願三寶力。
令我無始慈父。
鹹生淨土。
速證菩提。
令聞我名者。
亦報父恩。
第二願。
我本發心。
上報悲母金大蓮養育恩。
願三寶力。
令我無始悲母。
鹹生淨土。
速證菩提。
令聞我名者。
亦報母恩。
第三願。
度法界衆生成佛竟。
方取泥洹。
第四願。
我淫機身心俱斷。
斷性亦無。
令聞我名者。
永斷淫根。
第五願。
我殺害業習。
滅盡無餘。
令聞我名者。
徧生慈力。
第六願。
我癡闇謗三寶業。
滅盡無餘。
令聞我名者。
正信三寶。
第七願。
我諸不善業。
悉得清淨。
令聞我名者。
安住梵行。
第八願。
我決生極樂世界。
速證無上菩提。
分身塵刹。
盡未來際。
度生無厭。
第九願。
我生生不忘本願。
于五濁世。
善化衆生。
第十願。
我處處宏通正法。
無諸魔障。
十一願。
得無量智慧。
達一切佛法。
十二願。
得無量辯才。
開迷降外。
一切無畏。
如師子吼。
十三願。
得無量神通。
徧十方國。
承事如來。
及善知識。
一切海會。
無不得與。
十四願。
我能出種種妙音。
盡未來際。
贊歎三寶。
令衆生知所歸依。
十五願。
随意出生種種妙供。
供養三寶。
為衆生作大福田。
十六願。
随喜一切衆生所有功德。
令成無上菩提。
十七願。
十方如來成正覺時。
我先勸請。
轉大法輪。
開示衆生。
無上覺路。
十八願。
十方如來般涅槃時。
我悉勸請。
莫入涅槃。
常住世閑。
饒益含識。
十九願。
一切海會。
推我為大法王子。
佛贊我功德。
智慧。
慈悲。
願力。
如觀世音。
地藏王。
等無有異。
二十願。
以大悲光。
照諸地獄。
觸我光者。
應時變諸苦事。
悉成妙樂。
二十一願。
以大悲光照諸餓鬼。
觸我光者。
應時舍身。
得淨土生。
二十二願。
以大悲光。
照諸畜生。
蒙我光者。
離諸怖畏。
舍身之後。
得淨土生。
二十三願。
以大悲光。
照諸鬼神。
蒙我光者。
悉舍嗔心。
開悟佛道。
舍諸醜陋。
得清淨身。
二十四願。
以大悲光。
照諸苦惱衆生。
蒙我光者。
疾病消除。
六根具足。
厄難恐怖。
悉皆解脫。
無病延年。
發菩提意。
若臨命終。
卽生淨土。
二十五願。
以大悲光。
照有形無形。
有想無想。
及諸魔外。
令其身心。
舍諸邪見。
通達佛乘。
二十六願。
以大悲光。
照觸人天。
令不迷欲樂。
及欣厭定。
勤求無上菩提。
二十七願。
以大悲光。
照聲聞緣覺。
令舍無為。
速趣佛乘。
二十八願。
以大悲聲。
令一切衆生。
決定明悟。
不戀三界。
不樂餘乘。
唯求無上菩提。
二十九願。
以大悲神力。
随順衆生。
種種所求。
俾于我法。
生深信心。
三十願。
以救度衆生。
故于十方。
現作佛身。
或淨土攝取。
或穢土調伏。
方便無量。
三十一願。
救度衆生。
故随類現身。
一一類中。
種族尊勝。
威德自在。
令諸同類。
敬愛受教。
直至菩提。
三十二願。
以大悲方便。
現于一切。
無佛法處。
法滅處。
佛法不能行處。
隐顯大化。
為長夜燈。
救拔沉冥。
出于苦海。
三十三願。
恒于衆生饑渴之時。
現作飲食。
疾疫現作藥草。
寒作衣服。
熱作涼風。
險阻作津梁。
一切所須。
皆現作之。
若服。
若食。
若倚。
若履。
鹹得安樂。
發菩提心。
三十四願。
樂求佛乘衆生。
聞我名已。
不舍肉身。
得佛菩提。
三十五願。
莊嚴佛土菩薩。
聞我名已。
其國逾于極樂。
欲現穢土。
則得無量方便。
善化剛強。
三十六願。
令欲見諸佛土。
聞法衆生。
皆得見聞。
三十七願。
令欲往無數世界。
供養三寶衆生。
一念之閑。
普得周徧。
三十八願。
令欲生佛土衆生。
聞我名号。
卽得随願往生。
三十九願。
令同我誓願衆生。
速得無量。
智慧方便。
威德自在。
四十願。
令樂小乘衆生。
速登聖果。
卽回心入菩薩乘。
四十一願。
十方修行菩薩。
聞我名号。
直至菩提。
