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告曰。
昔如來以正法眼藏付囑迦葉。
展轉相授而至于我。
我今付汝。
汝善護持。
流布将來。
勿令斷絕。
汝受吾教。
聽吾偈曰。
非法亦非心 無心亦無法 說是心法時 是法非心法 付囑已。
即隐于罽賓國南象白山中。
後見鞠多有五百徒衆。
常多懈慢。
尊者乃往彼以調伏之。
而說偈曰。
通達非彼此 至聖無長短 汝除輕慢意 疾得阿羅漢 五百比丘聞偈已。
依教奉行。
皆獲無漏。
尊者乃作十八變。
化火光三昧。
用焚其身。
鞠多收舍利。
葬于梵伽羅山。
乃宣王朝也。
第四祖優波鞠多尊者 吒利國人。
(亦名優波崛多。
亦名邬波鞠多)姓首陀。
父名善意。
十七出家。
二十證果。
至摩突羅國。
四衆雲集。
由是震動魔宮。
波旬愁怖。
遂竭其魔力。
密持華鬘。
縻之于頸。
終無其便。
而返觀人.狗.蛇三屍。
為鬘在己之頸。
蟲蛆穢壞。
不能除去。
波旬乃升六欲天。
告諸天主。
求其解免。
各言。
十力弟子所作神變。
孰能去之。
波旬曰。
然則奈何。
諸天主曰。
汝可歸心尊者。
即能除斷。
乃為說偈曰。
若因地倒 還因地起 離地求起 終無其理 波旬受教。
即下天宮。
作禮尊者。
襄露忏悔。
鞠多曰。
汝自今去。
于如來正法更不作娆難否。
波旬曰。
我誓回向佛道。
永斷不善。
鞠多曰。
若然者。
汝自唱言。
歸依三寶。
魔王奉教。
華鬘悉除。
踴躍禮謝尊者。
而說偈曰。
稽首三昧尊 十力聖弟子 我今願回向 勿令有劣弱 尊者在世。
化導最多。
每化一人。
以一籌置于石室。
充滿其間。
最後。
有一長者子名香衆。
來禮尊者。
志求出家。
尊者曰。
汝身出家。
心出家。
答曰。
我來出家。
非為身心。
尊者曰。
不為身心。
複誰出家。
答曰。
夫出家者。
無我我故。
心不生滅。
即是常道。
既是常道。
諸佛無常。
心無形相。
其體亦然。
師曰。
汝當明悟。
心自通達。
紹隆聖種。
即與出家受具。
乃告之曰。
如來以正法眼藏付囑迦葉。
次第傳授以至于吾。
吾今付汝。
善自護持。
流布将來。
無令斷絕。
汝受吾教。
聽吾偈曰。
心自本來心 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 非心非本法 複告香衆曰。
汝父□夢金日而生于汝。
可名提多迦。
(此雲通真量也)尊者乃騰身虛空。
呈十八變。
然複本座。
跏趺而逝。
提多迦以室内籌。
用焚其軀。
收舍利。
起塔供養。
當平王朝也。
第五祖提多迦尊者 摩竭陀國人也。
初生之時。
父夢金日自屋而出。
照曜天地。
前有大山。
諸寶嚴飾。
山頂泉湧。
滂沲四流。
後遇鞠多尊者。
為解之曰。
寶山者。
吾身也。
泉湧者。
法無盡也。
日從屋出者。
汝今入道之相也。
照曜天地者。
汝智慧超遠也。
尊者本名香衆。
因易今名焉。
乃說偈贊曰。
巍巍七寶山 常出智慧泉 回為真法味 能度諸有緣 鞠多尊者說偈答曰。
我法傳于汝 當現大智慧 金日從屋出 照曜于天地 提多迦聞師妙偈。
設禮奉持。
後至中印土。
彼國有八千大仙。
彌遮迦為首。
聞尊者至。
率衆瞻禮。
而謂尊者曰。
昔與師同生梵天。
我遇阿私陀仙人授我仙法。
師逢十力弟子修習禅那。
自此報分殊途。
已經六劫。
尊者曰。
汝可舍邪。
入于佛慧。
彌遮迦曰。
昔阿私陀仙授我記雲。
卻後六劫。
當遇同學。
獲無漏果。
今也相遇。
非宿緣耶。
願師大慈。
令我解脫。
尊者即為出家受具。
餘仙衆始生我慢。
尊者示大神通。
于是俱發菩提心。
一時出家。
乃告彌遮迦曰。
如來以正法眼藏付于迦葉。
展轉囑果而至于吾。
吾今付汝。
汝善護持。
演化當來。
無令斷絕。
汝受吾教。
