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靈集愧天恩 生芽二六人 法中無氣味
石上有功勳
又曰。
本是大蟲男 翻成師子談 官家封馬嶺 同相三十三 又曰。
九女出人倫 八個絕婚姻 朽将添六足 心祖衆中尊 又曰。
走戊與潮鄰 鵝烏子出身 二天雖有感 三化寂無塵 又曰。
說少何曾少 言流又不流 草若除其首 三四繼門修 耶舍曰。
吾此谶以志将來。
卻後二百八十年中。
有大國王善崇三寶。
君唱臣和。
海晏河清。
前記諸懷耳。
是時。
首因一師興隆多聖。
萬天懿仰承聖記。
佩服無斁。
編之簡冊矣。
後耶舍三藏廬山順寂。
梁簡文遣使傳此谶文。
編于續法傳。
時菩提達磨演化本國。
有佛大勝多者。
小乘學也。
分途而為六宗。
各封己解。
别展化源。
第一有相宗。
第二無相宗。
第三定慧宗。
第四戒行宗。
第五無得宗。
第六寂靜宗。
達磨曰。
今此六宗永纏邪見。
言已。
至第一有相宗所而問曰。
一切諸法。
何名實相。
衆中有一尊長名薩婆羅答曰。
于諸相中。
不互諸相。
是名實相。
師曰。
一切諸相。
而不互者。
若明實相。
當何定耶。
彼曰。
于諸相中。
實無有定。
若定諸相。
何名為實。
師曰。
諸相不定。
便名實相。
汝今不定。
當何得之。
彼曰。
我言不定。
不說諸相。
當說諸相。
其義亦然。
師曰。
汝言不定。
當為實相。
定不定故。
即非實相。
彼曰。
定既不定。
即非實相。
知我非故。
不定不變。
師曰。
汝今不變。
何名實相。
已變已往。
其義亦然。
彼曰。
不變當在。
在不在故。
故變實相。
以定其義。
師曰。
實相不變。
變即非實。
于有無中。
何名實相。
薩婆羅心知師聖。
懸解潛達。
即以手指虛空曰。
此是世間有相。
亦能空故。
當我此身得似否。
師曰。
若解實相。
即見非相。
若了非相。
其色亦然。
當于色中。
不生色體。
于非相中。
不礙有故。
若能是解。
此名實相。
彼衆聞已。
心意朗然。
欽禮信受。
至第二無相宗所而問曰。
汝言無相。
當何證之。
彼衆中有智者名波羅提答曰。
我明無相。
心不現故。
師曰。
汝心不現。
當何明之。
彼曰。
我明無相。
心不敢舍。
當于明時。
亦無當者。
師曰。
于諸有無。
心不取舍。
又無當者。
誰明無故。
彼曰。
入佛三昧。
尚無所得。
何況無相。
而欲知之。
師曰。
相既不知。
誰雲有無。
尚無所得。
何名三昧。
彼曰。
我說不證。
證無所證。
非三昧故。
我說三昧。
師曰。
非三昧者。
何當名之。
汝既不證。
非證何證。
波羅提聞師辨析。
即悟本心。
禮謝于師。
忏悔往謬。
師記曰。
汝當得果。
不久證之。
此國有魔。
非久降之。
言已。
至第三定慧宗所而問曰。
汝學定慧。
為一為二。
彼衆有一婆蘭陀者答曰。
我此定慧。
非一非二。
師曰。
既非一二。
何名定慧。
彼曰。
在定非定。
處慧非慧。
一即非一。
二即不二。
師曰。
當一不一。
當二不二。
既非定慧。
約何定慧。
彼曰。
不一不二。
定慧能知。
非定非慧。
亦複然矣。
師曰。
慧非定故。
然何知哉。
不一不二。
誰定誰慧。
婆蘭陀聞之。
疑心冰釋至第四戒行宗所而問曰。
何者名戒。
雲何名行。
當此戒行。
為一為二。
彼衆中有一賢者答曰。
一二二一。
皆彼所生。
依教無染。
此名戒行。
師曰。
汝言依教。
即染有染。
一二俱破。
何言依教。
此二違背。
不及于行。
内外非明。
何名為戒。
彼曰。
我有内外。
彼已知竟。
既得通達。
便是戒行。
若說違背。
俱是俱非。
言及清淨。
即戒即行。
師曰。
俱是俱非。
何言清淨。
既得通故。
何談内外。
賢者聞之。
即自慚伏。
至第五無得宗所。
問曰。
汝雲無得。
無得何得。
既無所得。
亦無得得。
彼衆中有寶淨者答曰。
我說無得。
非得無得。
當說得得。
無得是得。
師曰。
得既不得。
得亦非得。
既雲得得。
得得何得。
彼曰。
見得非得。
非得是得。
若見不得。
名為得得。
師曰。
得既非得。
非得無得。
既無所得。
當何得得。
寶淨聞之。
頓除疑誤。
至第六寂靜宗所。
問曰。
何名寂靜。
于此法中。
誰靜誰寂。
彼有長者答曰。
此心不動。
是名為寂。
于法無染。
名之為靜。
師曰。
本心不寂。
要假寂靜。
本來寂故。
何用寂靜。
彼曰。
諸法本空。
以空空故。
于彼空空。
故名寂靜。
師曰。
空空已空。
諸法亦爾。
寂靜無相。
何靜何寂。
彼聞旨海。
豁如冰釋。
既而六衆鹹誓歸依。
異見王立。
輕毀三寶。
每雲。
我之祖宗皆信佛道。
複雲。