永無魔事。
四十二願。
十方魔外。
聞我名号。
卽舍邪見。
同歸正覺。
四十三願。
以大悲心力。
使五逆。
十惡。
四棄。
八棄。
當堕大獄衆生。
知求哀忏悔。
随現勝妙色身。
摩頂安慰。
令罪根永拔。
發菩提心。
四十四願。
以平等大慈悲力。
能滅謗我法。
詈我名者。
極重惡障。
速趣菩提。
四十五願。
我慈眼最極清淨。
普視盡虛空界。
乃至極苦處。
悉令安樂。
極惡衆生。
悉令賢善。
四十六願。
我印手最極莊嚴。
于念念中。
出一切供養雲。
珍寶雲。
衣服雲。
衆具雲。
飲食雲。
醫藥雲。
三昧雲。
總持雲。
辯才雲。
光照雲。
徧虛空界。
盡未來際。
利益衆生。
四十七願。
我名号盡十方界靡不周徧。
彼法滅處。
我名不滅。
恒令聞稱。
悉得解脫。
四十八願。
我色身最極微妙。
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刹。
極微塵數大人相。
而自莊嚴。
一一相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随形好。
一一好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光明。
一一光作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色。
嚴飾國界。
演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聲。
宣揚妙法。
出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香華飲食。
衣服衆具。
普供一切。
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化佛。
教化一切。
一一佛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諸化菩薩。
一一菩薩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殊勝莊嚴。
一一嚴作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廣大佛事。
一一事于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世界利益衆生。
有見一佛事。
則得見我微妙色身。
見我身者。
則能與我平等。
則能速得成佛。
【受菩薩戒誓文】(天啟四年歲次甲子十二月二十二日) 如是戒品。
我今于一切三寶前。
誓願受持修學。
盡未來際不複舍離。
假使持戒因緣。
百千萬劫恒受困苦。
誓不以苦故。
退失今日道心。
假使破戒因緣。
百千萬劫恒受安樂。
誓不以樂故。
退失今日道心。
以此學戒功德。
願我及衆生。
無始衆罪。
盡得消滅。
若一切衆生定業當受報者。
我皆代受。
徧微塵國界。
歴諸惡道。
終無厭悔。
令彼衆生。
先成佛道。
我所發願。
真實不虛。
願十方三寶。
現為我證。
令我道心。
日夜增長。
文殊智海。
念念清淨。
普賢行海。
念念圓成。
命終之後。
生諸佛前。
證度迷流。
同登覺岸。
虛空有盡。
我願無窮。
【刺血書經願文(戊戌)】 菩薩戒弟子智旭。
刺舌血書大乘經律。
先于三寶前。
然臂香十二炷。
發十二願。
願亡父。
及無始慈父。
斷無始我執。
生樂土。
受佛記。
願亡母。
及無始悲母。
斷根本煩惱。
蓮華生。
佛授記。
願現在同行。
及過去一切真善知識。
皆先圓滿菩提。
願普與法界衆生。
破二執。
斷衆苦。
得金剛身。
淨三聚戒。
圓正定。
證實慧。
發菩提心。
得不退轉。
歸無上覺。