聽吾偈曰。
通達本法心 無法無非法 悟了同未悟 無心
昔如來以正法眼藏付囑迦葉。
展轉相授而至于我。
我今付汝。
汝善護持。
流布将來。
勿令斷絕。
汝受吾教。
聽吾偈曰。
非法亦非心 無心亦無法 說是心法時 是法非心法 付囑已。
即隐于罽賓國南象白山中。
後見鞠多有五百徒衆。
常多懈慢。
尊者乃往彼以調伏之。
而說偈曰。
通達非彼此 至聖無長短 汝除輕慢意 疾得阿羅漢 五百比丘聞偈已。
依教奉行。
皆獲無漏。
尊者乃作十八變。
化火光三昧。
用焚其身。
鞠多收舍利。
葬于梵伽羅山。
乃宣王朝也。
第四祖優波鞠多尊者 吒利國人。
(亦名優波崛多。
亦名邬波鞠多)姓首陀。
父名善意。
十七出家。
二十證果。
至摩突羅國。
四衆雲集。
由是震動魔宮。
波旬愁怖。
遂竭其魔力。
密持華鬘。
縻之于頸。
終無其便。
而返觀人.狗.蛇三屍。
為鬘在己之頸。
蟲蛆穢壞。
不能除去。
波旬乃升六欲天。
告諸天主。
求其解免。
各言。
十力弟子所作神變。
孰能去之。
波旬曰。
然則奈何。
諸天主曰。
汝可歸心尊者。
即能除斷。
乃為說偈曰。
若因地倒 還因地起 離地求起 終無其理 波旬受教。
即下天宮。
作禮尊者。
襄露忏悔。
鞠多曰。
汝自今去。
于如來正法更不作娆難否。
波旬曰。
我誓回向佛道。
永斷不善。
鞠多曰。
若然者。
汝自唱言。
歸依三寶。
魔王奉教。
華鬘悉除。
踴躍禮謝尊者。
而說偈曰。
稽首三昧尊 十力聖弟子 我今願回向 勿令有劣弱 尊者在世。
化導最多。
每化一人。
以一籌置于石室。
充滿其間。
最後。
有一長者子名香衆。
來禮尊者。
志求出家。
尊者曰。
汝身出家。
心出家。
答曰。
我來出家。
非為身心。
尊者曰。
不為身心。
複誰出家。
答曰。
夫出家者。
無我我故。
心不生滅。
即是常道。
既是常道。
諸佛無常。
心無形相。
其體亦然。
師曰。
汝當明悟。
心自通達。
紹隆聖種。
即與出家受具。
乃告之曰。
如來以正法眼藏付囑迦葉。
次第傳授以至于吾。
吾今付汝。
善自護持。
流布将來。
無令斷絕。
汝受吾教。
聽吾偈曰。
心自本來心 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 非心非本法 複告香衆曰。
汝父□夢金日而生于汝。
可名提多迦。
(此雲通真量也)尊者乃騰身虛空。
呈十八變。
然複本座。
跏趺而逝。
提多迦以室内籌。
用焚其軀。
收舍利。
起塔供養。
當平王朝也。
第五祖提多迦尊者 摩竭陀國人也。
初生之時。
父夢金日自屋而出。
照曜天地。
前有大山。
諸寶嚴飾。
山頂泉湧。
滂沲四流。
後遇鞠多尊者。
為解之曰。
寶山者。
吾身也。
泉湧者。
法無盡也。
日從屋出者。
汝今入道之相也。
照曜天地者。
汝智慧超遠也。
尊者本名香衆。
因易今名焉。
乃說偈贊曰。
巍巍七寶山 常出智慧泉 回為真法味 能度諸有緣 鞠多尊者說偈答曰。
我法傳于汝 當現大智慧 金日從屋出 照曜于天地 提多迦聞師妙偈。
設禮奉持。
後至中印土。
彼國有八千大仙。
彌遮迦為首。
聞尊者至。
率衆瞻禮。
而謂尊者曰。
昔與師同生梵天。
我遇阿私陀仙人授我仙法。
師逢十力弟子修習禅那。
自此報分殊途。
已經六劫。
尊者曰。
汝可舍邪。
入于佛慧。
彌遮迦曰。
昔阿私陀仙授我記雲。
卻後六劫。
當遇同學。
獲無漏果。
今也相遇。
非宿緣耶。
願師大慈。
令我解脫。
尊者即為出家受具。
餘仙衆始生我慢。
尊者示大神通。
于是俱發菩提心。
一時出家。
乃告彌遮迦曰。
如來以正法眼藏付于迦葉。
展轉囑果而至于吾。
吾今付汝。
汝善護持。
演化當來。
無令斷絕。
汝受吾教。
聽吾偈曰。
通達本法心 無法無非法 悟了同未悟 無心