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帝釋所問經
關燈
小
中
大
告言。
待佛出定。
傳我至誠。
勿使忘失。
世尊。
是事實不。
佛言帝釋。
此事實爾。
而彼夫人曾代于汝緻敬問訊。
佛又告言。
天主。
我在三昧亦聞汝語。
其後非久。
即出三昧。
爾時帝釋白言。
世尊。
我昔曾聞。
有佛如來正等正覺。
出現于世作大利益。
以大方便随類引導。
或隐人相。
或現天身。
我今自知。
佛出世間作大利益。
以善方便随類引導。
或隐或顯。
世尊。
所有聲聞。
從佛出家修持梵行。
命終之後生忉利天。
而彼天人樂三種事。
謂壽命色相及與名稱。
世尊。
昔有釋女。
名曰密行。
從佛出家持于梵行。
常厭女身求男子相。
命終之後生忉利天。
為我作子。
名曰密行。
具大威力是大丈夫。
世尊。
複有三苾刍修聲聞行。
而未能斷貪欲之心。
命終之後生于天界。
作尾那乾闼婆子。
常來為彼密行天子作承事者。
時彼密行天向尾那乾闼婆子。
說伽陀曰。
我昔為女人 具智名密行 厭女求男相 常供佛法僧 時見汝三子 而修聲聞行 今生于下族 為我作承事 汝等今當知 我為汝說實 汝昔為人時 四事鹹豐足 不依佛禁戒 今可懷慚恥 了心即正法 唯智者能了 我昔汝同行 近佛聞正法 起信持佛戒 及供養聖衆 我因行正行 得為帝釋子 具天大威力 自知名密行 止殊勝宮殿 轉女成男相 汝乾闼婆子 從佛持梵行 聞佛最上法 卻為承事者 我于天界中 未見事今見 修持聲聞行 而生于下族 汝乾闼婆子 受我密行化 汝等所受生 非彼諸佛子 乾闼婆子言 天所說誠實 我等因貪欲 堕乾闼婆趣 我今起精進 唯念佛正法 知貪欲生過 斷彼貪欲心 貪為煩惱縛 其力勝魔軍 棄佛真實法 故不生勝天 帝釋與梵王 坐于善法會 觀諸天勝行 經遊天界者 見我生下族 經遊于天界 我由行不正 而不獲勝果 爾時密行天 白父帝釋言 父王今當知 我佛最上尊 出現于世聞 善降諸魔軍 名釋迦牟尼 此三乾闼婆 是彼佛之子 忘失于正念 堕乾闼婆趣 而于彼三中 唯一不正知 餘二歸正道 常向佛菩提 而行于正法 所見諸聲聞 無有能及者 彼遠離所欲 能斷于煩惱 唯念佛世尊 不複生餘想 所有未了法 彼二悉正知 當得勝果報 而生于梵天 世尊。
我于爾時聞密行天子說是偈已。
我于此事有所未決。
故來佛所。
欲伸請問。
願佛垂愍。
為我宣說。
爾時世尊而作是念。
帝釋天主于長夜中無懈無廢無塵無垢。
如有所問是真不知非作魔事。
彼有所問當為宣說。
作是念已即說伽陀。
告帝釋曰。
帝釋今當知 汝心中所樂 欲有所問義 當問我為說 爾時帝釋天主即說伽陀。
白世尊曰。
今蒙佛聽許 如我意所樂 我今當啟請 願佛為宣說 帝釋天主說伽陀已白佛言。
世尊。
所有天人阿修羅乾闼婆及諸異生等。
以何為煩惱。
佛言。
以憎愛為煩惱。
帝釋天主。
所有天人阿修羅乾闼婆乃至諸異生等。
而作是念。
嗚呼我自于他先無侵害亦不怨枉。
不鬥不诤無訴無訟。
又不相持。
雲何于我返作是事。
天主。
如是之事由憎愛起。
憎愛起故煩惱遂生。
帝釋白言。
世尊。
如是如是。
如佛所說。
我今從佛了知此義。
憎愛為煩惱。
斷于疑惑。
滿所樂心。
爾時帝釋天主得聞佛說歡喜信受。
複白佛言。
世尊。
此憎愛煩惱。
何因何集。
何生何緣。
何因得有。
何因得無。
佛言。
天主。
此憎愛煩惱。
怨親為因。
怨親而集。
從怨親生。
怨親為緣。
由怨親故。
有憎愛煩惱。
若無怨親憎愛即無。
帝釋白佛言。
如是如是。
如佛所說。
我今從佛了知此義。
憎愛煩惱怨親為因。
若無怨親即無憎愛。
又複白言。
世尊。
怨親因何有。
從何集。
由何生。
依何緣。
何因得有。
何因得無。
佛告帝釋。
所欲為因。
從所欲集。
由所欲生。
依所欲緣。
因其所欲故有怨親。
若無所欲怨親即無。
帝釋白佛言。
世尊。
如是如是。
如佛所說。
而彼怨親因所欲有。
又複白言。
世尊。
而此所欲。
何因而有。
從何而集。
由何而生。
依于何緣。
何因得有。
何因得無。
佛言。
帝釋。