以上發心發願善力因緣。
普施法界。
同了無二無生。
無得無作。
永離虛妄。
會證常樂。
【書佛名經回向文】 比丘智旭。
書佛名畢。
然香發願。
三炷供如是三寶。
願與法界衆生。
紹隆佛種。
入智慧藏。
登解脫門。
六炷忏六根罪。
願與法界衆生。
常覩佛色。
聞法音。
齅法香。
宣法味。
服慚愧衣。
悟如來藏。
二炷祈父母親緣。
國土人民。
入九蓮胞胎。
獲三寶福祐。
四炷保常住僧伽。
和合說戒。
淨業善友。
嚴淨毗尼。
禅堂清衆。
熏修大乘。
職事諸師。
名标蓮蘂。
三炷保比丘某某及一切善友。
身康祿熾。
正向菩提。
如是功德。
普施含靈。
同生安養。
【為雪航檝公講律刺血書願文】 崇祯己巳春。
正月十有五日。
菩薩戒比丘智旭。
為同學比丘智檝。
講四分戒本。
然香十炷。
發十大宏願。
一者願法界一切地獄衆生。
同得解脫。
永不受果。
永不造因。
二者願一切餓鬼道。
同得解脫。
三者願一切畜生道。
同得解脫。
四者願一切阿修羅。
舍憍慢習。
五者願一切人道。
發菩提心。
六者願一切天道。
永斷諸漏。
七者願一切聲聞。
回小向大。
八者願一切辟支。
發起大悲。
九者願一切菩薩。
盡無明源。
十者仰願一切如來。
更增法樂。
又願以此功德。
令道友智檝。
蕩滌流俗知見。
拔除儱侗邪思。
赤歴歴荷擔正法。
不惜身命。
真懇懇哀憫衆生。
善能度脫。
若其從無始來。
至于昨日。
所有一切惡業。
應受報者。
智旭悉皆代受。
令得解脫。
所有一切善業。
應受報者。
普施法界衆生。
同成正覺。
從今已去。
執持禁戒。
塵業不侵。
嚴護威儀。
蜎飛無損。
樹正法之妙幢。
作人天之模範。
更願智旭。
恒于盡虛空徧法界三惡道中。
普代衆生。
受無量苦。
經于不可說不可說微塵劫海。
僃嘗楚毒。
終無厭悔。
使法界衆生。
無一不成佛竟。
我方解脫。
以此發心發願功德。
仰願諸佛大慈加被。
大悲拔濟。
令一一字放無量光。
一一光照無量國。
一念之頃。
悉周法界。
普施衆生。
究竟法樂。
情與無情。
同圓種智。
【持呪先白文】 智旭供臂香五炷。
願持滅定業真言百萬。
觀音靈感。
七佛滅罪。
藥師灌頂。
往生淨土真言。
各十萬。
次當結壇。
持大悲呪十萬。
又三炷供證明比丘廣鎬等。
鎬各然三炷。
随喜助發。
所願如來正法複興。
末世弊端盡革。
光明壽命。
稱性量而無量。
福德智慧。
等虛空而不空。
普與含生。
同生安養。
【禮大報恩塔偈(同然香者一十五衆)】 稽首大悲堅固藏。
普現色身妙寶塔。
随求感應不思議。
哀愍我等及群生。
願舒無畏大光明。
令我等除惡道怖。
出入遊戲六道中。
度脫一切如幻衆。
願舒清淨大光明。
令我等除破戒垢。
毗尼嚴淨最清涼。
息諸六道煩惱熱。
願舒三昧大光明。
令我等除襍亂想。
照了法界無分别。
起諸無作大神通。
願舒智慧大光明。
令我等盡無明漏。
願舒如意大光明。
令我等滿随心願。
以茲啟迪諸群蒙。
令皆歡喜發深信。
護持正法永不滅。
實義熾然昭千古。
寕使身碎如微塵。
終不退舍菩提願。
寕使永劫受衆苦。
終不忘失大悲心。
唯願三寶及天龍。
證知宏誓攝受我。
【為母三周求拔濟啟】 敬禮十方三寶。
阿彌陀佛。
及二大士。
清淨海衆。
複禮現前真實善友。
悉同啟請。
伏願以慈善力。
悲救心。
為我亡母優婆夷金大蓮。
随意課持經呪。
哀令我母。
未生淨土。
決定得生。
已生淨土。
決定見佛。
若已見佛。
增長品位。
母棄不肖。
已經三載。
及省己躬。
無德可報。
實深慚愧。
痛自悔責。
負世閑孝道。
乖出世本期。
自非衆友提攜。
恐贻未來深累。
唯願廣菩提心。
廣菩提願。
廣菩提行。
普為法界衆生。
經生父母。
歴劫親緣。
運無緣慈。
興同體悲。
令一經一呪。
功沾沙界。
福等虛空。
願智旭為最後得解脫人。
盡見一切衆生。
皆先解脫。
仰憑十方三寶。
