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一

關燈
有一般秃比丘。

    向學人道。

    佛是究竟。

    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果滿。

    方始成道。

    道流。

    你若道佛是究竟。

    緣什麼八十年後向拘屍羅城雙林樹間側卧死去。

    佛令何在。

    明知與我生死不别。

    你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佛。

    轉輪聖王應是如來。

    明知是幻化。

    古人雲。

    如來舉身相。

    為順世間情。

    恐人生斷見。

    權且立虛名。

    假言三十二。

    八十也空聲。

    有身非覺體。

    無相乃真形。

    你道佛有六通。

    是不可思議。

    一切諸天.神仙.阿修羅.大力鬼。

    亦有神通。

    應是佛否。

    道流莫錯。

    秖如阿修羅與天帝釋戰。

    戰敗。

    領八萬四千眷屬入藕絲孔中藏。

    莫是聖否。

    如山僧所舉。

    皆是業通依通。

    夫如佛六通者不然。

    入色界。

    不被色惑。

    入聲界。

    不被聲惑。

    入香界。

    不被香惑。

    入味界。

    不被味惑。

    入觸界。

    不被觸惑。

    入法界。

    不被法惑。

    所以達六種色聲香味觸法皆是空相。

    不能系縛。

    此無依道人。

    雖是五蘊漏質。

    便是地行神通。

     道流。

    真佛無形。

    真法無相。

    你秖麼幻化上頭。

    作模作樣。

    設求得者。

    皆是野狐精魅。

    并不是真佛。

    是外道見解。

    夫如真學道人。

    并不取佛。

    不取菩薩羅漢。

    不取三界殊勝。

    迥然獨脫。

    不與物拘。

    乾坤倒覆。

    我更不疑。

    十方諸佛現前。

    無一念心喜。

    三塗地獄頓現。

    無一念心怖。

    緣何如此。

    我見諸法空相。

    變即有。

    不變師無。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所以夢幻空花。

    何勞把捉。

    唯有道流目前現令聽法底人。

    入火不燒。

    入水不溺。

    入三塗地獄如遊園觀。

    入餓鬼畜生而不受報。

    緣何如此。

    無嫌底法。

    你若愛聖憎凡。

    生死海裡浮沉。

    煩惱由心故有。

    無心。

    煩惱何拘。

    不勞分别取相。

    自然得道須臾。

    你拟傍家波波地學得。

    于三祇劫中終歸生死。

    不如無事向叢林中。

    床角頭交腳坐。

     道流。

    如諸方有學人來。

    主客相見了。

    便有一句子語辨前頭。

    善知識被學人拈出個機權語路。

    向善知識口角頭撺過。

    看。

    你識不識。

    你若識得是境。

    把得便抛向坑子裡。

    學人便即尋常。

    然後便索善知識語。

    依前奪之。

    學人雲。

    上智哉。

    是大善知識。

    即雲。

    你大不識好惡。

    如善知識把出個境塊子。

    向學人面前弄。

    前人辨得下作主。

    不受境惑。

    善知識便即現半身。

    學人便喝。

    善知識又入一切差别語路中擺撲。

    學人雲。

    不識好惡老秃丘。

    善知識歎曰。

    真正道流。

     如諸方善知識不辨邪正。

    學人來問菩提涅槃。

    三身境智。

    瞎老師便與他解說。

    被他學人罵著。

    便把棒打他。

    言無禮度。

    自是你善知識無眼。

    不得嗔他。

    有一般不識好惡秃奴。

    即指東劃西。

    好晴好雨。

    好燈籠露柱。

    你看眉毛有幾莖。

    者個具機緣。

    學人不會。

    便即心狂。

    如是之流。

    總是野狐精魅魍魉。

    被他好學人嗌嗌微笑言。

    瞎老秃丘。

    惑亂他天下人。

     道流。

    出家兒且要學道。

    秖如山僧往日曾向毗尼中留心數十年。

    亦曾于經論尋讨。

    後方知是濟世藥方。

    表顯之說。

    遂乃一時抛卻。

    即訪道參禅。

    後遇大善知識。

    方乃道眼分明。

    始識天下老和尚。

    知其邪正。

    不是娘生下便會。

    還是體究煉磨。

    一朝自省。

