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帝釋所問經

關燈


    由疑惑生。

    依疑惑緣。

    因疑惑故而有所欲。

    若無疑惑即無所欲。

    帝釋白言。

    世尊。

    如是如是。

    如佛所說。

    所欲因疑惑有。

    又複白言。

    世尊。

    疑惑何因何集何生何緣。

    而此疑惑。

    何因得有。

    何因得無。

    佛告帝釋。

    以虛妄為因。

    從虛妄而集。

    由虛妄生。

    依虛妄緣。

    以虛妄故即有疑惑。

    由疑惑故緻有所欲。

    因其所欲故有怨親。

    由彼怨親遂有憎愛。

    以憎愛故乃有刀劍相持訴訟鬥诤。

    情生谄曲。

    語不真實。

    起如是等種種罪業不善之法。

    由此得一大苦蘊集。

    天主。

    若無虛妄即無疑惑。

    若無疑惑即無所欲。

    所欲既無怨親何有。

    怨親不立憎愛自除。

    憎愛無故。

    刀劍相持訴訟鬥诤。

    谄曲之情不實之語。

    如是等種種罪業不善之法。

    皆悉得滅。

    如是則一大苦蘊滅。

    帝釋白佛言。

    如是如是。

    如佛所說。

    因疑惑故則有虛妄。

    複白佛言。

    世尊。

    虛妄之法以何法滅。

    乃至苾刍當雲何行。

    佛告天主。

    滅虛妄者。

    謂八正道。

    八正道者。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由是八法虛妄得滅。

    若諸苾刍行是法者。

    是即名為滅虛妄行。

    帝釋白佛言。

    如是如是。

    世尊。

    滅虛妄者是八正道。

    帝釋複白佛言。

    世尊。

    所滅虛妄法。

    若苾刍行者。

    當于别解脫法中有幾種法。

    佛言天主。

    虛妄法者。

    于别解脫法中。

    有六種法。

    何等為六。

    所謂眼觀色。

    耳聽聲。

    鼻嗅香。

    舌了味。

    身覺觸。

    意分别法。

    天主。

    眼觀于色有二種義。

    謂可觀不可觀。

    不可觀者。

    謂于一切染法境界而不可觀。

    可觀者。

    謂于一切善法境界而可觀察。

    如是眼觀色境。

    乃至意分别法亦複如是。

    世尊。

    我今從佛了知此義。

    不可觀者。

    所有眼境不善之法。

    若其觀者。

    是即增長染法。

    損減善法。

    其可觀者。

    所有眼境一切善法。

    若其觀者。

    即是增長善法。

    損減染法。

    乃至意分别法亦複如是。

    世尊。

    我今從佛聞是法已。

    滿所願樂。

    斷于疑惑。

    又複白言。

    世尊。

    若複苾刍欲滅虛妄者。

    當斷幾法。

    當行幾法。

    佛言。

    天主。

    若有苾刍。

    欲滅虛妄法者。

    當斷三法。

    當行三法。

    一疑惑。

    二悕望。

    三無義語。

    此三種法。

    亦有可行。

    有不可行。

    不可行者。

    謂于此三種不善之法。

    當斷不行。

    若複行者。

    增不善法損于善法。

    可行者。

    謂于此三種不善之法勤行除斷。

    即得不善損減善法增長。

    帝釋白言。

    世尊。

    如是如是。

    我今從佛了知此義疑惑悕望無義語等三種之法。

    若複行者。

    損諸善法增長不善。

    若複苾刍。

    于此三法勤行除斷。

    即得不善損減善法增長。

    又複白言。

    世尊。

    若有苾刍。

    行滅虛妄法者。

    有幾種身。

    佛言天主。

    若有苾刍。

    行滅虛妄法有三種身。

    三種身者。

    謂适悅身。

    苦惱身。

    舍身。

    适悅身者。

    有其二義。

    謂可行不可行。

    可行者。

    謂諸善法。

    不可行者。

    謂諸不善法。

    苦惱身舍身亦複如是。

    帝釋白佛言。

    世尊。

    如是如是。

    我今從佛了知此義。

    若彼苾刍行滅虛妄法者。

    于适悅身苦惱身舍身。

    于此三身諸善法等可行。

    諸不善法等皆不可行。

     爾時帝釋複白言。

    世尊。

    所有一切衆生。

    樂欲憶念色相皆悉同不。

    佛言不也。

    天主。

    一切衆生。

    非同一欲非同一念非一色相。

    天主。

    一切衆生雖然各各居其界趣。

    亦各不知界趣差别。

    彼由不知界趣差别。

    是故行于黑闇之道。

    返執癡法以為真實。

    此諸衆生不知界趣種種差别。

    所了知者唯黑闇界。

    雖複了知。

    而亦常行于黑闇道。

    堅執癡法以為真實。

    帝釋白言。

    世尊。

    如是如是。

    如佛所說。

    我今從佛了知此義。

    一切衆生非同一欲非同一念非一色相。

    由彼衆生不知差别。

    故執癡闇而為真實。

     爾時帝釋複白佛言。

    世尊。

    所有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皆得究竟清淨梵行不。

    佛言不也。

    斯有二義。

    天主。

    若彼沙門婆羅門等。

    不能盡彼愛法。

    決定不獲究竟清淨梵行。

    若彼沙門婆羅門等。

    有能盡彼愛法。

    乃得無上解脫心正解脫。

    是名獲得究竟清淨梵行。

    帝釋白佛言。

    世尊。

    如是如是。

    如佛所說。

    我今從佛了知此義。

    若沙門婆羅門等不盡愛法。

    決定不獲究竟清淨梵行。

    若有沙門婆羅門等盡彼愛法。

    決定獲得無上解脫心正解脫。

    是名獲得究竟清淨梵行。

     爾時帝釋複白佛言。

    世尊。

    我今雲何當得永離諸見之病使不複生。

    是諸見病從心識生。

    我此心識當複雲何。

    我雖問佛種種之義。

    雲何不能獲聖果報。

    得佛如來應正等覺。

    唯願世尊。

    為我斷除疑惑根本諸見之病。

    佛言。

    天主。

    汝知之不。

    于往昔時有沙門婆羅門亦問此義。

    帝釋白言。

    世尊。

    我今憶念。

    于一時中有大威力諸天。

    集忉利天善法之會。

     爾時會中有諸天人。

    不知法者辄欲成佛。

    以如是意告白世尊。

    佛察愚闇不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