淨土聖賢。
現前善友。
攝受救護。
【為母發願回向文】 菩薩戒比丘智旭。
一心歸命。
法界三寶。
伏為亡母優婆夷金大蓮。
今六月初一日。
棄世三周。
敬然臂香七炷。
供十方三寶。
釋迦文佛。
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
阿彌陀佛。
觀音勢至等諸大菩薩。
地藏大士。
及十方諸大菩薩。
現前清淨。
真實善友。
普同供養。
伏蒙善友。
為我母誦種種經呪。
(列比丘沙彌。
及諸佛子。
共十一人。
禮忏二堂。
持諸經十六部。
諸呪品二萬三千一百。
佛菩薩名四十三萬。
自持諸經十二部。
禮三世三千佛。
文不錄)願母罪因苦果。
淨盡無餘。
智種福基。
具足無減。
悟法界藏身。
入普賢行海。
智旭又為父母乃至歴劫親緣。
亦為現前善友。
所有歴劫親緣。
廣及法界衆生。
悉為歸依忏悔。
發宏誓願。
盡法界衆生。
無始至今。
一切殺罪。
願得消除。
自今以去。
更不複造。
若定業應受刀山劔樹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安住大悲。
一切盜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考逼酬償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成就大舍。
一切淫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鐵牀銅柱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圓滿梵行。
一切妄語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拔舌犁耕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證真實法。
一切飲酒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灰河沸屎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得大智慧。
一切貪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積寒堅冰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永獲清淨。
一切嗔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猛火燒然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發起大慈。
一切癡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盲聾頑鈍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滿足菩提。
一切塵沙等罪消除。
更不複造。
定業應受種種塵沙苦等。
智旭普皆代受。
令彼究竟涅槃。
以此功德。
伏願一切地獄等受安樂。
一切餓鬼等獲飽滿。
一切畜生等蒙解脫。
一切修羅等證慈忍。
一切人道等悟無生。
一切天道等盡諸漏。
一切聲聞等發大願。
一切緣覺等起大悲。
一切菩薩等滿菩提。
一切如來等增法樂。
又願現前四比丘。
增長壽命。
增長大悲。
開發深智。
昭明慧眼。
四佛子。
盡一切習。
速圓梵行。
三沙彌。
戒根永淨。
拾諸嗔掉。
又願智旭。
生生處處。
常得承事供養一切善友。
善友成佛。
為影響衆。
盡未來際。
不念疲勞。
仰唯法界三寶。