所欲因疑惑有。
從疑惑集
待佛出定。
傳我至誠。
勿使忘失。
世尊。
是事實不。
佛言帝釋。
此事實爾。
而彼夫人曾代于汝緻敬問訊。
佛又告言。
天主。
我在三昧亦聞汝語。
其後非久。
即出三昧。
爾時帝釋白言。
世尊。
我昔曾聞。
有佛如來正等正覺。
出現于世作大利益。
以大方便随類引導。
或隐人相。
或現天身。
我今自知。
佛出世間作大利益。
以善方便随類引導。
或隐或顯。
世尊。
所有聲聞。
從佛出家修持梵行。
命終之後生忉利天。
而彼天人樂三種事。
謂壽命色相及與名稱。
世尊。
昔有釋女。
名曰密行。
從佛出家持于梵行。
常厭女身求男子相。
命終之後生忉利天。
為我作子。
名曰密行。
具大威力是大丈夫。
世尊。
複有三苾刍修聲聞行。
而未能斷貪欲之心。
命終之後生于天界。
作尾那乾闼婆子。
常來為彼密行天子作承事者。
時彼密行天向尾那乾闼婆子。
說伽陀曰。
我昔為女人 具智名密行 厭女求男相 常供佛法僧 時見汝三子 而修聲聞行 今生于下族 為我作承事 汝等今當知 我為汝說實 汝昔為人時 四事鹹豐足 不依佛禁戒 今可懷慚恥 了心即正法 唯智者能了 我昔汝同行 近佛聞正法 起信持佛戒 及供養聖衆 我因行正行 得為帝釋子 具天大威力 自知名密行 止殊勝宮殿 轉女成男相 汝乾闼婆子 從佛持梵行 聞佛最上法 卻為承事者 我于天界中 未見事今見 修持聲聞行 而生于下族 汝乾闼婆子 受我密行化 汝等所受生 非彼諸佛子 乾闼婆子言 天所說誠實 我等因貪欲 堕乾闼婆趣 我今起精進 唯念佛正法 知貪欲生過 斷彼貪欲心 貪為煩惱縛 其力勝魔軍 棄佛真實法 故不生勝天 帝釋與梵王 坐于善法會 觀諸天勝行 經遊天界者 見我生下族 經遊于天界 我由行不正 而不獲勝果 爾時密行天 白父帝釋言 父王今當知 我佛最上尊 出現于世聞 善降諸魔軍 名釋迦牟尼 此三乾闼婆 是彼佛之子 忘失于正念 堕乾闼婆趣 而于彼三中 唯一不正知 餘二歸正道 常向佛菩提 而行于正法 所見諸聲聞 無有能及者 彼遠離所欲 能斷于煩惱 唯念佛世尊 不複生餘想 所有未了法 彼二悉正知 當得勝果報 而生于梵天 世尊。
我于爾時聞密行天子說是偈已。
我于此事有所未決。
故來佛所。
欲伸請問。
願佛垂愍。
為我宣說。
爾時世尊而作是念。
帝釋天主于長夜中無懈無廢無塵無垢。
如有所問是真不知非作魔事。
彼有所問當為宣說。
作是念已即說伽陀。
告帝釋曰。
帝釋今當知 汝心中所樂 欲有所問義 當問我為說 爾時帝釋天主即說伽陀。
白世尊曰。
今蒙佛聽許 如我意所樂 我今當啟請 願佛為宣說 帝釋天主說伽陀已白佛言。
世尊。
所有天人阿修羅乾闼婆及諸異生等。
以何為煩惱。
佛言。
以憎愛為煩惱。
帝釋天主。
所有天人阿修羅乾闼婆乃至諸異生等。
而作是念。
嗚呼我自于他先無侵害亦不怨枉。
不鬥不诤無訴無訟。
又不相持。
雲何于我返作是事。
天主。
如是之事由憎愛起。
憎愛起故煩惱遂生。
帝釋白言。
世尊。
如是如是。
如佛所說。
我今從佛了知此義。
憎愛為煩惱。
斷于疑惑。
滿所樂心。
爾時帝釋天主得聞佛說歡喜信受。
複白佛言。
世尊。
此憎愛煩惱。
何因何集。
何生何緣。
何因得有。
何因得無。
佛言。
天主。
此憎愛煩惱。
怨親為因。
怨親而集。
從怨親生。
怨親為緣。
由怨親故。
有憎愛煩惱。
若無怨親憎愛即無。
帝釋白佛言。
如是如是。
如佛所說。
我今從佛了知此義。
憎愛煩惱怨親為因。
若無怨親即無憎愛。
又複白言。
世尊。
怨親因何有。
從何集。
由何生。
依何緣。
何因得有。
何因得無。
佛告帝釋。
所欲為因。
從所欲集。
由所欲生。
依所欲緣。
因其所欲故有怨親。
若無所欲怨親即無。
帝釋白佛言。
世尊。
如是如是。
如佛所說。
而彼怨親因所欲有。
又複白言。
世尊。
而此所欲。
何因而有。
從何而集。
由何而生。
依于何緣。
何因得有。
何因得無。
佛言。
帝釋。
所欲因疑惑有。
從疑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