     道流。

    你欲得如法見解。

    但莫受人惑。

    向裡向外。

    逢著便殺。

    逢佛殺佛。

    逢祖殺祖。

    逢羅漢殺羅漢。

    逢父母殺父母。

    逢親眷殺親眷。

    始得解脫。

    不與物拘。

    透脫自在。

    如諸方學道流。

    未有不依物出來底。

    山僧向此間。

    從頭打。

    手上出來手上打。

    口裡出來口裡打。

    眼裡出來眼裡打。

    未見有一個獨脫出來底。

    皆是上他古人閑機境。

    山僧無一法與人。

    秖是治病解縛。

    你諸方道流。

    試不依物出來。

    我要共你商量。

    十年五載。

    并無一人。

    皆是依草附葉竹木精靈。

    野孤精魅。

    向一切糞塊上亂咬瞎漢。

    枉消他十方信施。

    道我是出家兒。

    作如是見解。

    向你道無佛無法。

    無修無證。

    秖與麼傍家拟求什麼物。

    瞎漢。

    頭上安頭。

    是你欠少個什麼。

     道流。

    是你目前用底。

    與祖佛不别。

    秖麼不信。

    更向外求。

    莫錯。

    向外無法。

    内亦不可得。

    你取山僧口裡語。

    不如歇業無事去。

    已起者莫續。

    未起者不要放起。

    便勝你十年行腳。

    約山僧見處。

    無如許多般。

    秖是平常著衣吃飯。

    無事過時。

    你諸方來者。

    皆是有心求佛.求法.求解脫.求出離三界。

    癡人。

    你要出什麼處去三界。

    佛祖是賞系底名句。

    你欲識三界麼。

    不離你令聽法底心地。

    你一念心貪是欲界。

    你一念心嗔是色界。

    你一念心癡。

    是無色界。

    是你屋裡家具子。

    三界不自道我是三界。

    還是道流目前靈靈地照燭萬般酌度世界底人與三界安名。

     大德。

    四大色身是無常。

    乃至脾胃肝膽。

    發毛爪齒。

    唯見諸法空相。

    你一念心歇得處。

    喚你菩提樹。

    你一念心不能歇得處。

    喚作無明樹。

    無明無住處。

    無明無始終。

    你若念念心歇不得。

    便上他無明樹。

    便入六道四生。

    披毛戴角。

    你若歇得。

    便是清淨身界。

    你一念不生。

    便是上菩提樹。

    三界神通變化。

    意生化身。

    法喜禅悅。

    身光自照。

    思衣羅绮千重。

    思食百味具足。

    更無橫病。

    菩提無住處。

    是故無得者。

    道流。

    大丈夫漢更疑個什麼。

    目前用處。

    更是阿誰。

    把得便用。

    莫著名字。

    号為玄旨。

    旨與見得勿嫌底法。

    古人雲。

    心随萬境轉。

    轉處實能幽。

    随流認得性。

    無喜亦無憂。

     道流。

    如禅宗見解。

    死活循然。

    參學之人。

    大須子細。

    如主客相見。

    便有言論往來。

    或應現形。

    或全體作用。

    或把機權喜怒。

    或現半身。

    或乘師子。

    或乘象王。

    如有真正覺人便喝。

    先拈出一個膠盆子。

    善知識不辨是境。

    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樣。

    學人便喝。

    前人不肯放。

    此是膏肓之病。

    不堪醫。

    喚作客看主。

    或是善知識不拈出物。

    随學人問處即奪。

    學人被奪。

    抵死不放。

    此是主看客。

    或有學人應一個清淨境。

    出善知識前。

    善知識辨得是境。

    把得抛向坑裡。

    學人言。

    大好。

    善知識即雲。

    咄哉。

    不識好惡。

    學人便禮拜。

    此喚作主看主。

    或有學人披枷帶鎖。

    出善知識前。

    善知識更為安一重枷鎖。

    學人歡喜。

    彼此不辨。

    呼為客看客。

    大德。

    山僧如是所舉。

    皆是辨魔揀異。

    知其邪正。

     道流。

    實情大難。

    佛法幽玄。

    解得可可地。

    山僧竟日與他說破。

    學者總不在意。

    千遍萬遍。

    腳底蹋過。

    黑沒宰地。

    無一個形段。

    曆曆孤明。

    學人信不及。

    便向名句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