大慈覆護。
大悲拔濟。
令我所願。
疾得滿足。
普與含生。
同圓種智。
【持準提呪願文】 智旭向以十二願。
然香十二炷。
散持準提呪一百二十萬。
今束為三願。
然香三炷。
結壇持三十萬。
一願毗尼實義。
昭揭中天。
教觀禅那。
盡除流弊。
靈山共睹俨然。
淨土同期托質。
二願修治大藏。
昭佛祖之慧命。
救贖衆生。
普法界之慈緣。
三願學無邊法門。
窮正覺心源。
竟法海涯底。
折舉一廢餘之魔見。
導萬有不齊之群機。
贊戒贊聞。
無人不秉真說。
巨集禅巨集淨。
無處不轉正輪。
如此三願。
不為自圖名利安樂。
出生死。
證菩提。
普為法界衆生。
同具如來十号。
證涅槃四德。
至究竟安隐處。
超二種生死苦。
圓四智菩提果。
居上上寂光土。
仰唯法界三寶。
大準提王。
速如所願。
盡未來際。
行普賢妙行。
披地藏誓铠。
衆生不度盡。
不取般涅槃。
【禮大悲銅殿偈】 稽首圓滿大悲尊。
慈心普覆虛空界。
陀羅尼力妙威神。
誦者随求皆獲願。
我本仰承呪力生。
我父夢中曾覺悟。
我幼持齋甚嚴肅。
夢感大士曾相召。
我以無始惡業緣。
盲無慧眼從邪教。
破齋毀佛诟大士。
大士于我恒憐憫。
無非妙德冥加被。
令我終獲堅固信。
我今已發菩提心。
誓忘身命持正法。
憾我障重惑業深。
恒與大士悲相隔。
三漏三垢常熾然。
三德三身恒覆蔽。
我今哀懇發深誠。
願求大士恒悲救。
我雖具有無邊罪。
大士能令悉消滅。
我雖無有勝善根。
大士能令悉具足。
我然臂香滿十炷。
供養大士十界身。
誦持神呪滿十萬。
忏除無始十惡業。
願我永斷十惡業。
願我究竟十善業。
大士地藏之宏誓。
十方菩薩微塵願。
我皆随順普修習。
大聖威神攝受我。
【起呪文】 歸命法界三寶。
護呪神王。
願展慈威。
俯垂折攝。
智旭。
向持種種神呪。
柰障緣深厚。
煩惱重濁。
仍纡襍想。
每犯威儀。
克己省躬。
實增慚懼。
由是重生悲切。
再展真誠。
易慮洗心。
懲前創後。
然香七炷。
供七伽陀。
十一月初一日始。
日誓持大佛頂首棱嚴呪七徧。
複以次持滿諸呪。
次香三炷。
先供地藏真言諸呪。
俟時次第供養。
将此哀忱。
必求加被。
伏願戒根永淨。
定慧圓明。
廣化衆生。
鹹歸淨土。
【己巳除夕白三寶文】 菩薩戒比丘智旭。
第三閱律藏畢。
敬然臂香三炷。
供本師釋迦牟尼三劫三千諸佛。
一切批柰邪為首。
及一切尊法。
彌勒菩薩。
優波離尊者。
及西天東土宏律大師。
又三炷。
代同學某等。
供養三寶。
伏念諸佛滅後。
以戒為師。
唯有如說修行。
名為正法住世。
丁茲末運。
競骛虛名。
别解脫經。
罕知端緒。
秉羯磨法。
罔識範模。
文字法師。
狂妄禅客。
同為師子身蟲。
形服沙門。
羺羊持律。
并緻魔軍侵侮。
爰發勝心。
誓勤守護。
仰願諸佛菩薩。
應世聖賢。
以本願大悲。
救拔折攝。
令我等永杜因循苟且之心。
速奏挾持匡濟之力。
再補第一義天。
重浴屍羅法日。
曜三塗而息苦。
覆六道以常安。
淨治三業。
契會寂光。
圓證五身。
徧遊塵刹。
【閱律禮忏總别二疏(庚午)】 某等歸命三寶。
及現前同行。
伏念以戒為師。
最後明誨。
因戒生定。
無漏初基。
憫世競裂其綱維。
慶我猶逢于正教。
爰發勝懷。
同心披覽。
檢閱将終。
忏摩發願。
比丘受籌。
然頂香三炷。
臂香十四炷。
智旭然臂香二十八炷。
性泓然臂香十炷。
道援然臂香四炷。
及某等各為四恩三有。
法界衆生。
興無緣慈。
運同體悲。
等諸佛心。
發無作誓。
殷勤修慈悲道場忏法。
仰願大哀曠濟。
拯劫濁沉淪。
神力冥資。
錫初心福慧。
闡毗尼之秘旨。
禅那與教觀齊彰。
補佛處之宏猷。
暗證與依文俱竄。
見聞得真随喜。
習學可實修持。
合彌陀攝受之符。
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