我身是佛。
何更外求。
善惡
本是大蟲男 翻成師子談 官家封馬嶺 同相三十三 又曰。
九女出人倫 八個絕婚姻 朽将添六足 心祖衆中尊 又曰。
走戊與潮鄰 鵝烏子出身 二天雖有感 三化寂無塵 又曰。
說少何曾少 言流又不流 草若除其首 三四繼門修 耶舍曰。
吾此谶以志将來。
卻後二百八十年中。
有大國王善崇三寶。
君唱臣和。
海晏河清。
前記諸懷耳。
是時。
首因一師興隆多聖。
萬天懿仰承聖記。
佩服無斁。
編之簡冊矣。
後耶舍三藏廬山順寂。
梁簡文遣使傳此谶文。
編于續法傳。
時菩提達磨演化本國。
有佛大勝多者。
小乘學也。
分途而為六宗。
各封己解。
别展化源。
第一有相宗。
第二無相宗。
第三定慧宗。
第四戒行宗。
第五無得宗。
第六寂靜宗。
達磨曰。
今此六宗永纏邪見。
言已。
至第一有相宗所而問曰。
一切諸法。
何名實相。
衆中有一尊長名薩婆羅答曰。
于諸相中。
不互諸相。
是名實相。
師曰。
一切諸相。
而不互者。
若明實相。
當何定耶。
彼曰。
于諸相中。
實無有定。
若定諸相。
何名為實。
師曰。
諸相不定。
便名實相。
汝今不定。
當何得之。
彼曰。
我言不定。
不說諸相。
當說諸相。
其義亦然。
師曰。
汝言不定。
當為實相。
定不定故。
即非實相。
彼曰。
定既不定。
即非實相。
知我非故。
不定不變。
師曰。
汝今不變。
何名實相。
已變已往。
其義亦然。
彼曰。
不變當在。
在不在故。
故變實相。
以定其義。
師曰。
實相不變。
變即非實。
于有無中。
何名實相。
薩婆羅心知師聖。
懸解潛達。
即以手指虛空曰。
此是世間有相。
亦能空故。
當我此身得似否。
師曰。
若解實相。
即見非相。
若了非相。
其色亦然。
當于色中。
不生色體。
于非相中。
不礙有故。
若能是解。
此名實相。
彼衆聞已。
心意朗然。
欽禮信受。
至第二無相宗所而問曰。
汝言無相。
當何證之。
彼衆中有智者名波羅提答曰。
我明無相。
心不現故。
師曰。
汝心不現。
當何明之。
彼曰。
我明無相。
心不敢舍。
當于明時。
亦無當者。
師曰。
于諸有無。
心不取舍。
又無當者。
誰明無故。
彼曰。
入佛三昧。
尚無所得。
何況無相。
而欲知之。
師曰。
相既不知。
誰雲有無。
尚無所得。
何名三昧。
彼曰。
我說不證。
證無所證。
非三昧故。
我說三昧。
師曰。
非三昧者。
何當名之。
汝既不證。
非證何證。
波羅提聞師辨析。
即悟本心。
禮謝于師。
忏悔往謬。
師記曰。
汝當得果。
不久證之。
此國有魔。
非久降之。
言已。
至第三定慧宗所而問曰。
汝學定慧。
為一為二。
彼衆有一婆蘭陀者答曰。
我此定慧。
非一非二。
師曰。
既非一二。
何名定慧。
彼曰。
在定非定。
處慧非慧。
一即非一。
二即不二。
師曰。
當一不一。
當二不二。
既非定慧。
約何定慧。
彼曰。
不一不二。
定慧能知。
非定非慧。
亦複然矣。
師曰。
慧非定故。
然何知哉。
不一不二。
誰定誰慧。
婆蘭陀聞之。
疑心冰釋至第四戒行宗所而問曰。
何者名戒。
雲何名行。
當此戒行。
為一為二。
彼衆中有一賢者答曰。
一二二一。
皆彼所生。
依教無染。
此名戒行。
師曰。
汝言依教。
即染有染。
一二俱破。
何言依教。
此二違背。
不及于行。
内外非明。
何名為戒。
彼曰。
我有内外。
彼已知竟。
既得通達。
便是戒行。
若說違背。
俱是俱非。
言及清淨。
即戒即行。
師曰。
俱是俱非。
何言清淨。
既得通故。
何談内外。
賢者聞之。
即自慚伏。
至第五無得宗所。
問曰。
汝雲無得。
無得何得。
既無所得。
亦無得得。
彼衆中有寶淨者答曰。
我說無得。
非得無得。
當說得得。
無得是得。
師曰。
得既不得。
得亦非得。
既雲得得。
得得何得。
彼曰。
見得非得。
非得是得。
若見不得。
名為得得。
師曰。
得既非得。
非得無得。
既無所得。
當何得得。
寶淨聞之。
頓除疑誤。
至第六寂靜宗所。
問曰。
何名寂靜。
于此法中。
誰靜誰寂。
彼有長者答曰。
此心不動。
是名為寂。
于法無染。
名之為靜。
師曰。
本心不寂。
要假寂靜。
本來寂故。
何用寂靜。
彼曰。
諸法本空。
以空空故。
于彼空空。
故名寂靜。
師曰。
空空已空。
諸法亦爾。
寂靜無相。
何靜何寂。
彼聞旨海。
豁如冰釋。
既而六衆鹹誓歸依。
異見王立。
輕毀三寶。
每雲。
我之祖宗皆信佛道。
複雲。
我身是佛。
何更外求。
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